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救敌如救己经典美文,本文共7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 救敌如救己经典美文
救敌如救己经典美文
19世纪中期,在欧洲金融界先后崛起了两大银行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巴林家族。这两大家族银行的金融触角遍及世界,他们几乎掌控了当时整个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钱袋子。
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和巴林家族银行从它们各自诞生之日起就恩怨不断。一山难容二虎,两家的矛盾冲突与日俱增,用“既生瑜,何生亮”来形容当时两家的状况再恰当不过。
到19世纪80年代,巴林银行大量投资阿根廷等国的债券,而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则看好巴西。到1890年,阿根廷爆发金融危机,其债券一夜之间贬为废纸,其债券的最大买主巴林银行首当其冲遭遇重创。俄国政府为规避风险,抽走了在巴林银行的全部存款,给了巴林银行致命一击。很快巴林银行顷刻之间走到了破产边缘。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此时只要轻轻摁下指头,就可以将宿敌轻松干掉。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此时并没有向宿敌摁下索命的指头,相反,却对当时英格兰银行提出的“救援巴林计划”给予了最积极的响应――在一个月内从各地分行紧急抽调了200万英镑的现金和价值100万英镑的黄金给奄奄一息的巴林银行输血。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成为救援巴林银行的.排头兵,巴林银行最终获救了。
在世人迷惑的眼神中,执掌罗斯柴尔德巴黎银行的阿尔方斯・罗斯柴尔德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巴林银行实质上已成为整个英国商业和经济的信用基石。一旦巴林倒下,英国在全世界的信用都将严重受损,到那时,我们绝无可能独善其身,必将受其害而随之倒下。”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是从自身利益考量才出手救援宿敌的,尽管其出发点源于私利,但却阐释了一个道理:有时拯救敌人就是拯救自己,放竞争对手一条生路就是给自己留一条活路。
篇2:救救我美文
救救我美文
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中信毛纺厂做会计。这家民营企业的纳米毛线产品畅销全国各大都市,原料都是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外蒙等国家进口。外国人做事时间观念非常强,包括讨债。比如把货发过来不久,一纸帐单便传真过来,紧接着发票、运单等便速寄过来。这样,我的办公桌上常常堆满了讨债单。
因为讨债单太多,我不知道该先付给谁,便去请示总经理,总经理总是大概看一眼便扔给我:“你看着处理吧!”只有一次,总经理说:“先付给他!”
那是一个中午,我收到一张新西兰传真来的`帐单,除了列明货物及价格、金额外,大面积的空白处意外地写着一个大大的“SOS”(救救我)!旁边还勾勒了一张栩栩如生的侧面人头像——低垂的眼帘下挂着一串忧伤的泪珠。这张异乎寻常的帐单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也引起了总经理的重视,总经理看了看,皱皱眉头,说:“瞧人家都流泪了,要不就先付给他吧!”
我心里明白,总经理当然也明白,这个讨债人未必真的在流泪,但他把“付我钱”换一种幽默方式表达了出来,80万美元便轻而易举地讨回了。商海滔滔的社会,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在碰壁,而碰壁的人却往往采用雷同的运作方式。其实,换一种更能让人接受的方式,人生的许多机遇也许就能够成功地握在掌心。
篇3:救人就是救自己美文
救人就是救自己美文
陷入险境
志成集团是一家经营名贵家具的企业。但是,一场大火将志成公司的家底烧了个精光,也把他们的合作伙伴卓远集团拉入了绝境。
卓远集团作为志成家具的供货商,供应着该公司生产所需80%以上的原材料。卓远集团老总周卓远得知志成公司失火的消息之后,如遭雷劈,好半天缓不过劲来,他对李志成是赊销,但上家对他可是百分之百的现金交易啊。
周卓远自此茶饭不思,他的老婆担心他,便悄悄安排了一次旅游——出门散散心,周卓远的心情或许会好一些。
夫妻俩随旅行团到了凤凰山。凤凰山是一座刚刚开发的旅游景点,山势险峻,风景秀美。周卓远嫌旅行团里乱糟糟的,决定自己出去寻一僻静之地散心。于是,这天下午,周卓远夫妇便离开旅行团,在凤凰山游逛。
周卓远本来是个喜欢旅行探险的人,以他以往的经验,独自游玩应该不会出什么大的意外。但是,由于心情不佳,这次周卓远走得很盲目,更要命的是,半路上他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指南针丢了。一下子,他们在山上迷了路。
他们凭借记忆寻找回去的路,然而,走着走着,竟稀里糊涂地走到一个四周都是绝壁的断崖上。那是一块凸起的相对平坦的岩石,往下便是万丈深渊,往上则是两米多高的崖壁,两旁都是七十度角的陡坡。封闭的地势,让手机也没有信号,他们根本无法求救。
周卓远试图寻原路返回,可那陡峭的坡度,让他一次次无功而返,甚至有一次还险些跌到悬崖下。
老婆死死地抱住他,痛哭起来,说:“卓远,你不要再冒险了,我们在这里听天由命吧。”周卓远一拳擂在石壁上,仰天长叹:“唉,看来我们今天是在劫难逃了!”
