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语句,本文共10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语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罢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解说
相传,当时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不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篇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语句是
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默写填空:
①《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____________________,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
③陶渊明的《饮酒》中广为传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了惊心动魄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④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胭脂凝夜紫。
篇3: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
作品原文
陋室⑴铭
山不在⑵高,有仙则名⑶。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⑷。斯是陋室⑸,惟吾德馨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⑺。谈笑有鸿儒⑻,往来无白丁⑼。可以调⑽素琴,阅金经⑾。无丝竹⑿之⒀乱耳⒁,无案牍⒂之劳形⒃。南阳⒄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⒅,孔子云⒆:何陋之有⒇?[2] [3]
陋室铭词语注释
⑴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儒家经典,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⒄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⒆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⒇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3] 这里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为“君子”,点明全文,这句话也是点睛之笔,全文的文眼。
(21)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 鸿; 大
陋室铭白话译文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富哦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篇4: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
这篇文章是从陋室的环境与作者的人生态度两方面来写的。
从题目看,作者是在赞美陋室,为陋室作铭,其实不然,作者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本文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也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树立榜样,意在自勉,更表现出了作者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作品鉴赏
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
有人认为,刘禹锡写此文时已是贬谪生活的后期,心情比较稳定,追求安乐恬淡的生活,同时文中又有读佛经的内容,所以铭文流露了一种避世消闲的消极成分。对此应从两方面分析:当社会处于黑暗时期,文人官吏们有两个出路,一是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自甘堕落。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肯定,刘禹锡选择的就是这一条路。同时,人的生活是复杂的,有张有弛,不能一味剑拔弩张,而有时也要休息娱乐。因此,不能简单地批评闲情逸致。另一方面,铭文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宏伟抱负,他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是有其特殊含义的,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文学家,这也是作者一生的两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后终于以文学家名世。因此,文中还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内。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主题,开头四句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表达了作者政治、文学的两大理想,最后引孔子的话作结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其次,大量运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排比句能造成一种磅礴的文势,如开头几句排比,使全篇文气畅通,确立了一种骈体文的格局。对偶句易形成内容的起伏跌宕,如中间的六句对偶,既有描写又有叙述,言简意丰,节奏感强。文章还运用了代称、引言等修辞手法。
总之,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传诵不衰,脍炙人口。
写作手法
陋室铭整体评析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如果说本文的'1~3句是一种铺垫,那么4~7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陋室铭》一词多义
2.初中语文陋室铭教案
3.陋室铭原文和翻译
4.《陋室铭》改写铭整理
5.陋室铭表达出的作者志向
6.《陋室铭》整体评析及分层评析
7.《陋室铭》鉴赏及评析
8.苏教版八年级必修《陋室铭》
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教学设计
10.怎样仿写陋室铭
篇5: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描述外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描述内部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指属书房
