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移动互联网终端进展研讨论文,本文共12篇,供大家参考。

篇1:移动互联网终端进展研讨论文

1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根据InformaTelecoms&Media的统计,截至第三季度,全球移动用户数达58亿;根据GSACOM统计,截至208月,全球共有3227种HSDPA终端设备;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08.3亿元,同比增长154.6%,环比增长38.9%。2011第三季度移动互联网增速较第二季度增长了近18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见,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用户的庞大基数之上,通过高速联网的终端设备和丰富的业务,已使整个产业呈现加速增长的局面。而在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移动互联网终端已经成为核心因素之一,也是最终面向用户提供各种业务和丰富体验的载体。终端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从芯片提供商、终端制造商、操作系统提供商、应用开发商、互联网厂商到运营商,均开始逐步深入到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定制和开发中。

移动互联网发展将在呈现井喷态势,其网络技术、业务、产品和终端都将有一个全新的发展,从终端角度来看,其定制和开发模式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要延伸到用户,终端是最重要的一环。传统的终端厂商通过内置自有业务的方式,将业务传达到用户;芯片商则通过提供参考设计,同时在参考设计中集成常见的业务和运营商定制业务,使得方案商可以更加快速地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和用户需要的终端;消费电子商则通过音乐等原有的优势项目切入终端市场,取得快速的渗透;操作系统商通过把握终端操作系统,达成完整控制移动互联网入口的目标,中国联通沃Phone操作系统是运营商在这方面渗透的典型案例,中国联通通过对沃Phone操作系统的完整掌控,深度预置了自有业务和特色功能,并快速推向市场,同时对于用户的需求,也可快速响应;应用开发商则是通过软硬件的良好集成和对开源操作系统的深度定制,实现类似互联网良好体验的终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以谷歌为代表,已推出了深度集成谷歌业务的Nexus系列终端,将互联网服务直接推向移动领域。

2移动互联网终端硬件发展分析

移动互联网终端发展涉及的部分硬件领域如图2所示。终端的核心是芯片,从芯片来说,基带处理器将向更高速率演进(如HSPA+下行速率从21Mbps到42Mbps,以及84Mbps等倍增的速率)。同时,未来的芯片将支持HSPA+/LTE/EV-DO等多种通信协议,以满足3G/4G过渡及多制式的需要。在应用处理器部分,将延续ARM架构的演进路线,向多核及1.5GHz以上更高处理频率、集成专业图形处理芯片及支持更多硬件架构和标准化接口的方向演进。从移动芯片组来看,则是向多芯片组发展,同时主流芯片将采用28纳米及更好的工艺,以进一步减小功耗,提高集成度。总体来说,高度集成化、高速率、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多制式以及低功耗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屏幕技术发展来看,可以分为显示屏技术和触屏技术两方面,而对屏幕的评价,则可以从屏幕颜色、屏幕材质和屏幕尺寸三个方面进行。从显示屏技术上来看,可以从背光源演进、驱动方式演进和显示分类演进三个角度来分析。背光源从冷阴极萤光灯管CCFL演进到LED方式,从而实现节电地热、长寿命、快速反应等技术性能;驱动从无源向TFT方式演进,这样可以实现像素独立控制,并提高反应速度以及精确控制灰度;从显示分类上来说,IPS屏向S-IPS和PLS演进,具有更大视角,更高亮度以及更薄的厚度,而VA则向MVA、PVA和CPA演进。从触摸屏技术的角度来看,投射式电容屏是目前的主流技术。由于触控屏占据智能手机BOM成本的15%左右,为了降低成本,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单片玻璃方案(TouchonLens),第二种是On-Cell方案(以三星为代表)和In-Cell方案(以LG和夏普为代表)。从发展趋势来看,单片玻璃方案主要应用于中低端手机,而On-cell方案将在除苹果及LG之外的高端机上占据一定份额。

从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软性屏幕、触感压力、红外输入和电磁笔是交互方式未来演进的几个重要方向。软性屏幕技术是指屏幕具备柔性,可以卷曲折叠、轻薄等特征,相比普通显示屏,这种屏幕能够支持更多的应用,如作为电纸书和电子护照等。触感压力是通过压力感应器和LCD下方的震动板实现真实的手指触感,具有更快更准的压力反馈,产生更多触感体验。红外输入是通过X/Y方向红外矩阵感应空间触摸,这项技术可以产生多种3D操作,实现空间UI操作,同时降低输入错误率。电磁笔是一种电磁共振技术,其笔尖通过FPCB产生感应电流,精准度可达0.5mm,通过电磁笔,可以实现与真实笔涂写效果一致的体验。

整体来说,显示屏的发展方向是大尺寸、高清、低功耗、更好的显示技术以及更加精准和人性化的输入。传感器是实现移动互联网终端物联网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向用户提供更多功能的基础。从传感器来说,加速度感应器将具备更高精度,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而陀螺仪则支持3DUI,旋转UI等操作。除了光线感应器、距离感应器和重力感应器等传统主流感应器外,更多的感应器如化学感应器、气压感应器等感应器将逐步出现在移动终端上,从而推动终端向全面感知的方向演进。

从摄像头技术来说,更低噪声、更高像素是摄像头发展的主线。此外,摄像头还将具有可变光圈(根据光线自动调节光圈)、红外摄像等功能。电池续航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发展高端智能机及千元级智能机用户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没有更长的续航时间,就无法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移动互联网体验。从电池技术来说,锂电、太阳能电池、无线充电和燃料充电、动力充电等都是电池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篇2:移动互联网终端进展研讨论文

移动互联网终端软件,其特点是以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为基础,结合多种基础中间件、业务中间件、通信中间件来实现对应用的支撑。其中应用又可分为本地应用和Web应用两类。本地应用体系以iOS+AppStore+NativeApp为代表,Web应用以HTML5/Widget+WebStore+WebApp为代表。从操作系统角度来看,大致有三种模式:

(1)系统闭源/封闭文件管理系统/接口开放模式

以iOS/WindowsPhone7为代表,这类系统最大的特点是系统不开放源码,也不提供本地文件系统功能(从而将系统操控权完全掌握在操作系统所有者手中),但是这类系统均提供了开放的接口,可以供第三方进行应用开发。

(2)系统闭源/开放文件管理系统/接口开放模式

以沃PhoneOS/WindowsMobile为代表,这类系统最大的特点是系统不开放源码,但提供本地文件系统功能(从而将系统操控权完全掌握在操作系统所有者手中),这类系统也提供了开放的接口,可以供第三方进行应用开发。

(3)系统开源/开放文件管理系统/接口开放模式

以Android/Meego/webOS/WindowsCE为代表,这类系统最大的特点是系统开放或部分开放源码,同时也提供本地文件管理功能和开放的接口。

这三种模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第一种模式下,用户可以获得最稳定、安全的应用程序,同时也为第三方应用盈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用户只能从固定的渠道下载应用,通过不同的方式管理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文件。第二种模式下,用户可以从多个渠道下载应用,操作系统侧可以选择认证或不认证,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但是带来的缺陷是如果没有认证机制,容易造成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也不利于有效鼓励第三方应用开发。第三种模式下,开发者可以对系统进行深度定制,利于形成多样化的系统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但缺点是系统版本分化,容易出现兼容性问题。

从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来说,三种模式的系统均会同时演进,但总体上来说,在保持灵活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版本分化、增强系统对应用的认证以及更深程度的开放API,将是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从中间件来说,以与操作性系统的关联程度大致可以分为重量级中间件(基于C/C++,如Qt、操作系统本地中间件等),中量级中间件(Java)以及轻量级中间件(Web技术)三类。其中操作系统本地中间件和基于Web技术的中间件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Android的DalvikJava虚拟机是一种半本地化的机制)。本地中间件将用于完成复杂操作和与系统相关、并且效率要求较高的应用,Web中间件将更多用于开发易移植、跨平台的应用。在Web中间件上,已经出现HTML5+WAC+W3CDAP等明显的融合趋势,并且在WAC和W3CDAP上,均已扩展了类似摄像头、传感器、硬件状态等多种本地访问接口,使得Web应用将能够支持更多的本地功能。在此基础上,webinos及Tizen等开源项目对支持的WebAPI和开发工具、环境等进行了增强,提供完整的终端业务开发平台,可以支持多种形态的移动互联网终端,代表了Web中间件发展的主流方向。

从应用软件的角度来看,有两个趋势较为明显:一是具有本地化特色、深度集成的增强型基础类应用,如增强的电话薄、拨号盘、短彩信等,应在系统层面进行本地化开发并深度集成,避免出现用户安装多个拨号程序、短彩信程序出现的冲突。以拨号盘为例,集成了号码关联、首字母查询、拼音查询以及短彩信、日程、邮件关联的增强拨号盘,应该直接集成进系统,保持其稳定性和一致性;二是运营商业务的替代产品,如米聊、微信、Viper、Tango等产品,均在进行运营商语音/视频通话业务和短彩信业务的替代,并且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运营商在这方面也推出了相应的新业务,如中国移动飞信、中国电信天翼MSN和中国联通沃友、沃信等,其中沃信是基于3G/WiFi网络的IP语音软件,与以上产品不同的是,沃信绑定了普通的电话号码,以手机号码作为用户标识,从而实现了软实时在线和可呼入,是运营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产品。

此外,有效解决软硬件的适配和移植,将是未来快速形成终端方案的关键技术因素之一。已经有ARM发布的Linaro项目和Linux基金会发布的yocto项目在进行这方面的研发工作。Linaro的开源解决方案能使设备制造商减少花在屏蔽底层差异性软件上的开发时间并改善性能,Linaro不仅推出标准化的Linux内核和中间件,也有相关开发、优化的工具和函数库。Linaro已经支持在ARM架构的部分芯片上直接支持Android和ubuntu操作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移植的工作量。而yocoto则主要用来解决嵌入式Linux系统的BSP问题,同时提供一个完整的Linux定制平台。

