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考研英语复习误区:靠突击取胜,本文共6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考研英语复习误区:靠突击取胜

考研英语复习误区:靠突击取胜

考研英语写作备考 看、背、练

浅谈考研英语翻译中的定语从句

考研英语 三段式思维 助力你的写作

考研英语复习把握整体 温故知新

英语运用能力不等于英语考试能力。中国学生学英语的过程,是不断参加英语考试的过程,从中考英语、高考英语,四六级英语,到专四、专八英语,再到考研英语,甚至出国考试(托福、雅思、GRE等)。在此过程中,专家们提醒广大的的考生们要明白的是,英语运用能力不等于英语考试能力,一个人在英语考试中总能考高分,可就是说不好英语,而有的人听力口语能力很好,考试成绩却很一般(考|研教育网整理)。

这一点都不稀奇,能力强但没有经过任何考试技能训练,有可能得不到高分。能力不强,很有可能在短期内获得考试的高分,尽管他的英语沟通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因为,考试的内容是相对有限而有规定的,而能力的提高是长期的事情。对于考研英语来说,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英语写作,都有考试的规律性和技术性。比如,要在阅读理解上拿高分,并不需要你完全理解文章,只要真正理解20%的内容就能解决文章80%的题目。但是要把握如何确定哪些材料属于20%的关键材料,需要一定的考试训练。

日积月累。从第一天开始复习到考试的前一天,考试大纲词汇就应不离手,因为这是一切的'基础。考试大纲是命题专家出题的依据、基础,所以考生一定要重视。背单词时,可以总结同义词、一词多义以及包含“高级”短语的句子,然后跟一起的研友们对话,或者“厚颜无耻”地主动向他们“炫耀”,同时也坚持参加英语辩论活动,把自己最新积累的词句一一“亮”出,这样考生会感觉记得特别牢固。作为一门语言,充满了繁琐与细节的,想一口吃成大胖子是不太现实的,必须耐心地积累“量变”以求“质变”。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你一天安排3个小时学英语,那么与其一鼓作气学3个小时倒不如改成上下午各1.5小时。持续学习、及时复习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可以参照着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合理安排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遗忘率,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合理安排每天复习时间。现在正值春季,正是考研英语基础复习阶段,具体每日的复习时间,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不管同学们基础好还是差,都必须保证每天花在英语复习上的时间为两小时以上。由于英语复习具备连贯性,所以定下计划持之以恒很重要。

具体到每一天来讲,早上晨读时间的40分钟当然属于英语,而另外,上午从10点30左右可以开始正式的英语复习,坚持一个半小时。在春季基础阶段,主要的复习内容应安排为词汇和语法,坚持每天两篇阅读,每日如此推进,日日不断。在每天进行新内容的同时,在第二天可以用一点时间(半小时内)翻阅一下昨天复习任务,然后再进行当天的复习计划。

最后,考研教育网祝大家复习顺利!

篇2:考研英语作文不能靠取胜

考研英语作文不能靠模板取胜

考研英语作文写作是考生英语综合能力和水平的体现,所以不是凭着考前几天记考研英语作文模板、背范文就能提高的。

考研英语作文往往是历年考生们丢分现象严重的一块,因为作文是考生英语综合能力和水平的体现,所以不是凭着考前几天记模板、背范文就能提高的。

希望大家可以按照原有步调继续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 熟悉使用模板,理清写作思路

模板可以用上课时老师给定的,也可以在论坛上下载到。模板并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其使用目的有三点:

1、通过模板的复习,解决每一段大致写什么内容的问题。这样在拿到一篇题目时,不至于花太多的时间构思写作内容上,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上。

2、模板的复习能够使得大家熟悉英语文章,尤其是应用文部分的写作格式。在现阶段解决这个问题,将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3、模板中往往是含有很多好词好句的,背诵模板,也能从很大程度上丰富写作素材。即使今后随着写作能力的上升不再拘泥于模板,其中的好词好句仍然能够成为我们写作时拿分的武器。