太阳渐渐西下,一眨眼,两人已经被困了几个小时。两人又渴又饿,如果天黑之前没人来救,这处断崖,将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救命恩人
正在这时,耳畔忽然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似乎有人经过。周卓远没料到绝处逢生的机会竟然真的来临了,他仰起头,拼尽浑身的力气,大呼:“救命啊!”
在空寂的大山里,周卓远的声音传出很远,那杂乱的脚步声戛然而止,显然,上面的人听到了他的呼救。周卓远赶紧喊道:“我们在这里,在断崖上!”
然而,四周还是一片寂静。周卓远心头骤然一紧,刚刚升起的希望,又开始熄灭了。难道,那个人没有听见?不会的,他一定听到了,他只是在迟疑要不要过来。
虽然近乎绝望,但周卓远仍然不肯轻易放弃求生的机会。他赶紧又喊了一声:“我会给你钱的,我不会让你白干的,求求你了……”
话音未落,那个咚咚咚的.声音已经由远而近了。周卓远和老婆紧紧抱在一起,眼巴巴地盯着头顶的岩石。
时间流逝得似乎非常缓慢,过了好久,脚步声才到达了头顶,接着,一个男人的面庞出现在那里。他似乎是本地的一个山民,年纪约30岁,但是,他的面庞有些苍白,神情有些异常。男人用左手用力抠住岩石的缝隙,将身体挂在峭壁上,向他们伸出了右手。这时,周卓远才发现,男人的右手食指短了一截,而且正在流血。原来,他受伤了,怪不得他刚才那么迟疑。
此时周卓远已经顾不得想那么多了,他抓住老婆的腿,用力朝上托举,上面的男人用受伤的右手抓住了他老婆的手臂。终于,他老婆上去了。接着,那个男人再次探下身子,朝周卓远伸出手臂。周卓远脚下蹬着一块山石,几经努力,才够到了那个山民的手臂。可是,也许是刚才拉人上去时消耗了一些体力,也许是周卓远的体重让他吃不消,虽然竭尽全力,但是那个男人仍无法把周卓远拉上去。他不得不放下周卓远,躺在上面,大口大口地喘息起来。
周卓远在下面心急如焚,他甚至比刚才还感到恐惧。过了一会儿,周卓远听那男人说“再来”。他换了个姿势,用受伤的右手紧紧地攀住石壁,朝周卓远伸出了左手。
求生的欲望,使周卓远拼命地抓住了男人。男人额头的青筋都凸起来了,周卓远的老婆也在一旁帮忙,终于,周卓远被拉了上去,但那男人跌倒在地,手指不停地流血。
周卓远的老婆掏出手帕,要给他包扎。那个男人摇摇头,苦笑一下:“没用的,我中了蛇毒,被蝮蛇咬的……”
周卓远和老婆目瞪口呆。他们知道,蝮蛇有剧毒,如果不及时救治,就会丧命。此时,男人已经没有力气再站起来。周卓远赶紧掏出手机给男人家里打了电话,让他家人在一个路口等他们。
周卓远和老婆搀扶着男人下山,男人也拼命保持头脑清醒。在男人的指点下,三人抄近路朝山下奔去。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终于精疲力竭地来到了那个路口。男人的家人已经骑着摩托车等候在那里……
当天晚上,周卓远和老婆在医院见到了那个救他们的山民。医生说,男人已经得救,如果再晚来一会儿,他肯定没命。周卓远刚感到一点儿欣慰,医生又说,由于耽误时间太长,蛇毒已经部分侵入体内,这让他右胳膊肌肉坏死。从此以后,他不能再从事任何高强度的劳动了。
周卓远陷入深深的自责中。男人的那只胳膊,是因为他们而失去的。
周卓远愧疚地对男人说:“太对不起你了!如果你不是在救我们时耽搁那么久,你的这只胳膊就保住了。”他的老婆更是难过地掉下了眼泪。
男人淡然一笑:“其实,你们不必自责,你们也帮了我的!”
