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采浆果的人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篇1:采浆果的人 阅读答案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了。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l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嗉嗉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③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着她的服侍而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④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曼觉凄凉,苍苍婆就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自然把采来的都柿当酒吃,竞一发而不可收,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⑤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哭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看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睛响睛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完秋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⑥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慕,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
⑦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惟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⑧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囤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1.第②节描写曹大平夫妇涉水渡河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6分)
2.文中苍苍婆吃都柿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
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大鲁二鲁的形象特点。(4分)
4.小说叙写了金井人采浆果的故事,请探究作品的寓意。(6分)
答案:
1.①表现曹大平夫妇为了挣钱(或“眼前利益”)不惜冒险的形象;②与大鲁二鲁的不为所动形成对比;③承接了上文大多数金井人的表现;④预示了金井人的悲剧(体现了作品的价值取向)。(6分,一点2分,得满6分为止。)
2.①由都柿的“皱纹累累”和“蔫软”联想到自己的老迈(“孤独”、“悲苦一生”),内心充满凄凉(或“由都柿的甜让她更加感觉到处境的苦”,2分);②把“都柿当酒吃”,且“一发而不可收”是想要以酒解愁,摆脱内心的苦楚(2分)。
3.先天愚钝(智障,1分),但坚守传统和诺言(1分,或“老实本分”、“质朴”),勤劳肯干(1分),热爱生活(1分,或“爱美”、“乐观”等)的农民形象。
4.①隐喻现代社会中金钱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或“批评现代人对金钱的崇拜”等);②启示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或“遵循传统的生活和劳动方式”);③启示人们要控制欲望(或“抵制金钱诱惑”、“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舍本逐末”等)。(6分,每点2分。其他理解,如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篇2:采浆果的人阅读答案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了。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嗦嗦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③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着她的服侍而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④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更觉凄凉,苍苍婆就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自然把采来的都柿当酒吃,竟一发而不可收拾,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⑤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晴响晴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完秋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⑥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
⑦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惟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⑧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节选自中篇小说《采浆果的人》,有删改)
篇3:采浆果的人阅读答案
1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当城市商人出高价收购浆果时,正忙于秋收的金井人竟扔下农具,采摘浆果去了。这一事件,可视为以商业为标志的现代文明社会对农耕文明的一种侵蚀。
B.大鲁二鲁这对有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崇奉先辈的生存经验,恪守先辈的生活方式,对此,作者给予了应有的批评与否定。
C.曹大平夫妇为了眼前利益不惜冒险渡河,最终无果而返,这种结局寓示了大多数金井人的共同命运,也暗示了作品的价值取向。
D.全篇流淌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讴歌,文字如行云流水,构思也颇有特色,悬念勾魂夺魄,情节跌宕起伏。
E.这篇小说在鲜活的生活图景的展示中蕴蓄着耐人寻味的人生意蕴,是一篇出色的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人生寓言,引发读者对现实人生的观照和思索。
12.第②节描写曹大平夫妇涉水渡河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4分)
13.小说中采浆果这个故事意蕴深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
篇4:采浆果的人阅读答案
11.B、D。 B“作者给予了应有的批评与否定”错;D本文不以情节取胜,没有勾魂夺魄的悬念和跌宕起伏的情节。
12.①表现曹大平夫妇为了挣钱(或“眼前利益”)不惜冒险的形象;②与大鲁二鲁的不为所动形成对比;③承接了上文大多数金井人的表现;④预示了金井人的悲剧(体现了作品的价值取向)。(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得4分)
13.示例一:隐喻现代社会中金钱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启示人们抵制金钱诱惑,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舍本逐末。如曹大平夫妇贪心不足,涉水过河采浆果时,赔了夫人又折兵,落得大病一场;精明的金井人采浆果赚钱的欲望无止境,最后反而两手空空。作家批判的锋芒,直指人性的贪婪和本末倒置的愚行,同时也启示当代人抵制物质诱惑。
