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班教学反思《寄给蛤蟆的信》,本文共1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大班教学反思《寄给蛤蟆的信》
大班教学反思《寄给蛤蟆的信》
活动目标
1、为朋友遇到的困难想办法。
2、了解写信常识,尝试给朋友写信。
活动准备
1、《寄给蛤蟆的信》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2、汉字卡片:快乐、难过、高兴、伤心。
3、一个大信封(上面写好收件人邮编、地址、姓名和发件人姓名、地址、邮编)一封信(大一点,可以图夹文的方式)。
4、空信封、各式信纸人手一份,水笔。
5、各种常见汉字卡片若干,如我、你、朋友、幼儿园,等等(可以方便孩子选择、粘贴到自己的信上)。
活动过程
一、认识信封,故事导入。
(出示大信封)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你收到过信吗?谁写给你的?写的什么内容?
师:有一只蛤蟆,他从来没收到过信,所以他并不快乐。(出示第2面)
二、欣赏理解,学学对话。
1、出示第3~5面:
一谁来了?他们说了什么?蛤蟆是怎么说的?青蛙又是怎么回答的?
一(出示汉字卡片“难过”)你有难过的时候吗?当碰到不开心的事时,我们会难过,这是一种心情。你还有不一样的心情吗?(根据孩子的回答,分别出示汉字卡片“高兴、伤心”等)
一当看到蛤蟆难过时,青蛙采用了陪伴他的办法。当你的朋友不快乐时,你们会用什么办法?
2、出示第6面:
一青蛙回家了,他是把蛤蟆扔下不管了吗?猜猜他会去干什么?
一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怎么做,才能让蛤蟆快乐起来呢?
3、出示第7~11面:
一青蛙做了一件什么事?
一猜猜他会写些什么?
一(出示信)这就是青蛙写给蛤蟆的信,你能看得懂吗?
一青蛙对蛤蟆说了什么?收到这样的信,蛤蟆的心情会怎样?
小结:原来,当朋友不快乐时,写信跟他说些开心的事情、好听的话,他就不会难过了。
三、尝试写信,大胆表现。
一你最想写信给谁?
一信怎么写呢?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写什么?(结合信上的内容,了解信的基本结构)
一信写在哪里?这就是信纸,有各种各样的.信纸,你可以选择自己和收信的朋友都喜欢的信纸。(欣赏各种信纸)
一给你的朋友写封信吧。你可以像青蛙写给蛤蟆的信一样,里还有好多字,你可以选择合适的字粘贴到你的信上。
一信写好了,可以将信封也写好。如果不知道朋友的地址,朋友;也可以回家让爸爸妈妈帮忙完成。
四、欣赏故事,想象表达。
出示第12面~结尾:
一蛤蟆会收到青蛙的信吗?
一蛤蟆收到信后,感觉怎么样?
一猜猜朋友收到你的信,会感觉怎样?
小结:经常在一起或不在一起的朋友、家人,互相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可以让大家都快乐起来!写信真好!
活动反思
故事里的青蛙看到好朋友为等不到信而难过时,及时地坐在了他的身旁,一起陪朋友等信。除此外,青蛙还回家写了一封信,准备寄给蛤蟆,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虽然信比预期的时间来得晚,但是,当看到蛤蟆欢乐的笑颜时,青蛙自己也乐开了花。从中我们也感受到写信对友情的重要性。
篇2:大班语言教案:寄给蛤蟆的信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寄给蛤蟆的信教案及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当面对自己的朋友不快乐时,你会用哪些好办法帮助他(她)?让孩子们一起来动动脑筋,试着给朋友写信,让大家都感受快乐。
活动目标:
(1)为朋友遇到的困难想办法。
(2)了解写信常识,尝试给朋友写信。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寄给蛤蟆的信》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汉字卡片:快乐、难过、高兴、伤心
一个大信封(上面写好收件人邮编、地址、姓名和发件人姓名、地址、邮编),一封信(大一点,可以图夹文的方式)
空信封、各式信纸人手一份,水笔、
各种常见汉字卡片若干,如我、你、朋友、幼儿园,等等(可以方便孩子选择、粘贴到自己的信上)
活动过程:
(1)认识信封,导入故事
一(出示大信封)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一你收到过信吗?谁写给你的?写的什么内容?
