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煎饼卷大葱作文,本文共2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 煎饼卷大葱作文
我的家乡在山东潍坊。提到山东,你第一个想到的美食肯定就是煎饼卷大葱了。
这一名吃也不知起自何朝何代,反正它跟中国饮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并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大葱,在世人眼里,几乎成了山东人的代名词。
煎饼卷大葱深受山东人喜爱。不论是颜色,还是味道,都让人觉得香甜可口。
每当我回老家时,第一件事就是去那熙熙攘攘、座无虚席的煎饼店买个热乎乎的煎饼。山东的煎饼是用面粉加水,调和成稀面糊,用鏊子烙成薄薄的煎饼,然后卷上山东特产的大葱,蘸上甜面酱或辣椒酱,这样就做好了。当我看到那呈金黄颜色的'煎饼,闻着香喷喷的味道,就忍不住想咬一大口。
煎饼吃起来又香又韧、口感筋道、风味十足,味道简直美极了!吃完后,人会满口葱香,觉得全身都很舒服。不管是男女老少,还是不怎么爱吃葱的人,吃完了都会赞不绝口。就是现在,那鲜香爽口的煎饼味道,还在我脑子里回荡呢!
我们家乡还有很多美食,像朝天锅、杠子头、马宋饼等等,但还是煎饼那清爽的味道让我记忆最深刻。每当假期结束回到北京,看到街上卖的煎饼,不禁让我想起家乡的山东煎饼。但北京的煎饼怎么也吃不出那种家乡的味道,也没有了山东大葱的香甜。山东煎饼卷大葱那甜美的味道,承载着我心中家乡的味道。
我想念家乡的味道,也很想念家乡!
篇2:煎饼卷大葱散文
煎饼卷大葱散文
要说最能代表山东地域特色的一种食品,煎饼应是当之无愧的。
煎饼究竟发明于何时今日似乎还是一个谜,起源地也是泰山沂蒙相争不下。泰山有大量的史证,蒙山有广为流传的动人传说。在世人眼中,美丽的传说似乎比无可争议的史实更有分量。即使我这个长在泰山脚下的人,也情愿相信这个动人故事的真实性,而这个故事更让我感到有趣的地方就是煎饼自一出现,便与大葱豆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妨容我粗略地描述一番。
相传许久以前,蒙山望海楼下,住着一对叫做田郎和巧姑的恩爱小夫妻。素日里男耕女织,闲暇时田郎则发奋苦读,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不久,田郎便考取了秀才,且深得村人的敬慕,一有大事小情,总要让他给拿个主意或评说一番。倘有什么不平和冤屈,田郎更主动帮忙写状纸,打官司。只要是他插手的事情,少有输理的时候,因此自然也就成了当地坏官污吏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这帮人合伙设了一条毒计,把田郎送进了监狱。
巧姑前去给丈夫送饭,谁知狱卒却恶狠狠地讲:平日里他仗着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墨水,专门与大人们作对,大人们吩咐了,只准送笔墨纸砚,饿他七七四十九天,看他还能写不能写。
这可急煞了巧姑,但聪慧异常的她倒也急中生智。她回家想方设法把面粉烙成了薄如纸张的大饼,再把葱掐头去尾做成了笔的模样,而后又将豆酱乔装了一番,把三样东西包在包裹里,只露出一角,竟很顺利的便混过了狱卒的检查。于是田郎得以保住性命,出狱后更加勤学苦练,几年后高中状元郎。
于是,煎饼,煎饼卷大葱,从此便在八百里沂蒙,乃至整个齐鲁大地上迅速流传推广开来。
故事很美,似乎也经得推敲,然而再动听毕竟还是传说,此就不再多做争论。但从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中,足以看出煎饼悠久的历史,还有我们山东人对煎饼,或者说煎饼卷大葱的那份感情。
不管是源于泰山还是蒙山,总之煎饼卷大葱是属于山东这块古老的土地的。南到淮水,北至泉城,东临大海,西界微山湖。这山水湖海之间,便是煎饼,煎饼卷大葱和喜食之人的故乡。
至于煎饼的做法,记得蒲松龄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煎饼赋》中做过这样的描述:煎饼之制,何代斯兴?溲合料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澎,乃随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卒律葛答”,乘此热铛。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而俄顷。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
无论是制作过程还是其形状,均被先生的一支妙笔描述得如此生动逼真,惟妙惟肖,让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家之事,竟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让人叹服。时至今日,除了摊制的工具稍加改进,做法几乎没有多少改变,这也足见煎饼生命力的旺盛,以及人们对它的喜爱。而且为顺应时代和人口味的变化,还有对营养的要求,加入了大豆,花生,芝麻等辅料,使其口感更香脆,营养更丰富。也不再局限于卷大葱,只要你喜欢或对口味,无论种种。但作为地道的山东人,从煎饼起源之地成长起来的我,仍最喜好传统的吃法。应该也不止我一个吧?
