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过年的滋味作文,本文共14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过年的滋味

过年的滋味

清晨的火炉早已被柴火烧的噼里啪啦地响,阿姨们在灶台上翻炒着那一系列的美味佳肴,烟气很快弥漫了整个灶房,呛得我直咳嗽。

The early morning stove had already been crackling with firewood. Aunts were frying a series of delicious dishes on the stove. The smoke soon filled the whole kitchen and made me cough.

走出门外,漫山遍野的萧条,就像一幅单调的素描,铺天盖地撒满了整个世界。可即使是这样的冬日,对于孩子们来说依然有无限趣味。运气好的时候爸爸还能从石头山上抓到一两只野兔。小时候,我们趴在窗台上,看着那只兔子临死前的扑腾,心中不知是激动还是惋惜。更多的时候,我们都会玩弄那两块钱一盒的擦炮:一用力擦盒子的边缘,就赶紧向那山里的小洞洞一扔。只听到那“啪”的一声,山坡上只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黑乎乎的`土坑。家家户户响着此起彼伏的擦炮声,虽声响不算大,却在忙碌中谱出了一阵欢乐的乐曲。

Out of the door, the depression is like a monotonous sketch, spreading all over the world. But even if it is such a winter, there is still infinite interest for children. When he is lucky, Dad can catch one or two rabbits from the stone mountain. When we were young, we were lying on the windowsill, looking at the rabbit's fluttering before it died. We didn't know whether we were excited or sorry. More often, we will play with the two yuan a box of cleaning guns: as soon as we wipe the edge of the box, we will quickly throw it at the small hole in the mountain. Only the sound of “pa” was heard, and only a small black pit was left on the hillside. Every household is ringing with the sound of rubbing artillery. Although the sound is not loud, it makes a happy music in the busy.

每到傍晚,年味逐渐浓起来,各家的炊烟从屋檐一点点地升了起来,笔直地,到了一定的高度便渐渐消散了。那绵长的呼喊声在那样欢乐的夜里,显得特别可爱。原来是年迈的婆婆在门口呼喊着在田间嬉戏玩耍的孙子回家吃饭了!于是,三两个孩子跑回来了,脚不安分地踢来踢去。等待着那一系列的山珍野味。腊排骨是必不可少的,一端上桌,孩子都跳了起来,舀起大块的骨头,滋溜滋溜吸着那暖烘烘的汤。孩子们都忘乎所以的吃着喝着,不亦乐乎。直到饭碗见底,一抹嘴,拿起鞭炮,飞快达窜到外面去了。

Every evening, the smell of the year gradually thickens, and the cooking smoke of each family rises from the eaves, straightly, and gradually dissipates at a certain height. The long cry was so lovely on such a happy night. It turned out that the elderly mother-in-law was shouting at the door that the grandson who was playing in the field had gone home to eat! So three or two children came back and kicked around restlessly. Waiting for a series of mountain delicacies. The spareribs are indispensable. When they are on the table at one end, the children jump up and scoop up large pieces of bones. Ziliuziliu sucks the warm soup. The children are all eating and drinking in a trance. Until the bottom of the job, wipe your mouth, take up the firecrackers, and fly to the outside.

不一会儿,地上充满着烟火,天上也绽放着光彩。这是一天中最欢腾热闹的时刻,欢笑过后一天的年味儿也迎来了尾声。

Soon, the ground was full of fireworks, and the sky was shining. This is the most exuberant and lively time of the day, and the new year's taste of the day after the laughter also ushered in the end.

现在,我家的年味早已没有那欢乐的气氛,但是这味道,永藏我的心头。

Now, my family's new year flavor has no such happy atmosphere, but this flavor is always hidden in my heart.

篇2: 过年的滋味作文

如果你问我过年的滋味是酸,是甜,是苦,还是辣?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甜的!”为什么呢?看了我的就知道了!

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放鞭炮、看春节联欢晚会,今年也不例外。大年三十的晚上,从家家户户的阳台上传来了长久的鞭炮声。今年,我家里来了不少客人,大家打麻将,看春晚,有说有笑,可热闹了!我想,这也许就是过年的滋味吧?零点的'钟声敲响了!大家纷纷走向阳台,鞭炮声,欢呼声,从家家户户里传来。我想,这也许就是过年的滋味吧?过年最开心的莫过于得压岁钱了!

看着那一沓沓的金钱投入我的钱包的怀抱,我就好兴奋啊!我想,这也许就是过年的滋味吧?爸爸妈妈带着我和朋友一起吃年夜饭。奇怪,同样是一家饭店,过年时吃的怎么就比平时吃得好吃的多呢?我想,这也许就是过年的滋味吧?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朋友家串门,别人早就准备了水果和糖来招待我们了!

我一边吃糖,看着大人们聊得那么投机,心想,这也许就是过年的滋味吧?看了我的,你应该知道为什么了吧?

