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芦丁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紫外光谱性质研究,本文共9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芦丁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紫外光谱性质研究

芦丁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紫外光谱性质研究

芦丁又名芸香苷,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癌和降血压等作用[1,2].大部分黄酮化合物都对黄嘌呤氧化酶有良好的'抑制活性,但是由于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差异,其性质也有很大不同[3].本文采用了电化学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芦丁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芦丁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基本没有抑制能力.

作 者:李锦莲 胡玲 刘海燕 葛丽亚 李秀娥 武冬梅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刊 名:黑龙江医药科学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年,卷(期): 32(3) 分类号:Q55 关键词:芦丁   黄嘌呤氧化酶   电化学   紫外光谱  

篇2: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性质研究

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性质研究

目的:研究了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性质及孵育时间对酶抑制性的影响.方法:紫外光谱法.结果: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导致了槲皮素的紫外光谱的Ⅱ带红移,吸收峰升高;Ⅰ带兰移,吸收峰下降.另外,随着两者孵育时间的增加,紫外光谱吸收峰下降.结论:槲皮素对黄嘌呤氧化酶有抑制性,并随着抑制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作 者:刘海燕 胡玲 葛丽亚 李秀娥 武冬梅 LIU Hai-yan HU Ling GE Li-ya LI Xiu-e WU Dong-mei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刊 名:黑龙江医药科学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年,卷(期):2009 32(3) 分类号:Q55 关键词:槲皮素   黄嘌呤氧化酶   紫外光谱  

篇3:土霉素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土霉素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研究了土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土霉素与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相互作用,DNA的存在能导致土霉素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正移,推测土霉素与DNA在该条件下以键合模式相互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进一步确证了上述结果.

作 者:张敏 程发良 姚海军 ZHANG Min CHENG Fa-liang YAO Hai-jun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生物传感器研究中心,广东,东莞,523106 刊 名:分析测试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年,卷(期): 26(5) 分类号:O657.1 关键词:土霉素   DNA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嵌插作用   紫外-可见光谱  

篇4:利用电化学及光谱方法研究环丙沙星与DNA的相互作用

利用电化学及光谱方法研究环丙沙星与DNA的相互作用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环丙沙星在单壁碳纳米管(SWNT)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 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环丙沙星只出现一个氧化峰,峰电位为1.439 V.与其在裸玻碳电极相比,环丙沙星在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峰电流有明显增强;若底液中存在DNA时,环丙沙星峰电流减小,峰电位正移.另外用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了DNA与环丙沙星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其紫外吸收强度减弱,吸收峰红移,相对荧光强度减弱.实验结果表明环丙沙星与DNA之间形成新的加合物.

作 者:赵长庆 钱彬彬 蔡跃娟 张玉忠 ZHAO Chang-qing QIAN Bin-bin CAI Yue-juan ZHANG Yu-zhong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刊 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7 30(4) 分类号:O657.1 关键词:环丙沙星   ctDNA   单壁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篇5:光谱及电化学方法研究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光谱及电化学方法研究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摘要: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法并结合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大黄酸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并计算得出不同温度下其结合常数(KA)与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3.67×105,0.95(298 K);2.60×104,0.83(309 K).由热力学参数确定它们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引力,并依据F(o)rster能最转移理论求得其结合距离为3.28 nm,同步荧光光谱及圆二色谱表明大黄酸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产生影响. 作者: 梁慧赵芳李炳奇 Author: LIANG Hui  ZHAO Fang  LI Bing-qi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石河子,83 期 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TICEISCIPKU Journal: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年,卷(期): , 31(9) 分类号: O657.3 关键词: 大黄酸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电化学    机标分类号: O64 O65 机标关键词: 同步荧光光谱    电化学方法    方法研究    大黄酸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Bovine Serum Albumin    Interaction    圆二色光谱法    荧光猝灭作用    紫外光谱    转移理论    圆二色谱    静态猝灭    静电引力    结合位点    结合常数    参数确定    不同温度    作用力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篇6:卟啉-脂质体化合物P-GlyL的紫外可见及荧光光谱性质研究