人品高尚(斯是陋室,唯吴德馨)
景色宜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雅、恬静)
来人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生活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附录:原文
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及注释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
上一篇:村级信访维稳 下一篇:赞美春天的诗句有哪些篇6:描写陋室铭环境的句子
自然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其中“上”“入”二字用得最好,不但化静为动,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还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环境的喜爱之情。
人文环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经典诗句:
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从日常交往方面写出“陋室不陋”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A正面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反面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文中运用了类比手法的句子是: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文中有两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的写法:第一处实写:谈笑有鸿儒。 虚写:往来无白丁。 第二处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注释: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者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山不”二句:山不在于高不高,有神仙居住就名闻远方。
“水不”二句:水不在于深不深,有龙潜藏着就有灵验。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斯是”二句:这座简陋的房子,也正是由于我具有美德而散发出芳香。斯、是,都是代词,“这”。惟,只。馨(xīn欣),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苔痕”二句:点点青苔滋生上了台阶,台阶因而呈现着绿色;草色映入帘帷,室内也显得一片青翠。痕,斑迹。
“谈笑”二句:在室中一起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相互往来的没有一个不识字的人。鸿儒,大儒。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文化的人。
调素琴:即弹琴。调,抚弄乐器。素琴,朴素无华的琴。
阅金经:读佛经。金经,古代用混金(一种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
“无丝竹”二句:是说悠闲地调琴,没有繁弦急管那种嘈杂的声音;潜心静默地读经,用不着处理官府事务那样劳神。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案牍(dú读),官府公文。形,指身体。
“南阳”二句:是说诸葛亮的草庐和扬雄的子云亭也是简陋的,但都因主人而闻名。言外之意是以自己的陋室和它们相比。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今湖北襄阳西)时居住的草房。西蜀子云亭,西汉学者和辞赋家扬雄(字子云)在成都的住所,又称“草玄堂”,因扬雄在这里写作《太玄》一书而得名。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有什么简陋可言呢?《论语·子罕》说:孔子打算到东方少数民族地方去居住,有人劝他不要去,说那个地方太简陋,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按,本文只本句没有入韵。
篇7:形容环境宁静的唯美语句
1、珠峰下,那一片寂静的墓地。夏林。一切都沉进远古洪荒的宁静里,连来路上的淙淙水声,也在这儿悄然凝冻。
2、森林里静得连效能煽动翅膀的“嗡嗡”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3、教室里寂静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下地都听得清清楚楚!
4、黑色笼罩了一切房屋,月色朦胧,树影婆娑,风儿轻轻,吹拂着群星那晶亮的脸庞。
5、教室里很安静,连翻书和笔尖触碰在纸上的声音也听不到。
6、教室里安静的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无音的世界!
7、教室安静极了,甚至可以听到铅笔的沙沙声。
8、就这样,静静的坐在电脑前,任思绪飞泻,让温情满溢,心犹如一泓碧绿的泉水在天影映波的飘渺中,轻轻荡漾。
9、竹林夕阳下,一道道穿林的斜阳光柱,映照在他颀长清瘦的身体上,他俊眼微闭,须眉微张,挺鼻轻嗅,唇角轻扬,又若在思量什么。此刻他安静的仿佛与自然荣为了一体,就如一幅淡青浅赭的写意画。
10、教室里安静的好像空气凝结了一样,毫无声响。
11、夜晚的海边十分宁静,没有嘈杂的说话声,没有喧闹的汽车声,只有柔和的风声和美妙的涛声。台风过后,大地静得连蝴蝶扑扇翅膀的声音都听得见。
12、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似乎可以清楚的听到东南角的那个同学有韵律的呼吸着。
13、静静月夜,我一人独坐,而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有你在心中。上天安排我们相亲相爱、相知相恋,还定下这个时刻,让我如此地想念!
14、夜晚的海边十分宁静,没有嘈杂的说话声,没有喧闹的汽车声,只有柔和的风声和美妙的涛声。
15、每当夜幕降临,月色朦胧、竹影婆娑,嫩叶载着旖旎的星光,唤着归根的影魂,露珠闪着晶莹的光束,飘着优美的音符……追求梦想的人们,或点燃一根烟,凝望着窗外的夜色,思念家乡路口的那棵古树,那乐趣无边、嬉戏纯真、牧童笛声的童年岁月。
16、教室里只剩下了笔尖触碰纸张的声音。
17、那飞檐上的两条龙,金鳞金甲,活灵活现,似欲腾空飞去。
18、夏天的夜晚十分安静,只有青蛙的叫声,一切显得那么安谧。
19、在七月的抒情中,你像极了一本过去的诗集。
20、教室里那么安静、似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心受伤的声音、轻轻地、用双臂抱紧自己。
21、天空,一片寂静,只有大雁归来的痕迹。
22、教室安静得能听见一根针掉落的声音。
23、夜静得像一潭水,似乎所有的生灵都已经睡了,一切显得那么安谧。
24、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在做作业,好象听到蚕吃桑叶的沙沙声。
25、这时不知从哪儿飞来只苍蝇,嗡嗡吵得我心烦意乱,伸手啪的一掌。赶紧收回手,好像所有人都盯住我,认为我打破了这安静,我一怔,感觉心跳都慢下来了。实在太静了!
