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晚秋的现代散文,本文共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晚秋的现代散文

晚秋的现代散文

昨晚我到植物园里散步,徜徉至现河木桥的时候,顿然感到了秋风萧瑟,但见桥头上只有三两个摆摊的了,行至木桥中心,这里已空无一人,心想,都让秋天的凉风给刮跑了。有压腿习惯的我,很自然地独立桥中心,压腿。我眼前是一片苍凉,现河的水几近干枯,只在长长的现河里一个小水湾一个小水湾的,现河里的植物已经倒伏,一棵一棵东倒西歪的,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没有了生机,河岸是一片落叶。我独立许久,茫然地俯瞰着桥下的景色,给我的感觉是,这就是晚秋。

此刻,我也想到了著名女作家庐隐写的《我愿秋常驻人间》,那是另一种感受,她是这样说的:“当霜薄风清的秋晨,漫步郊野,你便可以看见如火般的颜色染在枫林、柿丛和浓紫的颜色泼满了山巅天际,简直是一个气魄伟大的画家的大手笔,任意趋之所在,勾抹涂染,自有其雄伟的丰姿,又岂是纤细的春景所能望其项背?”女作家说服了我,我意识到了晚秋的美好,细细想来,确是如此,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晚秋的静美也是一种人间大美,让人们躁动不安的心归于平静,使人们忘记了生活中的烦忧。女作家对晚秋的绝美描写,已覆盖了我先前那种凄迷哀凉的感觉。不过此时已是晚秋的光景,女作家也不免发出:“我愿秋常驻人间!”的感慨。

晚秋,濒临秋天的边沿,准备向冬天过渡,向冬天交接,秋姑娘回头望望走过的一个季节,还真有点依依不舍。晚秋,总是让人留恋,让人不舍,让人回味着这一个秋季里所带来的美好感觉,晚秋正午时分的阳光已经南斜,透过窗户普照了大半个房间,感到此时的阳光真好,晚秋的阳光没有夏天里毒辣,没有冬天里阴冷,既暖暖的,又很柔和,照的人身上暖洋洋的,心里很舒适,觉得这样的阳光多驻留些时日该有多好啊!此时我的心情一如女作家想的,想如何挽留住秋天。但这是人说了算的吗?秋天也随时光运转,一旦过去,就要承接冬季,再迎接下一个秋天。既然,规律不可违,秋天不可留,先辈们已发明了“抢秋”,抢秋粮、抢秋果,抢秋天的时光,通俗说法就叫“秋忙”。

秋忙,在我老家都流传着:“秋来农事急如火,男女老少都上坡。”“三春不如一秋忙”“秋天坐一坐,春天忍顿饿”的说法。过去,乡民们都抢在秋季里,突击割豆子、割谷子、割黍子、刨花生、掰玉米、出红薯、出大姜、摘苹果……从中秋、深秋到晚秋,乡民们都在抢收抢种,农活一环扣一环,感到没有干完的时候。现在已是晚秋了,老家的果农们还正在忙着摘苹果、卖苹果,忙得不亦乐乎。每每和他们交谈起来的时候,他们总觉得秋天的时光短暂,稍纵即逝,尤其是到了现在这个晚秋的时候,他们说,一晃就过去了,失之惋惜,所以,越在这个时候,他们越在抢秋天即将失去的时光,抢在晚秋里把秋天的农活干完。

联想到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在人生的晚秋阶段,正如女作家庐隐所说:“至于秋风的犀利,可以洗尽积垢,秋月的明澈,可以照烛幽微,秋是又犀利又潇洒,不拘不束的一位艺术家的象征,这种色调,实可以苏息现代闲闷人群的灵魂……”这话说的多好啊!即使在人生的晚秋阶段,这是人生“又犀利又潇洒”的时光,美好即使是一瞬,也是瞬息的.芳华,也是短暂的升华,就如这晚秋的景致,“如火般的颜色染在枫林、柿丛和浓紫的颜色泼满了山巅天际”,那是生命中的绝美。即使那飘舞的落叶,也犹如那翩然飞舞的一只只蝴蝶,欣然舞动着生命中的精彩,把美好的瞬间留给人间。人生的晚秋,正接近“夕阳无限好”的美好时光,要为人生理想事业发出余热,让人生的晚秋放射出灿烂的光华,为整个人生走出绝美的华章。

