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简报,本文共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简报
清明时节,哀思无限。昨日上午,郑州市“清明祭英烈”活动启动仪式在二七区幸福路小学举行。
今年“清明祭英烈”活动从3月31日开始至4月7日结束,主要是组织广大未成年人登录郑州文明网,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进行留言、献花,发表祭奠感言,表达对先烈、先贤的感恩与景仰。开展清扫烈士墓志愿服务活动,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全市各中小学学生到郑州烈士陵园、各县(市)烈士陵园和革命战争纪念地祭奠宣誓、献花,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恩怀恋等。
按照要求,活动开展过程中,郑州市将努力实现3个“百分百”: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校园网站链接100%,在校生知晓率100%,学生参与网上签名寄语活动100%。
篇2: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简报
为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增进广大中小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东坡区教育局多举措组织全区中小学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一是广泛宣传动员。要求各校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公开栏、标语横幅、班级墙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清明主题教育,介绍清明节来历和习俗,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三观”教育。
二是开展线上活动。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登录中国文明网设计的专门网页,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签名寄语,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三是组织线下实践。要求利用班队会、班团会或社会实践活动等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祭扫、献花和宣誓。组织开展家乡先贤和先烈故事讲述、征文演讲、诗歌朗诵等活动,深化拓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内涵,增进未成年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信念。
篇3: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简报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3月31日上午,中牟县岗头桥小学以传统祭奠节日为契机,以网络签名寄语为载体,开展了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
学校负责人介绍,为了深入进行革命历史和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们高尚道德情操和浓厚爱国情感,深化未成年人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该校组织全体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在“网上祭英烈”栏目以网上祭拜、献花、签名、寄语等形式祭奠先烈。
此次活动使学生们更多的了解了革命烈士、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并从中感受到无数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为了祖国的强大,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鲜血乃至生命,是他们英勇无悔的付出才使得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据了解,通过“网上祭英烈”活动,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大家对革命先烈们的深深崇敬、感恩和怀念之情。少先队员们纷纷表示:今后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和幸福生活,学习先烈的精神,继承先烈的遗志,好好学习,学好本领,锻炼好身体,长大了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4:清明祭英烈活动简报
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引导未成年人学习党史国史和英模事迹,感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近日,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通知》,在全市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一是网上开设专题。按照中央文明办统一安排部署,各地开设专门页面,并在当地文明网等相关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做好链接进入“网上祭英烈”页面。
二是开展网上祭扫活动。3月31日至4月7日,市、县区二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大中专院校组织大中小学校学生登录网站开设的网上祭英烈页面,参与网上祭拜,进行签名寄语,鞠躬献花,撰写感言体会。
三是组织网下实践活动。举办征文演讲、诗歌朗诵、主题班(队)会、团日活动,组织学生就近就便到红色旅游景区景点、革命战争纪念地、重大战役发生地或烈士陵园、烈士墓地祭扫、献花和宣誓,礼敬先烈先辈,培养爱国情感。
篇5:清明祭英烈活动简报
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增进爱国热情,增强对民族、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根据《省文明办关于运用重要时间节点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市文明委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此次清明祭英烈活动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开展“兰州娃眼中的清明”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组织未成年人登录网站,进入“兰州娃眼中的清明”页面,采用鞠躬、献花、签名、寄语等形式,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二是开展“英烈在我心中”微视频展播活动。学校、家庭组织未成年人讲述英烈故事、谈感想感悟,以视频形式送至中国文明网·兰州,在“英烈在我心中”专栏进行展播。