26、华清宫那华丽的楼阁被华清池池水环绕,浮萍满地,碧绿而明净。
27、班里的同学都看写作业,没有任何人发出响声,连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见。
28、教室里鸦雀无声,掉根针都能听见。
29、周围安静得好像时间停滞了一样,仿佛一个动作就能将这平静击破。
30、时报广场像黄昏时的草地一样安静。
31、正午阳光下的长廊,拖着长长的柱子的影子,空无一人,四周一片寂静。绕着长廊,细细观赏壁画,精彩的地方已经被人摸得光滑,发出亮光。然后走过大广场。
32、同学们异常的安静,我听到老师手表微弱嘀嗒声。
33、教室里寂静无声,手表滴答的声音清晰可辨,我紧张极了。
34、教室里安静的好像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
35、中午,阅览室非常安静,犹如没有人在一样。
36、在写字课上,教师里鸦雀无声,连写字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37、会场非常安静,我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周围的人好像的定住了,甚至没有听见他们的呼吸。这时不知从哪儿飞来只苍蝇,嗡嗡吵得我心烦意乱,伸手啪的一掌。赶紧收回手,好像所有人都盯住我,认为我打破了这安静,我一怔,感觉心跳都慢下来了。实在太静了!
38、今夜,夏风的感觉,就在指尖触摸。
39、教室里格外安静,我坐在教室里,清楚的听见窗外的鸟鸣,心里顿时平静了不少。
40、车厢里一点声音也没有,仿佛是空的一般。
41、台风过后,大地静得连蝴蝶扑扇翅膀的声音都听得见。
42、坐落在树丛中的宫殿,露出一个个琉璃瓦顶,恰似一座金色的岛屿。
43、漆黑的夜晚,除了闹钟的滴答声和树枝的摇摆声,周围一片寂静。
44、我将淡淡的玫瑰色梦境交给心会的知音,你是否和我一样感觉到澹静清纯的琴韵,我用满怀柔情的心将那一缕缕梦之光、梦之色,渲染着咫尺天涯的美丽、当姹紫嫣红漫山遍野开放的时候,你是否和我一样听见了那朵花开的声音。
45、都说男人深沉,女人幽怨,此刻的我却被那丝丝芳菲、微风送拂的花香和那缠绵的雨丝沁润的温柔静气。
46、大地已经沉睡了,除了微风轻轻地吹着,除了偶然一两声狗的吠叫,冷落的街道是寂静无声的。
47、静谧的深夜,仰头看着天空的弯月,心情豁然开郎。
48、安静的连一根针掉下来的声音都听得见。
49、庄子在水中洗手洗完了手,手掌上一片寂静庄子在水中洗身身子是一匹布那布上粘满了水面上漂来漂去的声音。很难受很难受,在我最难受的时候听见了一个声音。
50、教室里安静的像深夜的森林一样。
篇8:描写环境宁静的句子有哪些
描写环境宁静的句子有哪些
1、珠峰下,那一片寂静的墓地。夏林。一切都沉进远古洪荒的宁静里,连来路上的淙淙水声,也在这儿悄然凝冻。
2、森林里静得连效能煽动翅膀的“嗡嗡”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3、教室里寂静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下地都听得清清楚楚!
4、黑色笼罩了一切房屋,月色朦胧,树影婆娑,风儿轻轻,吹拂着群星那晶亮的脸庞。
5、教室里很安静,连翻书和笔尖触碰在纸上的声音也听不到。
6、教室里安静的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无音的世界!
7、教室安静极了,甚至可以听到铅笔的沙沙声。
8、就这样,静静的坐在电脑前,任思绪飞泻,让温情满溢,心犹如一泓碧绿的泉水在天影映波的飘渺中,轻轻荡漾。
9、竹林夕阳下,一道道穿林的斜阳光柱,映照在他颀长清瘦的身体上,他俊眼微闭,须眉微张,挺鼻轻嗅,唇角轻扬,又若在思量什么。此刻他安静的仿佛与自然荣为了一体,就如一幅淡青浅赭的写意画。
10、教室里安静的好像空气凝结了一样,毫无声响。
11、夜晚的海边十分宁静,没有嘈杂的说话声,没有喧闹的汽车声,只有柔和的风声和美妙的涛声。台风过后,大地静得连蝴蝶扑扇翅膀的声音都听得见。
12、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似乎可以清楚的听到东南角的那个同学有韵律的呼吸着。
13、静静月夜,我一人独坐,而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有你在心中。上天安排我们相亲相爱、相知相恋,还定下这个时刻,让我如此地想念!