一有一只蛤蟆,他从来没收到过信,所以他并不快乐。(出示第2面)
(2)欣赏理解,学学对话
①出示第3~5面:
一谁来了?他们说了什么?蛤蟆是怎么说的?青蛙又是怎么回答的?
一(出示汉字卡片“难过")你有难过的时候吗?当碰到不开心的事时,我们会难过,这是一种心情。你还有不一样的心情吗?(根据孩子的'回答,分别出示汉字卡片“高兴、伤心”等)
一当看到蛤蟆难过时,青蛙采用了陪伴他的办法。当你的朋友不快乐时,你们会用什么办法?
②出示第6面:
一青蛙回家了,他是把蛤蟆扔下不管了吗?猜猜他会去干什么?
一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怎么做,才能让蛤蟆快乐起来呢?
③出示第7~11面:
一青蛙做了一件什么事?
一猜猜他会写些什么?
一(出示信)这就是青蛙写给蛤蟆的信,你能看得懂吗?
一青蛙对蛤蟆说了什么?收到这样的信,蛤蟆的心情会怎样?
小结:原来,当朋友不快乐时,写信跟他说些开心的事情、好听的话,他的难过就逃走了。
(3)尝试写信,大胆表现
一你最想写信给谁?
一信怎么写呢?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写什么? (结合信上的内容,了解信的基本结构)
一信写在哪里?这就是信纸,有各种各样的信纸,你可以选择自己和收信的朋友都喜欢的信纸。(欣赏各种信纸)
一给你的朋友写封信吧。你可以像青蛙写给蛤蟆的信一样,里还有好多字,你可以选择合适的字粘贴到你的信上。
一信写好了,可以将信封也写好。如果不知道朋友的地址,朋友;也可以回家让爸爸妈妈帮忙完成。
(4)欣赏故事,想象表达
出示第12面~结尾:
一蛤蟆会收到青蛙的信吗?
一蛤蟆收到信后,感觉怎么样?写写字,画画图,这可以打电话问问你的
一猜猜朋友收到你的信,会感觉怎样?
小结:经常在一起或不在一起的朋友、家人,互相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可以让大家都快乐起来!写信真好!
活动反思:
故事里的青蛙看到好朋友为等不到信而难过时,及时地坐在了他的身旁,一起陪朋友等信。除此外,青蛙还回家写了一封信,准备寄给蛤蟆,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虽然信比预期的时间来得晚,但是,当看到蛤蟆欢乐的笑颜时,青蛙自己也乐开了花。从中我们也感受到写信对友情的重要性。
篇3:大班语言:寄给蛤蟆的信
大班语言:寄给蛤蟆的信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并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
2、借助故事的情节发展,掌握故事的情感线索。
3、意识到朋友的重要,体验有朋友的幸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启发幼儿调动已有经验,自由谈论信
二、教师讲述故事的名称并设疑,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关注。
教师设疑:谁会寄信给蛤蟆呢?他为什么要寄信给蛤蟆?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初步感知、理解故事。
教师:故事里有谁?蛤蟆想要得到什么?小青蛙是怎样帮助他的?
四、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分段讲述故事,有二借助故事画面和情节,理解故事的`情感线索。
1、教师讲述故事至“总是很难过”,提问:“为什么蛤蟆每次等信,总是很难过?”
2、继续讲述故事至“他们都很难过”,提问:“青蛙和蛤蟆为什么都很难过?猜猜看,青蛙有什么事要做?
3、继续讲述故事至“一封多好的信啊”,提问:“听说青蛙给自己写了一封信,蛤蟆感觉怎样?
4、继续讲述故事“青蛙和蛤蟆一起坐在门口等信,他们都非常...
5、“最后,蛤蟆等到信了吗?蛤蟆读着信笑得...