篇3:过年的滋味作文

除夕,我跟爸爸学包饺子。

首先,我把包饺子的皮放在手心,接着就用筷子填进馅儿,然后,用手指把皮捏紧,费了好大的劲才包了一个。爸爸虽然是我的师傅,其实技术也不怎么样。我们父女俩花了好几分钟的时间才包了那么几个。望着摆放在桌面上的“作品”,爸爸风趣地说:“这些饺子真像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我看着自己包的饺子,有大有小,大的像个“大胖墩”,而小的就是“小不点”了。不一会儿,视察员——妈妈来验收“产品”了,她看见这些“伪劣产品”,就让我们“下岗”了。没办法,我和爸爸只好重新寻觅岗位。

吃年夜饭了。望着桌子上的一道道美味佳肴,我抓起筷子,频频出击,大饱口福。就在这时,吃得正欢的爷爷不知怎么的,变得_脸的尴尬。原来,一团米埘把爷爷的假牙给粘住了,惹得我忍不住发出了“咯咯咯”的笑声。爷爷自己也乐得叫开了:“好吃!好吃!把我的牙齿都吃掉了!”“哈哈哈——嘻嘻嘻——”欢乐的笑声从厨房里一直飘向窗外。

饭吃饱了,我们又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在这时,我一次又一次地收到了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大人小孩一个个脸上都笑盈盈的。欢乐、祥和、喜庆、温馨的气氛洋溢在每个人的心间。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我穿着崭新的衣服,开开心心地走出房间,与其他小孩子们一道,高兴地叫着:“新年好!新年好!”噼噼啪啪的烟花爆竹声不绝于耳。

过年真快乐!

篇4: 过年的滋味作文

家乡的春节,有滋有味儿。

不用说”滋味”二字如何解释。反正家乡春节的滋味,满族乡村的味道,浓烈淳厚,多彩多姿。让人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童年时代,整个社会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每个普通的家庭呢?每逢过年,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上红烧肉炖粉条,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这是大人孩子们共同的梦想。过年,我们一大帮秃小子,求着大人给我们买小鞭儿,放鞭炮,我们舍不得一次性燃放成挂的鞭炮,而是耐心地,十分小心地拆开,然后一个一个地去放。于是,小村的街道上,鞭炮声总是此起彼伏,零零星星,怎么能和今天一动几千头的长鞭相比呢,尽管这样,我们也是快乐盈盈。

那时的的小乡村是空旷,寂静的,空气出奇的好,用现在的话来讲绝对是深呼吸的乡村,负氧离子难以胜数。家里哪里有冰箱呀?妈妈把炖好的走油肉,蒸好的焖子,炸好丸子等等都用小盆儿扣好,放在后院的笸箩里,随时热着吃。

除夕夜,无论家富家贫,吃饺子是必须的,我们满族人最喜欢吃大馅儿蒸饺,和白面,荞面或者白薯面,把大白菜,酸菜,韭菜或胡罗卜切细,伴上切碎的五花肉或者油梭子,调以老油,香油、酱油,面酱和咸盐。饺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灶堂里架上劈柴,大火一蒸,不到20分钟就出锅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吃起喷香喷香,满口流油的大蒸饺,那味道,那滋味,我怎么能表达得出来呢?

家乡春节的滋味,留在记忆里琐琐碎碎,那香气扑鼻的大蒸饺,诺大的走油肉块儿,酸菜汆白肉,白菜叶子汇粉硌吱,肉片儿炖大豆腐,辅之以扭大秧歌,唱落子,演皮影,把家乡年的滋味点缀得多姿多彩。

家乡过年的滋味,更体现出家家户户的快乐,吉祥与和谐。邻居李合大叔家兄弟姐妹多,个个都会扭大秧歌,会唱落子(评剧),正月初一,人人各显神通,大姐唱秧歌曲儿,二姐唱评剧《花为媒》里的”报花名”,大哥唱《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他们的春节就是一台家庭“小春晚”。

小时候,家乡邻里和睦,乡亲与乡亲之间关系单淳朴,朴实。大人,孩子们无论走进谁家都能吃到当时各家最好的东西。

大雪小雪又一年,故乡的春节承载着浓浓的滋味,尽管当时物质匮乏,而乡情亲情友情是那样的深厚。

时至今日,如今在城里生活的人,许多人感叹,过年没味道了,说起来理由多多,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强,人情味儿变淡了,过年的气氛也就淡了。

