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会考作文范文高中,本文共2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高中会考试题

精选高中会考试题

高二会考试题精编

班级:          姓名:           学号:

1.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应包括________。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

2. 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_________。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实时控制 D.辅助设计

3. 下列存储容量计量的表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1KB=1000B B.1GB=1000KB C.1MB=1024B D.1MB=1024KB

4. 在输入中文时,应先按________组合键打开输入法。

A.Alt+Shift B.Ctrl+Space C.Ctrl+Alt D.Alt+Space

5. 按下列________组合键,可以在各种中文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

A.Ctrl+Shift B.Ctrl+Space C.Alt+Space D.Shift+Space

6. 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时,键盘上的_________。

A.NumLock灯必须处于点亮状态  B.ScrollLock灯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C.CapsLock灯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D.NumLock灯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7. 某小说有万个汉字,下列可以存储的空间是________。

A.1GB  B.10MB  C.100KB  D.1000B

8. 在输入处理文字时要删除光标右边的字符,可按________键。

A.Delete B.Backspace C.Space D.Insert

9. 按正确指法击D键,应使用________。

A.右手食指  B.左手食指  C.右手中指  D.左手中指

10. 在进行键盘输入时,双手的小拇指应放在________。

A.主键盘区边缘的外侧 B.键盘的A和;键上 C.键盘的空格键上 D.悬空不放在任何键

11. 计算机中一般采用_________数来表示、存储、传输和处理数据。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进制   D.十六进制

12. 字符#与3在同一键中,要正确地输入字符“#”应该________。

A.按一下Ctrl键再按该键    B.按一下shift键再按该键

C.按住shift键再按该键     D.按住Ctrl键再按该键

13. 小明给同学发电子邮件,这是________。

A.信息的.收集 B.信息的加工 C.信息的存储 D.信息的传递

14. _________是数字锁定键,当利用数字键盘进行数字输入时,可以用它进行切换。

A.Tab  B.Esc  C.NumLock  D.CapsLock

15. 下列设备中属于数字化设备的是_________。

A.键盘 B.显示器  C.打印机  D.数码相机

16. 在WindowsXP中按“Print Screen”键可以把屏幕内容________。

A.直接在打印机上打印出来  B.直接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修改

C.直接送到剪贴板上暂时保存 D.直接送到图像编辑软件“画图”中进行编辑修改

17. ________是指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

A.系统软件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操作系统  D.应用软件

18. 在Internet上,FTP指的是________。

A.互联网协议 B.文件控制协议 C.文件传输协议 D.以上都不对

19. 计算机中的文件名一般由主文件名与扩展名组成,它们用________符号分隔。

A.,   B.:   C.;    D..

20. 关于文件名下面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文件名中允许使用汉字    B.文件名中允许使用多个圆点分隔符

C.文件名中允许使用空格    D.文件名中允许使用“/”

21. 一张CDROM光盘的容量一般有________多字节。

A.200M  B.400M  C.600M D.1G

22. 某文件的文件名是,这个文件的主文件名是________。

A.GH   B.GH.AVI C.GH.AVI.TXT  D.

23. 下列IP地址中,合法的IP地址是________。

A.202:196:112:50  B.202、196、112、50  C.202,196,112,50  D.202.196.112.50

24. 下面哪项操作能用键盘完成复制和粘贴________。

A.Ctrl+V,Ctrl+C B.Ctrl+C,Ctrl+X C.Ctrl+C,Ctrl+V  D.Ctrl+V,Ctrl+X

25. 一般情况下,硬盘会分成几个逻辑盘,第一个逻辑驱动盘的符号是________。

A.A   B.B    C.C    D.D

26. 位图文件的扩展名是________。

27. 下面________是可执行文件。  A.GIF  B.JPG   C.BMP   D.PRG

A.UC.PRG  B.  C.UC.BMP  D.UC.TXT

28. 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

A.增大容量  B.共享资源  C.加快计算  D.节省人力

29. 在网络的域名中,cn代表________。

A.加拿大   B.中国    C.联合国   D.美国

30. 下面________不是声音文件。

A.BC.WAV   B.BC.MID   C.BC.TXT   D.BC.WMA

31. 一个文件路径名为C:BACKUP extl293.txt,其中BACKUP是一个_________。

A.文件夹   B.根文件夹  C.文件    D.文。

篇2:高中会考英语作文

I always have many thoughts in my mind, like I will finish my homework quickly and then go out for fun, but the truth is that I will not finish it until the last minute. Yesterday, my uncle came to visit my parents, he just finished his trip in Vietnam. My uncle is my hero, he has traveled many places and I dream to be a man like him. I asked my uncle how he prepared for his trip, he said he just booked the ticket and the hotel and scanned the tourist information, then he would to there without hesitation. He said most people had planned a lot, but in the end, they would miss the trip and then gave up. Actually, action works much better than thoughts, because only when you face the problem, you will know how to fix.

在我的脑海里总是有许多想法,比如我会很快完成作业,然后出去玩,但事实是,我直到最后一刻才会完成。昨天,我的叔叔来看望我的父母,他最近完成了在越南的旅行。叔叔是我的英雄,他走了很多地方,我梦想成为像他这样的人。我问叔叔他如何准备他的旅行,他说他只是预定了机票和酒店,扫描下旅游信息,然后就会毫不犹豫出发了。他说大多数人计划很多,但最后,他们会错过旅行,然后放弃了。事实上,行动比想法更加有效,因为只有当你面对问题时,你才会知道如何解决。

篇3:高中会考英语作文

As the saying that it i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people are advocated to learn all their lives. Today the world is changing fast, if we get satisfied and stop to improve ourselves, then we will be kicked out soon, so self-improvement are in need of. Reading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get improved. Books provide us all kinds of knowledge, we can know better about the world and make ourselves the smart persons. Another way is to go to the gym. Doing exercise not only makes us look perfect, but also helps us live the healthy lifestyle. So many people work in the office and don’t have the time to exercise, so they get sick easily. Only the strong body can make people live well. Reading and taking exercise are the best ways to get self-improvement, it also cost less.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们提倡终身学习。今天世界变化得很快,如果我们因为满足而去停止提高自己,那么我们很快就会被淘汰,所以自我增值是迫在眉睫。阅读是增值的最有效方式。书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使得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世界,让自己成为聪明的人。另一种方法是去健身,锻炼不仅让我们看起来完美,同时也帮助我们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在办公室工作,没有时间运动,所以他们很容易生病。只有强壮的身体可以让人过得好。阅读和锻炼是自我增值最好的方法,也是最便宜得方式。

篇4: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

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

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除极点都是15每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约1度每天

近日点最快

远日点最慢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

地震波

传播介质

通过莫霍界面

通过古登堡界面

纵波P

固液气

明显加快

突然下降

横波S

固体

明显加快

突然消失

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

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地幔2900km、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

所受的力

最后风向

近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成一个夹角

高空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平行

常见天气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雨区域

举例

冷锋

晴朗,温高压低

阴雨大风天气

晴朗温低压高

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冬天冷空气南下,沙尘暴

暖峰

晴朗,温低压高

连续性降雨

晴朗温高压低

锋前

 

常见天气

气压状况

运动方向

对应天气

典型天气

气旋

中间低,四周高

北逆南顺

阴雨天气

夏季南方的暴雨台风

反气旋

中间高,四周低

北顺南逆

晴朗干燥

长江伏旱、秋高气爽天气

气压分布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夏季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气候特点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气流上升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暖多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

全年温暖湿润

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季风)

南亚地区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夏季: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20到35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夏季:东南风 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

冬季:西北风

温带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35到55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东南分

冬季: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2温度的变化3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

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最稳定)、大气降水(东部地区最主要)、冰川补给(西部地区)、季节性积雪(东北地区)、湖泊水

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场(四大渔场,秘鲁渔场原因不同,其他原因相同)、航海、污染物的扩散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多年的平均径流量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水资源对经济影响:数量影响经济规模,质量影响经济效益。