14、夜晚的海边十分宁静,没有嘈杂的说话声,没有喧闹的汽车声,只有柔和的风声和美妙的涛声。
15、每当夜幕降临,月色朦胧、竹影婆娑,嫩叶载着旖旎的星光,唤着归根的影魂,露珠闪着晶莹的光束,飘着优美的音符……追求梦想的人们,或点燃一根烟,凝望着窗外的夜色,思念家乡路口的那棵古树,那乐趣无边、嬉戏纯真、牧童笛声的童年岁月。
16、教室里只剩下了笔尖触碰纸张的声音。
17、那飞檐上的两条龙,金鳞金甲,活灵活现,似欲腾空飞去。
18、夏天的夜晚十分安静,只有青蛙的叫声,一切显得那么安谧。
19、在七月的抒情中,你像极了一本过去的诗集。
20、教室里那么安静、似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心受伤的声音、轻轻地、用双臂抱紧自己。
21、天空,一片寂静,只有大雁归来的痕迹。
22、教室安静得能听见一根针掉落的声音。
23、夜静得像一潭水,似乎所有的生灵都已经睡了,一切显得那么安谧。
24、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在做作业,好象听到蚕吃桑叶的沙沙声。
25、这时不知从哪儿飞来只苍蝇,嗡嗡吵得我心烦意乱,伸手啪的一掌。赶紧收回手,好像所有人都盯住我,认为我打破了这安静,我一怔,感觉心跳都慢下来了。实在太静了!
26、华清宫那华丽的楼阁被华清池池水环绕,浮萍满地,碧绿而明净。
27、班里的同学都看写作业,没有任何人发出响声,连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见。
28、教室里鸦雀无声,掉根针都能听见。
29、周围安静得好像时间停滞了一样,仿佛一个动作就能将这平静击破。
30、时报广场像黄昏时的草地一样安静。
31、正午阳光下的长廊,拖着长长的柱子的影子,空无一人,四周一片寂静。绕着长廊,细细观赏壁画,精彩的地方已经被人摸得光滑,发出亮光。然后走过大广场。
32、同学们异常的安静,我听到老师手表微弱嘀嗒声。
33、教室里寂静无声,手表滴答的声音清晰可辨,我紧张极了。
34、教室里安静的好像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
35、中午,阅览室非常安静,犹如没有人在一样。
36、在写字课上,教师里鸦雀无声,连写字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37、会场非常安静,我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周围的人好像的定住了,甚至没有听见他们的`呼吸。这时不知从哪儿飞来只苍蝇,嗡嗡吵得我心烦意乱,伸手啪的一掌。赶紧收回手,好像所有人都盯住我,认为我打破了这安静,我一怔,感觉心跳都慢下来了。实在太静了!
