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程测量毕业论文,本文共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GPS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极强的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穿越的地形和地质特点尤为复杂。因此,施工之前的测量工字钢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通过应用GPS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的测量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测量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测量水平。
1GPS测量工作原理及其技术特点
1.1GPS测量工作原理
GPS即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当在当前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作为一种高精度的卫星定位技术,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射的三颗或者三颗以上的卫星按照接收机发射的指令及技术要求,对在具体时刻、特定位置发出的导航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经过对应的计算和分析之后,将接收机所在的位置进行定位,最终获得精确的定位信息。
1.2GPS的技术特点
GPS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测量站之间不需要进行通视,简化了测量操作程序。在传统的测量工作中,需要各个测量站之间进行相互通视,而且难度较大,在使用GPS技术之后,测量站即使不通视也能够完成位置的精确选择,使得整个测量工作更加简单;②定位系统精度较高。利用双频GPS接收机测量得到的精度与红外仪测量精度相差无几,但是红外线测量仪在测量距离时精度较差,但双频GPS测量方式则不受影响,在小于50km的基线距离上,其定位精度能够达到12×10-6m。
2GPS技术在水利工程基础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水利工程地基基础测量是保证整个水利工程实施整体精度和质量的先决条件,为了提高地基测量的精度,需要使用GPS测量技术。在地基测量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地基测量技术方案的选择工作。考虑到水利工程所在地项目环境通常比较恶劣,使用传统的地基地理测量技术不但难以实现,而且精度较差,价值实际的工程测量区域范围较大,通常达到几千平方米。因此,在实际的地理测量过程中,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通过应用GPS测量技术能够满足高精度、长距离、大范围的相关要求。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通常根据GPS技术类型的差异而分为GPS-RTK技术和CORS技术两种。这两种技术基本都能够满足测量需要,但是存在对应的优缺点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需要根据测量施工的操作习惯、测量技术的测量特点等合理选择测量方案。
3GPS-RTK技术在渠道测量中的应用
3.1GPS-RTK技术在渠道测量中的优势
渠道测量是水利工程测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使用GPS-RTK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渠道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有效转变采取传统测量方式存在的受通视条件局限的问题。并且能够为测量提供高效的测量控制点及其三维坐标,且保证精度达到cm等级。在实际的渠道测量过程中,使用GPS静态测量或者实时动态测量方式建立BM四等水准点沿渠道进行控制,并在各个水准点设置统一的平面坐标,通过这种方式完成渠道中桩、边桩、渠道建筑物等相关要素的测量,从而完成渠道导线图的设计,绘制得到精确的总平面图。当前,大多数的勘察设计制图是基于CAD及相关平台开发的制图软件,并结合全站仪或者水准仪得到的数据进行绘图。在整个过程中,数据的转换和输入容易出现错误,使用GPS-RTK测量技术之后,能够迅速直接利用CASS等绘图软件绘制渠道的纵、横断面图和导线图等。
3.2GPS-RTK在渠道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3.2.1渠道断面的测量在确定渠道线路之后需要对渠道断面进行测量。每次开始测量之前,需要设置基站,并对仪器进行校点,通常使用三角架,持续接收10min信号,从而保证测量高程的精度。每架设一次基站,在其30km范围内可以设置任意流动站,且都以该基站作为基准,因此需要保证其设置基准。在测量断面的过程中,当达到固定解之后就可以对中桩标定,然后根据渠道设计断面的大小,然后再标定上、下边桩。对边桩精度进行确定时,对测量精度可以适当放宽,通常边桩的高程限差为10cm即能达到要求。设置中桩时,每相隔20-50m需要设置1个中桩,并对应测量一个横断面,两个中桩之间可以不通视。这有效的减少了传统的标杆测量工作中需要2人保证标杆水平垂直而导致的精度较差问题,降低了人工测量的工作量。GPS-RTK渠道断面测量技术从测量原理方面提高了断面测量的精度,而且整个作业过程方便灵活。所获得的中桩坐标为三维坐标,能够将之用于绘制准确的渠道导线图。
3.2.2RTK渠道建筑物的测量使用GPS-RTK测量方式能够方便的增加测量交叉建筑物的控制桩,因为建筑物坐标高程与渠道线路的坐标高程系统一直,可以直接在现场就能够确定渠道和渡槽、倒虹吸、隧洞的平面交角,并由此而快速准确的计算得到水头损失,最终确定渠道中桩的高程,有效提高渠道外业测量的工作精度和效率。当需要确定隧洞与明渠方案选择时,可以使用RTK技术对测量渠道长度和隧洞长度进行快速测量,并结合当地实际地质情况,方便的进行方案优选。但是,在测量渠道建筑物时可以适当增设一个流动站,并根据建设项目施工需要对渡槽、倒虹吸、隧洞断面等地形进行测量,使得渠道断面与建筑物测量能够同时进行,有效的避免了需要增加测量工作点而导致测量成本增加的问题。
4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滑坡体测量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滑坡体的测量一直是水利工程测量的难点,传统的测量方法存在着诸多的问题:①测量速度慢,整个测量过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而且获得的测量结果存在不同步、不及时的问题;②易受气候影响,测量过程中难以按照时间及规划进行测量;③测量工作难度较大。
4.1测量内容以及控制网的布设
滑坡体的测量内容主要是对滑坡体和地表水位移、被测范围内建筑的沉降等进行观测,获得地表的垂直位移等数据。在沉降测量的过程中,可以首先使用水准测量仪器进行观测。并根据布网需要,结合滑坡区域的实地条件,使用合适的控制网布网方式。在获得对应的观测数据之后,每一次数据都必须使用自由网进行平差处理,并对其与基准点进行实时位移比较,观测其是否处于测量精度范围内。每一期获得的计算结果都必须满足点位误差设计精度需要,从而获得准确的滑坡体及地表诸多GPS测量点的实际位移数据。
4.2GPS测量方案
水利工程滑坡体测量过程中容易因为土体的滑动和坍塌,而导致部分测量点位置出现破坏。因此,在使用GPS技术进行测量时,可以使用双基点测量法,即在左坝头的滑坡体测量时,使用同一个工作基点来进行观测对滑坡体进行综合分析与数据处理。通过双基点测量方案,能够得到可靠的测量数据。
4.3GPS测量数据处理
在获得测量数据之后,必须利用专业的GPS数据软件对基线进行计算,为了保证数据处理负荷要求,要做好如下几点:①推荐在WGS-84系统中进行计算,对不合格的基线进行优化,使得同步环、异步环合格之后使用标准模型进行计算;②计算的过程中要借助使用广播星历进行实时数据处理;③同时段内测量得到的数据中,其剔除率应该控制在10%以内。
篇2: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建筑工程测量错误与对策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和企业效益。其中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工作,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错误
1.1轴线定位错误
轴线定位出现错误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整体建筑物的定位会随之出现偏差,相应的规划布局和前期的设计工作都失去意义,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单根桩定位错误
由于桩基础测量定位的过程繁琐,实践当中有很多因素都能够对单根桩定位造成影响,进而产生错误。在施工中经常发生这种错误,对于基础开挖前的单根桩位定位错误通常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对于基础开挖后发生的单根桩位定位措施很难补救和处理。
1.3测量放样错误
有很多原因都能够造成测量放样错误,主要包括:
(1)没有复核或正确理解红线交点和设计图纸尺寸。没有依据图纸上的建筑尺寸复核所交的红线点,因需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坐标定位红线放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出现此类错误。
(2)没有正确理解图纸。连体大型基础工程和建筑物相连接的工程经常出现图纸理解错误问题。一般建筑设计通常分成几张图纸出图,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错误经常出现在测量放样的过程中。
(3)标错施工桩位表编号图中的尺寸。设计基础平民图桩位的出图通常有桩基础施工单位编号进行,在当前的CAD绘图中经常出现编号图尺寸标错,如果改正不及时施工测量也会发生错误。
(4)现场放样的过程中计算出现错误及尺寸拉错。天气、场地、其他因素都会对桩基基础施工造成影响,因此经常在施工前才开始实时测量定位所定位的桩位,计算错误、尺寸拉错、计算书写错误经常出现。
(5)因计算器、仪器等测量设备造成的错误。实践中一些单位使用的仪器经常存在有误差或者不准的情况,进而造成测量错误。还有一些测量错误是由于计算器没有进行校核、功能设置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2基础工程测量的有效措施
2.1建筑物定位测量
根据设计所给定的条件,在地面上测设建筑物四周外廓主轴线交点,建筑物桩位轴线的据此进行测量,是建筑物定位测量的主要过程。
2.2编制桩位测量放线图和说明书
为了促进桩基础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工程人员应当根据工程资料在作业前对桩位测量放线图和说明书进行编制。
(1)对定位轴线进行确定。通常将外形整齐、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的外廓墙体中心线作为建筑物定位主轴线,这样便于工程人员进行实测操作;外形不规则、平面呈弧形的复杂建筑物的定位主轴线一般为十字轴线和圆心轴线;承台柱的定位轴线则选择桩位轴线。
(2)以桩位平面图所标定的尺寸为依据,对与建筑物定位主轴线相互平行的施工坐标系统进行建立,坐标系的起算点通常为建筑物定位矩形控制网西南角的控制点,并且将其坐标设定为正数。
(3)工程人员应当有安排桩点测设,并以桩位平面布置图为依据统一编号。多由建筑物的西南角开始桩点编号,编号顺序应当遵循由下而上、从左至右。
2.3建筑物定位
结合不同的定位条件,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进行建筑物定位。将原建筑物作为定位依据;将建筑物施工方格网作为定位依据;将城市建设规划红线作为定位依据;将道路中心线作为定位依据;将导线点或者三角点作为定位依据。
2.4建筑物定位矩形网测量
根据工程复杂程度、工程大小,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测量建筑物定位矩形网。
(1)定位桩法。当测设的建筑物分别为A、B、C、D,应当以设计所给定的条件为依据,先对A1、B1进行测设,然后根据结果对C1、D1进行测设,最后根据A1、B1、C1、D1定位的矩形网对ABCD建筑物所有桩位轴线进行测设,进而实现建筑物定位。在民用建筑以及精度要求不高的中小厂房的定位测量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2)主轴线法。由于复杂建筑物和大型厂房对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建筑物定位要求在使用定位桩法的情况下很难保证。主轴线具有误差分配均匀、精度高、测设要求严格的特点,但是这种测设方法的工作量大于定位桩法,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
