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写红叶的散文,本文共9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写红叶的散文

偶尔浏览朋友的空间,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禁不住有了观赏美丽秋景的兴致。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进这自然的怀抱,久久不忍离去。那灿烂如金的红叶,胜似姹紫嫣红的春花,灼灼地展示出她沉淀和久经沧桑的美。于是,我迷醉在这梦幻般的秋景里,静静地品味这秋的宁静。

如水的阳光漫过整片山林,几片轻云在高远的天空飘逸。那满山的红叶如天边的彩霞,由淡至深,层层叠叠:绿、黄、绯红、大红、深红、紫红织出一匹匹绚丽多姿的轻纱,把妩媚的山林染得五彩缤纷。几分艳丽,几分娇俏,如成熟女性所散发出的沉静的韵致,折叠着她们春的`故事,夏的期望以及秋的梦幻似的传奇。正是“只言春色能娇物,不道秋霜更媚人。”

我悠闲地漫步在梦幻似的秋林,感受这每一寸土地湿湿的温馨,为这自然的瑰丽而深深地震撼。

万片作霞延日丽,几株含露苦霜吟。

随风飘落化蝶去,谁解情意似海深。

微风吹来,叶儿发出沙沙的响声,随着风轻轻地旋转着、回望着、恋恋不舍地在空中舞动她最后的身姿,飘向不知名的远方。我捡起一片红叶,轻轻地抚摸她平实的叶面,像抚摸爱人额上的皱纹。心里涌起的满是痛惜和爱。我仔细地端详她,红色从叶根向叶子中心延伸,叶子的五个角微带枯黄,根根叶脉呈辐射形的从叶根向上伸展。她没有了春天时的娇嫩,也没有了夏日时的强健。可她那秋日的红艳燃烧了她最后的辉煌,沉淀了她一生的沧桑!

我手捧着红叶感觉有一丝无奈。红叶原本是枫树的一部分,而季节的交替却无情的把她们分开,虽然彼此有几多不舍,几多无奈,可……毕竟,没有枫叶的枫树,可能没有人会欣赏她,而没有枫树就更不可能有枫叶。现在她们只能远远的对望着,也许她们在伤心,也许她们在哭泣,她们是多么希望能够长厢私守、永不分离,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无可奈何叶落去。

霜来青枫万叶丹,雁去天空千里寒。

烂漫锦绣天妆成,诗人雅客蝶舞欢。

深秋的红叶,美如云霞,灿似锦绣,素与东蓠黄菊、傲雪红梅、不老青松相媲美。她不与群芳争艳,却在深秋尽显神韵,令人感叹。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赞叹红叶的诗句。杜甫的“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凋”。当百花凋零之日,正是丹枫欲燃之时。诗人一语道出了红叶艳丽的英姿。

扬万里的“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描绘了如火如荼的山林秋景。他的另一首《红叶》写得更妙:“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把秋枫变红形容是“偷天酒”,真是美妙极了。

历代诗人描写红叶赞美秋景的诗句还有:“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遥看一树凌霜叶,好似衰容醉里红”。“万千仙子洗罢脸,齐向此处倾胭脂”。……

枫叶,为秋时最美。她,以饱经风霜的磨砺,装点了漫山秋景瑰丽;她,以片片枫叶片片情,承接着赞美的诗句。可又有谁知道她内心的凄凉和无奈?!她诉说着悲凉,苟延着残喘,逐日走向枯萎,饱受寒霜的侵袭,最后魂飘大地。

枫叶为秋时情意最重,一生的坎坷,半世的情感,风雨寒霜,相侵无怨,朴实无华,为人咏赞,成一片情、片片情的漫山流丹。相思回味谁更美,晚霞红叶激情酣。红枫倚晚霞,彩霞情相恋……

那满树的秋叶哼着小调,似是忧伤,又似欢乐地随风舞动着它轻盈的身子,展示它精美的经脉和艳丽的色彩。我迷醉在秋的红色海洋中,沉浸在红叶落地的伤痛中,看着这灼灼似金,灿烂如霞的红叶,怎不使人思绪万千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斑斓的秋叶与蓝天、白云、山川、河流汇成了一幅醉人的画卷,眼前的路也被飘洒的红叶铺满,就如一条人们想象中的通向天堂之路——金碧辉煌!

青山无墨千年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枫叶流丹心间苦,一曲笙歌向天吟。

回头看看来路,薄雾轻绕树梢,渐渐弥漫开来。我禁不住打了个寒噤,天冷了,冬天该来了。这冬天来临前的灿烂,时日无多了。幽幽的情怀,落寞的心。我知道,我只能回看来路,而来时的路是再也回不去了。其实我一直不想那么伤感,其实我看到那大片的红叶时的惊艳,兴奋甚至快乐,把我的心填得满满的……

“驱逐脑海里的迷雾,赶走睡眼中得梦乡……”让这沉静而又悠远的山水洗涤我浑浊的灵魂,如红叶般得到永生!缘尽无需强留,或许,珍藏在心的最深处,任思念泛滥成海洋也要用理智狠命地堵住不让它决口,才是最美的选择!红叶旋转飘零只为了完成她的一个轮回,春暖花开时,新梦又将郁郁葱葱。