38、今夜,夏风的感觉,就在指尖触摸。
39、教室里格外安静,我坐在教室里,清楚的听见窗外的鸟鸣,心里顿时平静了不少。
40、车厢里一点声音也没有,仿佛是空的一般。
41、台风过后,大地静得连蝴蝶扑扇翅膀的声音都听得见。
42、坐落在树丛中的宫殿,露出一个个琉璃瓦顶,恰似一座金色的岛屿。
43、漆黑的夜晚,除了闹钟的滴答声和树枝的摇摆声,周围一片寂静。
44、我将淡淡的玫瑰色梦境交给心会的知音,你是否和我一样感觉到澹静清纯的琴韵,我用满怀柔情的心将那一缕缕梦之光、梦之色,渲染着咫尺天涯的美丽、当姹紫嫣红漫山遍野开放的时候,你是否和我一样听见了那朵花开的声音。
45、都说男人深沉,女人幽怨,此刻的我却被那丝丝芳菲、微风送拂的花香和那缠绵的雨丝沁润的温柔静气。
46、大地已经沉睡了,除了微风轻轻地吹着,除了偶然一两声狗的吠叫,冷落的街道是寂静无声的。
47、静谧的深夜,仰头看着天空的弯月,心情豁然开郎。
48、安静的连一根针掉下来的声音都听得见。
49、庄子在水中洗手洗完了手,手掌上一片寂静庄子在水中洗身身子是一匹布那布上粘满了水面上漂来漂去的声音。很难受很难受,在我最难受的时候听见了一个声音。
50、教室里安静的像深夜的森林一样。
篇9:环境描写的语句
关于环境描写的语句(精选50条)
1、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2、远远地就看到一排垂柳,条条柳丝刚刚返青,绿影婆娑在微风的吹拂下像一层绿纱笼罩在柳树后的梅花,美极了。
3、雨后的草原,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珠儿也都是五颜六色的了!
4、一片连绵不断的平原,在天空下伸展,没有山丘,像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的海一样平静。
5、无边无际的平原平坦、广阔,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墨绿色的大翡翠圆盘,苍茫浩渺,气魄摄人。
6、万里晴空,阳光灿烂。春姑娘晒得都眯缝起眼睛来了。那嫩绿的新叶,那田野的薄雾轻烟,象她的衣衫。随着她春意的步伐,那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简直要顶着脚站出来啦。
7、太阳刚露脸的时候,我沿着小河往村里走,那么淡淡的清清的雾气,那么润润的湿湿的泥土气味,不住地扑在我的脸上,钻进我的鼻子。
8、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9、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10、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11、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秋天,没有春天五彩斑斓的鲜花,没有夏天茂盛异常的绿树,没有冬天纷纷扬扬的雪花,但秋天有果实累累的果树,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到处都是瓜果遍地!
12、南方的八月间,骄阳似火。中午时分,太阳把树叶都晒得卷缩起来。知了扯着长声聒个不停,给闷热的天气更添上一层烦燥。
13、那霏霏的雨丝,宛如一片朦胧的烟雾,遮掩了绵延千里的淮河平原。
14、绿草如茵的草原上还有一条细细的河,袒露在阳光下,远远看去,像一条发光的银项链。
15、路旁边浪似地滚着高高低低的黄土。太阳给埋在黄土里,发着肉红色。可是太阳还烧得怪起劲的,把他们的皮肉烧得变成紫黑色,似乎还闻得到一股焦味儿。
16、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
17、火热的脸愁苦地等候着风,但是风不来。太阳在蓝得发暗的天空中火辣辣地照着;在我们对面的岸上是一片黄橙橙的燕麦田,有些地方长出苦艾来,竟连一根麦穗都不动摇一下。
18、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19、高原上的春天短得像兔子的尾巴,一闪便不见了。
20、高原的气候,真叫人无从捉摸。忽而喜,忽而怒;忽而风满天,忽而平静得纹丝不动。
21、春雨呀!原来你跟着春姑娘一起来到大地,使大地生机勃勃,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你灵巧的手,拔动着人们的心弦,拔动着人们美好的希望。
22、春雨连绵,洒在院里的梧桐树上,沙沙沙像音乐家轻轻拔动琴弦,又像蚕宝宝在悄悄吞食桑叶。
23、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抽出了她那柔嫩而纤弱的枝条。今天又下起了毛毛细雨,飘飘洒洒的,玄武湖畔一排排柳树隐没在茫茫的细雨之中,渐渐地消失在雾里。
24、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苇边钻出来放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25、窗外一片黑暗,时不时还有海风呼啸的声音,屋里却很温暖,妻子静静的等待丈夫的归来,突然又一阵强烈的海啸洗卷而来!
