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本文共6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陈薇薇
(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学)
摘 要:如今,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就译林版英语教材,详细地讨论一下该教材对教学的辅助、领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教师的教学更加锦上添花。根据课改新目标,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应运而生,当然教材所起到的作用只是辅助,更重要的还是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习,学生不仅要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彻底、清晰的掌握,也要自觉地多做一些课外的英语阅读。而教师则要合理地运用教材,与教材相辅相成,创新英语教学,为学生学好英语奉献时间与精力。
关键词:教材;英语学习;译林版
一、强调对词汇的学习,让学生热爱学习
英语就其自身而言,它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语言。而学好英语,词汇是关键。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忽略的词汇的重要性。认为词汇的学习无关紧要,殊不知,词汇作为英语的根本,基础不牢靠,英语又怎么会学好。因为缺少对词汇学习的重视,久而久之,在很多英语的作业、考试中,对一些单词的拼写总是错上加错,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自暴自弃。同时,有些英语教师因为觉得在高考中并不会考到有关词汇的拼写等内容,也会对词汇的学习不加重视,只片面地强调考试会考到的内容,提不起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没有学习词汇的兴趣,让学习更加雪上加霜。而译林版教材却针对此给出了宝贵的意见,它全面地概括了单词的重要性,并通过一些方法让学生注重对词汇的学习。比如,教材所讲的利用串记的方法,由he联想到her,通过her联想到hers等,这样的方法多种多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从此爱上英语学习。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明显感觉比以前轻松得多。
二、注重对口语的练习,让学生爱上英语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在借鉴过去教材的优点的.同时,也加重了对学生口语部分的训练。强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教材中时常会出现对话practice的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一定的小组,并以小组的形式分别进行对话,同时也让其他的学生对每一组的表演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可以时不时地给学生观看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乐、图片等,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对听懂英语与说出英语有更大的信心。强调对英语口语的注重,不仅体现了该教材的严谨、思考问题全面,同时也懂得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每一单元结束时都会给出相应的小练习,加强学生对英语口语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说出英语,说好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巨大的热情。
三、提高对语法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除了强调学生对以上两个方向的学习外,同样也注重学生对语法的学习。因此,译林版教材除了在主要教学内容中强调单词的词性外,在课后的练习题中也会出现针对单词的词形、词义所列出的一些题目,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在课后也注重对英语的学习。而在句法教学中,译林版教材除了给学生讲述一些相对简单的句法以外,也会适当地补充一些额外的句型,如并列句、复合句等。让学生在以后学习到新的内容时,会迅速地捕捉到句子中的关键所在,学习更加优秀。此外,在语法的教学中,译林教材非常重视对语句时态的教学,译林版教材会根据句子的意义、结构、主谓宾等对该句进行划分,化大为小,一步一步地分析句子的结构组成,让学生能够更简单地学习英语。
四、注重对英语阅读的练习,让学生爱上阅读
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够熟练地应用它,将它作为第二种母语,能够流利地说出来,因此加强学生对英语阅读的训练是关键所在。每一单元结束时都会有一个针对这一单元的写作训练,在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有热情和激情去学习英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译林版教材也在努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随着课改目标的要求,译林版教材也在注重对自身教学内容的修改,要求更加严谨、细致,力求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美好、惬意的氛围,不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失去希望,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寻找到快乐,在学习中爱上对英语的学习,并努力去学好英语的同时激发自身对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因此,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学好英语阅读,才可能在以后的英语口语中做到有话可说,有信心去面对英语中所遇到的任何问题,并自主学习英语,学好英语。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有足够的创新性,它能够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教育的改革创新,内容十分精彩,易于提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教材还额外准备了充分的训练题,便于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详细的总结与反馈。
参考文献:
[1]张娟。新课标理念下的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3)。
[2]姜晶。中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06)。
编辑 李 姣
篇2: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的作用 (译林牛津版英语)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任务,并控制好任务的实施,把握好教学思路和目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应该重视评价的作用,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可行性 评价 案例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获得知识水平上的提高。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学生,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就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作为任务的布置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调控者,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应确保任务的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任务的可行性是教学活动能够胜利进行的保证。《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编写,这个话题包含着若干个学习任务,有些任务是相互关联的,而有些任务又缺乏关联性。为了能确保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提出的任务具有可行性,教师平时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的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出既与主题相关又能让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任务。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难度很高的课堂任务。
