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本文共6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根据我国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的规定,安徽省于今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520元、1350元、1250元、1150元;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分别为:16元、14元、13元、12元。此次调整后,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10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10元。以合肥市区为例,调整后,合肥市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520元,相较此前的1260元上涨26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达到16元。

20xx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规定:今后每两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

从安徽省人社厅获悉,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我省日前出台《安徽省最低工资规定》。该规定自20xx年2月1日起施行。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省政府规定的,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条件下,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最低报酬的标准。 《规定》明确了我省最低工资标准适用对象、调整的参考依据及程序等。省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该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该规定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每两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

《规定》要求,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条件下,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会组织依法对该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人社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用人单位违反该规定的行为,劳动者有权向人社部门举报或者投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或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县级以上政府人社部门责令限期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超过限期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以下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超过限期10日以内的,赔偿金数额为应付金额的50%;超过限期10日以上不满20日的,赔偿金数额为应付金额的70%;超过限期20日的,赔偿金数额为应付金额的100%。用人单位拒不支付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加付赔偿金的,由人社部门按每拒付1名职工罚款20xx元的标准给予行政处罚。

篇2: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第一条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规定。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最低工资标准,是指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条件下,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最低报酬的标准。

本规定所称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劳动者在国家和省规定的年休假、产假、计划生育手术假、探亲假、婚丧假等假期内休假,以及在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视为提供正常劳动。

第四条 最低工资标准分为月最低工资标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

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劳动者。

第五条 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主要参考当地的下列因素:

(一)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二)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就业状况。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在参考前款规定因素的基础上,还应当参考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制劳动者之间的差异。

第六条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统计、物价等部门和省总工会、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在测算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拟订全省各市、县最低工资标准方案。

(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全省各市、县最低工资标准方案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征求意见;必要时,听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代表的意见。

(三)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各方意见,对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方案修改完善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各级人民政府网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网站和安徽日报,应当向社会公布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以适当形式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宣传最低工资标准。

第七条 最低工资标准每两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

第八条 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条件下,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等工资形式的用人单位,应当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九条 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劳动合同期内的被派遣劳动者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第十条 在确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是否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时,下列项目不计入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四)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伙食、交通、通讯、培训、住房补贴;

(五)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一次性奖励;

(六)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的其他福利待遇。

第十一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劳动者举报、投诉的,应当依法处理。

第十二条 工会组织依法对本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发现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可以提请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报或者投诉。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超过限期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下列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超过限期10日以内的,赔偿金数额为应付金额的50%;

(二)超过限期10日以上不满20日的,赔偿金数额为应付金额的70%;

(三)超过限期20日的,赔偿金数额为应付金额的100%。

用人单位拒不依照前款规定支付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加付赔偿金的,由作出责令支付决定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每拒付1名职工罚款20xx元的标准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20xx年2月1日起施行。

篇3:安徽省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我省低收入群体可以舒心一笑了:从7月1日起,我省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月最低工资最高可达720元,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最高可达7.50元。此次月最低工资标准增加额最高为160元,最低为110元,增幅达25.9%至 28.6%。这是6月17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得的最新消息。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设立最低工资标准旨在缩小收入差距、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通常情况下,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调整一次,我省上次调整最低工资是在,当时月最低工资最高为560元,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最高为6元。,考虑到不少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效益下滑,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劳动保障部门决定暂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据介绍,我省最低工资标准共分6档。调整后,月最低工资最高可达720元,最低为500元;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最高为7.50,最低5.20元。

调整后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档月工资720元,小时工资7.50元

合肥市市区;马鞍山市市区

二档月工资680元,小时工资7.10元

淮北市市区;淮南市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芜湖市市区;铜陵市市区

三档月工资630元,小时工资6.60元

蚌埠市市区;滁州市市区;巢湖市市区;宣城市市区;池州市市区、九华山风景区;安庆市市区;黄山市屯溪区、黄山风景区

四档月工资580元,小时工资6.10元

当涂县;宁国市;亳州市市区;宿州市市区;阜阳市市区;六安市市区

五档月工资530元,小时工资5.60元

肥东县,肥西县;濉溪县;淮南市潘集区、毛集试验区,凤台县;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铜陵县;五河县,怀远县,固镇县;天长市,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凤阳县,定远县;含山县,和县,无为县,庐江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郎溪县;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怀宁县,桐城市;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蒙城县,涡阳县;界首市,太和县