示例二: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时候,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传统的生活和劳动方式。例如急功近利的金井人,一年的收成因采浆果之误被无情地封冻在了大雪之下,遇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大鲁、二鲁反而成了智者,他们一直恪守着祖训,种地、收获,这个冬天只有他们家是殷实的。(所谈理解符合原文得2分,结合文本分析得当得2分,共4分)
篇5:采浆果的人阅读答案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了。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嗦嗦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③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着她的服侍而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④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更觉凄凉,苍苍婆就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自然把采来的都柿当酒吃,竟一发而不可收,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⑤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晴响晴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完秋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⑥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
⑦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惟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⑧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节选自中篇小说《采浆果的人》,有删改)
问题与答案
11.第②节描写曹大平夫妇涉水渡河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6分)
①表现曹大平夫妇为了挣钱(或“眼前利益”)不惜冒险的形象;②与大鲁二鲁的不为所动形成对比;③承接了上文大多数金井人的表现;④预示了金井人的悲剧(体现了作品的价值取向)。(6分,一点2分,得满6分为止。)
12.文中苍苍婆吃都柿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
①由都柿的“皱纹累累”和“蔫软”联想到自己的老迈(“孤独”、“悲苦一生”),内心充满凄凉(或“由都柿的甜让她更加感觉到处境的苦”,2分);②把“都柿当酒吃”,且“一发而不可收”是想要以酒解愁,摆脱内心的苦楚(2分)。
1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大鲁二鲁的形象特点。(4分)
先天愚钝(智障,1分),但坚守传统和诺言(1分,或“老实本分”、“质朴”),勤劳肯干(1分),热爱生活(1分,或“爱美”、“乐观”等)的农民形象。
14.小说叙写了金井人采浆果的故事,请探究作品的寓意。(6分)
①隐喻现代社会中金钱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或“批评现代人对金钱的崇拜”等);②启示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或“遵循传统的生活和劳动方式”);③启示人们要控制欲望(或“抵制金钱诱惑”、“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舍本逐末”等)。(6分,每点2分。其他理解,如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篇6:采浆果的人阅读答案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镐、铁齿、镰刀、耙子等农具。他们纷纷回家拿起形形色色的容器,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仿佛牧羊人在寻找失了群的羊。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遨游到中天了。这岸的果实已经采尽,他们打算渡过青鱼河,对岸有一片茂密的透着隐隐红光的山丁子树,挂在枝头的果实仍然可观。
③青鱼河河水流急,深不可测,因而很少有人在夏秋之时到对岸采浆果。一般来说,青鱼河被寒风冻僵了之后,才会有人拉着爬犁从它身上走过,去柳树丛中拾捡干枯的枝条当柴烧。
④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了。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嗉嗉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高烧,大病一场。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⑤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着她的服侍而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⑥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更觉凄凉,苍苍婆就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自然把采来的都柿当酒吃,竞一发而不可收,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
⑦这时候又有三个采浆果的人回来了,一个说撞见蛇了,一个说看见了一种从未见过的鸟,它发出的叫声像小孩子的哭声。另一个嘟囔着倒霉,眼皮被蚊子叮肿了不说,半新的裤子还被树枝划了道口子。可是当他们拿了钱后,谁也不发牢骚了,他们带着喜悦回家,走前都满怀同情地看着一无所获、佝偻着腰渐行渐远的苍苍婆。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⑧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晴响晴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完秋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⑨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
⑩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惟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⑾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节选自短篇小说《采浆果的人》,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在鲜活的生活图景的展示中蕴蓄着耐人寻味的人生意蕴,是一篇出色的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人生寓言,引发读者对现实人生的观照和思索。
B.全篇流淌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讴歌,文字如行云流水,情节跌宕起伏,都围绕采浆果的人行进着。
C.本文不是仅仅依赖于大鲁、二鲁的故事,多是一种整体的叙事,苍苍婆、曹大平夫妇都可以看做本文的主人公。
D.文章结尾写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野刺莓,这是采撷之后美丽和幸福的点缀,和苍苍婆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E.篇末写了一场突降而至的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成被无情地封冻在了大雪之下。这既是写自然环境,又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1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第④节描写曹大平夫妇涉水渡河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3分)
