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摇滚校园》观后感300字,本文共12篇,供大家阅读。

篇1:《摇滚校园》观后感300字

《摇滚校园》观后感300字

这个星期五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叫《摇滚校园》。

着部电影讲了,杜威·芬一个失落的对音乐对摇滚执着的人,但是由于被队友抛弃,失业在家无法再参加舞台表演,所以一直失业在家。舍友曾经同样是一名摇滚发烧友,但是受了自己女友所谓现实的“教导”后,认为参加摇滚乐队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放弃了,成为一名现实主义者,想成为一名教师,致使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著名小学来聘请自己的时候,被正失业在家的杜威冒充自己去应聘上一名教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杜威发现孩子们在上音乐课,很多孩子对表演和演奏和有天赋,所以就和自己的'摇滚联系起来,让他们组成一个摇滚乐队,去参加一个本应该是大人们参加的摇滚比赛,给他们制定出了一个学习表,几个星期他们一直都沉浸在摇滚当中,又在一次家长会的时候,女校长发现了杜威·芬在和大家摇滚,杜威·芬被吵鱿鱼了,哪个班的家长全在校长室里问校长后来,校长又得知学生们失踪了后来在一家酒店里面和学生们在和别人比赛摇滚,家长们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很有天赋。

我从这部电影里知道了做事情要坚持不懈,不可以做到一半就放弃了。

篇2:《摇滚校园》观后感

《摇滚校园》观后感

《摇滚校园》观后感

刚开始看《摇滚校园》的时候,我是觉得男主角杜威是一个很混的人。我们常说“为人师表”,他却没有正经的职业,整天沉浸于摇滚音乐,无法支付房租,冒充别人去教书,却“误人子弟”地放任学生休息……无论如何,我在他的身上找不到老师的影子。

但渐渐地,我觉得自己错了。他也许不适合教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但他教给学生的东西远超于课本之外,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须拥有的东西----自信、享受过程、以及,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杜威刚建立乐队的时候,Lawrence尽管钢琴弹的很好却认为自己不够cool,杜威对他说:“你很酷啊,你弹琴弹得那么好,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cool呢?”并与他握手,这种完全将Lawrence当作成人对待的方式让Lawrence觉得自己被重视,因而不再觉得自己不cool了;在乐队准备参加比赛试音的时候,一个胖女孩却因为自己太胖而没有自信不想上台了,杜威又对她说:“谁说长得不够酷就不可以变成摇滚乐手呢?谁说长得太胖就不可以登台一展歌喉呢?谁说形象太糟糕就不可以成功实现梦想呢?你看看我!”这一番话让女孩眼眸一亮,重拾自信。自始自终,即使在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出色的时候,杜威都没有打击过孩子的自信。他总是尽可能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优点,并应该因此感到骄傲而不是自卑。保护孩子的自信,是这个不是老师的老师一直很在意的事,而的确,他的孩子也因老师的这份肯定而不再自卑,并最终在乐队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获得了成功。

“摇滚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出风头,这是个严肃的事业,我们是有责任的,出色的表演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出色的演出可以改变世界。”这是杜威的乐队参加试音,他找回他的乐队鼓手时说的一句话,我认为是最经典的对白,是杜威对摇滚的深刻认识,也是他教给孩子们的。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做,并尊重它,尽力做到最好,你就成功了,不在乎结果,我们享受的是过程。也因为关注的.是过程,所以才能不论结果地执着追逐梦想,才能坚持到最后----这也是一种成功。

杜威也是一个很擅于挖掘孩子潜能的老师。在他组织的乐队里,没有一个孩子是无事可做的。从经理人到保安,他安排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乐队里恰如其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于是,我们看见,经理、演奏、伴唱、保安----每个孩子各司其职,并乐在其中。在这支乐队的成长中,孩子们也在努力学习着各种技能,这时候孩子的学习就完全出于自发的,基于兴趣的学习往往收效最大。由此,我们才能在最后看见一个乐队很像模像样地进行着精彩演出,而孩子们的成长也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写出歌词,设计出服装,安排好灯光……这在原先是不可想象的,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的思想,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果没有杜威,他们只是一群擅长读书的孩子;有了杜威,他们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展示了自己的思想,告诉每一个人,他们,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从这一个角度而言,杜威在的的确确是个魔法师,也是个优秀的老师。