4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测试与评价

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终端进行测评,以促进终端软硬件质量提升,实现定制和开发的目标。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测评不同于传统的手机终端测试,以浏览器为例,苹果iOS的浏览器在操控体验上(如滑动、停止、定位、点击、放大缩小等),优于原生的Andriod系统浏览器,对这些方面进行测评,目标就是提升最终的用户体验。以下四个方面是移动互联网终端测评的重要方向:

(1)软硬件测评

硬件方面,射频一致性、协议一致性、无线资源管理、硬件元器件、WLAN仍然是测试的主要内容;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测试、浏览器测试、应用层软件测试、widget测试,主要测试内容也将由功能测试向性能测试演进。

(2)终端自动化测试程度将越来越高

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数量的爆发式增长,需要以更高的自动化测试来代替人工测试,以解决人工测试效率低下和过于主观的问题。终端的自动化测试工具主要分两种。一为终端自测试,即在移动终端上安装运行测试客户端,测试结果将实时呈现在终端上。该测试方式对终端预置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以避免测试结果的差异,但更为便捷直观。另一种为基于CS架构的自动化测试,将抓取测试数据的功能模块置于移动终端或PC端,将分析结果的功能模块置于服务器端。该测试方式可最大程度的降低终端预置条件差异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可用于执行远程测试,但此时要考虑网络条件差异带来的影响。

(3)整机性能测试将成为终端对比的重要依据

整机性能测试是对智能终端的关键性能指标和影响用户感知的重要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测,是评价终端综合性能的重要手段。终端整机性能的优劣直接反映用户感知的好坏,终端整机性能的评价结果可做为用户选择终端的参考标准,也是运营商在制订终端定制策略时的重要依据。整机性能测试应该包含CPU测试、GPU测试、系统性能测试、数据性能测试、网页浏览、呼叫性能、语音质量测试、电池测试等,更完善的整机性能测试还应包括触摸屏测试和输入法测试。基准测试是评价终端性能的有效工具,将每项基准测试结果按照特定算法可得出整机性能得分,利用基准测试工具进行的终端整机性能测试手段客观,结果也更加直观,利于对比。

(4)基于用户体验的可用性测试将成为终端测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硬件为软件服务,软件为用户体验服务,用户体验为真正的需求服务。鉴于用户体验在挖掘用户真实需求,提高终端质量,促进终端行业发展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知名测试机构和终端厂商都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用户体验测试实验室及测试团队。因此,未来几年基于用户体验的可用性测试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终端测试的重要内容,并将越来越多的介入终端产品开发的原型阶段,用以降低成本,增强用户感知。

5结语

移动互联网终端既是通信终端,也是互联网终端,对移动互联网终端来说,硬件将会逐步赶上和超越个人电脑,同时软件方面会有更多创新出现,人机交互也会出现更多形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将有越来越多的需求,无论是终端厂商、操作系统商、应用开发商还是运营商,均需要把握住用户体验这一最终目标,以软硬件的配合及相应的测评技术,来促进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发展,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篇3:移动互联网之争不靠终端靠内容

PC的时代还没有过去,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代已经提前到来,所有IT从业者都必须跟着大势走进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谁攥着的用户群体大,谁就“钱途”无量。不过,内容供应商慢慢发现,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是什么?是系统、应用软件还是硬件终端?答案看似简单,没有硬件终端,用户如何玩转系统和软件。如果内容供应商不参与硬件制造,无异于把自己的命脉交到了别人的手里。

当然,强势者可以自如地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比如腾讯,它依靠庞大的用户基数可以让自己的软件在各种“血统”的手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一些互联网巨头,细分到移动互联网层面就未必能够占到一点便宜。内容提供商没有足够的控制力,只能顺势而为转向硬件终端,期望能够堵住用户入口,抢占市场。

于是,百度在世界大会上展示了“百度·易”手机,阿里巴巴推出了“阿里云”手机,一个由戴尔代工,一个与天语合作,两个互联网巨头似乎对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终端之战信心满满。再加上传言中的Facebook手机,移动互联网之争开始了硬件终端之争。

百度易手机平台界面

不过,将砝码压到终端上的选择已经偏离了方向。内容提供商以“APP”的形式存在尽管看似只是一个较低层次的存在,比起苹果iOS、谷歌Andriod等平台,势必会处处受制于人。如果能够掌握手机的控制权,就可以加载更多的应用,谋取更多的利益。但是,封闭的苹果iOS已经成功打造了自己的产业链,外界无缝可插。谷歌Andriod已经形成了牢固的战线,在众多品牌的合力重推下,用户已经接受并且认可,外界很难撼动他的地位。再加上这些进军移动终端的厂商都从未有过类似积累,加入终端之争,发展得好可能会形成一个小众市场,聚敛一批发烧友;发展得不好则只能是昙花一现,埋没在历史浪潮中。

百度的易平台多少带着谷歌Android的影子,只是Android中的部分应用被百度应用所取代。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主页上的搜索工具直接搜索,跳过了打开浏览器的步骤;百度地图(Baidu Map)将取代谷歌地图;百度阅读(Baidu Yue)将替代谷歌的电子书,成为新的默认电子阅读器;百度流行的音乐平台“Ting”成为默认音乐服务……但是,这些并不足以让用户下决心放弃现有手机选择百度易平台,

手机终端最终拼的是硬件配置和系统,除了捆绑应用,在易手机中似乎找不到任何特色和亮点。

这就是定制化手机的硬伤。此前,HTC和摩托罗拉曾经在部分智能手机中添加Facebook的按键,国内也有厂商在手机上增设 按钮,这些手机的销量都没有引起市场和用户多大关注,也没有为Facebook和 扩大任何市场份额,可见用户对这种捆绑并不“感冒”。如今,从捆绑内容到定制终端,没有顶尖的硬件配置,没有创新的系统应用,只靠部分应用就让用户舍弃现有手机,选择新平台,实在太难实现。

回归本位 移动互联网之争不靠终端靠内容

无论是百度还是Facebook,都已经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百度目前已经占据了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80%以上的份额,Facebook的用户数量也已经超过8亿,而且其中3亿多是通过移动终端来访问的。内容提供商的最终目的无疑是希望所有的手机厂商都能够在终端集成自己的应用,对于内容提供商来说在发展初期与手机厂商合作的意义将远远大于发展成熟后再动手。发展初期与手机厂商合作,增加传播途径,通过终端厂商品牌提升市场份额。但是对于 Facebook和百度这样的比较成熟的品牌,在各自市场已经优势明显,通过特色应用让用户在各种手机品牌中自主安装,要比出定制化手机意义大得多。

几年前,My Space曾经推出过自己的手机,但是瞬间就被淹没在市场。再想想我们上一次登陆My Space是什么时候?用户体验才是取胜关键,如果有闲钱和闲力去捞小鱼,为什么不专注在自己的鱼塘里好好织网捞大鱼?不论如何,现在看来,无论是“阿里云”还是“百度易”,都没有给用户提供一流的互联网体验,想借终端扩充份额,要走的路将分外坎坷,终端固然重要,但内容才是移动互联网之争的王道。如何获得更多用户,答案不在周围,在自己身上。

篇4:钢铁产业可持续性进展路径研讨论文

钢铁产业可持续性进展路径研讨论文

能耗降低,钢铁工业用水及废水外排量降低: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逐年上升,其全国水平已达85%以上,目前,重点企业已达95%以上。吨钢新水耗量最好水平降到4.0m3/t以下。初步建立了工业企业的共生关系。(钢铁工业生态园区)推行循环经济战略,按3R原则及生态工程原理规划钢铁企业发展。在企业内部,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应用3R原则,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促进循环经济的实现。发展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建立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对于消费后的排放努力实现再生循环利用。

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有发展潜力,但产品品种结构需调整。目前,影响我国钢材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大量交通、能源、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由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钢材消费强度明显不同。从国外经验来看,在工业化实现之前,钢材消费是一个增长的趋势。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人均Cd3P不足美元,第三产业仅占33.7%,因此钢铁消费仍有增长空间。但品种结构不合理,一些高附加值产品仍需进口,需要调整。

资源短缺严重。矿产资源不足,依赖进口程度加剧:石油供应可维持40年,铁矿石247年。焦炭资源不足:焦煤储量400亿t,资源有限。预计将缺口2000万~4000万t。全世界产焦炭量3.4亿t,我国占1/3,占举足轻重地位,出口和与国外企业争夺焦炭的挑战并存。废钢资源不足:国内废钢供应量2300万t,主要来源自产、加工废钢和城市废钢,不能满足3亿t钢的需求。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人均水量不足2300m3,而钢铁工业是用水大户。

生态环境恶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其生存环境要求日趋严格,国家将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污染,钢铁工业也会受到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二氧化硫、污水和废渣的排放。我国钢铁工业能源结构中,煤炭占约70%,二氧化硫排放占总排放量的.90%以上。

实现钢铁工业生态化转向的措施

对现有企业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是必要的选择。对现有企业进行重新的规划设计,通过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或生态工程的能值分析,定性或定量地对现有工业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等,从而确定企业的近期及中远期发展目标,实现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倡污染物的“最小化”排放。从环境友好的角度,污染物“零”排放,是生态工业推崇的理想化的模式。但从生态工程的观点来分析“,零”排放并不总是最佳选择,有时不仅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不能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要经过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或生态工程的能值分析,确定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值”。

采用“加环”技术,构建循环经济副产业链。煤气回收利用产业链:高炉、焦炉、转炉再生产过程中都产生大量的废气,可通过二次燃烧、并网发电等技术充分回收利用。废渣回收利用产业链:充分开发高炉渣、转炉渣的潜在使用性能和价值。通过开发、应用现代粉体加工技术和新型建材生产技术,生产微晶玻璃、矿渣微粉、矿棉及矿棉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钢铁厂用耐火材料闭路循环利用:高温窑炉产生的大量废弃耐火材料,如镁碳砖、高铝砖、钢包浇注料等,回收破碎后可重新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工业用水的闭路循环:开发和实施高炉及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干熄焦、转鼓渣粒化法、低水分烧结等技术实现源头治理。生产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减量化排放。余热的回收利用:炼钢、轧钢、烧结等生产过程产生大量余热,采取措施进行回收利用。