但话又说回来,我们的社会是总是大踏步前进的,过去计划经济年代,买啥都凭票据,逢过年,大人们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找商品供应票,时常为买不到东西而发愁,而沮丧。如今,市场极其繁荣,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过去除夕守岁,家家户户只是包饺子闲聊天儿,现在打开电视,网络,各类春晚你可以任性的选择,有时连村里都搞春晚,春晚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心中。过去让人垂涎三尺的大鱼大肉,现在人们为了健康吃的很少很少,特别那些想减肥的大姑小媳妇们,更是避之不及。过去三五分的压岁钱,现在变成了几十上百乃至上千元的大红包。满街上绚丽缤纷的烟花,已经让孩子们再也没有了拆鞭炮的兴趣,而节前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则体现在不惧遥远的路途上。

故乡春节的滋味,体现在文化的传承上,过年,人们盼望的是家庭和睦圆满;过年,带给邻里乡亲们是无穷的快乐。

有人说现在因为手机的普及,人人都是”低头族”,其实网络的发达,更给亲情友情的传递带来了方便和快捷,春节人们发个短信,发个微信,微博,来个视频,无论天南地北,无论国内国外,亲情,友情近在咫尺, 正因为我们的时代变了,高科技飞速发展了,我们年的滋味赋予了更多的新的内容。

再过,50年,乃至几百年,几千年,春节的滋味是什么样的,你能想象得到吗?

篇5: 过年的滋味作文

集市上、超市里花花绿绿的各种年货开始摆出来了,小县城角角落落到处弥漫着一种祥和热闹的气息,年味渐渐浓了,蛇年不知不觉一步一步逼近了。但我好像置身世外,冷冷地忙着自己的事儿,依然没有找到过年的感觉,全然没有记忆中儿时过年的滋味儿。过年不再期盼,不再忙碌,不再忧虑,一切平淡如水。如此反常,如此镇定,连我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

倒是过去家乡老人们的一句话过年不就是吃顿饺子!勾起了我的一些联想。仔细琢磨这句话,你可能感到老人们有一种淡然,淡定,轻巧的心境,其实生活远没有说得这般轻松。相反,细细咂磨老人们的话,也许你能从他们的语气里品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助,对过年的一种失望和绝望。因为在有些家庭,过年在过去那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和累赘。我依稀记得,小时候过年,人们见面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吃饺子了吗?现在听来,这话实在多余,实在无聊,谁家还吃不上饺子?可那个时候,吃顿饺子难啊!

童稚的我全然感觉不到家庭的困难,父母亲的心酸,更听不出来老人们的话中之话,话外之音,总是怀着一颗顽皮的心期盼着新年的到来。

那个时期过年是我家最尴尬的时候。为了供应我们兄弟三四人上学,家里一切能卖的,都已经卖掉,一切都用在了我们身上。为了不让我们在学校犯难为,父母在家节衣缩食,勉强凑合过日子。母亲常说,平时可以宽松一些,过年要紧一紧,放了假,一切就都好说了。可是,一旦过了年假,考虑到我们平时不在家,好不容易在家过年,父母又想趁机给我们补补身子,养养脑子。母亲于是想法设法盘算着过年该准备些什么,如何让年过得更丰盛些。一交腊月,母亲就开始张罗,忙这忙那。捞麦子,晒麦子,粉麦子;捡豆子,晒豆子,做豆腐;烙煎饼,生豆芽,炸海带,蒸发团这一些说起来简单,真的准备起来,母亲不知要犯多少难为,流多少泪。

吃饺子是我们华夏民族过年的一种习俗,一种文化,一种载体,一种情结。好像过年不吃饺子,就不算过年。一定让我们全家过年吃上一顿饺子,这也是母亲多年的梦。

那个时候,能吃顿饺子,简直就是奢侈。母亲常说不令不节的,谁家吃饺子?平时不舍得吃的,除非家里有特别要紧的事。就是吃,也不会管饱的。所以有点麦子,就都留了下来。可是麦子并不多,在母亲床头的一个瓷缸里盛着,也仅仅有一多厚。过年了,那点儿麦子全捞了也不够全家人吃饱一顿饺子的。看看缸里仅有的那点儿麦子,母亲不争气的眼泪又来了。看着母亲流泪,我感到莫名其妙,总是去问。母亲怕我多问,就忙用衣襟擦干了泪,强笑着说没什么,没什么。我知道母亲是在遮掩,是在掩盖内心的痛苦。懂事的二姐看到母亲流泪,就说:饺子有什么好的,没有就不吃呗!此时的母亲,心里酸甜苦辣都有。

麦子不够,母亲就把平时从榆树上扒下的皮拿出来,用刀切成块儿,上碾压碎,再上石磨磨细,用箩子把细面筛出来,掺到麦子面里包饺子。这样的三合面包出的饺子软,并且筋道,虽然不是纯面的,可散发出一股特别的清香味儿,这样的饺子既好吃,还好闻哪!吃着母亲包的三合面的饺子,我们从心里无比高兴,毕竟我们过年吃上了饺子。