2.5建筑物桩位轴线及承台桩位测设
(1)桩位轴线测设的质量控制。建筑物定位举行完测设后方可进行建筑物桩位轴线测设,在建筑物定位矩形网的基础上,用经纬仪定线精密量距法测设桩位轴线引桩。同时一般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复杂建筑物圆心点。完成桩位轴线测设后,应当及时检测桩位轴线的长度和桩位轴线间长度,单排桩位的实量距离和设计长度之差不能超过一厘米,群桩实量距离和计算长度之差不能超过两厘米。在进行承台桩测设前应当保证桩位轴线检测满足设计要求。
(2)建筑物承台桩测设的质量控制。桩位轴线的引桩是建筑物承台桩位测设的基础,设计桩基时应当根据地上建筑物的需要对单排桩和群桩进行设置。当前规范中规定群桩是数量为3~20根的一组桩;单排桩是数量为1~2跟的一组桩,通常可采用椭圆形、多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作为群桩的平面图形。具体设计中应当以设计中承台桩位与轴线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利用极坐标法、线交会法、直角坐标法等进行测设工作。
3结语
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错误,并分析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建筑工程测量水平。
篇3: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工程测量技术特点,针对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及作用,对建筑工程测量工作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错误及对测量过程中,避免出现错误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测量测量技术;原因;措施
1工程测量技术特点
工程测量是一个过程操作,是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在整个施工阶段,工程测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测量放线为工程施工开辟了道路,提供了方向。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按图施工,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
2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及作用
2.1要明确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是测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它研究建筑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进行的各项测量科学、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其主要任务为把工程建筑地区各种地面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地面的起伏状态,用各种图例符号,依照一定的比例尺绘制成地形图,或者用数字表示出来,为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反过来,也可以根据施工的需要把图纸上已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工程的设计要求,以一定的要求在现场标定出来,作为施工依据,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间的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建(构)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为设计、施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2要认识测量工作的作用
建筑工程测量它服务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始终。从场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建筑物构件的安装等,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筑物、构筑物备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建筑工程测量工作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错误
3.1轴线定位错误
在测量工作过程,轴线定位的错误会给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会使整体建筑物的定位产生错误,导致规划布局以及前期的设计工作全部否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3.2特征点定位错误
造成错误的因素较多,因建筑物特征点测量定位的过程比较繁琐,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在施工中很常见,如在基础开挖之前发现问题,通常都可以补救,如在基础开挖后发现问题,则处理和补救比较困难。总之,无论怎样,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较大。
3.3造成测量放样错误的原因
造成测量错误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分为要几种:(1)用地红线、建筑红线与设计图纸的相关位置错误。有的工程项目,为了赶施工进度,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图纸还没有进行审核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施工,这样往往会出现建筑物放样整体移位的错误。因为设计资料的错误,从而导致测量放样的错误。(2)坐标转换产生的错误。征地红线通常采用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而施工设计图通常采用的是施工坐标系,所以在建筑物放样前,必须对相关坐标进行转换计算,转换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因为坐标计算错误,从而导致测量放样的错误。(3)因设计总平面图与建筑施工图不一致而产生的错误。建筑物放样时,测咳嗽备萆杓谱芷酵挤叛嵯叩悖┕ね加惺被岢鱿趾蜕杓谱芷酵疾灰恢碌那榭觥7叛讨校3鱿终饫啻砦螅哉獾阋鹞颐堑母叨戎厥印(4)现场放样时,计算错误及距离丈量错误。因为建筑基础施工受天气、场地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要求实时测量定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往往会出现计算错误,距离丈量错误等。(5)因测量仪器等设备故障而产生的错误。测量仪器出现故障,计算器的功能设置不当或损坏,在测量计算前没有校核都可能造成错误。
4测量过程中,避免出现错误的有效措施
4.1明确建筑物定位测量的内容
建筑物的定位是根据设计所给定的条件,把建筑物四周外廓主轴线交点(称角桩),测设到地面上,作为测设建筑物桩位轴线的依据,通常被称为建筑物定位测量。
4.2熟悉设计资料
在测量放样之前,首先要熟悉设计资料,对设计资料的注记及相关距离等进行校核,包括用地红线、建筑红线、建筑物相对关系的校核;相邻建筑物相对关系的校核;建筑物本身尺寸标注的校核等。
4.3编制桩位测量放线图及说明书
在熟悉资料的基础上,为便于桩基础施工测量,在作业前需编制桩位测量放线图和说明书。(1)确定定位轴线。为便于施测放线,对平面成矩形,外形整齐的建筑物通常以外廓墙体中心线作为建筑物定位主轴线,对平面成弧行,外形不规则的复杂建筑物则是以十字轴线和圆心轴线作为定位主轴线。用桩位轴线作为承台桩的定位轴线。(2)根据桩位平面图所标定的尺寸,建立和建筑物定位主轴线相互平行的施工坐标系统,通常应以建筑物定位矩形控制网西南角的控制点当做坐标系的起算点,其坐标要假设成整数。(3)为避免桩位点测设时的混乱,要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对所有桩点进行统一编号,桩点编号应由建筑物的西南角开始,从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编号。
4.4建筑物的定位
根据设计所给定的定位条件不同,建筑物的定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形式:(1)根据原建筑物定位;(2)根据建筑物施工方格网定位;(3)根据城市建设规划红线定位;(4)根据道路中心线(或路沿)定位;(5)根据三角点或导线点定位。
4.5建筑物定位矩形网测量
对建筑物定位矩形网测量,根据复杂程度、工程大小不同,一般采用下列方法:(1)定位桩法。若需要测设A、B、C、D建筑物时,需要根据设计所给定的条件,先测设出A1和B1两点,再根据A1、B1测设出C1、D1两点,然后,以A1、B1、C1、D1定位矩形网为基础测设出ABCD建筑物所有的桩位轴线。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股民用建筑以及精度要求不高的中小型厂房的定位测量。(2)主轴线法。大型厂房或复杂的建筑物,由于对定位精度要求高,采用定位桩法很难保证建筑物定位要求。因为主轴线法测设要求严格,精度高,误差分配均匀,但是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大型工业厂房或复杂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4.6建筑物桩位轴线及承台桩位测设
(1)桩位轴线测设的质量控制。建筑物桩位轴线测设是在建筑物定位矩形网测设完成后再进行的,以建筑物定位矩形网为基础,采取内分法,用经纬仪定线精密量距法进行桩位轴线引桩的测设。针对复杂建筑物圆心点的测设通常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在桩位轴线测设完成后,要及时对桩位轴线间长度以及桩位轴线的长度进行检测,要求实量距离和设计长度之差,不应超过相关规范允许的误差。在桩位轴线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承台桩位的测设。(2)建筑物承台桩位测设的质量控制。建筑物承台桩位的测设是以桩位轴线的引桩为基础进行测设的,根据地上建筑物的需要,桩基础设计分群桩和单排桩。规范规定3~20根桩为一组的称为群桩。1~2根为一组的称为单排桩。群桩的平面几何图形分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多边形和椭圆形等。测设时,可根据设计所给定的承台桩位与轴线的相互关系,选用直角坐标法、线交会法、极坐标法等进行测设。对于复杂建筑物承台桩位的测设,往往设计所提供的数据不能直接利用,而是需要经过换算后才能进行测设。在承台桩位测设后,应打入小木桩作为桩位标志,并撒上白灰,便于桩基础施工。在承台桩位测设后,应及时检测,包括本承台桩位间相对关系的检测,以及相邻承台桩位间相对关系的检测,检测结果均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4.7检验校正
建筑物放样前,必须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校正,这是保证建筑物放样精度关键。
5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是提高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在测量中必须明确测量工作的任务和作用。只有熟知各种注意事项,进行正确的指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要养成认真、负责、严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要具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篇4:工程测量监理毕业论文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监理控制