总的来说,这一段时间是为后面复习的突飞猛进打好基础,同时有一个能够保底的分数,复习时间大概在每天一小时,一个月左右即可。

第二步,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在第一阶段的复习完成后,你对于自己的写作思路已经大致清晰了。现在的问题在于积累的`写作素材还不够多,这时建议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可以阅读写作范文、外国报刊乃至阅读真题,寻找那些可以用到模板中,适用范围比较广的句子。在这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可以采用翻译的方法练习――即看完一个句子,理解它的中文意思后立刻把英文遮挡起来,尝试着根据中文自己翻译出一个句子。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写做过程中的不足就会立刻暴露出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曾经有学生尝试过把新概念四以汉译英的方式进行写作学习,效果非常不错,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参考这种方法。整个第二阶段的复习过程在一个半月左右。

第三步,练习各类写作习题,反复实践。

这一阶段的任务很单一,就是接触各种各样的写作习题,在实践中反复熟悉前面两个阶段的内容。如果前面两个阶段复习不错的话,这个阶段的复习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把这种享受延续到最后,你的考研写作必将取得令你满意的成绩。

篇3:考研英语复习误区

1.弄错重点,沉迷解题技巧

未通过练习的技巧始终都不属于自己,在考研英语的前期复习中,我们可能听过了很多解题思路和技巧,那么,在冲刺阶段一定要将其在历年的真题中不断实践。

针对历年真题进行再次梳理与强化是大家首先要做的,尤其不放过任何一个错误选项的原因分析。历年真题是熟悉考研试题最好的材料,所以一定要吃透历年真题。

2.盲目做题,错选模拟试题

每年到了考研冲刺阶段,考生的真题已经做透了,很多都是拿到题目就知道选什么,这时大家可以适当做些模拟题。

模拟试题一定要与考研试题契合,不可盲目地做题。同时,做模拟题,不要过分计较正确率,做题是为了体会考研的氛围和做题技巧,不是为了给自己施加压力。

3.不练写作,依赖临考模板

冲刺阶段是提高写作水平,提高考试总分的最佳时机。不加强写作训练,仅依赖临考模板,很难写出高分作文。

大家要熟悉考研英语写作的要求与题目类型,有针对性地多写多练。

历年考过的写作试题自己要独立练习一遍,两天至少写一篇文章然后修改(要求连打草稿的时间在内,30分钟誊写完成),最后用半小时的时间查证有疑问的单词和表达方法。

大家在进考场之前,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作文模板或是经典句式,这样到了考场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短时间内写完作文,为阅读题目留出充足时间。

4.不注意控制答题规范,超时

在冲刺阶段,大家进行模拟试题或者真题的实战演练过程中,要注意答卷时间的分配,重视考场心态的调整。

因为考试题量大,时间紧,很多同学都会有时间不够的感觉,在这个阶段的复习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针对整张试卷和答题规范的把握。

按照规范,需要写的不要落掉,不需要写的,我们争取不写。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规范我们的思路。

由于真题有限,所以我们应该重复这个训练过程,直到对自己满意了为止。同时做好归纳和总结,自己不扎实的题以及出过错误的题,都要全部记录下来。

在冲刺的阶段,要注意将做题时间安排得和考试时间同步,比如考英语的时间段,则每天安排在这个时间段做英语试题,规划好做题时间,提前为自己营造考试氛围。

只有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考试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惊慌失措。

5.间断复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部分同学因为前期复习了大量的英语,所以在最后搁置了英语主攻其他两项,这是非常错误的。

一旦你因为时间不够放弃了英语一周,再做时很容易没有了阅读的感觉,因此英语每天都要看。

规律的复习要配合规律的作息,调整作息时间,有规律才能保证每天精力充沛,同时要注意起居饮食,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从容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众多选择中,我们选择考研,并不容易。在考研路上,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坚持复习备考,更是不容易。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请各位千万避开冲刺阶段考研英语的复习误区,这样,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1.考研英语复习的误区

