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造纸工业取水定额先进性分析的论文,本文共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造纸工业取水定额先进性分析的论文
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之一,纸及纸板的消费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纸及纸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世界造纸工业竞争格局中已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纸产品消费的增长,今后全球纸业的发展将面临资源约束、环境压力等问题,对于我国造纸工业,这些问题尤显突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加之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等现象普遍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1]。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造纸工业作为我国工业取水和排水大户,必须强化节水管理,通过实行严格的用水总量控制,转变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以减少造纸行业的取水量和废污水排放量。
1我国造纸工业用水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国用水总量增加了389亿m3,其中工业用水量增加了163亿m3,占全国用水总量增加量的42%;造纸工业用水量增加了47亿m3,占全国用水总量增加量的12%,占工业用水增加量的29%。从用水增长速度来看,“十一五”期间,全国总用水量年均增长率为1.3%,其中工业用水量增长率为2.4%,造纸工业用水量增长率为10%。从用水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全国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由的22.8%增长至的24.03%,增幅为1.23%,其中仅造纸工业贡献的增幅就达0.69%,占工业用水增幅的56%。
根据环境保护部对国内5570家造纸企业的统计数据[2],20我国制浆造纸及纸制品产业用水总量为123.39亿m3,其中新鲜水用量为46.15亿m3,重复水用量为77.24亿m3,水重复利用率为62.59%;万元产值新鲜水用量为89.6m3;造纸工业年废水排放量为39.37亿m3,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211.86亿m3的18.58%。“十一五”期间,我国造纸工业新鲜水量增加了3.65亿m3,年均增长率为1.7%,重复水用量增加了43.04亿m3,年均增长率为17.96%,水重复利用率提高了18%,万元工业产值新鲜水用量减少了93.4m3。从地区分布来看,全国造纸工业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这3个地区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9%,相应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89.5%。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3%,相应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32.7%,是造纸工业较为集中、用水量较大的地区[3]。
综上所述,造纸工业是我国工业用水大户,也是我国工业污染大户,强化节水减排是实现我国造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对造纸工业的节水工作非常重视,一直把其作为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且取得了显著效果。“十一五”期间,我国造纸工业新鲜水量年均增长率已控制在2%以下,水重复利用量大幅提高,年均增长率接近18%,5a时间水重复利用率提高了18%,万元工业产值新鲜水用量下降了51%,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十一五”期间,我国造纸工业的用水增量依然占据工业用水增量的1/3,年均10%的用水量增长速度已超过工业用水量增长速度的4倍,造纸工业节水减排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中指出,我国造纸工业的建立在增加水资源总量上的发展余地十分有限,需要通过调整用水结构和降低造纸工业用水单位消耗,减少耗水量大的草浆造纸比重,解决造纸工业的用水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业局12月联合发布的《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到末,全国吨纸浆、纸及纸板的平均取水量较2010年将减少18%。因此,造纸工业必须把节约用水作为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切实措施减少单位产品的新鲜水用量及耗用新鲜水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取水定额发展水平
