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胶南岚山头地区A型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岩成因,本文共3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胶南岚山头地区A型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岩成因
胶南岚山头地区A型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岩成因
胶南岚山头地区花岗质片麻岩的化学成分表现为SiO2含量普遍高,为68.4%~78.26%,Al2O3含量为11.34%~15.84%,而TiO2、Fe2O3、FeO、MnO和MgO的含量明显偏低,其中Fe2O3为0.69%~2.12%,FeO为0.18%~1.56%,MgO为0.05%~1.53%:岩石明显富含Na2O、K2O强烈贫CaO,其中Na2O+K2O的含量为8.32%~10.33%,K2O的含量为3.87%~5.24%,CaO的含量为0.19%~1.27%.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相对平坦,具较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和强烈-中等的负Eu异常.具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的特点,高场强元素Ti、Nb和Ta显示明显负异常,且所有样品均具明显负P异常.花岗片麻岩的原岩为A型花岗岩,指示其形成于拉张作用下的陆缘火山弧构造环境,原岩可能为新元古代下地壳富钾的变质玄武岩部分熔融而成,形成压力为0.8~1.0 GPa,部分熔融程度小于10%.胶南A型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与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陆缘火山活动有关,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苏鲁地区的强烈反响.
作 者:周开富 薛怀民 刘福来 ZHOU Kai-fu XUE Huai-min LIU Fu-lai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100037 刊 名:岩石矿物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 年,卷(期): 26(2) 分类号:P588.34+5 P581 关键词:A型花岗质片麻岩 地球化学特征 原岩成因 苏鲁地体篇2:南岭西段花山-姑婆山A型花岗质杂岩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南岭西段花山-姑婆山A型花岗质杂岩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花山-姑婆山花岗质杂岩带由同安、花山、牛庙、金子岭、乌羊山、里松和姑婆山等岩体所组成,岩性为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富含中基性暗色包体,主要侵位时代为160~163 Ma.岩带以富碱,高钾,富含Rb、K、Ba、Pb等大离子半径亲石元素(LILE)及富含Th、U、REE、Y、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主要特征.中酸性主岩和暗色包体的ISr值分别在0.70501~0.70742和0.70473~0.70570范围内,εNd(t)值分别在-0.37~-3.21和-0.47~+1.94范围内.这是一个以地幔物质略占优势的A1亚型花岗质杂岩带,其源区物质可能主要是经过交代和富集的具有OIB型微量元素特征的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在后造山阶段大陆地壳拉张减薄的'构造环境下,软流圈地幔沿超壳深断裂的上涌和底侵,导致了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源区物质不同程度、不同深度和多批次的熔融,以及硅酸盐熔浆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是形成岩带中不同类型中酸性岩浆岩的主要机制.
作 者:朱金初 张佩华 谢才富 张辉 杨策 ZHU Jinchu ZHANG Peihua XIE Caifu ZHANG Hui YANG Ce 作者单位:朱金初,张佩华,杨策,ZHU Jinchu,ZHANG Peihua,YANG Ce(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10093)谢才富,XIE Caifu(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10093;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443003)
张辉,ZHANG Hui(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刊 名:地质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GE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80(4) 分类号:P5 关键词:南岭 花山-姑婆山岩带 A型花岗岩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篇3:湘东地区板杉铺加里东期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湘东地区板杉铺加里东期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湘东地区板杉铺加里东期岩体是一套具埃达克岩性质的花岗闪长岩.该岩石具有高的SiO2(~70%)和Al2O3(~16.5%)、中等高的Na2O/K2O比值(普遍大于1.0,可达1.4)和低但可变的Mg质指数(Mg#=37~59).相对高的Sr(均值:520×10-6)和Ba(1 052×10-6~1 502×10-6)以及低的`Y(<12×10-6)和Yb(<l×10-6)丰度,导致该岩石具有低的Rb/Sr(0.17~0.42)、高的Sr/Y(34~64)比值,以及LREE强烈富集[(La/Yb)N=27~71]而铕弱负异常(Eu/Eu*=0.76~0.91)的稀土配分模式.因此,板杉铺岩体源区岩可能为石榴角闪岩或石榴角闪岩-角闪榴辉岩过渡相.但低Nd和高Sr同位素组成[εNd(t)=-6.7~-8.4,(87Sr/86Sr)i=0.7078~0.7140]说明它们并不来源于俯冲的玄武质洋壳或亏损地幔;而高放射性成因Pb[(206Pb/204Pb)i=18.22~18.78]和高微量元素比值(如Ba/La=~15~28,Th/Ce=0.29~0.36)暗示深海沉积物及再循环的陆源沉积物可能已卷入这些岩石的成因.结合区域地质、地层和构造事件,认为早古生代可能的陆-弧-陆碰撞是导致研究区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产生的重要机制,而源于先前富集地幔的玄武质岩浆底侵则诱导了加厚的中酸性弧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可能经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过程最终形成了板杉铺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华南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的厘定不仅揭示早古生代时期华南地区经历了地壳增生事件,对正确理解华南、特别是扬子板块东南缘Au-Sb-W-Cu等多金属成矿作用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许德如 陈广浩 夏斌 李鹏春 贺转利 XU De-ru CHEN Guang-hao XIA Bin LI Peng-chun HE Zhuan-li 作者单位:许德如,陈广浩,夏斌,XU De-ru,CHEN Guang-hao,XIA Bin(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李鹏春,贺转利,LI Peng-chun,HE Zhuan-li(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刊 名:高校地质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年,卷(期):2006 12(4) 分类号:P588.1 关键词:加里东期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 早古生代陆-弧-陆碰撞 湘东板杉铺地区 华南
更多推荐
胶南岚山头地区A型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岩成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