(2)文中第⑥节苍苍婆吃都柿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3分)
1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大鲁二鲁的形象特点。(6分)
14.小说叙写了金井人采浆果的故事,请探究作品的深层意蕴。(8分)
参考答案:
11.B D(B本文不以情节取胜,没有勾魂夺魄的悬念和跌宕起伏的情节。D“和苍苍婆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错。突出大鲁、二鲁恪守着祖训的收获,这样的点缀显得完满而别具意义。也突出二鲁爱美、不贪婪的形象。)
12.(1)①表现曹大平夫妇为了挣钱(或“眼前利益”)不惜冒险的形象;
②与大鲁二鲁的不为所动形成对比;
③承接了上文大多数金井人的表现,预示了金井人的悲剧(体现了作品的价值取向)。
(2)①由都柿的“皱纹累累”和“蔫软”联想到自己的老迈(“孤独”、“悲苦一生”),内心充满凄凉(或“由都柿的甜让她更加感觉到处境的苦”)。(2分)
②把“都柿当酒吃”,且“一发而不可收”是想要以酒解愁,摆脱内心的苦楚。(1分)
13.(6分)坚守传统和诺言、老实本分(质朴)、勤劳肯干的农民形象。(4分)先天愚钝(智障),热爱生活(爱美、乐观等)。(2分)
14.示例一:隐喻现代社会中金钱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或“批评现代人对金钱的崇拜”等),启示人们要控制欲望(或“抵制金钱诱惑”、“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舍本逐末”等)。曹大平夫妇贪心不足,涉水过河采浆果时 “赔了夫人又折兵”,落得大病一场;精明的金井人采浆果赚钱的欲望无止境,最后反而两手空空。作家批判的锋芒,直指人性的贪婪和本末倒置的愚行,同时也启示当代人在财富的诱惑面前,要控制欲望,抵住诱惑。
示例二: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时候,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传统的生活和劳动方式。急功近利的金井人,一年的收成因采浆果之误被无情地封冻在了大雪之下。舍本逐末的金井人,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弱智的大鲁、二鲁反而成了智者,他们一直恪守着祖训,种地、收获,这个冬天只有他们家是殷实的。启示当代人追求物质生活的时候,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严惩。(其他理解,如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篇7:采浆果迟子建阅读答案
采浆果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收了浆果马上给现钱!”他的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农具,奔向森林河谷,去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所得现钱的用途。为了把装浆果的竹篮采满了,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深秋的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妻子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嗦嗦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妻子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③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丈夫一直瘫在炕上靠着她的服侍而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④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现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更觉凄凉,苍苍婆就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把采来的都柿当酒吃,竟一发而不可收,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
⑤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大傻瓜,这天响晴响晴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完秋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⑥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
⑦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惟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⑧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喜爱穿一串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一种,并且采的很少,然后把它们做成了最美的镶嵌。 (节选自《采浆果的人》,有删改)
注:都柿,又称“笃斯”,学名笃斯越桔,即蓝莓。
1.第②段写曹大平夫妇为了多采浆果而涉水渡河,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
①刻画了曹大平夫妇为了挣钱(或“眼前利益”)不惜冒险的形象;②是大多数金井人的缩影;③与大鲁二鲁的不为所动形成鲜明对比;④他们的个体悲剧预示了金井人的集体悲剧。(3分,一点1分,得满3分为止。)
2.第④段中划线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不能去掉。(1分)因为①都柿的“皱纹累累”和“蔫软”与前文苍苍婆的老迈和后文内心的凄凉相互映衬(1分);②为下文苍苍婆都柿当酒吃且一发而不可收、喝酒做了情感铺设(1分)。
3.智障的大鲁二鲁具有怎样的宝贵品格?请简要概括。(2分)
坚守承诺(0.5分,或“信守诺言”等),老实本分(0.5分,或“遵守规律”“坚守传统”“纯厚质朴”等),勤劳肯干(0.5分,或“勤劳能干”“不怕吃苦”等),热爱生活(0.5分,或“爱美”“乐观”等)。
4.文中“现钱”多次出现,暗指什么?(1分)
暗指眼前的利益。
5.本文内涵厚重、耐人寻味,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①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影响了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或“现代人对金钱的崇拜影响了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②我们要遵循传统的生活和劳动方式(或“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办事”);③我们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舍本逐末(或“抵制金钱诱惑”“要控制欲望”等)。(3分,每点1分。若考生回答出了其他启示的内容,如果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篇8:采山的人们现代文阅读答案
采山的人们现代文阅读答案
①山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大的果品店,你想啊,春天的时候,你最早能从那吃到碧蓝甘甜的羊奶子果,接着,香气蓬勃的草莓就羞红着脸在林间草地上等着你摘取了。草莓刚落,阴沟里匍匐着的水葡萄的甜香气就飘了出来,你当然要奔着这股气息去了。等这股气息随风而逝,你也不必惆怅,因为都柿、山丁子和稠李子络绎不绝地登场了,你就尽情享受野果的美味吧。
②除了野果,山中还有各色菜蔬可供食用,比如品种繁多的野菜呀,木耳和蘑菇呀,让人觉得山不仅是个大的果品店,还是一个蔬菜铺子。但只要你稍稍再想一想,就知道它不单单是果品店和蔬菜铺子了,你若在山中套了兔子,打了野鸡和飞龙,晚餐桌上有了红烧野兔和一道鲜亮的飞龙汤,山可不就是个肉食店么!