不合理的原料和规模结构以及较低的技术装备水平,决定了我国造纸工业的水、能源、物料消耗较高,并成为主要的污染源。据统计,我国造纸工业吨浆纸平均综合取水定额高达197.5m3。“十五”期间,由于国家环保和节水力度加大,造纸工业的资源消耗有所降低,至20,吨浆纸平均综合取水定额降至103m3。“十一五”以来,我国造纸工业在国家政策导向的约束下,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品结构,造纸企业通过改进工艺技术,提高设备水平,推广应用先进的节水技术,行业用水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吨浆纸平均综合取水定额已降至85m3。“十二五”是我国造纸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造纸工业的关键时期,《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对水资源消耗指标提出了下降18%的控制目标,至20,全国吨浆纸平均综合取水定额应降至70m3。
近10a是我国造纸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纸及纸板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8%,相应的用水量也以年均11.3%的速度在增长,而单位产品水资源消耗指标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达到了57%,年均下降率超过了8%,用水效率的显著提高与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和我国造纸行业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紧密相关。我国出台了第一部国家层面上的造纸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取水定额第5部分:造纸产品》(GB/T18916.5-),成为国家“十五”期间考核行业和企业水资源利用效益和评价节水水平的主要依据,促进了造纸工业节水的发展。
,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发改工业9号),通过造纸工业管理模式优化、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加快了我国造纸工业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生产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了《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提出“造纸行业要增强节水意识,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新建造纸项目单位产品取水量在执行《造纸产品取水定额》A级基础上减少20%以上”,进一步促进了造纸行业节水的发展。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部)颁布的《造纸工业清洁生产标准》(HJ/T317-、HJ/T339-2007、HJ/T340-2007、HJ469-),按企业清洁生产的要求,将标准分为3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执行国家取水定额标准)。该标准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国内制浆造纸企业用水水平。随着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高耗水行业的发展将受到限制。造纸作为我国高消耗、低效率、高污染的行业,必须转变粗放型用水方式为精细型用水方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以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篇2:造纸工业取水定额先进性分析的论文
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型制浆造纸企业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单位产品水资源消耗量大幅降低[4]。江苏金东纸业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纸机和节水治污新工艺、新设备,水循环利用率达96%以上,吨纸用水量仅为7.6m3,排水量降到6.6m3,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工厂的道路抑尘、绿化、灌溉等领域,节水治污跨入国际先进行列,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金海纸浆厂年产100万t硫酸盐法漂白化学木浆项目,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三废”处理最完整的单一生产线,吨浆补充新水量为30m3以下,仅为国家标准的1/3。山东华泰集团引进年产45万t全球最先进的新闻纸生产线,采用废纸为原料,水的循环利用率达到96%以上,吨纸水耗8m3以下。岳阳纸业公司引进年产40万t印刷纸项目,一条日产550t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废纸脱墨浆生产线,配套建设日处理规模为6万m3的污水处理工程,以及热电联产项目。该项目清洁生产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吨纸耗新鲜水小于8m3,吨纸废水排放量小于6m3。福建南纸、上海泛亚等纸业公司采用多圆盘过滤机和超效浅层气浮净水器,抄纸车间水循环利用率接近80%,重复利用率达到92%~94%。吨纸用水在10m3以下。
国外发达国家造纸工业先进用水水平为:吨浆纸综合取水量为35~50m3;吨纸取水量为10~20m3,吨纸板取水量为2.5~5m3。其中新闻纸取水量不超过10m3,生活用纸为5~10m3,书写纸为7~20m3,箱板纸和瓦楞原纸为2~8m3,化学木浆为30m3[5-8]。与国外发达国家造纸工业先进用水水平相比,我国一些先进大型造纸企业用水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从吨浆纸综合水耗来看,我国造纸工业吨浆纸综合取水量仍然是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1.7倍,差距仍然较大,造纸工业节水仍然任重道远。