其实,看过影片之后,我想的更多的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当然是必须的。但除了知识之外,其实,自信、享受过程、表达思想应该是更重要的。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个信息社会,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到不同的知识,但有些东西只有课堂才会交给他们。首先,我们必须如杜威一样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信,只有自信的孩子才能更好、更从容地应对学习乃至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当他们因为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而不再自卑时,他们才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与人交流。因此,我想,作为教师,我在课堂中应该更多地给孩子鼓励,尤其是对学困生,要试着了解他们,挖掘他们的优点,多鼓励他们,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自信、热爱学习。其次,对于每个孩子而言,成绩固然是重要的,但他们更应享受学习的过程,应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作为数学老师,我想引导并启发学生探索数学中的各种问题,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逻辑思维的乐趣比他们在一次考试中获得数学高分更有意义,前者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应该让学生乐享过程。再次,我觉得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也很重要。这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技巧,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不再“人云亦云”。作为数学老师,其实在课堂上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哪怕是学困生也要鼓励他积极发言。即使说错也没有关系,至少,孩子能提供给大家一种思考的方式,或许这课堂生成就是我的课堂教学资源。也唯有如此,每个孩子才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吧。

以上就是我观看影片《摇滚校园》的一些感想,希望以此能经常勉励我自己今后的教学行为。

篇3:摇滚校园观后感

摇滚校园观后感

《摇滚校园》观后感

这个星期五,我们在学校看了一场电影,名字叫《摇滚校园》。滚乐主唱和吉他手杜威・费恩已经年过30,除了一大叠和各种乐队的不成功合作记录和一个摇滚巨星的梦想外一无所有。一天,杜威又被一支重金属乐队踢出门外,而回到公寓,室友和老友内德・斯尼勃利的女友帕蒂又对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付清房租,要么立刻走人。一筹莫展的杜威在四处闲逛时听见收音机中说本地要举行一场盛大的“乐队大战”比赛,优胜者将获得一笔丰厚的奖金。然后他又凑巧听见了一所私立学校孩子们的管弦乐演出,其中一个叫YUKI的吉他神童的表现深深震动了他。

于是杜威在学校给内德打电话请他来代课时(内德是前摇滚乐手和现代课老师)冒充了朋友的身份,从而成为了那所极端保守学校的五年级代课老师。这里的孩子们个个敏感早熟,整天考虑的是将来要上常青藤的.哪所盟校,是当医生还是律师。孩子们看着这个举止诡异的老师眼神中充满了嘲笑和迷惑,他本该给他们上地理和数学,现在却在黑板前面大讲特讲重金属乐队齐柏林飞船和吉他圣人杰米・亨得里克斯。

不知不觉间,杜威开始沉迷于做老师的感觉,这个一直以来的失败者忽然发现在他的生命中充满魔法。而他的自由散漫的生活态度,他的热情和音乐天分也很快对那些小大人们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变得生气勃勃,同时开始审视自己,他们开始认真探究自己不被学校鼓励的另外一面,并且考虑一些盛大灼热的梦想。终于,杜威开始对孩子们进行初步摇滚乐训练,()尽可能的发挥每个人的才能把他们组成一支小型的摇滚乐队,并准备带他们去参加“乐队大战”的比赛。

可是他的计划却被女校长和家长发现了,他感觉自己与摇滚真的无缘了,却没想到同学们已经喜欢上了摇滚,便再次带同学们去参加大赛,斌并在家长和女校长面前赢得了比赛!费恩和同学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没错,只有努力和坚持才能获得甜美的果实。

篇4:摇滚校园观后感

摇滚校园观后感

《摇滚校园》讲述了一位热爱摇滚音乐的杜威芬被乐队开除,于是就冒充他的朋友去一所小学教书,摇滚校园观后感。当他发现孩子们有音乐天赋时,就组织了一个摇滚乐队去参加比赛。而且,他还以巧妙的方法夺得了校长的信任。尽管家长对他不满,但在比赛上,“摇滚校园”虽然没有获奖,还是受到了家长和观众得一致好评。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杜威芬对摇滚音乐的执着和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知道了只要你不会半途而废,对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放弃,成功之门永远欢迎你的`到来,观后感《摇滚校园观后感》。就像杜威芬一样,他虽然招到了朋友的阻止以及被自己亲手创建的乐队开除,但是他用自己的观察能力发现了孩子们的天赋可以给他带来改变时,他又非常积极地去培养孩子们,希望他们能获得冠军。尽管没有获得冠军,但是他受到了朋友和家长的认同,这一切,就让他开始了他的成功之路!同学们,就让我们像杜威芬一样,永远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放弃吧!