不过您千万别因接受不了大葱的味道,而不接纳或不喜欢我们山东人。其实大葱与臭豆腐一样,喜欢的人恨不得天天享用,不喜欢的.人则唯恐避之不及。但大葱的功力远不如臭豆腐,充其量只会对身边的人造成些许影响,而臭豆腐恐要臭满全巷了。这大概也是煎饼卷大葱至今不衰的一个缘由吧。所以有煎饼的地方就有大葱,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谁家的菜园子里少得了它葱绿的影子?以往日子清苦的时候,往往煎饼就葱便是完整的一餐。即便是现在,若遇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偶尔仍会如此对付。
想从前“煎饼卷大葱”似乎只出现在平民百姓的餐桌上,登不上大雅之堂。而如今的星级豪华宾馆饭店,也不乏把它端上台面的,再配些生菜黄瓜萝卜之类,讲究一下摆盘,竟有些赏心悦目,引人垂涎。相比较那些山珍海味,这散发着纯朴气息的清新爽口小吃,着实备受宾客们的青睐。来到山东,无不为吃上“一张煎饼卷大葱”而方不虚此行。
由于各处的气候物产、生活劳动习惯的不同,煎饼的做法与吃法也就不尽相同。虽然全国不少地方似乎都能觅到煎饼的影子,但把煎饼做到极致,做成一种文化,且一日三餐几乎不离的,大概只有山东了。吃起来既香脆,又有嚼劲,且葱香满口的煎饼卷大葱,更是成了山东人的一个符号。
俗语讲得好: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因此,煎饼卷大葱,卷出了一个个顶天立地,豪气云干的山东大汉;煎饼卷大葱,卷出了一个个亭亭玉立,秀外慧中的山东姑娘;煎饼卷大葱,更卷出了一个火辣辣的情义山东。
篇3:煎饼卷大葱作文700字
煎饼卷大葱作文700字
煎饼卷大葱原是乡下用以度日的家常饭,这两年倒成了城里人餐桌上的宠物,风光起来了。
煎饼,有和成面团,在鏊子上滚的,叫滚煎饼;有用水磨磨成糊状在鏊子上摊的,叫摊煎饼。做法要根据各家条件而定。我在乡下姥姥家见过舅妈摊煎饼。只见她把一勺糊子倒在鏊子上,手拿小竹筢自左而右翻,呼啦一圈,然后又荡几下,再用小刀掀起一边,用手轻轻一揭,一张又薄、又软的煎饼便成了。它简直像我作画的宣纸,放在嘴里又软又劲道。舅妈高兴了,还放上些馅,做成油煎饼,它比起水饺啦、煎包啦、蒸包啦,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现在想起舅妈摊的油煎饼,还叫人直流口水呢。不论是地瓜面、玉米面,还是小米面、小麦面,只要摊成煎饼,似乎都完全改变了它们原本的味道,好吃了许多。它真算是粗粮细做、细粮精做的一种好技艺。
大葱则是煎饼最好的佐餐品之一。济南章丘大葱的葱白粗而长,味香甜、微辣,别具一番滋味,一棵大的一斤多重,据传,封建社会还是皇宫的贡品之一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济南人把章丘大葱的品种择优培植,使其产量更高、味道更美。除了作为美味食品外,据说大葱的抗癌、防癌功能也着实不弱。
假期里,我又有机会到姥姥家去。舅舅买了大烤鸭,桌上摆了整棵的大葱,盘里放了甜面酱,只是就烤鸭的小饼,却换成了舅妈特意给我们摊的大煎饼。这比在城里的餐馆里吃烤鸭,显然粗放了许多,且味道美得多,心情也痛快得多。看着这薄如宣纸的煎饼,我似乎感觉到舅妈那颗热诚的心,我似乎看到了像舅妈一样纯朴、善良的农民们正舞动竹筢为人们的餐桌上增添美食,就像是在描绘一张张锦绣图画。看着这水灵灵的大葱,农民伯伯辛勤耕耘的情景油然显现于脑际,他们的汗水使章丘大葱这餐桌上的瑰宝添姿增辉。
改革开放的大潮带着我们向小康挺进。我们济南人也会使祖传的煎饼卷大葱在小康生活的乐园中更显风采。
篇4:干豆腐卷大葱不能常吃
干豆腐卷大葱不能常吃
东北人喜欢吃干豆腐卷大葱、小葱拌豆腐,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吃法并不科学,不能常吃,因为豆腐不宜与葱同吃。
经研究,葱里含有大量的草酸,当它与豆腐混合在一起时,豆腐中的钙与葱里的草酸会结合形成白色沉淀物草酸钙,这种草酸钙是难以被人体吸收的,容易在人体内形成结石。另外,豆腐中的钙质也会遭到破坏。因此长期食用干豆腐卷大葱和小葱拌豆腐还容易造成人体钙的'缺乏。
除了大葱不宜与豆腐同吃,葱吃多了还容易使人视线不清,对眼睛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每天葱的食用量以100~150克为宜;葱对汗腺的刺激较强,所以体虚汗多,狐臭的人不宜食用;患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溃疡病的人不宜多食。