如今,人们再也不用为吃一顿饺子而发愁了。现在只要你想吃,只要你有时间吃,那是一点儿不难的。不管是什么馅的,不管是什么料的,一切都能实现。可是母亲做的那种三合面的饺子再也吃不到了,那股清香味儿一直留在我的心底。

过年吃饺子不但是奢望,吃肉更好像是做梦。过年吃不上肉,那是经常的。清晰地记得,那一年过年,我们村里杀了一头大肥猪。因为父亲当过兵,我们家属于军属户。按照村里的政策,军烈属户每家能分到享受优惠政策的四斤猪肉,每斤五毛钱。这已经是相当便宜了。父亲心里比较矛盾,就去征求母亲的意见,母亲当然愿意,因为毕竟便宜一般。可家里竟然连两元钱也拿不出来,父亲又气又急,额头上直冒汗,母亲也眼泪汪汪的。看着父亲母亲那种尴尬狼狈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最后,这四斤优惠猪肉,我们只能拱手相让了。那一年过年,我们全家就没有吃上猪肉,真过了一个清真年。大年初一一早,和父亲比较要好的一位二哥,进门就喊:过年吃上肉了吗?二哥边问边掀橱门,他一打开菜橱,看到橱里的几样菜,赶紧又关上了。母亲望着二哥,很是尴尬无奈,眼泪止不住流了出来。因为比较要好,母亲本想让二哥喝盅,可是实在没有什么像样的菜,怕二哥笑话,到嘴边的话,母亲只好又咽了回去。

想想过去过年的滋味,那真是什么味道都有,酸甜苦辣咸,样样都很全哪!

父亲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过年要有肉,还要有酒,有烟。这么全面,在我们这个家庭可是很难做到。不吃肉,但不能没酒;不吃肉,但不能没有烟。肉最贵,酒烟相对便宜。酒可以不用钱买,用粮食换就行。记得有一年,为了让父亲喝上酒,我和二哥抬着半袋子瓜干,到十几里地的李官供销社去换。那个时候小,没有劲,走不多远就要歇一会儿,等到来到李官供销社,已经是中午,人家已经下班吃饭了。我们只好在供销社院子里等,一直等到下午。让人十分生气的是,轮到我们的时候,酒缸里没有了,酒已经卖完。我们十分扫兴,只要抬着瓜干再返回去。

没换到酒,回家无法交代,二哥说再去一个地方看看。我们抱着侥幸的心理,又往三官庙赶去。因为我们必须要换到就,否则父亲无法过年。

父亲喜欢抽烟,但平时自己也就抽口儿旱烟。过年来拜年的,父亲总是吩咐买洋烟卷,买好点儿的烟,放在那里。父亲觉得,如果不能给人家好烟抽,那多没有面子。那个时候最好的烟,我们那里要数大前门的。大前门的烟贵,一般五毛钱一包,这可不是小数目。虽然八分的葵花的、一毛的丰收的都可以,但是父亲不让买,要买就买最好的。有一次,父亲让大姐去买烟,大姐比较直爽,真就按照父亲的吩咐买来了。母亲很是不意思。以后,父亲再吩咐去买烟时,我就自告奋勇。我去买的时候,总是骗父亲,说大前门的人家门市部不多了,就只好买了几盒大前门的,再买几盒丰收的。父亲信以为真,就应付了过去。

父亲平时抽旱烟,过年也抽根洋烟卷过过瘾。可是,父亲抽,母亲就心疼。

母亲总以为,父亲抽好烟,可惜!可是父亲哪里会听母亲的,自己总是不自觉地抽出一根洋烟,得意的点上。每当父亲点上洋烟,母亲就唠叨不止,说个没完没了。父亲一生气,就走了。看着父亲步履蹒跚地生气地走出去,我们都很不是滋味儿。

过年说简单确实也挺简单,说好过也挺好过。对有些人家来说,过年确实是一种轻松,一种从容,一种悠闲。而对一些家庭来说,过年就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过去临近年关,人们见面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开始忙年了吗?是啊,过去过年一切都要忙,一切都必须忙。尽管忙,可是又有什么可忙的呢?又能忙出来什么呢?因为没有,所以需要忙。为年而忙,为年而愁,为年而操心。那时人们相互说的一句话就是:穷忙!越穷越忙!虽忙忙碌碌,但年过得并不舒坦,幸福。人们怕过年,怕过年的折磨。想想那时的过年光景,母亲总感到很伤心,特别不是滋味儿。

今非昔比。现在啥也不缺,应有尽有。虽然如此,但我总是感觉到似乎缺点什么。是一种怀旧情结在作怪吗?不是!我们留恋过去,不是希望再过那种穷年,再回到那种年代,而是想找到一种新的替代过法,想找回过去的那种情感,这也许很难很难。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代刘希夷的这句诗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肯散去