六档月工资500元,小时工资5.20元

长丰县;旌德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望江县;利辛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颍上县,临泉县,阜南县;寿县,霍山县,霍邱县,金寨县,舒城县和叶集试验区

[安徽省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篇4: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2022年

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2022年

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安徽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由1550元调整到1650元,第二档由1380元调整到1500元,第三档由1280元调整到1430元,第四档由1180元调整到1340元。非全日制劳动者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第一档由18元调整到20元,第二档由16元调整到18元,第三档由15元调整到17元,第四档由14元调整到16元。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的项目有: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伙食、交通、通讯、培训、住房补贴;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一次性奖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的其他福利待遇。

以下是2022安徽最低工资标准一览表:

基本工资包括五险一金吗

基本工资不包括五险一金,五险一金是根据工资的多少扣费的。

(一)五险一金

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和住房公积金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缴纳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的要求,公积金,是根据企业效益而定,效益不好,可以自己确定比例,不属于社会保险范畴。

(二)基本工资

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

基本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来说,在企业中,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价值核定的薪资,这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同一职位,可以根据其能力进行工资分不同等级。

岗位工资的形式

岗位等级工资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岗一薪制,另一种是一岗多薪制。一岗一薪制是指一个工资标准,凡在同一岗位上工作的员工都执行同一工资标准,岗位工资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组成一个统一的岗位工资标准体系,它反映的只是不同岗位之间的工资差别,不反映内部的劳动差别和工资差别。一岗一薪制,岗内不升级,新工人上岗采取“试用期”或“熟练期”办法,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即可执行岗位工资标准。一岗一薪制,适用于专业化、自动化程度较高,流水作业、工种技术比较单一,工作物等级比较固定的工种。

一岗多薪制,是指在一个岗位内设置几个工资标准以反映岗位内部员工之间的劳动差别的岗位工资制度。由于企业的岗位比较多,从管理成本上分析,不可能为每一个岗位都设立工资标准,企业只能是采取将相近的岗位进行合并以采取同一工资标准,这就造成了同等级岗位内存在工作差别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企业 在同一等级内划分档次,员工在一个岗位等级内可以通过小步考核而升级,直至其工资达到本岗最高标准。一岗多薪制适合于那些岗位划分较粗、岗位之间存在工作差别、岗位内部员工之间存在技术熟练程度差异的企业或部门。

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的区别就是岗位工资是是属于基本工资的,岗位工资是其中的一部分。

篇5: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8月10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六项社保待遇调整方案,宣布将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目前的每月1720元调整至1890元,增加170元。本次调整从9月1日起执行。

同时,北京相应提高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最低工资标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18.7元提高到每小时21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45元提高到每小时49.9元。

此外,北京市还提高了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20的失业保险金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档上调90元。累计缴费以上的每月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为1321元。

城乡居民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月增40元

自年1月1日起,全市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40元,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470元增加到510元;福利养老金由每人每月385元增加到425元。此次调整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8月15日发放到位。

此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待遇调整,财政投入达40亿元,预计89.8万人受益,其中享受福利养老金44.7万人,享受基础养老金45.1万人。

篇6: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重要手段。市人力社保局表示,从9月1日起,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目前的每月1720元调整为1890元,月增170元。同时,相应提高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18.7元提高到21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45元提高到49.9元。

伤残津贴:月人均达4075元

目前,全市享受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和生活护理费人员共1.24万人。

为保障因工负伤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基本生活,本市自2001年起对这一群体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逐年进行了调整。2016年仍将继续调整待遇。具体见下表。

失业保险金:每档上调90元

从9月1日起,为提高失业人员收入水平,本市失业保险金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档上调90元。

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212元;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239元;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不满15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266元;累计缴费时间满15年不满20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293元;累计缴费时间满20年以上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321元。

今年本市将集中调整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工伤保险定期待遇、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与失业保险金六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

另外,按照国家规定,本市机关事业单位2015年年底前退休的人员,也将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并将于9月底前发放到位。