东山再起
男人对周卓远说:“你让我的家人在下山路上等我,送我去医院,也使我节省了时间。如果我一个人跑去医院,说不定根本赶不到。或者,就算跑到那里,也早就没命了。失去了一只胳膊却保住了性命,我已经很满足了!”
男人说,那天,他到山上去挖草药,被一条蝮蛇咬中了右手食指。他知道蝮蛇的厉害,当机立断抽出身上的砍刀将受伤的手指砍掉,但仍然有残留的毒液。男人知道,假如他不能及时得到救治,残留的毒液就会置他于死地,而离山上最近的医院,也有几个小时路程。于是,男人没命地狂奔起来。跑到一个小峡谷边缘时,他突然听到有人高呼“救命”。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喊“救命”的,一定是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险情。男人本能地想去救命,但穿越这个小峡谷,将耗去他宝贵的时间,何况他的伤口在流血。可仅仅犹豫了片刻,他还是决定:救人要紧。
说到这里,男人憨厚地一笑:“救了你,也等于救了我。”
周卓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握着男人的手说:“你不仅救了我一命,而且给我上了一堂课啊。”
回到家里,周卓远马上到医院看望因救火受伤的李志成,并郑重提出,自己将出面,依靠以前的良好信誉,向上游供货商赊购一批红木原材料,然后,他把这批木材赊销给李志成,从而尽快帮助李志成恢复生产。
几日不见,李志成本以为周卓远在忙着计划将自己的别墅和地皮划归他的名下,不料,周卓远竟提出了这样的设想。李志成试探地问:“老周,你是说,你愿意帮助我躲过这一劫?”
周卓远点点头:“老李,凭你在家具业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口碑,你的产品是不愁销路的。”
李志成不由泪如雨下:“老周,我该怎么感谢你呢……”
周卓远一笑:“好好养病,我们一定能东山再起的!”
周卓远的做法,给李志成打了一剂强心针。伤还没有痊愈,他就投身到了恢复建厂的工作之中。不久,家具生产车间就重新建了起来,很快,第一批家具投产……
当第一批货款从志成公司打到卓远集团账上的时候,李志成正在隆重地宴请周卓远。面对李志成一连串的“谢谢”,周卓远连连摆手,并给他讲了自己在山上的遭遇。最后,他拉住李志成的手,诚挚地说:“经历了这次劫难,我不仅对人生看开了,对金钱也看淡了,而且还领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帮别人,其实也是帮自己。”
篇4:救人救己的哲理小故事
救人救己的哲理小故事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小故事大道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哲理小故事: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哲理小故事感悟】: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篇5:情如己出美文
情如己出美文
他是公司小职员,赚得不多,却整天忙得焦头烂额。每天要在公司的两层楼间跑多少趟不知道,反正在公司呆了两年多来,至今还是一个瘦猴。
一天,他正在给公司老总呈文件,突然一声“报告”把他吓了一跳。他扭过头来一看,是个女的。只见她穿着一身黑色的职业装,梳着一头马尾辫,不算很漂亮,但也很端庄,显得格外挺拔而清秀。他的心不免动了一下,那女孩也对他笑了一下。这就是他们俩的第一次见面。
原来她是来公司应聘的,很顺利,她被录用了,和他在一个部门工作,整天也是一样:忙的要命。单位来了新的女同事,大家自然议论了一段时间,打听她有没有男朋友呀,打听她家住在哪里呀,等等。过了一段时间后,单位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碌着,但现在的忙碌和以往的忙碌完全成了两种状态。以前恨不得白天赶紧把手头的活忙完回家吃饭睡觉。可现在,倒是非常享受忙的状态,因为总有她陪在一旁一起忙着。
他是个很腼腆的人,尤其是和自己喜欢的女生在一起,总是做得很多,说得很少。她恰恰相反,是个性格开朗的人,总喜欢说个不停。在她的带动下,他的话也慢慢多了起来。
在工作中他渐渐发现,她和他一样,也是一个工作急性子,布置下来的工作只要干不完就总想着;也喜欢在工作时嚼个口香糖。工作很忙,有时需要加班,加完班后两人一块吃便饭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他发现,她和他一样都是左撇子,她和他一样都是南方人,都爱吃米饭。这些一样的习惯让他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惬意,也许是天意吧!