【摘 要】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工程测量与监理控制工作的进行探讨。
【关键词】施工测量;质量控制
1 施工前工程测量监理控制
1.1 熟悉图纸,了解工程特点
通过认真学习图纸,熟悉设计意图,弄清各轴线之间的关系,各曲线图形的性质。只有熟悉图纸,分析工程的特点,对测量工作质量的控制才会做到心中有数。
1.2 制定测量监理细则
监理实施细则是具体指导施工测量监理工作的技术性文件,根据监理规划、工程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设置施工测量质量控制点及目标值。
2 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导现场施工测量的技术性文件,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测量方案,提出审查意见,重点审查测量精度的控制、测量控制网设置方法、轴线定位与标高传递的方法、垂直度控制方法、曲线定位方法、沉降点的设置方法、观测周期与观测方法、测量控制点的保护措施以及测量工作制度等。
2.1 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仪器和测量人员资格
监理工程师应对照施工单位的投标书承诺,审查施工单位用于工程测量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完好性、可靠性、精确度及法定计量单位出具的检定证书,审查测量人员的组成和资格,并予以确认。
2.2 复核业主提供的工程施工测量原始依据
施工测量依据包括红线桩的桩位和水准点的标高。红线桩是由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并经测绘单位测定的、是建筑物定位的依据。要求施工单位对红线桩位进行实地校核,并在校核的结果上签字确认,方可使用。若发现有差错或误差较大时,应与测绘单位联系,妥善处理,办好手续后,方可允许使用。
高程控制点由测绘单位提供,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往返法测定其高差,校测中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业主反馈,并由业主负责与测绘单位联系,妥善处理,办好手续后方可使用。落实好对点位、标墩及标志的保护措施。
2.3 对周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观测记录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或多或少会造成周边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位移、倾斜、裂缝等变形,因此,在工程开工前监理应督促业主单位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拟建的高层建筑周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观测、记录、拍照等,收集原始资料,以便对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周边环境变形资料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提出处理意见,同时在工地与周边用户发生纠纷时,可为相关单位处理纠纷提供科学依据。
3 施工中工程测量监理控制
3.1场地平整测量
场地平整测量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实测场地地形,按竖向规划进行场地平整,测设场地控制网和对建筑物定位放线的一项工作,也是作为计算填土和挖土的工程量依据。因此监理工程师对场地平整测量应认真复核。主要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方格网及各方格点的.标高。
3.2 复测施工测量控制点和控制网
建筑物定位放线通常是根据定位条件,依据测绘单位提供的红线桩位和水准点,在现场拟建的建筑物附近引测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据此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标高测设,同时在基坑开挖后恢复建筑物的中线和轴线。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定位依据的正确性和定位条件的几何尺寸,检查控制桩位是否准确、稳定及便于保护,复核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建筑物四周尺寸以及轴线间距,最后检查各轴线,并请规划部门验线。督促控制点的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并定期对控制桩和控制网进行复核。
3.3 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定位是施工测量的关键工序,它的内容包括桩基定位、建筑基坑与基础的定位、建筑物基础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
3.3.1 桩基定位的控制
高层建筑的桩基定位一般采用极坐标方法或直角坐标方法,不管采用哪种坐标方法定位,在施工单位定位放样前,监理工程师应先复核施工单位提供的桩基定位坐标计算书,基准点或控制线位置,然后在施工单位定位放样过程中全程旁站跟踪复核。
3.3.2建筑物基坑与基础的测定
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深度往往较大,在开挖基坑时,应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按照场地的平面控制网或主控制轴线,定出建筑物的各大角的轴线控制桩,定出基坑开挖的边线;当基础垫层施工完后,施工单位应依据控制桩将建筑物的各大角位置、主轴线、基础边线和柱位线测设到垫层上,并经自检合格后,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验线。监理工程师验线时主要对建筑物各大角位置、主要轴线、基础边线进行复核,同时对桩位偏差超限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及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妥善处理。
3.3.3建筑物基础上的平面与高程测量控制
建筑基础上的平面测量就是将外部控制点向基础表面引测。当施工单位在基础上轴线放样完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验,监理工程师应核查施工单位测量放样的方法、放样的误差、轴线的标志,并对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确认。高程控制是利用工程标高点对高层建筑的各层楼面标高位置进行控制,在基础施工完后施工单位应利用场地高程控制点,在基础上引测高程控制点,在首层施工完后,应在首层定出±0.000m水平线,作为向上施工楼层标高控制的依据,监理工程师应认真核查标高线的确定方法、标高线的位置及标志。
3.4 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控制
施工单位在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并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将建筑物轮廓和各系部轴线精确地投测到±0.000首层平面上,随后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以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对建筑物的竖向控制,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单位投测时在旁监测,以确保工程测量质量。
3.5 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控制
3.5.1 核查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监理工程师应核查现场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方法与位置是否满足要求。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设在建筑物四大角、大转角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高低层建筑物交接处的两侧,建筑物的沉降缝两侧,在建筑内中部设内墙点。
3.5.2 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控制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情况下在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速度情况而定。通常结构施工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则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3.5.3 沉降观测的方法控制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方法,应采用往返观测,而第二次观测开始,则按往返或单程双测站观测。每次观测应记录好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每周期观测完后,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绘制沉降曲线图,并对观测成果进行核查。
3.6 高层建筑基坑及周围环境变形监测控制
高层建筑多采用桩基础,且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当高层建筑采用挤土桩时,在沉桩过程中由于土体受到挤压等原因引起地表土的位移及隆起,而影响周围建(构)筑物,严重的会引起建(构)筑物出现沉降、位移、裂缝和倾斜等变形;而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的变形,也会引起周围建(构)筑物出现沉降、位移、裂缝和倾斜等变形。由于对变形观测精度要求较高,因此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业主是将变形观测委托给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实施监测。
4 施工后工程测量监理控制
当主体结构施工完后,结构中间验收前,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单位完成结构自检基础上,对结构表面的垂直度、平整度、轴线、标高、断面尺寸等进行抽测,并对建筑沉降进行复测,作为结构中间验收的依据;当单位工程完工后,在竣工验收资料齐全、施工单位完成自检基础上,监理工程师应对外墙大角轴线、墙面垂直度、平整度、建筑物全高、建筑沉降等进行实测复核,以此作为单位工程验收的依据。
5 结语
为了能有效控制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精度,满足工程建设质量要求,监理工程师应根据监理规划、高层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具有可操作的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与监理工作流程,建立监理控制点,提出预防性控制措施,这是监理工程师实施有效监理的保证。
篇5:工程测量监理毕业论文
桥梁工程测量监理
【摘要】简要阐述了桥梁工程测量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工程测量监理的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希望以此来提高工程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同时总结了近年来工作的一些经验,希望以此来为日后的桥梁工程测量监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测量监理;桥梁工程;工程质量控制;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测量是工程前期的基础工作,在指挥工程施工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测量工作在桥梁施工中,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其测量的成果是否可靠,将直接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因此要求工程测咳嗽保匦刖弑柑剖险娴墓ぷ髯鞣纾本哂泄驳牟饬坷砺壑叮约胺岣坏氖导椤O旅娑郧帕汗こ滩饬考嗬砉ぷ鞯闹饕谌葑魅缦虏龇治觯