③如果这样推理下去的话,也可以把山说成一个饮品店,桦树汁和淙淙的泉水可以立刻为你驱除暑热,带来清凉;而且野刺玫和金莲花的花瓣又可以当茶来饮用。不过,在那些勤劳、朴素的人的心目中,山也许只是一个杂货铺子,桌子的腿折了,可以进山找一根木头回来,用工具把它修理成桌腿的形状;秋季腌酸菜时找不到压酸菜的石头了,就可以去山中的河流旁扛回一块。而山在那些采药材的人的心目中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定是个中药铺子无疑!
④山真的是无奇不有,无所不能。我们那些居住在山里的人家,自然就过着靠山吃山的日子。没有采过山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而由于我自幼就是个饕餮之徒,所以我进山采的都是与吃有关的东西。
⑤野果中,最令人陶醉的就是草莓了。它的甜香气像动人的音乐一样,能传播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有的时候闻着它,比吃它还要美妙,所以常常是采了草莓果归来,会用线绳绑上一绺,吊它到窗棂上,让它散播香气。只一天的工夫,满屋子就都是它的气息了。
⑥我记忆最深的野果,是都柿,它可以当酒来吃。都柿是一种最常见的浆果,它们喜欢生长在林间的矮树丛中,而且向阳山坡上的比背阴山坡上的要广泛。都柿秧都是矮株的,一尺那算是高的了,通常的只有筷子那般高,它们春天开粉色或者开白色的小花,花谢便坐果,果实先是青的,象一颗颗的绿豆。随着阳光照临次数的增多和暖风持续的吹拂,都柿渐渐长成云豆那么大,并且改变了颜色,穿上了一身蓝紫色衣衫,看上去气质不俗。这果实一进夏天就可吃,不过有点酸,到了晚夏时节,它就分外的甘甜了。它的浆汁可以染蓝你的嘴唇。而且,它是浆果中唯一能把人醉倒的,你吃上一捧、两捧甚至是一碗也许还心明眼亮的,但如果你一连气吃了两三海碗的话,你就眯着眼打盹,等着见周公去吧。有一回,我和几个小伙伴去山中采都柿,我挎了一只维得罗(当地人对一种底小肚大口深的小铁桶的称呼,由俄语音译而来),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一片都柿甸子,都柿稠密不说,品质也上乘,又大又甜的,我一边往维得罗里采,一边往自己的口中采,等维得罗满了的时候,我已吃花了眼。但见那片都柿还有许多未被摘取的沉甸甸地压在枝头,它们一个个眼儿妩媚多情地望着我,似乎在等待你的亲吻。没有器皿再盛它们了,干脆就把自己的肚子当维得罗算了,我坐在都柿甸中,美美地吃了起来,直吃得舌头麻木了,目光发飘了,小伙伴吆喝我该出山回家了,这才罢休。由于吃醉了,我步态飘摇,跨着的维得罗就象只魔术盒子一样,在我眼前一会儿发出蓝色的幽光,一会儿又发出玫瑰色的柔光,再一会儿呢,发出的是银白色的冷光。我像傻瓜一样嘻嘻乐着,被都柿的魔法给彻底击中了。我还记得好不容易上了公路,太阳已经西沉了,我觉得自己是踩着一条金光大道回家,很得意。在路口迎候着我的家人,远远看见了我蛇行的步态,知道我是吃醉了,而我迷离恍惚的样子遭到了同伴的耻笑。
⑦采山也不总是浪漫的。比如有人采都柿时着上了草爬子,就很倒霉。草爬子专往人的软组织里叮,而且有一些是有毒的,能致人于死地。你采山归来,若是觉得腋窝和腿窝发痒,就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了,要赶紧脱光了衣服仔细检查,否则它会钻进你的皮肉中去。我就见邻居的一位大娘让草爬子给叮在了腋窝的地方,她抬着胳膊,她的家人擎着油灯照着亮儿,用烟头烧那只已把触角探进皮肉中去的草爬子。我发现一些坏东西很怕火,比如狼,比如草爬子,怪不得传说中做坏事的人死后要下地狱,原来地狱中也是有火的啊。
⑧当然,被草爬子和蛇袭击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你可以在上山前采取预防措施,如将裤腿和袖管系牢,让它们无孔而入,所以不必在采山时过分地提心吊胆。当然,也有人在采山时出了大事故的。比如一个姓周的年轻男人,他采木耳时遇见了熊,尽管他聪明地躺下来装死,爱吃活物的熊丧失了吃他的欲望,但它还是在离开前拍了他的脸一下,大约是与他做遗憾的告别吧。熊掌可非人掌,这一巴掌拍下去,姓周的半边脸就没了,他丢了魂魄不说,还丢了半边脸和姓名,从此后大家都叫他周大疤瘌,因为他痊愈后凹陷的那半边脸满是疤痕。