再回首,梦已陈旧,黑夜已成白昼。有多少梦还能成真?有多少黑夜还能长夜漫漫?一些背影已远走,一些情怀已淡然,一些微笑已渐行渐远。雁已远去,我甚至来不及挥手道再见,就不见了她的踪影……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千里红叶艳似火,舞尽秋色自难忘。

站在深秋的夕阳里,任清风吹拂疲惫的思绪,一路绵延着走向遥远的天际。那艳丽的夕阳染红了渐渐沉寂的大地,也染红了我不绝的相思,如血似泪。

远处的枫林像打翻了的调色盘,红、绿、黄、橙,五彩斑斓。一泓湖水清澈见底,微波荡漾,夕阳的亲吻羞红了它的脸。不知名的鸟儿箭一般地飞过,像听到了伴儿亲密的呼唤,欢叫着相聚去了。

我站在湖边,看树丛间光影浮动,流离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抽象画,并且在不停地旋转、飘浮,动画似的来来回回不停地播放。我轻轻地漫步丛林,听那鸟儿歌唱,虫儿轻吟,风儿流水般的伴奏,轻轻地、轻轻地……

红叶在夕阳的衬托下发出一种璀璨的光芒,浓郁欲滴的红色沉淀了它所有的辉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名句跃然于眼前。晚霞是红色的,红叶是红色的,连河水也被浸染成了红色。这满世界的红色形成了一幅颇为壮观的燃烧的巨画,热烈而又温暖。那红叶如千万只蝴蝶在蓝天青山间飞舞、跳跃,那是对风的追求,还是对树的留恋?是对明媚春光的眷恋,还是在诉说那风前舞的忧伤?我黯然……

太阳渐渐隐没在云层里,那热烈的火球,完成了它一天的使命回家了。我也该回家了,是梦总该醒。相信明天太阳还会再升起来!

篇2:红叶传情散文

红叶传情散文

那年的流水是多情的,那年的书生是失意的,那年的红叶是带有墨斑的……

(一)

那年的流水是多情的,那年的书生是失意的,那年的红叶是带有墨斑的……

那年宫女是寂寞的,她眼中的天空、花朵也寂寞;那时树叶已开始凋落,宫女的心情也凋零。皇宫是何处?身又在何处?年老了,该离开了,没有不舍,只有无尽苦闷。离开本应是高兴的,却高兴不起,就像那流水一直是流往宫外的,至于流往何处无人知晓,恐怕就连它自己也不能确定。

流水送落花,归宿何处?都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流水真无情吗?也许是,也许不是,又有谁知道。如今流水中没有落花,只有落叶,红的似血的落叶。那是枝的泪,根的血,宫女的心。心依旧是热的,情未曾眷顾,青春岁月虚耗,不知人间几度秋。流水中的红叶远了,远了,渐向宫外。

鸿雁传书,鲤鱼送信,明月传情,为何人觉流水无情。想到此,宫女心动了,何不仿古人托它物传己情,水中红叶不正是自己天然信笺?思绪及此,于地面落叶中精选红叶,那落叶红色正浓,似燃烧的少女心,亦如此刻宫女心情。转身回房研墨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流水载红叶,红叶载深情,红叶诗在宫女眼中渐行渐远渐无踪。红叶消失了,宫女满载希望的心情也消失了。那段水流从宫内流向宫外只须片刻,在宫女眼中那中,那红叶诗漂了很久,很久,才终向宫外。许是红叶上的情太重,流水载不动吧。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这是书生捡到的一首诗,诗的主人是谁,书生不知。书生知道写这首诗的应该是一宫女,深深向往着外面世界,红叶诗是书生在皇宫外的水渠中捡到的'。“流水何太急”,那里的流水急吗?不急,急的是主人的心情,因为深宫尽日闲,这是怎样的青春寂寞,光阴美好虚度。

这女子终究是聪慧的,不屈的,不愿向命运屈服,书生有点佩服这样的女子,佩服她对生活的态度。红叶题诗传心思,这会有几分机率,又会是什么人遇到,完全未知,可她不犹豫地做了,带着自己愿望流向人间,流到自己手里。

(二)

深秋,天冷气寒,枯叶满地,书生就这样的环境中,在皇城外徘徊。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次科举会怎样:是春风得意,还是被秋风横扫,或是其它。

书生无意看天,天太远了,对他而言遥不可及;书生也不看皇城,在他心中皇城的距离更远;书生只低头,看城外的流水,清澈又带逼人寒气。流水很忙,不知将奔向何方,书生觉得和自己很像很像,忙忙碌碌,不知最终结果为何,又不能停下。

书生怔怔看着流水,流水依旧不停,偶有几片红叶从清澈的流水漂过,让冷清的流水有了点暖意。那叶子真的太红,红的触目惊心。书生忽觉水中红叶有些异样,红叶似带墨迹,是真?是幻?或是其它……书生伸手揽起红叶,非幻是真。红叶有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古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收来信,必有回复,然而回些什么呢?书生一时没了主意。问太多,似乎太唐突;问得太隐晦,与未问无异;淡淡地问一句,又似乎很随意。几番斟酌,书生终于有了主意,捡一红叶只简单回两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书生踱步至水流上游,任诗流深宫。书生的看着红叶流向深宫,无奈地笑了,至于在笑什么,书生自己也不知道。许是笑宫女痴,许是笑自己。

宫女兴奋了,虽然只是简单的两句回复,可那是来自外面的声音。流水有意,红叶有情,红叶已流向民间,自己何日?是否有缘一见回复之人,是否有幸缘尽今生?