现在水资源利用出现的问题:数量,随人口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

质量,人类生产生活排污不断增多

面对措施 开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放射元素衰变。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最主要)、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表现形式:风化(岩石的破碎、根劈作用)、侵蚀(V和U型河流、风蚀蘑菇、海蚀柱、角峰和冰斗、黄土高原现在的地貌、喀斯特地貌)搬运、堆积(新月型沙丘、黄土高原、三角洲平原、河漫彈滩平原、洪积冲积平原、沙滩、冰期平原)

地质构造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貌

未侵蚀

侵蚀后

背斜

向上供起

中间老,两侧新

山岭

山谷(顶部张力破碎,被侵蚀

向斜

向下弯曲

中间新,两侧老

谷地

山岭(轴部受到挤压坚实不易侵蚀)

断层

地壳运动压力超过岩石承受力,岩石发生破碎发生位移

华山、泰山、庐山

(上升)

汾河、渭河谷底

(下降)

岩石圈:把地球分成了六大板块,而不是地壳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输方式(公路或铁路)线路的分布(河谷)、延伸方向(弯曲)

河流地貌类型

上游

中游

下游

侵蚀地貌

V(溯源、下蚀)

弯曲(侧蚀为主)

U(侧蚀)

堆积地貌

洪积冲击平原

凹岸侵蚀,岸堆积凸 河漫滩平原

河口三角洲

聚落的分布:越往河流下游城市越密集。原因:地形平坦利于基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理环境的六个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产生的新功能

生产功能:光合作用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平衡功能:二氧化碳的吸收

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

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布规律

产生基础

水平方向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垂直方向

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

看此图要求:结合洋流图、气候类型图、和自然带,能准确的说出图中的地理信息。

画出图二中的七个气压低和六个风带

第一节 人口数量变化

1. 决定性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 其他影响因素:人口基数。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构成指标和类型:

① 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 类型: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发达国家)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① 二战前,伴随地理大发现,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② 二战后,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地区

成立到80年代

计划经济

有计划、有组织

东北

80年代以后

改革开放

自发,数量大

农村到城市,内地沿海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

政治、文化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的合理容量

正相关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

反相关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二.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估计值不确定。 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主要功能分区:

① 住宅区: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化: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② 商业区:位置:市中心、干道两侧或街角路口。

形状:点状、条状。特殊形式:CBD中心商务区。特点: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 工业区:运输量大 → 寻求交通便捷的地带 →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形成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等。

⑴ 经济因素:① 距市中心远近② 交通便捷程度 ⑵ 社会因素 ⑶ 历史因素

⑷ 行政因素:如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多是先建基础设施后招商引资。

付租水平:商业区变化最急剧,工业区变化最和缓。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等级划分标准:

① 超级大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② 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

③ 大城市:人口50~100万④ 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

⑤ 小城市:人口20万以下⑥ 城镇型居民点: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彼此间间隔越大

城市发展的条件:地形、资源、交通。

第三节 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人口增加,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增加(衡量城市化高低标准)。

城市化发展特点:

1、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2.发达国家起步早3.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较低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过快的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

建设生态城市:节能建筑,绿色交通,与自然协调。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① 绝对区位:该事物所在的位置,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② 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空间联系,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交通运输。

农业地

域类型

混合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分布地区(国家)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亚洲季风区(东亚、东南亚

、南亚)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干旱、半干旱区

牧牛(美国、澳大利亚)牧羊(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大城市周围地区

作物(或畜种)

小麦、羊(玉米、猪、牛)

水稻

小麦、玉米

牛、羊

奶牛

典例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美国中部平原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西欧

区位

自然: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经: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机械化科技水平高;政策鼓励扶持;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自然: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

社经: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生活习惯种植历史悠久;饮食习惯喜事大米

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社经:地广人稀;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饲料因素:

①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②气候温和潮湿

多雨多雾,日照少,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市场因素:

①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

②人们饮食习惯

机械化程度高,缓解了劳动力不足

特点

家庭农场经营;划区轮作;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P46)

①小农经营

②单场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科技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大

①生产规模大

②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高

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措施

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

①适度规模经营

②控制人口数量

③加快机械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④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①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区,实行休耕,轮作

②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P50)

①培育良种牛

②改善交通条件

③开辟水源

④种植饲料

动物疫病的防治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的区位选择

导向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因

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谁是老土运动员 水 市场 劳动力 土地 运输 动力 原料

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

 

鞍钢

宝钢

交通因素

铁路运输便利

水陆交通便捷

主导因素

原料、燃料

市场和交通

地位

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

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

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环境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污染程度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储

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处

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扶梯废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钢铁厂、发电厂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集聚与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空间利用上的关系

工业集聚

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优点: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迎合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传统工业

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典例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的欧洲中部和北部工业区

地位

在各国以致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

问题

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

发展

3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

德国鲁尔工业区

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

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

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相关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产品面向世界

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文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1) 短途运输公路占优势,长途运输水运成本最低。

(2) 管道运输的特殊性: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对密度的影响: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 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优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被动适应环境(生产力水平低下)。

2、农业文明时期:对抗环境(生产力水平很大提高)。

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环境。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地关系模式图

三、可持续发展

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要求)。

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RS(遥感)主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 →传感器(最重要)→ 遥感地面系统 → 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GIS(地理信息系统)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森林分布

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雨林的保护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 市场广阔 ③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① 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 调整产业结构;③ “三废”的治理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① 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② 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③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流域的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四、区域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① 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 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③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

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③ 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④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问题与对策

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

②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五、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③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何准备会考地理

多看课本,课本中很多知识可能自认为已经记住了,但是地理知识点多,需要不断看书,防止遗忘。

2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地理知识点相对来较多,需要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才能运用。

3做一个复习计划。对于会考前的学生,应该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按章节进行复习。注意复习进度。

4准备一个错题本,及时看看错题,没掌握住的知识点及时掌握。这样可以查缺补漏,不断完善。

5注意知识点运用类题目。目前考试题目灵活多样,注意知识点灵活运用类题目,学会活学活用。

6复习的时候更要注意答题技巧,分析题目。材料解析题目没有死记硬背的题目,都需要灵活分析,运用课本知识点,所以注意答题技巧,训练答题技巧。

篇5:高中会考化学知识点

化学性质

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

第一种可能为与Cl- 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O3

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

① 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② 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

③ S2O32- 离子方程式:S2O32- +2H+=S↓+SO2↑+H2O

④ 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

⑤ AlO2- 离子方程式:AlO2- +H+ +H2O==Al(O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

①浓硫酸与Cu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②实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

③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④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⑤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

⑥胆矾中加浓硫酸—— 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① 显两性的物质:Al、Al2O3、Al(OH)3

② 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NH4)2S 等。

③ 弱酸的酸式盐:NaHS、NaHCO3、NaHSO3等。

④ 氨基酸。

⑤ 若题目不指定强碱是NaOH,则用Ba(OH)2, Na2CO3、Na2SO3也可以。

7、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

8、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10、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检验Cl2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和SO2,但通入过量气体时沉淀又消失,鉴别用品红。

12、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F2、Cl2、Br2(g)、NO2、O2、O3;具有强或较强还原性的气体:H2S、H2、CO、NH3、HI、HBr、HCl、NO,但其中H2、CO、HCl、NO、SO2能用浓硫酸干燥;SO2和N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3、与水可反应的气体:Cl2、F2、NO2、Br2(g)、CO2、SO2、NH3;其中Cl2、NO2、Br2(g)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都是歧化反应),只有F2与水剧烈反应产生O2。

14、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Cl2、NO2、Br2(g)、O3。

15、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H2S、SO2、C2H4、C2H2、其它不饱和有机气体。

16、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SO2;NO2。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NO2等氮氧化物和烃类;

导致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氟氯烃(俗称氟利昂)和NO等氮氧化物;

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和CH4等烃;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的气体是:CO和NO。

17、可用作致冷剂或冷冻剂的气体:CO2、NH3、N2。

18、用作大棚植物气肥的气体:CO2。

19、被称做地球保护伞的气体:O3。

20、用做自来水消毒的气体:Cl2

篇6:高中会考物理知识点

第2章直线运动

一、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

(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

3、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

如:5点正、9点、7点30是时刻,45分钟、3小时是时间间隔;