感觉很好呢,也体会到了摇滚的“精髓”,就是——摇and滚。摇吉他、身子,滚在地上,呵呵。

看完本片也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也想组织一个乐队,不错吧!有种想要融入的感觉。我自己也学吉他,所以觉得好想马上就拿起吉他。叶锋也有这种感觉,不错。

电影主要讲了,一个“热爱摇滚的胖子”被乐队开除。而自己失业后,冒充室友去小学教课,带着孩子们无所事事。而后觉得孩子们都非常有音乐天赋,便组织乐队准备比赛。而这样也受到孩子们喜爱。但这样引起了家长的不满,最后孩子们在家长找校长理论时逃了出去,找到“老师”去比赛。虽然没有获奖,但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人气暴涨。

故事以校园为主,也是让我们体会到了做小学生的不容易。结局非常精彩和温馨,故事生动、有趣。很有看头。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摇滚的魅力,真是赞!同时也告诉我们,家长们不要过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优点,只要开发出他们卓尔不群的个人魅力,孩子们就会带给你一想不到的惊喜。

而我也非常喜欢这部电影,o(∩_∩)o...真的不错呢!看完以后就

一起来摇滚吧!!!!!

篇5: 《摇滚校园》观后感

在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全班同学来到音乐厅观看电影――《摇滚校园》。

这部电影的内容是:因一个班的老师缺席,这个校园的校长正在寻找着一位合适的代课老师,在寻找的过程中,她找到了一位合适的代课老师,让他来代替这个班的老师,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来到了教这个班的教室,因为他现在还没有教课的经验,第一次就坐在讲台上呆坐到下午的三点钟,然后兴奋地跑回自己的家里。

第三天,他再次坐在椅子上傻坐着,一会儿,就混到了中午休息的时候,当他准备离开教室休息的时候,突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音乐声,这时,他赶忙顺着这声音来到了目的地,原来是一位音乐教师正在教同学们学歌唱,这时,已经绝望的摇滚在他心里重新燃烧了起来,他快速地跑到自己车门前,拿着一大堆的摇滚乐器,准备教孩子们学摇滚,这位老师给全班的同学都安排好了表演,并且一个一个的精心为同学们练习歌曲。

时间一天一天的流逝,在这短短的三个星期中,全班的同学都很快地学会了摇滚,可是,不幸运的事情即将发生在这位老师的身上,因为快要家长会了,如果让家长们知道他偷偷地教孩子们摇滚,家长们肯定会不同意的,他左思右想,就是没能想出办法来。

一转眼,家长会就要到来了,这位老师只能使用这个办法,就是把这个办法跟家长们说,在家长会上,这位老师终于说出了真相,全班的家长吃惊地大叫一声,因为这位老师是想利用这些孩子,赢得奖金,校长来到这座教室,把这位老师给辞了,而这位老师心中的摇滚之心也再次破灭了。

时间快速地流逝,而孩子们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的摇滚愿望破灭,于是,他们集体来到了这位老师的家里,想求他一起实现这个愿望,这位老师高兴地蹦来蹦去,和这些孩子们一起来到了摇滚会场,展现了自己的天赋,家长们在下面看的出神,因为他没想到自己的孩子竟有这么大的天赋。

从而我体会到:只要通过自己的练习,就一定会发挥到最大极限,突破自己的目标。

篇6: 《摇滚校园》观后感

第一次听到这电影的名字,第一感觉就是:哇,好酷!摇滚与校园的结合,太有创意了吧!因此,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电影了……