慢慢地,自然而然地,两人相爱了,约会也渐渐多了起来,他发现了更多两人之间的相似之处:一起唱歌他发现他和她都喜欢张信哲和伍佰,他和她都喜欢打羽毛球,都喜欢收集卡通人物,都喜欢喝茶,而且都喜欢喝云南白茶,等等等等。众多的相似性,让他们的心系得更紧了,也簇拥着他们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结婚后两人的生活依然甜蜜而美满。婚后的一天,他俩正在吃饭,他突然注意到她嘴里嚼东西时发出的声音,“嚓嚓嚓”、“嚓嚓嚓”。明明吃的是一样的东西,怎么她吃起来就那么脆、那么香呢?他开始细细端详起她吃饭的样子了,慢慢地,他也学着像她那样吃了,俩人吃饭的样子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下好了,原本相似点就挺多的`,这下就更多了。
在原来,她是不睡午觉的,他是每天中午都要睡的。后来,她中午无事可干,也开始尝试着睡觉,突然发现午觉是个好东西,能让整个下午晚上精神铄爽;在原来,她是不爱看战争片的,他是非战争片莫属。后来,她发现战争片也挺好看,够男人味;在原来,他是不吃火锅和麻辣烫的。后来,陪她看她吃麻竦烫太过无聊,他也尝试着吃了两口,突然发现麻竦烫原来是人间美味,每周都要嚷嚷着让她带他去吃;在原来,他是不看家庭剧、宫廷剧的。后来,陪她看得多了,他也自己看了起来,每当她有情节记不起来时,他就会很得意地告诉她。
再后来,她早上睡醒时,会发现她竟然像他一样,晚上把双臂举过头顶睡觉;她外出时,总会像他那样,先把天然气阀门和电源开关检查一番才会出门;下雨天打伞时,她会像他那样,把伞举得高高的,避免把旁人伤着。再后来,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和她一样,把脚洗干净了再上床;每个周六早晨,他都像她那样,把打扫房间卫生当成一天中的第一件事;每次出门时,他都会像她那样,会和家人一一告别。
当然,在养成许多相似点的同时,他们也一同随着岁月的流逝放弃了很多的相似点。他俩以前都爱在工作时吃口香糖,后来觉得这样太随意了,就都戒了;他们以前都喜欢打羽毛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把打羽毛球改成了一同慢跑;他们过去都爱玩CS游戏,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得了颈椎病,也就一起把CS给戒了。就这样,他们在相似点中一同走过阳光,一同走过风雨,一同走过人生。
智慧书中总是谈到,夫妻俩生活得久了,就成了一对朋友,就成了一个人。相互影响,相互模仿,行如一人,情如己出。
篇6:如何用WinRAR巧救加密文件夹
我一直想对自己的文件夹加密,当看到《电脑报》上介绍的通过编辑文件夹的属性模板实现加密的方法,觉得又简单又方便,马上就动手照做:将要加密的文件夹打开后按右键,选择“自定义文件夹”,“选择或编辑该文件夹的HTML模板”上打钩,下一步,“编辑该模板”打钩,下一步,记事本打开Folder.htt文件,找到第一个,在下面添加:
var passs=prompt “请输入密码”
if pass=”abcd”
window.location=”e”
然后保存文件,然后“完成”,真就出现了一个对话框,要求输入密码,
如何用WinRAR巧救加密文件夹
,
我输入“abcd” 却出现了E盘的文件窗口,怎么回事呢?现在想重新编辑Folder.htt已经不行了,怎么办?我的文件夹中还有重要的文件呢。后来我突然想起曾看到文章说WinRAR可以拯救损坏的文件,那就试一下吧。运行WinRAR,选择被加密的文件夹,看到了Folder settings文件夹,双击打开,Folder.htt文件在其中,并可编辑。一看,原来在输入的时候,由于太激动,密码输成了“aabcd”难怪!用新密码一试,加密的文件夹可以访问了。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篇7:乌米饭·目连救母·芳桥文化节美文
乌米饭·目连救母·芳桥文化节美文
