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搜狐教育-《新京报》:“伦敦奥运”成文综考题,本文共2篇,欢迎阅读借鉴。
篇1:搜狐教育-《新京报》:“伦敦奥运”成文综考题
搜狐教育-《新京报》:“伦敦奥运”成文综考题
中国大学网高考频道>><< 昨日,考试结束,北京汇文中学门口,一家长搂着还沉浸在考试情绪中的女儿,一路逗趣着。新京报记者 陈杰 摄新京报讯 (记者杜丁)昨天,北京20高考结束,今年文综、理综考试呈现出一“新”一“稳”态势。其中,文综考题沿袭了一贯的紧贴生活的风格,伦敦奥运会、北京精神等时下热点新闻全部成为考题。另外,今年全市保送生为109名学生。
热点新闻成考题
从考生和教师反馈的信息显示,今年五科高考科目对比去年难易变化不大。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薛川东表示,北京连续几年语文命题通过率在各科最高,难度系数达到0.65以上(总得分占总给分的65%)。而今年的理综试卷,各科老师也分析认为,和去年对比,理综试卷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没有出现太难、太偏的题。
选择题中,文综选择题第一题就考了当下的热点“伦敦奥运会”,给出英国地形图,考察气候、洋流、地形。另外,北京的城市雕塑也进入考题,选择题:优秀的城市雕塑“十二五”期间将在北京展示,请问体现北京精神和文化特色的城市雕塑有什么文化价值。
突出了北京特色
精华学校地理主讲教师赵红喜分析,年北京高考稳中求变,继承了新课标下北京高考的风格,既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又突出了北京特色,呈现形式多样化。
另外,昨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公示的“2012年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照顾对象及特殊招生类型名单”显示,今年北京保送生测试合格的共有109名学生,其中保送生最多的学校是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占了近三成。北京获得保送资格的高考生达到140余人。
高考成绩23日起可查
北京教育考试院消息,高考成绩将在6月23日中午12时起发布,北京高考考生可通过网络和12580电话查询,6月24日起,各区县将陆续向考生下发高考成绩单。考生的高考成绩最终以成绩单为准。
一年一度的高考文理“状元”也将在当天诞生。报考港校、高职单考单招学校的考生,高考之后还不能完全放松。部分港校需要面试,报考港校的同学要注意查询学校的面试时间,一般面试时间在6月底、7月初。
6月11日和12日,外地借读返京考生和漏检考生要去北京市体检中心补检。补检结果网上查询时间为6月15日至30日。
英语 听力语法难点频出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教师吕腾飞分析认为,今年英语试卷语法部分难点频出,陷阱遍布。
吕腾飞表示,听力填空部分,一改前两年只考名词、形容词和数字的考点(20和分别考查了3个名词、1个形容词和2个名词、2个形容词、1个数字),增加了18题考查副词monthly和19题动名词。“可以预见的是,此部分学生的失分率较高。同时17题的.电话号码由于有10位之多,估计对数字训练不足的考生容易失分。”
今年语法知识点增加了对非谓语动词的考查力度。吕腾飞说,高中学生语法容易出错的恰恰是非谓语动词部分。
此外,第26题从句和30题时态也是比较有迷惑性的题目。“相比于去年和前年的考卷,语法部分至少有3道题是容易失分的,拿满分有一定难度。”
英语作文题方面,吕腾飞表示,在立意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考生作文想得高分,关键是靠语言的丰富和内容的连贯。“整套试卷,相比于前两年,整体难度还是有所增大。特别是听力部分变化和完形填空的理解。”
理综 化学注重细致计算
和去年对比,今年理综试卷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没有出现太难、太偏的题,但学科老师分析认为,今年理综试卷总体上没有太大的新意,也没有特别的亮点。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教师高阳分析,生物试卷比较注重知识基础的考查,由于去年的生物在出题思路上转变太大,考生无法适应,今年回调,实现课改的平稳过渡,“来年的考试会更注重知识本身的机理的考查。”
“整体上试卷的布局接近年高考,不过难度进一步下降。”对于今年的物理试卷,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教师吴海波分析认为,中档题难度进一步下降,而且对于知识的考查非常纯粹。
对于今年的化学试卷,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教师郑瑞表示,第一感觉是,与20和2011年相比,更多的注意力倾向了知识的细节考查、新的化学模型和繁琐的小计算。不少同学的体会是算得多,做不完,而没有觉得特别难的题目。“总的来说,今年的题区分了中上的同学和学得差的同学。个别学得好,但不喜欢细致计算的同学,今年分数可能会偏低。”
新京报记者 杜丁 王佳琳
篇2:新京报:呼唤对生命的爱的教育(-12-7)
www.thebeijingnews ・2005年12月7日0:58・ 来源:
我以前就听说某高校有学生将自己养的猫或狗扔下楼摔死,不过半个月,又听说某高校博士生令人发指的虐猫的新闻,我悲愤交加了。
把这两件事与几年前的泼熊事件联系起来,能否说明我们这个社会的教育多多少少出了点问题。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文化传递的主要途径是教育。今天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如何呢?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要学习各种各样的课程,以后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倾注了家长、学校的精力和财力,学生们的文化素质是越来越高了。然而与此同时,学生们的生活被功课和考试包围着,几乎没有时间来接触自然,离自然越来越远。
大多数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只见到餐桌上的猪肉放在盘子里,却从来没有见过可爱的猪长得什么样;虽然空中会有鸟儿匆匆地飞过,他们却很少有闲暇来看一看;尽管他们乐意光顾动物园,然而久居樊笼的`动物们哪里还能流露出本性的欢乐来陪伴他们的假日?
我想起一位学理科的同学所说的一句话:在他们学化学专业的人看来,生命不过是一堆蛋白质。当时我只是笑笑而已,如今却笑不起来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教育对人文生命的关怀是不是过于忽略了?貌似发达的自然科学让我们习惯于解剖一切,而失却了对生命的敬畏啊。
教育是社会的大问题,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播,更应是对生命的爱的传递过程,既关乎未来前途的命脉,也关乎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个体。虽然今天所讨论的或许只是一件小小的虐猫事件,然而其中隐含了一个重大的有待我们大家乃至整个社会思考的问题。
□张丽萍(北京学生)
更多推荐
搜狐教育-《新京报》:“伦敦奥运”成文综考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