教师提出的任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面对自己熟悉,感兴趣的材料,才会产生讨论和探求的兴趣,才会有抒发自己观点和见解的需求,这样才能够形成课堂上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话题,激发他们参与讨论的欲望。设计的任务互动性要强,这样有助于锻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也要考虑多样性原则,应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可以是指令型任务,猜测型任务,竞赛型任务和表演型任务等。总之,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在整个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起着调控的作用。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调控者。既要组织好整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跟上自己的教学思路,实现教学目标,又要随时随地处理好各个环节上的突发事件,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安排好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地由简单的语言输出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语言处理,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上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其次,教师本身应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材要有深刻的理解。要给学生做出准确的指示,有效的示范,要把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能够做到师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互动。教师必须在话题语境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呈现新的知识,帮助学生加工和整理新旧知识体系。
再次,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活动是开放式的,因而课堂上随时会出现突发情况,教师应随机应变,灵活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语言问题,准确诊断,适时适度进行纠错,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上课时,教师应保持精神饱满,不要总是站在讲台上,应经常融入到学生中,要和颜悦色,耐心启发,用微笑来鼓励学生,消除学生的恐惧和顾虑,使学生能够大胆地参与课堂活动。对基础相对差的学生要多启发,可以用暗示法,设疑法,点拨法等,使学生领会你的教学思路及过程,从而顺利完成你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用一视同仁地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尊重,不应该对差生表示不满,甚至当众训斥,羞辱,这样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不少学生会因为一时紧张,不能迅速想出合适的词来完成所要表达的意思,有些教师为了教学流程能快速进行下去,采取了主动帮助学生说完的方式。这种做法看似节省时间,却不知,他在不经意间伤了学生自尊心,挫败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理解和相互信赖的教学关系。
三、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做出及时的评价
有效的课堂活动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及时的评价、反馈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能够更好的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果教学过程缺乏评价,那么学生就会处于迷茫的状态,学习上就会收效甚微。因此,在任务型教学中,要加强评价意识。可以开展学生自评,让学生谈收获,谈感想,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也可以由教师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好的方面,改进不妥之处,使他们的学习取得更有效地回报。
评价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从内容上,观察学生所说的内容是否符合话题,内容安排上是否有序。其次,从语言的组织方面,判断学生能否正确地用英语描述事物或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表达是否流利。再者,教师可以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所体现出来的团结合作精神出发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评价反馈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学生的评价应避免单一性,不要只是停留在缺乏感情的“very good!” “not bad!”之类的套话上。要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和多样性,较全面地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有信心来取得更大地进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
四、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下面,笔者就以《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2 Travelling为例,说明怎样有效地进行任务型教学活动。
本单元以travelling为话题,先向学生介绍了几处世界名胜,然后引入课文 “Welcome to Hong Kong”, 记叙了作者游览香港迪斯尼乐园的经过。本课是reading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和学生一起整理了文中的一些重要词组和句子,了解了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笔者分别给学生展示了几幅关于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图片,让学生猜图片描述的是什么
第一幅:The Sleeping Beauty Castle
第二幅: Cinderella
第三幅: The whale fountain at the entrance
第四幅:The parade with excited people
第五幅: Many souvenirs in Main Street USA
设计说明:猜谜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竞猜游戏给学生做热身准备,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迅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此任务相对比较简单,适应了学生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
Step 2: Find out the route of the trip
笔者让学生先听了遍课文录音,重新熟悉了一下课文内容,然后把学生分为八组,讨论这次游玩迪斯尼乐园的路线。先组内讨论,然后教师提问,最后全班一起讨论决定。
The route: the entrance--- Tomorrowland ---a fast food restaurant---Fantasyland--- Adventureland---Main Street USA---Sleeping Beauty Castle
设计说明:分组讨论,学生可以在团队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从团队其他成员中得到一些感悟,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优越性。通过完成此项任务,学生在了解课文结构的基础上,使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
Step 3: Describe the trip to Disneyland according to the route
笔者让学生根据任务二得出的游览路线,叙述游览的过程。叙述的过程中用第一人称。先组内进行练习,组员间相互纠错评价,然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各组间的竞争,评出优秀小组。
设计说明:在对整个迪斯尼游览有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游览过程,锻炼他们由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输出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组员之间相互完善,使学生的描述更为生动。根据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相结合,选出表现好的小组,并颁发奖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Step 4: Improve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rip
完成任务三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叙述的内容,最后得出结论:加个开头和结尾会更好,于是就产生了第四个任务。各组分别讨论怎样设计这个开头和结尾,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的开头:We have looked forward to travelling to Hong Kong Disneyland for a long time. The day finally arrived.
