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张飞穿针填歇后语,本文共3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张飞穿针填歇后语

张飞穿针歇后语是什么?答案有三个,且看以下的'解释:

1、张飞穿针歇后语从字面上来看,张飞长的是人高马大,而且看起来也是个粗心大意的人,但每个人都有另外的一面,从这个字面就可以看去,张飞也会穿针,就可以看出,然来张飞也是个细心之人。

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一就是:粗中有细。

2、张飞穿针歇后语是什么?张飞本人是长的五大三粗,而且眼睛也是很大像个铜铃一样,当他拿到针要穿线时,大家想想会是个怎样的情景,这么小的洞,张飞怎么穿得进去呢,于是只有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针的小孔了。

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二就是:大眼瞪小眼

3、张飞穿针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王养年见张飞性格从小刚烈勇猛又粗莽不羁,就对他进行因人施教,天天要他拿着绣花针,把花线往针眼里穿。

开始时,张飞拿着针,“大眼珠”对着针孔的“小眼”,不知如何着手,急得哇哇直叫。

王养年就在旁谆谆对他说:“你有‘大眼’,针有‘小眼’,心里就是没有‘心眼’。

作为武将,既要习武,也要学文;要勇冠三军,更要谋略过人,方能克敌制胜。”说后,他就手把手地教张飞,如何将线头捻细,如何屏住呼吸,如何“大眼”对着“小眼”,再加上一个“心眼”,“三眼相通”慢慢将花线穿过针眼。

最后,王养年对他说:“心别急,今天穿不进,明天穿;明天穿不进,后天再穿。

今后你无论办什么事,都要多长个心眼”从此以后,张飞就天天一人坐在房里苦练穿针本领,性格也逐渐潜移默化地变得安静起来了。

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三就是:有劲无处使。

篇2:张飞穿针填歇后语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卖针——人强货扎手

张飞的妈妈——无事生非(吴氏生飞)

张飞吃称陀——铁了心了

张飞绣花——不对劲

篇3:张飞穿针歇后语精选

1、张飞穿5261针——大眼瞪小眼。张飞眼大,《三国演义》4102描写他是“豹头环眼”,而针1653眼极小,故为“大眼瞪小眼”。比喻面面相觑、目瞪口呆的样子。

2、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生性粗鲁,乃山野之夫,所以是个粗粗冽冽的人,而穿针是心细的活,所以粗鲁的人做心细的事,故称粗中有细。

扩展资料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张飞(约166-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197年在曹操进攻吕布,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公元200年刘备衣带召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下邳太守车胄,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

更多推荐

张飞穿针填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