卟啉-脂质体化合物P-GlyL的紫外可见及荧光光谱性质研究

以溴代肽脂质BrC5Gly2C16与5,10,15-三苯基-20-对羟基苯基卟啉(HPTPP)为原料,合成一种可用作新型分子器件的卟啉-脂质体化合物P-GlyL. 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等进行表征. 并对该化合物在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Zn2+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当加入Zn2+之后,形成的.金属卟啉化合物荧光强度在650.0nm处下降,而在437.0nm和595.8nm处产生新的荧光发射峰,且荧光强度随着Zn2+浓度增加而增强,而同时349.0nm和698.5nm处的发射峰发生了0.5nm的红移且荧光强度增强.

作 者:赵小菁 包咪 金黎明 范圣第 ZHAO Xiao-jing BAO Mi JIN Li-ming FAN Sheng-di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生物工程中心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605 刊 名: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42(11) 分类号:O614.24 关键词:卟啉-脂质体化合物   荧光光谱   分子器件  

篇7:环境激素双酚A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环境激素双酚A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摘要: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双酚A与DNA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双酚A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双酚A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嵌插作用为主.双链DNA(dsDNA)与双酚A的结合大于单链DNA(ssDNA),结合比为1:4,结合常数β为1.35×1023.作 者:王辰    付艳丽    刘晓海    高云涛    WANG Chen    FU Yan-li    LIU Xiao-hai    GAO Yun-tao  作者单位:王辰,付艳丽,高云涛,WANG Chen,FU Yan-li,GAO Yun-tao(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刘晓海,LIU Xiao-hai(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

期 刊:环境科学导刊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年,卷(期):, 29(4) 分类号:X17 关键词:双酚A    DNA    循环伏安法    相互作用   

篇8:血清白蛋白与巴比妥钠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血清白蛋白与巴比妥钠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药物巴比妥钠(BBTS)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理,运用热力学方法确定了巴比妥钠和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力的类型主要是疏水力,该过程是一个熵增加、Gibbs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超分子作用过程,根据Stem-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方程求出了其结合常数在高温时比在低温时小,用F(o)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二者结合时给体和受体之间的.距离r=2.76 nm,能量转移效率E=0.332,证实了巴比妥钠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是生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说明了猝灭机制是通过能量转移产生的.

作 者:迟燕华 庄稼 丁飞 CHI Yan-hua ZHUANG Jia DING Fei  作者单位:迟燕华,丁飞,CHI Yan-hua,DING Fei(西南科技大学,化学系,四川,绵阳,621010)

庄稼,ZHUANG Jia(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刊 名:分析测试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年,卷(期): 26(5) 分类号:O657.3 关键词:巴比妥钠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热力学参数  

篇9:吡虫啉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吡虫啉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农药吡虫啉与牛血红蛋白(BHb)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分子与BHb发生反应生成复合物,导致BHb内源荧光的猝灭,该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表观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热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表明上述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吡虫啉与BHb之间以静电和疏水作用力为主;并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吡虫啉对BHb构象的影响.

作 者:周秋华 王彦卿 张红梅 张根成 费正皓 刘总堂 ZHOU Qiu-hua WANG Yan-qing ZHANG Hong-mei ZHANG Gen-cheng FEI Zheng-hao LIU Zong-tang  作者单位:周秋华,王彦卿,ZHOU Qiu-hua,WANG Yan-qing(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盐城,224002;盐城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

张红梅,张根成,ZHANG Hong-mei,ZHANG Gen-cheng(盐城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

费正皓,刘总堂,FEI Zheng-hao,LIU Zong-tang(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盐城,224002)

刊 名:分析测试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年,卷(期):2007 26(3) 分类号:O561.3 R962 关键词:吡虫啉   牛血红蛋白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热力学参数  

更多推荐

芦丁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紫外光谱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