农事中的“抢秋”“秋忙”,那“抢秋果”“抢秋粮”,其实引申到人生的晚秋中就是“抢时光”。正值人生之秋尤其是晚秋的人们很多,他们有的濒临退休,有的刚刚退休,正是人生晚秋这个阶段。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比从前更加匆忙,他们有的自学摄影、舞蹈,有的自学乐器、书画,有的进了老年大学,天天学习忙。与他们交谈起来我便问:“你们现在又学这个、学那个的干什么?”他们是这样回答的:“现在正是说老不老的时候,你说闲着干什么?”“过去因工作、事业没时间学,即使自己有爱好,也都白白地荒废了,真是可惜,现在正好利用这段时光,把过去浪费的时光补回来。”说着话的时候透着一种自信。

听着他们的谈话,我想了许久,我在想,他们这部分人正值人生晚秋,他们恨人生苦短,他们惜时光如金,他们最懂得人生晚秋之时时光的宝贵,稍一放松就会从指缝里溜走,将会进入“人生的冬天”,到那时体力、精力都跟不上了,学什么也晚了,就会后悔莫及。所以,他们都在拼抢着人生晚秋这段美好的时光,努力学文化,学艺术,收获人生晚秋的美好。活出人生晚秋的精彩,成就完美的人生。前些日子听说,他们排练出舞剧到省里参加汇演;她们的广场舞参加青岛市比赛;他们的书画参加了市里的书画展。具体得奖不得奖我不知道,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种精神,精神可贵,这是在人生晚秋绽放出的鲜艳之花。

晚秋即将过去,美丽的时光失之可惜,晚秋里的乡民们要“抢秋”;正值人生晚秋的人们要“抢时光”,愿我们在晚秋里收获自己所需要的“秋果”和“时光”。

篇2:晚秋经典散文

晚秋经典散文

因为陪同新生去郊外军训基地,我才有机会离开了喧嚣的城市,去寻找逝去了二十几年的田园牧歌。

晚秋的午后,太阳还是热辣辣灼着头皮,孩子们被教官带去训练了,我抽空出了训练营,独自去公路对面的小镇子,去寻找从前农村生活的记忆。

远远望过去,当年的小茅屋已经全被清一色的红瓦房代替了,只是那绿树丛中或隐或现的木篱笆和一颗颗高挑的向日葵花还是和当年一样。

顺着路边一条茅草路走了下去,一座木板桥横过了一条清澈的小河,只是和当年岸边一样的绿草野花间散落着许多垃圾,几条白色的塑料袋挂在岸边的草茎上,随着流水飘摆着,上面沾满了脏兮兮的污泥!——这已不是当年我家门前那条趴在水边可以喝,挽起裤腿就可以下河摸鱼捉蝲蛄的珠子河了!

过了桥,顺着夹在木篱笆中间的小路独自走着,路上没有人,只有篱笆上爬满的豆角秧兀自开放着寂寞的小花;一束束向日葵,趴在篱笆上冲着我一脸金黄的惊奇;还有一丛丛顺着人家木大门伸出的海棠果、山楂果眨着眼睛,默不作声地看着我这个陌生人,全没有了当年门前老柳树下乘凉闲聊的大人们,更不见爬到树上摘柳叶玩售票上树游戏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如今孩子们连树上的鲜果儿都没了兴趣,不像我们小时候解馋就是去园子里偷黄瓜。

人都哪里去了?我听到每间房子里都传来了电视的喧闹声——如今人们已经不必要再从聊天里寻找乐趣了,他们尽可以陶醉在虚拟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偶尔有几个人走过来,看到我对着那些花呀草呀瓜呀果呀拍照,投来几束惊异的目光,转而又恢复了淡定,继续走自己的路。这样也好,我不用再像小时候去舅爷爷家的老岭屯时,还要应对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絮絮叨叨地问询,甚至把你送到亲戚家的热情,此时我尽可以陶醉在镜头里花鸟草虫的世界,享受着宁静的乐趣!

