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创投基金支持毕业生就业创业,本文共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创投基金支持毕业生就业创业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创投基金支持毕业生就业创业
9月19日上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1400余名校友重回学校,参加校友返校活动。会上,首届优秀校友05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宁波银行甬港支行行长徐春浩牵头引入金石私董会优秀企业家组织,募集大学生创投基金万元,设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校友创投基金。创投基金专项用于校内外校友和教师的创新创业发展运营,同时金石私董会捐赠120万元给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用于创投基金日常运营。
篇2:沈阳支持毕业生到县域就业创业
沈阳支持毕业生到县域就业创业
最高可享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6万元购房补贴、破格评定职称……沈阳市日前出台《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县域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去县域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将迎来政策“红包”。
根据《意见》,沈阳将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县域企业,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招用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给予企业就业见习补贴。
在创业支持方面,高校毕业生到县域创业并符合国家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有关规定的,个人创业享受最高额度为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在高新技术领域自主创业的,享受最高额度为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对在县域内无住房、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开展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提供人才公寓、政府公共租赁住房或短期免费周转房。对在县域内就业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学士,新落户并首次在县域购房的,给予6万元、3万元、1万元的购房补贴。
沈阳市还将为县域“双创”高校毕业生破格评定职称,本科毕业3年的可评定中级职称、毕业6年的可评定副高级职称,大专毕业5年的可评定中级职称。
篇3:山西省财政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山西省财政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7月4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我省出台“七补一免一优惠”政策,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合伙经营或者组织起来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其中涉及财政的有七项补助政策:社会保险缴费补贴、小微企业贷款贴息两项政策自以来已实施,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每年从就业资金和贴息资金中安排。新出台五项补助政策为: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创业园区给予每户不超过5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按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对符合规定条件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给予每户每年元的'场地租金补贴;对“山西省大学生创业星火项目”中的50个项目,每个项目补助8万元;对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实训给予每人不超过5000元的实训补贴。以上五项补助政策当年全省财政新增补助资金6900万元。
篇4:青岛投1亿元设创业扶持基金帮扶大学生创业
青岛投1亿元设创业扶持基金帮扶大学生创业
日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把青岛市列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青岛市目前已设立了1亿元的创业扶持基金,帮扶大学生创业。
据了解,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中,青岛市已设立1亿元的创业扶持基金,出台了自谋职业扶持金和摊位费补贴政策,对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自谋职业的,给予每人4000元的一次性扶持金;对在集贸市场租赁摊位经营的,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两年的租金补贴。同时,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等七类人员,可申请5万元至2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给予全额贷款贴息。去年以来,全市共为6000多人发放扶持金,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亿元。
今后青岛市将大力开发创业项目,对于开发的创业项目,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向社会推介,力争每年为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1000个。
据介绍,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是创业的主要群体,青岛将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开展专项创业行动扶持这三类人员创业。其中,“民生创业行动”以帮扶失业人员创业为重点。“大学生创业行动”重点培养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实现初次创业,目前市劳动部门已与22所驻青高校建立创业联盟,对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开展创业指导。“农民工创业行动”主要向返乡农民工宣传创业政策、传授创业技巧。
篇5:宁波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实施细则
近日,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有关问题的实施细则》,就高校毕业生就业补助申请、灵活就业登记办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领和职业培训补贴享受等事宜做了具体规定。
中小微企业录用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助
针对企业第一年接收毕业生薪酬水平较低,稳定性较低的实际,为了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基础性人才。实施细则规定,自起至,宁波生源毕业生、非宁波生源硕士以上研究生、与宁波签订人才智力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被宁波中小微企业录用,属于毕业两年内首次就业,并按规定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并按规定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满一年;办理就业登记、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为同属一家企业的,可在每年9月1日至15日,由录用企业携带《中小微企业录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补助申报表》、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其复印件、企业银行开户许可证及其复印件、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其复印件、高校毕业生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明复印件等材料申请一次性就业补助。申报标准为专科学历3600元/人,本科及以上学历6000元/人。
录用高校毕业生企业应在收到就业补助资金后一个月内发放给高校毕业生,并将发放单复印件报县(市)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机构备案。
宁波生源高校毕业生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毕业两年内、以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的宁波生源(本市户籍)高校毕业生,不包括已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从业执照的高校毕业生。可持毕业证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及其复印件、1寸近照1张、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人力社保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申办灵活就业登记,符合条件的,由经办机构发放《宁波市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登记证》。
办理灵活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须凭《宁波市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登记证》及身份证,签订社会保险代理协议,在每月社会保险费申报截止日前,通过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代理,办理当月社会保险申报及缴费的相关手续。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在灵活就业期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以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300%为缴费基数,按18%的比例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以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按13%的比例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费;参加失业保险的,以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按3%的比例缴纳失业保险费。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期间的失业保险费不得补缴。
