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本科生“一夜顿解”世界数理逻辑难题,本文共8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本科生“一夜顿解”世界数理逻辑难题
本科生“一夜顿解”世界数理逻辑难题
困扰数学界10余年的“西塔潘猜想”,被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级本科生刘路(笔名刘嘉忆)破解了。日前,他应邀参加了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国际数理逻辑会议,并作为亚洲高校参会者唯一在会上作报告者,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介绍了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西塔潘猜想”即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强度论研究,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1995年在论文《关于拉姆齐定理的证明论强度》中提出的。在此前,一些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数学命题都能归结到5个系统中,西塔潘的论文发现RT这一定理弱于其中一个子系统ACA0,而WKL_0是仅次于ACA0的.五个系统中的另一个。他根据论文的证明过程猜测可能RT要强于WKL_0,即“西塔潘猜想”。该猜想是反推数学中的问题,猜想提出后,引发了反推数学界的大量研究,但一直无人破解。刘路通过研究,证明了RT并不强于WKL_0,从而彻底解决了这一猜想。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超过20个专家、学者正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我国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表示,虽然“西塔潘猜想”无法与“哥德巴赫猜想”相提并论,但本科生能够破解前沿的数学问题确实难得。记者了解到,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已要求刘路所在学院,根据刘路自己的意愿及兴趣爱好,制定书面的、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目前学校已向相关部门申请让刘路破格读研。(记者唐湘岳 通讯员张留)
中国大学网 (责任编辑:卜范龙)篇2:难题的解脑筋急转弯
1. 别人跟阿丹说她的衣服怎么没衣扣,她却不在乎,为什么? (答案:因为他的衣服只有拉链没有扣子)
2. 小刘是个很普通的人,为什么竟然能一连十几个小时不眨眼? (答案:睡觉的时候)
3. 情人卡生日卡大大小小的卡,到底要寄什么卡给女人,最能博得她的欢心呢? (答案:信用卡)
4. 小王走路从来脚不沾地,这是为什么? (答案:因为穿着鞋子)
5. 什么地方开口说话要付钱? (答案:打电话)
6. 冬冬的爸爸牙齿非常好,可是他经常去口腔医院,为什么? (答案:因为他是牙科医生)
7. 盖楼要从第几层开始盖? (答案:是从地基开始的)
8. 为什么大雁秋天要飞到南方去? (答案:如果走,哪太慢了)
9. 什么东西比乌鸦更讨厌?(答案:乌鸦嘴)
10. 女人翻跟头。---打一外国城市名 (答案:巴比伦)
11. 有一块天然的黑色的大理石,在九月七号这一天,把它扔到钱塘江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答案:沉到江底)
12. 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 (答案:你自己)
13. 什么东西天气越热,它爬的越高? (答案:温度计)
14. 有一位老太太上了公车,为什么没人让座? (答案:车上有空位)
15. 小王一边刷牙,一边悠闲的吹着口哨,他是怎么做到的?(答案:刷假牙)
篇3:中考数学解难题技巧
方法一、调理大脑思绪,提前进入数学情境
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创设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思维,提前进入“角色”,通过清点用具、暗示重要知识和方法、提醒常见解题误区和自己易出现的错误等,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安慰,从而减轻压力,轻装上阵,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使思维单一化、数学化、以平稳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准备应考。
方法二、“内紧外松”,集中注意,消除焦虑怯场
集中注意力是考试成功的保证,一定的神经亢奋和紧张,能加速神经联系,有益于积极思维,要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积极,这叫内紧,但紧张程度过重,则会走向反面,形成怯场,产生焦虑,抑制思维,所以又要清醒愉快,放得开,这叫外松。
方法三、沉着应战,确保旗开得胜,以利振奋精神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考试的心理角度来说,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题,而应通览一遍整套试题,摸透题情,然后稳操一两个易题熟题,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意,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即发挥心理学所谓的“门坎效应”,之后做一题得一题,不断产生正激励,稳拿中低,见机攀高。
方法四、“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在通览全卷,将简单题顺手完成的情况下,情绪趋于稳定,情境趋于单一,大脑趋于亢奋,思维趋于积极,之后便是发挥临场解题能力的黄金季节了,这时,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套试题结构,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战术原则。
