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话说爨龙颜碑头的散文,本文共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话说爨龙颜碑头的散文
话说爨龙颜碑头的散文
爨龙颜是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建宁同乐县(今曲靖陆良)人,爨龙颜所处的时代是东晋跨南朝的刘宋,从碑文中得知他生于东晋太元十年(385年),逝世于南朝刘宋元嘉年(即碑文说的丙戌年,公元446年),终年六十一岁。爨龙颜碑存于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薛官铺,全称是《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候爨使君之碑》。爨龙颜是南朝刘宋时的龙骧将军(武职官名)、宁州刺史(刺史是掌握一州军政大权的官职)、邛都县候(邛都指今四川西昌一带,县候是官爵),使君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他的.在这几个头衔说明什么?宁州在爨龙颜时期是指哪里?要弄清这个得回顾一下历史。
东汉末至唐代中叶今云南全境及贵州西部、四川西南广大地区统称南中,三国时,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南中成为蜀国的后方。以孟获等为首的南中大姓反对蜀国拥护吴国,诸葛亮于是率兵南征,用四个月的时间平定了南中。平定南中后,为长期稳定后方,诸葛亮把南中的建制重新调整,大郡划小,设置建宁郡,并把建宁郡的治所设在味县(今曲靖麒麟区三岔)。又扶持南中的一些大姓,例如他把建宁郡俞元县(今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人李恢任命为建宁郡太守。同时诸葛亮把孟获、爨习等人安置到成都做官。孟获任御史中丞、爨习从偏将军(偏将军系将军的辅佐)做到领军将军。
西晋初年,在南中设置宁州,宁州的治所仍然在味县。西晋末,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了八王之乱,西晋王朝无暇顾及南中。此时霍、孟、爨成为南中大姓,孟、霍两姓火拼同归于尽,爨氏于是成为宁州的实际统治者。到了东晋,东晋王朝封爨琛为宁州刺史并承认世袭地位,于是爨氏独霸南中,统治南中四百多年。此后一直到唐朝扶持南诏灭爨,统治南中四百多年的爨氏才“让位”于南诏。身跨东晋与南朝刘宋的爨龙颜仍然沿用中央王朝封的宁州刺史。爨氏只是在形式上奉东晋为正塑,在名义上归其管辖,而实际统治治理着宁州。直到隋初,内地的战乱,政权的更迭,都没有影响到爨氏家族对宁州地区的统治。从爨龙颜碑的官衔宁州刺史和邛都县候看,爨氏的辖域在今云贵和四川西昌一带,就是史书中说的南中。
南中在晋时改置宁州,到了北周时期,因北魏已设置宁州于彭元(甘肃境内),为区别宁州,则将南中宁州改称为南宁州。今曲靖用建宁街道和南宁社区这两个地名就是因为曲靖历史上设置过建宁郡和南宁州。爨龙颜碑的碑头所记载的官衔说明了爨氏治理区域,为我们研究历史地名及地名转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篇2:曲靖爨龙颜碑
曲靖爨龙颜碑 -资料
与爨宝子碑相比,此碑较大,高3.88米,宽1.46米,字数亦多,除碑阴题名外,仅碑阳即存文900余字,故称“大爨”,它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
爨龙颜碑现存陆良贞元堡小学,它立于南朝宋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碑文追溯了爨换家族的历史,记述了爨龙颜的事迹。为后人研究爨换家族及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碑文说:爨氏的祖先,最早为颛顼,战国为郢楚,汉代为班固,至汉末“采邑于爨”,以为姓。虽其先祖先是否为颛顼、郢楚、班固,难以考查,但爨氏是中原流播南人的汉人则较为明显。
爨龙颜碑,词采富丽,文笔凝炼,富于感情,反映出南中知识分子爨道庆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就书法而言,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
资料
有人将它与嵩高灵庙碑相比,认为 “淳朴之气则灵庙为胜,隽逸之姿则爨碑为长”,“魏晋以还,此两碑为书家之鼻祖。”(范寿铭:《爨龙颜碑跋》)康有为说此碑“与灵庙碑同体,浑金璞玉,皆师元常(锺繇)实承中朗之正统。”他在《碑品》中将爨龙颜列为“神品第一”,赞其“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弃,当为隶楷极。” 足见书家对它的推崇。由于书法精美,常有千里之外觅拓本学书者,道光年间曾有人为诗纪其事:“吾家小阮好作字,虎卧跳有深嗜。远来万里求此碑,桂阮颇详王未备。千钱买寄汝一观,朴散风神同北魏。”民国年间,有人伪作“元丰二年(1079年)春社祭祀日十二世孙吉如手拓”的“古本”,以“五百金”高价出售。有人受骗,还自以为得“宋拓最初之本”呢!