小路的尽头是铁路,顺着铁路边有稀稀落落几户人家散落在墨绿色的玉米地里,走到一户低矮的老房子的木门旁,一个头发银白的老大娘站在大门口,满脸慈祥地看到我,远远地打着招呼:“孩子,来吃枣子吧!”

我走过去,看到老人手上摊着几颗绿色的果子——这是我们老家山上常见的野果元枣子:“我今天要给老佛爷上供,刚从从市场买的,可好吃了!”

我经不起老人的热情,就吃了两颗,甜丝丝的,和猕猴桃味道差不多。

老人还是热情不够:“孩子,到了家门口,你就进来喝口水吧,我家就我一个人!”久违的乡间淳朴让我心里暖融融的,于是我随着老人走了进去。

一看老人就是个勤快人:柴门前小路的两边种着茂腾腾的玉米,结着大大的穗子,每个穗子上面顶着一撮紫红的英儿,正是能够啃青儿(煮着吃)的好时候,小院子铺着红砖,扫得干干净净,一道不足一米高的花墙将小院儿和菜园隔离开来,一丛结满红彤彤果子的海棠树从园子越过花墙伸进了小院,浓浓的'树荫散落在花墙上摆着的一排花盆儿里,盆儿里的花儿有的热热闹闹开满了花朵,有的还只是刚刚桠上的小苗儿。

拉开已经有些离位了的木板门,老人说什么也让我进屋里坐坐。老人的屋子里的陈设实在是太寒酸:炕上摆着已经泛黄的炕柜,墙角摆着一架老式缝纫机,正屋门对面摆着两个木板柜子,柜子上铺着红布,红布上面摆着几尊佛像,佛像前面的香炉边供着几枚元枣子,刚刚燃尽的檀香在红布上流下了几串白色的烟灰,屋子里还弥散着淡淡的香烟味儿。

在炕沿上坐下,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我今年七十五了,跟我那活了六十岁的老头子比,够本儿了!我有三个儿子,一个在省城工厂当总经理,一个出国在日本,就属小儿子没能耐,在市里卖菜。孩子们对我都好,过年的时候我去了大儿子家,儿子的房子有一百五十多平呢!我一直等到二月二给大儿媳妇过完生日才回来。媳妇生日那天,我给了她五百块钱,告诉她:妈妈也没有多,就是一点儿意思!我没什么来源,就靠着老头子去世后铁路每月给的600元遗属费。从儿子那回来,我就去了镇里的老年公寓,‘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的草窝’呀,到了春天,我还是回来了!”

“您就一个人了,为什么不到孩子身边去呢?”

“孩子们都让我去,我不愿意麻烦他们。他们对我都很好,说我缺钱就吱一声,小儿子还给我买了一车柴禾呢!他卖菜不容易,虽然孩子不要买柴禾的钱,我还是给了他。临走时我又多给了他二百块钱,告诉他:妈妈这儿也没什么好吃的,你就去饭店吃点儿好的吧!”

“您一个人没有意思,咋不买个电视呢,这样晚上就不寂寞了!”

“儿子们都要给我买呢,我不想要,我有白内障,也看不出个啥呀,还费电字儿,不如自己念念经!”

老人操起了炕上的一部简易手机给我看:“我的儿子们都孝顺着呢,你看这是我儿子给的,我把儿子们的电话号码都告诉了邻居,如果那一晚上我睡死了,就让他们通知孩子们!”

一句句轻描淡写地谈话,每一句都使我内心泛起了阵阵酸楚:老人处处在维护着孩子的声誉,而每一句又难掩自己老境的孤独悲凉!