另外,以葱调味,要视菜肴的具体情况以及葱的品种合理用葱。下面这些菜肴就不太适合放葱:
葱与狗肉、公鸡肉同食,易上火而伤身。鼻炎患者尤其应当忌葱与狗肉同食;葱与蜂蜜不宜同食。如果同食,蜂蜜中的有机酸和酶类,遇上葱中的含硫氨基酸等,会发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或产生有毒物质,刺激胃肠道,容易导致腹泻;葱不宜放盐腌制生食。因为,葱放盐腌制生食可使水溶性营养成分外渗散失,就会降低其营养价值。(新华网)
篇5:煎饼作文
煎饼作文
星期六的下午,我的妈妈要做萝卜肉的煎饼,让我来帮忙煎饼。只见妈妈从面团中取出一小团,然后从中心压出一个小孔,将馅料放进去,再将孔封上,压扁,一个饼就做好了。
我把妈妈做好的几个饼放在盘子里,放在锅旁。打开火源,在平底锅里倒上了一些金黄色的油。过了一会儿,油吱吱响了起来。我把一个个白色的圆饼,逐个轻轻地放在锅中,准备开煎。不一会儿,我将那面朝底的一面翻过来,翻过的一面都煎得金黄金黄,香气四溢,真是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啊!”在一旁的爸爸看到我这副模样,不禁哄堂大笑起来。我收回了刚才的贪吃相,专心致志地煎饼。
不知不觉,我面前的`盘子里面堆满了黄灿灿的煎饼。我赶紧大声叫爷爷上来吃饼,接下来就是满足我这个“吃货”的大好时光了。
在吃饼的时候,我懂得了只有自己参与劳动做出的煎饼才会更香更好吃。
篇6:大葱日记作文
大葱作为一种很普遍的香料调味品或蔬菜食用,几乎在每家的餐桌上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初夏,正是露天种葱的好时节,无论是在房前屋后的菜园里,还是在成片的菜地里,一畦畦的葱苗像整齐的士兵一样排列着。大葱广受种植,还与它的顽强生命力有关。
葱的种植一般经历秧苗、移栽两大环节。秧苗大多在头年秋后进行,刚长出的葱苗细如牛毛,但它具有极强的抗寒性,寒冬腊月,冰天雪地都奈何不了它。待到春暖花开,它又很快从根部变绿,浇上适量的水,在初夏时节,就能长成绿油油的一片,也正到了移栽的时候。移出的葱苗可以直接栽种,也可以放上几天再种,即使有点蔫了,种上后浇上水,没几天就会长出新叶来。更神奇的是,冬季吃不了的葱埋在土里,待到春天,一样能长出绿叶,并能开花结种。
我们惊讶大葱的顽强,更应像大葱一样做一个顽强拼搏的人。
篇7:大葱日记作文
今天我种的葱发芽了。
前天,妈妈买来几根葱,我发现葱的头还没扔掉,于是我就试着把葱头放进土里,看看会不会发芽。
我先找了一个空花盆,放进一些泥土 ,然后放点水去湿润泥土,再用小铲子把泥土铲松,把葱头放进土里面,把泥堆好,最后再浇上一些水。
慢慢的,几条又尖又细碧绿色的新芽从旧葱头里钻出来了。它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风一吹,它们就摆动着那细小的身体,东盼盼、西看看,好像在找它们的妈妈呢!我心想:“它们一定是很高兴,因为它们是从一个被人废弃的旧葱头里长出来的新芽。它们好像特别争气,长得又快又绿。”
我想,下个星期,它们将会成为我们桌上佳肴的点缀品。
篇8:大葱日记作文
29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和妈妈买了一把葱。
我回家后马上选了三根最壮的葱,按书上的做:“先剪掉葱上面部分,然后再把它们的根须也剪短了,修理整齐后我就把它们种在大花盆里。先挖一个小坑,再把白嫩嫩的葱段放进去,在根须处盖上泥土,很快我就种好三根葱了,我心里想:“你们一定要争气哦!要快点发芽。”
第二天,我起来给它们浇水、施肥。
第三天,我起来一看,哇!已经长出一点点了,是嫩绿嫩绿的,我高高兴兴地去告诉妈妈。“妈妈,妈妈,我的葱发芽了!”妈妈说:“太好了!”妈妈也很高兴。
我以后要更加爱护花草树木,要让它们得到更加好的照顾,也让它们像我们一样快快乐乐地长大!可爱的葱儿们,愿你们快点长大,我会每天来观察你们的哦!
11月3日 星期三 阴
这几天我发现了现在的气温下降了许多,感觉到我的葱儿们好像并没有长高很多,就像一个个爱睡懒觉的小宝宝们一样,没动静。只看见葱儿们上面长出了一小段绿油油的葱段,绿油油的葱段下面有一圈像黄丝带一样的东西,可好看了!如果把葱倒过来,你会觉得像一条漂亮的连衣裙一样!不信你也来和我一起种葱,去发现奥秘,去发现奇迹吧!