进行企业间的生态重组,形成共生、共荣的工业生态园区。以钢铁企业为龙头,以生态链接的形式使各相关企业形成共生共荣的工业生态园区。原燃料供应以煤炭加工供给、焦化、保温及耐材厂、建材、铁合金、矿业、电厂等为主线;副产业链包括以钢渣、铁渣、粉煤灰加工为主的水泥厂,高附加值玻璃厂,优质矿棉生产厂,利用废气及余热余压的发电厂,回收炼焦副产品(苯、酚、焦油、沥青)的化工厂,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相应的社会服务性企业等。建立钢铁绿色产业链和高效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立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向社会提供多品种、高质量产品,实现产品的非物质化,同时向社会及环境造成的污染物排放最小。消纳社会废弃物:主要是废钢和废塑料、橡胶等。

结论

中国钢铁工业正处在转型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并举,建议按以下思路进行:建议按工业生态的思路进行重新的规划设计,进行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或生态工程的能值分析,对现有工业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循环经济的“加环”技术,形成物质闭路循环,实现物质与能源效率的最大化,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发展企业间的横向共生关系,形成共生、共荣的工业园区。建立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废品的回收与消纳。

篇5:设施养猪业的进展研讨论文

设施养猪业的进展研讨论文

目前,我国大多数规模化猪场使用的设备中,栏舍和钢铁成分较多,而符合猪生物学特性和行为需求的设备较少。特别是一些个体养殖户和小规模养殖场,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大多自己用各种钢筋下脚料等焊接猪栏设备,利用期限短,工艺不科学,导致猪只饲养过程中伤残严重、效率不高。养猪设备仍处于初级水平。在设备生产方面,国内的一些养猪设备厂由于缺少工艺标准和养猪专家的技术支持,产品模仿的多,根据我国的实际生产需要进行工艺设计和本土化改造的少,钢管成分多于工艺成分。如普通的定位栏虽然做得很漂亮,但可能安装不方便,前后门关闭不合理,饲养员操作难度加大,劳动效率较低。另外,随着育种技术的进步,猪的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已发生较大变化,而设备的规格和尺寸未进行相应的调整,栏舍设计仍延用以前的规格和标准,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养猪生产需要。这主要与研发力量不足或研发重视不够有关。相比之下,欧美的养殖设备厂生产工艺比较成熟,产品附加值高。这与他们长期从事设备的研究有关,设备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因此,为了生产出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养猪设备,在全方位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应深入生产一线,根据养猪生产管理一线操作的要求,全方位分析和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养猪生产工艺对设备和材质的要求,对一些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再结合国内先进的加工工艺和强大的生产能力,生产出适合我国养猪企业需求的先进高质的养猪设备,以促进整个设备产业与养猪产业同步和谐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外养猪业广泛的技术交流,国外的一些养猪理念和养殖模式逐渐被国内生产者所接受,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养猪生产的设施化发展,但是,先进的设备是一把双刃剑。引进适合自己的设备,并能正确使用将对生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否则将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如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生产场动辄花巨资购买先进设备,但缺少对员工的基础培训,结果采购人员常常不熟悉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点,对养猪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工艺要求也不了解,选购时只能停留在材质或成套设备的价格上,选用的设备型号不能满足猪场需要。饲养人员也因缺乏对设备使用原理和维护等常识,设备未得到正确使用,结果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以智能化母猪群养系统的应用为例,其改变了传统的限位栏饲养模式,让猪群居、漫游的行为学特性得到充分发挥,减少了猪因长期不运动而造成的免疫功能和繁育能力下降等问题。饲养过程充分考虑了动物福利的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猪性化”。如扩大了活动面积,母猪随意运动,自由选择采食时间并实现了个体的精确控制。对特殊个体(例如发情母猪、返情母猪等)通过自动(非人干扰)识别和隔离装置可实现自动隔离,减少了人为观察的工作量和主观性误差的产生,减少饲养过程中对母猪产生的应激。实现了生产数据的高度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对每头母猪体重的监控并通过制图的形式反映出来,为管理者提供最精确的数据;对于群体每个阶段的生产数据,系统还可以通过中心控制电脑进行辅助分析并制作各种生产报表,为管理者提供群体生产情况诊断信息;减少了饲养人员的劳动量,可以有效控制猪的日粮,真正实现饲养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另外由于减少了饲料运输和饲喂过程的污染问题,同时减少了人员进入猪舍的次数和与猪接触的机会,降低了疫病风险。但是,在我国使用时却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设备检修率较高,在一些山区,设备常被雷击而损坏,而服务和应急措施难以及时跟上,给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工艺与设备不配套,设备的使用要配合新的建筑和工艺设计进行,在旧场使用时涉及猪场改造,增加了设备的推广难度;设备的使用“省人不省事”,虽然可以大量节省一线人员数量,但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必须懂得设备的使用原理及日常维护知识,人员培训工作必不可少;设备先进不等于技术先进,设备不能代替人的工作,如母猪发情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智能化发情鉴定站检测结果只能提供参考。另外,配种后的l个月是饲养的关键时期,群养母猪的调教十分重要。不合群的母猪会因打架或运动过量而造成流产,这就需要在转栏的时机上进行调整。由此可见,先进的设备与先进的技术不能混为一谈,任何设备的引进都要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不能脱离我国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养猪生产模式等大背景,任何形式的照搬照套都是不切实际的。如何使“设备+猪+人”和谐统一,并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益,还需要深入的研究。

国内一些企业的设备引进力度较大,而对设备的养护和员工的培训考虑较少,往往因员工对设备的使用原理不了解,使用不当,而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生产效益降低。以水帘降温设备为例,水帘降温系统由水帘、循环水路、抽风机和温度控制装置组成。水帘用波纹状纤维纸粘结而成,在制作的原料中添加了不会随水流、气流的作用而分解的特殊化学成分,具有耐腐蚀、使用时间长等特点。在封闭式的猪舍内,一端的水泵将蓄水池中的水送至喷水管,把水喷向反水板,水均匀地从反水板上流下淋湿整个水帘,水在水槽和水帘间循环,从而保证空气与完全湿透的水帘表面接触。另一端安装负压风机向外排风,猪舍内形成负压区,舍外空气穿过水帘被吸入舍内,带着猪舍内的热量经风机排出室外,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该系统的使用对公猪精子活力、哺乳母猪日采食量,母猪断奶后10天内发情率、配种受胎率、怀孕期母猪流产率、窝产合格仔猪数、哺乳期仔猪死亡率、哺乳仔猪日增重、保育猪耗料增重比等均有明显改善。但是,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考虑。水帘安装位置要合理。如果安装在西面,结果夏季阳光照射而使进入舍内的气体温度上升,降温效果差;24小时供电是使用水帘的重要基础,场内必须自备发电机组以防停电,否则在没有风机的密闭式猪舍内会造成较大应激,影响生产;猪舍的密闭性非常重要,水帘降温系统是由负压通风和水帘降温系统两部分来完成,负压通风要把风机安装在排风口,排风时,猪舍密闭是形成负压的'必要条件;水帘片的管理和日常保养不容忽视,水帘片受太阳光照射容易滋生青苔等藻类而引起阻塞,任何污染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正常使用。总之,设备的使用和保养与员工的素质关系极大,这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果。因此,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是引进和使用先进设备的重要基础。

现代养猪生产的管理理念是能用电脑的不用人脑,能用机械的不用人工,人需要做的是那些机械完成不了的工作,这要求一线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在我国养猪设施化过程中,积极推广先进的养猪生产配套设备,在某些生产环节使用必要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无疑将对养猪生产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先进的设备不等于先进的技术,更不能与良好的生产效益划等号。设备的引进和使用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脱离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各场实际选择合适的产品,注意设备与生产工艺的配合,避免盲目引进。另外,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方面,建议设备研发和生产厂家要深入生产一线,根据猪场的不同生产工艺,考虑动物福利,做到人、猪、设备的和谐统一。

篇6:移动互联网及农业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移动互联网及农业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并且运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探究移动互联网的定义及其关键技术,学习移动应用开发的三种模式,分析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状况,更好地利用移动互联网方便人们的生活。

根据CNNIC发布的报告[1]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而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高达88.9%。另外,刚过去的天猫双十一购物节全天交易额中,无线交易完成626亿元,无线交易占比接近70%。

近三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网络环境的日趋完善、移动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不断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新生物,能够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服务。目前业界并没有就移动互联网的定义达成一致,中国工信部在《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给出的定义较受认可:“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从以上定义可知,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是用户通过手机等终端接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WLAN等)的方式访问互联网;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中产生了许多的新型应用,它们与终端可移动、定位等特性相结合,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如下:

1) 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可能是随时随地,手机作为主要的终端载体,具有高便携性;

2) 要求安全性更好,手机终端通常归属个人使用,为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移动应用应具有个人化、高私密性;

3) 受移动终端的限制,移动互联网服务要求操作简单,可以方便的发出用户请求;

4) 业务处理及时性,对于用户的访问请求,移动互联网必须及时提供相应数据和服务。

2 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

2.1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结构

移动互联网层次上可分为终端层、网络层、业务层,终端层包含各式各样的移动终端,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接入网络,业务层是指各种移动应用。

各种APP通过开放API获得用户交互支持或移动中间件支持,移动中间件是指运行于手机操作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的,起到连接、交互、支撑和服务的中间软件系统。其中互联网协议簇包括IP协议、ICMP协议、TC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等,用于实现系统之间资源的网络共享。操作系统位于系统软件和硬件资源之间,并负责它们之间的交互。硬件/固件是指组成终端和设备的器件单元。

