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富有营销哲理的小故事,本文共7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富有营销哲理的小故事

富有营销哲理的小故事

这三个小故事折射出消费者的人性,读懂了人性,你就领悟了营销,看完能触发你的商业思维,带给你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故事一: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

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销售经营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

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故事二: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希奇,于是就问道:

“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销售经营思考】:

看完这个故事,你大脑里想起的一个产品会是什么?小米手机!没错,雷军就是那个老农夫,把小米手机放在屋檐上,让你勉强可以够得着,让你欲罢不能地想去够着。

容易得到的,也会随手扔掉。太难得到的,有些人争取一会儿就放弃了。只有勉强得到的,意外得到的,人们就会感到惊喜,倍感珍惜。

这让我又想起一件事情。

一个客户,经营服装店,开业的时候做出了很多代金券,到处免费发放,结果发现转化率出奇的低,来的人寥寥无几。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请了一个团队专门发传单,结果却不佳。我告诉她:“轻易得到的,人们就不会珍惜。”于是,我们一起想了一个办法,把这些代金券不再送了,而是卖出去。天啦,我们要卖代金券?太搞笑了!但是事实证明我们对了!

怎么卖呢?我们找到小区的`便利超市,找到美容会所,找到美发店,找到各种各样能接触到年轻女性的店。告诉他们的店员,我们的优惠券让她们来卖,卖来所得的钱,全部归她们所有。

通过卖优惠券的形式,我们发现,人们来店里的概率大大增加。也许人们只是花5元钱买了一张100元的代金券,但这5元钱会促使他来店里消费。

想让客户记得你?你可以变着法子让客户为你付出一些,轻松付出一些。客户会惦记着自己的付出,从而惦记着你!

“便捷”还是“诱惑”,艺术地使用吧!

故事三:

有一个富翁,一个人住着一栋豪宅。年纪大了,想回到老家居住,与其他老人一起打打牌,下下棋,心灵上有个伴。

于是他想把这栋豪宅卖掉。很多有钱人都看上了这栋豪宅,来看的,报价的络绎不绝。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看房,看完房子后连连称赞。富翁问他:“你决定要购买吗?你想出多少价钱?”

年轻人对老人家说:“是的,我很想购买,但是我只有1000英磅。”

富翁心想:“那我怎么可能卖给你?”

年轻人思考了一会儿,跟富翁说:“我真的决定要购买。我们能商量另一个购买方案吗?”

富翁说:“你说说你的方案”。年轻人说:“我愿意把我的1000英磅都给你。你把房子卖给我。同时,我想邀请你一起居住在这个房子里。你不需要搬出去。而我,会把你当爷爷一样看待,照顾你,陪伴你”。

年轻人接着说:“你把房子卖给其他人,你得到的只是一些钱,而钱对你来说已经可有可无,你足够富有。你把房子卖给我,你将收获的是愉悦的晚年,一个孝顺的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情。将来我还要你见证我的婚礼,见证我的宝宝出生,让他陪着你,逗着你笑”。

你可以选择获得一些可有可无的钱,也可以选择获得一个温情无比的家,一个快乐的晚年。

富翁静静地听着他讲述,眼前的这个小伙子如此真诚,目光坚定,他在等待着自己做出选择。钱,他这辈子赚够了,追逐金钱也让他疲惫了,快乐才是他想要的。

3天后,富翁把房子卖给了这个年轻人,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销售经营思考】:

这位富翁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的客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读懂客户的内心,你才能走近客户。

用心与客户交往,与客户成为“知音”,你才能轻松与客户保持关系,客户也愿意在你这里消费!

当然,这个故事里也可以看到,这个小伙子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独有的价值——陪伴,你是否发现,原本你认为自己一无所有,平凡普通的你,只要懂得挖掘自己的价值,善用自己的优点,一样可以在梦想的豪宅里生活!