老人送我出门的时候,指着花墙上一盆小花说:“过年的时候,儿媳妇说她喜欢这花,让我给她桠一颗她来拿,花都开了,这孩子还没来!”又指着园子里的青玉米棒子说:“儿子说让我种玉米,他回来啃青儿,我打电话告诉他玉米都快老了,儿子说忙,让我自己吃吧!”

老人一直把我送到铁道边,走出很远,她还在望着我——很像妈妈活着时候的情景。每一次我回城里,妈妈都会拖着严重关节痛的双腿,扶着路口的篱笆,一直望着我在她的视线里消失,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唯恐下一次再也看不到远在他乡的儿子!走在那条一里多长小路上的每一步,我都感觉是那样的沉重,我不敢回头看又无法控制自己不回头,可是一回头看到妈妈那瘦小的佝偻的身影,她那被秋风吹扬起的丝丝白发,就会将我的心紧紧缠绕,挤压出了满脸酸楚的泪水!

小路上依旧不见人影儿,在夕阳残照里只有呢哝的秋虫诉说着晚秋的凄凉!

篇3: 散文:晚秋

散文:晚秋

秋风送爽,在秋雨的洗礼下,秋天洋溢的气氛深沉、自满而飘逸,有坦然沉淀的自律,有不可抗拒下的默然,有奉献繁华的矜持。春华秋实,经历秋,用心感受,便知秋的豪迈,秋的执著,秋的奉献,而更加的眷恋。

门前的植物,一直在不间断地更新,时时有落花败叶佛入视野,不由暗叹时光匆匆,往昔的美好难以留住。大自然的更迭,那些顽强的生命力也无法阻挡岁月的沧桑,有些风华诚然已经逝去不再,但是某些收获却是丰盛的,一切美好已定格在心灵深处。

深情的晚秋,有忧也有喜。看那淌漾在风雨中依然持久争春的长春花,在不懈的坚持花期,在秋风中依然含笑飘逸,让人心生震撼与甜美。它们的`花期已经经历过整整一个严夏,但是却一直与秋相伴,精神依然饱满,花总是不断峥嵘开放,如含春的姑娘,满面含羞,阿娜多姿,芬芳四溢!让人心里平添无限流连与快乐,让迷人的晚秋增添生机与耀眼的光彩。欣赏它们,让人犹如春天般的怡然,自信!

秋风萧瑟,稍有丝丝寒,落叶依然在飘,长春花依然在尽情开放,蝈蝈在某个角落伴随清脆的鸣叫声东奔西走,结伴的麻雀在门口旁若无人的“啾啾”欢唱。我店突然飘来七仙老妈妈,一次难得的遇见,让我既惊又喜。这七位可亲可敬的浙江老妈妈是专门结伴来安庆游玩的,看到她们,我想到自己的母亲,倍感亲切。她们都精神焕发,热情洋溢,而且都十分的健谈。七人正好围坐一桌,我急忙请她们上楼,我本来担心楼梯太陡,想一个个搀扶她们上去,但是我却多虑了,她们都体魄矫健,叽叽喳喳一会儿就都上去了,看到有麻将桌,点菜的,聊天的,玩牌的,一时热闹了整个房间。这样的年龄,这样的情致,让人敬慕爱戴!

我抽空上楼为她们留影,想留住她们的阳光与激情,豪迈与快乐!这个晚秋,因她们的出现而自强不息,热烈生动。她们的健朗情绪在深深地感染着我:人生无论走多远,一定要活在当下!

篇4: 晚秋短篇散文

晚秋短篇散文

窗外沥沥淅淅下着小雨,杨树上那片片黄叶翩翩摇摆着落下,预示着秋天已经过完了,有人说不喜欢下雨,容易让人心情烦躁,可我更喜欢的却是他的那种沧桑,如同年老的老人似的',为自己的最后光阴努力着,争取过好每一天。

其实这种天又是安逸的,这种天你不可能出门逛街,游玩。坐在窗前看本书,喝杯咖啡其实也是不错的,凉风吹过不像春天的风似的那样引人入睡。冷了可以放上一个火盆,啪啪的碳木在那火盆里尽情的燃烧着,让不大的小屋充满着各种温馨。

还记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盖新屋子,就是那种大红瓦的瓦房,四间通透,毫无遮拦。农村人说这样的屋子才大气,敞亮。可苦了当时的我啊,每当到了这时候在屋里看书就会手脚冰凉。暖气对于当时的农村人来说那只是电视上虚幻的东西,有那还不如多穿点棉袄实在。父亲看着我看书实在是太冷,就在我们门口用塑料布弄了一个小棚子,四周密封。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能暖气房就是那样的吧!