11月7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又去看了我辛苦种下的宝贝葱儿们 ,我的葱儿们长高了许多,白白的葱头上面,长出了一条条绿色的小尾巴。
它们嫩绿嫩绿的尾巴在暖融融地秋风中随风舞动,漂亮极了。长短不齐的嫩绿尾巴们也好像在比高矮,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上长,就好像我和陈星宇比赛写作文一样,每次都要分个你高我低,不甘落后。看到它们的家里很干,我马上给它们浇了点水,一边对它们说:“快快喝吧,喝了快快长大,再过几天我就可以摘来尝尝鲜啰。”
我每天都细心地给它们浇水,希望它们能像我一样长得又高又壮又健康。你们别看葱儿们这么细小,其实它们的生命力很强壮的,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快快乐乐地成长。
可爱的葱儿们,快点长大吧!
篇9:煎饼果子作文
煎饼果子作文
小时候,我住在奶奶家,经常吃奶奶给我做的煎饼果子。
奶奶做的煎饼果子,色香味美。里面有适当的鸡蛋饼,一片青菜包裹着软香的'烤肠。沙拉酱把里面全都糊了一通。外面的煎饼皮黄,稍泛白,看着让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奶奶几乎每天都给我私人订制,那时煎饼果子就让我开心的不得了。
现在,我早已和奶奶不住在一起了,因此也常常想起小时候奶奶做的煎饼果子那诱人的香味。
一个深冬的夜晚,外面特别冷,地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路上几乎看不见人看不见车,而这时的我最想吃的莫过于奶奶做的煎饼果子了。想起以前,姑姑也想吃煎饼果子而奶奶却说,“你也老大不小了,我要给我的大孙子吃!”我打心里觉得温暖。
突然,门铃响了。我在门眼上一看,惊喜地喊出:“奶奶!奶奶!”我立马把门打开迎接我的是奶奶的拥抱。我看见奶奶的脸上发青,摸到奶奶粗糙的手,已经冻得冰冷,肯定是被外面凶狠的寒风给打的吧。
我把奶奶拉进屋里坐,突然在没有香味的房间里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香味从奶奶怀里传来奶奶怀里搂着用保温盒装的煎饼果子,就像搂着一个婴儿一般小心地呵护着。两行长泪瞬间从我的眼睛里流了出来。奶奶说:“怎么哭了?”我手指着奶奶怀里的煎饼果子,奶奶把我搂进她的怀里,说:“没事儿,这么冷的天,你一定是想念热乎乎的煎饼果子了。我本来想给你个惊喜的,谁知道你那小鼻子那么好使!”我听了不禁破涕为笑,又大口吃起了煎饼果子。
热乎乎的饼果子,好温暖,那甜美的味道好像把我带回小时候那美好的时光。
篇10:山东煎饼作文
每当我看见山东杂粮煎饼店,我就会想起顾老师那次带我们吃的山东杂粮煎饼。
那次我们来到店里,顾老师对做煎饼的人说:“来六份煎饼。”“好嘞,马上就好。”阿姨笑着说。我轻轻地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站在门口。只见她将一块面糊放到锅面上,娴熟地将面糊抹匀,把剩下的面团快速的放入桶中,接着她拿起一个鸡蛋,往木制刮板上一打,鸡蛋便乖乖地落在了抹好的面糊上,她便将鸡蛋抹匀,对折了一下,抹上诱人的甜酱,然后铲了一下煎饼以免面饼烤糊了,最后她又撒上了一些五颜六色的东西,细细一看,有:黄黄的榨菜,红红的火腿肠,绿绿的'香菜和葱,一大把海带和土豆丝,还有一块大脆饼。再折两次后,用铲子在中间一切,煎饼就完成了。望着这黄黄的香香的煎饼,我的口水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终于可以吃了。我早已迫不及待地接过热乎乎的煎饼咬上了一口,软软的外皮和土豆丝,甜甜的酱,脆脆的饼和海带,黄黄的鸡蛋,香香的火腿肠,这些味道一起在我嘴中弥漫开,一步步地侵蚀我的味蕾,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做煎饼的阿姨是山东沂蒙人,她说抗日战争的时候战火纷飞,食物特别匮乏,老百姓便用煎饼做为帮助给八路军吃,看来新中国的成立也有煎饼一份功劳呢。
吃着美味的煎饼,听着阿姨的故事,嘴里煎饼的味道更多了一份滋味。我爱这山东杂粮煎饼。
篇11:第一次煎饼作文
以前都是爸爸妈妈做饭给我吃,但是我经常埋怨他们做的不好吃。今天我要自己做一顿早餐给爸爸妈妈品尝,让他们尝尝我的手艺。
星期天早上,我一早起来对爸爸妈妈说:“今早我做早餐给你们吃”,爸爸妈妈听了高兴地回答:“好”。我思索着走进厨房、心里想究竟做什么早餐好呢?打开冰箱看到有鸡蛋,于是有了答案——煎饼。首先,我把鸡蛋打开倒到面粉里,接着往面粉再加点水,然后我用力地搅拌。我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面粉还是搅不开。记得爸爸曾经教过我煎饼,是一边搅一边加水。终于,我搅了几分钟后把面粉搅好了。接着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把搅拌好的面糊小心翼翼地倒到烧热的锅里,看着面糊变黄了,我心里很着急,赶紧去把它翻过来,可是锅铲太重了,我翻饼的时候差点也把饼铲出锅外了。好不容易翻过来一看、吓一跳!饼的另一面已经煎焦了。于是我赶紧把大火关小。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想怎么会是这样呢?不行、我一定要煎出像饭店那样香喷喷的饼,可是煎了几张饼都没有成功,眼看着面糊就要煎完了还没有煎出像样饼,心里很失望。此时真想求助爸爸,可是我又想自己做,左右为难!我停下来回想着爸爸煎饼的过程,哦!我想起来了,应该是用小火慢慢煎才不会焦,我吸取了教训,首先把火关小,再倒面糊下去。这一次终于成功了,剪出的饼黄黄的。看着金黄色的饼,心里美滋滋的!