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可那一夜宫女很兴奋,那两句诗就伴着宫女入眠,也让宫女失眠。也许只是有人一时兴起随意回复,自己却把它当作至宝,也许那人早有家室又或者早已消失茫茫人海,也许……种种假设,种种无奈,在宫女脑海中闪过,直到入睡。

第二天,宫女接到放自己出宫的消息。

(三)

书生依然是书生,渐落魄,于一富室教书为生。

宫女已不再是宫女,回到民间。

那一天,书生东家为书生牵线,言配绝色女子,书生未拒。

婚后第三天,红颜添香夜睹书,书生惬意万分,偶回首,红颜眼含惊异,双目盯笔筒。书生回望笔筒,红叶诗赫然入目,问新娘何故惊异。

新娘言当年宫中无奈景,心中情,手下诗,未想今日续前缘;书生言,往日事,回诗事,心中思,不料今日配佳人。

新娘无语,默默转身,开妆盒另一红叶赫然入目: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篇3:香山红叶经典散文

香山红叶经典散文

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这位老向导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的向导,胡子都白了,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我们先邀老向导到一家乡村小饭馆里吃饭。几盘野味,半杯麦酒,老人

家的话来了,慢言慢语说:“香山这地方也没别的好处,就是高,一进山门,门坎跟玉泉山顶一样平。地势一高,气也清爽,人才爱来。春天人来踏青,夏天来消夏,到秋天――”一位同游的朋友急着问:“不知山上的红叶红了没有?”

老向导说:“还不是正时候。南面一带向阳,也该先有红的了。” 于是用完酒饭,我们请老向导领我们顺着南坡上山。好清静的去处啊。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老向导交叠着两手搭在肚皮上,不紧不慢走在前面,总是那么慢言慢语说:“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那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到算工帐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石槽。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扛不动了,便挖个坑埋好,怕忘了地点,又拿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己回家去找人帮着抬。谁知返回来一看,满山都是松柏树,数也数不清。”谈到这儿,老人又慨叹说:“这真是座活山啊。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脉,有脉就有苗,难怪人家说下面埋着聚宝盆。”

这当儿,老向导早带我们走进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边有两眼泉水。石壁上刻着“双清”两个字。老人围着泉水转了转说:“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么有块碑不见了?我记得碑上刻的是‘梦赶泉’。”接着又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说是元朝有个皇帝来游山,倦了,睡在这儿,梦见身子坐在船上,脚下翻着波浪,醒来叫人一挖脚下,果然冒出股泉水,这就是“梦赶泉”的来历。

老向导又笑笑说:“这都是些乡村野话,我怎么听来的,怎么说,你们也不必信。”

听着这个白胡子老人絮絮叨叨谈些离奇的传说,你会觉得香山更富有迷人的神话色彩。我们不会那么煞风景,偏要说不信。只是一路上山,怎么连一片红叶也看不见?

老人说:“你先别急,一上半山亭,什么都看见了。”

我们上了半山亭,朝东一望,真是一片好景。莽莽苍苍的河北大平原就摆在眼前,烟树深处,正藏着我们的北京城。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像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我们都忘了看红叶。红叶就在高头山坡上,满眼都是,半黄半红的,倒还有意思。可惜叶子伤了水,红的又不透。要是红透了,太阳一照,那颜色该有多浓。

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像枫叶?”

老向导说:“本来不是枫叶嘛。这叫红树。”就指着路边的树,说:“你看看,就是那种树。”

路边的红树叶子还没红,所以我们都没注意。我走过去摘下一片,叶子是圆的,只有叶脉上微微透出点红意。

我不觉叫:“哎呀!还香呢。”把叶子送到鼻子上闻了闻,那叶子发出一股轻微的药香。

另一位同伴也嗅了嗅,叫:“哎呀!是香。怪不得叫香山。”

老向导也慢慢说:“真是香呢。我怎么做了四十年向导,早先就没闻见过?”

我的老大爷,我不十分清楚你过去的身世,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你的心过去是苦的,你怎么能闻到红叶的香味?我也不十分清楚你今天的生活,可是你看,这么大年纪的一个老人,爬起山来不急,也不喘,好像不快,我们可总是落在后边,跟不上。有这样轻松脚步的老年人,心情也该是轻松的,还能不闻见红叶香?