2.考研英语复习备考常见误区

3.考研英语复习的三大误区

4.考研英语三大复习误区

5.考研英语基础复习的误区

6.考研英语复习误区讲解

7.考研英语复习避免的误区

8.考研英语复习常见的6大误区

9.2017考研英语新题型常见3大复习误区

10.考研英语二复习

篇4:考研英语复习误区讲解

误区一:狂刷真题无总结

还有一些小伙伴,虽然深谙真题的重要性,但是在使用真题时,只是大量刷题,缺少对命题规律、各类试题做题方法以及自身不足等方面的总结,导致最终成绩并不理想。事实上,做题的目的是检测自己的复习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复习巩固。所以,我们切不可“狂刷真题无总结”,而应在每做完一套真题之后,剖析自己的错误原因,查漏补缺,逐一攻破。

误区二:完型翻译不复习

在备考考研英语时,因完型和翻译所占分值并不如阅读和写作那么大,而且复习起来无从下手,不少人都选择了放弃对完型和翻译的复习。不可置否,复习完型和翻译不如复习阅读和写作“性价比”高。但是,若因此而放弃了对这20分(或25分)的追求,则失去了考研英语过线的保障。因此,在复习考研英语时,不可忽视完型和翻译,而是应找到恰当的解析资料和备考方法,提高复习的“性价比”。

误区三:写作全靠背模板

在复习考研英语写作时,一些人将希望全然寄托在背诵范文或者背诵模板之上。殊不知,阅卷老师眼观作文千千万,模板作文看到烦。如此复习,分数怎能令人满意?实际上,背诵模板只是作文备考第一步,如何仿写以及在思维、语言层面进行突破才是复习考研英语写作的关键之举。一篇“有思维深度、有华美语言”的文章,无疑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进而获得高分。

误区四:解题技巧最重视

很多人在复习时,会陷入这么一个误区――过度重视解题技巧,而忽视了英语知识的积累以及运用能力的提升。殊不知,解题技巧只是基础较好的人做对试题的催化剂。如果文章读不懂,知晓再多解题技巧又有何用?因此,考研英语复习应注重基础,先攻克词汇和语法这两大难关,再去研究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误区五:脱离真题记单词

绝大多数人在复习伊始,就抱着一本词汇书狂记,以期扩大自己的词汇量。诚然,词汇储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突破考研英语的必由之路。但是,盲目苛求词汇量,而忽视单词的使用功能,违背了考研英语大纲对于词汇的要求――熟练使用。

众多考研英语专家及高分考生吐露,要想攻克考研英语词汇,在真题中记单词是不二法门。首先,研究发现,考研英语真题中的常考大纲词仅为3000多,在真题中记单词省时高效。其次,在真题中记单词,因为有特定的语境,能够快速掌握单词的语用功能。因此,大家切不可陷入“脱离真题记单词”这一误区。

误区六:盲目去做模拟题

一些考生在复习初期,因怕自身英语水平与真题相差太远,而选择使用模拟题来进行初步练习,以取得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复习效果。然而,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模拟题不具备真题命制的严谨环境――文章选取并不科学,题目设置也不规范――用其进行复习往往会使考生盲目自信或过度沮丧。因此,考研英语复习应立足真题,在初期复习可以选择年份相对较早、难度相对较低的真题,后期使用近十年真题复习。

规避误区:考研英语复习的正确打开方式

篇5:考研英语复习常见误区

许多考生反应:由于自己英语基础不好,因此对英语的学习非常重视,花了大量的时间。截止到目前为止,英语的相关书籍以及看的差不多了,真题也做到了。可是离考研还有差不多五个多月的时间,就做这五套题太少了,自己很快就没有题可以做了。在文都英语老师看来,首先这一类型的同学值得表扬,因为对自己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了自己的短板,然后积极采取措施来弥补不足,勤奋学习的精神值得表扬。但英语学习并不是多做多看就行。因为看了并不代表一定掌握,不代表遇到句子就会分析。考研英语的学习并不是“囫囵吞枣”,而是细嚼慢咽。一味的只追求数量,只想着把真题早日做完,多做几遍,这种浮在表面的方法并不可取。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性的考试,难度比较高,丝毫不亚于被誉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为了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我们一定要潜入海底认真分析真题,因为真题是最有价值的,

