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交流规定(干部交流利与弊分析)
1、1990年,中央做出了干部交流的决定,在县一级,规定县委**、县长不能在本地任职,必须异地交流。1996年,干部交流进一步强化,扩大了交流范围,规定组织部长、纪委**、管干部的副**也在必须在交流范围之内。
2、近年来,干部交流成为了常态。县委大部分常委、大约一半的副县长是交流干部,最近两年,县人大、***的领导干部也有交流的。从一个侧面说明,干部交流很有必要,有利于消除官场腐败,有利于人民的事业。
3、下面,我简要分析一下干部交流的利与弊,当然主要是利。
4、一、干部交流有利于消除官场腐败。官场腐败是社会各界反映最强烈、人民群众最痛恨的社会问题之一。有这一条就足够了,干部交流就很有必要。
5、二、干部交流有利于消除官场上各种形形色色、蝇营狗苟、团团伙伙的小圈子,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官场政治生态。
6、三、干部交流有利于使党的干部建立起五湖四海式的同志关系,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恢复和发扬党的组织路线、群众路线,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7、四、干部交流有利于避开当地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干扰,让干部排除各种掣肘,放手大胆的开展工作。
8、当然,干部交流也有不利的一面:
9、一是造成浪费。干部交流一开始,社会上有句顺口溜:干部交流,白费汽油。说的是干部交流以后,干部每天晚上下班,专车司机送回家,早晨一大早再接回来,浪费了汽油。
10、二是交流干部要当地干部熟悉当地情况、正常开展工作,需要一个过程,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11、总体来看,干部交流利远远大于弊,成为一种大趋势。现在,省市县乡镇各级重要和关键岗位的干部,任职都不得在本地,都必须交流,异地任职。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干部交流规定和干部交流利与弊分析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更多推荐
干部交流规定(干部交流利与弊分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