一、控制网的复测、检查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
一般中、小桥在施工前,根据道路的导线点增设施工控制点组成施工控制网,构成简单的三角网或闭合导线,测设精度要达到工程施工测量的要求。
重要、复杂的大桥、特大桥从设计到施工的时间一般较长,在正式施工开始时,应对全桥控制网进行全面复测、检查。为满足施工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施工控制点的加密。复测平面控制网应包括基线复测、角度复测、成果复算、对比。复测时应尽量保持原测网图形。复测精度一般依原测要求进行。
高程控制网的复测一般依原测等级进行。过河水准、两岸水准或水准路线可作为一部分复测,平差后再联成一体。
平面和高程控制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相差较大,应分析原因,及时报告业主及设计单位,要求确认,以便后续施工。
在复测时要检查控制点的稳定情况并作好记录。如有怀疑,在成果计算时不能作为起算点,以免成果失真。
二、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放样的检测。
一般中、小桥的施工放样检查较简单,在此主要介绍大桥、特大桥的施工放样检查,一般按如下原则进行:
桥梁的高程施工放样检测较简单,由水准点上用水准仪直接检测即可。但一定要注意检查施工单位计算的设计高程,以免有计算的错误。
桥梁的下部施工放样检测一般有桩基础(扩大基础)、承台(系梁)、立柱、墩帽等的放样组成,检查时技术要求不一,一般按照规范要求或图纸要求检查。下面简述如下:
1、桩基础:一般单排桩要求轴线偏位±5厘米,群桩要求轴线偏位±10厘米,检查时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加测距仪检查施工单位的桩中心的放样点,再用小钢尺量桩中心的偏位。
2、承台(系梁)的轴线偏位±15厘米。检查时先量取承台(系梁)的中心位置,再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加测距仪检查,得到的数据可作为误差值。
3、立柱、墩帽轴线偏位±10厘米。检查时可先量取墩帽的中心位置,再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加测距仪检查,得到的数据可作为误差值。
4、在监理过程中一定要要求施工单位先自检,并申报自检资料,特别是桩位的自检资料,一定要严格审核。一般来说,桩位正确了,其他下部构造的施工放样的差错就发生较少。
三、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放样的检测。
桥梁的上部结构形式较多,较常见的有T梁、板梁、现浇普通箱梁、现浇预应力箱梁、悬浇预应力箱梁、现浇(预制)拱箱(拱肋)等,而且要求不一,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形式进行检查。
在本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高程的控制,如T梁、板梁、现浇普通箱梁、现浇预力箱梁的顶面标高直接影响到桥面的厚度,而桥面的厚度直接影响到桥梁的使用。悬浇预应力箱梁、现浇(预制)拱箱(拱肋)的高程控制更是要影响贯通的高差及桥面的厚度。
四、桥梁的竣工测量。
桥梁的竣工测量主要是根据规范、图纸要求,对已完成的桥梁进行全面的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有轴线、高程和宽度。
五、工程测量监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1)主要风险:①相似工程或相似部位尺寸存在差异;②起算数据颠倒及看图粗心;③图上尺寸漏算或算错;④现场点位彭东或控制点标记不准确;⑤操作过程中一起碰动但未发现或操作仪器不够规范。
(2)防范措施:①各部位尺寸以及起算数据、报验资料必须进行百分百核算,实现现场符合频率为100%;②对专业测量人员召开相应的专题会议,同时让测量人员熟悉施工图纸。③现场放线之前,要通知专业测量人员,将图纸尺寸反复检查,并进行相应的记录,以便实现现场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④若发现仪器出现问题,必须通知施工方立即送检一起。⑤对于在现场巡视中发现的违法规定的操作,必须立即给予制止。
六、个人体会。
1、设计图纸一定要复核,否则图纸如有差错将是灾难性的,将难以弥补。
2、控制网的复测、检查一定要认真,如有较大的误差一定要寻找原因,消除隐患。
3、轴线控制要求较高,施工放样检查时一定要用觇牌放样、检查,才能达到精度要求。
4、控制网的点位精度一定要达到要求,否则不同的控制点检查相同的放样点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5、整理资料一定要及时准确,以便指导下步施工。
总之,在桥梁的测量监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有利于加强测量工作的管理,并能有计划地、科学地指导施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力争把一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使测量监理工作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能指导施工,把测量、施工、监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施工阶段对测量监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对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工程事故发生,有着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来君,赵小星,等.桥梁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 杨建浩,张建平,顾康平.我国市政建设工程中监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山西建筑,,36(8):238—239.
[3] 牛晓波. 市政桥梁工程测量监理[J], 山西建筑,,37(33):201-202.
篇6: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论文
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论文
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论文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经历了高速阶段以后现在更是越加的发展平稳,这对于国内的一些基础建设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所以对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是近些年以来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所以其水利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重识,在这其中对于水利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我们在下文中着重的对水利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进行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测量全站仪
1、前言
全站仪在水利工程的测量中被广泛的使用,我们对水利工程的测量必须保证其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使用全站仪对其进行测量,这使得测量工作更加的便利,所以做好全站仪的误差分析与精度的控制工作就显得更加的重要,我们通过全站仪的测量来降低测量时的精度产生误差,使用改进的方法,使得测量的结果准确性可以有效的得到保证。所以在下文中我们对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全站仪的测量误差与精度进行分析。
2、全站仪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我们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测量的时候,全站仪在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由于其使用仪器种类多类型繁杂,如经纬仪与水准仪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就现在的综合情况分析,并且结合其仪器间的精确度与实用性而言,全站仪较其他几种仪器具有较为明显的精度优势。全站仪的便携性较好,而且其准确性与全面性较优,水利工程中对于测量的要求较高,而全站仪可以对其测量精度的要求进行满足,对于水利工程测量中所使用的一些基础的测量资料,全站仪都可以通过测量获得,而且其精度控制较高。特别是在水利工程前期的设计阶段,还有水利工程中期的施工阶段,后期的养护阶段与应用的管理时都需要对全站仪进行使用,还有一些需要提供高等级的平面布控网的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也需要对全站仪进行使用。
3、误差分析
3.1分析全站仪的轴系误差
全站仪进行测量时所产生误差的原因在于:首先对于全站仪的镜头在我们进行测量使用之前并没有对其进行安装与校正,其望远镜内的十字丝产生了中心的偏移,这种情况的发生直接导致了全站仪的视准轴与水平轴不垂直;视准轴还会受到温度大气折光的影响,以上都是产生误差的原因。并且因其定位时发生的错误,由于有错误的定位存在于竖轴的横向误差补偿、横轴的误差补偿、视准轴的误差补偿中,造成轴系误差。
3.2分析全站仪度盘误差
度盘误差产生的原因在于其垂直角,其因受到垂直角的影响,使得其垂直角越大那么其所产生的误差就越大。我们在对其进行观测的时候,我们观测的方向如果在盘的左边,那么视准轴就会位于标准视准轴的右侧或是左侧,这时度盘所产生的误差会因其测量值的大小而产生实际的变化。如果我们将其望远境进行转变圈的处理,那么观测方向当位于其右边时,那么视准轴就会位于其标准视轴的左侧或是其右侧,那以视准轴所产生的落差就与其两边的测量结果是相反的。以上两种情况下所产生的误差,其度盘的数值是相同的,但是其所标的符号是相反的,其数值也相同,这时我们就可以对其度盘两则的测量数值进行取平均值的处理。我们在保证其扫描盘进行转运的过程中,其照准部的方向是相同的,这样可以对其因转动所引起的水平方向中的度盘误差产生。如果其方向是垂直的,我们就通过对其进行光电扫描度盘与垂直轴的方向进行调整来进行,使得其半测回角中的误差减少或是其误差消失,这时其度盘所产生的误差减少。全站仪的常见的测距误差主要是加、乘数误差与其周期误差。
3.3分析全站仪测距误差
全站仪的使用原理就是利用仪器发出的载波,通过测定出载波在测线两端点间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测量距离进行确定。我们在确定测距的时候,由于精度会受到人自身视觉原因的影响,其全站仪的瞄准功能难以得到有效的使用。所以会造成一定的系统误差的产生,这就使得人的判断与其测量而出的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差距与精度的不同。由于全站仪在使用时多是以相位式进行,所以测量时的误差与其测量所产生的距离会产生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时误差的产生会有诸多原因造成,如大气的折光、温度、湿度、气压等都会对全站仪的测量产生一定的误差,造成较大的影响。
4、精度控制及注意事项
4.1控制全站仪的轴系误差精度
水利工程中的测量数据因其会由全站仪的轴系误差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使得整个测量的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所以我们对于全站仪所产生的误差必须加以控制。对全站仪的轴系误差的减小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观测方式进行,例如用半测回角度代替全测回角度,通过对全站仪的测角精度进行考虑其变化。全站仪在出厂时,其精度会有一定的标准,所以我们在测量使用时会对其观测的角度进行改变,这就造成了垂直轴方向与其水平轴方向产生一定的误差,或者造成扇形段弧形的轴系误差。
4.2控制全站仪的度盘误差