4结语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政策环境的约束下,我国造纸企业通过加强用水环节管理和积极推行节水技术改造,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一些先进的大型造纸企业用水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从整个行业来看,用水增长速度仍然较快,整体用水效率依然偏低。“十二五”时期,受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的节水减排任务将更加艰巨。
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全行业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全面推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制浆造纸企业应积极推进串联用水系统和循环用水系统的使用,通过提高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减少新鲜水用量,以缓解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我国造纸工业的健康发展。
篇3: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编制分析论文
摘要:养护定额是工程预算重要的计价根据,是衡量经济效果的标准,是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的依据。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使用养护定额对公路工程的建设、养护、维修进行计划、控制等管理。
关键词:公路;养护;定额;编制
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的养护按工程性质、规模大小、施工难易程度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及改善工程。本文从养护工程讨论小修保养定额的编制。
篇4: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编制分析论文
公路养护与新、改建工程不同,涉及面大、管理困难。为使养护管理工作在人、材、机、费用有一个统一衡量标准,合理制定养护定额,能够比较准确确定养护工程项目所需费用。
2公路小修保养工程定额的作用
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是市、县公路管理机构编制小修保养工程预算并上报小修保养计划费用的主要依据;
(2)省公路管理机构下达各地小修保养资金计划的编制依据;
(3)是公路养护管理进行小修保养工程招投标费用计价的依据。
篇5: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编制分析论文
(1)具有养护工程所特有的定额项目。公路养护的目的主要是保证路面整洁、行车安全、边坡稳定,排水通畅,构筑物、桥、隧完好。沿线设施齐全,绿化美观,创造畅、洁、舒、美、安的通行条件。如路面清扫保洁、桥涵整修及清除淤泥、杂物、沿线设施的修复及更换等项目都是养护工程所特有的。在编制养护工程预算定额时必须完善这部分内容。
(2)公路养护工程独特的施工组织。养护工程的作业不同于新、改建项目的规模化作业,养护作业的施工条件也不同于新、改建项目。同时,由于公路养护的保通、交通组织,造成了养护工程的工效低、措施费用高。
(3)公路养护工程独特的安全管理模式。公路养护的实施,主要以保障公路安全畅通。而公路行车密度大、车速快,在养护作业时必须设置养护作业区并按规范要求设置安全标志,既要减少养护施工对社会车辆的通行影响,又要保障养护施工安全。因此养护维修作业必须增加安全设施及管理费用。
4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4.1按全省平均先进水平的原则
平均先进水平一般应低于先进水平,略高于平均水平。
4.2简明适用原则
编制定额落实简明适用原则是对使用定额的可操作性便于了解掌握。编制养护预算定额落实简明适用原则是对使用定额的可操作性。预算定额力求简明适用原则中,预算定额的项目齐全具有重要作用。在编制定额时对于重要的、能经常使用的项目要划分详细,对不重要的、使用次数少的项目划分要粗,要掌握重点。简化工程量的计算,简单、易懂、可操作,能够实际指导养护预算的编制与审核工作。
4.3专家编审责任制原则
养护定额的编制工作政策性、专业性非常强,而且任务重,贯彻执行这一原则非常重要。(1)在定额水平的把握上,防止由于水平测算不准确而产生的定额项目之间高低不一的现象,结合理解确定建筑产品价格水平带来的不利影响。(2)定额项目应能明确地体现已经技术可靠,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项目,防止定额缺项,使定额适用性大大降低。(3)定额项目划分应按照工程实体消耗与养护施工措施性消耗的分离,以满足施工单位经济核算和按工程进行投标报价的需要。
4.4与养护工程相适应的.原则
养护预算定额是为公路养护维修服务的,必须满足公路养护维修发展的需要。定额项目要能体现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工程项目,目前普遍使用或今后将普遍使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都应在养护定额中得到体现,使预算定额与养护工程相一致。养护工程定额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统计归纳,定额中的工料机消耗量能充分体现本省养护平均先进水平。养护工程定额总是相对晚于工程实践。在编制定额是应尽量加快进度,使定额细目尽量齐全,以适应养护工程发展的需要,并能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适应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市场机制下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需求和发展。