4、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相线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线段表示;路程:描述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

(1)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路程为零,位移一定为零;

(2)只有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质点的位移才等于路程;

(3)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3)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4)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加速度等于速度改变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2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1)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

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2as=vt2-v02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三、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静止下落的物体所作的运动;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论:2gh=vt2

篇7:高中理科会考复习资料

一、力

1. 力的矢量性(A)

2. 重力(A)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3. 重心(A)

4. 形变和弹力(A) 形变:物体的伸长、缩短、弯曲等等,总之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他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5. 滑动摩擦力(A)F=μFN

6. 静摩擦力(A) 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两物体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7. 力的合成和分解(A)

8.平行四边形定则(B) [附:坐标法]

9. 共点力的平衡(B)(∑F=0;a=0)

二、直线运动

1. 参考系(A)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2. 质点(A)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3. 位移和路程(A) 表示质点的位置的变动的物理量叫做位移,位移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4.平均速度(A) s,在编直线运动中,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求t

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哪段时间来说的。

5. 瞬时速度(A)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6. 速率(A)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它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

vt v02s12,vt v0 at,vt2 v0 2as,s v0 (vt v0)t,a 2 2tt

1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位移公式:s v0t at2;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改变的,他在时间t2

v vt内的平均速度 0 27. 加速度(B) a

9.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和v-t图像(A)

1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A)

11. 自由落体运动(A)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12. 重力加速度(B) g 2s t2

三、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A)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定律)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2. 牛顿第二定律(B)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F=ma。

3. 牛顿第三定律(B)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4. 国际单位制(SI)中的力学单位(A)

5. 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A)P66

篇8:励志名言关于高中会考

1、我自律我自信,不放弃能成功。

2、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3、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4、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

5、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6、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遇事问个为什么。

7、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

8、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9、人的一生,应当像这美丽的花,自己无所求,而却给人间以美。

1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11、十年磨剑为一搏,六月试锋现真我。

12、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付出与获得是成正比的。

1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4、不懂放弃,等于固执;不能坚持,等于放弃目标。最聪明的做法是:不该坚持的,必须放弃!

15、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16、播种善良的种子,收获高尚的品格。

17、穷不一定思变,应该是思富思变。

18、在宁静的环境,悠闲的心情静静地读书,是人生最有味的享受。

19、用爱生活,你会使自己幸福!用爱工作,你会使很多人幸福!

20、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才能看见这世上最美的风景,与其为小事与人纠缠不清,不如另辟蹊径。

21、既然输在起点,不要放弃,那就冲刺中间,赢在终点!

22、回忆很美,尽管过程艰辛:也许结果总有遗憾,但我们无愧于心。

2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24、让结局不留遗憾,让过程更加完美。

25、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26、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27、想要懂得今天就必须研究昨天。

28、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29、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

30、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31、人是铁,饭是钢,冲刺艺考靠营养!

3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33、中举夺魁终报喜,寒窗苦渡谱宏图。

34、高考只是一场考试,选择在自己手里。

35、愿明天高考顺利,心想事成,考上理想学校,加油加油!

3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37、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38、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

39、高考考场是人生舞台,我们要做自己的偶像。

40、自信自律,求实创新。

41、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42、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43、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44、三更火,五更鸡,须眉仗笔写华章。

45、高考只有一次,但求无怨无悔。

46、两眼一睁,开始竞争!

47、只有不努力的学生,没有读不了书的学生。

48、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越努力越幸运。

49、只有你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品尝人生的五味杂全!

50、决战高考,改变命运。

51、不管追求什么目标,都应坚持不懈。

52、苦海有涯。而学无涯,志者战高考,惰者畏高考。

53、复自己的习,让别人紧张去吧!

54、命运任飞翔,智慧更高远。

55、即使身处地狱,也要仰望天堂。

56、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祝愿你高考成功!

57、走过高考,前面是一片新天地。

58、向竞争挑战,向压力挑战,更要向自己挑战时间就是一切。

59、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60、高考不退却,逆袭全世界。

61.一年始有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

62.错过银钱犹之可,错过光阴无处寻。

63.河水泉源千年在,青春一去不再来。

64.人生光阴易逝,早定成器日期。

65.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66.花开初放在春天,人的风华在少年。

67.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68.好花难种不常开,少年易老不重来。

69.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

70.急急光阴似流水,等闲白了少年头。

71.流水源泉千年在,光阴一去不回来。

72.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73.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74.时光容易过,半点不由人。

75.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

76.贪睡的猫一定抓不到老鼠,浪费时间的人不会有收获。

77.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78.一青一黄是一年,一黑一白是一天。

79.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一场空。

80.盲人无白天,醉鬼无时间。

81.水流东海不回头,误了青春枉发愁。

82.道路依然还照旧,时光更改不似先。

83.丢掉黄金能够找,失去光阴无处寻。

84.时间是阳伟大、公正的裁判。

85.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篇9:高中会考英语作文句子推荐

1. Typical of the grassland dwellers of the continent is the American antelope, or pronghorn. 美洲羚羊,或称叉角羚,是该大陆典型的草原动物。

2. Of the millions who saw Haley’s comet in 1986, how many people will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it retur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1986年看见哈雷慧星的千百万人当中,有多少人能够长寿到足以目睹它在二十一世纪的回归呢?

3. Anthropologists have discovered that fear, happiness, sadness, and surprise are universally reflected in facial expressions.人类学家们已经发现,恐惧,快乐,悲伤和惊奇都会行之于色,这在全人类是共通的。

4. Because of its irritating effect on humans, the use of phenol as a general antiseptic has been largely discontinued. 由于苯酚对人体带有刺激性作用,它基本上已不再被当作常用的防腐剂了。

5. In group to remain in existence, a profit-making organization must, in the long run, produce something consumers consider useful or desirable.任何盈利组织若要生存,最终都必须生产出消费者可用或需要的产品。

6. The greater the population there is in a locality, the greater the need there is for water, transportation, and disposal of refuse. 一个地方的人口越多,其对水,交通和垃圾处理的需求就会越大。

7.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write simply, directly, and effectively than to employ flowery but vague expressions that only obscure one’s meaning. 简明,直接,有力的写作难于花哨,含混而意义模糊的表达。

8. With modern offices becoming more mechanized, designers are attempting to personalize them with warmer, less severe interiors. 随着现代办公室的日益自动化,设计师们正试图利用较为温暖而不太严肃的内部装饰来使其具有亲切感。

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bel and slander is that libel is printed while slander is spoken. 诽谤和流言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书面的,而后者是口头的。

10. The knee is the joints where the thigh bone meets the large bone of the lower leg. 膝盖是大腿骨和小腿胫的连接处。

11. Acids are chemical compounds that, in water solution, have a sharp taste, a corrosive action on metals, and the ability to turn certain blue vegetable dyes red. 酸是一种化合物,它在溶于水时具有强烈的气味和对金属的腐蚀性,并且能够使某些蓝色植物染料变红。

12. Billie Holiday’s reputation as a great jazz-blues singer rests on her ability to give emotional depth to her songs. Billie Holiday’s作为一个爵士布鲁斯乐杰出歌手的名声建立在能够赋予歌曲感情深度的能力。

篇10:高中会考生物实验知识点

高中会考生物实验知识点

实验一 低倍镜、高倍镜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答:(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5、总结:四个比例关系

a.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正好与之相反。

b.物镜头放大倍数与玻片距离:倍数越大(镜头长)距离越近。

c.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d.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葡萄糖+ Cu ( OH )2 葡萄糖酸 +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二、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可溶性糖的鉴定

a.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 ( OH ) 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

b. 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甲、乙液分别加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 ( OH ) 2生成。

2、蛋白质的鉴定

a. A液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先加NaOH溶液,为Cu2+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的环境。A、B液混装或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 ( OH ) 2沉淀,而失效。

b、CuSO4溶液不能多加;否则CuSO4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颜色。

c. 蛋清要先稀释;如果稀释不够,在实验中蛋清粘在试管壁,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易洗干净。

3、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区别:

验三: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

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实验四: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实验材料: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用这样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就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

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一、实验原理

1.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

2.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3.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二、实验材料

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

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三、讨论

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

答:不是。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答: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

实验六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实验原理:

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也可用水绵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

质壁分离的方法(引流法):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然后,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即可。

质壁分离复原的方法:改用清水实验。

三、讨论

1.如果将上述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答:表皮细胞维持原状,因为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为什么?