篇6: 过年的滋味作文

桌上已经摆上了热腾腾的饭菜,奶奶还在厨房里忙碌着。

团年饭是年夜里必不可少的,似乎少了这,就不算过了年。也许,这就是过年的滋味。

一年忙到头,到了最后,一家人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年饭,叙叙旧,便足矣。

可是,突然发现,有一些人,却体会不到这种,过年的滋味。

这一次,我们是在奶奶家团年。吃完饭,又要和父母亲出去拜年。走出门时,已经七点种了。这时候,大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了。可是,的士车却仍然川流不息。陡然间,一种莫名的感觉,油然而生。

坐上一辆的士车,司机操着一口湖南口音问:去哪里。父亲告诉他地点后,便开车了。

父亲问:师傅是湖南人吧?

是的。

过年不回家团年吗?

不回去。我一个人已经三年没回去了。

三年?他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吗?已经三年没有和家人团圆吗?

父亲又问到:怎么不回去呢?

哎,工作忙啊!没办法。

简短的谈话后,便是一言不发的沉默。三年时间,也许并不算太长。可是,对于一个三年没有回家和亲人吃团年饭的人来说,他又度过了怎样漫长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过年的滋味本是最快乐的,可是在他眼里,过年,也许就变成了最难熬的时光。因为,当他载着一个个回家团圆的人之后,却只能独自载着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孤独一个人回到寂寞的家。也许,一碗饭,一杯酒,就是他的年夜饭。

篇7: 过年的滋味作文

过年的滋味是什么样的?如果你要问小朋友的话,那么小朋友一定会说是特别开心的,因为过年可以有压岁钱挣,过年可以有新衣服穿,过年还可以,有好吃的,过年更加重要的是不用做作业,也不用受到爸爸妈妈责备!

可是对于大人来说,过年的滋味是什么样的?大概也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吧!

前几天和某人聊起天来的时候,自己还聊到前几年过年的时候,每次回家过年,总是两个肩膀抬个嘴,记得有一年过年的时候,两个人身上只有100块钱,到了腊月三十的时候,老爷子给了200块钱,然后去了另外一个村的乡镇上,只办了200块钱的年货,过了一个年!

所以提起过年的滋味,对于我自己而言,更多的是心酸吧!

也许心酸的并不是自己没有钱,而是没有钱的时候受到他人的冷落,哪怕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回到家总能够听到最让人难听的话,两个人一年在城里,也不知道做什么?一年下来还是一分钱也没有!

在大过年的日子里,听到来自于最亲近的人的责备,也许真的是恨铁不成钢,可是那样的责备真的挺让人心酸的!

再后来这几年的过年,好像日子一直都是不好不坏的,比之前好一点的是,我们可以自己有能耐办点年货,也不用再担心,就是连孩子的压岁钱都给不起!

大家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容易二字?想一下也确实如此!

大概过年真的是给小孩子过的吧?过年的时候自己再也没有新衣服穿,再也没有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的只是看着孩子高高兴兴的就可以了,就满足了!

自从长大以后,好像过年的滋味就再也没有了酸甜,有的只是一些苦涩!

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又等一年,年尾时,希望今年过年的时候能够多一些甜蜜吧!

篇8: 过年的滋味作文

炒花生、炒瓜子、办年货……空气中酝酿着过年的滋味。

春节还未到,雪姑娘就迫不及待地来给人们拜年了,雪花悠悠荡荡地飘落,刚刚落到指尖就化成了清澈的水滴,冰凉清新的感觉立刻由指尖涌向全身。道路上积满了白雪,看着那一尘不染的洁白,我真不忍心踏在上面。瞧!调皮的孩童不小心跌倒了,立刻又嬉笑着站了起来。是啊!有雪白的“被褥”铺在脚下,还会痛吗?圣灵的雪啊,把祥瑞洒满人间。过年的滋味,是欢乐祥和的滋味。

过年时,折一枝桃树枝子带在身上是家乡的风俗。我去邻居家折桃枝,邻居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给我,看着那满满一捧的桃树枝,我的心里热乎乎的。再看那院中的桃树,棕红的枝条、干裂的树皮在寒风中摇晃,可那根根枝条上分明鼓起了一个个小包,在寒风中酝酿着春天的到来。我仿佛看到了一大片桃花像粉红的云霞,可爱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歌唱,满眼的红色,敲打着春天的大门。过年的滋味,是温暖的滋味。

除夕之夜的天空格外美,朵朵礼花伴着“咚咚”的爆破声在空中绽放,五光十色、绚丽夺目。我是只小馋猫,一心期盼着丰盛的年夜饭,好希望妈妈快点把饭做好,让我可以大饱口福。终于,美味的菜肴摆满了餐桌,我垂涎三尺,还未祭拜一下灶王爷,就偷偷夹了一口,躲在房间里大嚼起来。盐巴的咸味、白糖的甜味、烧鸡的香软、鱿鱼的鲜美、青菜的清爽…… 真是回味无穷啊!醉人的菜香在空气中弥漫着……过年的滋味,是香甜的滋味。

细细品味着过年的滋味,无论是哪种滋味,我知道那都是幸福的滋味!