现在想想当时的条件真的好艰苦,却也处处充满着父爱!

篇5:晚秋遗韵散文

晚秋遗韵散文

傍晚,眺望在窗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大地鎏金,满眼辉煌。夕阳在清风的微拂下一缕一缕铺洒下来,晚秋的韵味便涌动心头。抬望眼,一片汪汪的湛蓝,欲流欲滴。镶嵌而上的几朵白云变幻着姿态,忽而似上饶尚美里走出的绝色佳人,含情脉脉,忽而如徘徊在村头的.白发老妪,百结愁肠。“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眼下,村里的溪水映照着翠柳的倩影,载着天上白云的风姿,潺潺流淌。溪上的廊桥千延百折,孩子们在桥上奔来跑去。溪旁的亭榭高低错落,情侣在亭中相依相偎。

都说秋是苍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可我眼下的晚秋,分明是另一番滋味。正因有了她,我们不再惧怕凛冽的寒风;有了她,我们可以融化心里的坚冰。

倚在窗前,就是依偎在秋的怀抱。抚着秋树的发丝,玩赏晚秋的收获。

那时是在晚秋,妈妈把我生在谷穗堆里,奶奶用围裙把我裹起来。尽管家穷四壁,尽管瘦骨嶙峋,妈妈硬是用她那干瘪的乳房让我生命延续。

那时是在晚秋,爷爷挑着我的行装,送我出了生我养我的山村,走向中学的东官道。“好孩子,好好念书。”爷爷抚摸着我的小脑瓜,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是爷爷领着我走进了一个暂新的世界。

那时是在晚秋,爸爸冒着凄凄寒风,把我送到县里高中。把我交给了老师后,转身消失在绵绵的冷雨中,我耳边响起了爸爸的鼓励:“小子,看你了!”

那时是在晚秋,我结识了阿春,她不单给了我幸福的爱情和婚姻,更给这个几近没落的家族收获了未来和希望,更使我们家族和睦的传统一代代地延伸下来。

那时是在晚秋,我应聘去上饶的一家私立学校任教。我结识了阿明表弟的许多文友和歌友。是阿明领着我走进了雀之巢,是阿明为我开辟了一片暂新的文学天地。

那时是在晚秋,儿女们给我买了新房。从买房到装修到入住,孩子们忙里忙外,从不让我干什么。“老爸,你们只管住。”他们不把孝心挂在嘴上。

“且在青崖放白鹿,除却亲情万事空。”亲情是血凝成的。有血才有脉,血脉才是人世的一种永恒!

篇6:晚秋写景散文

晚秋写景散文

我在自己的QQ签名栏上写了两个字“晚秋”,以此来纪念这个即将远去的秋天。

昨夜黄昏的雨,轻轻地飘在书房的窗玻璃上,滴落在窗外的树叶间,淅淅沥沥地,又滴滴答答作响。

我独坐书房,看它随着秋风斜斜地飘着,天地间便就雾蒙蒙,暗沉沉起来。有人说,秋雨总是这样的凄冷与无情:明日里,定会看到雨后的枯枝与黄叶,身体也会顿感薄凉。然而眼前的雨,却是这样的轻柔、细弱,它应该是世界最轻灵的东西,虽敲不响那厚重的钢筋水泥的楼房,却在我的窗前,发出悦耳的声音,一阵一阵地敲打着内心那久藏的秋意。

