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我们俩之七的故事随笔:丑媳妇见公婆,本文共4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我们俩之七的故事随笔:丑媳妇见公婆
顺理成章的,我们就如人们期望的那样恋爱了。
暑假是空闲的,一行四人坐绿皮火车相约去北京,同去的还有小陆的好友和他的女朋友。那个时候是穷游但快乐,四个年轻人能吃会玩十天时间走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留下串串笑声与亮丽身影。随后我们又去了普陀,海天佛国每人悄悄许下心中愿望。都说结伴旅游会真正认识一个人,相处的这段时间我也在悄悄观察小陆,发现他宽容善良不计较为人做事很大气同时也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做事很有分寸,而且他似乎有着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老练,遇事沉着冷静心思缜密,更难得的是他不仅对他的同伴友好,对陌生人也同样该帮助时就帮助,外出还不忘给同事友人带点纪念品什么的,思虑很是周密。我对自己说或许这真是个不错的小伙?
转眼又到枫叶红的季节,小陆已从田乐财税组调往南汇财税所任所长,但是他选择骑车上下班,还是住在田乐乡政府宿舍。那时乡政府为了留住年轻人特地建造了办公大楼,大楼东侧是三室一厅的套房,厨卫齐全,还承诺水电房租全免,小陆单身一人就住二楼那个大套间。
南汇财税所人员不多除了三两个当地人外全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外地年轻人,当然很多也是像我刚分到田乐时一样的心有忿恨无奈,也有觉得怀才不遇暗自消沉的,工作之余小陆就带领这批年轻人开展活动自娱自乐,秋天时组织全所人员去黄山旅游还特地关照可以带上家属朋友。那次活动我也去了,总共也就十几个人但大家玩得真是开心,我清晰地记得所里那位姓朱的开汽艇的司机说,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旅游竟然还能带着老婆一起,一个临时工啊想都不敢想,那几天他说得最多的就是“陆所长真好!”这次活动我又见识到了小陆处事果断有主见这一面。去年我回田乐还碰到了朱师傅,没说两句他就说凌老师啊那次我们去黄山真是开心哦我从来啊没这样开心过陆所长真是好!
年轻的岁月犹如长了翅膀,转眼已是寒假。小陆说周日他想带我去他家见他父母,我还犹豫着他说就这么定了。
坐“田乐班”到王江泾又公交到火车站已是九点多,那时到新塍的公交车都在火车站始发,我们到时看到车里已站满了人,小陆就豪气地叫了辆“喇叭叭车”(当时常用的出租车)直接开回了家。
这是我第一次到他家第一次见他的父母不免忐忑与紧张,我都已忘记当时有没有称呼人,只记得小陆妈妈看着就是个老师模样很和气很和善,他爸爸一直在笑就是不说话,我还看到一个很高很高的男孩这大概就是小陆的弟弟了,另外还有他的两个堂妹据说是过来陪我一起吃饭说话的。
饭后小陆带我去看他的外婆,他管他外婆叫“爹爹(dia)”,爹爹住在他们自己建造的老房子里,在新塍老电影院边上的三间敞亮的平房。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面色红润很健康的样子,正坐在藤椅里晒太阳听广播。看到宝贝外孙老太太赶紧起来拉着小陆的手不停地说小勇回来了啊小勇回来了啊,小陆马上向爹爹介绍了我,老太太看着我同样欢喜地拉着我的手说着好啊好啊,又急急地从手上褪下金戒指要给我,我怎么敢要啊,爹爹说她一眼就喜欢上了我,一定要我拿着,这戒指她老早就准备好了就是要给小勇女朋友的,我还是为难,小陆就说爹爹给你的你就接着吧不然爹爹会不开心的。谢过爹爹后我自是难为情得很,爹爹一直拉着我的手说要我在新塍多玩几天多吃一些新塍的糕点。
这是一枚老式的黄金板戒,我一直珍藏着。前几年流行新式的黄金佩饰好多人都将自己的金首饰炀掉重新锻造自己喜欢的,我没这样做,爹爹给的黄金板戒一直好好地保存着。
从小陆家回来母亲问我怎么样?我迟疑地说这人家有点怪怪的,母亲问怎么个怪法?我说他们家是有点怪怪的,他妈妈就一直坐在沙发里要么跟我说话要么看书看报,他爸爸反倒一个人忙里忙外的,烧饭做菜洗碗擦地全是他一个人的事,一点也不像我们家。母亲笑了说放心吧,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男孩绝对差不了,就这个么你一点顾虑啊不需要!事实证明,我文盲的母亲是有多大的智慧!小陆确实传承家风勤劳肯干,而且“做一样像一样”比我能干多了;他的弟弟也是如此,不仅孝敬老人疼惜老婆而且家务活肯做会做,这俩兄弟确确实实是一双好男儿。
本文作者:凌伟珍(微信公众号:南湖文学)
篇2: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成语
【拼音】:chǒu xí fù shǎo bù dé jiàn gōng pó
【简拼】:cxfsbdjgp
【解释】: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只得脱袍解带,免冠徒跣,跪于门外。”
【示例】:
篇3: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成语
【拼音】:chǒu xí fù miǎn bù dé jiàn gōng gū
【简拼】:cxfmbdjgg