五、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故事的情感发展线索。
1、从青蛙发现给蛤蟆难过——他们都很难过——青蛙回家写信——请蜗牛送信——告诉蛤蟆——蛤蟆高兴——他们都非常快乐——最后蛤蟆高兴的合不拢嘴。
六、教师引导幼儿分析青蛙的性格特征,理解有朋友是件幸福的事。
提问: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如果没有青蛙,猜猜蛤蟆会怎样?
七、师生共同演唱歌曲《青蛙和蛤蟆》。
篇4:续写:寄给蛤蟆的信
续写:寄给蛤蟆的信
一只蛤蟆低着头坐在门口的信箱旁边.青蛙走过来说:"你怎么啦,好象很难过?"蛤蟆说:“是呀!我从来没有等到过一封信。我的信箱总是空的。”青蛙和蛤蟆一起坐在门口,它们都很难过。忽然,青蛙说:“我要回家了,蛤蟆,我有件重要的事要做。”(――以下为续写)
青蛙一到家,就开始给蛤蟆写信,它写道:“亲爱的蛤蟆老弟,这是我给你的第一封信,我已经到家了。请放心,以后我会一直给你写信的。今天,我想请你到我的.家来玩,我们可以一起吃美味的虫子大餐,玩好玩的游戏...总之非常欢迎你来!”
青蛙一蹦一跳地把信交给邮递员,呼呼大睡去了。
不一会儿,信就到了蛤蟆家,蛤蟆还在门口苦苦等着信,邮递员把信送给了他。蛤蟆高兴地快要飞起来了,可惜他没有翅膀。蛤蟆快速拆开信,看了一遍后,非常想到青蛙家去,可他没有车。正巧,邮递员正想回去,蛤蟆赶紧上了车,往青蛙家驶去。
“叮咚”一声,青蛙一开门,看见是蛤蟆来了,非常高兴。他们一起吃喝玩乐。最后,蛤蟆问:“青蛙大哥,怎样写信呢,你能教教我吗?”青蛙把方法告诉了蛤蟆,蛤蟆终于会写信了,他们一直用信来通迅,非常高兴。
过了好久,青蛙又给蛤蟆寄了一封信,不同的是,里面装着一只电话,有了电话,比写信方便多了,从此他们不再写信。
篇5:寄给蛤蟆的信续写
寄给蛤蟆的信续写
一只蛤蟆低着头坐在门口的信箱旁边.青蛙走过来说:"你怎么啦,好象很难过?"蛤蟆说:“是呀!我从来没有等到过一封信,续写:寄给蛤蟆的信。我的信箱总是空的。”
青蛙和蛤蟆一起坐在门口,它们都很难过。忽然,青蛙说:“我要回家了,蛤蟆,我有件重要的事要做。”
青蛙一到家,就开始给蛤蟆写信,它写道:“亲爱的蛤蟆老弟,这是我给你的第是我给你的第一封信,我已经到家了。请放心,以后我会一直给你写信的`。今天,我想请你到我的家来玩,我们可以一起吃美味的虫子大餐,玩好玩的游戏,总之非常欢迎你来!”
青蛙一蹦一跳地把信交给邮递员,呼呼大睡去了。
不一会儿,信就到了蛤蟆家,蛤蟆还在门口苦苦等着信,邮递员把信送给了他。蛤蟆高兴地快要飞起来了,可惜他没有翅膀。蛤蟆快速拆开信,看了一遍后,非常想到青蛙家去,可他没有车。正巧,邮递员正想回去,蛤蟆赶紧上了车,往青蛙家驶去。
“叮咚”一声,青蛙一开门,看见是蛤蟆来了,非常高兴。他们一起吃喝玩乐。最后,蛤蟆问:“青蛙大哥,怎样写信呢,你能教教我吗?”青蛙把方法告诉了蛤蟆,蛤蟆终于会写信了,他们一直用信来通迅,非常高兴。
过了好久,青蛙又给蛤蟆寄了一封信,不同的是,里面装着一只电话,有了电话,比写信方便多了,从此他们不再写信。
篇6:寄给蛤蟆的信续写
寄给蛤蟆的信续写500字
一只蛤蟆低着头坐在门口的信箱旁边.青蛙走过来说:"你怎么啦,好象很难过?"蛤蟆说:“是呀!我从来没有等到过一封信。我的信箱总是空的。”
青蛙和蛤蟆一起坐在门口,它们都很难过。忽然,青蛙说:“我要回家了,蛤蟆,我有件重要的'事要做。”
青蛙一到家,就开始给蛤蟆写信,它写道:“亲爱的蛤蟆老弟,这是我给你的第一封信,我已经到家了。请放心,以后我会一直给你写信的,。今天,我想请你到我的家来玩,我们可以一起吃美味的虫子大餐,玩好玩的游戏...总之非常欢迎你来!”
