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试卷讲评框架及要点 教师随笔,本文共2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试卷讲评框架及要点 教师随笔
试卷讲评课框架及要点
试卷讲评课应包括课前准备、课上实施和课后检验三部分,想要“效在课上”,就要“功在课前”,“验在课后”。
一、课前
1、研读试卷(吃透试卷内容,了解命题特点,考察范围、试题难易度、信度、效度、区分度等)。
2、统计、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广泛地收集错误,并进行归类整理,找出共性的、典型的错误。分析错误生成的原因,积极寻找对策,以便对症下药。发现学生思维的亮点,以利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下一步的讲评做好充分的铺垫。)
3、确定讲评目标和重点(根据试卷特点和学生答题情况,确定讲评目标和重点内容,一堂课突出解决两三个问题,重点讲评部分试题)
4、选编巩固性练习题(主要针对学生问题比较集中的试题进行)
二、课上
1、考情评点。上课伊始,教师可以从命题意图、试卷特点(题型、难度、知识点能力点分析)、学生得失分情况等角度作简要评价,以求“心中有数,目中有人”--学情评点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一方面可以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肯定、鼓励、鞭策和提醒)。学生非常渴望得到关注、重视,适度、恰当的评点应该会使成绩本身就优秀的学生更加努力,去追求完美。成绩稍差的同学精神振奋,有奋起的欲望。所以简单的评点虽然话不会太多,时间不会太长,但分量应该很重,相当于试卷讲评前,乃至今后的学习的一次有效动员和激励,应精心准备。
2.独立改错添加信心 。教师阅完试卷发到学生手里后,教师先别立即讲评,让学生像考试一样静静地改错十分钟,把因为自己粗心而造成的错题改过来,并用红笔把造成错误的原因写在错题的旁边,以便提醒自己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把自己还不清楚的题目做好标记,等待小组合作时寻求帮助。并鼓励学生凡是独立改错能改正确,又能写准错误原因的,可以在考试成绩后添加其分值。这样学生热情高涨、信心倍增,效果可想也正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添加分值按第二次分值评价孩子的学习情况,主要起鼓励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绩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树立学生的 信心,激励他挑战更高的成绩。千万不要使其认为我可以马虎,老师还会让我再答一次。)
3.小组合作互帮互助,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有疑问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解答和质疑,这样既锻炼了同组的同学,又把同学的疑问简答。而且学生在这种讨论的氛围中相对轻松,不易疲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把学生之间不存在共性的错题加以订证。若仍有不明白的题目做好记号稍后再向老师提问,再由老师释疑。若该组学生的错题也讨论完毕,可让有错的学生把错题的正确解法讲给大家听一听,进一步巩固提高。让学生在一个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成长,提高。
4.评重讲难、总结规律。对于一般的共性问题或一题多解的题目可采用呈现典型--讨论研究--总结方法的形式解决。一般而言,学生对题目的解答总是遵循一定的思路的,只是有的思路明晰,有的思路混乱罢了。让学生自己说出或写出他们的解题思路、方法、答案之后,明晰的会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混乱的可使人引以为戒,教师适时有针对性地分析、补充、纠正和点拨,使学生在叙述、讨论过程中明确知识要点、解题思路,形成印象。 而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与实际联系密切的题目,教师应重点讲解解题思路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领悟“万变不离其宗”的内涵。讲评中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规律的总结。
5、巩固训练、总结方法。由于思维定势而造成的解答错误,学生是否会在教师的讲评之后就“烟消云散”呢?一般而言,拥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立竿见影”之法的学生非常少见。比较实在而又比较理想的做法是“跟踪训练,强化应变能力”--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变式,延伸,发散,不仅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懂了”“会了”,还可以验证“取鱼之法”是否到位。相当多的情况下,这样的训练既是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归纳小结,更是引发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拓展思维空间的有效途径!讲评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寻解题要领,归纳语言要点,把解题思路的形成交给学生。使学生在理解他人思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争取做到试后100分。
三、课后
1、抽查反馈,检验教学效果。
2、建立错题本、并进行反思小结。记下因马虎、知识缺漏和能力不足所导致的那些错题及错因力求弄通弄懂,以便复习时查找自己的知识盲点,以免再犯。让学生写小结,如:自我评价--这次考试应得几分?失分的原因是什么?
自我总结--这次成功点是什么?教训是什么?看出自己学习上的问题是什么?
自我调整--今后的对症下药的处方是什么?怎么安排?
我的建议--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建议?
对学生而言,可以增强他们自我监控和自我反省的能力,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个别辅导,共同提高。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课堂上无暇顾及,课下要个别辅导,使其迎头赶上。对那些主动性不强的学生也要予以关注,有针对性的辅导检查。
[试卷讲评框架及要点 教师随笔]
篇2:教育有时候需要点野性(教师随笔)
河北省隆尧县牛家桥校区 贾增彬
最近听了专家的讲座受益很深!有一个观点是教育孩子有时候需要点“野性”;对待有些顽劣的孩子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对症下药才能有好的教育效果。
有些教师对品行顽劣的“野”学生往往会束手无策,在采用多种办法都不起作用之后,便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体罚,更有不负责任的教师对这类学生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电视剧《大宅门》里的白景琦。
看过《大宅门》的老师可能都对剧中小时候的白景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白景琦真是个顽劣的孩子,多少个私塾先生都被他气的要死,最后乖乖的都被气跑了,二奶奶打过,骂过,也惩罚过,可都不起作用,真是“水油不进,软硬不吃”。而后来的一个叫季宗布的先生却能让白景琦服服帖帖,季老师能文能武,从小爱好打架骑马。白景琦经过季老师的教诲学业逐步长进,最后在山东的中药界站稳脚跟,成为清末中药界的一代枭雄。让我想到了对品行顽劣的学生的教育问题。我想季老师成功的秘诀有以下几条:
首先季老师本事大,文武双全。白景琦的两只小手都用上也扳不动季先生的一个手指头,这一点让白景琦深深地折服。季先生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熟读经书,一本书中任何一篇都能熟练背诵,让白景琦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次季老师对白景琦十分了解。在他没做白景琦的老师之前,他已经对白景琦的顽劣品行了如指掌,白景琦的恶作剧不管用,自己只能自食其恶作剧的后果。
季老师还很懂得儿童心理学。他知道像白景琦这样的孩子,如果一味地让他读书、背书,肯定是不行的,于是教他习武、骑马、射箭,这些都是孩子十分感兴趣的,逐步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的孩子逐步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季老师的教育之道却值得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家长深思,对待生性顽劣的孩子,如果只按照老师的意愿,采取体罚的方法,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老师自己。事实上白景琦身上的“野性”也是一种能力。从植物、动物和人的对比中可以发现许多问题。
植物的生命力是最强的,动物次之,人再次之。例如,用一块石头投树木树木会没事,投牛牛会感到很疼但不会有生命危险,而投人人会有生命危险。人是吃熟食的,熟食好消化,但久而久之人的消化功能会减弱,不如狮子、老虎和牛。应该让我们的后代有某种“野性”。这种“野性”是顺应自然法则的。
对待有“野性”的孩子,老师应该深入孩子的内心,把孩子的野性进行疏导,浪子一旦回头将来必成大器!事实上我们的下一代将来会遇到许多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能否迎难而进?我们的下一代需要这种“野性”,为什么西方的孩子热衷滑雪、赛车等充满挑战的项目。只有这种野性在将来的挑战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的教育也有点“野性”吧!
[教育有时候需要点野性(教师随笔)]
更多推荐
试卷讲评框架及要点 教师随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