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成语千钧一发的简单造句,本文共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关于成语千钧一发的简单造句

一、千钧一发含义

也说一发千钧。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唐韩愈《与孟尚书书》:“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钧:古时三十斤为一钧。

二、千钧一发典故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三、千钧一发造句

1.毽子调皮地向右边飞去,眼看就要着地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绢绢机灵地向右边一弯腰一伸腿,毽子就像被磁铁吸住了似的,又让她给控制住了。

2.黄继光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用他那宝贵的身躯堵住了机枪口。

3.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挺身而出,用年轻的生命保护了国家财产。

4.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红兵挺身而出,保护了他人的生命。

5.唉,现在已不再是千钧一发的危机时分,但日本依然在慢慢的转变。

6.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曾会懂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翅膀。把眼泪装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可以在疲惫的时光,闭上眼睛闻到一阵芬芳。

7.飞行员们会学习到,当他们面临千钧一发的时刻时,他们不该逃避他们的恐惧,而该迎向它。

8.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月光中出现了一个黑影,接着是一阵细小的吼叫,大灰狼你死定了!

9.会议纪要称,这是个“千钧一发”的时刻。

10.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想起了跆拳道中的上胳挡,我的手习惯性地遮住了脸。

11.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老班开会回来了。

12.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时,妈妈跑了过来,伸出手来抓住了我,并把我拉了上来。这时,我已吓得魂不附体了。

13.千钧一发: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14.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位在楼下经过的女士伸手接住了掉下的孩子。

15.它来自一个遥远的国度,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封电报把我从雪夜昏睡和狼爪的危险中拯救出来。

16.某种程度上,即使“千钧一发”的作者也会认可的是,文森特置自身基因缺陷于不顾,坚持抗拒宿命并最终完成离开地球的愿望。

17.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18.他们不得不维持千钧一发的经济平衡。

19.梅根被带到罗德农场,情况已经是千钧一发了。

20.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姐姐发现了,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跑过来夺走我手中的苹果。

21.李先生吉人天相,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逃出这栋倒塌的大楼。

22.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我参加了海淀某个航班。

23.说来也巧,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野猪被树枝卡住了,召盘趁机将野猪打死。

24.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爸爸一个箭步跨过来,把我推在一边,自己却被那几块石头刺伤了脸。

25.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所有来的我班同学都来拍照;就这样朱建美和老师的独照变成了一张半家福了因为就来了一半人。

26.上面描述的正是科幻电影“千钧一发”中的开始场景,在未来每个人的一生将由他们自己的基因决定。/9477289.html

27.在突尼斯,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军队支持了街上的反抗者;军队拒绝向游行示威者开火。

28.可是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这一个个伟大国家栋梁们所乘坐的预警机,撞在了这没有居民居住的而最为高大的山崖上。

29.同年我与陈上师在建材小湾也经历了一个更千钧一发的事件.

30.千钧一发之际,杨树灵机一动,双手一把抓起倒在地上的黑脸大汉,将他当作一面肉盾挡在自己身前。

31.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布衣男子飞身跃上马背,伸手抓住马鬃,高兴地叫到:“哈哈,终于抓到你啦!”。

32.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平易近人的品格让人赞叹不已,也赢得了廉颇的尊重,最后,在他们的同心协力下,度过了赵国千钧一发的难关。

33.继上一法案于9月到期之后,这的确是第一项获得通过的长期法案,而国会也的确在千钧一发之际通过了该项法案:交通法案曾被几度延期,而最后一次延期也将于翌日到期。

34.原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了!其中有两位母女俩也没逃过去,这时有一块大石头眼看就要砸中她们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母亲把她的女儿推到了一边,自己却被石头砸中了。

35.蚂蚁凶猛地向我扑过来,准备把我抓住,我拔腿就跑,跑了一会,我累了,我真是后悔平时没好好锻炼,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我发现自己又变回了正常的大小,那只蚂蚁正在我旁边不知所措我把这只。

36.我走进城堡看见一个没有四肢的乌龟和一匹汗血宝马赛跑,千钧一发的时候乌龟得冠了。

37.有他们的印象中,过去三年,德国曾尽可能地多次抵制援救措施,而却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做出了妥协。

38.一不小心被一块石头勾倒,结果他跟一个皮球似地一骨碌滚到了草丛里,眼看就要撞到了大树了,千钧一发之际丁丁来了个急刹车。

39.因为这样的灾难不大可能发生,所以未雨绸缪的好处很难估计,除非它是在千钧一发之际戏剧性地挽回了局面。

篇2:千钧一发成语

【成语】:千钧一发

【拼音】:qiān jūn yī fà

【简拼】:qjyf

【解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出处】:《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示例】:正在~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近义词】:危在旦夕