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与其高程测量相结合,我们通过使用三角高程的测量方法对其全站仪的误差进行精度的控制,然后通过其三角高程对其所产生的误差进行计算,以其在地球所产生的曲率进行计算的基础,得其结果,然后根据工程中所产生的实例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其测量工作的实际。这样可以使得其进行外界作业时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4.3控制全站仪的测距误差
这种技术是专门针对观测环境和人眼的观测能力,分辨率所造成的限制,这可以使得精度的误差的精度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如果我们想在将全站仪的测距误差变小,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其平均值将其进行结果的确定。
4.4使用全站仪的注意事项
使用全站仪时要注意使全站仪尽量靠近两个测量点的中轴线,这是由于全站仪的安放位置会影响到高程测量的精度以及全站仪的轴系误差。由于全站仪的角度会对全站仪的度盘误差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对观测目标的垂直角大小的精确性予以保障。要将合适的测距位置选择出来,进行测距仪器的安放,将全站仪的测距误差降到最低。使用全站仪注意事项:(1)若长距离运输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仪器检查及校正,可以直接按照全站仪使用说明书中的校正方法进行安装校正,再进行使用;(2)我们在使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控制测量时尽量架设在两个测量点等距离中间进行,这样可以抵消部分由于轴系误差产生的影响,以保证观测目标精度减小误差;(3)在使用全站仪测量时,自由架站位置选择尽量远离变电站、高压线、及信号塔等有电磁波发射的附近,特别是在埋标选点的时候也应该尽量避开这些地方,以免电磁干扰仪器载波使得测量距离产生误差较大;(4)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等控制测量时尽量选择天气条件良好,通视状况优良的天气进行,并且选择好观测时间,避开高温及两点温差较大等情况,通过干湿温度气压计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以便数据处理的时候进行改正使用;(5)一般使用全站仪时,尽量避免仪器暴晒引起仪器平整度不好,应给仪器打伞,并带上遮阳罩,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查看仪器是否平整,进行微调,如有必要从新进行定向设站,以保证其精度。
5、结束语
根据我们对上面的研究我们得知,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我们在水利工程测量过程中如何更好的提升其精度水平,与水利工程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在测量中严格的控制其技术,对其进行水利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方式进行选择,必须认真切实的对水利工程测量质量进行提升,才能有效的保障水利工程测量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勇,韦汉华.水利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19):55-56.
[2]冯强国.水利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J].北京农业,(24):133-134.
[3]潘永明.论水利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J].广东科技,(Z1):89-90.
[4]胡跃进.全站仪的误差分析及精度控制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5(02):57-58.
篇7: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论文
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论文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其对测量学、数学有较高要求,你知道工程测量专业的毕业论文应该怎样写吗?
现代化工程测量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推动工程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而工程测量中各种测绘新技术的有效应用,为提高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与精准度作出了突出贡献。
1 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1.1 RS
RS,即遥感技术,将遥感技术应用在工程测量中进行地域测绘的时候,可以实现大面积同步观测,从而有利于提高观测数据的实时性与有效性。此外,通过借助遥感卫星的帮助,遥感技术能够获取更加丰富、准确的地理信息,遥感技术凭借着这些优势,近年来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应用遥感影像技术,小比例尺地图也可以得到获取,因此,遥感技术逐渐成为工程测量工作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测绘手段[1].我国国土资源部门,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地情况,开展动态土地调查,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土地的.变更情况、土地动态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及时发现违法用地状况,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最终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保护。
1.2 PTK
PTK,即实时动态差分法,是一种建立在卫星定位技术基础上的较为常用的新兴测绘方法。PTK作为一种测绘新技术,能够观测到实时动态,通过将GPS信号接收器配置在系统1个点上,来对GPS卫星的传输信号进行接收,并给予进一步的处理与分析。在通常情况下,在接收到GPS卫星传输信号的时候,GPS信号接收器就会将信号通过基准台传输出去。在此前提下,流动站就能同时接收两种信号,一种是基准台传来的信号,另一种是GPS卫星传输的信号。与此同时,PTK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基准台,来测出相应物体坐标、地形点,再利用测图系统,就可以将数据转变为电子版地图,最终实现工程测量的目标。
1.3数字化成图
工程图、大比例尺图形的测绘,在以往的测绘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且往往需要大规模进行野外作业。相比较于传统测绘工作,数字化成图无需进行大量的野外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出图效率、改善了作业环境,也减少了测绘人员的工作量[2].数字化成图作为一种测绘新技术,有着劳动量小、测绘便捷以及精度高的显着优势,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测绘新技术。现阶段,数字化成图主要可以分为内外一体化成图、电子平板成图2种模式。其中,内外一体化成图作为一种数据收集方法,有着精度高、分工明确的优势,因此其成图效率相对较高,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测绘新技术的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测绘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与完善。从测绘新技术目前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来看,现阶段工程测量技术逐渐朝着内外一体化、系统智能化、测量数字化、管理可视化以及数据自动化获取与处理的方向进行发展。为更好、更快地实现这些发展方向,就必须为其奠定良好的基础,即不断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与数据的精准度。与此相对应的是,测绘新技术的上述发展趋势,既为工程测量指出了良好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与数据的精准度,能够更好地推动工程测量的进一步发展。
就目前情况来看,测绘新技术有着较为乐观的、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若想促进测绘新技术更好的实现其发展方向,仅凭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工程测量部门、工程施工企业继续加强对工程测量人才、施工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专业的测绘人才、施工人才队伍,为测绘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开发应用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与此同时,对测量人才、施工人才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使其更好的掌握测量新知识、新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测量施工质量,也有利于促进工程测量的安全、顺利进行。此外,由于测绘新技术的开发以及研究,均需要大量资金,因此,企业也要不断加强对工程测量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并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投资、资金投入力度[3].因为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测绘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是无法完成的,因此,企业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以进一步促进测绘新技术改革、发展与更新速度的加快,使更多、更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可以在工程测量中得到有效应用,实现工程测量的持续、可靠、快捷发展。总而言之,必须不断加强对测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力度,将测绘新技术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工程测量效率与精度的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PTK技术以及数字化成图等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有效应用,为提高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与精准度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现代化工程测量技术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测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为推动工程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琳娜,王鑫。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思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02:84.
[2]杨永杰。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展望研究[J].有色金属文摘,2016,01:99-100.
[3]贺继光,沈碧薇。测绘与地理信息新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及展望[J].矿山测量,2013,03:49-51.