2.2 移动终端技术

移动终端技术主要包括移动终端类型、操作系统平台、人机交互技术等方面。

移动互联网终端分为功能型终端和智能型终端两种。功能型移动终端对系统的要求比较低,通常使用嵌入式芯片及嵌入式操作系统,专注于完成某些特定的`功能,如日常的无线POS机、物联网终端设备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都属于智能型终端,智能型终端对系统和配置的要求一般很高,它们展现的性能非常出色,第三方应用可以在其操作系统上很好的运行。

目前最常见的移动操作系统有苹果公司IOS系统、Google的Android系统、微软公司WP系统和RIM的BlackBerry OS等,以上各种操作系统都提供很好的应用扩展性,但运行于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是互不兼容的,因此一个优秀的应用软件必须解决跨平台运行的问题。

人机交互技术(HCIT)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最常见的人机交互技术有智能手机和PAD上使用的触屏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以及研究中的增强现实技术和脑波读取技术等,它们极大简化了原本繁琐的人机交互操作过程,使我们可以方便地完成与移动终端的信息交互。

2.3 移动应用开发模式

移动终端的应用开发主要包括原生应用开发、Web应用开发、混合应用开发三种模式[3]。

1) 原生应用开发:开发者需要根据不同终端搭载的操作系统,使用其支持的程序语言进行应用的开发,如IOS支持的Object-C语言、Android支持的JAVA语言、WP支持的C#语言。该开发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开发出高性能、稳定的移动应用。

2) Web应用开发:是基于移动终端的浏览器,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网页语言进行应用的开发。Web应用开发模式拥有成本低、周期短、适配跨平台等特点,它的缺点是无法调用系统的通讯录、振动器、摄像头等硬件设备,不适合功能复杂、高性能的应用开发。

3) 混合应用开发:是对原生开发模式和Web开发模式的结合,继承了原生开发稳定、高性能的特性,又继承了Web开发简单、跨平台的特性。混合应用开发通常是基于第三方跨平台移动应用框架进行,常用的框架有PhoneGap、AppCan、Titaninum等,借助它们开发者可以高效、快速完成高性能应用的开发。

3 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移动电子商务,百度百科中给出的定义:就是利用手机、PAD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C2C或O2O的电子商务。它将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移动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移动购物、移动支付等已经触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目前移动互联网在餐饮业、旅游业、票务系统、教育系统和政府工作等领域的效果显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完成自己的需求预约,如最常用的携程旅游、美团、淘宝等移动App。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日常生活中对农产品的需求量特别大,但这种需求通常在空间区域上比较分散,另外农产品有季节性、区域性、政策性等特点,传统销售模式对农产品的一些限制不断的显现出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与其他产业一样,互联网被引入农业领域,农业电子商务也就逐渐形成。

目前我国的农业电商平台数量众多,但大部分是以网站的形式存在,对于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生活中使用更多的是手机等移动终端,而非笨重的PC机器。显然当前基于PC机的农业电商网站已不符合用户高移动性的要求,相比之下,农业移动电商平台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借助移动终端的便携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农产品的在线选购、在线支付、消息发布的等。

当前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必须尽快建立农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它们是农业移动电子商务得以广泛推广的前提;另外,大众对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认识度不够,需要加大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宣传,培养更多农业移动电商的固定用户;最后,移动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持的基石,需要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不断解决安全性问题,更好实现移动应用的跨平台开发,给用户构建一个更安全的移动应用环境,提供完美的用户体验。

4 结束语

未来的几十年,必定是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走向成熟,相信移动互联网将会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正确合理的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将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

篇7:互联网电视技术进展趋势论文

互联网电视技术进展趋势论文

电视是让消费者能够在自己家中舒服地欣赏广播电视节目的设备,这样的产品定位不会轻易改变。手机与PC(个人电脑)这些不受限制的平台,却可以真正根据用户的切实需求,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对此,许多工程师认为,电视行业目前正面临危机。业界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未来的互联网电视应该灵活地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带给消费者更多观赏乐趣。

1普通电视节目现状

利用互联网使电视节目更具吸引力,下一代互联网电视可以提供:国外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节目元数据、用户留言、BBS、用户产生内容、Web网站和节目存档等。遗憾的是,期望的下一代互联网电视与目前正在观看的普通电视之间仍有很大差异。目前电视里的Web浏览器即使与手机相比,也显得速度太慢,更不用说与PC相比了,因此让人完全没有使用的欲望。即使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视网络中的来观看某些节目,但使用遥控器进行视频搜索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对于年轻人来说,电视远不如PC和手机有吸引力。即使家里的电视是开着的,但他们实际上却在关注PC或手机的屏幕,而且,一些热门节目完全可以在上观看。另外,由于年轻人很少订阅报纸,所以根本不了解电视台的节目安排。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信息与通信行业咨询部调查显示,电视的平均收视时间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很明显,对于消费者来说,电视的吸引力已经远不如PC、手机及其他类似设备。毫无疑问,电视作为媒体的价值正在被逐渐侵蚀。

2互联网电视

2.1互联网电视的用户界面

电视生产商需要提供能够满足用户所有需求的平台需要经过以下两个阶段。首先,要开发简单的用户界面(UI)和应用程序执行环境,使用户能够通过电视欣赏一切网络内容,包括图片、视频等。这将使得产品在售出后还能够轻松地增加新的功能、服务及其他特性,而无需依靠机顶盒等外部设备。第二阶段则需要将上述执行环境与节目播放相结合,以开发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多乐趣的功能及服务。

在日本,电视互联网连接率的迅速升高正使得“下一代互联网电视”不再只是概念,而开始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在日本有针对高清电视(HDTV)内容的视频点播服务acTVilaVideoFull,虽然目前支持这项服务的电视在日本还属少数,但其互联网连接率高达40%。

而在过去,几乎没有人会通过电视上网,因此,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Actvila公司表示:与之前支持acTVilaVideo(SDTV视频点播服务)的电视相比,支持acTVilaVideoFull的电视互联网连接率提高了好几倍。其优势在于用户可以在大屏幕上欣赏HDTV电影、外国电视剧集以及其他视频服务。这大大提高了电视的吸引力,它的受欢迎程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但是,由Actvila研究小组提出的数字电视(DTV)规格还不足以实现下一代互联网电视的所有功能,仍然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已经习惯了使用遥控器频繁转台的用户来说,HTML浏览器切换画面的等待时间,以及每次访问所需的1~2s的认证时间让人难以接受。

一些工程师认为这是下一步需要改善的,虽然当用户的目的非常明确时,如VOD(视频点播)服务,这种等待时间还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样很难开展其他服务。致力于开发下一代互联网电视的日本生产商目前大多仍处于第一阶段。多家公司正在开发能够灵活处理视频流的执行环境,其中包括索尼公司的APPlicast、松下公司的VIERACAST以及夏普公司的新Ex系统。在索尼开发的电视Widget(迷你应用程序)执行环境APPlicast中,APPlicast软件采用JavaScript及XML进行语言编写,可通过Widget调用视频播放器。松下的电视GUI执行环境VIERACAST也采用JavaScript进行开发,其菜单画面等GUI均由该公司的服务器生成,可以播放MPEG-2和MPEG-4AVC/H.264格式的视频,以及H.264格式的视频。

夏普公司正在开发的GUI执行环境被称为新Ex系统,该系统基于夏普于推出的Ex系统,并能够提供视频播放功能。开发语言使用SVG及其他代码,可以播放MPEG-2及MPEG-4AVC/H.264格式的视频。索尼从春便开始提供APPlicast,可将Widget显示在电视节目两边。10月,索尼又推出了令个人用户可自行开发Widget的软件开发套件(SDK),并欢迎外界开发者提交开发的Widget。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日本的广播电视公司不希望电视Widget或其他信息与他们播放的节目显示在同一个画面上,因此,日本的电视生厂商需要满足他们的要求。而日本以外的市场则对UI的配置没有这种特殊限制,Widget既可以与播放画面相重叠,也可以设置在播放画面的四周。索尼采取了在水平方向上分立显示出Widget与播放内容的方式,推出的APPlicastSDK也可以对所显示的Widget进行一些限制。可以看出,索尼的策略:在满足电视台要求的同时,提供用户所需要的服务。当实现了第一阶段的UI执行环境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可以基于播放日志(与播放节目相关的日志信息,包括演员、节目内容、开始及结束时间等)及其他节目元数据来提供新的服务,如在用户之间分享对节目的看法等。

2.2提高电视硬件性能

硬件性能不足是阻碍电视UI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不过,这个问题将会在里得到解决。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削减硬件成本一直都是电视生产商的首选方案,因此,他们几乎不会考虑通过提高硬件规格来改善UI及Web内容。例如,电视里分配给内置HTML浏览器的存储器容量仅为10~20MB。在过去两年里,通过削减其他软件代码,可用的存储容量大约提升了20%。APPlicast、VIERACAST和Ex系统都是在不改善硬件的前提下,利用现有资源实现。

但在—,由于面向电视的SOC的性能大幅提高,因此上述状况会发生变化。电视软件开发机构表示,普通电视中CPU内核的工作频率大概将会提高一倍,达到400~500MHz,可用的存储器空间也会增加一倍。到那时,普通电视的性能将会达到与手机相当的水平。随后,电视还会提供对AdobeFlash的支持,并能够从PC和手机上移植更广泛的Widget。

其中,Adobe系统公司表现的最为积极。该公司通过向嵌入式应用免费提供Flash,从而推动各生产商在电视里安装AdobeFlashLite或AdobeAIR(Adobe公司提供的互联网应用执行环境)。将Flash技术融入电视的策略也符合目前的发展趋势,比如,英国BBC提供的网络电视节目广播服务iplayer、美国NBC环球与News公司的合资企业所提供的网络互动视频服务Hulu、Amazon公司的视频点播服务AmazonVideoonDemand及其他类似服务都采用了Flash平台。

