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SBR-BAF组合工艺好氧反硝化脱氮,本文共7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SBR-BAF组合工艺好氧反硝化脱氮

SBR-BAF组合工艺好氧反硝化脱氮

采用一套由SBR反应器和一个内部填充多孔蜂窝陶瓷填料的生物滤池(BAF)构成的组合系统,研究了不同碳氮比,不同入口硝酸根浓度和CODCr及低温时溶解氧对于该系统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在有溶解氧时仍有较好的.反硝化效果和CODCr去除率,在15℃低温下,通入2.0 mg/L的溶解氧也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效果.

作 者:王宝沂 黄少斌 Wang Baoyi Huang Shaobin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1 刊 名:环境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卷(期): 24(5) 分类号:X7 关键词:SBR-BAF组合工艺   碳氮比   硝酸根   温度   溶解氧   反硝化  

篇2: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脱氮研究

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脱氮研究

以高氨氮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脱氮效果的几个因素(DO、pH、碱度、有机物浓度、NH4+-N/NO2--N值)进行了考察,以期获得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亚硝化温度为23~26℃,HRT=1 d,进水NH4+-N、TN浓度分别为350、420 mg/L,△NH4+-N/△NO2--N值为0.8~1.33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对NH4+-N、TN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9.9%、90.8%,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76.1%.组合工艺的脱氮效率严重受限于亚硝化系统出水的NH4+-N/NO2--N值及其稳定性.

作 者:卢俊平杜兵 孙艳玲 刘寅 司亚安 LU Jun-ping DU Bing SUN Yan-ling LIU Yin SI Ya-an  作者单位:卢俊平,LU Jun-ping(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杜兵,孙艳玲,刘寅,司亚安,DU Bing,SUN Yan-ling,LIU Yin,SI Ya-an(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

刊 名:中国给水排水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年,卷(期):2006 22(15)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亚硝化   厌氧氨氧化   生物脱氮  

篇3:好氧反硝化脱氮机理及处理NOx废气的展望

好氧反硝化脱氮机理及处理NOx废气的展望

摘要: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好氧反硝化脱氮的研究概况,从微环境和生物学两方面对好氧反硝化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指出好氧反硝化处理NOx废气的应用前景和目前存在的不足.作 者:庞德红    柳知非    PANG De-hong    LIU Zhi-fei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33 期 刊:污染防治技术   Journal: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年,卷(期):, 23(3) 分类号:X131.1 X511 关键词:氮氧化物废气    好氧反硝化    作用机理   

篇4: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

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进行了比较,论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机理及特点.分析了实现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溶解氧浓度、pH值、分子态游离NH3浓度和泥龄.结合典型工艺,提出了目前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作 者:姚阔为 杨健 聂静 王志强 Yao Kuowei Yang Jian Nie Jing Wang Zhiqiang  作者单位:姚阔为,杨健,聂静,Yao Kuowei,Yang Jian,Nie Jing(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志强,Wang Zhiqiang(德州市水利局河道处)

刊 名:油气田环境保护  ISTIC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OIL & GAS FIELDS 年,卷(期): 16(4) 分类号:X7 关键词: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   亚硝酸盐积累   影响因素  

篇5:富营养化池塘中好氧反硝化菌的分布及脱氮研究

富营养化池塘中好氧反硝化菌的分布及脱氮研究

摘要:从富营养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分别筛选到6和8株好氧反硝化菌,根据菌株的形态、常规生理和生化特性以及16SrDNA基因系列结果分析表明,水体中的好氧反硝化菌以假单胞菌属为主(包括Pseudomonas和Ochrobactrum属),底泥中好氧反硝化菌以Achromobacter、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和Ochrobactrum菌属为主.选取底泥中脱氮效率较高的1菌株Ochrobactrum sp. tbtd进行脱氮性能的'研究,发现该菌株在以丁二酸钠作为碳源、pH为7和30 ℃条件下的脱氮效率最高,达到80%.作 者:林娜    郭楚玲    柯林    党志    Lin Na    Guo Chuling    Ke Lin    Dang Zhi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006;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06 期 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Journal:SCIENCEPAPER ONLINE 年,卷(期):, 5(5) 分类号:X172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菌    富营养化    脱氮能力   

篇6:溶氧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溶氧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好氧颗粒污泥外表和内在的不同溶氧(dissolved oxygen,DO)水平分别适合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的生长,形成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的脱氮体系.DO水平对颗粒污泥内部厌氧好氧区域的`构成有影响,改变DO可以研究氧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反应系统在一定DO参与下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较高,各种条件下均能达到90%左右;高DO(≥3.0 mg/L)提高硝化速率,但易造成反应过程中NO2-和NO3-的积累;低DO(≤2.0mg/L)下反应积累的硝化产物少;在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过程中适当控制供氧,可减少运行过程中N2O的排放.实验条件下,控制DO在1~2 mg/L为佳;在低DO情况下,NO2-通过短程反硝化反应直接还原为气态的N2O和N2;高DO情况下,大部分NO2-以全程反硝化方式还原为气态氮.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硝化反硝化能力,而DO对硝化反硝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且低DO更有利于氮的去除和N2O排放量的降低.

作 者:张砺彦 ZHANG Li-yan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能源所,杭州,310027 刊 名:安全与环境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6(6) 分类号:X7 关键词:环境工程   硝化   反硝化   N2O   颗粒污泥   氧化合物  

篇7:1株好氧反硝化芽孢杆菌的脱氮特性研究

1株好氧反硝化芽孢杆菌的脱氮特性研究

以具有较强反硝化能力的'芽孢杆菌D5为出发菌株,研究了其牛长及好氧脱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浓度的亚硝酸盐环境下其仍具有相当强的反硝化能力,且碳源为乙酸钠时脱氮能力最强.当碳源浓度0.2 mol/L、温度36℃、初始pH 7.0、溶氧5~7 mg/L时具有最佳的反硝化活性.和已报道的反硝化细菌相比,其具有更强的耐氧能力,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反硝化速率.

作 者:李兵 林炜铁 LI Bing LIN Wei-tie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刊 名:水生态学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YDROECOLOGY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Q939.1 关键词:芽孢杆菌   好氧反硝化   亚硝酸盐  

更多推荐

SBR-BAF组合工艺好氧反硝化脱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