篇8:测绘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测绘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测绘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摘 要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 GPS) 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行业正面临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而测绘领域也由此步入了一个M的时代。RTK(Real Time Kinematic) 技术是GPS 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标志, 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由于RTK测量技术的精度高、实时性和高效性,使得其在测绘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RTK技术应用于线路测量中,与航测方法相结合, 可真正实现送电线路测量的一次性终勘定位, 并可保证工程质量,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青苗砍伐和环境破坏, 降低工程成本, 减少野外劳动强度,取得好的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RTK技术;精度;线路测量
第一章 绪 论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 GPS) 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行业正面临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而测绘领域也由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RTK(Real Time Kinematic) 技术是GPS 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标志.在RTK以前的定位技术如静态、快速静态、准动态、动态等定位方法都是测后进行事后处理来求出结果, 野外作业人员不能实时得到结果, 这样就不能进行质量控制, 也就有可能在次日或几天后因质量问题而进行返测, 从而使作业人员在野外实测时为了保证精度和质量而延长观测时间以获得大量的多余观测值, 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 影响了工期及经济效益。RTK系统不需要事后处理, 就能够实时获得测量三维坐标值。采用RTK 技术放样时, 仅需把设计好的坐标输入到测量控制手簿中, 背着流动站, 它会提醒你走到要放样点的位置, 既迅速又方便, 且只需一个人操作; 由于RTK是通过坐标来直接放样的, 而且精度达到厘米级, 点位精度也很均匀, 因而在外业放样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二章 RTK技术分析
2.1 RTK技术原理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管线测量,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足一秒钟。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
在整周未知数解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四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则流动站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即能实时搜索并唯一地判断相位观测值的初始整周模糊度。RTK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伪距观测值,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接收机,数据量比较大,一般都要求9600的波特率。随着移动数据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后者的发展, 使初始化时间大大缩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RTK技术已由传统的1+1或1+2发展到了广域差分系统WADGPS,有些城市建立起CORS系统,这就大大提高了RTK的测量范围,当然在数据传输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展,由原先的电台传输发展到现在的GPRS和GSM网络传输,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和范围。在仪器方面,现在的仪器不仅精度高而且比传统的RTK更简洁、更容易操作!促成了RTK 定位技术的日趋成熟和迅速推广应用。
2.2 RTK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2.2.1 RTK技术的优点
(1)RTK作业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测绘功能强大。RTK可胜任各种测绘内、外业。流动站利用内装式软件控制系统,无需人工干预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使辅助测量工作极大减少,减少人为误差,保证了作业精度。
(2)降低了作业条件要求。RTK技术不要求两点间满足光学通视,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和对天基本通视,因此,和传统测量相比,RTK技术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较小,在传统测量看来由于地形复杂、地物障碍而造成的难通视地区,只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它也能轻松地进行快速的高精度定位作业。
(3)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没有误差积累。不同于全站仪等仪器,全站仪在多次搬站后,都存在误差累积的状况,搬的越多,累积越大,而RTK则没有,只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RTK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
(4)作业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高质量的RTK设站一次即可测完10km半径左右的测区,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搬站”次数,仅需一人操作,在一般的电磁波环境下几秒钟即得一点坐标,作业速度快,劳动强度低,节
省了外业费用,提高了测量效率。
(5)操作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南方测绘RTK的基准站无需任何设置,移动站就可以边走边获得测量结果坐标或进行坐标放样。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能力强,能方便快捷地与计算机、其它测量仪器通信。
2.2.2 RTK技术的缺点
(1)RTK测量受接收卫星个数限制, RTK接收天空卫星个数低于4个时不能正常工作。
(2)受一些地域限制,城区楼群林立、山区山高林密, 跨越沟岗、基准站与流动站距离过大时, 流动站接收不到基准站发射的电台信号, 导致流动站只有浮动解, 而无固定解。因此在这些地区作业时RKT的高作业效率得不到体现。
(3)温度过低时, 天线电缆线变硬, 给作业带来不便。
2.3 RTK的误差特性及其解决办法
2.3.1 同仪器和干扰有关的误差
同仪器和干扰有关的误差包括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多径误差、信号干扰和气象因素。
(1)天线相位中心变化
天线的机械中心和电子相位中心一般不重合。而且电子相位中心是变化的,它取决于接收信号的频率、方位角和高度角。天线相位中心的变化,可使点位坐标的误差一般达到3-5cm。
因此,若要提高RTK定位精度,必须进行天线检验校正,检验方法分为实验室内的绝对检验法和野外检验法。
(2)多路径误差
多径误差是RTK定位测量中最严重的误差。多径误差取决于天线周围的环境。多径误差一般为几厘米,高反射环境下可超过10cm。
多径误差可通过下列措施予以削弱:A、选择合适的站址:①测站应远离大面积平静的水面。灌木丛、草和其他地面植被能较好地吸收微波信号的能量,是较为理想的设站地址。翻耕后的土地和其他粗糙不平的地面的反射能力也较差,也可以选站。②测站不宜选择在山坡、山谷和盆地中。以避免反射信号从天线抑径板上方进入天线,产生多路径效应。③测站应离开高层建筑物。观测时,汽车也不要停放得离测站附近。B、①在天线中设置抑径板。②接收天线对于极化特性不同的反射信号应该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信号干扰
信号干扰可能有多种原因,如无线电发射源、雷达装置、高压线等,干扰的强度取决于频率、发射台功率和至干扰源的距离。
为了削弱电磁波辐射副作用,必须在选点时远离这些干扰源,离无线电发射台应超过200米,离高压线应超过50米。在基地站削弱天线电噪声最有效的方法是连续监测所有可见卫星的周跳和信噪比。
(4)气象因素
快速运动中的气象峰面,可能导致观测坐标的变化达到1-2dm。因此,在天气急剧变化时不宜进行RTK测量。
2.3.2 同距离有关的误差
同距离有关的误差包括轨道误差、电离层误差和对流层误差,其的主要部分可通过多基准站技术来消除。但是,其残余部分也随着至基地站距离的增加而加大。
(1) 轨道误差
目前,轨道误差只有几米,其残余的相对误差影响约为1ppm,就短基线(<10km)而言,对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是,对20-30km的基线则可达到几厘米。
(2)电离层误差
电离层引起电磁波传播延迟从而产生误差,其延迟强度与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密切相关,电离层的电子密度随太阳黑子活动状况、地理位置、季节变化、昼夜不同而变化,白天为夜间的5倍,冬季为夏季的5倍,太阳黑子活动最强时为最弱时的4倍。利用下列方法使电离层误差得到有效的消除和削弱:利用双频接收机将L1和L2的观测值进行线性组合来消除电离层的影响;利用两个以上观测站同步观测量求差(短基线);利用电离层模型加以改正。
实际上RTK技术一般都考虑了上述因素和办法。但在太阳黑子爆发期内,不但RTK测量无法进行,即使静态GPS测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太阳黑子平静期,小于5ppm。
(3)对流层误差
对流层是高度为40km以下的'大气层,其大气密度比电离层更大,大气状态也更复制。对流层与地面接触并从地面得到辐射热能,其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GPS信号通过对流层时也使传播的路径发生弯曲,从而使距离测量产生偏差,这种现象叫做对流层折射。
对流层的折射与地面气候、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变化密切相关,这也使得对流层
折射比电离层折射更复杂。对流层折射的影响与信号的高度角有关,当在天顶方向(高度角为90°),其影响达2.3m;当在地面方向(高度角为10°),其影响可达20m。
RTK模式时移动站和基准站有效作用半径相距不太远(一般小于20km),由于信号通过对流层的路径相似,所以对同一卫星的同步观测值求差,可以明显地减弱对流层折射的影响。这一方法在精密测量相对定位中被广泛应用。
2.4 RTK测量成果的质量控制
研究表明,RTK确定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最高为99.9%,RTK比静态GPS还多出一些误差因素如数据链传输误差等。因此,和GPS静态测量相比,RTK测量更容易出错,必须进行质量控制,另外尽量采用高精度的控制点,并且最好是统一精度等级的控制点。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如下:
(1)已知点检核比较法—即在布测控制网时用静态GPS或全站仪多测出一些控制点,然后用RTK测出这些控制点的坐标进行比较检核,发现问题即采取措施改正。
(2)重测比较法—每次初始化成功后,先重测1-2个已测过的RTK点或高精度控制点,确认无误后才进行RTK测量。
(3)双基站实时检测法—在测区内建立两个以上基准站,每个基准站采用不同的频道发送改正数据,流动站改变频道地分别接收每个基准站的改正数据从而得到两个以上解算结果,比较这些结果就可判断其质量高低。
以上方法中,最可靠的是已知点检核比较法,但控制点的数量总是有限的,所以没有控制点的地方需要用重测比较法来检验测量成果,双基站实时检测法的实时性好,但它需具备一定的仪器条件。
2.5 RTK的优化布测方法
(1)摸清仪器特性。通过在各种条件下反复试验,摸清仪器各种特性,如能否达到标称精度,在各种条件下的测量误差和作业半径,摸清仪器的稳定性和各种条件下的初始化能力及所耗时间等等,以便应用时得心应手。
(2)布控制点。控制点主要布置在制高点上用来设置基准站,以利于接收卫星信号和数据链信号,控制点间距离应小于RTK有效作业半径的2/3倍。为方便对RTK测量成果进行控制检核和避免出现作业盲点,应在测区内环境不良地区增设一些控制点。控制点的选点还要避免无线电干扰和多路径效应。
第三章 线路测量应用实例及分析
本文引用云南省电力设计院于8月至9月间利用Trimble 4000SSI GPS 三台套+实时动态(RTK)进行500kV大昆南回东段送电线路工程80km的定位工作为例。
3.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高海拔山区送电线路, 沿线沟壑纵横、山势陡峭, 如果用常规测量方法先贯通转角间的直线, 再放样各塔位, 则测量工作量比终勘定位时还要大, 并且很难保证恢复后的直线与原直线一致。另一方面, 由于该段处于亚热带雨林地区,植被发育完整, 通视条件极差, 要砍出通道, 不但赔偿费用高, 而且工期长, 于是该院决定用RTK进行定位及复测。