篇3:话说武平油头-散文
在闽西武平县境内,有一种闻名遐迩,被当地人引以为珍宝的植物,那就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但却实在是不平常的蔬菜种类——芜菁,俗称“油头”。
芜菁又名蔓菁,圆根、盘菜,属十字花科,是人们普遍食用的一种蔬菜,在许多地方皆有种植。上述这些都属于外来的称谓,在武平当地则将其叫作“油头”。也许因为其外表圆滚光滑,油光发亮,恰似人被剃光的头颅,所以有这样特别形象的叫法。但细细地品味其中的意蕴,却实在贴切不过了。
在武平县境内,大多数人都深信“油头”是武平的特产。因为武平当地出产的芜菁,通体洁白如玉,个头浑圆略带扁平,肉质坚密细腻,气味清香淡雅,是冬令季节上市的极为时兴的蔬菜。无论炆煲烹炒,熟啖生吃,或者腌渍加工,制作酱菜,皆可谓是味道鲜美,清甜爽口,绝对是超一流的口感,是当地农家菜蔬中的上乘佳品。从古至今,武平当地好多人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但都未发现其他地方出产的芜菁,从外形到实质,有像武平地方出产的“油头”,那样的形质俱佳,风味奇特,独占鳌头。因而认定“油头”是武平县的特产,认为其他地方没有这样好的蔬菜品种。如此的认知,或许可能存在些许偏颇,有虚妄和不实之处。但是,如果说武平的“油头”是芜菁当中最好的品种,其品质特别优良,风味独具特色,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多少人会提出异议。
当然,一个普通的蔬菜品种,如果与别的'地方出产的有所不同,其中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无非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制约和影响。武平地处武夷山脉南端,典型的亚热带山地气候条件,使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终年湿润,成为自然天成的植物乐园。由于山青水秀,土质肥沃,空气清新,泉水清澈,灌溉条件好,日夜温差大,为各种蔬菜的生长提供了十分适宜的自然条件,尤其对于空气和水质要求比较苛刻的芜菁来说,这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是影响武平出产的“油头”的品质和风味的重要原因。当然,当地菜农在如何精心选育“油头”品种,搞好提纯复壮;推广传统栽培技术,大量使用草木灰等有机肥料覆盖施肥等方面,也确实下足了功夫,保持了一贯精耕细作的做法。所以,才会有武平“油头”长期保持的优良品质,以及历久弥新的绝佳名望。
客家传统美食当中,芜菁经常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其鲜甜细嫩、清香爽口的特点,常常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是百姓平常餐桌上必备的菜肴,也是婚宴等大型庆典通常使用的菜谱。用芜菁、木耳、淮山等煲猪蹄、山兔,羊肉等,质柔致密,芳香可口,味道纯正,特具客家风味,在餐桌上受到大力褒赏,是人们普遍适宜的健康食品。
武平作为“油头”的主要种植地域,食用“油头”的历史悠久,用“油头”制作的菜色繁多,品类齐全,可谓花样翻新,烹饪讲究,风味独特,开“油头”美食文化之先河,不愧为客家人文美食之乡。如有名的“炒三鲜”,以“油头”作为主料,制作方便,工艺简单,只须将油头、冬笋、香菇切成丝状,加入少许的葱蒜和芹菜,用香油爆炒,稍加调味即成,其菜色清新,清淡祛腻,益气温补,极为符合现代人的营养理念。
祖国医学认为芜菁性温味辛、苦、甘,入胃经。具有温脾胃、开胃消食、下气宽中、利湿解毒等功效。可治疗胃口不好、寒积腹痛、食积不化、黄疸、乳痈、皮肤疮痛疖肿等病症。说明其固有的功用,早为历代客家先人们所认识,并且经过漫长岁月不断得到发掘和应用。“油头”外形普通,实质淳厚,极具实际使用价值,而且不择地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武平的土地上显现蓬勃的生命力,为当地居民带来美味和实惠,确实是值得称颂和赞美的。
