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海事学院(大连海事大学111岁了)
1、"渤海畔,黄海滨,集合着大海的灵魂;扬气概,抖精神,浩海纵鹏鲲……"111年,向海而行,风雨华章。大连海事大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记载了近代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开创的峥嵘岁月,代表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世纪发展的奋斗历程。111年,逐梦深蓝,弦歌不辍。大连海事大学始终与国家航运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兴海报国的实践中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发展,深深印下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海而行、向海图强的厚重足迹。如今,这所有着"航海家的摇篮"美誉的百年学府正乘风破浪,扬帆世界一流海事大学建设的新航程!
2、兴船政,立吴淞之始基;办学堂,策百年之筹谋。斯为中国航海教育之铮铮响箭,亦是大连海事大学之涓涓始流。
3、19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维护领海主权,要先造就航政人才"张謇等有识之士率先提出了创建航海教育的觉醒般呐喊。1909年,晚清邮传部决定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创办船政科,于上海吴淞口首开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之先河,这就是大连海事大学最早的起源。
4、航海学府,肇自图强,薪火赓续,大任敢当。学校肩负着"挽救航权,振兴国运"的历史使命,其发展历史代表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发展历程。
5、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1953年,上海航务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整建制迁往大连,与东北航海学院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唯一的高等航海学府。
6、199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大连海运学院的办学水平与条件进一步提升和完善,1994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大连海运学院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此次更名,标志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7、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3年,周总理亲自批示学校航海类专业实行半军事管理。1997年,大连海事大学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
8、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是海事教育领域唯一"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类院校前列,成为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9、如今的大连海事大学正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努力朝着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海事大学的目标前进。
10、大连海事大学坐落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学校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划破天空的海鸥、拍打岩石的海浪、清晨时分的海雾、夕阳西下的余晖共同描绘海大独特的画卷。
11、灼灼桃花、高大法桐,燕雀四季、寒来暑往。电航楼前梧桐树叶金黄,启航楼中粉笔落在黑板沙沙作响;图书馆前的雕像像是个忠实的观众,见证每一位海大学子求学之路上的匆匆步履;石刻上"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海大校训、"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永不能忘!行走在海大校园,如画美景尽收眼帘!
12、惟其笃志,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始得玉成。长期以来,大连海事大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事相关学科专业体系,多个学科专业位居国际海事院校前列,代表了我国海事海商教育的最高水平。
13、目前,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本科专业总数已达到53个,涵盖6个学科门类,海商法、海事管理、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4个专业均为海大首创。在办本科专业中有80%直接服务于海事产业链。海大航海类专业学生的招生和培养规模始终保持国内第一,是撑起航运事业的"国家队"。
14、从航海类专业教学实验楼群、航海训练与工程实践中心、水上求生训练馆、到教学港池、图书馆、游泳馆、天象馆,海大科教科研设施一应俱全。除了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10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学校还拥有2艘远洋教学实**船,实现海大人建设远洋实**船队的追求,两万余名海大学子正在这里扬帆起航。
15、专用教学实**船"育鲲"轮
16、载货教学实**船"育鹏"轮
17、海大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先后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40所国际著名院校、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2007年,学校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建立了海外校区。打造出航海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战略布局,实现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