⑨还有一个采山人是不能不说的,她姓什么,我们并不知道,她丈夫姓王,大家就叫她老王婆子。她个子矮矮的,扁平脸,小眼睛,大嘴,罗圈腿,走路一拐一拐的,屁股大如磨盘,所以你若是走在她背后,等于看一头跛足的驴拖着磨盘在行走。老王婆子平素不爱与人往来,不是呆在她家的屋子里,就是劳作在菜园。她是个山里通,知道什么节气长什么,更知道山货都生长在什么地方。她采山,永远都是单枪匹马的。她采木耳最拿手,只要是阴雨连绵了两三天,一晴了天,她就进山了。谁也不知她去哪里了,可她晚上总是满载而归,颤颤巍巍的肥厚的黑木耳能晒满房盖,让过路者垂涎欲滴、羡慕不已。不过你要是打探她在哪儿采回来的,她总是很冷淡地说“山里”,她说得也没错,但其实等于白说。曾经有人悄悄在她采山时尾随到她身后,可她进山后总是能巧妙地把他们给摆脱了,那些宝贝山货的栖息之地成了永远的谜。为了这,她在我们那个小镇的名声和人缘都不好。老王婆子的命运最后也是悲惨的,她未到老年就得了半身不遂,瘫倒在炕上,再也无法采山去了。很多人解气地说,这是报应,让最能采山的自私的人进不了山,她等于是看着金山,却无法把它揣在怀里,那种凄凉和痛苦可想而知了。
⑩关于采山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年轻的男女互相看上了,在小镇里没机会相见,就借着采山的由头,去绿树清风中相会,被人给撞见;再比如一个受婆婆欺负的小媳妇不敢在家中发泄不满,上山后择一个无人的地方,就是一通哀哀的哭,让听到的人以为鬼在嚎;再比如采山人迷了山,两天两夜下不来山,他的家人就组织亲戚举着火把上山寻找,而迷山的人呢,他却迷在离村落不足一里的地方,如同被灌了迷魂汤,就是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成为大家的笑料。那些老一辈的采山人,大都已经故去了。他们被埋在他们采山经过的地方,守着山,就像守着他们的家一样。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①可供食用( ) ②妩媚( ) ③垂涎欲滴( ) ④擎着( )
2.在幼时的我看来,大山是一处“无奇不有,无所不能”的好去处,因为大山,我才拥有了一段可以任意“饕餮”的童年。阅读文章第一至第四段,说一说,作者分别将大山比作了什么?这些比喻流露了作者对大山怎样的感情?(3分)
3.文章第一段,作者为读者描绘了山间果子成熟的美好景象,在描绘中,作者多次使用了表示时间接续的词语:“最早”、“接着”、“刚落”、“气息随风而逝”,短短一段中,作者频繁使用这样的词语会不会使文章显得啰嗦,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4.有人这样评价迟子建的散文:“她将平凡的东北乡下生活写得如此有味,她使没有诗意的地方诞生了诗意,实在因为内心的爱意深深和她充满深情的美丽文字。”阅读下面从第六段摘录的句子,任选其一,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1)我一边往维得罗里采,一边往自己的口中采,等维得罗满了的时候,我已吃花了眼。
(2)它们一个个眼儿妩媚多情地望着我,似乎在等待你的亲吻。
(3)我像傻瓜一样嘻嘻乐着,被都柿的魔法给彻底击中了。
5.作者用她笔下的“野菜”、“蘑菇”、“草莓”、“都柿果”,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自然世界,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孩子在大自然中纵情地嬉戏玩耍。我们在初中教材中,也结识过一位东北作家,其笔下的风景与情趣与本文那么多相似之处。这位作家是谁?课文的名称是什么?(4分)
6.大山好似一位敦厚长者,在沉默中教会了作者如何做人处世。文章第七段和第九段结尾,作者发出感慨说:“我发现……,怪不得传说中做坏事的人死后要下地狱,原来地狱中也是有火的啊”;“让最能采山的自私的人进不了山,她等于是看着金山,却无法把它揣在怀里,那种凄凉和痛苦可想而知了”。从这两句话中,你能发现作者在幼年时悟出了怎样的生活道理?(4分)
7.文章题为“采山的人们”。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大山脚下的人们与大山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而文中最能体现这种关系的一句话是什么?(4分)
答案:
1.①gōng ②wǔ ③xián ④qíng(共2分,每小题0.5分)
2.作者将大山比作果品店、蔬菜铺子、肉食店、饮品店、杂货铺子、中药铺子。
这些比喻充分流露了孩子对大山的喜爱以及对大山无奇不有的赞叹之情。
3.并不啰嗦。几个词语都在强调事物之间的间隔时间短,接续快,从而充分表现山间野果的果实丰富、繁多、茂盛,令人目不暇接的特点。
4.示例