3.2 设备配置
(1)基准站一台
包括400SSI 基准站主机, TRIMMARK Ⅱ无线电调制解调器(25W) 及配件, 6Ah 电池, 电台供电电瓶(12V , 100Ah) 。
(2)流动站两台
包括4000SSI 基准站主机, TRIMMARKⅡ无线电调制解调器( 5W) , Pole
2madjustable 对中杆(含电池) , TSC1 测量控制器及连线等。
(3)内业处理软件
主要是Trimble survey office soft2ware , 它在WINDOWS 环境下运行, 主要功能是数据传输、编辑、处理, 可将GPS 测量数据和常规测量数据统一处理。
3.3 作业方法
由于该线路工程原终勘定线时是通过航测方法, 用GPS 进行的, 全部转角点都是由GPS 或全站仪实测得到的, 线路两端联测了国家控制点, 这些都给RTK 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测量前, 我们把各转角点和国家控制点及相关GPS 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输入TSC1 测量控制器内。
下面以J 44 至J 48 四个转角段说明现场作业方法(如下图所示) 。
J44、J45、J46三个转角与终勘定线时的位置一致(即转角塔位没有移动) 。一个流动站从J44往J45方向测, 另一个流动站从J46逆向(或J45同向) 往J45(J46)方向测, 将各设计档距输入TSC1 手簿中, 利用RTK的放线功能, 在实地放样各塔位桩, 同时每基塔位测定1-2个副桩(Z桩), 以利于测量塔基地形图和工测检测及施工测量使用。放完线后, 根据航测断面图并结合现场地形情况, 各流动站尚需校测中线点、边线点、危险点和风偏断面, 对于交叉跨越物和塔位附近的断面点的校测由工测完成。
原J47因设计条件较差需位移至J47 , 因J47是在J48-原J47的延长线上, 因此, 一台流动站仍从J48往原J47方向测定各塔位, 而另一台流动站则需要先落实J47 , 然后再从J47往J46方向测。
3.4 测量精度统计及分析
3.4.1 测量精度统计
线路测量规范规定: 距离测量的精度要求为1/ , 高差测量的精度要求为015m。显而易见,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应用RTK放样塔位, 复测断面图, 其精度完全能满足送电线路测量的精度要求。
3.4.2 RTK测量误差来源分析
从表中可知, RTK测量还存在一定误差,其来源主要表现在于:流动站标杆没有对中、置平所产生的误差; 基准站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观测基线的解算误差;所选择的椭球参数及投影参考面所带来的误差;周围环境影响、信号干扰造成的误差;气象因素影响造成的误差。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利用RTK进行线路测量, 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的测量原则, 避免了传统测量方法中“从局部到局部”的误差累积和传播, 保证了线路路径走向的准确无误。
(2)RTK与航测方法相结合, 可真正实现送电线路测量的一次性终勘定位, 并可保证工程质量,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青苗砍伐和环境破坏, 降低工程成本, 减少野外劳动强度。可以预见, 航测方法与RTK相结合, 将是今后送电线路测量的最终方向。
(3)利用RTK进行选线, 也可以大大优化线路路径走向, 有效地避开建筑物和不良地质地段, 使线路路径走向更加经济合理。
4.2 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1)工程开始初期, 各机(包括基准站和流动站) 内参数设置可能不一致, 为了避免数据混乱,造成不必要的质量差错, 应在测量手簿中建立一个椭球参数、坐标系统、投影方法都一致的Job , 并将各转角点、控制点坐标都输入到该Job中, 每天各操作人员从该Job中拷贝一个新的Job进行工作。
(2)基准站问题: 由于基准站电台发射功率消耗较大, 为保证一天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选购一个至少100Ah 的电瓶。另外, 基准站东西比较多,应尽量选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 同时还要考虑数据链能畅通传输的地点。
(3)流动站周边环境的影响:当流动站周边遮挡或干扰比较厉害时, 对结果的精度影响非常大, 且初始化时间非常长, 所以应尽量保证流动站周边无大的障碍物和强
的反射或发射源。
(4)因RTK测量不受通视影响, 桩位相对于传统作业方法较少, 为了便于施工放样工作, 建议在地形控制点上、特别是塔位附近增加一定数量的直线桩。
(5)建议线路GPS测量成果分两份归档, 一份以国家坐标系统和线路坐标系统归档, 以便向其他专业和单位提供通用的成果;另一份以WGS-84坐标系统归档, 这主要是为了方便测量工作, 减少坐标系统转换过程中的精度损失和RTK测量过程中的转换参数的设置。
参考文献
[1] 张序.《测量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2] 刘基余. GPS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方法[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3] 刘三枝,等.《GPS 定位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 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
篇9:工程测量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
工程测量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型工程数量逐渐增加,测量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工程测量技术进行了探讨,为同行共勉。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
1 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测量学是从人类经验中发展而来兼有时代性的一门学科,是人类在复杂的自然界中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工程测量中,无论工程项目的大小,系统的工程测量、公路测量和大面积测绘等,都少不了测量技术,工程测量在工程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阶段,测量技术主要提供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和地形资料,还要提供地址勘测、水文地质勘测和水文测量的数据;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要把测量之后的设计变为实地建设的依据,即根据工程现场地形和工程性质,建立完整的施工网,逐一把图纸化为实物。
总之,从施工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工程测量这项工作。因为对于一个工程,首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定位,确定其实际位置,之后确定准确的标识从而确定该区域是否有设计后新增建筑物或者其他,以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基础设施完毕后,还要进行竣工线的投测,即对设备的平整度等进行跟踪测量,来保证设备工艺的流畅。在建筑物的运营管理阶段,工程测量同样重要。通过测量工程建筑物的运行状况,对不正常现象进行探讨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必须重视测量技术和新时期下测量技术的新发展。
2 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2.1 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及应用
在工程测量中,利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GLONASS,以及中国的北斗一号等)在工程测量、地形测绘、施工放样、竣工测量等工程中进行高精度、动态的测量测绘,这种测量技术与卫星定位技术的结合,为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亲历成绵乐铁路工程,对此感受更深。在我国,卫星定位系统的测量技术在各种类型工程控制网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一些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利用卫星定位系统的测量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测量人员的伤亡率。还有实时动态差分法(RTK)测量方法,其精确度达到厘米级别,进行实时动态分析,极大的提高了工程测量外业作业效率。
2.2 摄影测量技术及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是将数字化摄像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等结合在一起,为工程测量提供三维、非接触性、效率高、测绘成果多的`测量方法。此种测量技术多用于航空测量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地籍测量[4]等情况。摄影测量技术中遥感(RS)测量技术以遥感卫星为支撑,融入多光谱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为人们通过空中摄影技术获得对地基础地理信息的收集与利用。RS测量技术具有同步性、时效性、经济性、先进性等优点,在工程项目测量中得到应用与推广。RS技术的应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更为直观准确的测量图和地籍图,对工程测量进度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3 TMS隧道测量系统在引水隧道洞断面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TMS是隧道测量系统的简称,这个系统主要包括TMS Setout隧道放样和TMS Profile隧道断面测量全站仪机载软件包,两者有共同的数据处理平台TMS Office。其中,TMS Office主要用于管理测量数据、测量数据后的处理和定义工程数据。TMS隧道测量系统应用于引水隧道测量是最新的技术,引水隧道施工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及时的进行开挖轮廊线放样,测量开挖的断面,在竣工后,测量一定间距内竣工断面和检查浇筑回填的情况。早引水隧道测量中使用TMS隧道测量技术,测量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使机载程序驱动全站仪自动测量,并且全站仪还可以自动将满足条件的数据保存到其的CF卡上,这些测量的数据精度很高,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效率。将测量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可以使用TMS Office进行数据的处理,这个软件操作很方便,性能也很稳定,极大方便断面报告的输出,而且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输出格式,例如PDF、EXCL、TEXT等格式。
测量报告中还包括详细的各种信息,像断面列、超欠挖面积列、断面桩号、断面点列、施测仪器、日期和人员等信息。这个软件还可以进行地质超挖面积的计算和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断面中心等计算。总之,TMS隧道测量技术在引水隧道洞断面测量中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2.4 测量机器人的应用
测量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的全站仪,通过伺服马达驱动和程序控制并集成激光技术、通信技术和CCD技术于一身,可在测量过程中实现自动识别目标、跟踪目标及自动照准、测角、测距、记录等全自动化功能。测量机器人由球面坐标系统、操纵器、换能器、计算机、控制器及多种传感器等组成。测量机器人通过目标捕捉系统发射的扇形光束和光束探测器快速识别判断目标,然后锁定、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精确照射和测量,测量过程中即使遇到影响通视的障碍,也能锁定目标,如果遇到目标失锁,只需测量人员发出搜索指令,就能重新快速锁定目标。一些测量机器人供应商为用户提供了二次开发平台,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该平台实现所需要的自动测量功能。目前,测量机器人已用于自动变形监测,如地铁隧道、矿区边坡、滑坡体、大坝等变形监测。此外,还用于隧道、桥梁等工程的精密监测以及工民建施工测量、地质勘测、水电测量和矿山测量等领域。
2.5遥感(R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之所以普及的如此迅速,因为它能够实现大面积同步观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经济性等优势。目前,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成为了对地观测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可以为工程测量中快速的提供基本地形图、地籍图等,十分便利。