傅目连救母,行尽孝心,几经劫难,挑经上西天,请法入地狱,最后功成,授地藏王菩萨尊号,掌管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至此,目连救母的故事千载传颂,家喻户晓。——题记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目连”的公子。注:【地藏王菩萨】天上文曲星下凡拯救人间的,生性好佛,为人善良。十分孝顺母亲,但是,目连之母刘青提身为娘娘,生性暴戾为人好恶,还打化缘的和尚,唤狗咬乞丐,还砸佛堂 ,天生吝啬,不积口德,怨天不由人,将庙里的菩萨都打碎。
有一次,目连之母突然心血来潮,想出了一个恶主意:和尚念佛吃素。我要作弄他们一下,开荤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说是素馒头,要到寺院去施斋。目连知道了这事,劝说母亲不听,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方丈就准备了三百六十只素馒头,藏在每个和尚的袈裟袖子里,目连之母来施斋,发给每个和尚一个狗肉馒头,和尚在饭前念佛时,用袖子里的素馒头将狗肉馒头调换了一下,然后吃了下去。
目连之母见和尚们个个吃了她的馒头,“嘿嘿”拍手大笑说:“今日和尚开荤啦!和尚吃狗肉馒头啦!”方丈双手合十,连声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事后,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在寺院后面用土埋了。 这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将目连之母打下十八层地狱,变成一只恶狗,永世不得超生。
还天天吃乌米饭,目连是个孝子,得知母亲打入地狱,他日夜修炼,终于成了地藏王菩萨。为救母亲,他用锡杖打开地狱门。目连之母和全部恶鬼都逃出地狱,投生凡间作乱。玉帝大怒,令目连下凡投身为黄鸟巢。后来“黄巢杀人八百万”,传说就是来收这批从地狱逃出来的恶鬼。
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逃出地狱后,因十分痛恨玉帝,就窜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帐。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赶太阳和月亮,想将它们吞吃了,让天上人间变成一片黑暗世界。这只恶狗没日没夜地追呀追!
她追到月亮,就将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阳,也将太阳一口吞下去。不过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最怕锣鼓、燃放爆竹,吓得恶狗吞下的太阳、月亮,又只好吐了出来。太阳、月亮获救后,又日月齐辉,重新运行。
恶狗不甘心又追上去,这样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蚀和月蚀。民间就叫“天狗吃太阳”,“天狗吃月亮”。直到现在,每逢日蚀、月蚀时,不少城里老白姓还流传着敲锣击鼓,燃放爆竹来赶跑天狗的习俗。
目莲救母,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中国留传了很多救母的'传说,如宝莲灯之沉香救母,如目连救母,概因与儒家之,孝道暗合,千年流传不衰。目连救母的故事,在西汉时期源自于印度的佛教故事,非宜兴独有,唯吹乌饭之习俗似为江南独有。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江南宜兴家家户户上山采乌饭草头,准备糯米,浸泡,蒸煮,最后变成了香甜的乌饭,那是小孩子最最开心的美食了,黑油油、亮晶晶装入碗中,再问父母多要一些白糖,用筷子小心翼翼夹起,闭上眼睛,轻轻咬一口,香甜不可名状,尤其是那清香甚为独特天地间绝品。
做乌饭离不开乌饭草头。名曰“草头”,其实为小树叶,这种小灌木老家漫山都是。其叶以红者为佳,青者次之,老叶粗梗者则等而下之,夫叶生时青红色,唯熟时变黑。糯米需放在汁中浸泡数刻方成,且汁需盖过糯米,待米变黑后,可弃残叶黑汁,单留米煮熟,即可食用。若佐以白糖,其味尤佳。