1.先易后难。就是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2.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也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方法,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3.先同后异。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高考题一般要求较快地进行“兴奋灶”的转移,而“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的跳跃,从而减轻大脑负担,保持有效精力,4.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基矗5.先点后面。近年的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而前面问题的解决又为后面问题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所以要步步为营,由点到面6.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时间效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中考数学解难题技巧]
篇4: 一根管子解难题美文
一根管子解难题美文
有户农民在自家三楼的楼顶上装了个太阳能,解决了自己一家人洗澡的问题。
可是问题随之而来,一到冬天的时候,光照充足,太阳能的排气孔经常有热水涌出来,都喷出好几米高呢,都是六七十度的水温,从三层高的.房子上溅到邻居家的院子里,溅到人身上的话,那会把人给烫伤的。
邻居向这个农民提出了这个问题,要农民要办法不要让热水从排气孔里涌出来。农民想了很久,也找不出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不解决的话,肯定不行。
怎么办呢?总不至于把太阳能给换个位置吧,那样的话,又太麻烦了,要是能找到一个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好了。农民苦苦思索了好长时间都不得结果,只能尽量把太阳能里的热水放掉,不让热水喷涌出来。
这天,农民去田里干活的时候,看见有一家人家正在用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去浇田里的小麦。望着水管里涌出来的水,农民顿时有了主意。他回到家里,把一根塑料管子接到太阳能排气孔上,再把塑料管垂到自家的房顶的排水管上。到了中午,太阳能排气孔里的热水涌出来的时候,就顺着管子落到排水管里,根本就不会在溅到邻居家的院子去烫到人了。就用了一根塑料管子,困惑农民已久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很多时候,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思路很重要。
篇5:节能,人类的难题人类解
摘要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缺煤、缺电、缺油的报道,长期占据各大报纸的显着位置,尤其是电力受到空前的关注,随着缺电局面愈演愈烈,节能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节能周过后,更给全社会留下一个命题:节能,必须做好的一片大文章;节能,人类的难题人类解。
节能,不只是为了渡过眼前的煤荒、油荒、电荒。节能更是为了改善子孙万代。
节能,不只是中国人需要,也不知中国人在做。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节能工作。
节能,不是要降低生活标准,相反要让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节能,最主要的是大城市、大机关、大集团、大企业。
关键词:节能、难题、世界
前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能源的消耗也愈来愈快。专家特别提醒说“若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仅在30年之后就会将可采储量的煤炭挖完;石油、天然气和铀等重要矿产资源XX年之后就销声匿迹。”在这历史背景下,“节能”一词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一个时期以来,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的热点话题不可谓不多。然而,唯独有关缺煤、缺电、缺油的报道,长期占据各大报纸的显着位置,尤其是电力受到空前的关注。今年以来随着缺电局面愈演愈烈,节能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甚至,从1990年起,每年11月举办的“节能周”,今年被提前到6月。轰轰烈烈的“节能周”已经过去,但他给全社会留下一个命题:节能,必须做好的一片大文章;节能,这一人类的难题只有靠人类自己解。
节能,不只是为了渡过眼前的煤荒、油荒、电荒。
今年以来全国大部分省、区、市严重缺电,各地电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全年缺电达600亿度,此时正有数以忍受着缺电的“煎熬”。因此,许多人把节能视作度过眼前饥荒的最后“杀手锏”。毫无疑问,看眼前节能迫在眉睫;而亡长远节能同样是当务之急。有资料显示: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水平。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占世界平均水平最低者才刚刚达到1/25,最高者也不过1\4。煤炭资源尚能满足21世纪的需求,但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只能维持到XX年的能源消费增长。我国的石油原本是有一定量的出口的,而上个世纪末,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XX年进口原油9000多万吨。而将达到2亿吨,差不多是需求的一半。那时,我国总的能源进口将超过总需求量的一半以上。在一个能源需要依靠进口的国家,资源的储备就更加重要。在全世界石油进口大国中,中国是唯一没有任何战略石油储畚的国家。然而眼前不是要讨论怎样储备,而是如何“填饱肚子”。
而另一方面,几乎中外专家都众口一词的认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仅为33%。在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20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下,如果采取节能措施,能源需求(同一换算为标准煤能量)约为24一吨标准煤;而在目前政策环境下,能源需求约为32亿至33亿吨标准煤。两相比较,可少用8亿吨至9亿吨标准煤,价值约为8000亿元。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所需要能源相当一部分靠节约;“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显然,节能关系当前、关系长远、关系子孙后代。我们过去常讲,节能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其实撇去唱高调的“水份,”就是要给子孙后代们留一点光明、留一口饭吃!