电影开始了,仿佛是一个很美很漫长的童话,悄无声息地放映着,感动着……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杜威・芬,是一名摇滚手,酷爱音乐,但却一直被朋友们排挤,最后竟被赶出了乐团。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却仍然没有放弃音乐梦,与此同时,另一扇门正为他徐徐开启……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他阴差阳错的走进校园,当上了代课老师,并且发现了孩子们的音乐天赋,他非常高兴……

看到这儿,我也快乐极了。杜威・芬用他对音乐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我的心中也早已热血澎湃了。他们一起唱,一起跳,杜威・芬带给了他们力量,激发了他们的信心,挖掘了他们的潜能……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动了,让我看到了这个非正式老师的热心,正一点点融化着这冰冷的教室,枯燥的学习方式。

多么好的老师,更像是一位朋友。

他和学生们在秘密进行着比赛的准备,杜威・芬与学生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但是,生活又一次发生了变化。杜威・芬的真实身份被揭穿了。正当愤愤不平的家长准备找他理论时,一场震撼的表演打动了所有人的心。

或许所有的家长在那一刻都会明白自己的孩子吧,竟是如此的有天赋,浪费了一个个好胚子。杜威・芬和学生们的表演也确确实实震撼了我们所有人的心,竟使我们全场人都忍不住内心的激动鼓起了掌,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杜威・芬从台上扑下了台,这一次,他被所有人高高举起,全场沸腾……

影片就这样结束了,但我仍意犹未尽,就像是一杯鸡尾酒,五彩的颜色,美丽的味道……

一首很美很美的歌在音乐的回旋声中慢慢远去……

篇7: 《摇滚校园》观后感

《摇滚校园》是一部励志、诙谐、搞笑的电影。这部电影的主演竟是电影《功夫熊猫》的配音演员――杰克・布莱克!

杰克・布莱克以他幽默诙谐的语音饰演了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杜威・芬。这位主角一开始很不受人欢迎。他创立的摇滚乐队竟然开除了他!这是因为大家觉得他疯疯癫癫,居然在舞台上擅自脱衣服,并往观众群里跳。因为他还没有受到欢迎,所以大家让开了,害得他摔了个狗啃泥。

于是,他重新回到了家中,就像一个游子回到了家里。没想到,他的房东因为他的经济问题,而准备将他扫地出门。

正在他发愁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冒名顶替了他的房东去当了教师。月薪是足足650$。他认识了那里的校长,并认领了一个班。这个班后来成为了传说中的“摇滚校园”乐队。

一开始,他尽是让孩子们玩或小休。后来,他看到了孩子们在学古典音乐,他很烦恼:为什么这些孩子要学这种音乐,而不去学摇滚乐呢?

于是,他展开了一次秘密的摇滚乐教学。经过才几周的教学,孩子们个个成了“摇滚明星”。

一次,他带着孩子们去了一个预赛,一个谎言让他们成功入选了。于是,他们踏上了征途。没想到,更大的麻烦接踵而至:他的房东报了警,他被逮捕了。

他逃到了他的家里,沉沉的睡去了……

第二天早上,他的孩子们主动找到他,要他带他们去参加比赛。于是,在这次比赛里他们一鸣惊人,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人们甚至接住了杜威・芬。

这个故事让我发现:只要努力,就有成功。谎言总有一天会被揭穿。所以,让我们做一个诚实而努力的人吧!

篇8: 《摇滚校园》观后感

在抗日战争时期,山东胶东的黄村被鬼子占领,变成了鬼子的领地。黄村旁边好几个村的几百户人家已经被逼上了险峻的山中。山上耸立着一块块怪石,还有许多碎石块。

那里分布着许多民兵,可惜却没有一把好的钢枪。地雷虽好用,一学就会,可惜数量是个大问题。等到鬼子来的时候,民兵就在大道上埋雷(因为鬼子不如我们机灵,他们大队人马出动,来个地雷埋在中间,一大批人就OVER了,他们还不熟悉道路)。把鬼子一小部队给灭了,还从垂死挣扎的二鬼子手中抢到了几把钢枪。

渐渐的,我们的地雷不够用了,于是我们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自己动手,做出自创的地雷,还给这些地雷取了几个好听的名字;连环雷是专门用在大部队来临的时候,它由一窜雷组成,只要敌人踩到上面,就会引起大面积的爆炸;压雷是专门用于紧急状态,在发现敌人的时候,就可以又快又方便的埋上;天女散花是专门用于溪沟、山洞一些隐蔽的地方,上面压着碎石块可以大面积引爆炸飞一旁的碎石。