4.5贯彻国家政策、法规的原则
养护预算定额作为养护工程造价的重要计价依据,涉及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具有“责任较大、通行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特点,必须认真执行包括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政策。
5预算定额的编制步骤
5.1准备工作阶段
组建《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研讨小组,编制工作大纲,明确编制计划、目的和任务,全面展开公路养护定额测定、编制研究工作。
5.2收集资料阶段
(1)培训定额测定人员,制定定额测定表格,收集资料。收集基础资料是编制养护定额的一个重点,但是要有目的针对性收集,根据公路养护工程的特性,结合各地市公路局对所辖公路的养护管理经验,进行研究统计分析。
(2)召开专家座谈、研讨会。邀请从事定额编制、养护管理、监理、施工单位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召开座谈、研讨会,从不同角度提出各自意见和建议。
(3)收集现行规定、规范和政策法规资料。
a.现行的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规范。
b.相关的公路桥梁设计标准规范。
c.收集有关管理部门积累的相关资料。
5.3定额测算分析论证阶段
编制的定额是否合理,定额水平是否平均先进,需要进行大量的对比、测算。测算是在相同养护工程工作条件下,同类项目、相同的工作内容人工、材料和机械的消耗量进行比较。我省安排六个地市进行养护定额测算分析。一是要与交通部工程定额的比较、分析。二是与外省相关养护定额的比较、分析。通过各市选取辖区内公路与桥梁养护项目进行测算,比较以确定本定额水平高低。采用安徽养护定额计算比采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计算约提高20%-60%之间。这与中修、小修及日常养护工程由于作业点分散、工程量小,往往引起生产工人、机械设备的施工现场待工(闲置)率高、进退场和转场频繁的特点是相吻合的。
6征求意见及报批阶段
(1)养护定额初稿完成以后,编制组下发初稿即征求意见稿到各养护管理、养护单位征求使用单位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分析归纳反馈意见,在统一的意见基础上整理分类,修改形成修订稿。
(2)邀请省内外多年从事养护、定额和设计工作的专家对修订稿征求建议和意见,通过分析归纳反馈意见,在统一的意见基础上整理分类,修改形成报批稿。
(3)整理出一套完整、齐全、清晰并经审核后的报批稿,待批复后进行出版发行使用。
7结束语
公路养护定额的编制是一个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非常强的庞大复杂系统过程,编制周期长,科学合理编制养护定额,要能充分体现定额的系统性、权威性、强制性、实用性特点,充分发挥定额对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正莺,王晓冰,丛卓红,等.重庆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编制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5:50-51.
[2]姜永利.公路小修保养预算定额编制思路及方法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9:135-137.
[3]张伯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编制方法与技巧[J].福建建材,,5:125-126.
[4]姚云峰.如何做好公路工程养护预算定额工作[J].民营科技,2012,2:61.
篇6:造纸工业中石膏晶须的用途分析论文
造纸工业中石膏晶须的用途分析论文
20世纪70年代,德国、美国、日本等国曾广泛研究石膏晶须的制法和在橡胶及纸张中作为补强填料的用途。由于当时木浆资源充足,故在造纸工业中实际使用不多。近期由于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木材资源的珍惜,用于造纸的研究又有增多,英国、法国、捷克、瑞典、西班牙等国也进行了研究,并申请了一系列专利,石膏微纤加人量可达(50~70)%。用合适的添加剂和工艺,把石膏微纤作为造纸的纤维原料和草木浆配用,可以制成一些特种纸。陈学玺[4]等人固定木材纤维含量2.5g,分别加入不同量的石膏晶须,未加任何助剂。得出随石膏晶须在纸张中所占的比例增大,纸张的强度变差,白度增大。增大石膏晶须在纸张中的含量会使纸的强度变差,所占的比例越大时此种趋势越明显,加入的石膏晶须比例以低于60%为宜。随着石膏晶须在纸张中所占的比例增大,纸张的白度明显增加,但当石膏晶须含量达到一定的比例后纸张白度增大趋势减缓。毛常明等[5]对在湿法磷酸中制造磷石膏晶须,将其应用在造纸中,可替代30%~70%的木浆或草浆。把磷石膏晶须按36%、52%、65%的比例混入木浆,造出的纸张洁白光滑,其白度、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和纯木浆制成的纸张相差不大。