老向导就在满山的红叶香里,领着我们看了“森玉笏”、“西山晴雪”、昭庙,还有别的香山风景。下山的时候,将近黄昏。一仰脸望见东边天上现出半轮上弦的白月亮,一位同伴忽然记起来,说:“今天是不是重阳?”一翻身边带的报纸,原来是重阳的第二日。我们这一次秋游,倒应了重九登高的旧俗。

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好红叶,未免美中不足。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藏到我心里去。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不用说,我指的是那位老向导。

篇4:红叶情怀散文

红叶情怀散文

翠霞慢慢地迎着旭日东升,点亮了远山近岱的红叶,让红叶灿烂辉煌。不再朦胧的山川,被晨曦普照,四野不再静寂。山峰树木红叶招摇,宛如万里红霞闪烁!树上果实摘除,树叶似锦,渐近金华。初冬艳阳,犹如暖阳在温暖人间,经过秋风的吹箫,秋水的放肆,四处山林颜色渐红,秋风飘浮,秋意在那一轮红日的辉映下更显含韵深远。一裘锦秋迎面扑来,沉淀淀的果实让人们大饱口福,在初冬中温暖人心几许?

大自然的景观催人向往,红叶飘香,秋风渐远,暖阳普照,晨曦或者黄昏,田野或者山庄,随处可见金叶双眸含韵,落地无声,唱响着大地飞歌!红尘风云处,彩景依然。山里神韵,大山里树木含羞轻笑,闲云野鹤欢喜,铺写了一叶知秋的金色风华。

红叶送情,秋风达意,荒山坡地,一路吹散的落叶,带着一身的病痛,惨淡地告别了枯枝,飘渺在田间林地,化作沃土。叶与根的分别,演绎了万物生态回归自然的心曲和悲歌。内心中,枫叶红衣,试听轻泪几许?

满地的苍桑,书写了秋风轻狂;青绿的叶片,瞬息万变。金华秋实,叶已完成它的凤愿,只希望再用心迎接明年春天的到来。树木红颜,闭目轻吟,只希望多一刻的辉煌留下。秋天渐行渐远,秋冬之势渐近,青山的叶变得金红,只是也想障显辉煌一下自己,在黄昏夕阳下坠落,留下美的瞬间。

青葱茂盛的树叶,随着季节的变更金黄后,煺尽了它们的红妆,它们有的是红衣在高山峻岭,随风飘浮在地里、田头、山岗,平川。让城市的人们离开城市的喧嚣,投身大自然烧烤有了点燃的材料,做出了可口的菜肴,充实了人们的胃肠。桑叶红袖,让人们摄尽了它们的`丰姿,写下了多少火树银花,花落成冢,叶落归根,秋风扫落叶的传奇故事而留芳千古。

辛劳了一年的农家,收获了春华秋实,总算能舒心地歇息一下了,他们让田里的稻谷进了粮仓,他们让收割好的稻草放在了马的睡莲里,他们让收藏的稻草作了牛的冬后粮。一代又一代的故事,一年又一年的四季翻飞,红叶的精彩决定了它与根的别离,也和万物的生与死,分与合原理一样。万物生长定律,自然界的规律,让红叶直到最终也燃尽了它的最后一点力量,化为尘土。

为生活困惑着的妇女,担着她们的萝筐,天不亮就在山里收拾这些残叶,附近的小孩为大人分担家务,用钢丝串成柴火,为冬天的生计准备燃料,让红叶为人类,贡献出它的最大光彩!浓烟深处,只有红叶能快速地燃烧,变成了灰褐色土,变成了肥料,肥沃了农家耕耘的那片土地。

金秋红叶,红叶金华,无私地淀放出了,它的五彩斑斓、风情万千后的缱绻柔情,回归到它最初的清灵与纯情。只等来年春天,树叶再度青绿,年华再现它的花季情怀,秋语浮生,再让它独放异彩。它一样又会青葱茂盛,蹈袭覆辙,一样又会红叶翻飞,一叶知秋。

红叶翻飞,春华秋实,一叶知秋,在这初冬的季节,金黄的红叶,红润了平湖秋景,穿越了万水千山,同沐了灿烂朝霞,走过了夕阳西下。它那已渐美丽的脸颊,早已不再羞涩,只为能给人们留下它美的瞬间。通红美丽的红叶,耸立在高山平川,大江南北。它就好像窈窕的淑女,浅笑依然,吸收着人们的眼眸,吸收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激情浪漫。让多少文人墨客尽显文采,徜徉着他们的文字,把红叶情怀载录史册!红叶的美丽,辉煌了整个森林,装扮了美丽的秋日,点缀了秋光冬景,红透了大地,犹如万里彩云飘扬,娇媚地正视它灿烂后的人生!