青蛙一蹦一跳地把信交给邮递员,呼呼大睡去了。
不一会儿,信就到了蛤蟆家,蛤蟆还在门口苦苦等着信,邮递员把信送给了他。蛤蟆高兴地快要飞起来了,可惜他没有翅膀。蛤蟆快速拆开信,看了一遍后,非常想到青蛙家去,可他没有车。正巧,邮递员正想回去,蛤蟆赶紧上了车,往青蛙家驶去。
“叮咚”一声,青蛙一开门,看见是蛤蟆来了,非常高兴。他们一起吃喝玩乐。最后,蛤蟆问:“青蛙大哥,怎样写信呢,你能教教我吗?”青蛙把方法告诉了蛤蟆,蛤蟆终于会写信了,他们一直用信来通迅,非常高兴。
过了好久,青蛙又给蛤蟆寄了一封信,不同的是,里面装着一只电话,有了电话,比写信方便多了,从此他们不再写信。
篇7:续写:寄给蛤蟆的信
续写:寄给蛤蟆的信正文:
一只蛤蟆低着头坐在门口的信箱旁边.青蛙走过来说:"你怎么啦,好象很难过?"蛤蟆说:“是呀!我从来没有等到过一封信。我的信箱总是空的。”
青蛙和蛤蟆一起坐在门口,它们都很难过。忽然,青蛙说:“我要回家了,蛤蟆,我有件重要的事要做。”(――以下为续写)
青蛙一到家,就开始给蛤蟆写信,它写道:“亲爱的'蛤蟆老弟,这是我给你的第是我给你的第一封信,我已经到家了。请放心,以后我会一直给你写信的。今天,我想请你到我的家来玩,我们可以一起吃美味的虫子大餐,玩好玩的游戏...总之非常欢迎你来!”
青蛙一蹦一跳地把信交给邮递员,呼呼大睡去了。
不一会儿,信就到了蛤蟆家,蛤蟆还在门口苦苦等着信,邮递员把信送给了他。蛤蟆高兴地快要飞起来了,可惜他没有翅膀。蛤蟆快速拆开信,看了一遍后,非常想到青蛙家去,可他没有车。正巧,邮递员正想回去,蛤蟆赶紧上了车,往青蛙家驶去。
“叮咚”一声,青蛙一开门,看见是蛤蟆来了,非常高兴。他们一起吃喝玩乐。最后,蛤蟆问:“青蛙大哥,怎样写信呢,你能教教我吗?”青蛙把方法告诉了蛤蟆,蛤蟆终于会写信了,他们一直用信来通迅,非常高兴。
过了好久,青蛙又给蛤蟆寄了一封信,不同的是,里面装着一只电话,有了电话,比写信方便多了,从此他们不再写信。
篇8:续写《寄给蛤蟆的信》
……
青蛙一回到家,就坐在写信台边开始写信了。
“蛤蟆,你之所以交不到朋友,没有人给你写信,是因为你不关心、爱护你的朋友,比如上次鲤鱼妹妹在散步,突然,你顾意去碰她,她不高兴了,所以就哭着游走了,因为你当时是故意的.。
还有一次,龙虾大叔正在水下找食物要填饱肚子,突然,他看到一群鱼,所以他蹑手蹑脚地游过去,看样子他不想让别人惊动小鱼或打扰他自己。可是,你突然游过去,把那群鱼儿都吓走了,龙虾大叔批评了你,你却骂龙虾大叔,龙虾大叔说你是个坏孩子,以后再也不想见到你了!