由此可见,单纯的石膏晶须用作造纸纤维原料和草木浆配用,所抄纸张的强度随石膏微纤维的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石膏微纤维表面光滑,缺乏与植物纤维作用的官能团,添加到纸张中,阻碍了植物纤维和植物纤维之间的交结和氢键的形成,所以对纸张的强度有所影响。为了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在抄纸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添加剂和抄造工艺或者对石膏晶须进行表面改性。石膏晶须的表面改性主要采用表面化学包覆改性法。其改性处理工艺有湿法改性和干法改性两种工艺。湿法改性是指将表面活性剂或偶联剂直接加入到硫酸钙晶须的料浆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湿法改性具有改性处理均匀,包覆效果好的特点,是目前采用较多的表面改性工艺。干法改性通常是指将硫酸钙晶须加入到高速加热混合机中,加热搅拌,然后把表面改性剂加入到改性机中,制得改性产品。干法改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出料后可以直接包装,但是在处理过程中,晶须的长径比会降低,从而降低了晶须与基质间的界面粘合强度。目前常用的硫酸钙晶须表面改性剂有脂肪酸(及其盐)、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磷酸酯偶联剂等。
李鸿魁[6]等人在不同打浆度的针叶木纤维浆/阔叶木纤维浆/草木混合纤维浆中分别添加40%石膏纤维/20%石膏纤维/20%石膏纤维,添加2.5%的助留剂,抄片造纸。然后检测成纸的裂断长、撕裂指数、耐破指数和耐折度等指标,得出了石膏微纤维应用于纸张增强时纸浆打浆度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打浆度分别为为(53~57)°SR、50~50°SR、52~61°SR。陈学玺等[4]固定木材纤维含量为3.5g,浆液含木材纤维1%,石膏晶须含水14.82%,加入助剂,纸浆水槽体积为3L,加入一定量的助留剂,助剂体积的量占浆料总体积的0.6%和一定量的分散剂(分散剂浓度为0.1%)以利于增强纸张的匀度和强度。选择30%、46%、60%分别进行试验。得出随分散剂加入纸张,纸张强度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并且能改善纸张的外观匀度,但在分散剂存在的情况下,石膏晶须含量的增加依然会降低纸张的'强度。磷石膏晶须用于造纸,纸张强度随晶须含量的增高而降低,但纸张白度不断提高。分散剂和助留剂对磷石膏晶须造纸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它们能提高晶须在纸张中的添加量,而保持纸张的性能不受影响。廖夏林等[7]研究使用壳聚糖对石膏晶须进行表面涂覆改性,通过控制不同的壳聚糖涂覆量探讨其对石膏晶须溶解性和分散性的影响,并将改性后的石膏晶须加入到纸页中去,加入量为50%,分析了其留着率和其对纸页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壳聚糖涂覆量2%的改性石膏晶须的纸样抗张指数最低,对比添加未改性石膏晶须的纸样,其抗张指数下降了6.88Nm/g。添加壳聚糖涂覆量4%的改性石膏晶须的纸样抗张指数最高,对比添加未改性石膏晶须的纸样,其抗张指数上升了1.38Nm/g。添加其它涂覆用量改性石膏晶须的纸样和添加未改性石膏晶须纸样的抗张强度基本持平。
石膏晶须属于无机纤维,在与植物纤维配合抄纸时,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包覆改性。但在植物纤维与矿物纤维作用机理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在微观结构观察和成分分析方面的认识非常有限,对于不同性质纤维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基本属于推测,缺少理论证据。因此,以后将石膏晶须与有机物结合,在造纸上将会有更多新的用途。
篇7:对现代民商法文化的先进性与局限性的分析论文
对现代民商法文化的先进性与局限性的分析论文
民商法属于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法律的一种,人们对于民商法存在两种不一样的看法。在构建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仅仅观察到其存在的先进性,站在这个角度觉得民商法文化几乎不存在缺陷。站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视角,民商法过分对于个人主义进行保护。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改革持续深入,其促使我国逐渐重视对于民商法方面的探索。这种在法律中表现的文化形态,属于社会环境表现的一种,还可以依照其构建一种相应的社会秩序。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讲,民商法太过注重对于个人主义的保护,忽略了对于社会主义的保护,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因此,下面将进一步探索民商法文化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一、现代民商法的先进性
( 一) 现代民商法在社会文化性方向的进步性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样也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历程,而在此过程中,民商法同样也在不断发展成熟,并且形成固有的文化历史沉淀基础。从18 世纪的初次工业革命作为起点,社会资源被重新配置,社会分工产生变化,民商法正是产生于这个巨大的.背景之中。民商法出现最初是为了解决人们在劳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冲突与矛盾,以此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人们的切身利益提供了保护。可以说,民商法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一直遵循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思想,发扬着责任精神,一定程度上可以将民商法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步标志。因此民商法能够代表社会文化方向的进步,符合自由精神。