节能,不只是中国人需要,也不知中国人在做。
在30年前甚至20年前,人们在教科书上还可以读到“地大物博”一词,而今天虽然地还是一样“大”,却再也找到“物博”了。以至于今天专家们把节约能源视为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就全球而言,能源紧缺是世界的共同课题。
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节能工作。法国政府自1994年以来,一举欧盟的标准,通过颁布政府法令,先后对锅炉和相关设备、汽车和家用电器等作出了本国化的规定;德国在征收能原生态税的同时,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资源。政府为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决定实施“10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并提供了优惠条件;在日本,绝大部分冰箱的一年耗电量支由200千瓦时,只相当于XX年前同类产品的1\7。
节能,不是要降低生活标准,相反要让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说起节能,当前尊要紧的是节电,许多人误解为“自残”、“视作勒紧裤腰带”等同于降低生活品质。其实恰恰相反,节能的目的是要让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在一些大中城市市民受着空调却无法享受、供电大厅停了电,甚至交通要道的红绿灯因为无电而“罢工”。显然,这不是节能的要求也不是节能的结果;同样,在有些地方空调冻得人们发抖、大白天还亮着灯、饮水机也没人关。这些不是生活高贵的标志,更不是享受生活的经典;一样的亮光,路灯给人们带来方便,而霓虹灯、广告牌等“景观工程”在现阶段就是一种浪费。
节能,最主要的是大城市、大机关、大集团、大企业。
我们常说“节约能源靠大家”,确实很有必要。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折不断”,13亿人的合力实在不小。仅以灯泡为例,如果每户城镇居民都将一个40瓦的灯泡换成同样亮度的8瓦节能灯,1.4亿多户城镇居民,就能形成98亿度电的节电能力。但客观分析作为普通消费者节电的潜力毕竟相对较小。真正的节能主力应当是大城市、大机关、大集团、大企业。
城市集中了机关、集团、商厦、宾馆等耗电大户,是电视、电梯、空调等大电器的密集地。有消息说,政府机构若及时关闭电源,全国政府、企事业单位每年可节电12。7亿千瓦时。饭店空调也是用电大户,每年可耗去饭店总用电量的67%。景观工程正大量消耗电力资源。上海的“景观工程”耗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一年向上海的供电量。
相对来讲真正的耗能大户也是节能大户,应该是千千万万个各类企业。饭店空调用电量极大,但是,相对说来节电的潜力也最大。经专家测算,空调温度升高1摄氏度,可降低耗电量8%。北京国际饭店算了一笔账,如果温度调高1度,这个饭店一个夏天就可以省下电费17万元。而北京所有的饭店一个夏天可节约用电600万千瓦时。企业的潜力更大。徐州发电厂在全国首先对200mw和125mw机组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结果,不但是的总专机容量在额定出力的基础上增加了10%,而且使单机供电煤耗每千瓦时降低20克以上。在锅炉降排烟温度改造工程中,使排烟温度降低了30摄氏度,相当于供电煤耗每千瓦时再降8克。仅此两项就为公司创年利润高达200万元。这就充分说明了企业节能的可行性也说明企业节能不仅能为社会谋福利更能为公司牟利。
节能不是难点,关键是动员全社会的人节能随着社会的进步我相信节能的成效会愈来愈大人民的生活品质会愈来愈好。
篇6: 画图巧解难题作文
画图巧解难题作文
我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题目是这样的':水果店运来两筐水果,甲筐比乙筐多30千克。乙筐卖出18千克后,剩下的水果的重量正好是甲筐的5分之2。问:乙筐原有水果多少千克?我百思不得其解。忽然,我想起了老师教的画图法,便迫不及待的做了起来,不一会便大功告成了。我是这样想的:
18千克
甲|―――――――――― |--|
30千克
乙|――――――――|----|
30+18=48(千克) 这样甲一共就比乙多48千克。
而这时甲为单位1,乙是5分之2。1-5分之2=5分之3
48÷3=5分之3=16=5分之1,16÷5分之1=90千克=甲筐 90-30=50千克
答:乙筐原有50千克。
同学们,当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妨也像我一样画画图,也许你就会茅塞顿开的!