煎了大约半个钟,终于把一大碗面糊煎完了。爸爸妈妈品尝着我煎的面饼都竖起了大拇指、说:“好吃,好吃!”其实我知道。虽然他们吃着煎焦的面饼、嘴里是苦的,仍然说好吃。经过这件事后、我理解了爸爸妈妈的辛苦,今后不能总是埋怨爸爸妈妈的饭菜做的不好吃了,我要懂得感恩。
篇12:第一次煎饼作文
从出生到现在,最让我难忘的一件事儿就是第一次学做饭。那天是周末,妈妈面带微笑地对我说:“宝贝,妈妈今天教你做煎饼好不好?你不是一直都想学做饭吗?”我听到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晚上,我系上围裙,站在厨房,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妈妈,妈妈说:“想做煎饼呢,要分好几个步骤,你可要认真听哦!”
第一、摘菜洗菜。我拿了一个小盆,急急忙忙地跑到小院中开始拔菠菜,这菠菜可真难拔呀,拔完几颗后出了一头汗,菜拔完了。然后开始洗菜,洗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洗干净了。
第二、搅面放料。我拿了一个面盆,在里面放了半盆的面粉。倒入一大碗水,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开始搅面,紧接着再往里面放一勺盐,加入一些调味料,最后放点儿鸡精继续搅拌。面糊搅拌均匀后放置10分钟左右。
第三、开始切菜。我本以为切菜很简单,其实。做起来可真难呀,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菜切得特别小,有好几次都差点切到手了。最后把切好的青菜放入面中,再搅拌均匀。
第四、就要开始煎煎饼了,我把电饼铛打开后等锅烧热,用勺子盛一大勺搅好的面糊,倒入煎饼锅中,用铲子把煎饼摊开摊圆摊平,然后盖住锅盖,煎一会儿,等煎饼鼓起来就翻一下。然后继续煎至表面金黄,一个美味可口的煎饼就做好了。
我偷偷地尝了一口,真香呀!这种香味中有劳动的快乐,也有学会做饭的幸福!通过妈妈教我做煎饼的过程,我感受到了平时父母做饭的辛苦,以后我一定要多帮他们做家务。这次真是让我收获满满,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做的美味煎饼。
篇13:第一次煎饼作文
一个星期六,妈妈在煎饼,我看到了,硬叫妈妈教我做煎饼。
妈妈叫我拿来一些食材,有两个鸡蛋,一碗面粉,少许凉水。妈妈先让我把面粉倒入大碗中。我把面粉大力地倒在碗里,结果,面粉像烟雾一样腾起来,弄得我满脸是粉,好像是在脸上打了一层厚厚的粉底。妈妈笑着帮我把脸清理干净。在碗里倒入面粉后,妈妈叫我打鸡蛋。首先拿一个鸡蛋,然后将鸡蛋对准碗边一磕,然后把鸡蛋放进面粉中。打完鸡蛋再搅拌一下,放少许的凉水,一直搅拌。我认真地搅碗里的面糊。为了好吃,我还特意添加了几句白砂糖。搅拌完后,在锅里烧油。等油热后,倒入一点面糊,静静地等待。等到饼的底面煎好后,妈妈教我用锅铲翻面,翻好面后等熟了再翻几次面就煎好了一个饼。
我煎了剩下的饼,我倒入面糊后,会注意面糊的形状。我会稍微移动锅使饼变圆一些。
煎完饼后,我请妈妈品尝。妈妈直赞好吃,我的心里美美的。
通过这次煎饼,我明白了一件事只要认真去做,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篇14:第一次煎饼作文
平常看着妈妈炒菜做饭,挺有意思的,于是,我就跟妈妈要求让我自己做一次早餐——我爱吃的肉麦饼。
那天早上,我起床后就到厨房,准备做早餐。我先从冰箱里拿出肉麦饼,然后把平底锅放在煤气灶上。当我转动煤气灶开关时,那“嗞嗞嗞......”刺耳的声音还是让我害怕,我立马缩回了手,响声也停止了。但我的心还是像捧了一窝上蹦下跳的兔宝宝。我为了让自己放松下来,就东看看西看看。这时我的目光落在了米糠油上,我这才想起来锅里还没放油!我便把油倒进锅里,准备再次转动煤气灶开关。我又想到油会“哔哩啪啦”地跳来跳去,跳到手上还会起泡。可我又想到如果不把饼煎了,早饭就没有了,那我吃什么呀?而且我昨天还答应得好好的,怎么能反悔呢?哎,我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我还是想再试试,反正也是第一次,失败是成功之母嘛。总会有失败的时候,这次失败了,那下次我就会成功了。我再次鼓起勇气,伸手小心翼翼的去转动开关,“嗞嗞嗞......呼......”火点燃了,我心里暗自高兴,成功啦!
