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详细介绍,本文共19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详细介绍

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详细介绍

偶然所得税是对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而征收的一种税。

税法规定,取得偶然所得的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依法纳税;向个人支付偶然所得的`单位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不论在何地兑奖或颁奖,偶然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一律由支付单位扣缴。偶然所得以收入金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纳税率以20%计算。对于大家常说的1万元的起征点,是专指个人购买福利、体育彩票(奖券)一次中奖收入不超过1万元(含1万元)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一次中奖收入超过1万元的,应按税法规定全额征税。

纳税人通过民政部门进行捐赠,捐赠部分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进行扣除

1、10月27日下午,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1600元,决定于1月1日起施行。

2、12月29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元。

3、个人所得税是偶然所得没有起征点的规定。但对于购买福利彩票、福利奖券和体育彩票的中奖所得每次在1万元以下的,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国税发127号)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1万元的,应按税法规定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

4、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它偶然性质的所得。

偶然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

篇2: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

1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的部分4513,505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年终奖所得

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度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

篇3: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

1不超过1500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

说明: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篇4: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

1不超过15,000元的不超过14,250元的502超过15,000元到30,000元的部分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10750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203,750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309,750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超过79,750元的部分3514,750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实际税率为百分之十四。

五、劳务报酬所得

篇5: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1 不超过15000元的 不超过1425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9750元的部分 35 14750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二、新税法规定主要对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1、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

2、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

3、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年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调整为15000元,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作了调整。

4、个税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比现行政策延长了8天,进一步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报。

三、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篇6: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二、新税法规定主要对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1、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

2、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

3、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年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调整为15000元,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作了调整。

4、个税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比现行政策延长了8天,进一步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报。

三、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改革最新消息:

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税收征管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关于建立自然人纳税识别号、第三方向税务机关提交涉税信息的相关条款,也从征管条件上为个税改革亮起绿灯。个税改革终于要走出不断上调“起征点”的死胡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改革今年将启动。

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我国个税实行分类征收。目前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分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等11类,分别对应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额(免征额)。

目前工薪所得税代扣代缴,征管比较到位,其他收入尤其是偶然发生的财产性收入征管相对薄弱,客观上造成了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缴税较多,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的问题,个税因此常常被诟病为工资税。

举例说,如果你一个月月薪是10万,个税税率高达45%,由企业代扣一分钱不能少,而一些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股票,收入动辄上亿元,却可以通过税收筹划做到5%-10%的税率,包括一些炒房者,获益不菲,也只有20%的税率。

篇7: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不超过1455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4513,505

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1不超过15000元的不超过14250元的502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10750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203750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309750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超过79750元的部分3514750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篇8: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1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4513505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1不超过15000元的不超过14250元的`502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10750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203750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309750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超过79750元的部分3514750

unjs网为您推荐更多相关的个税税率表内容:

篇9: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新税法规定主要对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1、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

2、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

3、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年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调整为15000元,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作了调整。

4、个税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比现行政策延长了8天,进一步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报。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3.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览

4.关于20个人工资扣税标准

5.最新个税税率表2017

6.2017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

7.2017年年终奖个人所得税临界点详解

8.2017年上海工资扣税标准最新

9.2017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解析

10.2017年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与公式

篇10: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7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最新

个人税率表

9月1日起调整后,也就是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税免征额3500元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企业税率表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35 14750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只对80%的部分征税;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数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

篇11: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税精灵,精心为大家准备了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3500元起征点,包括工资税率表、年终奖税率表、劳务税率表等等,简单明了的表格,让您看得明明白白。

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篇12: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平均每月收入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7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说明: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0元的不超过14,25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到30,000元的部分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超过79,750元的部分 35 14,750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实际税率为百分之十四。

五、劳务报酬所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四)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

说明: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七、财产转让所得,适用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八、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篇13: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7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的部分 45 13,505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年终奖所得

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度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

篇14:个人所得税税率一览

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一览

工资怎么扣税呢?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工资税征收方法:

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式,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有扣缴义务人,但扣缴义务人没有依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

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

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如下: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不超过1455元的税率为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税率为10%。

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税率20%。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税率为25%。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税率为30%。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税率为35%。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税率为45%。

清楚了这些,相信大家也能够清清楚楚明白自己每月拿的工资了!

1.2017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以及计算公式一览

2.2017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览

3.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览

4.2017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览

5.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览

6.20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览_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7.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最新版

8.2017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9.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10.2017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最新

篇15:工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内容是20工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例如:小汪年01月工资减去社保个人缴纳金额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金额后为6600 元,个人所得税计算为:(6600-3500)*10%-105=205元

小编推荐更多热门文章阅读:

1.20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年最新工资扣税标准

3.2015年广东省工资扣税标准及最低工资标准

4.2016最新年终奖个税税率表

5.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2016)

6.2016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公式及计算方法【新版】

7.2016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最新)

8.个税计算器2016年税率表公式

9.如何计缴个人所得税

10.2015年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及举例

篇16: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

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充分考虑了居民基本生活支出不纳税的原则,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每月元提高到3500元,不仅较大幅度地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税负,而且也更具前瞻性。在未来3―5年内,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调整的空间已经不大。

征收范围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2015个人所得税税率及计算方法一览表

3.2015年北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及工资个税计算方法

4.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最新版

5.2015年的个人所得税应该怎么算

6.2015年最新工资扣税标准(扣税率表)

7.2014个人工资所得税税率表

8.最新工资税率标准

9.2015年工资个人所得税改革最新消息

10.最新20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

篇17: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 - 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

下面举例说明:

某员工10月份工资为16000元,个人缴纳的四险一金金额为3680元

应纳税所得额=16000-3680-3500=8820

应缴个人所得税=8820*20%-555=1209

篇18: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475元的

5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2、含税及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58,375元至70,375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

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2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

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3

级 距

劳务报酬所得

税率

税款加征

1

不超过20,000部分

20%

一成

2

超过20,000-50,000元部分

20%

五成

3

超过50,000元部分

20%

十成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篇19: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版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7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说明: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1 不超过15,000元的 不超过14,25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到30,000元的部分 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9,750元的部分 35 14,750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实际税率为百分之十四。

五、劳务报酬所得

更多推荐

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