学生的结尾:Hong Kong Disneyland was a wonderful place. We really had a fantastic time there. We hope to visit it again soon.
设计说明:让学生明白,一篇记事的文章,要有精彩的开始和结尾才具有完整性,才能算是好文章。通过这四个任务,让学生了解了怎样来记叙一件事情,为后面的Main Task做准备。
本案例中设计的任务由简单到复杂,前后贯通,,层层深入,由几个微任务构成了一个任务链。采取的形式有竞猜型、展示型和竞赛型,任务的多样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很明显,教师在整个任务型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深入钻研新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形成有效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 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 张静. 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4)
[3] .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程晓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M] 北京,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3:牛津初中英语8B(译林牛津版八年级英语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1.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2. collect information
3. used to do
4. be used to+名词/doing
5. be used to do…/ be used for doing
6. get married/ tired/ paid/ hurt / lost / caught
7. play cards and Chinese chess
8. noise pollution / air pollution/ white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9. take off
10. from time to time
11. have an interview with sb.
12. look up a word in the dictionary
13. if necessary
14. be in service/ be in use
15. on one’s own= by oneself
16. start / begin with
17. provide sth. for sb./ provide sb. with sth.
18. lose one’s way / get lost (be lost )
19. It must be fun.
20. go skiing/ hiking/ swimming/ sightseeing
21. take photos (of sb.)
22. dance to music
23. give sb. some advice on…
24. something interesting and special
25. make a video
26. hold a writing competition
27. write computer programs
28. come out
29. at the same time
30. a thirteen-year-old boy
31. fall asleep
32. play the role of…
33. sell out
34. Most of them is good
35. on the radio/ on the air
36. Do you mind telling me how to…?
37. 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38. the host of charity show
39. Only if you sleep less during the day!
40. different ways of raising money
to raise money
41. give out
42. Will it be a success?
43. donate money to Project Hope
44. give something to people in need
45. make money by doing sth.
46. I wish (that) I could fly.
I wish (that) I were Yao Ming.
We wish you good luck.
I hope (that) you will like it.
I hope to pass all my exams.
47. set up
48. volunteer to do sth.
49. have some pocket money left
50. The good/ bad news is that…
51. perform operations on sb.= operation on sb.
52. be grateful to sb. for sth..= be thankful to sb. for sth.
53. be proud of…
54. All we need is enough money to carry on with our work.
55. improve the lives of children
56. treat them with kindness
57. leave a book at your place
58. support one’s family
59. care about other people
60. finish school
61. a helping hand
62. train for a charity walk
63. be known as = be famous as
64.be famous/ known for…
65. group themselves into a team of four people= form groups of four
66. team spirit
67. This will be an experience.(that) you will never forget
68 Its aim/ goal is to raise money for…
69. first-aid
70. give seats to the elderly (= old people)
71. pay attention to sth.
72. fill in the form
73. be willing to do sth.