答:不会。因为红细胞不具细胞壁。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

1、生物是一个偏文的学科,因此有些知识点一定要记扎实,“当背则背”,没有商量的余地。它不像数学、物理,掌握一个公式、定理,就能在做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生物往往会要求你一字不差的答出某概念,比如,问:能释放抗体的细胞是什么?答案应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亦可),但不可以答“B细胞”,又如,问:少量生长素可促进生长,过量生长素会抑制生长,这种现象说明?应答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答“双重性”就一分也没有唉。因为严密是生物科的特点,一个概念,差之毫厘的结果---往往是谬以千里。这又恰恰体现了理科科目的严谨。

2、要准备一个错题本。时间不够,可以将改正后的答案抄在即时贴上--然后附在卷子上 ,可以是左上角(总之要醒目),然后定期装订一下卷子就OK了,这样不用抄题,能节省宝贵时间。再者,改错时写完标准答案,要是能加一两句总结或反思就更好了。不要放过任何错过的题,当时解决的越彻底越好。只有这样考试才不会犯类似错误,才更有资本冲击满分。

3、实验题是较难得满分的题型,它开放性较强,出题很灵活。但也有法可依:

1)认真复习书中的实验,学习常用的方法。

例如:孟德尔的测交试验---演绎推理法,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精子和卵的形成过程提出推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法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同位素标记法验证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学生探究实验)---控制单一变量法其中最后一种方法常设考点,可见教材实验的重要性。

2)认真阅读题干,区分好“探究”、“证明”探究题比证明题要开放,答题注意:加入相同浓度的、等量的、用生长状态(长势)相同的植株等等缜密术语的使用。

4、识图题。

注意横纵坐标、交点、拐点、走势、正负半轴所表示的含义。平时要善于总结:种间关系--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寄生的图、光合+呼吸的图(区分好“净光合”即真实光合与表观光合,主要从坐标轴正负判断)等都很重点。

篇11:高中理科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历史条件——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②政治上:国民党反动政府已推翻;③思想上: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④人心向背: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二)成立过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9.北平)(建国准备)——⑴中心议题:是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⑵主要内容: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及各方面政策的总原则;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④决定改北平为北京,定为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⑶、意义:初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2、成立——⑴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1949年10月1日)。内容: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兼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⑵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三)历史意义——国内意义:①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②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国际意义: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政权的斗争

1、追歼残敌、统一大陆: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全国领土全部解放(祖国大陆全部解放)。

2、抗美援朝(1950.10~1953.7)——①背景目的: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以美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威胁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过程:1950年10月,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美国被迫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以美军的失败而告终。③意义: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土地改革(1950夏~1952年底)——①、原因: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满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的要求,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②、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③、特点: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这有利于减少土改运动的阻力,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孤立地主阶级。④意义: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4、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月10月至1951年)——原因:反革命分子的破坏,威胁新政权。成效:基本上肃清了大陆上的反革命残余势力,社会秩序空前安定,有力配合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5、“三反”“五反”运动(1951年)——(1)原因:不法资本家的猖狂进攻;贪污浪费现象的出现。(2)内容:三反是在国家机关和企业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是在私营企业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3)意义: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五反运动打退了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开始建立了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

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1、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形势——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四大家族的大肆搜括;内战的严重破坏。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及作用:⑴、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2)、稳定物价(背景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局面。投机商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抢购物资,倒卖银元,使物价飞涨,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经济运行规律目的在于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安定人心,恢复经济正常运行秩序。实质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统一财经——稳定物价,经过“银元之战”(行政手段)和“米棉之战”(经济手段),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使人民政府赢得了人民的信任。统一财经,初步确立了以中央集中统一为主的财经管理体制,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到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经开始好转。(3)⑶、合理调整工商业(1950年上半年)——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⑷、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在农村,土地改革后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在工矿企业,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提高农民和工人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3、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意义: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表现—工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最高水平。市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4、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中的劳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鞍钢工人孟泰,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

篇12:高中理科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提出(1953)——(1)背景:国民经济恢复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2)时间:1953年。(3)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特点:实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5)实质:使生产关系的公有制成为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1)时间:1953年~1957年,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布局上集中在东北地区。(4)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①工矿业成就突出,建成了500多个重要项目。鞍钢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②农业生产任务也按计划完成。③交通运输业,铁路(宝成、鹰厦);公路(康藏、青藏、新藏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武汉长江大桥。④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⑤劳模-工业(王崇伦、赵梦桃);农业(李顺达)。

(三)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1、三大改造——①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原则是自愿互利;方法是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形式是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实质是把生产资料个体农民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致同农业。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是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发展为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政策是赎买政策。

2、历史意义: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年秋北京)——(1)内容:首要任务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③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意义)。(3)影响:人大召开表明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政协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发挥作用。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1984年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篇13:山东高中会考网上缴费通知

考试实行网上缴费。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点击“考试费用支付”缴纳报名考试费,缴费成功即完成网上报名工作。未成功缴纳考试费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不能参加本次考试。

报名考试费标准执行《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财政厅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收费标准的复函》(鲁价费函108号)规定,即每科次16元。

考生报名分为网上信息核对、网上报名和考试费用支付三个阶段:

◆ 阶段一:20xx年3月28-31日考生登录报名系统,考籍基本信息核对;

◆ 阶段二:20xx年4月8-15日考生登录报名系统,进行考试科目报考;

◆ 阶段三:20xx年4月19-28日已成功报考科目的考生通过网上报名系统缴纳考试费用。

◆ 咨询电话:0531-86064017; 0531-86064018 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00

篇14:安徽高中会考语文知识点

安徽高中会考语文知识点1:基础知识(词语、成语、病句)

复习要点:

①落实近义词的区别,积累常见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②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判断方法。

复习措施:

①加强练习,最好能每天在课堂上完成一套基础知识小练习。做好错题小结,进行练习反思。

②运用联想的方法,在比较中记忆、积累,将无序的字词有序化。

③熟悉病句的六种类型。收集各种典型病句。

④借助错题小结,反复训练常错的病句类型。

1、词语题(包括成语和熟语)

词语辨析:

①有相同和不同语素的,重点分析不同语素。

②没有相同语素的,重点分析具体语境。

熟语:注意感情色彩、使用范围、使用对象。

2、病句辨析题

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方法:①检查句子主干,看是否成分残缺。

②推敲词语运用,看是否搭配不当。

③心里默读,看是否有句式混用或语序不当。

④综合思考,看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安徽高中会考语文知识点2:语言运用专题

语言运用题的考试内容有语段压缩、语句扩展、句子仿写、句式转换、图文转换、病句修改、句子排序、修辞手法等等。做题的技巧是审好题干,照章办事。

复习要点:

①复习语用的各种基本题型及解题要领。

②收集近年来出现的语用新题型,预测题型变化的趋势。

复习措施:

①精选语用典型题目,在练习中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要领。

②加大“压缩语段”“句式变换”“语言连贯”“图文转换”等易错考点的练习力度,在练习中总结方法,提高能力。

③多积累优美词句,以应对仿写、修辞等题型的考查。

安徽高中会考语文知识点3:名句默写

复习要点:

①落实高中必背篇目的背诵和默写。

②收集常见名句,适度扩大积累范围。

复习措施:

①挖空填写,做到篇篇落实。

②挑选重要名句,做到句句落实,字字落实。

③收集常错句子,反复练习。

④利用早读、周五下午的自习课,强化练习。

要求背诵的诗文,要不折不扣背诵。对有些“名句名篇”,不仅要熟练背诵,而且要准确默写。

安徽高中会考语文知识点4:文言文

复习要点:

①落实120个常见实词、18个常考虚词的复习。

②掌握直译的方法。

复习措施:

①课内文言文挖空解释,落实课内重要的实词虚词。

②精选文言文段,保证每周2篇的阅读量,在课外阅读中进一步积累实词。

③精选考点集中的语段(句子),训练学生的直译能力。

掌握重点的实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诵读并通译所有文言文,尽最大能力感知文句的节奏;熟悉18个虚词的一般用法;背诵并默写考纲要求的文段。先看题,尤其是最后一题,有些题一看就知道答案;然后读文章,推敲。文言文复习要以课本为主,对已经讲过的文言段子要熟读掌握。

安徽高中会考语文知识点5:诗词鉴赏

复习要点:

①把握读懂诗词、体味诗人思想情感的方法。

②掌握常见的诗词艺术手法。

③掌握诗词鉴赏术语,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复习措施:

①选择经典诗歌,在阅读中掌握读懂诗词的方法。

②将诗歌按内容(风格)分类鉴赏,掌握各类诗词的一些规律特征。

③进行鉴赏技巧的总结、分析和点拨,学会鉴赏诗词的基本流程。

掌握一般理论,诗歌体裁(古体诗、今体诗 律诗、绝句)、诗歌题材(怀乡、思友、征旅、怀古等)、表现手法、语言特点、作家风格、常见意象等,要求对理论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简单记忆。

方法:

①阅读——看有效信息(注释、题目、作家、诗眼、诗歌内容、问题提示),注意从“景”、“情”、“理”、“趣”几方面剖析诗歌。

②作答——问什么,答什么,贯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题规范要求。牢记运用有关诗歌理论知识,用术语作答。

安徽高中会考语文知识点6:阅读

复习要点:

①掌握整体把握文意,读懂文章的方法。

②掌握“理解关键词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作者观点”“赏析表达技巧”“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等常见考点的方法。

③培养审题、答题的习惯。

④了解常见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

复习措施:

①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升阅读理解力。

②精选文段,掌握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小小说等文体的阅读要领。

③精选练习,在练习中落实常见考点的思路流程和解题技巧。

④分析参考答案,重视阅读练习的反思,规范答案表述。

现代文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同学们总感到无从下手,得分较低;而复习起来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复习中要加强对现代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

答好现代文阅读试题必要前提:①明确文体特征,整体把握主旨;②掌握各种手法,构建知识体系;③指导答题技巧,总结答题模式;④分析题干内涵,明确问题指向。

安徽高中会考语文知识点7:作文

复习要点:

①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

②有效论述的训练

③整理与运用材料的训练

④强化文采的训练

⑤发展等级能力的训练

⑥写作提纲的训练

复习措施:

①专项训练与定时作文的结合。

②读与写的结合,阅读时,多读优秀文章,多积累精彩文段,写作中,多模仿,多借鉴。

③练习与修改的结合。进行适度的写作练习,主动修改,在不断修改中提升写作能力。

1、审题包括审视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语”“提示语”“要求语”,从几个方面统一立意,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材料语”与“提示语”往往是作文角度切入的启发点,要建立起两者的内在关系。不妨运用“划分层次——概括大意”的方法找到两者的对应点。

2、构思:①从大脑中探索意象、事例、古诗名言、精彩文段(教材;素材本;现实生活);②筛选,尽量做到古今中外正反点面都全。③安排顺序。

3、行文行文是重中之重,而扣题尤为重要。篇首应当在50一100字提出鲜明的观点,开门见山让读者明确无误掌握文章立意;中间部分的扣题也必须明确,段首或者段中应该都有相关信息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文章没有跑题! 最好方法是对每段的段首都进行草拟;结尾的扣题其实是对篇首的回应,要么是重申强调,要么是升华深化,要么是留有余韵。

4、书写:①字体清晰,标点正确;②字数要求要达到,以750—800字为宜。

篇15: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7章复习要点

1.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分裂生殖,营养繁殖

2. 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有丝分裂后期的特点

3.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前期形成纺锤丝方式不同,植物两极直接发出,动物由中心体发出;末期形成子细胞方式不同,植物赤道面位置形成细胞板,在转变成细胞壁,把细胞一分为二,动物赤道面位置细胞膜内陷,缢缩成两个子细胞

4. 细胞分裂后的三种状态?(各举一例)不增殖细胞(神经细胞)、暂不增殖细胞(肝、肾细胞)、增殖细胞(动物骨髓细胞)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篇16:高中文科数学会考知识点

1常用数学公式表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X1X2=c/a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0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公式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公式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了解了文科数学的常用公式,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文科数学的知识点。

篇17:高中文科数学会考知识点

一、《集合》

集合概念不定义,属性相同来相聚;内有子交并补集,运算结果是集合。

集合元素三特征,互异无序确定性;集合元素尽相同,两个集合才相等。

书写规范符号化,表示列举描述法;描述法中花括号,对象xy须看清。

数集点集须留意,点集本是实数对;元素集合讲属于,集合之间谈包含。

0和空集不相同,正确区分才成功;运算如果有难处,文氏数轴来相助。

二、《常用逻辑用语》

真假能判是命题,条件结论很清晰;命题形式有四种,分成两双同真假。

若p则q真命题,p和q充分条件;q是p必要条件,原逆皆真称充要。

判断条件有三法,举出反例定义法;;由小推大集合法,逆否命题等价法。

逻辑连词或且非,或命题一真即真;且命题一假即假,非命题真假相反。

且命题的否定式,否定式的或命题;或命题的否定式,否定式的且命题。

量词一般有两个,全称量词所有的;存在量词有一个,全称特称两命题。

全称命题否定式,特称命题肯定式;含有量词否定式,改写量词否结论。

三、《函数概念》

函数结构三要素,值域法则定义域;函数形式有三法,列表图像解析法。

特殊函数有三种,分段组合和复合;定义域的要求多,分式分母不为0。

偶次方根须非负,0的次方要为正;底数非1为正数,零和负数无对数。

正切函数脚不直,数列序号正整数;多个函数求交集,实际意义须满足。

函数值域的求法,配方图像定义法;部分整体观察法,换元代入单调法。

分离常数判别式,均值定理不等法;怎样去求解析式,题目常考两性式。

抽象函数解析式,代入换元配凑法,方程思想消元法;指定类型解析式,

运用待定系数法。性质奇偶用单调,观察图像最美妙;若要详细证明它,

还须将那定义抓。组合函数单调性,判断它们有法则,增加上增等于增,

增减去减等于增,减加上减等于减,减减去增等于减。复合函数单调性,

同增异减巧判断。复合函数奇偶性,偶加减偶等于偶,奇加减奇等于奇。

偶加减奇非奇偶,偶乘除偶等于偶,奇乘除奇等于偶,奇乘除偶等于奇。

周期对称两种性,观察结构最可行;内同表示周期性,内反表示对称性。

中心对称轴对称,函数还具周期性;函数零点方程根,图像交点横坐标;

函数零点有几个,画出图像看交点;两个端点都代入,相乘为负有零点。

3文科数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BA有两种可能

(1)A是B的一部分;

(2)A与B是同一集合。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

2.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篇18:高中会考动员校长讲话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时光似白驹过隙,学业如丽日中天。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里,作为高考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小高考,已悄悄地向我们走来,距离“小高考”仅剩下两个多月了。再过两个多月,你们就要走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战场,能否收获硕果,能否赢得胜利,能否创造奇迹,从现在开始的70来天,将是其中的关键。作为你们的老师,我们愿与大家风雨同舟,愿为同学们保驾护航,愿为同学们摇旗呐喊。借此机会,我想对同学们强调四点。

第一、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危机意识和使命感

尽管我们进入高二第二学期以来才一个月,距离高考的总决战还比较远,但决定总决战成败的各个战役已经展开,首当其冲的就是学业水平测试,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战役,这之前我们没有实战经验,打好这第一仗能提升士气,鼓舞信心,所以这场考试对我们非常重要,这场考试既是考验我们的信心、能力,更是考验我们应对本次考试的重视程度,这三点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态度,也就是重视程度。 对于态度问题,大家可曾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习?我为谁而学习?我的学习跟我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其实,当你想明白这些问题后,就再也不用任何人督促你学习了。可惜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去想过,更不要说想明白了。我们应该明白,我们首先是为自己学习的。这听起来可能比较自私。其实,一个家庭,一个社会,都是由每一个个体来构成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把学习搞好,把自身素质提高,这难道不也是为我们的父母吗?难道不也是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吗?