( 二) 现代民商法的高度适用性
当前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部分商人罔顾职业道德,为了谋求一己私利,在竞争中使用非法手段,伤害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而这种现象导致市场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实际上竞争是市场经济环境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但是良性竞争的环境对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工作效率的进步等,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恶性竞争则会导致市场经济体制受到损害,且人们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为了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防止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现代民商法需要针对当前时代背景和环境,包括商人以及普通市民等不同角色,因此必须要具备充分的适用性。
( 三) 现代民商法在文化层面上的先进性
从文化层面上而言,现代民商法具有先进性特点。首先现代民商法趋于自由与平等,力求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并将其视为最为根本的目标,同时在文化层面的先进性体现在现代民商法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在法律制度的制定以及修改方面提出严格的标准。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当前社会环境的的稳定发展与进步与现代民商法所提供的制度上的保证密切相关,是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二、现代民商法的局限性
( 一) 现代民商法局限性与成因
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坚强了对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逐渐的建立出了很多的法律法规,其中就包括了民商法,该法律的制定,是在我国现行经济文化体系的基础上而制定的,因此,其就具备了我国现行经济文化体系中的一些缺点,从而使其发挥出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来说,民商法的颁布,是为了达到维护私权的目的,而在法律法规中,平等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不仅要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良好的保护,而且还要对人民财产进行保护。但是在实际当中,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处于较低的地位,较高地位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往往会对人民的利益造成侵犯,从而也会是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二) 解决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对策
在民商法建立的时期,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使其在竞争的过程中更加自由。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更多的是对利益的保护,从而弱化了对人民群众的保护,导致其利益收到了损失,因此,为了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要将其进行完善。最重要的就是在对弱势群体方面的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要将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考虑进来,从根本上对其进行解决,从而将私人化的问题彻底的解决,在民商法应用的过程中,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置到首要位置上。并且,还可以加强对相关方面的立法,对其进行强制性的约束,从而使民商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民商法对于市场经济的进步与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就现阶段而言,现代民商法具有局限性和先进性两方面特点。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现代民商法所具备的优势,应当充分认识到所具有先进性,并且对于其局限性有着清晰的认知,并了解其产生的根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真正发挥出现代民商法的价值。
篇8:石灰烟道气法的先进性与局限性分析论文
石灰烟道气法的先进性与局限性分析论文
石灰烟道气法