篇9: 过年的滋味作文

过年的滋味作文【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读到王安石的《元日》时,我的眼前就仿佛看到了新年里鼓鼓的红包、流光溢彩的焰火和崭新的对联,仿佛又尝到了过年的快乐、甜蜜和热闹!

春节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可是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虽然是寒冬腊月,但在那些特殊的日子里,处处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大街小巷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气象。大人们忙碌着准备年货,做年夜饭,给长辈拜年,而我们小孩子可以自由自在的玩。不仅可以在外面做游戏、放鞭炮,还可以换上新衣,给爷爷奶奶拜年得红包。最开心的是一家人团圆圆圆,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这真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

除夕那天,最让我兴奋的就是和爸爸一起贴对联。吃完了丰盛的午饭,爸爸就从屋里慎重的拿出一幅崭新的对联。只见大红色的长条纸上写着龙飞凤舞的大字:“喜鹊报春红梅迎瑞雪,吉羊送福金穗庆丰年”,横批是:“吉祥如意”。那金灿灿的字体映在红通通的纸面上,一个个伸展着灵动的身姿,显得格外刚劲有力,又如行云流水般潇洒圆润,看上去真是喜庆而又热烈。我拿着这幅对联作品爱不释手――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自然有着说不出的优雅和精美,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魅力。还没等我细细品味,爸爸忙把门外的旧对联取下来,然后把墙壁整理干净,接着小心翼翼的把新对联贴上去。我站在一边比划着,等对联完全贴正了,顺手给爸爸递着透明胶。爸爸侧过脸来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又是新的一年了,又长大了一岁,该懂事喽!”我点点头,仔细的端详着这幅对联,默默地念叨着,心里想: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一定要努力,在春天里勤奋的耕耘,换来秋天最甜蜜的硕果,给爸爸妈妈带来吉祥如意!

到了晚上接近12点,外面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慢慢的连成一片,越来越密集,越来越热闹。我立刻赶到窗前:哇!只见鞭炮声中,无数五彩缤纷的烟花在深蓝的天空中绽放,有红的、有绿的、有蓝的、有金的……绚丽的色彩让我目不暇接。它们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一条金龙在盘旋;有的像一只凤凰在天空舞蹈;还有的像一只雄鹰在自由翱翔……这些美丽的图像在天空中此起彼伏的变换着。整个天空就像一个庞大的高清电影屏幕正在播放着五彩斑斓的好莱坞电影。啊!这热闹的节日夜空令我沉醉!

鞭炮的轰鸣还在耳畔,灿烂的焰火还在眼前,整个家乡沉浸在过年的快乐、甜蜜和热闹中!望着窗外的流光溢彩,甜蜜幸福的滋味涌上心头!

篇10:过年的滋味作文

过年的滋味作文

“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放鞭炮……”一年一度的春节终于到来了,大家都欢欢喜喜地迎新春,穿新衣、忙团圆、齐共餐、访亲友……一派盛世大联欢。在这喜洋洋的氛围中,我却感到“酸、甜、苦、辣、涩”五味齐全。 酸——过年了,我多么想到外面去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祖国五千年灿烂文化。既能大饱眼福,又能够增长许多知识,扩展自己的视野,真是两全其美。但是,爸爸妈妈今年没有给我安排去外面旅游,让我大饱眼福。我心中总是酸溜溜的,不是滋味儿! 甜——过年了,放假了,我终于可以暂时放下身上学习的重担。过年时,不但能走亲访友,而且还可以与弟弟妹妹们尽情地玩耍、嬉戏。平时难得聚在一起的兄弟姐妹都团聚在一起。

大年三十吃着丰盛佳肴,看着春节晚会,其乐无穷。真希望天天都是这样儿! 苦——过年了,免不了走亲访友,亲戚朋友总要喊大家聚聚。我们就四处奔波,虽然吃的饭菜好,心里甜,可天天东奔西跑地却把大伙儿跑苦了,累得我一回家就趴在了床上。有时,中午一家,晚上一家,刚到这里,又要到那里,忙得真是不可开交!这也许就是爸爸妈妈没安排去外面旅游的原因吧! 辣——过年了,放假了,可作业却放不下。大家都欢天喜地迎新春,走亲访友拜大年,快活极了!虽然我也是成天笑嘻嘻、乐滋滋地,但是还得惦记着书桌上没做完的作业。没客人时,我就抓紧做;有客人时,只得停下来暂时收工,为客人端茶倒水,寒假太短了!作业就像四川的麻辣烫。想想,还是开学好。 涩——过年了,大家都在欢度春节。在欢乐之余,我不禁想起那些在穷山沟里的大人们、小孩们。他们没有丰盛的晚饭、华丽的服装。我真想看看他们是怎样艰苦地生活的呀,捎去我们新春地祝福!我心中不禁涩涩的,泛起几丝凉意。愿祖国日渐昌盛,人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永远生活在甜蜜中。

