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二中(永康二中精准教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2019-03-2912:52|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秦艳华通讯员曹敏华
27日,春暖花开之际,2019年永康精准教学研讨会如约在永康二中举行。来自全国80多家单位的专家、教师齐聚一堂,共享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下的“精准教学”盛宴,零距离体验新型教学模式的科技魅力。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永康二中立足实际,不断创新进取,历经数年的探索和研发,走出了一条以平板实验班、学**走廊、自主学**空间构建“三大阵地”,实现将信息技术渗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原有教学模式,真正促进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从粗放走向精准的改革之路,其“精准教学”模式吸引了众多省内外团队前来参观取经,更为全国精准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样板。
全国80多家单位专家教师齐聚永康二中取经
当天上午8点多,永康二中行政楼的报告大厅座无虚席,200多位专家、教师准时参加2019年永康精准教学研讨会(如图①),聆听信息化教学引发的“头脑风暴”。
会上,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如进对我市的基本情况、教学改革等工作进行了介绍。永康二中校长郎岳来以“‘精准教学’探索之路”为题,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学校探索“精准教学”的点滴,通过教育理念、信息技术助推“精准教学”、开拓的教师队伍、发展方向等内容,结合当下的教育发展现状,深刻阐述了“精准”的内涵,以及依托信息技术,助推精准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因材施教、个性化学**成为一种可能,全面展示了学校开展信息化助推“精准教学”工作的收获和感悟。
近年来,永康二中的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从2015年最初由四个数学老师组成的微课小组开始,到如今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微课工作室,其作品频频在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走出了一条特色的“三大阵地”精准教学改革之路。
目前,学校构建了以平板实验班、自主学**空间、学**走廊为“三大阵地”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稳步推进“精准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开设6个平板教学班,实现了常态化平板教学,让轻负高效的课堂成为现实;通过开发自主答疑机,实现24小时在岗精准答疑,为学生的自主学**创设了良好环境;通过创设自主学**空间,配备了96台电脑设施等,为学生在新高考背景下的自主学**、精准补漏提供了海量的学**资源。
“三大阵地”构建“精准教学”平台实现减负高效
会后,专家、教师们就陆续前往教学楼“上课”,到各班观摩“精准教学”的课程,通过实地参与、体验、交流全方位了解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学校503选修教室,永康二中历史老师黄香华正手拿平板电脑,绘声绘色为同学们讲解。她边走边不时握笔点击手里的电脑,根据点击频率的不同,黑板大屏幕上、同学们人手一台的平板电脑里,逐一滚动呈现出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面。
“这道答题时间50秒。”黄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赶紧埋头握笔在电脑上答题。不多时,随着黄老师手指的点击后,大屏幕上一一呈现同学们的答题情况,包括答题的内容、答题完成率、错误率等信息。
根据错题率排序,黄老师专门筛选一道进行讲解,并重新播放事件发生时的主要画面,通过当堂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达到求真精确、准确,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专家、教师们则聚精会神做摘要,记录下讲解的要点和重点。
悄悄走近隔壁教室,该校物理老师俞颖丽正专心上课,她通过电脑进行高效、快速地出题、答题、改题、解题,让师生们一起体验采用信息化技术推进“精准教学”所带来的奇妙之旅。
此外,学校开设的自主学**课同样吸引了众多专家、教师的目光。在自主学**课堂上,学生们各自忙碌着,有的重温某一节课的课堂实录,有的观看老师推送的错题解析,有的进行知识点的拓展学**……
据悉,当天的研讨会期间,学校共开设了七节精准教学示范课,全面展示了数学、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物理等学科的课堂活动。在每一堂精准课堂上,执课教师通过利用授权回答、课件题、分组讨论、数据收集等功能,激活课堂,准确定位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合作学**、创新能力,使课堂更有料、有趣、有效,实现了精准诊断、精准分析,让参观者进一步读懂平板功能与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机融合。
这边课上得正精彩,那边走廊的一台自助答疑机上,高三(4)班的学生小吕正拿着试卷搜题。他将试卷放在台面上,通过高清摄像头上传点击搜索,轻松就找到了答案,并通过观看详细解析和讲解视频、仔细阅览相关知识拓展链接,很快就掌握了解题方法。
现场解答疑惑助推全国“精准教学”实现新飞跃
“把网上课堂搬入教育”“与传统教学相比少了眼神交流,不知孩子们的专注度如何?”“关注课后管理成为重要环节”“自助答疑机等于把小猿搜题软件搬进了学校”……在参观了一堂堂体验课、了解自助答疑机的运用后,现场的专家、教师们纷纷提出疑惑,如何让“精准教学”的工具真正发挥作用,让其惠及更多学生?
针对大家关注的问题,永康二中副校长李冰做了题为“永康二中精准教学改革探索之路”的讲座。他利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班级管理等方面,生动地阐释了“精准”的内涵,既蕴含了先进的技术、理念,又有实在的操作性,进一步深化对教学信息化的理解和认识。
“采用平板电脑上课不仅能提高学**效率,还能增强孩子学**的兴趣,让教学轻负高效成为现实,但注重课后的管理尤为重要。”来自丽水云和的梅老师说,学校于去年9月引进了“精准教学”模式,目前还在探索试用中,参观此次活动后茅塞顿开,下一步将积极借鉴经验和好的做法,带回本校融入工作中,稳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当天,像梅老师一样,前来参观的专家、教师们纷纷表示此行收获满满,要将宝贵的经验带回当地,为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添力。据悉,一直以来,永康二中以问题为导向,用实践来检验,积极将信息技术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因材施教”带到每一次课堂中,形成了一套高效、自主、智慧的教学模式,打造了真正意义上“精准教学”。下一步学校将砥砺前行,通过精准教学课堂实践、课题研究等,借助信息技术,致力于教学课题研究,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造更为优质的“智慧教育”阵地,实现精准教学质的飞跃,切实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精准教学力求达到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学情掌握3方面的准确、精确,通过‘三大阵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科教学轻负高效、校际间教育的均衡提升。”永康二中校长郎岳来认为,精准教学的探索有力推进了智慧校园建设,今后要在“精准教学”、学校的“精准管理”上深入研究,以信息技术和精准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推荐
永康二中(永康二中精准教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