敌人有时还运用原装的探雷器,好多个地雷都被挖出来了,于是民兵又创造了一种只要碰到就会爆炸的灵敏度很高的头发丝雷,把探雷器全部都炸坏了,还损失了许多鬼子工兵,一个鬼子的头头被逼上绝境,还把一块镇妖石看成了一个大大的地雷,把他吓个半死,最后也被地雷炸到了黄泉,去见阎王了。

这次的仗打得十分顺利,敌人被吓跑了,村民们都搬回了村,村子也热闹多了。庄稼还是那样生机勃勃,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灿烂的历史。

篇9: 《摇滚校园》观后感

对于摇滚,你还有多少热情,多少期待。一直热爱着摇滚,过去现在未来。今天看了一部老电影,是JACKBLACK的《摇滚学校》。在影片中,一个对摇滚无比热爱的吉他手意外成为一群孩子的代课老师。就此开始了摇滚的振兴。剧情无非于此,开始我还以为是一部夸张的喜剧片。

看到后来,也让我振奋了一下。一直相信摇滚是最能打动人的音乐。一群活在规矩管制之下的孩子们,已经对生活麻木,似乎在他们的生活中只有拿到几个A,如何取得好成绩。但每个人内心都是叛逆的,没有人天生愿意服从管制。每个人都渴望摇滚。直到杜威"费恩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出现在他们面前。对摇滚近乎狂热的热情打动了孩子们,也打动了所有的观众。想跟着他们一起呐喊,唱出对世界的不满。为什么我们要听从别人摆布,为什么我们要放弃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要做不想做的事情,少管我,少管我,少管我!谁知道摇滚精神是什么?追女孩?醉酒?不,是对抗。

如果想摇滚,就必须有打破规矩的勇气。还记得摇滚学校里那个小吉他手写的歌“我们的成绩是全校最好,但我们对世界却一无所知。牢记你的谎言并不困难,我感觉仿佛被催眠。如果你想做老师的宠物,劝你最好打消这念头,摇滚才是真理!摇滚才有意义。”摇滚就是这样迷人,一直这样迷人。因此,才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了摇滚,献出自己的青春。也许有一天,我们累了,会慢慢冷下来,但摇滚精神是不会熄灭的。让我们记住,“摇滚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出风头。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业,我们是有使命的。一场出色的表演,可以改变世界。”改变世界,也许胖杜威赋予摇滚的使命有些艰巨。但只要相信摇滚的人,都要相信,摇滚精神。不是摆姿势,不是糟践自己。而是抗争,告诉世界,你活着。告诉世界,我摇滚,所以我存在。

篇10: 《摇滚校园》观后感

刚开始看《摇滚校园》的时候,我是觉得男主角杜威是一个很混的人。我们常说“为人师表”,他却没有正经的职业,整天沉浸于摇滚音乐,无法支付房租,冒充别人去教书,却“误人子弟”地放任学生休息……无论如何,我在他的身上找不到老师的影子。

但渐渐地,我觉得自己错了。他也许不适合教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但他教给学生的东西远超于课本之外,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须拥有的东西----自信、享受过程、以及,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杜威刚建立乐队的时候,Lawrence尽管钢琴弹的很好却认为自己不够cool,杜威对他说:“你很酷啊,你弹琴弹得那么好,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cool呢?”并与他握手,这种完全将Lawrence当作成人对待的方式让Lawrence觉得自己被重视,因而不再觉得自己不cool了;在乐队准备参加比赛试音的时候,一个胖女孩却因为自己太胖而没有自信不想上台了,杜威又对她说:“谁说长得不够酷就不可以变成摇滚乐手呢?谁说长得太胖就不可以登台一展歌喉呢?谁说形象太糟糕就不可以成功实现梦想呢?你看看我!”这一番话让女孩眼眸一亮,重拾自信。自始自终,即使在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出色的时候,杜威都没有打击过孩子的自信。他总是尽可能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优点,并应该因此感到骄傲而不是自卑。保护孩子的自信,是这个不是老师的老师一直很在意的事,而的确,他的孩子也因老师的这份肯定而不再自卑,并最终在乐队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获得了成功。