新年伊始,到处弥漫着一种热闹,欢快的气息,许久不见得家人现在也是齐聚一堂,快乐,是如今的主题。炮竹、拜年、欢闹,其乐融融,这个年,我快乐。

新年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亲朋好友齐相聚,二是家家拜年喜洋洋,三也就是我最害怕的.炮竹声声过大年了!

先来说说亲朋好友齐相聚吧!一到新年我家就会来许多客人,有我认识的,也有我不认识的,但他们都会提很多东西来,而爸爸妈妈总会提着他们提来的东西和他们闹得偏偏起舞!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家里拜年的场景吧!每次过年后的初一到初六总是最忙的,我和爸爸妈妈经常要从家和商店两头跑!他们也会提前安排好日程,好让第二天不会太忙碌。

但是年还是到了勾起“可怕回忆”的时候了。吃完年夜饭我和爸爸来到了“开门红”也就是一家卖炮竹的店。刚到这里一片红色的沙漠就展现在我眼前,我现在才明白这个店为什么叫“开门红”!我和爸爸选了半天才拿了一个孔雀开屏、一个跟警示标志一样的烟花还买了一串中号炮竹,这些就是我今晚要放的了。我先拿出一个跟警示标志一样的烟花放在楼下最宽敞的地方。爸爸去把烟花点燃,烟花被点燃了,从它的头上发出了一丝丝光,然后越来越大,渐渐得有四层房屋那么高了,可是又立刻变小了,原来的四层亮光变成了四层炊烟!

篇11:过年滋味不好受作文

眨眼间到了除夕,东方将晓,就听见“噼里啪啦”声不断的传来,本来计划睡个“懒觉”,看来是没指望了,

过年滋味不好受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不容易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晦气更粘身,老爸看我愁眉苦脸的,故意引诱我“儿子,来来,把这鞭炮放了!”“我我……不…不…敢”“男子汉,有什么不敢的,快来,要不我生气了1”我壮着胆子,拿着香,颤着的手再也平静不下,在鞭炮头下不停晃动,费了九牛二虎治理,终于点着了,我捂住耳朵,闭住眼,疯似的向“安全地带”跑,“人要不顺,喝水都塞牙缝。”这不,跑着跑着,“咣”的一声,头上有了个光荣的标志,家人看了,都笑得不亦乐乎,我却惊了“自己今天怎么这么不顺?坏事怎么全降我头上呢?唉唉……”为了这,我早早就上床了,可奶奶不允许,非让我到十二点再睡,说熬“岁”,“的确啊,我真要熬睡!”我反驳道。可胳膊扭不过大腿,我还被奶奶征服了,又穿衣,看春晚节目,到了十一点,我就支持不住了,困的低枝倒挂,最后尽然睡着了……

人说过年很好,很喜欢过年,可我却觉得过年滋味不好受

篇12:过年的滋味作文

这个猴年,酸甜苦辣这四味让我尝遍了千回。

今年,我身后多了一条“小尾巴”,那自然是我送不走的小表弟。也真是怪事,有妈妈不跟,偏偏跟着 我?那天,我好不容易买了点鞭炮,要放一放过过瘾,可他争着抢着要拿点,我说危险危险,他愣是不罢休。看我不同意,竟使出了“杀手锏”,抓我这里,挠我那里……手上不停歇,嘴里也不停地叫他的“大嘴妈妈”。为了息事宁人,也为了讨好表弟,只好给了他。我是敢怒不敢言啊,心里洋溢着一股酸酸的感觉。

问:“我们过年少不了什么?”答:“压岁钱!”对啊,今年挣的压岁钱可不少,让我喜上眉梢。要问我秘诀是什么?我告诉你,你事先在嘴上摸一层“蜜”就好了。嘴巴甜点,腿脚勤点(多磕几个头呗),为了挣压岁钱,即使嗓子说破,把头磕破,也心甘情愿啊,要不哪来的压岁钱呀?哈哈,数着钱的时候,心里的感觉――甜甜的。

今年苦啊,我都快成专业保姆了。一条“小尾巴”就让我吃不消了。要是再来亲戚朋友,再带个小孩的话……谁看啊?没别人,我!妈妈把这重任交给我,还说是什么锻炼?唉,我烦死了。只要小孩一来我就挪不动步了。我一走动,身后便如蚂蚁咬上来,如大军攻上来,如潮水涌上来……被逼无奈,我把他们“送”给妈妈,可妈妈却说我们碍事,那我还想出去玩鞭炮呀。唉哟!被小孩缠着的感觉:苦苦的。