2.3下一代互联网电视用芯片

20以后,电视将有可能开发出集成具有超高性能的SOC芯片。其中之一是基于Cell技术的媒体处理器,它可能将被用于东芝公司于2009年秋推出的新款电视中,除了提供超高分辨率外,还可以同时播放及录制多个节目。另一款产品则是由英特尔公司开发的媒体处理器CE3100。东芝和三星电子公司已表示将在其蓝光播放机和多功能IPTV机顶盒中采用CE3100。根据设备生产商测算,目前在电视中集成CE3100的成本仍然太高,而且软件支持(如驱动器)也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据估计,电视中可能会集成采用45nm制造工艺的Atom(凌动)处理器,时间将会是在2009年底或20初。CE3100的一个优势是其CPU内核基于IA(IntelArchitecture)架构,从而可以使用各种现有的PC软件及开发环境等。更为重要的是,厂商能够得益于英特尔及其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的芯片应用的强大力量。

目前,英特尔正与多家软件企业联手开发面向CE3100的应用软件及驱动程序,希望通过推出能够充分发挥CE3100功能的应用程序,来促进CE3100在市场中的普及。比如,英特尔与雅虎公司开发了Widget执行环境Widgetchannel。在日本,UIE日本公司也已将其UIEngineGUI移植入CE3100中,日本Quixun公司也正在计划开发相应的电视,该公司发言人表示,2009年上半年推出采用Atom处理器的电视,并将在2009年底或年初开发出采用CE3100或下一代芯片的试制电视。

在数字家电领域,CE3100的目标市场主要有5类,包括:蓝光播放机等设备;机顶盒、PVR(个人录像机)等联网设备;服务供应商提供的IPTV机顶盒;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卫星电视运营商提供的机顶盒;数字电视。其中,数字电视是最大的潜在市场。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将电视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的尝试都未能成功。实际上,美国ABC公司、CBS公司已经表明将通过WidgetChannel提供节目。此外,美国Blockbuster公司、CinemaNow公司等也将会提供视频内容。英特尔公司通过各种调查表明,消费者仍然钟情于电视。制造商的目标并不是改变电视,而是去强化电视的功能,最大的目标是未来的电视将利用CE3100实现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可与用于电视和光盘播放的硬件解码器以及针对互联网内容的软件解码器协作,能够对来自广播网络、存储设备和宽带网络的视频内容进行解码,并方便用户在这些媒体资源之间进行切换和选择。

为了实现让人可以悠闲地坐在沙发上欣赏电视节目的同时,提供新功能,而且不会与电视的原有功能发生冲突。英特尔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与雅虎公司联合开发的WidgetChannel,它能够在屏幕上同时显示播放的节目内容和菜单画面、Widget及其他项目。在确定CE3100的规格时,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其与最新的`互联网技术的兼容性。消费者已经通过广播、有线电视等享受到丰富的电视体验,也已经通过PC获得了丰富的互联网体验,他们不会再接受仅能提供部分互联网体验的产品。因此,联合开发了这款高性能的SOC,其处理器内核的性能高达3000MIPS。

CE3100中的通用处理器内核采用了800MHz的PentiumM处理器,芯片中还集成了双通道的MPEG-2/VC-1/H.264解码器、2D/3D视频加速器、各种加密电路、DSP、HDMI发送器,以及SATA和其他接口。操作系统采用嵌入式Linux,由于该产品主要用于数字家电,所以256MB的存储器空间已经足够。

对于数字家电的开发人员来说,采用CE3100能获得哪些优势?首先,业界面向X86系列处理器的软件资源非常丰富,软件开发环境也十分强大。例如,在面向LinuxPC的Flash的基础上,只需5分钟即可完成Flash执行环境的移植。家电生产商可利用CE3100向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服务。消费者通常会根据生产商的品牌及可靠性来选购电视,这样,家电生产商就会占据比市场上的其它厂商更有利的位置。

3下一代互联网电视普及速度加快

为加快具备互联网连接功能的电子产品的普及,英特尔公司与TCL公司日前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开发下一代互联网电视,合力推广互联网与电视的融合,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更多电视节目的选择和互动交流的空间。

据了解,合作开发的下一代互联网电视将采用英特尔基于IA(英特尔架构)的SOC产品——英特尔媒体处理器CE3100,这款高度集成的器件将一枚高性能IA处理器内核与视频解码和处理硬件、一个3通道/800MT/SDDR2内存控制器、专用多通道音频处理DSP、一个功能强大的3D图形引擎以及一颗安全处理器进行了融合,同时还支持多项外设。CE3100能够提供高清视频解码和播放、7.1声道的家庭影院音频支持以及流畅的3D图形支持。

中国已进入WEB2.0时代,信息共享与网络互联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生存模式,而承载这些媒体的平台正逐渐由承载海量信息的PC向TV过渡,完善IPTV功能可将电视媒体催生成为“家庭娱乐媒体中心”。英特尔媒体处理器CE3100这种解码多种视频和音频格式的能力实现了互联网和电视的完美融合,可给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观赏体验,它的应用也必将推动整个行业标准和技术的发展。

篇8:移动终端交互动画设计研究论文

移动终端交互动画设计研究论文

前言

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动画将是未来动画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综合了多个学习,将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融合,让动画艺术有了互动性和科技型。我国在移动终端交互动画上还没有研究,但是在交互设计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交互设计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交叉将带来更多的创意与灵感爆发。

一、移动终端与交互设计的概述

(一)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指的是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可以在移动网络中使用的小型计算机终端。移动终端打破了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人们对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关注减少了,大部分人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信息。移动终端有着便携性、互动性、私密性、跨界性的特点。

(二)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指的是以用户体验为基础,支持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交互式产品。交互设计能够规划事物行为的方式,然后描述传达行为最有效的方式。人与人之间、人与产品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式交互设计主要关系的`内容。

二、移动终端用户界面交互设计准则

移动终端用户界面的交互设计要遵守八个准则。第一,风格力求一致。第二,设计方便操作的快捷键。第三,为用户提供明确的反馈。第四,为用户设计对话提示。第五,提供错误预防和纠错功能。第六,方便用户取消操作。第七,用户应当掌握控制权。第八,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

三、移动终端的交互动画的特点

(一)叙事方式

交互式动画与传统的动画叙事方式不同,导演要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可能,拜托线性叙事,让受众能够体验到随机、多直线的发展形势。交互式动画中,导演的叙事要同时考虑到多种可能,并且把每一个可能提供给受众以供选择。

(二)互动性

交互式动画应当有比较强的互动性,吸引受众进入到交互式动画的体验当中,为参与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情感体验。互动性强的交互式动画应当让参与者乐于参与到互动当中,不同的人参与进来产生的效果也应当是不同,让每一个人都有差异化的体验。

(三)科技性

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动画融合了许多的技术,包括了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合硬件赢输等,让文字、图像、影像、声音集成在一起。

(四)娱乐性

交互式动画比传统的动画相比更具娱乐性。人们在观看传统动画的时候只能被动接受,而在交互式动画中则可以自己动手主动推动情节的发展。这使得交互式动画具有了部分游戏的特质。

四、从情感化需求角度探讨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动画体验性

(一)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指的是参与者在进入到作品中之后所感受到道德情绪和感知,比如喜怒哀乐。观众在接触到动画作品之后就会产生第一反应,产生对于动画作品的印象,在不断的对动画作品进行理解和感受之后,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

(二)情感化在交互设计中的体现

交互式动画对于人情感体验的影响主要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着五个方面来看。也就是说,动画设计中的颜色、音乐、气味和触感是影响用户情感体验的主要方面。目前对用户情感主要的影响方式是视觉。交互式动画作品的色彩、图标等视觉因素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故事化交互设计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

(一)人物用户研究

进行故事化交互设计首先要了解你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用户,对任务角色有一个精准的定位。角色的身份、特点、目标、经历、核心需求等都需要进行有目的的设计。之后以这样的角色最为故事的主角,展开情节[4]。

(二)设计场景叙述

场景是故事的背景,一个具有适当复杂度的有特点的场景能够给整体的故事设计增色不少。设计时要想象用户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下来使用产品的,围绕用户的需求来对产品进行设计。

(三)在场景剧本中使用人物角色

把刚才设计好的人物带入到场景剧本当中,设计场景剧本。场景剧本是故事的核心,合理的想象人物被带入到剧本当中可能会产生的变化。剧本的内容是在调查数据分析之后产生的合理结果。在情景剧本中,设计师能够把角色对化境的行为绘制出来,让用户产生代入感。完成故事之后还要进行人物分析、交互原型测试,最终进行产品测试。交互动画设计的机会点诞生在设计师对于场景情节不断的思考当中。结论综上所述,故事化设计的移动终端交互式动画设计研究是未来动画艺术的发展趋势,是科技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值得我们重视起来。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终端和交互设计的概念,然后总结了移动终端交互设计的准则,阐述了移动终端动画设计的特点,提出了故事化交互设计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

参考文献:

[1]韦晓红.基于远程教学交互理论的微视频设计开发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宋礼青.城市低年级小学生课外学习类APP的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4.