在美国一间黑人教堂的墙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在这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上帝给你的礼物,而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你是什么,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无法选择;你将成为什么,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全由你作主。通过学习改变我们的命运,通过学习提升我们品格,通过学习使我们过上幸福生活。所以,学习首先是一件个人的事情。当你想清楚这些问题了,就应该下定决心,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需要别人在你身边教育你、督促你,而要自主地努力学习。

同学们要知道,很多事情,如玩呀,看小说啊、玩游戏啊、谈恋爱呀,上了大学、到了社会上,还来得及,惟一来不及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学习,其它事情在这个时候都远不如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重要。同学们要远离浮躁,远离喧嚣。心无杂念,安下心,静下心。要牢记:是春天就要忙于春播春种,春天就应该忙春天的事情,这是智者的选择。

所以我希望所有高二同学首先能够端正态度,高度重视学业水平考试,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从现在开始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份练习卷,以充足的准备、满满的信心迎接考试。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危机意识和使命感。70天的努力必然可以换来一个好的成绩,一个更辉煌的前程,一个更理想的未来,这其实是非常划算的事。

第二、自信就是力量。

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我们都是很聪明的,我们有健壮的身体。想一想世界上还有多少残疾儿童,我们比他们幸福多了。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可挖,问题在于你肯不肯用力。我希望大家经常默默地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 事实告诉我们: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信心;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信心,有些事情才难以做到。人自信了,会激情奔放,人自信了,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

面临“小高考”,我们要给自己一点压力,适当增加压力是件好事情,有压力才有动力,水有压力才能上升,人有压力才能进步。我们要充满自信,别人能够做到的,你也一定能够做到。

第三、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了辛勤的劳动,才会有丰硕的成果,不劳而获的事情从来就是不存在的。

在这里,我想告诉同学们一个故事:一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击中了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后面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猎狗知道实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生气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解释:“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而兔子带着伤成功地逃生,回家后,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而你又是受了伤,你是怎么甩掉它的呢?”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可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回去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呀!”同学们,你是向猎狗学习,还是向兔子学习?我想,我们有些同学就像那只猎狗,并不是没有追上猎物的本事,而是只满足于尽力却没有竭尽全力。成绩差一些的同学,只要你在这一段时间里把握住所有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你的学习成绩可能很快上升,而成绩好的同学,如果你掉以轻心,也有落马的可能。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请相信: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有付出,就有回报!

第四、讲究学习方法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讲到学习方法,我要送大家四句话。

第一句话:抓住细节,提高效率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计划要做到“四要”:一要目标具体,二要切合实际,三要科学安排时间,四要抓住重点、要点,照顾一般。距离考试只有70来天了,要考9个学科,而每个学科又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中又有几个单元。内容多,而时间紧,希望同学们科学合理地分配各学科的复习时间,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每一秒钟,该做什么,要清清楚楚,并且坚定不移的执行。要学会挤时间。

一个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他总能找到时间,因为他懂得时间的点滴效应,他知道只要自己每天比别人少浪费一分钟,那么100天他就比别人多出来100分钟时间,他就可以比别人准备得更充分一点。所以他总是分秒必争。往往小小的细节能造成巨大的差异,就像同样上完一节课,有的同学只是品尝了一番,而有的同学却能完全消化掉,同样做一次作业、答一份试卷、作一道题,有的同学只是完成任务,而有的同学从中却体会良多;有的同学在早餐后进入教室,能很快地进入阅读的状态,紧张而又投入,而有的同学或是在早餐后将时间浪费在悠闲地回教室途中,或是进入教室后伏案而休,或与他人闲聊。同样下课10分钟,有的同学往往流连于走廊之上,专注于同学间的交流,或大声喧哗,或打闹、嘻笑、追逐,浑然不知上课铃响。而有的同学却在回忆巩固上堂课的内容,一天下来,不同同学之间的差距就拉开了,一学期下来,结果可想而知。同学们!抓住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便能累积巨大的成功。

第二句话:狠抓基础。学业水平测试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要抓住主干知识、核心知识来复习,坚决不做难题、偏题、怪题。学业水平测试真正体现出考基础。但话要说回来,如果我们不去学,再容易的题,也是难题。学了就懂,不学就不懂。 第三句话:紧跟着老师的计划进行复习。将个人的复习计划与老师的复习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紧跟着老师进行系统复习、归纳整理。课堂是主阵地,要提高每堂课的学习效率。该背熟的要尽早背熟。要牢记“认真”二字,不仅课堂上认真地听,作业认真地做,试卷认真地考,而且早操、课间操也要认真的做,卫生区也要认真的扫。处处认真,认真就会内化为一种力量,一种素质,从而帮助同学们获得考试的成功。

第四句话:共同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严格自律,拥有一颗积极的上进心。做好带头,切实保证班级的稳定。

纪律是你们获得良好学习环境的保证,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自由只能是相对的。这里我要告诫大家的是: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的事绝对不做,大家共同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我还要提醒大家,要相互谅解和帮助,希望大家团结携手,共同进步。

同学们,离学业遂平考试只有70来天了,这70来天可不是普通的70来天:这70来天,凝聚着多年求学的汗水;这70来天,凝结着多少亲人期待的目光;这70来天,是我们为成功人生奠基的日子;这70来天,我们会有足够的机会来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这70来天,不算长也不算短,如果同学们百倍珍惜这70来天的分分秒秒,你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同学们,是骏马,就要扬蹄飞奔;是雄鹰,就要搏击长天;是水手,就要劈波斩浪;是勇士,就要勇往直前。我衷心祝愿全体同学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旗开得胜、高奏凯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铸就学业水平测试的辉煌。最后祝愿我们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意!祝愿我们的同学们开心快乐,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

篇19:会考的语文高中知识点

会考的语文高中知识点

一、我国古典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

1、诗歌又包括诗、词、散曲等就诗说,还有古诗、律诗、绝句的分别。古诗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种种;就词说,有八百多种调子;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散曲的调子也非常丰富。

2、散文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

3、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

4、戏曲,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二、我国的古典文学已有三千年的光辉历史。

1、秦代以前,我国就有许多伟大的作品出现。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歌。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有的是讽刺诗。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伟大的诗人屈原运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以及《九歌》《九章》等作品。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这对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产生最早的历史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著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这些著作中的许多 篇章在记言记事、描写人物、论辩道理,以及结构 篇章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对后代的文学和文学都有巨大影响的《史记》。为各个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众多历史人物立传,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

(2)、汉武帝时,设立了主管音乐的机关“乐府”,采录民间歇谣,用以配乐歌唱,因此许多民歌得以保存下来。现存的汉代乐府里的民歌,多是五言诗的形式,最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是从民歌发展而成的。

(3)、东汉时期,在乐府民歌的基础上产生了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但是开始的时候,诗的产量较少。到了建安年间,有些诗人,尤其是曹植,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来抒写个人的思想感情,写了很多很好的五言诗。五言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东晋末年的诗人陶渊明,用通俗自然的语言写五言诗,赞美劳动生活,歌咏农村景物,诗的内容和风格都有清新自然的色彩。南北朝的民歌,也是因官府采录配乐而,保存下来的。南朝民歌,绝大部分是青年男女的恋歌。北朝民歌的题材相当广泛,其中《木兰诗》是我国文学的杰作。