大年初一,我就去完成老师特殊的作业,“偷”东西,对,“偷”春联去了。我拿着纸和笔,出门就走,只要看见春联,就收入我囊中。当然,我那东瞅细看的举动招来了祸患:差点被人当小偷、当乞丐……虽说咱长得一表人才,一付正人君子、忠厚老实的模样,但被人从上到下地“扫描”,也不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篇13:过年的滋味作文

过年的滋味,对于每个人不尽相同。酸甜苦辣咸,你心中的“年”是什么味道的?我心目中的“年味”别样而独特。究竟怎样,听我慢慢道来——

苦=漫长的等待

在我的家乡济南,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因此,刚入腊月,我的心就焦躁起来,一天接一天苦苦等待着过年。印象深刻的是儿时盼过年的情景:刚过了腊八,我就追着爸爸妈妈吵闹:“什么时候过大年啊?还有几天啊?”先开始爸爸妈妈耐心的回答我,可我一天问上十几次,两三天后爸妈就不耐烦了:“你急什么?腊八蒜还没泡好呢,就等过年了?想知道就自己翻日历去!”于是我飞快的查看了日历,知道了日子。可是半分钟不到,我又找爸妈问道:“还有几天过年啊?”

小年前后,家里更忙了,大扫除,做年菜,一天比一天忙,我也一天比一天激动。是啊,就要过年了,怎么能不激动?为了迎接新年,在大人忙忙碌碌时我也跟着忙。曾经有一次我帮助大扫除,就因为过于激动,擦玻璃时踩着凳子没注意,差点摔个倒栽葱。

一天接一天,等待何时是尽头?我等得寝食难安。期盼着过年,我苦苦等啊,等啊。唉,苦啊!

篇14:过年的滋味作文

我小时候认为,春节,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

以前,春节都要在乡下老家度过。晚上,一家人饭后喝茶聊天,电视里播着春晚,我记得女主持的裙子特别漂亮,隔一会儿就要换一件。可看一会,我就没了耐心,把头转向了窗外。窗花是我和奶奶在集市上买的,红艳艳的,一朵一朵盛开在布满水汽的玻璃上。窗户的外面则是另一番景致: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扑在窗户上后会迅速消融。再往远处看是一片模糊,一簇簇雪花连缀成一片,缠缠绵绵,美得像梁祝最后的化蝶……

初一一大早,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院子里早已是玉树琼枝积雪满庭,两株红梅俏生生地开着,大人们都将其视为一年的好兆头。我很想做一回文人雅士,小心地收集起花瓣上的积雪。然而手心的温度很快就让雪融化了,只留下一点梅花的香气。这样我便只能和兄弟姊妹们一块堆雪人了。下午的时候叔叔喝醉了酒,摇摇晃晃,将雪人砸了个窟窿。我难过得很,然而新年是不许哭的。哥哥迅速地捧了一大把雪修补起窟窿,几瓣小巧的梅花混了进去,正好嵌在雪人心脏的位置——我又开心起来。

初一的晚上我们买了许多满天星——这是一种很小的烟花,每一根只能燃着十数秒,但花火四溅,恰如满天繁星。我们把它们一根根缠在院子里松松的晾衣绳上,哥哥用打火机快速地一根根点燃,我和弟弟妹妹站在一旁,紧紧地攥着绳子的一端,等他都点好了,就迅速地摇动起绳子来。乡间的一切似乎都沉睡在浓浓的夜色里,只有这花火乱窜的满天星,在浓墨色的背景下亮过天上的星星。

童年这一场小小的烟火,在我心中绽放了许多年。

后来,奶奶去世了,我们就把爷爷接到城里来过年。临近午夜,爸爸和我提着烟花下楼,我们选了块空旷点的地方放下烟花。已经许多年不下雪了,冬季只是单调而决绝的一个“冷”字。四下静悄悄,我盯着手机屏幕,看着时间。新年到了,爸爸点燃了烟花。这烟花非常漂亮,在天上绽放成一朵又一朵绮丽的花,只是它比不过城市斑斓的华灯,更比不过我心中的满天星——再也没有一种烟火能比得上我记忆里的满天星了。最后爸爸说明年我们家就不放烟花了:一来市政府不允许,二来确实也没什么意思。我答应了,却难过得想哭,然而新年是不许哭的。

我们就这样一天天成长与老去,肩头的压力越来越重,而心头的情愫却越来越淡。不仅是这年味,许多曾经以为是至宝的东西,渐渐地也淡了。蓦然回首,发觉最好的东西好像全都留在了童年,而新年,仿佛也越来越不如旧年了。

更多推荐

过年的滋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