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案 公开课教案
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重点)
3.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难点)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人墨客一般是当官的,而被贬者往往有流传千古的诗文。诗仙、诗圣、诗魔或诗王皆被贬,而唐宋八大家有六位被贬两次以上,苏洵官小没机会被贬,曾巩性格恬淡,较少介入政治斗争。还有屈原、王维、王昌龄、秦观、刘禹锡、陆游等都曾被贬。他们被贬的思想感情一般是愤懑与悲凉,失意与落寞,也有仍关心国家的旷达,如屈原“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的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尽在其中。今天我们学**《小石潭记》,看看柳宗元为何赏景由乐而转生凄凉、忧伤的感情。横批:贬谪生活,上联:快乐和悲凉共在,下联:失心与落寞同存。
a.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b.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
a.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b.作者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发现小石潭水清、石奇、树美潭中景物鱼乐小潭源流溪身蜿蜒、岸势参差清幽美潭中气氛幽深冷寂交代同游者
C.本文描写的景与作者的情怎样融为一体?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d.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如何理解?
近景潭中——鱼(静)、鱼(动)人鱼乐
远景潭源——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不知源气氛
潭境——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b.请你在文中任选一处景物,依照示例,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最后揣摩出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
文章分享结束,小石潭记教案和公开课教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更多推荐
小石潭记教案 公开课教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