它虽没有春雨那么惹人喜爱,但它却带给了人间成熟的色彩:落在枫叶上,枫叶便红了;飘在草地上,草叶就黄了;它飘进田野,父辈们的脸都笑了……蓉城的秋天,雨水总这样地久长,然而却又是这样的惹人心意绵绵。

我在想,恐这一场秋雨后,这个季节便会悄然远去,那寒冷的冬天就会到来了。

我突然想起儿时故乡的晚秋来。我曾经在田野里嗅着泥土的清香,光着脚板寻找草丛里一只幽幽而鸣的.蟋蟀;我去山坡上寻找秋日里的芬芳,亲手采过那满山遍野的菊黄;我去小河边垂钓,穿过苇絮纷飞的河堤小路,看微波处鸟儿的飞翔;有时候我去故乡的水库边,那大坝上植了无数草坪,我躺在草地上,看天空飞过南迁的大雁,听它们声声和鸣,象是在与我诉说离别的情殇……

建军的老家就在水库的山脚下。他是我儿时的偶像——聪明、机智,善解人意,说话含蓄却又不失幽默。那时候我常常到他家与他一起玩耍,那时候他是我最好的玩伴之一,我想此生也再不会忘掉他这样一个人。

就是这样的秋天,我们常常相约去水库边玩耍与垂钓,我们曾经偷偷地摘过农人地里的桔子;也曾坐在水库边的草地上聊天,累了就躺下来,看天空云卷云舒,静静地发呆,任由轻风抚过我们的面庞;我们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谈论自己的理想,想象着自己就像一只被放飞的鸟儿,自由地飞翔在想要去的任何一个地方。那时候我们把童年的穷苦都默默地深藏,虽然光着脚板、补丁衣衫,内心却是一片阳光。

还记得建军因为受老师批评后的忧虑,我曾经陪他坐在水库边深思。我听他轻轻地说自己的无用,数落自己的弱小,听到情深处我便许诺说:“假如我是一个女生,未来我一定嫁给你,建军!”

没想此话,伴随了建军二十几年。

那一天,也是这样的晚秋,我们在一起喝酒,畅谈。我也平生地第一次喝了这么多的酒,酒后我们就像儿时一样,坐在故乡的小河边垂钓。我们看河沿边抽出长长苇絮的芦苇,看它们在微风中摇曳着纤柔的身姿,我们静静地坐在水边,听草丛中虫子的幽鸣,偶遇一只水鸟在乱草之中“突”地飞起,感受秋风轻抚的凉意。

趁着酒性,他偷偷地告诉我:“你二十几年的那句话,让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与幸福,从此我感到生活充满着阳光,所以我得感谢你!”

我在醉意朦胧中看到建军眼神的真诚,看到历经岁月沧桑,但仍像儿时一样那红红的脸蛋,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一味地说:“我的头痛得厉害,可能饮酒太多。”

我们继续聊起了这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诉说着曾经经历过的酸甜苦辣,及至黄昏日落。结果呢,建军兴致勃勃地钓了三条鱼,而我,却是空手而归。

归来之时,天际一片昏暗,恐是夜里,便又一场秋雨。

我转头回望那苇花笼着的小河沿,任一阵秋风吹来,两眼朦胧。心想,此去经年,何时再见。

篇7:晚秋游山散文

晚秋游山散文

晚秋时节,与户外群的朋友相约,翻山徒步去旅顺横山寺,因为安排去横山寺吃斋饭,所以,我也不需做大量的准备,只带着一个双肩背包,一壶热水,一部佳能相机,还有一颗赏秋踏秋的心情就好了。

一大早,我们从百合山庄小区进入,沿着小区木栈道徒步一个半小时,终于来到了山脚,这时的我身体微微出汗,腿脚变得格外轻快,这一段徒步,算是为爬山做了充分的热身准备吧。

山就在眼前,一条如蓬般被树冠遮盖的小路就在眼前,路刚好可以经过一辆卡车,纯天然的景色,没有一丝人工雕琢,是到处开山建山体公园的大连,难得的原始状态,这正是我喜欢的。尽管天还是雾蒙蒙的,细细的雨雾,湿了我们的头发和衣衫,但大家赏秋的兴致,却一点没受影响。