篇5:烂漫红叶散文

烂漫红叶散文

泗交红叶,藏在中条山腹地的火红精灵。

秋高气爽,火红的红叶折射出灿烂的阳光。泗交高处,已是深秋,水瘦山寒,霜淡路冷,面对满山红叶,丹树千林,影醉秋阳,眺望奇观异景,觉得红色惹人,不禁山薄云霄,飘然神爽。秋的时令,红叶包容了春的妖娆,夏的热烈,秋的灿烂,好似粘合着灿烂与平淡,体现着一种成熟、厚重与超然。整个泗交,霜飞一夜,红透于林,赤叶灼灼,喷焰织锦,一丛丛纯朴厚重的红叶,一岭岭浓妆艳抹的盛妆,这是中条最壮观、最浓艳的秋色。

走进秋的泗交,就闯入了红的世界,顿觉高邈的天穹和弥望的林峦,全被烈焰烘烤着了,只把一缕寒光留给了喧闹的溪流。林间小溪倒影摇红,水的上面赤叶烧天,林的下面红流涌动,不时有一两片红叶翩翩落下,顺着回曲的山溪款款流动,我的神思似乎也随之悠然远行。山凹里稀稀落落地点缀着几户农家,襟山带水,青砖红瓦,犹如一幅古画。这里没有了秋的萧瑟,没有了秋的凄凉,有的是漫山遍野的火红的跃动,有的是彩霞般的一片艳阳天。这一刻,我忽然发现,我们需要重新品读泗交,重新发现泗交。

如果赏泗交的红叶是一种心境,那一幅层林浸染美丽的画卷,宛如展开生命的情景,在秋的意境中,也许让我们获取思想中从来没有过的那种感觉。秋天,诠释着生命成熟的季节,所有来自上苍和土地所赋予的生命,在这个季节里没有凝固,因为,生命成熟的季节显得色彩更为浓烈。当你站在泗交的山顶,身临其境,或俯视群山,或仰望颠峰,或对视崖畔,只见血样的红,犹如既将落山的夕阳散出鲜红的'片片红云,枫叶那五个尖尖的角仿佛就是一张张姑娘的小手,在秋风中来回碰撞发出“啪啪”的声音,犹如动情的姑娘向情郎发出啪手的暗号,那声音就是一曲高亢而又惋惜的情歌。

泗交的红叶——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自然精灵,是自然天成,是山与树、树与叶、叶与色的自然搭配,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保持着原生态的壮美。泗交红叶,有山的雄壮。重峦叠嶂,苍苍莽莽,犹如长城,绵延千里;虽身在荒野,却心雄万众,如夕阳西沉,铁血雄浑。泗交红叶,有执着的精神。壁立于悬崖之上,执着地守望看云腾雾绕,演绎吟哦;不弃不离,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一分信念存于心中,任世事沧桑,终是英雄的寰宇。

在风清日丽的天气里,朝霞初现,霞光四射,泗交醒了,红叶俏着红红的笑脸,把清晨到来的客人迎进五光十色的怀抱。夜幕降临,晚霞中奕奕生辉的泗交红叶似涂上一层重彩,款款从幕前走下,卸下一天的倦怠,把一天的精彩带入一个多情的梦乡,酝酿出第二天的更加精彩。叶红枝头,霜染山坡。红,是它的本色,卓而不群,俏不争秋,临寒不惧,为即将到来的冬日挽住秋的斑斓。

篇6: 红叶情散文

红叶情散文

这些年来,我对红叶好像有了许多感情,究其原因?可能是人过半百,自然会对这秋日里饱经风霜的艳红生出许多感慨,从而留恋其中。

每当秋天都会想起她,打开电脑时,情不自禁就会去搜寻红叶图片,去寻找那一片片红透半山的安澜,在那里还会感受到一丝丝深沉凝重的惆怅。

惆怅是一种心境,虽然并不在快乐的范畴,有时却很希望去感受它。我总认为那遍山的红叶正衬托了这种心情,在瑟瑟秋风中,遥望那一抹饱蘸生命的鲜红色彩,感悟地老天荒的沧桑雄浑。在这摇曳的红叶中,满足心灵的释然与震撼。

前几日,有机会随同事去享受了一处山里的温泉,那是一片有红叶的山庄,一片片枫树林又撩起我藏匿心中的红叶情,激起我想与红叶亲密释怀的心思。于是,在下午时分,我独自去了附近的山坡。连绵起伏的山岭郁郁葱葱,红绿黄色彩斑斓,红的是这色彩中最浓重的主色调,在绿黄中跳出眼帘,一片片,一簇簇,其中尤以那占了半山的艳红,一直红到山的尽头,好像红霞染红了半边天际,与蓝天白云接壤,极为壮观。此刻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美妙的诗句。

一阵秋风骤起,红叶波浪般涌动,飒飒响起,如惊涛轰鸣,骤然震荡在山谷中,此起彼伏,气势磅礴,震撼了心灵。

风停,枫林又归于平静,一切都好像来自远古的景象,不隐晦;不做作,红就红得波澜壮阔,红得声势浩荡,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神能。

山下一条清清的小河,穿过林边形成一片水池,池边簇拥着几棵枫树,叶子也红在绿黄间,秋红的`色彩映在水中,清澈如镜。置身在清静如梦的秋色中,远离尘世的喧嚣,安抚无杂的心情。此刻,身心已经融化在千般妖娆,万般旖旎的红叶丛中,如梦幻般的安然。

我拾起两片红叶,一片通体光亮,饱满无暇。另一片的叶缘有一小块灰癍,除此以外却更加鲜红。我说不上哪片更好,直觉中,万物都不会是完美的,那片饱满无暇的叶子,色彩比不上那片的艳丽,因此也觉得是美中不足,就好像人生,人人都希望追求完美,可谁能真正的完美无暇。红叶在风中摇曳,一切都顺其自然,没有刻意的张扬和掩饰,该绿时绿了,该黄时黄了,该红时她也尽情的红了。那一片片红叶融合在群山之中,展现出她迷人的风姿,展现了她饱经秋霜后那成熟的魅力。那一抹血红的生命色彩,让我感觉到这一切的不完美也尽在完美之中了。