74. theme park
75. remote control
76. all-time favorite CD-ROM
77. health care
78. prevent …from doing
篇4:南京市初中好课评比8B unit4 reading 1 教学反思(译林牛津版八年级教学反思)
1. 这节Reading1 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生词的使用语境、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知道慈善的意义,乐意帮助周围的人。开头的设计是通过关于汶川大地震video的呈现唤起学生的深处的记忆,引起共鸣,从而导入新课。
2. 这篇文章生词不多,难度不大。通过在语境中呈现生词的方法,学生对于生词有了清晰的概念,效果很好,具体表现在后面的“根据解释找单词环节”中。
3. 关于阅读。本文有一条清晰的主线--时间线 ,贯穿在Ricky义演之前,当中,之后。演出之前三个时间段的感情变化非常明显,可直接从文章中获取有用信息。而演出中和演出后文章中并没有直接提出,学生要通过阅读,联系上下文去推测,我想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提供一定的线索或提纲,既培养能力又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信心和耐心,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为求课堂设置不单调,我以Reading 课本中的题型为参照去设计各个阅读环节,出现的题型有表格、判断改错还有句子填空。为求小组的合作能够有效,设置了给自己的组卡贴“爱心”环节,只要自己组内的同学发言有效,就有一次粘贴机会。最后,予以评价。
4. 关于情感目标的升华。学生们针对给出的拓展任务“为慈善义演设置宣传语”表现得都很棒,由此可见授课班的学生素质很高。结尾辅以著名的We are the world这一慈善歌曲,再次将氛围推向高潮。
5. 遗憾的地方是气氛有点沉闷,虽然尽力去调整,但在这种微观的调控中还缺一点灵活性。另外,设计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没有很好地落实。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还是要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每一节课,尽量让每个人都能动、能懂、有所得。
溧水东庐中学 傅虹霞
-3-29
篇5:初中牛津英语三个教案及分析评价 (译林牛津版中考复习英语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片段: 7A Module 5 Unit 1 Jobs people do(第五章第一单元 人们的职业)
时间: 12月26日 下午第1节
地点: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 南楼 四楼
案例描述: 这是一篇由五个小段组成的阅读文章。文章描述一个名叫Simon的学生在上学路上见到街道清洁工人、面包师、报贩、花店老板和菜贩们在清早的忙碌情景。教参上有关于准备阶段须达到的目标描述: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即每一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学生们不能因人们的职业而看轻他们。
吴亦佳老师在要求学生四人为小组一起朗读后,提问: “How many job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短文中提到了几种职业?)”“What does Simon see them doing?(Simon
看到他们在做什么?)”由于书本都是打开着的,学生们轻松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但是,吴老师接下来问的两个问题,引起学生们的思索和讨论。她问道:“Do you want to be a str
eet sweeper? How useful are the street sweepers?(你会当一名街道清洁工人吗?街道清洁工人的工作是怎样的重要?)大多数学生谈到如果没有人做街道清洁工作,将会发生的困难
局面。少数学生表示愿意当一名街道清洁工人。然后,吴老师又问了关于花店女老板的一个问题: “Why does Mrs. Chen get up early?(陈太太为什么天天早起?)”学生们又一次活跃
起来,告诉老师陈太太天天早起是为了到花市取鲜花;为了保证花店有新鲜花供应;为了将花卖个好价钱,多挣钱好养家;多挣钱可以扩大店面,做大买卖; 陈太太天天早起, 是因为她工作很努力…… 吴老师不失时机地提问:“When you grow up will you work hard?(你长
大后会努力工作吗?)”这次,吴老师得到了一致的肯定回答。
分析与评价: 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是每一个教师都明了的职责,但不是每一个教师
都能做好的一项工作。在发达国家中,每一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的价值的观念,体现在所有的教育阶段中。因为那里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们的能力是有差别的,社会需要各种服务,社会应该让各种能力的人有生存的空间,合作与共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由来已久。四十年前,清洁工人的孩子也许会接父母的班,谋一份固定的职业收入。三十年前,就只有那些不愿去农村的青年才肯服从分配,到环卫所报到。二十年前,有一批因农村城镇化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加入了环卫工作的行列。近十年来,似乎不见有上海人的子女在做街道清洁工作。所以,“你会当一名街道清洁工人吗?街道清洁工人的工作是怎样的重要?”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上海的初中生轻易能回答的。吴老师的问题设计不仅符合牛津英语教材的要求,而且有她的独到之处:她将两个问题放在一起问。引起学生们头脑中轻视街道清洁工人和街道清洁工作的重要性两种观念的冲突。尽管大多数学生不可能在那个瞬间得出正确的结论,但他们有可能因此开始思考“不能因人们的职业而看轻他们”。 吴老师后来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向勤奋工作,表面看似乎不再“为难”学生们,有了一个松弛的转机,实际上是让学生们重视面前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努力施展自己的才能。