没高兴一会儿,我又遇到困难了。我看到锅里的油跳舞跳得呀,把我给吓傻了。我最怕火了,每次妈妈炒菜我就逃得远远的。这回,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我抓起锅铲,放了一个饼到锅里,我一看,没什么动静,就又放了三个。过了一会儿,要给每个饼翻个面,防止焦掉。前三个还算顺利,可是到了第四个就失灵了。那个“调皮”的饼,翻了好几次都像在坐滑滑梯,总是滑下来。我想,如果有个夹子夹住它......对呀,夹子!我拿来旁边的夹子,终于把它反过来了。
饼煎好,两面金黄,飘着诱人的肉香。我迫不及待的尝了尝自己煎的饼,脆脆的外皮刚刚好。
煎饼真有趣,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早餐——煎饼,也是我成长中最难忘的事。
篇15:煎饼果子作文
以绿豆粉为主料,调成糊状。摊成煎饼,形似荷叶,薄软如纸,然后卷上酥脆的棒槌果子(油条)或薄脆(果鬓儿),抹上面酱、腐乳,撒上葱花、芝麻、孜然等小料,从中间折起即可食用,香气扑鼻,味美适口。若在煎饼上再摊上鸡蛋,更觉软嫩鲜香,别有风味。山西也有用面粉做的煎饼果子,做法相同.味道也很好.
光有煎饼果子的早点好像仍旧没有尽兴,再要一碗锅巴菜,这早点才算是美央美奂。它是将锅巴(即薄煎饼)切成柳叶细片,放到卤内,这卤讲究也是颇多,要用清油煸茴香、葱姜末,加盐、酱油、芡粉、水制成卤汁,纯素,保证清晨的肠胃不至于受到油腻的“骚扰”。然后盛碗,再加麻酱、腐乳、辣椒、芫荽、香干制成。
青瓷小碗,碗内五彩斑斓,以素香为主,多味混合,清香扑鼻。吃到嘴里,卤润滑,锅巴香嫩有咬劲,再加上麻酱的酱香,腐乳的咸香,辣椒的辣香,芫荽的异香,香干片越嚼越香,激人食欲大振。
煎饼果子与豆浆(天津人一般叫 “浆子”)搭配一起喝,更能体现出刚并果子的香还有豆浆的豆香,这两种香味混合在一起才最佳的味道。
提起煎饼果子,不能不提山东的煎饼,正是由于山东的煎饼才有了带有浓厚天津特色的美味小吃--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在天津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最初是由一位山东人首创。开始的时候,可不是现在的这种形式和味道。只不过是一张山东大煎饼卷上一棵油条和大葱而已。后来,随着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又经过了上百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风靡天津大街小巷、深受人们欢迎的小吃品种。
煎饼果子作为早餐比较方便、热乎,近年来开始在北方各城市流行,北京是从80年代才开始从天津引进
煎饼果子历史悠久,经典美味的天津知名小吃。
处在九河下梢的天津人爱吃,恐怕不是那么难于理解的事情。对于“卫嘴子”的称号,天津的饮食的确有着与其他城市不同之处,就连一日之初的早点,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风味。
煎饼果子最是出名,饭店酒楼里是吃不到的,唯有到一个个推着小车的商贩处才能品 味到含着浓郁津味文化的市民小吃。说它是市民小吃一点也不为过,它是千千万万天津人每天的必备早点,虽然平民之极,但是却也别有一番精致在其中。
首先,卖煎饼果子的小推车一定要干净,让人看着舒爽。其次,作煎饼果子的原料要好。摊煎饼的面一定不能是白面,用白面摊出来的煎饼不但入口发粘,而且还会有一种淡淡的酸味。面一定要用绿豆面,越纯越好。有的商贩干脆把青花的小石磨搬到推车旁,边磨边做,让这些食客看得已然流出口水。卷在煎饼里面的果子(油条或者薄脆)一定是当天新炸的,脆香焦黄。另外,撒在煎饼上的一定要是切的细细的香葱末。