踏上山路,满目秋色扑面而来,风在山里变得温柔起来,几乎撩不动发梢。但树顶上稀疏的叶子,却经不住风的抚弄,一路前行,只见各色的秋叶,在林间如蝴蝶般在眼前飞舞,脚下是厚厚的落叶铺就的柔软山路,踩上去舒服极了,如同走在通往奢华宫殿的金色地毯上。索性躺下来歇歇脚,用厚厚的栎树叶将自己包裹,抬头望向身边那些高大的栎树,看枯黄的叶子在枝头迎风摇曳,听脚下落叶被队友踩得沙沙作响,闭上眼感受叶子扑簌簌地飘落的样子,远离雾霾,远离闹市,我们仿佛是电影《纳尼亚传奇》中,那群打开衣柜门的小鬼,偷偷潜入大自然,这个魔法师制造的另一个神秘的世界,秋在这里正渐入佳境。

晚秋的山,并非没有生机,苍松翠绿,青草柔软,霜叶如花,落叶如被。生与死在一瞬间变得如此接近,让人顿悟,在轮回的世界里,死既是一种再生,也是一种守护。红色的果实挂在枝头,一簇簇一串串的,叫不出名字,也不敢轻易品尝。偶见黄色的野菊花,朝我们盈盈点头。橡果子那毛刺刺的壳,落得到处都是,圆圆的,像顶玩偶的.帽子,小小的果仁却不知所踪。我猜,或许这座大山里,也存在着树的精灵――宫崎骏笔下那一只只可爱的“龙猫”,它们早已悄悄地收集着大量的橡果子准备过冬了吧。

晚秋,只有走进山里,才会感受到更多,欣赏到更美的景色。由于不同色素的积淀,叶子变得妩媚多姿,冷暖更迭的淬炼,叶脉变得坚毅清晰。所以,我眼中的秋,不代表着落寞与消亡,而是自然在走过了春夏之后,到达了炉火纯青恰到好处的境界,它更显厚重与温润,像一位拥有成熟韵味的女人,从内到外散发着阳光的味道,光阴的暖香。我迷恋这样的晚秋――多阳光多色彩多落叶的晚秋。

篇8:晚秋心结散文

晚秋心结散文

当心事遭遇晚秋,伫立在经纬度各异的不同地点,心中油然而生各式的感想与之呼应,这一季的午后温暖还在穿透生命的悲凉,那一季早已是夜晚的冰凉割断了梦中人的遐想。季节的短暂如同季节的花开,绚烂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派死寂。

步行于秋雾缭绕的旷野,目光所及之处,一派自远而近的'萧瑟之画跃然眼帘。不说天高,不说地远,生命的伟大与渺小凝聚在眉宇之间,就如同各种作物,必将凋零在瑟瑟秋风之中。

阳光深处,河水苍白得裸落出了渐渐消瘦的身型,沉寂于水底的石头,抬起了久不见阳光的脸颊,逐渐风干的芦苇,一如既往地在风中唱着不为人知的歌谣。

抬眼望去,一派萧瑟悲凉的晚秋之景,摇摆出岁月跋涉的痕迹。南迁的候鸟,呈现出各种姿势飘向南方,或许来年的春天,这样落破的迹象早已被它们忘得一干二净……

秋渐渐地凉着,不需要用什么来记载秋的温度,一场风雨一场寒。因为有风知道――风是季节最忠实的使者,每一次季节的变迁最先让我们知道的就是风。因为有雨知道,雨是最懂得季节的私语。

又一片落叶飘下。秋风,就请再撒下一些落叶,把这点点滴滴的凉意描写的更加干脆,更加委婉,直接飘入“人比黄花瘦”的意境之中……让偏偏秋叶,迎来那飘飘雪花吧!

今年的初冬我厌烦了风雨,喜欢飞雪。愿雪花快些到来!

更多推荐

晚秋的现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