篇2:富有哲理小故事

有一种管理理念,叫做“抓大放小”。意思是要搞好宏观控制,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按此意义,“抓大放小”绝对是个褒义词。不过,阿智却想用“抓大放小”来形容一下某件特定的事情,这里却无丝毫的褒义。

阿智居住的生活小区大门正冲着迎宾大道,往西行不足百米,便是迎宾大道与西山大街路口,以下为了便于表述,给它起个名字叫一号路口。阿智经常会骑自行车或步行向西通过一号路口,深感这里交通很混乱。

对于交通信号的设计原理,阿智是个外行,不懂,只是凭感觉其是否合理。他记得,在很多的路口,都是指示直行的绿色信号灯先亮,过片刻之后右转、左转的绿灯才亮,这样就可避免直行与左转车辆“打架”。

但是,一号路口的信号灯不知是如何设置的,其东西方向直行、右转、左转的绿色信号灯是同步亮起的,于是,绿灯一亮,东西两向的直行、左转机动车辆便同时“冲锋”,竟相抢道,如果没有交警现场指挥,车辆时常会堵在一起。所以,每天的交通高峰时间,必须得有数名交警在现场指挥交通,才能疏解拥堵。

在一号路口,相对于机动车辆,西行的自行车或步行者更倒霉。红灯时自不必说,老老实实地等着别动就行了。可是绿灯亮了,三个方向的机动车却照样挡得行人过不去:先是由东而来的右转汽车可以立即挡住西行的行人;接着,由西而来的左转汽车也过来了,接着阻挡行人;虽然此时南北方向是红灯,但是,由北而来的右转车辆却依然可以行驶,照样还能拦住行人。所以,如果自行车或行人不与汽车挣道,而是乖乖地等着汽车走完,自己再过路口,那么对不起,红灯已经亮了。

阿智曾在一号路口处观察过多次,西行的路人当绿灯亮时,被汽车挡得过不了路口,是很平常的事情。

路口的信号灯原本是为了代替人来指示交通秩序的,可是一号路口因为信号灯设置不合理,却给通过路口的机动车辆和行人都带来诸多不便,还要时不时地占用很多的警力。

遗憾的是,如此明显的问题,连阿智这样的外行都看出来了,而交管部门却年复一年的不予修正。或许那些大官小吏们有更多的“大事要抓”,对这种小小不言的事儿只好“放”了?暂且让群众们不方便着吧!

富有哲理小故事 天上又掉馅饼了

这一阵子,阿智经常遇着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这不,一天下午,他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他接了,电话里伴着悠扬的音乐,一个甜甜的女声在说:“这里是**公司,经过筛选,您的手机号码幸运地被选为幸运号码,可获得一千元奖金,请您如何如何办理。”

“好吗,一千块钱的大馅饼从天而降。”阿智心里不由地觉得好笑,要是真的,那这家公司得“流”多少血呀。

还有一次,一个自称是某某电讯公司的电话打到了阿智的手机上,告诉他已经成了该公司的幸运客户,预交一千块钱话费,可以获赠一部苹果手机。这可是一个大便宜,不过阿智太老实,他竟然如实告诉人家自己现在使用的就是“苹果”。对方似乎依然不甘心,还要继续送阿智这个好处,又说:“手机送给你的家人也行。”阿智又坦白地说:家里其他人也都已换成“苹果”了。

直到这时,对方才无奈地挂断了电话,估计电话那头的人心里肯定在想:“这人真是一个老土,如此便宜的事情他愣是不入港。”

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比如,某某保险公司电告:您获得若干元意外伤害保险,请于某月某日之前到公司领取;又比如,您已获得某某商店受赠纪念币一枚的资格,请来领取。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

阿智记得一位长者常说的一句话,叫做“无利不起早”,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起早者更是于利驱使的,他凭什么就往你的头上扔馅饼呢?其实那是诱饵,里面裹着一个钓钩,愿者就上钩吧!

愿各位受到电话、短信等引诱者,保持一颗平常心,别见利心动,去咬了那个钩。

篇3:富有哲理小故事

一条长长的街上,开了一家小店,长街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可长街还是对小店说:“你太小了,没有人关注你,这样你会死去的。”

小店不以为然,他微笑着说:“谢谢您的关心,我想不会的。”

长街轻叹了一声,不久他发现又有一家小店开业了,长街依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于是长街语重心长地说:“哎!就算你变成两家,还是不能改变什么,不如你还是放弃吧!”