舀一勺面摊在平底炉上,磕上鸡蛋,快速摊匀,撒上香葱,将煎饼迅速翻转过来,然后把油条或者薄脆放入,依次抹上面酱、辣酱,撒上一些椒盐和芝麻,浓浓的面香和鸡蛋的香气早已经把食客的肠胃刺激的咕咕作响了。接过来咬一口,绿豆面爽滑,果子脆香,还有酱的浓郁和芝麻的诱人,这一天的好心情已经从早点开始了。
一些在津过路的南方商旅,竟将煎饼果子作为礼物买回家乡,虽然路途的颠簸这份礼物早已失去了刚出炉时的诱人味道,但是带回家,放到微波炉里稍稍加温,还是能感觉到这与众不同的“早点风情”。
篇16:煎饼果子作文
学校门口放学时会有许多小食摊:饮料、炸鸡、水果少拉,双皮奶……但有一家我始终忘不了。
她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奶奶,身穿朴素上衣,下穿休闲裤,脸上有许多密密麻麻的皱纹
有一次, 我放学的时候,。口袋有三元钱,突然一阵饼香吸引了我,我向一个摊一看,果然这里有卖煎饼的,我看了看价格,一份五元钱,心里不禁有些伤心,那位老奶奶看了我一眼,又看了手里的三元钱,她便过来对我说:“小朋友,要一份果子吗?”我心想“完了,这可怎么办,我手里只有三元。”眼看自己的果子要做完了,突然老奶奶把果子递给我。我连忙说:“老奶奶……我……只有三元。”老奶奶说:“没事,学生给你打折。”我忙说了:“谢谢”便拿着果子咬了一口,这里面全都是满满的幸福,一口接着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渐渐的,许多人都来买果子。这个摊也终于有了店铺。老奶奶就像一个亲人一样。在一次放学,老奶奶的铺子突然关了,大家都像一条条看门狗样守在门口。但不管等多久,老奶奶也没有来。第二天我们才知道她的儿子得了艾滋病,老奶奶要回去看守。过了几个月,店铺开门了,卖果子的是一位叔叔,原来这位叔叔也是老奶奶的儿子。我立刻买了一份,味道虽然一样,但感觉却不一样,没有了老奶奶的话语,也没有老奶奶的关怀。
那家店我再也没去过了。
篇17:煎饼作文700字
相信每一个同学们在童年都是有很多难忘的回忆,因为我有很多童年的有趣的事印在我的脑子里。
那时一个周末,妈妈带我一起去生态公园玩,在回家路上,一股浅浅的葱香气和浓厚的培根肉味扑面而来,我就知道前边毫无疑问有一个煎饼摊,那香气要我垂涎欲滴。
我拉着妈妈的手,向香气飞奔而去,果真看到一个煎饼摊。我闹着要买煎饼吃,可妈妈说摊点上的食材不环境卫生,不可以买,我也细声自言自语道:“你没帮我买,我也自己做!”讲完就跟随妈妈回家。
让妈妈想不到的是,我说话算数,还真的自己做煎饼。一进家门口就翻出了家中的小麦面粉、培根肉××××××准备好配料后,就需要拌面糊糊了,由于]有工作经验,把水一次性都倒入了,因此 面糊糊里边都是肉疙瘩,还得用小勺一个个地将面疙瘩汤按散。
做第一个煎饼时,我先把面糊撒在锅中,随后用铲刀把饼子伸开。因为刮起来很慢,有的地区早已熟透,有的地区都还没都还没伸开,面糊就一块一块地散掉了,被分为了几片小饼。我就是啼笑皆非呀!
外边的技术专业工作人员翻饼子时,十分利落。我翻的情况下不但]有翻过来,还把它折起来成半圆型了。我手足无措地丢掉铲刀,拿手去翻饼子,好烫呀!我想着:为何饼子在技术专业工作人员的`手上那N聪明,在我手上如何那N不乖呀!在放配料的情况下,我又把配料都集中化撒在了饼子的管理中心部位,造成 饼子的边缘]有味儿。
第一个煎饼以不成功结束,但并]有消除我做煎饼的激情,我又慷慨激昂地赶到餐厅厨房,再次学起煎饼来。此次拥有做上一煎饼的工作经验,我边放面糊糊边刮饼,饼子摊得又薄又圆,像一个大菜盘,随后把生鸡蛋摊在“大菜盘”上,随后煎到双面金黄色,最终撒上配料,撒配料时,我将四周也都撒上。此次做得十分取得成功,我一直在煎饼上干了小小装饰设计,像一只小白兔,一张极致的煎饼就是这样搞好了。
我试着着咬下一口,太美味可口了!饼子煎得薄脆正好,味儿也正好。妈妈父亲直夸我技艺好。因为我很春风得意,想不到亲自动手,快乐无限!
幸福的味道溢心头间,也飘满了我的童年生活!