你一定要关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你的朋友多了,也就有人给你写信了,记住啊!”
你的朋友:青蛙
7月23日
篇9:中班寄给蛤蟆的信语言教案
中班寄给蛤蟆的信语言教案
活动准备
活动前听过故事《寄给蛤蟆的信》、课件、用A3纸塑封好的三封展开的信(文字、图夹文、图片和数字)。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同伴间写信和读信的快乐。
尝试阅读三封不同类型(文字、图夹文、图片和数字)的信,发现内容之间的关联,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引出话题
1.(出示故事课件,见图1,帮助幼儿回忆情节)我们曾经听过一个关于“信”的故事,还记得吗?故事里谁给蛤蟆写信?信里青蛙对蛤蟆说了
2.小结:青蛙用写信的方式向蛤蟆传递了一份真情,蛤蟆读了信以后感到有朋友关心自己真是太幸福啦!
3.过渡:瞧,这是谁的信?青蛙收到的三封信里分别会写些什么呢?
二、分组读信,理解内容
1.出示三封信,提出分组读信的要求:四人一组合作读信。
2.思考:青蛙收到谁写来的信,信里说了什么?
3.幼儿分组合作阅读理解信的内容,教师巡视引导。
三、分享交流,集体读信(根据幼儿的'选择确定先读哪封信)
1.出示文字的信(见图3):
(1)关键提问:好久不见是什么意思?蛤蟆在信中告诉青蛙一些什么事情?什么时候到哪里去,怎么样去?公园里除了可以放风筝,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亲爱的青蛙:
好久不见,我很想你。
6月1日儿童节的上午,我们乘地铁到公园去放风筝……
你的朋友蛤蟆
(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读信。
重点关注:好久不见、乘地铁、放风筝。
2.出示图夹文的信(见图4):
(1)关键提问:这封信里说了什么?蛤蟆和青蛙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去的?除了去东方明珠、中国馆,还可以去哪里玩?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和表达。
重点关注: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3.出示图片和数字组成的信(见图5):
关键提问:图片和数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根据这些提示你能读懂信吗?蛤蟆想用这封信告诉青蛙什么事情?什么是化装舞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蛤蟆准备化装成谁?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青蛙你会带什么呢?
重点关注:什么是化装舞会,问号表示什么意思。
4.总结归纳:
(1)关键提问:这三封信之间有关系吗?信的内容之间有联系吗?信中说哪件事情要先做呢?你会写信吗?你觉得写哪封信最难?
(2)小结:蛤蟆写了三封不同内容的信,有的用文字,有的用图片和文字,还有的用图片和数字。
(3)能不能把三封信的内容组合写成一封信?