教师情况: 金燕萍,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 九年级1班
教材片段: 9A Chapter 6 Language (第六章 语言知识)
时间: 月5日 下午 第二节
地点: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 北楼
案例描述: <三只小猪>是来自西方文学的一个著名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三只小猪在猪妈妈的要求下,分别用稻草、木头和砖,建造了不同材料的小屋。稻草屋和木头屋不堪大灰狼的攻击,先后倒塌。最后,三只小猪终于靠砖头垒造的小屋,避免了被大灰狼吃掉的危险。金燕萍老师利用了这个故事的文学内涵,在教学条件状语从句(conditional sentences)时,给学生以较大的联想空间,让学生在有趣的语言情景中,反复操练句型结构。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师生共享了英语语言的特殊魅力。
当屏幕上出现了猪妈妈要求三只小猪出外造屋子的彩色画面时,学生开始偷笑。是呀,谁不知道这个故事?可是,金燕萍老师并不打算讲述这个幼儿园孩子也知道的故事。她说:“Mother is asking them to make a living themselves.(猪妈妈在要求小猪们自己谋生。)”规
范的语言适合15岁的少年人的思想。然后,她为第一只小猪用稻草建屋,作拟人化的表述: “
If I build a house of hay, I’ll live comfortably.(如果我造一间稻草屋,我会住得很舒服。)”第二只小猪遐意地骑在木屋的屋顶上吃苹果,金老师听完学生对画面的描述后,晃着脑袋模仿小猪的语气,说道:“If I build a house of wood, I’ll live happily.(如果我造一间木头屋,我会住得很开心。)”当学生们看到第三只小猪建造的砖屋时,他们已经完全被教师引入故事情景,他们异口同声回答了教师的问题。“What is the house built of?” “It’s built of bricks.”(“这座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它是用砖块做的。”) 这时,金老师用严肃的口气模仿第三只小猪,说道:“If I build a house of bricks, I will live safely.(如果我造一间砖屋,我会住得很安全。)”然后,金老师问学生们是否同意第三只小猪的观点,要求他们说出理由。学生们开始议论,他们自然地使用第三人称,讲述大灰狼可以轻易摧毁稻草屋和木板屋,砖头是硬的,如果大灰狼去啃砖屋,它会崩掉它的牙齿……学生们假设着种种可能的结果,不时爆发哄堂大笑。
在欢快的氛围中,金老师对句型结构作了简单的归纳: “The three pigs have told us the real wills. That’s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se sentences.(三只小猪告诉了我们它们真实的愿望,那就是我们从这些句子中能感悟到的。)
分析与评价: 有关条件状语从句的英语语言知识是初中英语教学阶段比较困难的部分。
牛津英语教材与以往英语教材的不同处,在于早在初二教材曾出现过此类句型,初三阶段则进入巩固和归纳,而且必须用英语思维,使用语言知识于语言情景中。金老师巧设情景,利用学生已知故事的结果,进行语言的迁移。她的这种教学措施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进行了人文教育。
以往,我曾观察过不少有关条件状语从句的教学。由于大多数教师偏重于语法知识的难度处理,往往采用(1)解剖结构(2)分析例句(3)大量练习题,句子的填充、改错、翻译或造句的“三步曲”。甚或有些教师还会让学生同时学习和比较真实条件状语从句和虚拟条件从句,将一些学生的记忆搅得一塌糊涂。我也曾看到有些教师干脆“就地取材”,要学生翻译他现编的中文句子。例如:如果我不早起床,我就会迟到。如果他不做作业,他就不能通过考试。如果我们不打扫教室,教室就会很脏。教师以为自己在做思想工作,这些句子说得很顺溜。学生却听得一点儿也没有兴趣,就象用英语做忏悔。这样的语言课,乏味尚在其次,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必然会消褪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我们要让英语课程适合每一个学生,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恰当地使用教学资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点上,金老师比其他教师更高明之处在于她能注意到学生的情感状态,她了解学生可能对三个小猪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孩子的叛逆性情,可能使他们曲解或反对大人的判断)。所以她利用一个大家熟悉的简单故事,让学生用英语来感受其文化内涵,用英语来表述思想,以达到师生、生生互相理解共同提高的目的。而英语语法知识则被作为一种使用的载体,而非教学的主要目的。
案例三
教师情况: 方立萍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 八年级3班
教材片段: 8A Chapter 4 Language (第四章 语言知识)
时间: 年10月31日 下午第3节
地点: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 北楼
案例描述: 这是一个关于数字的故事, 涉及到较多的生词和数学计算题。 方立萍老师为了提
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为了巩固上一节课所学词汇, 有意识地将讨论引向学生们所熟悉的身边事物。 她给了学生们三个问题:
1. Where can we find numbers? (我们可以在哪里找到数字?)
2. What are the jobs that use numbers a lot? (哪些工作使用大量数字?)
3. Can you name different kinds of numbers you know?(你能说出你所知道的数字的名称
吗?)