(1)作者同时运用了两个“采”字,但意思完全不同,第一个“采”字是采摘的意思,而第二个“采”字,则有匆忙急迫地装的意思。体现了我面对都柿果时那种迫不及待、欲罢不能的娇憨情态。
(2)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都柿果活泼、诱人的形象,从而活画出我因贪嘴而醉眼迷离、神情恍惚的状态。
(3)“魔法”一词,比喻都柿果能致人麻醉的特性,形象地揭示出在孩子眼里,这种果子的神秘莫测、可爱诱人的特点。
5.萧红 《祖父》
6.第七段的文字表明,作者感悟到任何邪恶、丑陋的怀东西,都惧怕火的光明和炽热,正义与邪恶是永远对立的,光明的东西永远能战胜邪恶。
第九段的文字表明,作者感悟到自私的人永远无法占有全部,最终,只能无奈地任由自己极度想要占有的东西远离自己,因而,他们的下场只能是可怜而可耻的。
7.采山人的生活依赖者大山。他们的一切衣食住用都来自于大山。
采山人在大山中学会了智慧。他们在长期的劳动中培养了对付一切凶险的智慧,少草爬子、遇熊要装死等生存技巧都是大山教给他们的。
采山人在大山中学会了做人。他们知道光明应该崇敬,对自私应该鄙弃,对危难中的人应该出手相救,这些朴素的人生信条都是在大山的怀抱中形成的。
大山容下采山人的一切情感,包括他们的爱情、痛苦。
句子:“那些老一辈的采山人,大都已经故去了。他们被埋在他们采山经过的地方,守着山,就像守着他们的家一样。”
文言文阅读常见虚词
而: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关系。且:相当于“啊”
何: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为什么;怎么;啊;通“呵”,喝问。若:如同,像
乎:表疑问;相当于“吗”;表感叹;表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啊”“呀” 。所:也
乃 :你,你的;他的;此,这;这样,如此。
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难道;怎么。
常见的虚词还有:也、则、以、者、因、之、为、于、兮、焉、与、莫等。
阅读理解重点语句含义题型方法
1、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
2、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言外之义。
3、结合整篇文章的语境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解题方法:文中关键的语句常常是指能够提示和概括文章中心或段意的,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和议论抒情方面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正确理解和分析这些语句,有助于我们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
解题技巧:含义要结合文章主旨中心去分析,表述要准确、通顺。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篇9:采薇阅读答案
(一)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6.对这首诗中词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17.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戍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戍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及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篇10:《采薇》阅读答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采薇》选自诗经,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3分)
(2)“依依”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推荐
采浆果的人阅读答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