四、延伸
1.出示三封信组合后写成的一封信,教师示范读信。
2.小结:蛤蟆期盼着过“六一儿童节”,他想邀请好朋友青蛙一起过节,所以他写信把儿童节一整天的安排告诉青蛙。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打电话、通过网络沟通,还可以用写信的方法传递心意。
3.幼儿人手一份由三封信组合后写成的信,尝试看信、读信,巩固读信的相关经验。
篇10:《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反思
有关《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反思
《寄给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从儿童的视角,描写了青蛙等信、松鼠写信和蜗牛送信的情节,字里行间体现了松鼠和青蛙之间真挚友谊,文章充满童趣。
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图主要是: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过程方法,在学文和认识事物中主动识字,落实识字和写字任务,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主动识字,并会运用一些词语。识字同时不忘朗读,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方法读文,使学生对文本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思考启迪。
教学的预设与实施中虽然有些差异,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认识了11个生字,会写了8个字,认识了多音字 “难”;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从读中感悟到大到人与人之间,小到同学与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还是比较好的。
篇11:《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反思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反思
教完《寄给青蛙的信》一课,我和孩子们被小动物之间真挚的友谊感动了。在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享受着语文学习的乐趣。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成功的地方:
一、导入充满神秘感,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
刚上课,我兴致勃勃地举起一封设计美观的信封,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说是信封,然后我让学生读读上面的字,学生大声读出:“松树林五号,青蛙收。”然后我追问,这封信是寄给谁的?学生们异口同声,寄给青蛙的信。我顺势板题:寄给青蛙的信。学生和我一起书空,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中。现在回想起来,正是那别致、精巧的信封,老师充满神秘的诱导,才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情境,思维异常活跃。但也有不足,如果我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怎么知道是寄给青蛙的信,问题的解决就更有实效性了。
二、语言文字训练踏实,到位。
在和学生们一起进行分析、理解课文时,我把语言文字训练放在首位。让孩子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我紧紧抓住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造句,仿写。例如:在用“想念”造句时,学生们不仅能联系生活说明白想念谁,还能说清想念的理由,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我姐姐到广州一年多了,我万分想念她。”看似平实的句子,却包含着表达的全面性,也充满了真情实感,这不正是我们表达所要追求的吗?还有让学生用“……请您……好吗?”句式进行仿写,学生的表达也语意明确,还能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词语。又暗含着礼貌教育。真是一举多得!我想每节课坚持不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一点一滴地积累,一词一句的运用,长期积淀的语文素养将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文中的空白,想象的飞翔。
在文中有一幅松鼠家的图片,在让学生描述完松鼠家的样子后,又让学生想象青蛙的家可能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的回答是:“广阔的池塘”“蓝蓝的小溪”“碧绿的'草地”“深深的井底”……大多学生还能描述出青蛙家的摆设,真是异彩纷呈。童话的结尾处还有空白,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作为低年级孩子,想象是他们的天性,不要让真实的现实限制孩子想象的翅膀,我们语文教师有义务让孩子的想象飞翔。
在我感受着这节优美的童话课给我带来的愉悦的同时我也总结了这节课的不足:朗读时配上抒情些的轻音乐朗读的效果会更好。还有分角色朗读指导的时间少一些,学生的朗读效果和预想的要差一些。
篇12:《数蛤蟆》教学反思
《数蛤蟆》教学反思
9月29日这一天对我来说是不同寻常的,这一天,我迎来了工作后的第一堂公开课。
为了这一天,我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写教案,做课件,在平行班试讲,回家后自己再反复揣摩、修改。这样做,就是想让自己的第一次亮相能出彩些。虽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还是对这堂课有不少担心,既兴奋、又紧张。
