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1A411037砌体结构静力计算原理和主要构造要求,本文共8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1A411037砌体结构静力计算原理和主要构造要求

1a411037  砌体结构静力计算原理和主要构造要求

(1)静力计算的原理

砌体墙、柱静力计算的支承条件和基本计算方法是根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确定的。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屋盖或楼盖类别、横墙间距。《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对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和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的规定见表1a411037-1和表1a411037-2。

砌体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表la411037-1

墙体作为受压构件的验算分三个方面:1)稳定性,通过高厚比验算;2)墙体极限状态承载力验算;3)受压构件在梁、柱等承压部位处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1)、2)都与如何确定砌体结构受压构件的计算简图有关。不同的静力计算方案(刚性、刚弹性或弹性方案)以及结构层数(单层或多层)决定其计算简图。下面以常见的多层房屋刚性方案为例,说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墙体验算要点。

(4)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当砌体局部受压时,由于受周围非受荷砌体对其的约束作用,其局部抗压强度有所提高。当受到均匀的局部压力时,砌体截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5)砌体房屋结构的主要构造

砌体结构的构造是确保房屋结构整体性和结构安全的可靠措施。墙体的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表1a411037-4

例题:影响允许高厚比的主要因素有:(  )。

a、砂浆强度

b、构件类型

c、砌体种类

d、支承约束条件

e、砌块强度

答案:a、b、c、d

例题:下列关于砌体结构静力计算原理和主要构造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砌体局部受压时,其局部抗压强度有所降低

b、当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常采用设置混凝土或钢筋凝土垫块的方法

c、伸缩缝应设在温度变化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的地方。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基础可不分开

d、为防止沉降裂缝的产生,可用沉降缝在适当部位将房屋分成若干刚度较好的单元,沉降缝的基础必须分开

e、圈梁可以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同时可以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性,防止因振动(包括地震)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b、c、d、e

篇2:砌体结构圈梁有哪些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圈梁有哪些构造要求?

1 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

2 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

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4 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

篇3:砌块砌体有哪些构造要求?

砌块砌体有哪些构造要求?

1. 混凝土砌块房屋,宜将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中心线每边不小于300mm范围内的孔洞,采用不低于砌块材料强度等级的灌孔混凝土灌实,灌实高度应为墙身全高,砌块墙与后砌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小于2φ4、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焊接钢筋网片。

2. 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下列部位,如未设圈梁或混凝土垫块,

应采用不低于砌块材料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将孔洞灌实:

(1)搁栅、檩条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支承面下,高度不

应小于200mm 的砌体,

(2)屋架、梁等构件的支承面下,高度不应小于600mm、

长度不应小于600mm的砌体。

(3)挑梁支承面下,距墙中心线每边不应小于300mm、高

度不应小于 600mm的砌体。

3.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得小于

90mm。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

不小于2φ4的焊接钢筋网片,网片每端应超过该垂直缝,其长度不得小于300mm。

篇4:砌体结构楼梯间有哪些设计要求?

二、8度和9度时,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

三、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

四、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m。

篇5:砌体结构楼梯间有哪些抗震要求?

砌体结构楼梯间有哪些抗震要求?

楼梯间是地震时的疏散要道,历次地震震害现象表明,楼梯间由于空敞,为此往往破坏较为严重,在9度及9度以下地区也曾出现过楼梯间的局部倒塌现象,为了加强楼梯间墙体的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墙体裂缝的延伸和扩展,除在平面布局上不宜将楼梯间布设在第一开间外,楼梯间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8度和9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及外墙宜沿墙高每隔500mm设2Ф6通长钢筋,9度时其它楼梯间可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的配筋砂浆带,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7.5,钢筋不少于2Ф10,

8度、9度时,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

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有可靠连接,不应采用锚在墙中的悬挑式楼梯,楼梯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预制楼梯踏步,也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拦板。

突出屋顶的楼梯、电梯间的内外墙连接处,应沿墙高每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m。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

篇6:砌体结构施工砌筑质量要求有哪些?

砌体结构施工砌筑质量要求有哪些?

一、水平灰缝的均匀和饱满程度

对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二、灰缝的厚度

灰缝厚度在8~12mm较好,一般采用10mm

三、砖的含水量

烧结砖10%~15%,蒸压砖8%~12%

四、块材的搭接方式

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篇7:砌体结构抗震措施之圈梁有哪些要求?

砌体结构抗震措施之圈梁有哪些要求?

圈梁是砖墙承重房屋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抗震措施,圈梁在抗震方面有如下几项功能:

1. 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由于圈梁的约束,预制板散开以及砖墙出平面倒塌的危险性大大减小了。使纵、横墙能保持一个整体的箱形结构,充分地发挥各片砖墙的平面内抗剪强度,有效地抵抗来自任何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2. 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了楼盖的水平刚度,使局部地震作用能够均分给较多的砖墙来承担,也减轻大房间纵、横墙平面外破坏的危险性。

3. 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使砖墙裂缝仅在两道圈梁之间的墙段内发生,斜裂缝的水平夹角减小,砖墙抗剪承载力得以更充分地发挥和提高,

4. 可以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各层圈梁,特别是屋盖处和基础处的圈梁,能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和抗御不均匀沉陷的能力。

5. 可以减轻和防止地震时的地表裂隙将房屋撕裂。

《规范》规定,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有配筋现浇层的装配整体式楼(屋)盖与墙体及相 应构造柱可靠连接,可不设圈梁外,横墙承重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及木楼(屋)盖的砖房应按表12-10的要求适当加密。所设圈梁平面内应呈闭合状,宜与预制版同一标高或紧靠板底设置,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若遇表12-9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此外,《规范》还对圈梁的截面高度与配筋提出要求:一般情况下,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应符合表12-9要求,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小于4φ12。

篇8:水池的结构构造应符合有哪些要求?

水池的结构构造应符合有哪些要求?

a)预制装配的顶盖,在板缝内应配置不少于16的钢筋;板缝宜采用M10水泥砂浆灌严;板与梁的连接不应少于3个角焊接,当设计烈度为9度时,宜浇筑二期钢筋混凝土迭合层。

b)顶盖与池壁应连接牢靠;顶盖在池壁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少于200mm;当设计烈度为8度,顶盖为预制装配时,砌体池壁的顶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混凝土池壁的顶部,应设置预埋件并与顶盖内预埋件焊连。

c)设计烈度为8度或9度时,有盖水池的柱子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纵向总配筋率分别不宜小于0.6%或0.8%;柱两端1/8或1/6高度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应大于100mm;柱与梁或板连接应锚固,

d)设计烈度为8度时,采用砌体结构的矩形水池,在池壁拐角处,每3050mm高度内,应加设不少于36水平钢筋,伸入两侧池壁内的长度不应少于1.0m。

e)设计烈度为8度或9度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矩形水池,在池壁的拐角处,里、外层水平方向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3%,伸入两侧池壁内的长度不应少于1.0m。(7)水池的构造形式。池壁上尽量避免断面急骤变化,转角要尽量放大,且在转角处加肋或加大转角处配筋,增加转角处的强度和刚度。(8)各类水池,根据其内中水(或液体)的化学性质,要有足够的耐腐蚀性和很好的防水性。

更多推荐

1A411037砌体结构静力计算原理和主要构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