[3]关强.基于移动终端平台的有声读物数字出版物之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

[4]郑潇.基于MayaMEL语言的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控制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

篇9:无线移动终端现状分析论文

关于无线移动终端现状分析论文

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现阶段无线移动终端高、中、低端三大类并存,而且多功能终端占据主要市场。多功能终端较传统话音手机功能丰富,它可以摄像、拍照,可以有PDA、MP3甚至计算机的处理功能,它也可以看电视,下载视频节目,还可以做电子钱包或成为电子商务终端。但这种终端由于通信能力和主CPU数据处理能力的限制,需要复杂数据处理能力的业务的实施不够完善,例如摄像头像素可能不够,如果像素够了又受移动网络传输能力限制而出现不能无线传输的问题,到了网络电视和流媒体,对网络传输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总的来说,现有网络条件下,业务已经多种多样,但还是不能满足用户体验需求,很多业务目前只是起步阶段,是3G业务的一个雏形,到了3G或者后来的4G,开放的智能终端最终满足用户对移动通信的需求。

传统意义上的移动业务局限于话音业务,硬件结构主要由射频模块和基带处理模块两部分组成。在此硬件基础上的软件比较简单,而且多由终端生产厂商自己研究开发,软件和用户界面都已经固化到终端里,不能修改,或只能通过厂家修改和升级。

如今移动终端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其应用也日益多样化,对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资源要求不断提高,移动终端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移动电话,除了简单的话音通信功能外,它还具备数据通信和数据计算功能。现有的多功能终端能满足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它们多采用ARM9或者ARM11等功能较强的处理器作为控制芯片,而且具有较强的独立终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或通过JAVA和BREW等应用运行平台对外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以便第三方应用和业务客户端能通过下载运行于终端之上。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功能强大的双处理器(CPU)终端,现阶段的智能移动终端一般就是指这种具备了两个处理器的终端。围绕这两个CPU形成移动智能终端中的两个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和应用子系统。目前的这种终端由于标准化程度还不够,不能实现应用的广泛互通,不能实现外部功能接口的互通,也不能实现功能组件的相互替换,所以它们还仅仅是智能终端的雏形。但即便如此,这样强大而复杂的硬件资源需要系统化管理,单独的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主要用来完成诸如进程、内存、外部设备等系统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并提供或通过JAVA或BREW等应用运行平台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服务。

现阶段存在的移动终端,除了传统的话音终端外,多功能终端和初期的智能终端都逐渐趋于开放,功能组件逐渐模块化,加上OMA、3GPP、OMTP等标准化组织的推动,无线移动终端日益具备了规范的逻辑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基于硬件平台(ASIC、外部设备)上的包括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应用程序和业务客户端程序都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我们统称之为终端软件。

终端操作系统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作为连接软硬件、承载应用的关键平台,在智能终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普通多功能终端操作系统主要有NucleusPLUS、pSOSystem等,主流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有Symbian、WindowsCE、PalmOS、Linux等。

NucleusPLUS是由AcceleratedTechnologyInc.(ATI)公司推出的、专为实时嵌入式应用设计的一个抢先式多任务操作系统内核,其95%的代码是用ANSIC写成的,因此非常便于移植并能够支持大多数类型的处理器。从实现角度来看,NucleusPLUS是一组C函数库,应用程序代码与核心函数库连接在一起,生成一个目标代码,下载到目标板的RAM中或直接烧录到目标板的ROM中执行。在典型的目标环境中,NucleusPLUS核心代码区一般不超过20K字节大小。NucleusPLUS采用了软件组件的方法,由于采用了软件组件的方法,NucleusPLUS各个组件非常易于替换和复用。

pSOSystem(简称pSOS)是集成系统有限公司(IntegratedSystems)研发的产品,它是一个由标准组件组成的、可扩展可裁减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包含单处理器支持模块(pSOS+),多处理器支持模块(pSOS+m),文件管理器模块(pHILE),TCP/IP通讯包(pNA),图形界面,JAVA,HTTP等。pSOSystem功能模块完全独立,开发者可根据应用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和存储容量。pSOS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较高,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通讯、航天、信息家电以及工业控制。pSOSystem的主要缺点在于其上下文切换时间长,实时性不强,采用的集成开发环境SniffPlus与产品兼容性不好,部分关键功能无法使用。

Symbian公司是由诺基亚与松下、爱立信、Psion等公司联合注资的,它的成立就是要防堵微软的移动终端市场的进入和称霸企图,为未来智能无线移动终端提供一个标准作业平台。SymbianOS是一个实时性、多任务、多线程的纯32位的操作系统。其前身是PsionSoftware公司的Epoc操作系统。它的特点是功耗低,内存占用少,适合硬件受限的移动终端。再加上它的技术支持上都是一些老牌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手机制造商,所以它们与2G、2.5G、3G有平滑接口,而适应手机范围跨GSM/GPRS/WCDMA和CDMA两大系列。对原有的通信协议,外设支持全部继承,因此受到了占世界产量75%以上的终端制造商的欢迎。

最早微软推出了用于手机的WindowsCE1.0和WindowsCE2.0,后来又于推出了WindowsCE3.0,曾以PocketPC和Smartphone命名该针对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目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WindowsCE3.0统称为WindowsMobile。WindowsCE3.0专门用于为包括移动与低能耗设备在内的大量产品建立动态应用程序及服务。此外,WindowsCE3.0的扩展平台特性集实现了模块化,因此,开发人员可以仅从200多个成熟的前沿操作系统组件中选择自己所需的组件。WindowsCE3.0可以工作在12种不同的处理器体系结构、180余种CPU上,可以用于许多种不同的设备,包括工业自动化、手持便携式PC、高速数据获取设备以及一些用户应用程序如游戏控制台和机顶盒。目前主要被一些新兴或有IT基础的厂商所采用,并与PC应用联系紧密。

PalmOS是一种32位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此系统是3Com公司的PalmComputing部开发的。PalmOS最初是定位于掌上电脑的操作系统,但是随着手机和掌上电脑的不断融合,PalmOS已经在通信方面作出了努力。Handspring已经推出了支持GSM和CDMA等不同制式移动通讯网络的掌上电脑,使用的就是PalmOS操作系统。

嵌入式设备非常适合像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因为Linux本身是开放源代码的,而从源代码级来对个性化的产品进行定制是最根本和最深入的。开发人员已经开发出了诸如互联网应用、工业控制系统以及数据获取设备的相关产品。随着嵌入式Linux技术的不断成熟,它已能够满足更加灵活的体积要求,并支持越来越多的不同体系结构的处理器产品,开始逐步进入主流的嵌入式市场。然而,嵌入式Linux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制约瓶颈。首先,嵌入式Linux系统在这个领域的产品发展比较晚,开发的时间比较短,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成熟;其次,嵌入式设备个性化比较强,导致从事嵌入式Linux开发的厂商所开发的产品现在互不兼容。在众多Linux开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它正在不断地完善以满足新一代消费产品的需求,在,摩托罗拉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采用Linux操作系统的手机——A760。

操作系统的优劣决定了手机的品位和性能,操作系统设计得越好,不仅用户使用方便,而且可以为用户提供众多的.新功能和应用。从技术发展角度看,操作系统将为终端加快更新换代提供必要和充分的条件。

应用运行平台

应用运行平台的引入使终端更加开放,允许终端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移动门户上或互联网上下载各种应用程序,并在手机创造可执行环境,然后以在线或离线的方式运行这些程序,从而得到所需的服务。由于定义了可执行程序下载的标准,并在手机上创立了可执行环境,由此,在移动通信业第一次为软件开发商创造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手机用户在得到丰富应用体验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运营商的网络流量。Java是目前最主流的应用平台,BREW在CDMA终端中应用广泛,也随着WindowsMobile的推广日益兴盛。

Java由于它简便易行、跨平台、开放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它可以做到与平台无关“一次编写,到处运行”。J2ME(Java2MicroEdition)作为Java2平台的一部分,与J2SE、J2EE一道,为无线应用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建立了完整的开发和部署环境。由于专门针对多样化的嵌入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J2ME的结构与传统的编程序语言和规范有一些不同,它是由配置(Configuration)、简表(Profile)和可选包(OptionalPackage)三要素构成。J2ME技术由一个虚拟机和一组API组成,这组API适合于为消费和嵌入式电子设备提供经过剪裁的运行环境。Java的一个关键优点是它能同时为多种连网的便携机、台式机或其它工作站和服务器提供服务,无论运行在这些客户机上的软件是Javaapplets、独立的Java程序、HTML浏览器还是本地的应用程序,它都可以同时支持。利用J2ME,这些企业系统也可以直接与各种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J2ME体系的一般结构是:由Configuration定义的Java虚拟机运行于设备的宿主操作系统之上,构成整个平台的基础。Configuration提供了基本的语言特性,Profile提供针对设备的特殊功能API和扩展类库。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需要一个Configuration和至少一个Profile,多个Profile可以共存,也可以叠加。

图2J2ME的体系结构

BREW是高通1月推出的无线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运行平台,它扩展了Rex操作系统的功能,而又扮演开发平台的角色。BREW平台为无线设备提供开放式标准平台的应用程序执行环境,是无线应用程序开发、设备配置、应用程序发布以及计费和支付的完整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完整的BREW解决方案包括面向开发者的BREWSDK(软件开发包)、面向设备制造商的BREW应用程序平台和移植工具以及由运营商控制和管理的BREW分发系统(BDS)。利用该系统,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轻松投入市场并协调计费和支付过程。

是MicrosoftXMLWebservices平台。XMLWebservices允许应用程序通过Internet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而不管所采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设备或编程语言。平台提供创建XMLWebservices并将这些服务集成在一起之所需。对个人用户的好处是无缝的、吸引人的体验。

本讲小结

目前市场上高、中、低端无线移动终端并存,分别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要,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具备独立操作系统和一定开放接口的多功能终端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段时间内,终端硬件平台由TI、Qualcomm等公司提供核心Modem芯片和解决方案,协处理器和双处理器结构相对稳定,所以终端上的操作系统、运行平台、游戏、客户端等应用程序成为决定终端功能的主要因素,而且由于功能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兼容性和互通性差,因此终端上的软件开发也就成为终端生产厂商研发的重点。随着终端技术发展和标准化工作的推进,移动终端必然更加开放和功能标准化,到时,终端成本降低,成为用户使用全业务的载体,到时终端的发展受限于通信业务发展。

也正因为移动终端和业务现阶段的多样性以及技术产品的非严格规范性,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另外一个发展动向也值得注意,即运营商将向终端制造商直接定制某些特殊要求的终端,这对运营商来说是竞争所需。另外,由于终端的多业务、多服务也不可能制造出万能的全标准化终端,未来无线移动终端发展将会根据用户需要和各方利益在定制和标准化之间取得平衡。