26、草原多么像海啊!只是比海寂静;草原多么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广漠得望不到边际。
27、碧波荡漾,绿水环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一环接着一环,微风拂过,似有万千愁绪,湖中泛起了涟漪。
28、我仰望深蓝色的天空,稀落的残星疲倦地眨着眼睛。周围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我凝视着东方,东方渐渐有些发白了。过了一会儿,星星全都不见了。渐渐地,东方有些微红,并越来越浓,不断地向上扩展着。终于。太阳公公露出半个火红的笑脸,染红了天边。
29、记忆里秋是成熟的象征,是收获的季节,你看那果子,那满坡的金黄的色彩,硕果累累。可是,收获过后呢,叶黄了、草枯了、地荒了,连雨都吝啬地不想出来,风却好似没有了草的牵绊,在裸露的黄土地里,吹动片片黄叶打转。这个时候,树的枝丫是光秃秃的,硕大的鸟窝孤零零地挂在那里,鸟儿应该飞走了,飞到阳光明媚的地方。然而,总有飞不走的鸟,搬不走的家啊!如我们面对这样的季节,萧瑟的发慌,却还是要让秋从发梢掠过。
30、早晨,一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不坐车,也不邀伴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欣赏大自然的交响曲。你听,“哗哗哗——”那是交响曲的第一个音符,第一份色彩。“哗哗哗……”小溪欢快的唱着,像一曲无字的歌谣。我看到小溪这么真挚的邀请,也跟着小溪唱和了起来。
31、眼前的雾谷,如同一条溢满奶浆的河流,舒适温柔地躺在山的怀抱里。
32、一进梅力更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高大挺拔山峰,山上盘旋着许多步行梯,从远处看去,步行梯上的游人象正在搬食物的小蚂蚁。
33、夏日,苗圃里的翠竹枝繁叶茂,碧绿欲滴,一杆杆,直直的,一节复一节,直伸向蓝天;堤岸边的柳树,象一个个姑娘,正对着清澈的湖水,悠悠的梳理着长发。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红的、粉的、紫的、黄的,象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吸吮着花蜜,辛勤的飞来飞去。
34、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安静跟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35、在秋风中,芦苇醉了;我散步其间,也被陶醉了。
36、当清晨的第一缕金光撒像大地,走在阳光灿烂的小路上,不经意地一瞥,一朵花瓣,在枝头滑落,伴随着几片落叶,飘飘扬扬地落在地上,微风轻轻吹拂,将它们带到了那遥远的天边……
37、树木被太阳晒得往下垂了,仿佛一群挨了批评的小孩,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脑袋。池塘里的水,似乎进入了梦境,宁静安闲,像正在做一个清澈透明的梦,梦见自己拥抱着蓝天白云,梦见池塘里的鱼儿在蓝天白云上游来荡去,梦见池塘四周的花木也进入了梦乡,梦见池塘岸边的人们总是醒着,总是忙着,总是在寻求什么……
38、看,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小湖,它的湖面像一面镜子一样平静,湖边的各种变换不断的灯光和随风摇摆的树木倒影在湖里,涟漪不断;湖里时不时的有青蛙划过水面,翻起一阵阵水花。听,蛙声和蛐蛐声汇成了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啊!
39、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40、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41、夏天的夜色,总是挂着迷人的色彩,有点深沉却带着浪漫。天空的云朵在晚霞的映射下,五彩缤纷,幽悠的明艳着自己的美丽。那高悬着银镜似的圆月,把那如水的清辉漫漫倾泻,在蛙鸣虫啁中,繁星调皮的眨着眼,快乐的欣赏着婆娑的树影。这时,习习的`凉风便把昼日里的烦与忧轻轻的弥散开来。
42、月亮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慈祥,温顺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文的笑脸。
43、不经意间,窗外已飘起了雪花,缓不济急的雪密密匝匝,在暗淡的天空中急速地落向地上,腾空划过很多道孤线,随风旋转、飘动,犹如突如其来的柳絮,一时间充满天空。
44、近处,一片片浓郁的树木,虽然现在是冬天,但它们丝毫没有落叶的意思,所以即使在冬天它们也很浓郁。五颜六色的房屋顶一排一排的,有规律的从高到低的排列着,你瞧,多么的整齐!