两间小店相互而笑,他们齐声说:“放心吧!不会的。”

不久长街上开满的小店,把一条长长的街道变成一条繁华的市场,长街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影子。

这就是说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改变现状。

篇4:富有哲理小故事

有一种管理理念,叫做“抓大放小”。意思是要搞好宏观控制,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按此意义,“抓大放小”绝对是个褒义词。不过,阿智却想用“抓大放小”来形容一下某件特定的事情,这里却无丝毫的褒义。

阿智居住的生活小区大门正冲着迎宾大道,往西行不足百米,便是迎宾大道与西山大街路口,以下为了便于表述,给它起个名字叫一号路口。阿智经常会骑自行车或步行向西通过一号路口,深感这里交通很混乱。

对于交通信号的设计原理,阿智是个外行,不懂,只是凭感觉其是否合理。他记得,在很多的路口,都是指示直行的绿色信号灯先亮,过片刻之后右转、左转的绿灯才亮,这样就可避免直行与左转车辆“打架”。

但是,一号路口的信号灯不知是如何设置的,其东西方向直行、右转、左转的绿色信号灯是同步亮起的,于是,绿灯一亮,东西两向的直行、左转机动车辆便同时“冲锋”,竟相抢道,如果没有交警现场指挥,车辆时常会堵在一起。所以,每天的交通高峰时间,必须得有数名交警在现场指挥交通,才能疏解拥堵。

在一号路口,相对于机动车辆,西行的自行车或步行者更倒霉。红灯时自不必说,老老实实地等着别动就行了。可是绿灯亮了,三个方向的机动车却照样挡得行人过不去:先是由东而来的右转汽车可以立即挡住西行的行人;接着,由西而来的左转汽车也过来了,接着阻挡行人;虽然此时南北方向是红灯,但是,由北而来的右转车辆却依然可以行驶,照样还能拦住行人。所以,如果自行车或行人不与汽车挣道,而是乖乖地等着汽车走完,自己再过路口,那么对不起,红灯已经亮了。

阿智曾在一号路口处观察过多次,西行的路人当绿灯亮时,被汽车挡得过不了路口,是很平常的事情。

路口的信号灯原本是为了代替人来指示交通秩序的,可是一号路口因为信号灯设置不合理,却给通过路口的机动车辆和行人都带来诸多不便,还要时不时地占用很多的警力。

遗憾的是,如此明显的问题,连阿智这样的外行都看出来了,而交管部门却年复一年的不予修正。或许那些大官小吏们有更多的“大事要抓”,对这种小小不言的事儿只好“放”了?暂且让群众们不方便着吧!

篇5:富有哲理小故事

这一阵子,阿智经常遇着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这不,一天下午,他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他接了,电话里伴着悠扬的音乐,一个甜甜的女声在说:“这里是**公司,经过筛选,您的手机号码幸运地被选为幸运号码,可获得一千元奖金,请您如何如何办理。”

“好吗,一千块钱的大馅饼从天而降。”阿智心里不由地觉得好笑,要是真的,那这家公司得“流”多少血呀。

还有一次,一个自称是某某电讯公司的电话打到了阿智的手机上,告诉他已经成了该公司的幸运客户,预交一千块钱话费,可以获赠一部苹果手机。这可是一个大便宜,不过阿智太老实,他竟然如实告诉人家自己现在使用的就是“苹果”。对方似乎依然不甘心,还要继续送阿智这个好处,又说:“手机送给你的家人也行。”阿智又坦白地说:家里其他人也都已换成“苹果”了。

直到这时,对方才无奈地挂断了电话,估计电话那头的人心里肯定在想:“这人真是一个老土,如此便宜的事情他愣是不入港。”

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比如,某某保险公司电告:您获得若干元意外伤害保险,请于某月某日之前到公司领取;又比如,您已获得某某商店受赠纪念币一枚的资格,请来领取。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

阿智记得一位长者常说的一句话,叫做“无利不起早”,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起早者更是于利驱使的,他凭什么就往你的头上扔馅饼呢?其实那是诱饵,里面裹着一个钓钩,愿者就上钩吧!

愿各位受到电话、短信等引诱者,保持一颗平常心,别见利心动,去咬了那个钩。

篇6:富有哲理的小故事

富有哲理的小故事集锦

1.一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禅师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

(我们的缺点在于,因为外界过多地改变了自己。)

2.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摊位相邻、座位相同。一年后,甲赚钱买了房子,乙仍无力购屋。为何?原来,乙摊位生意虽好,但刚煮的面线很烫,顾客要15分钟吃一碗。而甲摊位,把煮好的面线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给顾客,温度刚好。

(为客户节省时间,钱才能进来快些。)

3.三人出门,一带伞,一带拐杖,一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时常摔倒;什么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

(很多时刻,我们不是败在缺陷上,而是败在优势里。)

4.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管参预。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管致敬时,在场所有人甚至全部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牢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