符合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持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宁波市高校毕业生灵活登记证》、《宁波市高校毕业生申请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登记表》向本人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人力社保服务机构提出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每半年申报一次,上半年申报时间为7月15日至7月24日,下半年申报时间为次年的1月2日至1月13日(节假日除外)。补贴标准为按其应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费最低标准之和的三分之二计算,最长不超过24个月。
各项促进就业社保补贴政策在同一时间内不得多头享受。
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
在甬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宁波生源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至到技工院校、定点培训机构和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参加技能培训,对培训后取得专项能力、初级(五级)、中级(四级)证书的,分别给予每人培训费补贴400元、500元、800元;鉴定费给予每人一次性全额补贴。
对参加技工院校组织的全日制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期限一般为1至3个月,培训课时专项能力和初、中级职业资格培训分别不少于80课时和120课时、160课时。培训期满,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证书的,每人分别按1300元、2500元、36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未取得证书的分别按800元、1500元、2100元给予办学单位培训补贴。对列入紧缺工种的培训补贴可在上述标准基础上提高30%至50%。
对参加SYB创业培训并取得《宁波市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给予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每人1300元的培训补贴。对培训后通过3个月后续扶持,创业成功率在35%及以上的,按该班合格人数给予定点培训机构每人1000元的培训补贴;创业成功率在35%以下的,按实际创业成功人数给予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每人1000元的培训补贴。
技能培训(实训)或创业培训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
篇6:陕西出台意见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 支持众创空间
8月6日,省工商局出台《关于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积极助推全省广大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意见》从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容、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综合服务等六方面对全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好大学创业就业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
根据《意见》,该局将全面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大力支持鼓励众创空间、创客工场、商务秘书公司以及“互联网 ”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对吸纳高校毕业生较多的企业,在驰、著名商标认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开展“工商进校园活动”,帮助大学生制定“创业计划书”;对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因资金紧张、生产成本上涨等原因导致连续12个月未开展经营活动的,可根据申请,暂不吊销营业执照;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新体系,实现专业行业 培训 实(见)习就业创业(政府扶持)“全链条”式帮扶。
篇7:河南三大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河南三大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据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介绍,工商部门在全省实施货币出资“零缴付”、经营场地“零成本”、服务创业“零收费”“三大政策”,支持河南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据了解,货币出资“零缴付”,是指放宽出资方式限制,对于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货币资产出资 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最高可达公司注册资本的100%,创办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个体工商户,无最低出资数额限制,出资方式由高校毕业生自主决定。经营场地“零成本”,是指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动漫设计、电子商务、翻译服务、软件设计开发等网络技术开发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公共安全的经营项目以及机动车运输(含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个体演出、个体演出经纪等采用灵活经营方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可登记为经营者的联系地址。服务创业“零收费”,即毕业两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各类企业的(国家限制行业除外),自登记注册之日起,三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与此同时,工商机关还放宽登记形式,实行“试营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经营事项涉及前置审批外,可实行试营业制度,在试营业期间内,免收各种费用。放宽创业领域,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经营,凡法律、行政法规“未禁入”行业和项目,都允许高校毕业生经营,高校毕业生申请从事已被社会普遍接受但未被正式认可的新兴一般性经营项目,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予以登记。
篇8:上虞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本科生5年最多可获18万元津贴
上虞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本科生5年最多可获18万元津贴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绍兴市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上,浙江华亿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将4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纳入麾下,让公司负责人吴荔荔非常惊喜。她说:“这主要得益于上虞新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
近日,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更大力度吸引专业型和技能型人才,上虞区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共计10条,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吹响人才集结号。
《办法》明确规定,201月1日后毕业或首次引进到上虞企业工作,签订5年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及高技能人才,将获得最长为期5年的生活津贴。其中,“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生及高级技师每年可获补助3万元,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生每年补助两万元。
上虞还在政策设计上有意倾斜重点行业、企业。记者了解到,对新引进到区四大优先发展产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工业企业综合评价A类企业、科创中心入驻企业以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组成单位的人才,上虞区将按学历、技能层次分别上浮20%生活津贴。也就是说,一名在上虞重点企业工作的.“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将在5年内获得高达18万元的生活津贴。
上虞区还对引进人才给予极具竞争力的房票补贴。《办法》规定,年1月1日后毕业或首次引进到上虞区企业工作,签订5年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全日制硕士生、高级技师,可一次性获得30万元房票补贴,“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生可获20万元,全日制其他普通高校本科生、技师则可获得10万元。
“高技能人才同样不可或缺。《办法》特别提到,应届毕业的全日制紧缺专业专科(高职)生、新引进技师跟本科生享受同等的房票补贴和生活津贴。”上虞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针对已在上虞区企业工作的高技能人才,新设一块职业能力晋升补助,即对首次晋升到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才可一次性享受5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补助。
记者发现,《办法》对人才和家属普遍关心的入学、就医问题作出了全面保障,而对先落户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上虞区还特别规定,可通过本人申请每月给予1000元的求职补贴。
篇9:以创业带动就业:社会各方如何携手谱写大学毕业生创业大文章
以创业带动就业:社会各方如何携手谱写大学毕业生创业大文章
李华/绘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75.22%想创业
日前出炉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创业绝对人数比例小,占1.94%,创业项目高科技含量少;二是大学生创业能力有不少薄弱环节,反映了高校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三是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创业资金。报告认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需要政府、高校、产业三方携手进一步努力。
大学生创业之路不平坦
已经创业的学生中几乎没有人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过。他们中有许多人在创业以前就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自主创业。当记者问到他们为什么选择自主创业的时候,唐稼先的回答很有代表性,他说:“自主创业就像在指挥一场战争,既要放眼全局,又要注意细枝末节,创业不但锻炼了自己,而且能够以此为基础创造一片自己的天地。”
更多推荐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创投基金支持毕业生就业创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