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非环境专业在校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分析研究-以南通市为例,本文共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非环境专业在校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分析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非环境专业在校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分析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南通市非环境专业在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并针对本次调查所暴露的问题,提出从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四个方面着手全面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环境素质,建议多方面多渠道补充非环境专业在校大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提高他们的环境素质.以期为更好的开展在校大学生环境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 者:姚红 肖雪琴 Yao Hong Xiao Xueqin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4(11) 分类号:X-4 关键词:环境教育 调查 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 课程设置篇2: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分析
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分析
通过调查可见,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比较强,但环境知识不足,保护环境的行动不力,有必要通过开设环境课,加强环境保护宣传等手段,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
作 者:隋幸华 郭志敏 SUI Xing-hua GUO Zhi-min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政治与法学系,湖南,岳阳,414006 刊 名:云梦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MENG 年,卷(期): 29(3) 分类号:X-4 关键词:大学生 环境意识 调查 分析篇3: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调查-以濮阳县为例
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调查-以濮阳县为例
摘要:学习环境的优劣对一名中小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受自身素质、时间、精力等限制,对孩子的监管较城市的家长要松得多,因此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对其影响会相对更大一些.当前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的调整不断深入、特别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农村中小学生们面临的学习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并对其学习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以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的形式,对濮阳县农村中小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对当前农村教育中的中小学校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状况、学生流失现象、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总结了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 者:张冠鹤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濮阳县调查队,河南,濮阳,457100 期 刊: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CENTRAL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INSTITUTE 年,卷(期):, “”(2) 分类号:X-4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教育质量 择校 互联网的影响篇4:在校大学生的环境素质调查与环境教育效果实证分析-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在校大学生的环境素质调查与环境教育效果实证分析-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从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三方面入手,对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的.环境素质与环境教育效果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实证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环境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知行脱节现象普遍,环境类选修课程数量偏少,环境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环境渗透课程教育开展不够,环境综合素质存在群体差异.建议学院确立“绿色大学”发展目标,建构综合性环境教育体系;拓展环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的环境道德养成教育;深化中小学环境教育对接研究,推动环境教育课程建设.
作 者:田亚平彭菁 黎雄豪 常昊 TIAN ya-ping PENG Jing LI Xiong-hao CHANG Hao 作者单位:田亚平,TIAN ya-ping(湖南省普通高校环境教育研究基地,湖南,衡阳,421008;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中心,湖南,衡阳,421008)彭菁,黎雄豪,常昊,PENG Jing,LI Xiong-hao,CHANG Hao(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中心,湖南,衡阳,421008)
刊 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30(6) 分类号:X-4 关键词:环境教育 环境素质 实证分析篇5: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本文从城市经济水平、城市居住条件水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选择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南京市人居环境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2000~2007年的'南京市数据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南京市的人居环境水平处于稳定上升阶段,人居环境综合得分从2000年的73.43%上升到2007年的88.47%,说明(1)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城市经济水平整体逐步上升; (2)南京市的城市居住条件水平呈现缓慢上升; (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4)城市社会发展水平逐年上升.
作 者:张翠平张丽军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刊 名:资源与人居环境 英文刊名:RESOURLES INHABITANT AND ENVIVANMENT 年,卷(期):2009 “”(8) 分类号:X8 关键词:人居环境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更多推荐
非环境专业在校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分析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