“摇滚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出风头,这是个严肃的事业,我们是有责任的,出色的表演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出色的演出可以改变世界。”这是杜威的乐队参加试音,他找回他的乐队鼓手时说的一句话,我认为是最经典的对白,是杜威对摇滚的深刻认识,也是他教给孩子们的。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做,并尊重它,尽力做到最好,你就成功了,不在乎结果,我们享受的是过程。也因为关注的是过程,所以才能不论结果地执着追逐梦想,才能坚持到最后----这也是一种成功。

篇11: 《摇滚校园》观后感

这个星期五,我们在学校看了一场电影,名字叫《摇滚校园》。滚乐主唱和吉他手杜威・费恩已经年过30,除了一大叠和各种乐队的不成功合作记录和一个摇滚巨星的梦想外一无所有。一天,杜威又被一支重金属乐队踢出门外,而回到公寓,室友和老友内德・斯尼勃利的女友帕蒂又对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付清房租,要么立刻走人。一筹莫展的杜威在四处闲逛时听见收音机中说本地要举行一场盛大的“乐队大战”比赛,优胜者将获得一笔丰厚的奖金。然后他又凑巧听见了一所私立学校孩子们的管弦乐演出,其中一个叫YUKI的吉他神童的表现深深震动了他。

于是杜威在学校给内德打电话请他来代课时(内德是前摇滚乐手和现代课老师)冒充了朋友的身份,从而成为了那所极端保守学校的五年级代课老师。这里的孩子们个个敏感早熟,整天考虑的是将来要上常青藤的哪所盟校,是当医生还是律师。孩子们看着这个举止诡异的老师眼神中充满了嘲笑和迷惑,他本该给他们上地理和数学,现在却在黑板前面大讲特讲重金属乐队齐柏林飞船和吉他圣人杰米・亨得里克斯。

不知不觉间,杜威开始沉迷于做老师的感觉,这个一直以来的失败者忽然发现在他的生命中充满魔法。而他的自由散漫的生活态度,他的热情和音乐天分也很快对那些小大人们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变得生气勃勃,同时开始审视自己,他们开始认真探究自己不被学校鼓励的另外一面,并且考虑一些盛大灼热的梦想。终于,杜威开始对孩子们进行初步摇滚乐训练,尽可能的发挥每个人的才能把他们组成一支小型的摇滚乐队,并准备带他们去参加“乐队大战”的比赛。

可是他的计划却被女校长和家长发现了,他感觉自己与摇滚真的无缘了,却没想到同学们已经喜欢上了摇滚,便再次带同学们去参加大赛,并在家长和女校长面前赢得了比赛!费恩和同学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没错,只有努力和坚持才能获得甜美的果实!

篇12: 《摇滚校园》观后感

这次电影课,我们看了《摇滚校园》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有所感悟。

这部是一部美国电影影片,主角是杜威・芬,原名杰克・布莱克。他在电影中,是一个被自己主办的摇滚乐队所抛弃。

因为他没钱交房租,只能先让他的朋友帮他交,他已经欠了2200元了。

有一天,一个私立学校找他的朋友去当代理老师,他冒充了他的朋友。其实他根本就不会教书,只不过是去拿了钱就走人的而已。他去到那所学校,就是让同学们小休,自己睡觉。

有一节音乐课,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学生们很有音乐天赋,打算让他们帮助自己赚到一次摇滚大赛的钱,也帮助自己实现摇滚梦想。

他欺骗学生们,说以后会跟别的学校比赛,还说如果被别人发现他们提前练习的话,会被踢出比赛的。

同学们斗志高昂,一个个热情洋溢。杜威・芬看了,高兴的点点头。

而有一个设计光线的呢,他更是让我出乎意料。他在3天内就根据歌曲搞好了光线,他才10岁。

从头到尾,只有摇滚激励着同学们,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但是,最不能让我忍受的就是他从欺骗看是到欺骗结束。不管是什么理由,欺骗都是不好的行为。

我佩服、钦佩他。希望大家能自己去看一看。

更多推荐

《摇滚校园》观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