【反义词】:安然无恙、安如磐石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十分危急

【顺接】:发上冲冠 发上指冠 发人深思 发人深省 发伏擿奸 发凡举例 发凡言例 发凡起例

【顺接】:百中百发 不差毫发 不悱不发 不毒不发 不爽毫发 不绝如发 不遗毫发 苍颜白发

【逆接】:八万四千 拨万论千 拨万轮千 感慨万千 气象万千 思绪万千 万万千千 无万大千

【逆接】:千万买邻 千万买隣 千丝万缕 千乘万骑 千乘之国 千乘之王 千了万当 千了百了

篇3:千钧一发成语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一段,说的是司马懿率军15万奔西城而来,而守城的诸葛亮身边仅有2500人,以2500敌15万无异于以卵击石,在这危急时刻,诸葛亮携古琴一把,大开城门,楼高唱“空城计”,终使多疑的司马懿退兵。人们说起这段故事,总觉惊心动魄,非“千钧一发”无以形容之。

“千钧一发”,又作“一发千钧”,本义是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钧,古重要单位,30斤为一钧。这个成语典出《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如哀其将绝也。”《列子`仲尼》篇:“发引千钧,势至等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共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洼以微灭。”

这个成语比喻事怀万分危急或紧要,已经到了极危险的地步,好像一根发系着一千斤重的东西。说起这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重要,倒真的是包含着一定的物理学家道理。

早在先秦时期,墨家学派就曾经做过发辫悬挂重物的实验,结果是发现有的头发被拉断,有的头发不被拉断。这又是为什么呢?《墨子`经说下》记载:“均发,均县(悬)。轻而发绝,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意思是说,当头发共悬一件重物时,由于松紧不同,被拉紧的一部分头发承受了全部重量,尽管重量不是太大,但这些头发往往先被拉断,其他部分头发也相继断绝。于是,他们得出结论,假如重物的重量能够均匀地分配到每一根头发上,这些头发就一根也不会断。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十分科学的解释,可以看出有关力学上应力与压强的概念,同时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再进行推论验证。

时至战国后期,学者公孙龙在上述墨家以发悬物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引千钧”的设想,《列子`仲尼》篇说:“发引千钧,势至等也。”这是和公孙龙几乎同时的公子牟的说法。意思是,毛发所以能引千钧那样重的物,是由于重物作用在毛发上的“势”到处相等的缘故。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势”,尽管与现代的科学理念不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力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

晋代张湛注《列子》“发引千钧”中云:“夫物之所以断绝者,必有不均之处。处处皆均,则不可断。故发虽细而得秤重物者,势至均故也。”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1根半径为0.05毫米的头发能承受100克重量,1平方厘米的头发则可承受重5吨以上的重物;如果用20万根头发编成一根发辫,则可承重20吨。听起来似乎很有些不可思议,我们可以精确计算一下“一发”到底能承受多少重量。

人的头发丝有粗有细,约在0.04~0.08毫米之间。这里取中值0.05毫米,而根据测量,一根头发丝被拉断时,大约需加力0.9牛顿;而若是比较粗的头发,如发径0.08毫米,拉断时需加力1.9牛顿,即人发的强度极限为380~460兆帕。而说到“千钧”,按唐代1斤合596.82克计,取头发丝的直径为0.06毫米,则可算出一根头发丝引千钧时所承受的拉力应为62.1×106兆帕。远远超出人发的强度极限10万多倍,这么看来,“一发引千钧”是一种语言学上的夸张。

当然,如果是很多跟头发编在一起结成发辫,如前所述,情况就另当别论了。根据周代的尺度,千钧约合7万牛顿;而秦到西汉,千钧约合7.6万牛顿;东汉魏晋,千钧约合6.5牛顿。按这个最低限度,据前引试验数据,以拉断一根头发丝平均要1.47牛顿的力计算,并假定各头发丝受力均匀,那么,千钧的力足可拉断四五万根头发。若以发径平均为0.06毫米计算,并设想发绳能编成密实无间隙的圆形截面,则它的直径约为13毫米。由此看来,一根辫子“引千钧”还是很有可能的——只要它们受力均匀。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夫妻二人登山游玩,丈夫不甚失足要坠落悬崖,妻子赶忙相救却使得自己也陷入危险,最后凭妻子的一头秀发缠绕在树枝上数小时,终为人所救。这时头发所能承受的重量,应该不比进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那个数据差,也许这便是爱的伟大——赋予了头发真正的“千钧”之重。

篇4:千钧一发成语

成语名称:千钧一发

成语拼音:qiān jūn yī fà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十分危急。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紧缩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钧:古代的重量单位,1钧=15公斤。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

成语来源:宋·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成语造句: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15章:“正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那捉女学生的警察猛地被一个人一脚踢出好远去。”

千钧一发的成语故事

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他在潮州结识了一个老和尚,这位和尚聪明达理,和韩愈很谈得来,而韩愈在潮州又很少朋友,所以和这位和尚往来比较密切,因而外间的人都传说韩愈也相信佛教了。

千字开头的成语

千万买邻 千里之行 千里姻缘 千虑一得 千金市骨 千里鹅毛 千变万化 千人所指 千载难逢 千钧一发

包含有千字的成语

失之毫厘 失之毫厘 愚者千虑 运筹帷幄 运筹帷幄 智者千虑 千万买邻 千夫诺诺 千里之堤 千羊之皮

更多推荐

关于成语千钧一发的简单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