我们这里的山林不缺少红叶,小时候经常到山里去,看那遍山红涛,知道她的壮美,也赞叹她染红天际的神奇。心里喜欢那一片片红彤彤的画境,曾拾得无瑕的叶子夹在书中。但在红叶林中流连,却从未细细的品味她的深沉,也不解她深藏于红色中的内涵,一次次错过对她的理解,从而失去了许多陶冶的机会。如今想想,如果早对红叶有所感悟,或许她的稳重;她的内敛会让我受用一生,实为感叹。人总是后天才悟出些道理,真是无奈。

两片红叶捏在手中,突然感觉自己被一片红霞簇拥着,这才觉察到刚刚的眼眸尽望东岭,而自己身处的山林更是红叶满山,正应了苏轼的那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时光如梭,还不等真正悟出这红叶的内涵,夕阳已经托起红霞染红了西边天际,金色的余辉照亮了东山枫林,片片红叶泛起耀眼的金光,在秋风中舞动,掀起阵阵火红色的波浪,在夕阳下绚丽夺目。此刻,我已陶醉在了梦幻般的仙境中。

看金光闪烁,听红涛飒飒,夕阳下的红叶更加壮美,原本惆怅的心情渐渐地变得开朗舒畅了。世间万物都以各自不同的形态表现着自己真实的情意,当枫叶悟透了春夏秋冬,她在秋天便选择了火红的色彩,以这种深沉而又热烈的情感虔诚地投向大地的怀抱。

人的品质往往会被自然所影响,潜移默化中融合进了大自然的精神,最终天人合一。

我不曾与红叶长相厮守,从红叶中不见得能领悟多少内涵,可是在这短暂的夕阳下,我看到了她的热情;她的执着;她集聚的能量,还有她对生命不舍不弃的追求。在生命的过程中,她自然不掩饰的挥洒她的情怀,流露她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红叶情愫,正如我对这片土地的爱恋,如她火红的深情,燃烧在我的心中。

篇7:红叶情思散文

红叶情思散文

晚秋,大雁思归,枫叶正红。草渐黄,红叶飞。山坡上的小树林,红绿相间,色彩斑斓,像一群亭亭玉立的苗家少女,穿着多彩艳丽的民族盛装在翩翩起舞,楚楚动人,风情万种。在这散着幽幽叶香且又浪漫、诗意的空气里,似有我淡淡的愁绪与忧伤……我想起了那年春天里那段令我如醉如痴、肝肠寸断的爱情往事和那个让我倾心相爱、千娇百媚的我的姑娘。

二十多年前的那个春天,陌上绿满,暖风甜甜。桃花娇艳,蝴蝶翩跹。在那个绚丽芬芳的桃林旁,我和我美丽的姑娘,相遇,惊鸿一瞥,一见钟情。牵手相依,坠入爱河。我轻倚林下,醉心于我的姑娘,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容颜,她明眸盈笑,温情绵绵,挽我入花丛间。我为她花下填词,香笺里倾诉痴热爱情,她为我花间起舞,缠绵婉转中,舞尽蜜意柔情。从此,花前月下长相伴,相厮相守不离分。爱如蜜甜情似海,只羡鸳鸯不羡仙。庭院外,我劈柴,挑水。厨窗下,她烧火,做饭。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手牵手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看车如流水马如龙;云淡风轻的午后,我们相依看鸟雀穿梭于林间,追逐嬉闹,快乐无限……

如花美眷,终敌不过世态炎凉,人情冷漠。春去秋来,那年晚秋,我们甜蜜的爱情成为往事。我痴心爱恋的姑娘,远嫁他乡,徒留我无尽的思念。人世间,有一种爱叫相思。痴心爱人,天隔一方。两地思念,两心忧伤。久久地遥望,默默地守候,只等得,落红满地独徘徊,凄雁南飞泪千行!

漠漠轻烟上小楼,寒气袭人已晚秋。黄叶满地梧桐院,帘卷西风人空瘦。万里悲秋常作客,不见伊人思不休。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添新愁。天若有情天亦老,痴爱如初情悠悠。

岁月悠悠,几度春秋,年华往事,似水流走。枫如旧,人空瘦,今日不比旧风流。低眉提笔,欲说还休。在这寂静的秋天,看那红衣褪尽的枫叶,似那远去的红颜,感伤中,浸着淡淡的哀愁。思念如枫叶般在这季节里残红、飘落,将所有的过往堆积,慢慢地收存昔年甜蜜、苦涩的记忆。

待到秋来黄昏后,枫叶渐温柔。浓了相思,添了新愁。奴知否?相亲相爱曾如蜜,秋去秋回,小楼自伤悲。天凉好个秋,寂寞人比黄花瘦。奴知否?奴知否?