学生们对第一个问题,作出五花八门的答案。 从公交车的站台牌、药品说明、石英钟、饭店价格表、气象预报到火车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举了个例子。方老师频频点头,很欣赏的样子。有了第一个问题的准备,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容易了。不少学生提到会计、数学教师、营业员、超市工作人员、警察、宇航员等等。当学生们开始回答第三个问题时,有不少人翻书找单词或者向同桌打听单词的读法。此后的回答就比较少了。方老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们作了一个数字和它们的名称的配对练习,依靠集体的力量复习巩固已学词汇。方老师接下来要求学生们用4-5句句子谈论有关上海的事,必须使用一些数字。学生们的小组讨论很热烈,他们的发言更精彩。有人提到了金茂大厦的高度,有人报出当天本市的温度,有人说道上海的人口,还有人使用分数报出使用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人数比例……
课后,方老师兴奋得脸涨得通红,连声说:“学生们知道的事真多,我可以在课堂上学到许多东西。”
分析与评价: 有人提出,今日的教师对知识的拥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
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还需要拥有可能有的其它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将中国人的后代培养成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强国建设者。
那么,教师们何时何地去学那些将要提供给学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呢?不定期的师资培训、校本培训固然必不可少,专家指导和自学进修也是经常所需,但是还有一条“博采众长”、向自己的学生们学习的“捷径”。
牛津英语教材有很多新的题材,中老年教师有生活经验但词汇量有限,青年教师语言丰富但阅历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想做到有“一桶水”的提前量尚且不容易,更何况会遇到很聪明、很活跃、很有见识的更年轻的群体。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比教师们学得更快更多。面临这样的局面,我们的教师如果还一味以“先生”自居,总想着去教别人,往往会遇到尴尬的场面。莫如改变理念,放下架子,起个引导的作用,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互相学习。
现在,方老师经常说:“我从学生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象方老师那样尊重学生们的脑力
劳动、注意帮助学生观察世界、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发挥语言能力和想象力的教师,
必然能较好的与学生们沟通,得到学生们的理解和支持。
以上三个案例反映了我区牛津英语教学实践中比较好的教学发展趋势,也是我和附校大多数英语教师经常向全区初中英语教师宣传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篇6:牛津初中英语知识点7年级(译林牛津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牛津初中英语知识点汇总
7
1. an instruction book
2. a secondary school
3. introduce sb. to
4. start school
5. greet your partner
6. be clever at
7. have one cousin
8. have black hair in a ponytail
9. wear glasses
10. football field/pitch
11. at the weekend
12. kick/score a goal
13. The more English you speak in class, the faster you will learn.
14. practise doing
15. dark brown
16. talk on the phone
17. a computer programmer
18. have breakfast/lunch/dinner
have a wonderful dinner
19. have fun doing sth.
20. keep a diary
21. do after-class activities
22. at lunch time
23. go to assembly
24. spend + 时间/钱 + on sth
in doing sth.
25. on a school day
26. too much + 不可数名词 much too + adj/adv
27. win the first prize
28. all the time
29. meet up with sb.
30. go on a school trip
31. look forward to a great day
32. look forward doing
33. have problems/trouble/difficulty with
34. have problems/trouble/difficulty doing
35. dress up as a ghost
36. celebrate Halloween in many ways
37. give us candies as a treat
38. play a trick on
39. cut out
40. make…out of…
41. at Christmas/On Christmas Day
42. on holiday
43. give sb.a hint
44. dream of/about doing
45. join an e-club
46. take turns to do
47. get tired
48. between meals
49. a top student
50. log onto the website
51. an online interview
52. Good luck with your report
53. keep fit and stay healthy
54. full of energy
55. take in
56. a shopping mall
57. There’s a discount on sth.
58. prefer to do rather than do
59. prefer doing to doing
60. They match her T-shirt.
61. wait for one’s turn
62. help with my homework
63. call sb.on 5551
64. They fit very well
65. a fun place to go
66. 10 more minutes = another 10 minutes
67. raise money for Project Hope
68. join in the fashion show
69. in the 20th century
70. in the 1970s/1970’s
71. an interesting talk on…
72. wear my hair in a 1990s style
73. have fun doing
74. end in “e”
75. go to/attend assembly
76. write sth in the correct order
77. cut sth. into the shape of
78. be made of
79. be tired out
80. invite sb.to do
更多推荐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