5.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熬煎!”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让老板认为你可有可无,你被踢开的日子就不远了。)

6.有人问农民:“种了麦子了吗?”农民:“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民:“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民:“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然。”

(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7.有个白叟爱僻静,可邻近常有小孩玩,吵得他要命,于是他把小孩召集过来,说:我这很冷僻,感谢你们让这更热闹,说完每人发三颗糖。孩子们很高兴,天天来玩。几天后,每人只给2颗,再后来给1颗,最后就不给了。孩子们生气说:今后再也不来这给你热闹了。白叟僻静了。

(抓住人道的弱点,无事不成。)

篇7:富有哲理的小故事

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七篇

1.带走的钥匙

他和她邂遇在火车上,他坐在她对面,他是个画家。他一直在画她,当他把画稿送当他把画稿给她时,他们才知道彼此住在一个城市。两周后,她便认定了他是她一生所爱。

那年,她做了新娘,就像实现了一个梦想,感觉真好。但是,婚后的生活就像划过的火柴,擦亮之后就再没了光亮。他不拘小节、不爱干净、不擅交往,他崇尚自由,喜欢无拘无束,虽然她乖巧得像上帝的羔羊,可他仍觉得婚姻束缚了他。但是他们仍然相爱,而且他品行端正,从不拈花惹草。

她含着泪和他离了婚,但是带走了家门的钥匙。她不再管他蓬乱的头发,不再管他几点休息,不再管他到哪里去、和谁在一起,只是一如既往地去收拾房间,清理那些垃圾。他也习惯她间断地光临,也比在婚姻中更浪漫地爱她,什么烛光晚餐、远足旅游、玫瑰花床,她都不是在恋爱和婚姻中享受到的,而是在现在。除了大红的结婚证变成了墨绿的离婚证外,他们和夫妻没什么两样。

后来,他终于成为了有名的艺术家,那一尺尺堆高的画稿,变成了一打打花花绿绿的钞票,她帮他经营帮他管理帮他消费。他们就一直那样过着,直到他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弥留之际,他拉着她的手问她,为什么会一生无悔地陪着他。她告诉他,爱要比婚姻长得多,婚姻结束了,爱却没有结束,所以她才会守侯他一生。

是的,爱比婚姻的长度要长,婚姻结束,爱还可以继续,爱不在于有无婚姻这个形式,而在于内容。

2.破碎的花瓶

他和她是大学同学,他来自偏远的农村,她来自繁华的都市。他的父亲是农民,她的父亲是经理。除了这些,没有人不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在她家人的极力反对下,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他是定向分配的考生,毕业只能回到预定的单位。她放弃了父亲找好的单位,随他回到他所在的县城。他在局里做着小职员,她在中学教书,过着艰辛而又平静的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样的爱情不亚于好来坞的“经典”。

那天,很冷。她拖着重感冒的身体,在学校给落课的学生补课,她给他打过电话,让他早点回家作饭。可当她又累又饿地回到家时,他不在,屋子里冷锅冷灶,没有一丝人气,她刚要起身做饭,他回来了。她问他去哪了,他说,因为她不能回来做饭,他就出去吃了。她很伤心,含着满眶的泪水走进了卧室。她走过茶几时,裙角刮落了茶几上的花瓶,花瓶掉在地上,碎了。半年后,她离开了县城,回到了繁华的都市。

这便是婚姻,坚强而又脆弱。如同漂亮的花瓶,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可以经受得住岁月的风化,但是只要轻轻一碰,掉在地上,就可能会变成无数的碎片。

3.滴水的窗檐

他和她属于青梅竹马,相互熟悉得连呼吸的频率相似。时间久了,婚姻便有了一种沉闷与压抑。她知道他体贴,知道他心好,可还是感到不满,她问他,你怎么一点情趣都没有,他尴尬地笑笑,怎么才算有情趣?