今夜无眠,剪一抹月光,携满楼秋色,以柳丝为笔将心事写入流年;用枫叶作画把相思绘进永远。红尘浮梦,恍如千年。一曲离殇,唱不尽曾经缠绵。夜风泣诉,爱成往事情如烟!

枫叶正红思亦浓,借酒消愁愁未醒。伤秋秋去几时回?独凭栏,伤流景,往事如烟空记省。窗内衾凉窗外冷,云破月来叶弄影。辗转反侧夜色重,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时光留不住,又见枫叶红,雁来又雁往,聚散苦匆匆。往事不能忘,鸳鸯各西东,明月寄相思,几度枫叶红。且拭今宵泪,留与明夜梦,梦中与奴会,共诉相思情。朝朝又暮暮,相思意万重,我心如磐石,爱奴在眉间。 念与奴相别,各在天一方。良会未有期,心中愁且伤。人生一世间,忽若暮秋草。思奴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辗转不能寐,秋夜何绵绵。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相隔虽在远,岂忘奴须臾。愿入甜幽梦,婵娟到永远!

篇8: 一片红叶散文

一片红叶散文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寒霜十月,肃杀的季节。十月对我刻骨铭心,缘因一片红叶。

那一年国庆节,我一位同学突然来北京找我,让我很意外,因为我在保密单位工作,和同学们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看着突现在面前红扑扑的脸,充满兴奋的表情,我感到惊讶和高兴。请客之余,腹满之后,我提议去游览故宫,她说看过了;我说去北海,她也去过了;我说爬长城,她说没意思;我想了又想,试探说,要不去看香山红叶?她爽快答应了。

我们乘车前去,爬到半山,她有些累,气喘嘘嘘。就坐下休息,说些闲淡无味的话语。

我原想鼓励她不到长城非好汉,可是抬头望望――鬼见愁,便知趣地劝她下山。

我看得出,她对景色心不在焉,下山的路上,她摘下一片红叶,夹在本子里。

回来的汽车很满,满的就像沙丁鱼罐头,我们被挤在一个角落里,我拉着扶手,她站在我身边,人们随着颠簸的车厢摇晃,一个刹车,她趴到我身上,顺势抱住我的胳膊,那一时刻,像一把火炬点燃了我的臂膀,我没有勇气看她。

车一直慢慢地晃动,我却感到手臂陷在松软的肉团里,浑身冒出汗来。

更要命的是,她竟把头靠在我的肩膀上,发梢扫过我的脖颈,痒得要命!

不知道该死的汽车晃了多久,反正滴滴答答的钟表声里带走了我无数的脑细胞。

车到站的'时候,我的衬衣都湿透了!

箍着胳膊的肉团离开了,心里的负担蓦然消失,另一种惆怅和失落却爬上心头。

跟在她的身后,披肩的乌发,婀娜的身姿,猛一回首,俊美的五官,使我茫然,不知身在何处?

她抿嘴一笑,两个浅浅的酒窝,让我真有些眩晕。

那天傍晚,我们坐在饭店里,喝着啤酒,吃着菜,说着学校里永远说不完的故事。

到了分手的时候,她取出那片红叶,递给我说:“给我写一句话!”

我仔细看那红叶,清晰的叶脉,彤红的颜色,锯齿的叶瓣。

写什么呢?

我抬头看她,她正盯着我,脸一红,低下头去。

“写什么呢?”我低声问。

“随便。”

我沉思一会儿,写了一个“思”字。

她拿去端详片刻,要过笔去,在另一面写,写毕递给我看,“1980年10月2日香山一游,幸福满心田。”

那时候的人,可没有现在人这么开放,我看着那字,像一团团火苗,燃烧起来。

我的手慢慢抓紧,她的目光随着我的手变得惊诧,微笑的面容僵硬了。

我淡淡说一句:“不要闹了。”把揉成团的红叶扔到地上。

她弯腰捡起就冲出门去,我忙追她,被服务员拦住了,等我结完帐,已经看不到她的身影。

我赶到她住的招待所,她已经退房走了。

我追到北京火车站,找遍了楼上楼下,没有看到她的身影。

我知道我伤害了她,而且伤害得很深,但是,我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不希望她那么露骨罢了。

只是没有想到,她竟那般认真!

第二天,我又去香山,又爬到那个地方,又摘了一片红叶,回来夹到书里。

我也在那片叶子上写了字,还是一个“思”,只是背面我写的“1980年10月3日,难忘的日子。”

后来我多次找她,希望向她当面解释,但是她都没有理我。

转眼30年过去了,我们再没有联系,她一直都没有原谅我!没有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

今年清明,我回家给亲人扫墓,在灵堂突然看到她的骨灰盒,上面竟安放着一片红叶,写着“1980年10月2日香山一游,幸福满……”

泪水顿时涌出了我的眼窝,模糊了我的双眼,原来她一直保存着那片揉坏的红叶,只是抠掉了“心田”两个字。

篇9: 红叶的散文

红叶的散文

打开书橱,我顺手拿起放在最上边的一本杂志,那是一本九十年代初期的《美与时代》,在它改版前,是我一直订阅的杂志,已经被我打包放在箱底了,唯有这本,一直放在我的书橱表面,找书时随时都可以拿出看看。它的扉页上有她的签名、地址和电话号。书页中夹着几枚鲜红的枫叶。