三是开展“微博清明祭英烈”话题讨论活动。发挥网络文明志愿者宣传队伍的作用,运用微博平台,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微博清明祭英烈”讨论活动,增强爱党、爱国意识,激发爱国情感。
四是开展纪念革命先烈活动。3月31日在兰州解放战役纪念馆举办兰州市“感怀清明追忆先烈”主题纪念活动。各学校组织学生前往兰州市烈士陵园、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革命先烈扫墓、敬献花圈,礼敬先烈先辈。
兰州电视台制作播出“感怀清明追忆先烈”主题纪念活动宣传片。
五是开展清明节日文化活动。以“清明祭英烈”为主题,开展征文演讲、诗歌朗诵、主题班(队)会等活动。邀请老战士、老党员以报告会、故事会等形式,讲述革命故事。开展“忆先贤·传家风”主题活动,制作“清明”节日小报,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学唱爱国主义歌曲,引导未成年人继承先烈遗志、激发爱国热情。
篇6:清明祭英烈活动简报
清明节将至,区文明办、区教文体局、团区委、区妇联于近日联合发文,组织全区中小学以线上、线下同步实施的形式,落实“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主题教育。这是“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之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充分挖掘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情感,引导未成年人铭记历史,学会感恩,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
据区教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主题教育主要设置5项系列内容。其中,最便捷的是线上“签名寄语”祭英烈活动,中小学生可登录中国文明网、央视网的祭奠网页,在网上向先贤先烈献花、抒写感言寄语。线下,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到英雄园、烈士陵园、烈士墓地等进行祭扫、献花和宣誓,礼敬先烈先辈,培养爱国情感。
清明节前夕,各校还将分别开展“英雄精神”宣讲活动,邀请区关工委“五老”成员进学校,请老同志们向师生宣讲“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引导青少年不忘历史,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树立为中华民族崛起的理想。同时,在各校大力开展传承革命精神“五个一”活动,即组织一场主题报告会、阅读一本红色图书、观看一部红色题材影视剧、学唱一首红色歌曲、宣讲一个红色故事,教育引导青少年升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
如今,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已经蔚然成风。在清明期间,秀洲区大力提倡网络祭奠、鲜花祭奠、植树祭奠、公祭悼念、撰写感言体会等文明祭祀活动,倡导以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以更加环保、健康、安全、文明的方式表达,营造文明祭祀的社会氛围。因此,“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主题教育也倡导网上祭祀,在线宣传红色文化和英雄精神。
区教文体局等部门希望通过开展“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主题教育,在全区中小学中进一步营造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的浓厚氛围。现阶段,全区各校正在根据各自实际积极策划具体活动内容,在落实主题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清明诗会、访春踏青、寻访民间清明习俗等活动,丰富“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教育内容。
篇7:清明祭英烈活动简报
清明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倡文明、节俭、低碳、安全的现代祭祖新风,确保清明祭祀活动安全有序进行。4月3日,巴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开展了“绿色清明,文明祭扫”志愿服务宣传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走上大街小巷,向过往居民发放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和消防安全宣传册,号召广大居民清明祭祀时不燃烧香蜡纸烛,不燃放鞭炮,防止火灾发生;以及发生森林火灾时如何自救知识,劝导广大群众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违规用火,不在山头、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点燃蜡烛、燃放鞭炮,杜绝火灾和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居民们用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方式祭奠、缅怀逝去的亲人,如献花祭祀、网上祭祀等。
同时,志愿者们还利用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向居民宣传健康科学的'祭祀理念。引导群众用文明祭祀、节俭祭祀、网上祭祀、安全祭祀的方式,表达对先祖、先贤、先烈的怀念之情。
本次活动主要倡导:秉承绿色理念,传承优良家风,让追思祭祖更“清明”;缅怀革命英烈,弘扬爱国精神,让红色基因更“鲜明”;树立安全意识,维护公共秩序,让节日氛围更“文明”。
篇8:清明祭英烈活动简报