农历四月初八,宜兴人家家“吃乌饭”,据宜兴民间传说,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目连救母”的孝行。在中国民间,“目连救母”的故事成为戏曲演出的重要题材,被称作为“目连戏”。据南宋《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已有“目连救母”杂剧演出,其故事源出佛经《佛说盂兰盆经》。目连初曾出家学道,后为佛弟子,有“神通第一”之称。故事写目连的母亲因在世时贪念世报,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备受折磨。目连遍游地狱寻母,终于重逢,同升仙界,着重宣扬因果报应的思想。
这一故事在宜兴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细节。即:目连的母亲在十八层地狱饿鬼道受苦受难,目莲修行得道后,费尽周折,求得恩准,去地狱看望母亲,但每次备了饭菜都被沿途的饿鬼狱卒抢吃一空。
目连为了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百思不得其法,为此,经常在山上徘徊。有一天(其时为农历四月初八),目莲在无奈、烦躁之中,不经意地在山上随手摘下身边矮树上的叶子,放入嘴中无聊地咀嚼,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目连心想,如果用这种树叶汁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就不会遭狱卒抢吃掉。于是目连就将采摘的树叶(该树即南烛树或称南天烛,一名青精树)拿回家捣碎,用叶汁浸米,蒸煮成乌饭后,再给母亲送去。果然,饿鬼狱卒们不再争抢,而目连的母亲总算吃上了饱饭。
目连也最终救母脱离饿鬼道。为了褒扬目莲的一片孝心,宜兴民间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家家都吃乌饭,并一直流传至今。宜兴民间制作乌饭的南烛树叶(宜兴俗称“乌饭草”),主要生长在宜兴南部丘陵山区一带,制作乌饭的米一般以糯米为主,掺入部分粳米,蒸煮后特别香润可口。宜兴吃乌饭习俗历史悠久,代代相传。至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将宜兴制作乌饭的方法收录其中。《本草纲目》载称:摘取南烛树叶捣碎,浸水取汁,蒸煮粳米或糯米,成乌色之饭,久服能轻身明目,黑发驻颜,益气力而延年不衰。
《宜兴县志》亦有记载:四月初八吃乌饭,此日演戏称“乌饭献“。又传,目连以青精树(一名南天烛)叶浸糯米煮成‘乌饭’,瞒过鬼卒救其母,此俗传至今。宜兴乌饭是宜兴地方的特色美食,同时也是宜兴民间创造的一项独特的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在宜兴周边有较大影响。
以“扬民俗、传忠孝”为主题的首届芳桥目连文化节,将于5月2日上午10点在阳山荡风景区举行。目前,目连戏表演、踩高跷游园和水上游乐项目的排练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目连文化节来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芳桥当地农历四月初八举行的“浴佛节”,相传是为纪念周处和目连而设。为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近年来,芳桥街道紧紧围绕目连和周处的忠孝节义做足文章,从2010年开始,陆续修建目连救母雕像和周处忠孝园,2013年还成功举办了“九九重阳登高节”,努力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此次芳桥目连文化节特别设置了目连戏表演、群众高跷游园、忠孝文化戏曲表演、水上游乐项目以及旅游商品和美食展示等多个环节。文化节在5月2日特设节前“暖场日”,届时,众多美食和民俗表演将给大家带来美好的味蕾和视觉享受。
为了参加首届“芳桥目连文化节”,在芳桥街道的统一安排下,要求各村组织六个义卖项目,在五月二日上午十点钟在“阳山荡风景区”交流,金兰村委组织群众“裹宗子”参加义卖活动。同时参加的有:乌米饭现场烧烤、臭豆腐、金兰香米、金兰米酒、时装及童装、手机贴膜等义卖,欢迎朋友们来芳桥“目连文化节”交流旅游。
更多推荐
救敌如救己经典美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