【解释】: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出处】: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篇4:旧年老友的故事随笔:见字如面
与荣波同学,多年来素有往来。平日相处,基本上斗嘴掐架的时候多,以至于拿到这本书后,心里窃喜。哼,叫你平时对我的文章指手画脚,以行家自居,挑毛病说问题,这会终于逮着机会,就不信挑不出个一二三来。此后但凡打开,便手拿一笔,鸡蛋里头挑骨头,大刀阔斧,删繁就简,一旦挑出错字错标点,相当有成就感。然后连珠炮似的发过去,那叫一个痛快。读后掩卷静思,平心而论,书中好文不胜枚举,击节之处比比皆是,也应不吝赞美之语。
对于一个能自如表达思想情感的人来说,他的文字是有表情的。喜怒哀乐爱恶惧,情之所起,文之所落,性格的表情,心灵的表情,鲜活而真实,激情而沉静,《波涛之上》便是如此。
文以载道,以安心,以励行。他的文章或乐享书法精妙,或于海子、旧雨鞋中抒怀旧幽思,或在一事一物一景中感悟升华生命的高度,书中文字鲜有灰暗沮丧之语,涓涓流淌的是清意深意禅意情意。这需要一颗善感敏锐的心灵,思想的触角能抵达并捕捉世态万象,再反观生命本身,从而汲取自然万物的精神营养,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他懂得渭河的美丽与沧桑,深刻与悠远,他也理解父亲的坎坷与艰辛,恩厚与任泽,对神灵不能亵渎,对朋友亦是真诚。殡仪馆一缕轻烟会让他思考生命的无常与本真,山上的红男绿女会触发男人如山的感慨,坐一次飞机也坐出了人生的高度,圣人与猪在他笔下竟也有了些许关联。江湖中人,才了江湖中事,文字便有了烟火气息。但他又能跳出江湖,享受孤独,不再抱怨,让人生清零,诗意地栖居。如果不是对生活有着爱与恋,怎能有这许多的感与思。
纵观此书,内容博而有识,薇而有情,文体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这与其广交良朋,性情活跃密不可分。斗室之间,常宾朋满座,你来我往,高谈阔论。作为中心人物,幽默谈笑,口齿伶俐,说学逗唱 ,热闹异常。嬉笑怒骂,生出杂文的犀利,心胸气度,抻展散文的气象,人情世故练达出善悯情怀。为文也许要正襟危坐些,如此才显示出敬意来,所以行文收敛些,自然少了些躁气。又也许白日的喧嚣如同浪波,只是表面,波浪之下,夜深之时,静谧深邃才是真正接近生命本源之所。正如他诗中所写:“从此以后,白天也是黑夜,群处也是孤独。”那么黑夜呢,是灵魂的白昼,沉淀身心,放飞思维,否则,怎会有男人的深刻?
作者对自己人品文品艺品都定位很高,如书中所言,就像浪花,永远处在波涛之上,敢于冒险,义无反顾奔向生命之巅。做事严苛,力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
为书,挥洒淋漓,气韵贯通,讲求呼应灵动,写出节奏音律之美。即便为文,也缘于书文同源,以文化情怀促书家大方,以笔行无疆品书味道长。见过他写字的人都很着迷,三指捉笔,提气凝神,笔尖顿挫勾连,出峰回雪,身体也随之舞动,是别样动人的舞蹈,如骏马凌空,似飞鹤入云。看的人也屏息注目,不敢有半点惊扰。一方砚池,一块净土,心驰神往,安之若素。书家有他青灯古佛般的孤独,也静享墨香的氤氲熏染。
编刊,他必亲力亲为,逐一校验,对作者的文章修改调整删减,不厌其烦。就算印刷已毕,若发现明显错误,也重新刊印,这才有了体现临渭文坛水准,质量上乘的《三贤文苑》。电子刊物平台的运转,也是经历了几番周折,耗费心力。招纳贤才,推陈出新,投入资金,每周评出美文佳评,给予奖励,使得刊物人气增长,与纸媒相得益彰,成为为本地文人佳作汇集之所。这是一种作为文化人的责任与担当,传承促进发展,为文学铺培沃土,也算造福一方。
出书,他也是酝酿精选,从封面设计到章节命名,自出心裁。此书一出,引起渭南文坛不小的轰动,慕名前往索书者络绎不绝,写书评者不一而足,足见其文才魅力。在道德层面,虽不敢自称圣贤,也算是德高望重,属于被众人心甘情愿捧着宠着的人。一个人能在不同的圈子里都成为灵魂人物,除了在这个领域成就斐然,个人魅力也必不可少,如同林徽因太太的客厅。这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传统文化的浸润熏染,圣贤珠玑的指引醍醐,更主要的是长久以来待人诚恳,做人做事臻于完美的习惯使然。但他也不是完人,文人相轻虽恣肆淋漓,讽刺剖析,其实他多少还是有点的。各种圈子里虚与委蛇,相互吹捧,他也是无聊过,也许还在享受着虚无的快乐,不见得什么都能打理好。看着别人折腾,他也在不断折腾,也有着欲望追求,有着不满足与名利人情之累。他说存在感,事实上他也不出左右,高调做事,也高调做人。忙于事业应酬,亏欠妻儿老父不假。为了男人气概,也因面情之由,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伤了身体自己受罪也是常事。就生命个体而言,道德完美几不可能,有些瑕疵,才显真实。止于至善,是追求的过程,对此,我们都在路上。
王旺山主席在序言中说:漏夕堂主颇具士人之风,率真随意,谦恭礼让。此评价颇为中肯,闵荣波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时而俊秀临风,锋芒显露,时而朴拙从容,深刻哲思。行文至此,不禁哑然失笑,其实,无论损誉多寡,唯愿老友为文为书为人,潮涨潮落,都能引吭高歌,一往无前。如果已经活得精彩,那么更要过得快乐。
本文作者:权红阁(公众号:三贤文苑)
更多推荐
我们俩之七的故事随笔:丑媳妇见公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