篇10:河北动漫产业的进展研讨论文

河北动漫产业的进展研讨论文

20xx年创业孵化园公共技术平台建立,使为本地的动漫企业提供优质的高清渲染服务和录音、编曲服务成为可能。在企业规模及作品创作方面,石家庄的动漫企业已有70余家,涉及漫画、插画、报刊、图书、动画片制作、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动漫衍生品等各个领域。年动漫制作能力由原来的1000分钟延长至1.3万分钟,年产值则从2亿元增加到12亿元,还带动了超过3.5万人就业;且精品原创、高端制作的创新作品不断出炉,动漫短片《灯泡求爱记》曾获动漫原创国际大奖,网络游戏《独角兽的宝藏》入围“中华民族网络出版工程”20强。有4家动漫企业通过国家首批动漫企业认定,其中深度动画公司原创团队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技术前15强。

在产品营销方面,石家庄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动漫衍生产品产销战略联盟”,建立了国际化商务平台“中国石家庄动漫衍生产品集散交易中心”,20xx年4月30日,石家庄动漫大厦落成并正式对外营业,填补了华北地区大型动漫综合体的空白。华北地区首家动漫衍生品终端卖场太和动漫电玩城、大型商务网站赛尚网共同构建了一条从现实卖场到网络平台的动漫衍生品产业链。通过成功举办六届国际动漫博览交易会,既为石家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营造了良好的动漫发展氛围,扩大了动漫产业的影响。在动漫教育方面,目前在石家庄的39所大中专院校中,有31所院校设置了动画、电脑艺术制作等动漫相关专业,每年培育动漫专业人才3000人以上,为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和技术基础。石家庄市动漫产业的显著发展,既得益于良好的文化发展大环境,也得益于当地政府及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如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石家庄市动漫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石家庄市扶持动漫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试行)》《关于加快动漫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极大地保证和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20xx年10月19日,国家动漫产业发展(保定)基地揭牌仪式暨河北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奠基仪式举行,为保定动漫产业的发展带来无限契机。

(1)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的建设。河北大学国家动漫产业发展(保定)基地自20xx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目前拥有办公面积1500多平方米,各种图形工作站设备260余台(套)。该基地先后开发制作出多部原创系列剧及动画电影,其中有的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学技术与数据产业博览会,受到普遍好评;有的获得省、部、市级奖励。动漫系列剧《金猫鼠历险记》荣获中国第二届国际动漫节动漫画优秀奖与入围奖,一项国家级衍生产品已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部分衍生产品开始走入市场。《戊鼠闹花灯》和《地震与防灾小知识》两部动画片也已在省台播出。动漫基地师生还不断承接重大科研项目,帮助培育了一批当地高校的动漫专业和文化相关企业以及动漫机构,并被教育部评估专家评价为“对目前中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目前保定市动漫产、学、研企业和相关单位已发展到100余家,涵盖了动漫产业生产流通的各个领域,表现出大的市场活力。而《保定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关于推动动漫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则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保定动漫产业园的建设。保定动漫产业园园区总投资预计10亿元,由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保定市信息产业局共建,重点建设“六大中心一大社区”,现有入驻企业近20家,形成了集创、编、导、制作于一体的动画片生产体系。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明确将动漫产业作为“战略储备产业”,实行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园区还建立了动漫公用技术平台,搭建了内部网络系统。就作品成就而言,以保定学院美术系毕业生为制作团队承担主要制作的《麋鹿王》,既是向共和国60周年献礼影片中唯一的一部三维动画电影,也是河北电影史上首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的动画片。此外,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直接参与制作的《道格的动画世界》是河北第一部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动画片。原创系列动画片《豆丁的快乐日记》则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并于20xx年5月在央视开播。在动漫教育方面,保定现有的11所高校中河北大学、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保定学院等院校相继设立了动漫、动画相关专业。其中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技术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受到更多的支持和青睐,也是省级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

(3)唐山国际动漫谷。落户于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的唐山国际动漫谷总投资高达16.8亿元,其目标是形成集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产业拉动、国际合作、传媒联姻于一体的动漫产业“政产学研播”的发展模式,打造北方知名的综合性数字娱乐示范高校以及全国一流的国际化动漫产业研发示范基地。目前已累计完成实际项目1152项,年创产值500万元。

河北省动漫协会及各市成立动漫协会在营造动漫产业发展氛围、推动动漫作品创作、协调动漫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1)河北省动漫协会。20xx年6月27日,河北省动漫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石家庄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会长、名誉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并通过了《河北省动漫协会章程》。协会以开展学术交流和产业研究活动,普及动漫知识,维护会员权益,规范市场行为等为主要工作,旨在为促进河北动漫创作、科研、教育、评审、传播等方面做出贡献。河北省动漫协会的成立,为河北动漫产业朝着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2)石家庄市动漫协会。石家庄市动漫协会成立于20xx年12月,并已于12月召开换届大会。协会在《石家庄市动漫协会章程》的指导下,在普及动漫文化、发展动漫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协会基本覆盖了石家庄市的相关制作企业、大专院校、动漫机构、动漫社团及动漫周边企业。20xx年,石家庄动漫协会成为中国动画学会首批常务理事单位。

(3)廊坊市动漫协会。廊坊动漫协会自20xx年6月10日成立以来,已先后举办了两次动漫才艺大赛,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动漫产业的影响,对动漫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廊坊的动漫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一个本地的工作室却参与过《海贼王》《TOLOVE》等日本动漫的场景绘制工作。

(4)秦皇岛市动漫协会。20xx年11月10日秦皇岛市动漫协会成立。协会旨在通过承办全国及省、市大型动漫综合展会、与国内外动漫制作、传播团队进行学术交流等形式,推动秦皇岛市动漫文化产业发展。

河北既有比邻京津的优越地理位置,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发掘利用,但客观上说河北的动漫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成果也不够丰硕,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动漫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产业结构有待完善、富有市场竞争力的精品力作数量较少、动漫企业有待上规模上水平、提高资金及硬件实力,动漫教育培训工作有待加强、实用型高水平动漫人才短缺、动漫基地建设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等。因此,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加以克服和改进,以实现动漫产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使其为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经济、丰富文化产业及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对此,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作进一步的探讨。

篇11: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教与学探讨论文

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教与学探讨论文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营销发生了重大变革

移动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营销传播途径,并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营销的传播环境,促进了现代营销观念的变革。

(一)缩短企业营销过程

由原来的四个阶段(导入―成长―成熟―衰退),压缩为3个典型阶段(进入―平稳―退出)。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产品的导入期和成长期这个两个阶段间反应营销差异的指标不明显;成熟期的持续时间较以往有所缩短,企业延伸成熟期的难度越来越大;衰退期产品退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大多企业会选择放弃策略,而研发新产品,一般不会设法延伸产品的市场存续期。

(二)营销渠道扁平化

传统营销流通模式下,由于配送能力、仓储能力、信息传播与反馈能力等的限制,多采用多级渠道分销模式。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厂商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得以解除,尤其是电子支付、第三物流平台的支持使得企业的配送能力和结算能力大大加强,企业到消费者之间已经不需要多个流通中间主体的参与,营销渠道扁平化趋势明显。

(三)消费者权力增加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强大的瞬时信息沟通能力,消费者的建议、意见等信息可以及时反馈到生产厂商,大大缩短了信息反馈时间。同时,消费者可以网络平台上依法自由发表对产品的意见、建议和产品使用感受,其他消费者可以根椐这些进行评价、选择。传统上作为弱势一方的消费者权力明显增加,企业必须提高顾客满意度,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消费者体验来赢得市场。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营销人才提出新要求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企业营销发生了重大变革,同时也对营销人才提出新要求。

(一)营销人才的知识结构

一是要掌握网络营销知识,特别是能够正确运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进行营销的知识能力;二是掌握新的信息技术知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线下营销渠道被线上电商平台所取代,企业相继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需要懂信息技术和电商技术的营销人才,对电商平台进行构建、维护、运营和管理;三是客户沟通管理知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营销人才不仅要掌握客户服务与管理的知识,还要利用各种移动互联终端工具与客户进行良好沟通知识和沟通心理知识。

(二)营销人才的技能素质

一是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产品的'更新日新月异,企业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离不开科学的市场调查和分析,这要求营销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调查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准确地搜集市场信息,分析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企业经营提供宝贵的信息情报;二是信息处理能力,尤其是大数据分析能力。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是海量而复杂的,需要营销从业人员从这些信息中总结、归纳、分析出对企业有用的信息,这要求营销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营销人才的能力素质

一是线上组织团体的管理能力与影响力增强。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客户多而分散,企业要想把分散的客户聚拢,形成火爆的购买情景,就要靠营销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与影响力及网络营销的策划能力。二是创新能力。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产品日新月异的时代,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市场营销模式、方法都必须创新,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才有发展的空间、利润的空间。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的教与学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营销重点发生变化,对市场营销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要求,而对于专门为企业培养人才的职业院校来讲,有必要从企业的人才要求出发,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中心,来探讨市场营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如何教与学。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应如何教

1.与时俱进,积极学习。专业教师应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学习、增强自身适应新时代的专业能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手段和营销理念都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对营销人才的要求也提出新要求,但当前大部分营销教学仍然停留在过去的理念与方法,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也仍停留在过去,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应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选择具有时效性和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和有效教学的方法,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应积极学习,接受营销专业教师再教育,应定期下企业锻炼学习,参加专业团队学习,扩大自己对外交流范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与开发适用性教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理论与应用范围已发生了变化,这需要营销专业教师根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充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实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营销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还应选择与开发适用性强的教材。根据市场营销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强特点,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在选择与开发教材时应以实战型教材为主,而实践型教材内容应与企业营销的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各个案例具有时效性。