工艺原理:石灰水与卤水中的Mg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烟道气中含有的CO2与卤水中的Ca2+反应生成CaCO3沉淀,达到除去卤水中含有的Ca2+、Mg2+的目的,SO42-在盐硝联产生产工艺中以芒硝形式分离。从工艺原理可以看出,两种工艺都是利用化学原理除去卤水中的Ca2+、Mg2+,达到净化卤水的目的。但两种工艺还是存在以下差别:(1)两碱法工艺简单,投资小,净化成本偏高;而石灰烟道气法工艺复杂,投资大,但净化成本低。(2)在实际运行中,两碱法生产一批合格精卤约需3h~4h,而石灰烟道气法因有两步反应,需11h~12h。(3)石灰烟道气法回收母液、减排烟道气,达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效果。
两种工艺的经济分析
表1、表2分别是2012年公司利用两碱法与石灰烟道气法净化一桶卤水(3200m3)的原料使用量及净化结果。按照公司2012年市场采购均价:纯碱1520元/t,烧碱950元/t,絮凝剂18550元/t计算。则两碱法净化一桶卤水成本为3.63元/m3,生产1t盐耗卤水成本为10.89元。由于公司原卤中硫酸根严重不足及母液量也不足,影响了二步反应后卤水中的钙离子不能去除到工艺要求,最终需要补加部分纯碱来降低清卤中的钙离子含量。同时,二步反应通烟气后造成部分固相物中的镁离子回溶,而需添加部分烧碱来去除镁离子。按照公司2012年市场采购均价:纯碱1520元/t,烧碱950元/t,石灰560元/t,絮凝剂18550元/t计算。则石灰烟道气法净化一桶卤水成本为2.46元/m3,生产一吨盐耗卤水成本为7.38元。两种净化工艺,石灰烟道气法比两碱法吨盐耗卤水成本要减少3.51元,对于年产80万t的企业来说,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280.8万元,同时也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石灰烟道气法的经济分析
1先进性
石灰烟道气法采用了烟道气代替纯碱除去卤水中的钙离子,每年可减少公司废气排放量1931.4万m3,减少大气污染。同时用更便宜的石灰代替烧碱除去卤水中的镁离子,生产成本比两碱法要低得多,一般该工艺运用得当的情况下,吨盐成本可以降低3元~6元,尤其是在两碱价格高的情况下更能凸显该工艺的降本效果。净化后的卤水中除去了钙镁离子,使卤水在蒸发制盐过程中结垢少,节约能源的消耗,同时每年回收制盐母液12.8万m3,节约资源,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降耗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2局限性
石灰烟道气法净化卤水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工艺技术,虽然该工艺技术先进,但在公司盐硝联产这个大环境中运用下还是凸显出它的局限性:
(1)回头母液不足,难以提高混合卤水中硫酸根的含量,造成二步反应后卤水中的钙离子不能去除到设计要求。根据工艺设计,公司原卤中硫酸根含量为11.8g/L,所以需要母液回头兑卤来提高混合卤水的硫酸根含量,但由于母液量也不足,使混合卤水中的硫酸根难以达到设计值14g/L。这就使一步反应的PV值不能达到设计的25mg/kg,造成在二步反应通烟气反应后不能尽除钙离子,必须添加部分纯碱来除去剩余的钙离子。
(2)使用该工艺,若后续设施不匹配,影响盐硝系统的平衡性。使用石灰烟道气因回收母液,提高了卤水中的硫酸根含量,增加了硝产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盐硝系统的平衡性。由于公司60万t/a盐硝联产装置在设计时,在基准工艺指标上有所放大,使盐硝系统在高单位时效时出现不匹配,但卤水中硫酸根含量不高,影响效果也就不明显。但使用石灰烟道气后卤水中硫酸根含量提高,问题就凸显出来。曾经有段时间,造成盐质下降到一级、二级盐,后通过提高蒸发强度、循环量及加大循环泵的皮带轮等措施,才使盐质重新提高到优级盐。
(3)钙镁泥浆量成倍增加。由于该工艺需要使用石灰来代替烧碱除去镁离子,而石灰本身又是具有大量钙离子的,在除镁离子的同时也增加了卤水中钙离子的'含量。同时,生石灰的转化率及纯度造成第一步反应过程中带入系统较多的固相物,使得比两碱法净化后的钙镁泥量要多得多,提高了处理钙镁泥的难度。
(4)设备维护成本高。该工艺比两碱法设备要多,加大了设备的维护度。特别是使用石灰代替烧碱除镁离子,江西本地石灰石烧制后的生石灰纯度不太高,最好水平不过保证在80%左右。因此在乳化过程中一部分渣浆会进入系统,而这些渣浆加速了设备的磨损,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5)员工操作更复杂。该工艺控制点多,加大了员工的操作难度。每一步控制都必须按顺序小心操作如PV、pH值控制、取样化验等等环节都不能错。一旦控制不得当,就必须返工。而且返工后的成本比两碱法还要高。
(6)反应时间过长。在实际运行中,两碱法生产一批合格精卤约需3h~4h,而石灰烟道气法因有两步反应,需11h~12h。若一旦设备发生故障,会造成供卤紧张影响生产。所以,在实际运用中最好保留两碱法的配套设施,以备不时之需。
结束语
石灰烟道气法有它的先进性也有它的局限性,但是,若能将它的局限性控制好,极大的发挥它的作用,至少降本增效是毋庸置疑的。该工艺以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是一条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仅要经济效益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所以,制盐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应该大力推广使用该工艺来净化卤水。(本文作者:张雪花、孔晓忠、郑秀洁 单位: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
更多推荐
造纸工业取水定额先进性分析的论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