□企退养老金

四类方式调整企退人员养老金

人社部门透露,这次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方案主要包括定额调整基本养老金、挂钩调整基本养老金、适当向高龄退休人员倾斜、特定人员的调整方式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这次调整从1月开始补发,在8月底前发放到广大企业退休人员手中。

这次的调整幅度达到了国家要求的6.5%的涨幅,这也是本市第24次调整企退人员养老金水平。

调整1 普惠式调整月增50元

定额调整基本养老金属于普惠式调整,每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均增加50元。这也是本市近年来首次再度推出定额调整基本养老金的方式。

调整2 挂钩调整基本养老金

◎按缴费年限普遍增加

2016年实行与缴费年限挂钩普遍增加基本养老金的办法,其中,缴费年限满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5元。

◎按绝对额分三档普遍增加

本市将退休人员2015年年底前的月基本养老金由高到低划分三档,4855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55元;3355元(含)~4855元之间的每人每月增加65元;3355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75元。此次调整实施由少到多的绝对额标准逐渐加大倾斜力度,保障了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员能够适当多增加基本养老金。

同时,为了兼顾公平,针对少数退休人员按绝对额调整养老金后低于下一档的,还将进行差额补足。

举例1:李阿姨的全部缴费年限是32年,2015年12月的养老金为3360元/月,按左图中按绝对额的第二档标准,应上调65元,与原养老金相加为3425元。但2015年12月的养老金低于3355元的第三档人员上涨75元后,部分人员会达到3430元(3355士75),高过李阿姨的3425元,所以再对李阿姨提高5元,使她达到第三档的最高额3430元。在绝对额的调整中,李阿姨实际每月增长的养老金是70元;再加上按缴费年限调整的养老金,实际共增加养老金216元/月。

调整3 向高龄退休人员分四档倾斜

2016年继续坚持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向高龄退休人员适度倾斜,对在2015年年底之前已经年满65周岁高龄退休人员,在按照上述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进行调整后,按照四档年龄阶段再次享受到50元至80元四个档次的倾斜政策。

举例2:王大爷的全部缴费年限为40年,2015年12月年满68周岁,基本养老金为3660元/月。王大爷每月增加养老金285元,调整之后基本养老金为3945元/月。

调整4 特定人员继续享受倾斜政策

一是继续单列调整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此次调整仍将按往年办法,以参加革命工作时间进行调整,即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36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340元。在上述两档标准的调整基础之上,他们还享受高龄退休人员的倾斜政策,本次调整普遍增加420至440元/月。

二是保证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原工商业者、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调整后不低于全市养老金的平均水平。同时,在2015年年底之前已经年满65周岁及以上的高龄退休人员,还享受高龄退休人员的倾斜政策。

三是对企业退休、退职、退养人员最低养老金标准进行了调整。此次调整后,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退职人员生活费、退养人员生活补助费的最低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1714元、1559元、1418元。参加2016年度调整的企业退休、退职、退养人员,调整后不足上述最低标准的,对应补足到最低标准。

□居民养老金

城乡居民养老金月增40元

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市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40元,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470元增加到510元;福利养老金由每人每月385元增加到425元。

这次调整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在8月底之前发放到位。此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待遇调整,预计2016年受益人数为89.8万人,其中享受福利养老金44.7万人,享受基础养老金45.1万人。

□最低工资

调整最低标准月增170元

人社部门介绍,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重要手段。2016年,市人社局将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目前的每月1720元调整为1890元,增加170元。

同时,本市还相应提高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18.7元提高到每小时21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45元提高到每小时49.9元。

据介绍,本次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自2016年9月1日起执行。

□伤残津贴

每人月均达4075元

为保障因工负伤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基本生活,本市自2001年起,对因工负伤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职工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逐年进行了调整。目前,全市享受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和生活护理费人员共1.24万人。

2016年,本市继续调整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其中,工伤津贴和供养亲属抚恤金自1月1日起执行,生活护理费自7月1日起执行。具体如下:

□失业保险金

本市失业保险金每档上调90元

为提高失业人员收入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2016年的失业保险金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档上调90元。这项调整自2016年9月1日起执行。

更多推荐

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