3.加强创新思维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着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市场营销直面市场,而市场是竞争之焦点,也是最需要创新思维的地方。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首先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为教而教的纯教育观念,转换角色,从一个讲解者、传授者、解惑者、裁判者,转化为参考者、组织者、协调者、导向者和营销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我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营销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充分改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开拓新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教学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运用网络模拟教学中心进行教学,利用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互联网网络平台。教师在虚拟的平台中教学,综合运用各种理论来分析市场、开发市场并进行市场的决策的模拟教学,学生在模拟的企业中比较不同的决策与策略所带来的不同的结果。第二,设立真实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中心。学校成立营销基地,提供一定的办公条件与销售店面,让学生在真实的营销环境中实战,运用淘宝、微商或其他的商务平台建立自己的网络店铺进行产品的销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传统市场营销理论与移动互联网营销理论相结合学习。第三,开设各种竞赛平台。以赛促学,通过各种技能比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思维培养。如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业大赛等这些比赛对教学、创新思维培养及学生认识不足、调整自负的心态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应如何学

1.充分利用网上课堂,进行第一课堂补充学习。现在互联网网络资源丰富,新时代的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补充学习。如阿里巴巴商在线课程、百度大学的在线课堂,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尤其是现在的市场营销专业在关于移动电子商务课程开设还不是很足的情况下,这些资源的补充弥补了市场营销网络理论知识的不足。

2.积极认真地听课、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当中。当今的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学习意识不是很强,教师在不断地改进教法,而学生不参与进行,也达不到学习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调整教法,但学生却无法积极地融入到教学情景当中来,如案例教学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案例,并经过精心的设计,可学生却没有一点兴趣,教师不得不放弃。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加强学生的危机感,使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3.充分利用市场营销协会,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就目前形势来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基本上都在市场营销协会,利用市场营销专业协会的管理力量,根据专业培养方向组织各种专业研究小组,尤其是以移动互联网为销售平台的行业,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或者产品自愿加指导教师选择的形式组成团队,有针对性地来学习对一行业的相关知识和营销技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将来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而且通过主动的学习可以掌握该行业的特点和方向,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篇12:移动终端的电力设备智能巡检论文

移动终端的电力设备智能巡检论文

电力设备巡检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巡检的质量和效率又与巡检模式密切相关。分析了电力设备巡检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力设备智能科技巡检系统。系统采用了无线通信、二维码扫描、GPS定位以及Web Service等前沿技术,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数据传输。该系统在提高电力设备巡检工作的效率、质量以及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的同时,有效地扩大了智能巡检的普及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现实意义。

0 引言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人们生活乃至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每一次故障都可能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1]。电力巡检作为一项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工作,能够有效保证设备的安全性、提高设备可靠率、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巡检工作是为了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修复。

目前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由于缺乏移动终端的支持,在传统的巡检工作中,巡检人员一般采用手工书面记录的方式进行信息记录,这使得巡检工作受制于环境气候条件、人员素质、责任心等因素[2],且存在着工作量巨大,巡检效率较低,纸质的巡检记录不易于保存等弊端。除此之外,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设备巡检工作时,也会经常出现巡检人员工作不准时、不全面、不到位的情况,使得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巡检状况,及时做出合理的决策。

1 电力巡检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巡检工作需求增多,出现了一系列基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技术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电力设备巡检系统,巡检人员利用移动计算设备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读取电力设备上的电子标签以获得相应数据,再将巡检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PC端的后台管理系统[3]。这类系统与人工纸质巡检方式相比,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所需投入经费较高等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

因此目前国内的电力设备巡检软件仍然具十分广阔的探索开发和创新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在基于RFID的巡检系统中,必须配有电子标签以及相应的PDA才可以开展巡检工作,且采用PDA巡检存在数据存储量有限、无法自动获取巡检任务、人机交互界面功能过于单调等缺陷[4]。

由于PDA造价比较昂贵,多数电力企业因缺乏相应资金支持而仍旧采用的传统巡检模式,或是PDA数量不足而使得巡检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因此电力设备的智能巡检并没有得到普及[5]。第二方面,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手表等一系列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越来越高,将智能移动终端带入到电力设备巡检工作中不仅能大大提高巡检工作的效率,更能扩大智能巡检在各电力企业中的普及率和覆盖率,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综上所述,新一代的智能巡检系统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地结合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前沿技术让系统能在基于Android/IOS等主流操作系统的智能移动终端上运行。

2 系统概述

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力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分为移动端和后台管理端两部分。其中,移动端采用M/S(Mobile/Server)移动技术架构,后台的管理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分层架构。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到应用的便利性和可扩展性。采用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充分利用当前移动终端设备具有良好的便携性与普及性等特点,结合二维码扫描技术、GPS定位等技术等,构建了新型的网络移动软件架构智能巡检体系,图1为本移动巡检系统的技术路线图。

巡检工作开展前,先要完成巡检系统的前期部署:由管理员对企业所属区域中的所有电力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并生成相应的二维码贴在设备上,最后向数据库中录入所有设备的编号、地理位置等参数。

管理员可查看所有设备的参数资料、故障情况并针对实际需求制定巡检计划,利用后台管理端将计划发布,同时系统将自动向担任本次巡检任务的巡检人员发送飞信提醒。图2为数据流图。

巡检人员收到通知后登入到巡检系统移动端,查看巡检任务并按要求开展巡检工作。本系统利用MD5算法对巡检数据进行加密,以确保系统安全性。巡检系统会对巡检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一旦发现有设备出现故障,管理员可在后台管理端查看具体情况并向维修部门发出故障维修通知。巡检过程中获取的电力设备的各项参数都会通过移动互联网传输到服务器,管理员可以通过巡检系统的后台管理端实时、精确、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的电力设备状况,及时做出合理的决策。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数据采集

巡检人员到达待检设备后,利用移动终端上摄像头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获取该二维码所包含的设备/编号信息。

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储存、传递和识别技术迅速地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6]。与传统的一维条码相比,二维码在信息容量、编码范围、译码可靠性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大提升。 除此之外,低廉的成本及简易的制作过程也使得二维码的应用得以涵盖诸多领域。在本系统中,二维码扫描技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比于前文提到的射频技术(RFID)所伴随产生的昂贵费用,本系统采用的二维码扫描技术,快捷方便,经济成本低廉。

扫描二维码时移动终端利用Google提供的地图应用接口、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等技术实现GPS定位功能[7]对移动终端所在位置进行定位,从而获取巡检人员所在地点的经纬度信息。最后将设备编号、经纬度信息与数据库中原始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只有比对成功才能进行巡检数据信息的输入,从而确保了整个巡检工作的可靠性,图3为巡检数据采集流程图。

巡检数据信息主要有:设备编号及参数、设备位置、瓷件、电气连接件、音响、本体及基础等。其中设备编号及参数由二维码信息自动生成,设备位置信息由GPS定位系统自动生成,其他数据为员工自主填写。

3.2 数据传输与处理

本系统的后台管理端采用B/S层架构,分别为: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如图4所示。系统利用Web Service获取巡检相关信息,Web Service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像是一个“黑盒子”,它所提供的数据访问接口能够被智能移动终端、PC端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平台访问。因此,只要符合Web Service的接口定义,不管来自何种平台,基于何种编程语言的数据访问请求,都能实现数据交互[8]。移动端采用M/S架构,通过第三方提供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来调用Web Service,从而实现数据以XML格式在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传输。

系统充分利用Web Service的开放性、跨平台性等特点,结合HTTP和SOAP协议、XML数据解析技术[9]等,实现从移动终端到服务器的数据交互,围绕巡检工作的计划制定、设备正/异常状况记录、巡检过程监控和巡检数据处理等业务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

巡检系统后台管理端由系统管理、巡检管理、设备管理、统计报表、员工反馈以及帮助文档六个模块组成。主要实现内容如下。①系统管理:对所有巡检人员及管理员进行权限的分配、信息的更新与维护,便于工作的安排和巡检计划的落实。②巡检管理:由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巡检计划,及时通知巡检工作人员并对巡检过程进行监控。③设备管理:记录企业内所有电力设备的实时状态、故障状况、巡检记录信息等数据。④统计报表:服务器利用已有的数据信息生成多样化报表,使管理员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掌握电力设备的状况。⑤员工反馈:巡检人员将在巡检工作中遇到的特殊事件或是对于巡检工作的建议等及时反馈给系统管理员。⑥帮助文档:提供所有设备的巡检信息和参考数据,巡检人员可根据帮助文档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巡检,保证巡检信息的准确性。

3.3 实时监控

系统后台管理端利用Web Service+Java Script技术实现监控页面与服务器进行无刷新的数据交换[10],从而在监控页面内动态地对设备故障情况进行实时刷新,使得管理员能及时掌握所有设备的实时状况,若有电力设备出现故障可在第一时间保修。

在巡检工作中,巡检人员可根据设备的故障情况上传“设备故障等级”信息,分别为“正常”、“一级”、“二级”、“三级”,故障级别越高,表示设备的故障越严重。在监控页面里每个设备的不同故障等级都会用不同颜色来表示,“正常”为绿色,“一级”为黄色,“二级”褐色,“三级”则为红色,若设备“未检测”则显示灰色。当巡检人员发现电力设备故障并上传相应故障等级时,后台管理端的“实时监控”页面中相应设备的颜色将会改变,这使管理员能够总览所有设备的故障状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若巡检员漏检,可向该员工的移动终端发送飞信进行提醒。

4 结束语

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力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充分利用了智能终端普及率高的优势,支持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具有成本低、覆盖广、操作简便、界面交互性强等优点。结合无线通信技术、二维码扫描技术、GPS定位技术以及Web Service等前沿技术,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数据传输,搭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巡检平台,使电力巡检工作更加专业化、智能化。与传统的人工巡检相比,本系统有效地提升了电力设备巡检的工作效率和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实时监控”功能可保证巡检工作质量,使得管理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设备状况,从而制定最佳的保养和维修方案。相比与RFID技术,本系统采用的二维码扫描技术在控制经济成本、业务复杂度、应用扩展性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对于智能巡检工作的普及有着重大的意义。

总的来说,本文所介绍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力设备智能巡检系统提高了电力设备巡检工作的效率、质量以及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了“无纸化智能巡检”新模式,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现实意义。该系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更多推荐

移动互联网终端进展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