2.6 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测图技术是在测量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形成图像的过程,也称计算机成图技术,在实际的野外测量工作当中,通常应用大比例尺来进行实地测量成图,在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时,需要对这些原图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如果地面数字图能满足一定的精度及比例尺要求,则可直接通过常规的测量方式、摄影及数字化方法进行数据的采集,然后在计算机自动化的成图软件的帮助下,使地图中的坐标点用数字的形式表面出来。通过分析其技术应用的原理,可以发现数字化测图技术也是以传统的纸面测图原理作为基础,同时采用数据库技术和数字图形处理方法以达到实现地图住处测量数据的获取、转化、识别、存储、处理机修改绘图等一系列工作内容,最终得到有用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还可对电子地图进行高效、便捷、保真的进一步数字化处理。
总之,作为工程测量人员,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结合工程实际和需要,选择针对性的工程测量新技术,在为工程测量提供便利和节约大力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为工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助推我国工程测量事业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海洋,张国旗.测绘新技术与工程测量的内在联系[J].科技致富向导,(12).
[2]李建光,李新星.浅谈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4).
[3]龚欣繁.关于工程测量要注意相关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3).
篇10: 工程测量心得体会
为期十天的测量实习结束了,在这期间,我们小组完成了所有的测量任务并最终完成了1:500的地形图绘制。虽然这些天很累很苦,但是很值得,我们整整的把课堂的知识拿到了实地来检验。
最开始的两天颇为不顺,由于对仪器的使用不熟练,对误差许可范围的不清楚,我们耽误了不少时间。经常是一个点位反复测量甚至测量数遍都达不到误差许可范围,这样就耽误了很多时间,但是在遇到困难后,我们能够在晚上很累的状态下讨论问题的所在,并在课本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经过我们的努力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在本次测量实习中,最大的体会是分工合作统筹安排,绝不出现“有的人不干活,有的人忙不完”的现象,我们小组7人,每一位组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在炎热的天气下,最值得称赞的是我们可爱的女生们,为了提高机器的精确度,保护仪器,她们把本该为自己防晒的伞打到了仪器的上方,为仪器打伞。为了赶工赶时间,我们小组几乎每日早晨5点半开始测量,早餐轮流吃饭,人歇机不歇,中午吃晚饭在休息片刻后1点开始继续测量一直到晚上7点半左右结束,晚饭依然是轮流吃饭,看不清楚打开应急灯照亮机器和点位,这样的工作为我们节约出了大量的宝贵时间,我们小组的工
篇11:工程测量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光明大学xx专业的毕业生,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这份自荐信,给我一次迈向成功的机会。
大学四年转眼即逝,我满怀希望地走进社会这个更加博大的课堂,当今世界充满着竞争,充满着挑战,也充满了机遇,我希望能从贵公司得到一个机遇,一个舞台,用我所学去服务公司、服务社会。
大学期间,我系统学习了数控专业英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数控机床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交直流调速系统,数控编程,电器—plc控制基础,典型数控系统分析,单片机原理,c语言编程,自控系统,机械加工工艺,制造工程等专业课程。为了把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将我所学用于实践,不断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计算机方面,我能熟练地运用windows、office等办公软件,,能够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
这四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今后迈向社会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我的过去,正是为贵公司的发展而准备、而蕴积;我的未来,正是为贵公司而奋斗、而拼搏,而奉献,真诚地期盼您的答复。
怀着自信的我向您推荐自己,如果有幸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愿从现在做起,虚心尽责,勤奋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竭力为公司的发展添一份光彩。
最后,再次感谢您阅读此信,期待您的答复,愿贵单位兴旺发达!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12:工程测量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是一名即将于20xx年xx月毕业于xx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学生。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我热爱自己的专业,在校期间,系统学了制图、力学、测量等工程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还学习了有关施工与组织设计的知识,并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向导,努力使自己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课余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熟悉使用shotoshop、cad制图,熟练使用网络。在校期间参加各种考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积极参加操作性较强的实习和设计,在xx-xx学年我多次参与学校和xx筑通道路与桥梁咨询有限司道道测量实习,目前能基本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熟悉道路测量以及编程。因为我深知,在现今社会中,空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
因为勤奋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感谢您关注我的求职信,期待您的反馈!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篇13:工程测量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xx地质大学xx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
通过对贵公司的一些初步了解,本人有意加盟贵公司,为公司尽一份力。为便于公司对我的了解,现自我简介如下: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
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测绘科学与技术、矿山测量学、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图投影、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
通过学习,本人系统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u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的理论,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各类地图设计与编制的理论与技术。
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能成为 20xx年执业医师考试指导临床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医科大考查课试题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多次参加各种文体活动,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将所学用于实践,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因出色的表现,在一年级就参加了校党委主办的党校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时,我还根据自己的兴趣,辅修经贸英语,选修二外日语等多门人文,管理课程,使自己不仅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而且努力成为一个知识全面,涉猎广泛的全方位人才。
现在,我以满腔的热情,准备投身到现实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所以怀着自信我向您推荐自己,希望贵单位能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我会好好珍惜它,并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贵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
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 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篇14:工程测量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能抽空垂阅我的自荐信,您辛苦了。我祝贵公司宏业蒸蒸日上。我是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的毕业生,名叫………我怀着一颗执着而赤诚的心,渴望得到您的了解和赏识。
我对我的专业充满强烈兴趣,在校期间我努力学好基础课程知识,同时努力做好实验、实习,自己下来深入研究领悟知识要点,技术重点,做到理论和实践操作同步发展,努力为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大学生。在班里我一直担任实习组长,认真负责地组织好每项实习,通过实习,我增强了团队组织管理能力,深度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我加强熟练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gps、rtk等测量仪器的运用。还加强对南方cass、南方平差易、mapgis、autocad等相关软件的运用能力。我能吃苦耐劳,一心只为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奋斗。我只是一名普通大专生,有很多不足的需要学习,需要领导指导,虚心接受指导批评是我的一贯的原则,请相信通过学习我能把我的工作做好。
贵公司的前景已经吸引了我,我感觉到了梦想就在前方,我忠心希望能为贵公司效力,贡献我的所有才能,谢谢!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xx年xx月x日
篇15:工程测量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xxx,是一名即将于20xx年07月毕业于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学生。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我热爱测量及其相关专业,在校期间,系统学了制图、力学、测量等工程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还学习了有关施工与组织设计的知识,并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向导,努力使自己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课余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熟悉使用shotoshop、cad制图,熟练使用网络。在校期间参加各种考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积极参加操作性较强的实习和设计,在08-09学年我多次参与学校和贵州省筑通道路与桥梁咨询有限司道道测量实习,目前能基本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熟悉道路测量以及编程。因为我深知,在现今社会中,空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惧怀逸兴思斗志,欲上青天揽日月。”
期待您的反馈!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更多推荐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