45、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爬山虎爬上墙,努力地攀登着,好像能爬上高楼顶层似的。
46、只见苍茫夜空中一天璀璨的星子,东一颗西一簇,仿佛天公顺手撒下的一把银钉。
47、苍山19座山峰连为一体,宛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环绕着整个大理,成了一座天然的“挡风屏障”。
48、漫步校园,只见整座校园成了银妆素裹的世界;矗立着大楼披上了洁白的素装;小树苗的枝条变成了臃肿的银条;嫩绿的树叶与红彤彤的花瓣布满了晶莹的霜花。这一切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令我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49、当真正进入这座山时,我们才感受到了这座山的诗情画意。地上的白雪与青黑色的树干构成了一幅优雅的水墨画。在枯草丛中偶尔还能发现星星点点的绿色,说明这里也曾绿意盎然。偶尔还能看见农家的老黄牛悠闲的摇着尾巴,发出“哞哞”的叫着,看来冬日的大山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没有冷峻。
50、翻腾着的紫红的朝霞,半掩在白杨树的大路后面,向着苏醒的大地投射出万紫千红的光芒。逐渐,拨开耀眼的云彩,太阳象火球一般出现了,把火一样的红光倾泻到树木上、平原上、海洋上和整个大地上。
篇10:描写环境的语句
关于描写环境的语句
1、过快的空气流动会使人中风、感冒。当空气不流动时,外面新鲜的空气进不来,长时间的空气淤积,会使空气变污浊,也会影响人的健康。
2、路旁边浪似地滚着高高低低的黄土。太阳给埋在黄土里,发着肉红色。可是太阳还烧得怪起劲的,把他们的皮肉烧得变成紫黑色,似乎还闻得到一股焦味儿。
3、汽车尾气、电器辐射、香烟缭绕让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大脑因为缺少新鲜氧气,出现不清醒的现象,脑细胞活动能力也开始下降。
4、沿着平坦宽阔的校道散步,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新的绿,是苍劲的绿,是充满生机的绿,我的'视线融入了绿的世界。躺在这片绿的世界,望着蓝天碧云,享受着花的天地,享受着振兴给予的生活,好惬意的感觉!脑中还不断地闪过不计其数的画面。
5、西边天际出现了比胖娃娃的脸蛋还要红还要娇嫩的粉红色。太阳的周围最红,红得那样迷人。红色向四下蔓延着,蔓延了半个天空,一层比一层逐渐淡下去,直到变成了灰白色。天空中飘浮着柔和的、透明的、清亮的、潮乎乎的空气。
6、夜幕笼罩着草原,一盘圆月从鱼鳞般的云隙中闪出,草原上弥漫起朦胧的月光,像是升腾起来的一片淡淡的银雾
7、一片连绵不断的平原,在天空下伸展,没有山丘,像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的海一样平静。
8、一片辽阔的大草原,大得无边无际,微风扶着泥土散发出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庄稼吹得如涟波荡漾。
9、雨后的草原,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珠儿也都是五颜六色的了!
10、和枫叶的红艳相比,银杏叶则显得更加柔美。街道旁,片片黄叶飘飘洒洒,似群蝶飞舞,又如天女散花。落到地上,层层叠叠,像一块精美无比的地毯 一样,踩上去软绵绵的。满树的银杏叶就像一把把巧夺天工的金扇子,真是仙人彩绘、妙笔天成。银杏叶非常像一把精巧的小蒲扇,飘在空中时,好似一只只翩翩起 舞的黄碟向人们展示着自己优雅的舞姿,又像少女那轻盈飘扬的纱衣,黄绿相间,我不禁—看得目眩神迷。
11、金秋十月,到处硕果累累,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满山的姹紫嫣红,让人如痴如醉,心旷神怡。可我最喜欢的不是娇艳美丽的花朵,而是那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秋叶,昔日那绿油油又十分青翠的树叶如今已披上了华丽的秋装,颜色更是各式各样、美不胜收。
更多推荐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语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