为做好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服务管理工作,黔西市民政局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清明节祭扫“健康、安全、文明、有序”。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清明节工作督导组,负责清明节期间工作督查指导;下发《2022年清明节期间安全祭扫和服务保障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逐项分解落实;组织殡仪馆各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将工作责任层层压实到位,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强化疫情防控,努力打造健康清明。加强对辖区群众开展祭扫活动的检查指导,严格控制规模人数,严格佩戴口罩和扫两码。殡仪馆、椅子山公墓等祭扫场所通过预约,限定每日入园人数。同时,加强陵园入口、园内人流引导,减少园内停留时间,防止人员聚集。开通群众预约祭扫通道,倡导群众以预约祭扫、工作人员代为祭扫等方式祭祀。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文明祭扫环境。积极宣传殡葬政策法规和厚养薄葬、从简治丧、低碳文明祭扫的`现代祭扫理念,引导群众自觉将清明节祭扫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结合起来,营造文明和谐的祭扫环境,积极推动丧葬礼俗改革。
四是强化排查整治,努力实现平安清明。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时效”的原则,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重点场所、关键服务环节重要设备用品进行地毯式排查,确保无遗漏、无盲区、无死角,对各类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在公墓入口等显要位置张贴防火标志和宣传标语,严禁群众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墓区。
篇9:清明祭英烈活动简报
为弘扬优良传统,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清明节前夕,延庆区永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微信群、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方式,向村民发起破除陋习文明祭扫倡议,同时在彭家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清明祭扫 缅怀先烈”主题教育。
活动中,通过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鲜花、鞠躬默哀、少先队员发言、聆听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等活动,缅怀先烈,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的同时,进一步摒弃陋习,弘扬新风,活动最后,志愿者和少先队员们纷纷拿起劳动工具,清理周围落叶杂物,整理墓前的`鲜花和花篮,用行动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之情。
篇10:清明祭英烈活动简报
清明节是缅怀先辈、祭奠故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期间,我省多地暂停了现场祭扫活动,通过推出免费代祭服务、开通网络祭扫平台等方式,方便群众遥寄哀思、“云”祭英烈。海南日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4月4日,全省各市县祭扫活动继续安全有序进行,屯昌、昌江开放殡葬服务机构6个,接待祭扫群众2702人,疏导车辆约351台次;其余市县(不含三沙市)开通网络祭扫平台16个。
清明节前,省民政厅发出倡议,号召群众改变传统祭扫方式,提倡采用网络祭扫、代为祭扫、小规模家庭追思等远程祭扫方式遥寄思念,用现代的方式表达中华民族尊重祖先、慎终追远的情感,不断丰富清明节日内涵。据了解,4月4日,我省登录网络祭扫的'群众15.1万人次,网络祭扫受群众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为让广大市民都能参与英烈祭扫,我们组织开展了‘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活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清明节前后,原则上不组织异地祭扫,希望烈士亲属、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各界群众等在清明期间积极参与线上祭扫。
据介绍,清明节前,退役军人事务部开辟了网上祭扫服务平台,为每位有名有姓的烈士创建了网上纪念园地。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门户网站则开设专栏开展网上敬献鲜花活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共有超14.6万名各界人士通过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平台向英烈献花或寄语。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5日是清明节假期的最后一天,该厅将继续密切关注各市县祭扫活动情况,指导各市县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严格落实精准化疫情防控要求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清明时节雨,最忆忠烈魂。清明节既是慎终追远、礼敬祖先的重要时节,也是缅怀先烈、礼赞英雄的庄严时刻。人们向逝去的亲友遥寄哀思,也向以血肉之躯捍卫祖国尊严,用宝贵生命换来今日安宁的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连日来,省公安厅组织开展“致敬·缅怀·奋进”清明网上、海上祭奠活动,号召全警通过网上鞠躬、网上献花、海上撒花、重温入党入警誓词等方式,表达对1988年以来全省公安系统因公牺牲的125名民警、辅警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同时旨在缅怀公安英烈的光辉业绩,继承先烈遗志,弘扬先烈精神,教育引导全警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忠诚警魂。
近日,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继续砥砺前行”清明祭扫活动。祭扫人员仔细清除烈士墓周边的杂草,认真擦拭烈士墓碑,并重新描红碑文,表达对烈士英雄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悼念之情。
十月田镇党委负责人表示,通过祭拜革命先烈,希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缅怀革命烈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强化作风转变,提升履职能力。
更多推荐
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简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