篇7:巧解难题叙事作文
巧解难题叙事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爸爸、妈妈碰巧都放假。很难得我们三人都一起放假,所以我提议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
“嘟嘟、嘟嘟 ”爸爸开着汽车带着我和妈妈出发了。在路上,我发现了一个叫“俏皮美丽多”的服装店,里面有许多非常漂亮、非常时髦的衣服。我就让爸爸停下车来。妈妈也发现了一个叫“看我美不美”的服装店里也有许多非常漂亮的衣服。爸爸非常困惑,说:“到底到哪一家服装店里去买呢?”“咦!这套黄色的不错,这套紫色的也不错,我想买这两套。 ”妈妈指着“看我美不美”这家服装店里的`两套衣服说。爸爸仔细一看:“咦!怎么“俏皮美丽多”这家服装店里也有着两套衣服,该买哪一家的呢?”现在爸爸更困惑了。
这时,妈妈挺身而出,说:“当然要挑便宜的买了。俗话说:货比三家不吃亏嘛。难道我们不会把这两家的这两套衣服的价钱都问一下,看看哪一家的便宜,就买哪一家的,不就行了吗!”
说完,我 和爸爸、妈妈先走进了“俏皮美丽多”这家店里。我问卖衣服的阿姨:“阿姨,这套黄色的衣服多少元?那这套紫色的呢?”阿姨答到:“这套黄色的100元,这套紫色的也是100元,买两套100元的送一套价值60元的儿童套装。”接着,我们又走进了“看我美不美”这家店里。我问这位阿姨:“阿姨,这套黄色的衣服多少元?那这套紫色的呢?”阿姨带着微笑对我说:“这套黄色的衣服80元,这套紫色的也80元。”妈妈自以为是地说:“怎么样,你知道该买哪一家的吗?不会你就认输吧。我只给你十分钟的思考时间。”我说:“我这么聪明、机灵可能不知道吗?”爸爸说:“估计你是骗人的吧!”爸爸说完,我的小脸蛋就红彤彤的了。爸爸又说:“好了,赶紧思考吧,不然时间就不够了。”
我想啊想,想啊想,想了五分钟都没有知晓答案。突然,我灵机一动,在心里暗暗的想:“妈妈想买两套,“俏皮美丽多”每套100元,买两套送一套价值60元的儿童套装,也就是用100×2=200元,两套200元,再用两套的价钱减去儿童套装的价钱,就是200-60=140元,就相当于买两套衣服用去了140元。“看我美不美”每套80元,也就是用80×2=160元,买两套衣服用去了160元。140元<160元,也就是“俏皮美丽多”比“看我美不美”便宜20元。所以应该买“俏皮美丽多”里的服装”
之后,我便把我的办法告诉了爸爸和妈妈。“我输了,”妈妈惭愧的说:“看来我不应该小看你呀……”
后来,我们就满载而归的回家了。
怎么样,我是不是很棒呢?你可不要羡慕我,只要你肯认真思考、仔细观察问题,就一定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只要你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哪这个题目对你来说就易如反掌了。你可千万要记住,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哦!
篇8:LG的品牌难题怎么解?