3、唐代和宋代是我国文学的发达时期。

(1)、诗歌到了唐代,体裁完备,有古诗、律诗、绝句等等。李白的诗,嘲弄庸俗世态,反抗权贵,充满了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精神。他歌颂祖国壮丽的河山,歌颂自由生活,对于社会现象的不合理和自己才能的不得施展,表示强烈的愤慨。杜甫生活饱经忧患,比较接近人民,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_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他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揭露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他的诗富于现实主义精神,发扬了诗经、楚辞、乐府的优良传统,给后来的诗人开辟了宽广的道路。李、杜以后的大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写了十首《秦中吟》和五十首“新乐府”,意在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还有像《长恨歌》和《琵琶行》等一些久为传诵的诗。

(2)、到宋代,盛行配乐歌唱的词,词发展到极盛时期。柳永和苏拭的词,对于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南宋的辛弃疾和陆游是两个爱国诗人。这两位诗人的词,在我国文学评价很高。

(3)、唐代和宋代的散文也很发达。唐代的古文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文体改革运动。这个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主张废弃六朝以来浮华的骈俪文,写作切合实用的质朴的古文。他们的文章,平正通达,虽然号称“古文”,实际上是新体散文。到了宋代,欧阳修、王安石、苏拭等继续提倡这种古文。以后,“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就成为我国长期流行的文体。

(4)、唐代和宋代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小说也发展起来了。唐代最有名的小说是“传奇”。《柳毅传》就是唐代传奇中的佳作之一。这些小说;大都着力刻画人物形象,并且有离奇的情节和完整的结构。到了宋代,小说有了新的发展。由于都市的发达,市民阶层的扩大,这个时期出现了“平话”。

4、元、明、清三代,我国文学有了新的发展,在戏剧和小说方面,有很大的成就。

(1)、元代的杂剧形式很新颖。的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分别刻画了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不同形象,前两篇写出政治的黑暗以及妇女的厄运,后一篇写出青年男女坚决反抗礼教、争取爱情自由的精神。

(2)、明、清两代的戏曲得到迅速的发展,篇幅加长,情节增多,反映的现实生活也更为深广。的作品,如高则诚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3)、元、明、清三代的小说超过以前所有的时代,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在我国文学光辉曜目的作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用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到了清代,又产生了蒲松龄的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吴敬梓的长 篇章回小说《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儒林外史》描述科举时代读书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和一些读书人争夺功名的丑态。《红楼梦》通过贸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悲剧,以及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的变迁,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末期的腐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对于蔑视封建礼教力求发展个性的人物,表示很大的同情。《红楼梦》展现了巨大的生活画面,刻画了几十个性格极其鲜明、有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这部作品结构完整,笔法细腻,语言优美生动,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达到了艺术高峰。《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巨著。

5、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学上出现了一些反映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要求的作品。像李宝嘉的小说《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比较深刻地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黄遵宪、梁启超等也写了好些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诗歌和散文。形式的多种多样,人物形象的鲜明生动,语言精炼形象,这是我国优秀古典文学的高度艺术性的表现。我国古典文学,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三、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二、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语文最快的提高方法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

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

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

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 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希望你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篇20: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有哪些

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

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2)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点梳理

一、荒漠化

土地退化的形成

荒漠化⑴概念⑵形成⑶主要表现⑷影响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范围

地貌特点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

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学习地理的方法

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篇21:会考作文

会考作文

会考作文(一)

初二下学期是很关键的一个学期,有生物、地理会考。如果这两门课会考不及格,你这一生将无法踏入高中的门槛。

周一至周五,地理,生物。地理,生物。都反反复复的循环上着课。复习资料那么一堆,每天光背这些都累得腰酸背痛。有时都来不及吃早饭就要拿地理或生物书背背。每天都是这样。有时候真的令人很乏味,很想放弃。但是静下心来想想,都奋斗了这么久了,努力这么久了。如果一下就放弃。在以前所作的一切是不是都没了,都毁了?前功尽弃。

所以以前也是我们也是有过这类的艰辛,不是也坚强的走过来了吗?

所以我们要为了我们的将来发展,我们先踏上这一小步。然后去踏另几大步。这样慢慢的,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早上,起床之后。照着镜子说:‘加油’一定会成功的。GOGO。这是我们班主任对我们说的。他提倡我们都这样做。给自己鼓起。虽然这个行动在外人看来是多么的幼稚,不适合初二年级的学生。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个办法很有效。可以激励人得意志,等等各个方面吧。很有效的。

失败×失败=成功,古往今来,凡成大器者大都是在最初经历失败,他们也相信会有失败,但只要敢于磨练自己,坚信希望在前方的精神,就不会阻碍一个人成功的行程。莫学农夫不敢尝试,其实人生在世不过也是匆匆如也,有人敢于拼搏,则成就梦想,即便曾经经历了如何失败,都不要感觉人生的无奈。要面向失败,那在失败的终点,则会因自己的努力而满是收获,若学农夫,不在人生路上种下一点一滴,那唯有饿死在一生的路上,终在唯一的一生中,颗粒无收!

所以会考我们加油。

会考作文(二)

最近我常常失眠,是害怕,还是恐惧?我想都是吧。因为年级会考即将来临。

考试真是那么可怕吗?对我来说,它的确可怕。眼见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会考也一步步向我逼近。原本爱说话的朋友们,都突然对学业十分认真;原本十分吵闹的教室,都变得鸦雀无声;老师也不用再喊破喉咙地叫同学们安静了。在快餐店里、教学楼下、图书馆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温习功课。最近,老师给的功课也特别多,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犹如孙悟空被如来佛掌压着般。

会考的前一天,我一大早就起来温习功课。放学之后,为了不浪费时间,我一边吃饭,一边读书,直到傍晚吃了晚饭,冲了个凉,又继续开工。那一夜,我又失眠了。

会考当天,大家都带着心惊胆战的心情走进考场。我环顾了整个考场,发现有几个同学脸上都有黑眼圈‘然后,一个严肃的老师走了进来。全班行礼后,老师便开始分考卷。()当时,大家都流着豆大的汗珠,拼命地把试题一一做完。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惊胆战的'心情过了那一天。接下来的几天,都是这样度过的。这种生活,真是无法形容。会考终于结束时,大家都如放下了包袱,心情变得十分轻松。

我觉得我已经尽了力,如果失败了,也将无怨无悔。妈妈也常常安慰我说:“只要你努力了,考不好,妈妈也不怪你。”听了之后,我的心情变得非常平静。如今,我只有耐心地等待成绩的揭晓。

会考作文(三)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令我难忘的事情,它们就好似一颗颗美丽的宝石嵌在我的心中。其中有一颗宝石它发出的光芒总是最强烈、最耀眼的,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它。

大概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吧,时间如同流水般的速度,过得很快。转眼间就迎接到了期末考试。我每天做完作业就加紧复习,过了几天,期末考试终于来了。语文试卷很简单,我大概只花了一半的时间就把它完成了。正当我想“松口气”时,无意间看到了黑板上那四个大字:“仔细检查”。我心想:我现在可不能放松,等收卷了再休息吧!于是,我原先充沛的精力就又回到了身上。果然,几个不该错的小错误和错别字就被我给“揪”了出来,并且将它们“绳之以法”了。

又过了几天,老师终于肯公布期末考试的成绩了。由于那天我来的较晚,所以当我来到座位上时,试卷早已安安静静地“躺”在了桌子上。我怕自己考得不好,一开始就不敢看分数是多少,只敢看下面的题目。但后来我又心想:“事实就是事实,谁都改变不了它。如果考得不好,也只能怪自己没有复习好。”于是,我这才有了勇气去看分数。“不会吧!”我小声又高兴地说:“我居然考了满分,这是我最好的一次成绩了。”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也许,这些宝石可能在时光的流失里,在我的记忆中慢慢的变小,光芒变弱,最后直至消失。但是,那颗光芒最强烈、耀眼的宝石在我记忆中永远都不会消失、变小、光芒变弱,它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最美丽的!