18、栉风沐雨,砥砺前行。111年间,无数杰出海大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身影,首开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之先河的唐文治、中国第一位外洋轮船长陈干青、迈出国人引水第一步的马家骏、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船长贝汉廷、中国第一位远洋高级女轮机长王亚夫、中国首位船长出身的交通部部长钱永昌……他们心系祖国,为中华之崛起,为民族之复兴,为蓝色之梦想,上下求索。
19、唐文治(1865—1954),江苏太仓人,教育家、国学家。1909年,在时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唐文治筹组下,增设船政科,首开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之先河。
20、陈干青(1891—1953),上海崇明人。1914年,毕业于吴淞商船学校。1921年,受聘上海三北轮船公司任"升利"轮船长,是我国第一位驾驶外洋轮的船长。
21、马家骏(1892—1970),上海青浦人。1914年,毕业于吴淞商船学校。1947年,以中国第一位引水员的身份,引领中国油轮公司的万吨级油轮"永潢"号驶往伊朗。
22、贝汉廷(1926—1985),浙江镇海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航务学院。先后驾驶15艘远洋轮船,到过40多个国家、80多个港口,开辟了新中国多条远洋运输航线和具有历史意义的中美航线。
23、王亚夫,福建福州人。1957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从实**生、三管轮一直干到轮机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位远洋高级女轮机长。
24、钱永昌,上海人。1953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1960年,在上海海运局担任"和平31号"轮、"中兴5号"轮、"和平37号"轮船长。1984—1991年,担任交通部部长,是中国首位船长出身的交通部部长。
25、上一个百余年中,他们是海大的荣光。下一个百余年中,年轻的海大人正在担负起未来的希望。
26、学校自主研发了解决"和谐号"等动车曲轴损坏修复的"董氏无刻蚀合金镀铁技术",并成功在船舶发动机、铁路内燃机车、运载汽车等领域实现了再制造;"太空辐射与生物进化"研究团队为我国太空探索献上"金点子",为神舟飞船注入海大技术;学校参与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制的水上交通安全信息系统和综合AIS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行业关键技术领域都有海大智慧和海大突破。
27、"下一代海上宽带通信系统(VDES)"研发团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完成了中国第一套VDES系统船端和岸端原理样机和原型服务系统,实现了船舶电子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28、航海模拟器研发团队作为我国最大的航海模拟器科研机构,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研发的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通过挪威船级社(DNV)的最高等级认证,是亚洲唯一通过DNV最高等级认证的航海模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外厂商首位。
29、"海上交通安全与空间信息技术创新团队"入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研发的"岸船空基海上油膜探测传感识别系统"突破了激光荧光海上溢油油种识别、紫外荧光微量泄漏油膜实时光谱信息获取、航海雷达海面恶劣气候下油膜探测等关键技术难题,成果创新发展了多源新型溢油探测系统,打破了国外在此领域的技术设备垄断,使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反应能力和技术迈上新的台阶。
30、船舶导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后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国际标准电子海图编辑平台、船舶导航与监控平台";制定了我国内河电子航道图及其相关应用标准和"中国长江(内河)电子航道图及其应用系统"的系列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符合中国内河标准和国际海上标准、完全适应江海联运要求的船舶导航系统,实现了系统的高度集成,使国产船舶综合导航系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1、除此之外,海大还在"716大连港原油泄漏"事故、"东方之星"沉船打捞、"桑吉轮"与"长峰水晶"轮碰撞事故等救援行动的关键时刻,提供了海大技术和专业服务,体现了行业大学的社会责任与价值担当。
32、湛蓝的渤海湾,安宁而沉静。我国第一艘专用远洋教学实**船"育鲲"轮承载着百余师生从"海上丝路,和谐之旅"凯旋;辽阔的太平洋,澎湃而激昂。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代、现代化多用途载货教学实**船"育鹏"轮征程万里,斩浪前行。浩海鲲鹏,这一静一动之间恰是迈入111年的大连海事大学之精神气质的写照。
33、"育鲲"轮上的升国旗仪式
34、特色鲜明的半军事管理,培养了海大人优良的品格。学校"凌风"远航队曾先后12次驾驶无动力艇横渡黄海、渤海,他们坚毅果敢、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是"勇于创新、科学航海"的最好诠释。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第三次北极考察创造了中国船舶航行的最北纪录,海大的校旗在极地的冰雪之上飘扬。
35、在第三次北极考察中的大连海大校友:船长王建忠、大管轮黄嵘、大副朱兵、电机员袁东方
36、桃李芬芳孕育累累硕果,沧桑砥砺沉淀111年荣光。这里,是大连海事大学,是所有海大人梦想起航的地方,是美好的青春,是蓬勃的朝气,是荣光与梦想!未来,千千万万的海大学子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以自己的执着与努力,贡献新时代新航程的海大力量!
37、关注"大连海事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211工程"、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大连海事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38、部分素材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官微、大连海事大学官网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渤海大学海事学院和大连海事大学111岁了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更多推荐
渤海大学海事学院(大连海事大学111岁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