2004年4月以来,LG中国领导层进行重大调整,原LG天津工厂厂长孙晋邦晋升为LG中国区总裁,原LG俄罗斯市场负责人边京勋升任中国区营销总裁,随着人事调整的是LG中国市场战略的调整,调整方向之一是塑造LG高端品牌形象。用孙晋邦的话说:过去的10年是打基础的10年,未来10年是提升品牌形象的10年。
那么,自2004年上半年开始的LG品牌战略调整到现在将近一年,效果如何?目前尚无有具体数据表明调整效果。但是,从近期媒体披露的情况看,2004年LG中国经营状况没有出现大的改善,企业很有可能维持整体亏损。
应该说,LG在中国是一个另类。所谓“另类”,是指这个品牌明显和别的洋品牌不同。
长期以来,LG给中国老百姓留下的是“洋品牌中的土品牌”形象,有人说这是LG的失败,甚至LG自己也认为品牌形象应该向高端方向延伸。但是,当我们研究了LG在中国的成长之路之后,我们会发现,得出“LG品牌形象定位失败”的结论是轻率的。
事实上,品牌形象“土”的结果,恰恰是LG长期努力追求的结果。一直以来,LG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成功的中国企业,而不是成功的韩国企业”,是所有外资企业中致力于中国市场“本土化”力度最大的企业。无论本土采购、本土生产、本土销售,还是本土人才管理、本土技术开发、乃至本土市场战略,LG都走在了别的外资企业前面。以最能说明问题的价格策略为例,LG的产品定价和中国品牌最接近,与别的洋品牌反而拉开了距离。2003年,LG甚至发起了一场空调价格战,其市场份额获得很大提升。这是别的洋品牌没有做到的。孙晋邦上任伊始,立即宣布把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LG电子有限公司,更是彻头彻尾“中国化”的表现。
本土化给LG带来了什么?显然是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双提升。2002年,LG中国市场营业额是40亿美元;2003年,这个数据变成了70亿美元;2004年,这个数据更变成100亿美元。这就是结果。
本土化是一柄双刃剑。当LG强大的本土化措施给它带来市场空间急速提升的同时,LG品牌形象“土”的感觉也越来越明显,许多消费者觉得“LG怎么不象一个洋品牌啊”,在他们的印象里,洋品牌就应该和中国消费者拉开距离,而LG不是。LG高层也认为,品牌形象已经成为制约LG持续发展的因素。这就是孙晋邦上任伊始提出“加强品牌建设”的背景。
LG的中国品牌战略是否有问题?
虽然LG决定调整品牌形象,实现由“低端品牌”向“高端品牌”的战略转型,但是,在市场观察人士看来,LG目前的品牌战略并没有大的问题,反而是LG的优势所在,
首先,大部分国际品牌定位趋于高端,而中国品牌定位整体趋于低端,于是,在中外品牌之间形成一个“品牌真空”。这样扎堆高端的定位是不是完美无缺的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一个事实引起我们思考,那就是:为什么拥有技术、产品、整体实力、品牌形象等诸多优势的洋品牌,几乎无一例跻身中国主流家电品牌的行列?
于是,我们不得不说品牌定位差异化的问题。我们总是讲差异化,要突出品牌个性,但是,这种扎堆高端的洋品牌战略,本身就是与“差异化”相背谬的。LG是一个例外,它主动脱去“贵族”的外衣,和中国老百姓“亲密接触”,恰恰钻了一个洋品牌和民族品牌中间的空子。和洋品牌相比,LG具有价格优势;和中国品牌相比,LG具有技术和产品优势。这是不是LG成功的原因?
介乎大多数洋品牌和大多数中国品牌之间,LG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品牌阶层。而对应这个阶层的消费者,恰恰是中国最具有消费力的群体。近年来,LG在中国市场成长很快,不能说不和其品牌定位精准有关系。
事实上, LG在全球的定位都是“大众品牌”,这样的定位与其技术实力、产品实力、资金实力相吻合。在市场研究人士看来,LG根本不适合把自己定位于高端品牌,因为那样将与三星形成正面交锋。目前,LG尚没有能力和三星形成直接较量。
“大众品牌”不等于“低端产品”。LG的品牌再造,事实上是担心自己沦落到低端产品的地步。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LG品牌战略是完美无缺的。因为技术形象和产品形象稍嫌欠缺,LG品牌形象对市场的拉动力确实有些不足。
关于作者:
刘步尘:现任甲春秋传媒机构策略总监。历任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策略总监,TCL集团彩电新闻发言人。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企业新闻传播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新浪网、中国营销传播网、销售与市场、人民网、博锐管理在线等媒体专栏作家查看刘步尘详细介绍 浏览刘步尘所有文章 进入刘步尘的博客
更多推荐
本科生“一夜顿解”世界数理逻辑难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