武平人喜欢 “油头”这样的纯天然食品,而且能够形成广泛相同的认知,可能与武平人崇尚自然,纵情山水,憨厚淳朴,心地善良的天性禀赋有关。当然,也得益于这块神奇土地美丽山川的滋养、适宜气候的庇佑和自然风光的熏陶。我想对于 “油头”这些植物来讲,其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青睐,关键的原因是能够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功用和效益。所谓地不在偏,有名则闻;物不在华,有实则名;实归而名至,名至而实归,皆为天地人文之精要,是我们应该注重和推崇的。
篇4:发现爨宝子碑的邓尔恒散文
发现爨宝子碑的邓尔恒散文
邓尔恒,江苏江宁人,两广总督邓廷桢(与林则徐一同在广州禁烟的禁烟名臣)之子,进士出身。邓尔恒历任湖南辰州府知府,云南曲靖府知府、盐法道道员、按察使等,云南布政使。邓尔恒在曲靖任过知府,及时发现并妥善保护了“南碑瑰宝”爨宝子碑。 咸丰二年,时任曲靖府知府的邓尔恒在厨房发现豆腐上有字迹,仔细一看觉得这字迹有点不一般,就问负责买菜的总务豆腐从何而来。总务带他找到卖豆腐的,卖豆腐的又带他找到曲靖府城南三十多公里的越州一家专门做豆腐、批发豆腐的人家。在这里,邓尔恒看到了在案板上用来压豆腐的宝子碑,他如获至宝。做豆腐的人家告诉他乾隆时这块碑就在越州出土了,他们搬回家来做豆腐用,已经用了几代人了。邓尔恒打发了做豆腐人家,叫人把宝子碑运回府仔细研究。
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立于东晋时期公元405年,共400个字,记述了爨部首领爨宝子的生平等内容。碑的主人爨宝子是建宁同乐 (即现在的曲靖陆良)人。爨宝子19岁时就任建宁太守,同时世袭“振威将军”职务。当时,中原属东晋、刘宋两朝,统治者互相争权夺利,战事频发,对爨氏统治的南中无力顾及。爨宝子根据当时的形势,采取了对外臣服于中原王朝,对内实行平等相待、团结和睦的政策,社会较为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各得其所。但是,爨宝子仅活了23岁。他死后,他的僚属和百姓悲痛万分,他的属官专为他刻石立碑。
邓尔恒因发现爨宝子碑而名声大振。他在碑后面作跋叙述了发现宝子碑的过程。然后把碑立于城南诸葛巷诸葛庙内。邓尔恒后来升为云南布政使(相当于副省长)。咸丰十年,时任云南布政使的'邓尔恒调任贵州巡抚,赴任途中,改调任陕西巡抚。云南省巡抚徐之铭为官不正,害怕邓尔恒进京陛见时揭其阴私,遂指使副将何有保(马龙人)在曲靖县将邓尔恒处理。何有保又指使手下戴玉堂、史荣化装成盗贼,深夜潜入住在曲靖府的邓尔恒房间将邓尔恒杀死,戴玉堂、史荣顺手盗走邓尔恒的财物。事后徐之铭上奏朝廷,说盗匪行刺,已将凶手正法云云。后来何有保听说戴玉堂和史荣盗得财物,就拷打他们逼他们交出。戴玉堂和史荣后来又把何有保杀死。咸丰帝严厉斥责徐之铭,又命云贵总督刘源灏密速访查,据实具奏,务期水落石出。后来,刘源灏风闻其中之故,竟然不敢赴滇,迁延半年,中途乞病归。邓尔恒被杀后的几个月,全国议论纷纷,京报天天登载有关消息,一时官场瞩目云南。清朝庭无奈,只得派潘铎为云贵总督,潘铎虽然调查清楚案件的来龙去脉,但是也息事宁人,仅把死了的何有保开棺戮尸(有说是“鞭尸”),徐之铭降级留用,还说已擒拿诛杀戴玉棠、史荣二人(其实二人已被马如龙诛杀)。 一代名臣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身,曲靖人民却永远记得他的功绩。
更多推荐
话说爨龙颜碑头的散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