这些红叶已经伴随我二十余年了,它们沉醉于书页中。流年无情,逝者如斯,似乎唯有它们,不喜不悲,在书香墨韵中编织自己的梦。

随着岁月的蹉跎,那曾经艳红如血的红叶已经褪色,虽然仍一尘不染,却有些黯然了。可我仍然珍藏着,还时不时翻开书页看看,因为那也是一种真挚,一种念想。

我和她是在一次会议上认识的,只是一面之缘,却成了朋友。那时我们还都年轻,她坦诚、落落大方,常常拉我一起进餐,会议安排的活动,她也常常拉我一起走。其实,我们几乎不谈论个人私事,经常交换一些对会议内容的认识、看法。

根据会议安排,我们有一天活动,参观一座古城堡遗址。

记得古城堡在一座并不很高的'山上,在废弃了几百年的残垣断壁中,生长着茂密的地杂生林,其中夹杂着很多枫树。深秋时节,便在漫天黄叶中,晕染着一片片火红,就好像一树树红花绽放在密林深处,绽放在天高云淡,秋风飒爽中。虽然不似春的红花绿叶,却像哪位国画高手的大写意,别有一番意境。

她拉着我一起登山观景,这红叶就是她捡拾后送给我的,当时煞是红艳,令人爱不释手。

她当时曾问我:“你知道这枫叶为什么这样红吗?”

我笑笑说:“谁都知道啊,霜染红叶。”

她也笑笑说:“你呀,只知道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有些疑惑地问:“难道还有其他?”

“咳,说了你也不懂。”

“为什么?”

“因为你是男人。”

“男人怎么了?”

她没有回答我,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到了一丝惆怅。突然,她呵呵一笑,转换了话题:

“你知道子归啼血吗?”

我也哈哈一笑随口说:“望帝春心托杜鹃。”

“哈哈哈。此子归非彼子归也。”

“这子归还分彼此呀?”

“是呀,你说的那是蜀子归,是雄性;我说的是东北子归,是雌性。”

“这么说来,倒很想愿闻其详了。”

“我先要说明,东北子归的子,有两重含义,即儿子和丈夫,因为子也是对男子的尊称。”

于是,她给我讲了东北子归的故事。

她说,她的祖先是满族人,以渔猎游牧为主,善骑射。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堡废墟,据说曾是满族人的大本营。他们为了扩充地盘,不断的南侵,连年征战,不知道有多少青壮男子洒血疆场,成为不归人。

这样,不知道有多少女人丧夫、丧子。每当秋季来临,又面对寒冬,这些衣食无着的女人,常常是长夜不眠忧衾寒,孤灯对影泪长流,在心里呼唤着自己的儿子、丈夫。所以,很多女人就在这种忧伤浸心,饥寒交迫中死去了。

母亲思子,妻子思夫,那是人间最真挚的情感,她们满怀这种情感死去,那是放不下的。于是,她们变化成子归鸟,天天站在高高的枫树上不停地啼叫,令人心碎地声声呼唤着:“子归,子归・・・”叫到啼血也不停止,直至泪血染红了所有枫叶。所以说,这鲜红的枫叶,是女人的相思泪血染红的。

我打趣地说:“那我手中的红叶又是谁的泪血染红的呢?”

“那可能永远是个迷。”她看看我,又看着漫山红叶,有些感慨地说,“女人是世界上最善良、最钟情的人,她们实实在在地爱着,无怨无悔地奉献着,可她们又常常落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似乎悲剧的角色永远都是女人扮演的。可男人们呢?只知道远望群山,欣赏这‘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又有谁曾俯身拾起并珍惜这一地相思?

“时至今日,女人在情感问题上仍然是弱者,现在还有多少怨妇、弃妇在盼郎回心转意呀。所以,那些曾经的绿叶一到深秋还是变红了。”

我知道这手中的红叶是不能丢弃了,就把它们夹在手包里的笔记本中。回到宾馆,又放到我正在看的《美与时代》书页里。

会议结束的那天晚上,她来到我的房间道别,随手翻看我放在茶几上的《美与时代》,发现了那几枚红叶。于是,她把自己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写在了扉页上,又凝神看着我,微笑着说:

“认识你很高兴,一个懂得珍惜的男人。”

我知道,她是指我没有丢弃那几片红叶。

事实上,我们再也没有联系。现在看到红叶,常常想:那红叶的故事和她有什么关系吗?她的爱情和生活幸福吗?她也应该早已为人母了,步入中年的她,还那么多愁善感吗?但愿她编织的那个红叶的故事不是她的宿命。

这些红叶就这样静静地栖息在我的书页里,我曾不止一次看书,赏叶,思人,回忆那凄美的故事和已成追忆的往事。

红叶的故事,是历史的悲剧。我们可在其中感受一份真挚。但是,不管它如何浪漫凄美,我还是希望它尘封在历史中,永远都不要再听到滴血的呼唤,夜幕下的悲泣。

红叶的相思寄予谁?

更多推荐

写红叶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