篇22: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日寇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原因:(1)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3)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4)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总结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王安石变法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农民起义

民族矛盾:宋辽、宋夏战事不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军队战斗力弱

原因:皇帝集军权、更戍法

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

原因:冗兵, 冗官, 冗费

3.庆历新政

中心:整顿吏治

结果:失败-----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失败原因)

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富国之法(理财)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作用:政府的收入增加,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2、强兵之法(整军)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军器监

作用:北宋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取士之法(教育、用人):

改革科举、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三、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评价)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积极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家军事力量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局限性:农民处境没有根本改变;不能从根本上摆脱统治危机

四、王安石变法结果

失败----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失败主要原因)

篇23:高中会考语文易错成语

高中会考语文易错成语汇总

1.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2.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3.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4.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比喻恶劣的.环境。鲍鱼:咸鱼;肆:店铺。

5.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暴:损害。殄:绝。

6.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暴:徒手搏斗。冯(píng)河:涉水过河。

7.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8.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事业的艰辛。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

9.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连动式;作谓语、宾语、补语)

10.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自己的东西不值钱舍不得扔掉)

11.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也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要注意语境:他对这个问题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前后不一致,前面说全面,后面说透彻。

12.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势险要。

篇24:高中会考地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会考地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广大考生查阅!!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 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 ) A.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 ) A.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 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 ) 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6.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 ) A. 雨后天空格外蓝 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7.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

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 )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12. 在野外识别地层先后顺序的正确方法是: ( )

A. 观察地质构造 B. 鉴别地层中的化石

C. 根据地层上下排列顺序 D. 鉴别组成岩层的物质性质

13.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是: ( )

A. 没有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 B. 城市环境不是生态系统

C. 工业发达,生产者充足 D. 分解者不足,无法自净

14. 在温带森林食物网中,有“果实→鼠→鼬→狼”食物链,为避免鼠灾,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 )

A. 人工围捕 B.对生产者进行保护而建立正常的能量流动

C. 对次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平衡

D. 对三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金字塔

15. 赤道地区水资源比副热带地区水资源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 ( )

A. 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 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 数量是有限的 D. 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16.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

A.磷矿主要集中在湖南、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

B.铁矿主要集中于辽宁、冀东和西北

C. 煤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和华中地区

D.石油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17. 图中阴影处所代表的能源,可能是: ( )

A.沼气

B.核电

C.水电

D.煤气

18. 秸秆、柴草的燃烧过程是: ( )

A.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B.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机械能转化为光能 D. 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19.下列地区农业生产与影响其发展的主要条件正确叙述的是: ( )

A.西亚两河流域的小麦、棉花取决于土壤条件

B.大庆油田附近的农副食品生产取决于市场条件

C.太湖流域的淡水渔业取决于气候条件

D.新疆的瓜果、长绒棉取决于灌溉条件【网络综合-高中会考地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 拉丁美洲地区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沙漠化太快 B. 城市化速度太快

C.工矿业发展过快 D. 人口增长过快

21. 有关发展中国家之间农业生产差异的正确叙述是: ( )

A.阿根廷和巴西等新垦区农畜产品出口较多

B.东亚和东南亚稻米产区劳动生产率较高

C.热带地区一些国家经济作物进口率较高

D.北极地区渔产品的商品率较高

22.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世界上形成的两大工业地带是: ( )

A. 西欧和美国 B. 日本和美国

C. 英国和美国 D. 澳大利亚和巴西

23. 下列工业部门受自然条件制约最明显的是: ( )

A. 航天工业 B. 食品工业

C. 水能发电 D. 石油化工

24. 关于我国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B.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能源、水源供应充足

C. 沿海工业地带矿产资源丰富

D. 陇海、兰新工业地带以钢铁工业为最重要

25.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

A.许多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B.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C.有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

26.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密度差异 B. 国家政策

C.自然资源的丰歉程度 D.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27. 在一些城市出现的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事件是由于 ( )

A.工业废气造成 B. 工业废水造成

C.汽车尾气 D. 城市垃圾造成

28. 建国初期,我国各类城市增长最快的是: ( )

A.大中城市 B. 中小城市

C.大中小城市 D. 大城市和小城市

29. 以下属于环境反馈作用的是: ( )

A.太阳耀斑增多 B. 两极极光减少

C.地球可能因CO3增多而日趋变暖

D. 森林因被砍伐而不断减少

30. 协调人类和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

A.搞好国土整治 B. 预防自然灾害

C.控制人口增长 D. 参加国际协作

二、双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不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31. 地球的“左邻右舍”是: ( )

A.木星 B. 金星

C.海王星 D. 火星

32. 右图中的数字为甲、乙、丙、丁四地7月7日各地方时正午的太阳高度,就纬度而言: ( )

A.甲地可能在北半球也可能在南半球

B. 丙地纬度肯定高于乙地

C.乙地自转线速度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甲地

篇25:高中会考地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33.当地球运行经过远日点以后几天内: ( )

A.我国长江流域开始出现梅雨天气

B. 我国华北地区出现春旱现象

C.巴西圣保罗处在少雨季节 D. 开罗的正午太阳高度日趋降低

34. 有关矿物、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石英、云母、长石是最常见造岩矿物之一

B.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而形成的变质岩

C.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矿物

D.玄武岩、花岗岩都是侵入岩

35. 由于河流补给不同,河流的汛期不同: ( )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秋

B.流域内有季节积雪的河流,常常形成春汛

C.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

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很不稳定

36. 世界上石油和水能两种常规能源都较丰富的国家或地区是: ( )

A.巴西 B. 中东 C. 俄罗斯 D. 北美

37. 有关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 )

A.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循环流动

C.生态平衡是绝对静态平衡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8. 我国改造中地产田取得良好效果的地区是: ( )

A.黄淮海平原 B. 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

39. 工业布局方式、工业中心、布局的主导因素,三者结合正确的是:( )

A.“临空型”——鲁尔区——接近原料基地

B.“煤铁复合体型”——英格兰中部地区——接近原料、能源基地

C.“临海型”——日本福山——超级油轮和巨型运输船舶

D.“临空型”——中国大庆——接近原料基地

40. 依据农业地域性特点,我国应在: ( )

A.黑龙江省种植甜菜 B. 冀中南种植棉花

C.半干旱草原地区垦荒种粮 D. 江南山区发展水稻生产

41. 关于人工制取沼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成分是甲烷 B. 投资大,技术要求低

C.原料可以就地取材 D. 不利于保护植被

42. 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人口形势十分严峻 B.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

C.我国人口如不严加控制,将会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可能会下降

43. 关于世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展中国家不存在环境问题

B. 大气、海洋、生物圈遭到污染,人类生存环境就要恶化

C.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发达国家

D.解决世界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44. 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相统一的人类活动有: ( )

A.在秦岭北坡营造梯田 B. 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

C.洞庭湖畔围湖造田 D. 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

45.平均每公顷草场养羊的头数,新西兰高于蒙古18倍多,造成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不同 B. 人口多少不同

C.市场需求量不同 D. 气候不同使草场产草量及牧草质量不同【网络综合-高中会考地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⑵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 → F(与图中含义相同)的空格内:

①石油、铜 ②烧油产生的烟尘 ③工业废液、固体废弃物 ④稻米、西红柿

⑤森林 ⑥工人、农民 ⑦酸雨腐蚀 ⑧水利工程

A: B: C: D: E: F:

55. 下图是36°N附近的某地1950年(A)和1990年(B)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⑴图中的耕地类型 是 。

⑵B图与A图相比,在土地利用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① ② 。

⑶B图与A图相比,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判断的理由是 。

⑷该地在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方面的核心问题是 ,应遵循的原则是 。

56. 读“上海及附近地区简图”,回答:

⑴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A处,因为该处:     ( )

① 距市中心近

②交通方便

③水质较好

④接近旅游区

⑵B地是宝山钢铁总厂,它的工业布局属 格局。

⑶C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从环境因素考虑,因为它属于: ( )

①基本无污染工业 ②轻度污染工业 ③严重污染工业

⑷D地正在建设 核电站(位于浙江省)

⑸E地是近郊区,应是什么农业基地: ( )

①粮食 ②棉花 ③出口作物 ④蔬菜和副食品

更多推荐

会考作文范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