篇18: 煎饼作文500字
我上次煎的鸡蛋饼失败了,那次是由于油放少了,以至于糊了,这是我上次失败的经验合教训。
我这次只准备煎饼了,不再放肉丁了,那东西不好炒,我掌控不好火候。这次我的目标很简单,满足了嘴就行,于是,我取出了一个比较大的鸡蛋,那个小碗,把鸡蛋弄碎了倒入碗中,取糖,加入一勺半的糖,用筷子把这些搅匀了,再就要煎了。
拿出锅,点上火,加入了我自认为足够多的猪油,猪油一下子都化开了,并且锅内周围冒起白烟来,不是很浓,我倒入鸡蛋,我沿着中心倒入鸡蛋,鸡蛋一入锅就凝固了,后来的鸡蛋入锅后在已凝固的鸡蛋上面,我把锅一倾斜,火烧在锅边上,未凝固的鸡蛋也凝固在锅边上,没过一会儿,看样子都熟了,我用锅铲沿着锅面铲下去,为求一个完整的鸡蛋饼。四周鸡蛋锅壁贴的比较紧,把四周铲下之后,鸡蛋饼就已经完全出炉。
我也不管干不干净,我用手拿起大饼,大有食手抓饼之势,尝了一口,还可以,我在田里找到奶奶,扯下一块,说:“您尝尝这个怎么样?”在我万般劝告下,奶奶终于同意了,吃了,说:“还可以,你加糖了?”我点了点头。兴奋地跑开了。
可是,我似乎又发现了一个问题,糖分不均匀,总有一部分没有什么糖味,问题又来了,刚解决了一个,又来了一个,这次我到还没想好对策怎样改进。
不过倒是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煎鸡蛋饼就像过生活,问题会不断来,只有解决了所有问题,才能品尝到最美的生活。
篇19:第一次煎饼作文
枕边的闹钟把我从甜美的睡梦中叫醒,我轻轻的拉开窗帘,看着天才蒙蒙亮亮。
今天是周末,我有一个计划,就是让爸妈吃上我做的爱心早餐。我想到爸爸妈妈每天辛苦的工作,自己长大了,也觉得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怕打扰他们休息,我蹑手蹑脚到了厨房,首先我准备好面粉,鸡蛋等材料,加入水,把它们搅成面糊。接着我按照爸爸妈妈平时打开煤气灶,抽油烟机的样子,打开了,再往锅里倒上油,然后再按照他们平时的做法,用汤匙舀起一瓢面糊浇在锅面上。不一会儿,面糊渐渐由白色变成淡黄色,饼的边上微微翘起来,整块面饼差不多成型了。
我小心翼翼的把面饼翻了个面,反过来的一面金灿灿的,看着就很诱人,忍不住想要尝一口,我看着饼差不多熟了,于是把面饼放进盘子里,在盘子里放好之后我就一直盯着它看,终于忍不住了,拿起饼来咬一大口:“哇――呸!”我赶忙把饼吐了出来。没想到饼里面还是湿漉漉的,黏糊糊的,一股生面的味道马上从我嘴里涌出来。过了一会儿,我的妈妈睡眼惺忪的走了过来。看到我做的煎饼问道:“你是在做煎饼吗?”我回答说:“是啊!妈妈,可是没有熟。真是烦死我了。”妈妈看着我笑了笑说:“做煎饼不能只看表面熟了,里面还没有熟,只要煎饼煎的时间再长一些,就可以了。”
妈妈说完这番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急于求成,只顾外表好看,里面却忽略了。
妈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似的,说:“其实人也是一样的,只有经历了足够的磨练,才能取得意义上的成功啊!”
真的没有想到,摊煎饼原来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呐!
篇20:煎饼作文600字
今天周末,正逢镇上五天一次的墟日。妈妈带着我一起去赶墟。
墟场上人真多啊!街道两边摆满了货架,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各式商品吸引着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的顾客。商家的叫卖声、顾客讨价还价的叫喊声交织成一片,热闹极了。
逛了不久,妈妈就去剪头发了,我一个人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从街头钻到街尾,又从镇东逛到镇西,不一会儿肚子就咕咕叫了起来。正好一股煎饼的香味飘到我面前,我循着香味挤到煎饼摊前。看到那位烙煎饼的阿姨一边不停翻动着铁锅里的煎饼,一边招呼着络绎不绝买煎饼的顾客,显得忙碌又有序。
我刚要掏钱买一块煎饼充饥,突然从人群中钻进来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高高举着一张五十元票面的钱递到阿姨面前,大声地喊道:“阿姨,买两个煎饼!”阿姨弯下腰,接过小男孩递过来的五十元钱,微笑着问:“小弟弟,买两个煎饼吗?”小男孩天真地回答说:“是,姐姐一个,我一个!”阿姨包了两个煎饼递到小男孩手上,说一声“等等啊。”就转身给小男孩找钱去了。没想到小男孩一拿到煎饼就边吃边挤进人群消失了。阿姨手里拿着一叠零钱边转身边说道:“小弟弟,找你钱……”却不见了小男孩,忙举目四处搜寻起来。我在旁边看着这一幕,心想:阿姨这次赚大了,五块钱两个的煎饼竟卖了十倍的价……
“小妹妹,帮我照看一下摊子好吗?”阿姨对正站在她面前的我说道,我还没来得及回答,阿姨就急匆匆地离开煎饼摊挤进了人群……好长好长时间过去了,阿姨还没回来。煎饼摊前一拨拨的顾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铁锅里的煎饼从雪白,到焦黄,再到焦黑……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阿姨满头大汗挤回了煎饼摊前,像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这个冒失鬼,偷了姐姐给父亲买药的钱买饼吃,差点误了大事……”见我在一旁发呆,忙连声说:“小妹妹,谢谢你!”
看着铁锅里焦黑的煎饼,看着满头大汗的阿姨,再想到那一拨拨想买饼却失望离去的顾客,我心里感到羞愧极了,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
更多推荐
煎饼卷大葱作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