后来,她想离开他。他问,为什么?她说,我讨厌这种死水样的生活。他说,那就让老天来决定吧,如果今晚下雨,就是天意让我们在一起。到了晚上,她刚睡下,就听见雨滴打窗的声音,她一惊,真的下雨了?她起身走到窗前,玻璃上正淌着水,望望夜空,却是繁星满天!她爬上楼顶,天啊!他正在楼上一勺一勺地往下浇水。她心里一动,从后面轻轻地把他抱住。

婚姻是需要一点情趣的,它就犹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让我们疲劳的眼睛感到希望和美,适当地给“左手”和“右手”一种新鲜的感觉吧。

4.最后的旅行

他是个搞设计的工程师,她是中学毕业班的班任老师,两人都错过了恋爱的最佳季节,后来经人介绍而相识。没有惊天动地的过程,平平淡淡地相处,自自然然地结婚。

婚后第三天,他就跑到单位加班,为了赶设计,他甚至可以彻夜拼命,连续几天几夜不回家。她忙于毕业班的管理,经常晚归。为了各自的事业,他们就像两个陀螺,在各自的轨道上高速旋转着。

送走了毕业班,清闲了的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婚姻,她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在他心里有多重,她似乎不记得他说过爱他。一天,她问他是不是爱她,他说当然爱,不然怎么会结婚,她问他怎么不说爱,他说不知道怎么说。她拿出写好的离婚协议,他愣了,说,那我们去旅游吧,结婚的蜜月我都没陪你,我亏欠你太多。

他们去了奇峰异石的张家界。飘雨的天气和他们阴郁的心情一样,走在盘旋的山道上,她发现他总是走在外侧,她问他为什么,他说路太滑,他怕外侧的栅栏不牢,怕她万一不小心跌倒。 她的心忽然感到了温暖,回家就把那份离婚协议撕掉了。

很多时候,爱是埋在心底的,尤其是婚姻进行中的爱,平平淡淡,说不出来,但是真实存在。

5.晾晒的萝卜干

楼下住着一对老夫妻,男的是离休的处级干部,女的退休前是一家大医院的主任医师,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是某局里的中层干部,一个在国外读书。

入秋的一个傍晚,我看见那老夫人在翻晒萝卜,我很奇怪,像她这样的家庭,还用自己腌菜吃吗?我问她,张阿姨,你家还腌咸菜吗?那老夫人很有丰韵,笑起来一脸的幸福,她说你王伯就爱吃我做的萝卜咸菜,吃了一辈子都不腻,过去工作再忙,都要给他晾菜,何况现在退休了,有多是时间。

望着翻菜的老人,忽然就想起林语堂先生的名言:爱一个人,从他肚子起。对那些走过几十载风风雨雨的婚姻来说,爱可能真的.就落在碗里,落在“萝卜干”上了。

不是每份爱都是惊天动地的,实实在在,朴实无华是婚姻的一种境界。

6.身边的风景

和许多家庭一样,他们曾经那么热烈地相爱过,但是随着岁月的流失,他开始变得冷漠了,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审美疲劳”吧,激情越来越少,心开始了漂移。

他开始上网,聊QQ,在虚拟中寻找新鲜的感觉。一日,他在一个网站看到一个署名“飘落的枫叶”所写的短文,写的是一个女子对婚姻对生活的失望。那优美的文字和文字间流溢的淡淡忧伤,深深打动了他。他不明白,一个感情这样细腻、丰富的女子,她的丈夫怎会不知道珍惜?他禁不住翻阅了那女子的注册资料,却发现那注册的信箱竟是妻子的姓名全拼,他猛地释然了,妻子的名字不正是“枫”吗,自己怎么就忘了,妻子曾是大学里的文学社团主席呢,只是婚姻让她淡忘了许多爱好。

他走进厨房,用手从后面环住妻子的腰:我们吃完饭出去散步吧。妻子肩头微微一颤: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不上网了?他转过妻子的身,看着那其实很好看的脸说,我以后天天陪你散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常说身边没有风景,其实风景往往就在你身边。

7.温顺的丈夫

他和她都是小工人,薪水不高,但是足够生活。丈夫很普通,妻子却很漂亮,也很伶俐。

因为彼此都很有时间,他们每个月或是出去看场电影,或是去逛逛公园,间或出去吃顿晚餐。只要妻子想,丈夫就陪着。什么事都顺着妻子,只要妻子高兴,只要条件允许,从来不说半个“不”字,好像从来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一次,他们出去吃晚饭,妻子让丈夫点菜,丈夫说,点你爱吃的吧,妻子有点生气,你就没一点自己的主见!是不是有点窝囊!丈夫楞了,叹了口气: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不能给你宽敞的住房和漂亮汽车,我只想在自己“能”的范围内,给你最好的。

世界上有卑微的男女,却没有卑微的爱情,爱她,就给她最好的,我想这也该算是婚姻的真谛吧。

更多推荐

富有营销哲理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