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我的第一堂公开课就这样开始了。我尽量放慢语速,让自己显得从容淡定。课上,我利用《数蛤蟆》一课,给学生讲解了2/4拍,讲了附点节奏,讲了唱歌的基本状态、跳音的处理、高音的唱法,讲了指挥的基本动作,并植入了二部合唱的概念。
虽然课上出现了电钢琴没电、笔记本电脑没电等意外,但我整体上感觉还不错,最得意的地方就是在于给学生传授了很多知识。唯一的不足就是和学生的配合不够好,课上调动积极性较差,这是我当时的看法。
随后的几天,我还是在按照老套路教学,课上滔滔不绝地讲知识,可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了。孩子们似乎学的'并不快乐。作为教师,我只顾自己讲,完全没有顾及学生们的感受。每节课讲这么多知识,就是给中学生讲,恐怕他们也很难做到整节课都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吧?更别说这些才六、七岁的孩子了。
从小就怀揣着当老师的梦想,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作为一名新老师,想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无可厚非,可是方式方法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收获知识,这才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是我终生努力的方向,不但要保持着对学生的爱,更要有灵活的头脑,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之路走得更远。篇13:《花蛤蟆》教学反思
《花蛤蟆》教学反思
这次的评优活动是以歌唱活动的形式开展,我执教的是大班的歌唱活动《花蛤蟆》。活动过后回过头来看,觉得有很多的遗憾和不足。
一、选材不恰当
“选材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只有选材适合了,之后的学习才会顺利、有效。”(引用沙老师博客上的话)而我所选择的这首歌曲《花蛤蟆》是一首山东民歌,是一首小调歌曲,不管是歌词还是旋律都存在着难度。例如歌词中四个主要的乐句:“伸着个腿,大粗腰。瞪着个眼,赛灯泡。猛一蹦,丈把高。嘴一张,像水瓢。”其中的“赛灯泡”的“赛”,“丈把高”等词语都是比较书面化,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拗口的。孩子们在学习歌词时总要绕几个弯,想想到底怎么说,因而接受起来非常困难。因此,第一步没有走好,以后的路就更举步维艰。
二、教具准备不适宜
1.为了引起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在导入部分播放flash,让孩子们和蛤蟆一起到荷叶上跳舞。但是flash里的歌词是没有简化的,里面包含儿话音以及蛤蟆叫声的多种节奏变化,因此只能把声音静音,放录音机里的音乐,在衔接方面以及flash的利用方面都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没有办法让幼儿在学习歌词时欣赏flash。
2.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四个主要乐句即蛤蟆的四个动作,教师准备了四幅漫画,正好对应四个乐句。但是可能因为是漫画的原因,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抓住孩子们的兴趣。同时,在“瞪着个眼,赛灯泡”,“嘴一张,像水瓢”这两个乐句上,教师可以采用联想法,把灯泡和水瓢也画在边上,这样可以让幼儿少转一个弯,不用去费劲地想瞪着个眼像什么,嘴一张像什么,可以降低难度。
三、教学缺乏策略
在教授歌曲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围绕四个乐句即蛤蟆的四个动作来展开,从一开始孩子们的表演中提取歌词有关的动作到出示四幅漫画学习歌词到根据旋律配歌词,
所有的所有都是紧紧扣着这四个乐句,而把其他的部分给忽视了。因而也仅仅停留在学唱歌曲这个层面,对于目标中制定的“学习用富有情趣夸张的动作和轻松的歌声表现歌曲《花蛤蟆》,体验歌曲诙谐的情趣。”因为孩子们对歌词和旋律的不熟悉,仅仅在动作上也很难表现。同时,活动的'另一个目标“尝试根据漫画的线索,钢琴的旋律填充中间部分歌词。”虽然孩子们可以把歌词配上旋律,但却也因为对歌词太难而出现旋律对却歌词唱错的情况。总之,是难上加难。两个目标都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
四、活动缺乏亮点
一个好的歌唱活动,有亮点的歌唱活动,总是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纵观其他老师的歌唱活动,有的是尝试了有趣的肢体表演,有的活动结合了有趣的游戏,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教学活动,没有一处亮点,只是对歌曲的学唱,而没有抓住一个点进行挖掘,也没有对活动进行一个亮点打造。《花蛤蟆》是一首山东民歌,怎样让幼儿感受民歌特有的曲调和山东的儿话音,这些其实都应该是这个活动可以挖掘和打造的亮点,但是却由于学唱的难度已经很大,所以,没有放进去。如果真的要上一个教时,是否可以把重点放在感受歌曲的小调曲风和山东民歌的儿话音上,然后把歌曲的学唱这个点退后,改为初步学唱。
五、教师缺乏激情,没有完全融入歌曲
从实习到现在,应该开展过很多次活动了。但是没有一次,我真正感觉我、孩子们、教材三者完全的融入在一起。我总是感觉自己跳了出来,以教师的身份在不断地引导,带着明显的“教”的痕迹,这次也不例外。我只是一味地带领着孩子们学唱歌曲,可是歌曲中蛤蟆们夸张有趣的动作,我却没有和孩子们一起领略。从老师来讲,首先自己的状态就没有调整好,达不到那个兴奋点。执教过程中总是平平静静,没有起伏。
评优活动只是许多的活动中的一个,虽然这次评优活动上的不好,但是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我相信,每次收获一点,日积月累,慢慢地学会弥补不足,一定会受益匪浅。
更多推荐
大班教学反思《寄给蛤蟆的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