资料

由于真题中的生词复现率比较高,文都英语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把真题中的生词都挑出来,记在生词本上,反复背诵和记忆;其次,文章中的“长难句”比较多,我们一定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找到句子的主干;第三,英语一的翻译通常难度较大,而每年的翻译只有五个句子,我们可以把真题里面的每个句子都当成翻译进行练习;最后,真题阅读所占的分值比例最大,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阅读的每一道题,做对的题目我们要总结做对的经验,做错的题目我们要分析命题人是如何设置陷阱的,吸取教训,下次力争避免出现错误。

篇6:考研英语 翻译复习之三大误区

考研英语 翻译复习之三大误区

》很多考生对考研英语很无奈,对考研英语翻译题更无奈。甚至有很多考生从开始复习的时候就放弃了翻译题,理由就是翻译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没有放弃翻译题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又非常容易陷入误区。所以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翻译题想要得高分比较难。我们为大家总结了考研翻译中的几大误区,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可以引以为戒。

英语翻译讲究“信、达、雅”。翻译题型一般都是在一篇阅读文章中选出5句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要求考生进行翻译。大纲的总体要求应该是“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要求看似简单,但是要翻译出准确、完整、通顺的译文却绝不是容易的事。很多同学,学习了很多翻译技巧,却忽略了翻译的联系和好的翻译的比较与体会。

误区一、重语法、轻思想

很多同学错误的理解了老师在翻译复习时讲到句法以及搭配的意义。老师之所以要讲各种知识点,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原文,而并非是翻译的时候完全局限于词汇和句法。例如:share是“分担”的意思,但是我们了解了这个,并不是说在任何一个句子,看到了这个词,就一定要翻译成分担。例如:

【例1】Allen’s contribution was to take an assumption we all share---that because we are not robots we therefore control our thoughts---and reveal its erroneous nature.

译文1:艾伦的贡献在于提供了我们能分担和揭示错误性质的假设--因为我们不是机器人,因此我们能够控制我们的思想。

译文2: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不是机器人,因此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爱伦的贡献在于他研究了这一假说,并揭示其错误的本质。

上例中的share,译文1翻译直接翻译成分担,不但和原文本义完全偏离,而且放到译文中读起来也非常不通顺。原因是缺少对原文本义的推敲,而只重视词汇的翻译,这种翻译我们通常称作“死译”。

误区二、结构和原文保持一致比较保险

同样还是【例1】中的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译文1的句子结构,读起来的确很不通顺。而译文2就完全从原文结构的框架中跳了出来,用一种符合中国人思维的方式,来表达出原文的逻辑结构。所以,很多同学认为,原文结构还是不要有大的改动比较保险,这也是一种误区。事实上,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首先,英语是一门“形合”语言,语言意义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来表达的,而汉语是一门“神合”语言。其次,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是“直线”型思维,而中国人的思维确是螺旋型的思维。有些英语句子,如果严格按照原句的结构翻译就会使译文很蹩脚。再看下面例子:

【例2】Arable land has declined steadily since1960and will decrease by half over the next50years,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 Biotech Applications(ISAAA).

译文:国际农作物生物工程应用技术采购管理局(ISAAA)称,自1960年以来,耕地面积一致持续下降,并将在今后50年减少一半。

例2如果按照原文语序译成:自1960年以来,耕地面积一致持续下降,并将在今后50年减少一半,国际农作物生物工程应用技术采购管理局(ISAAA)说。读起来就很蹩脚。汉语中只有在新闻报道中引用直接引语之后会有这种用法,间接引语一般不采用这种语序。再比如:

【例3】Physician in training must learn a staggering array of facts required by the Liaison Committee on Medical Education,North America’s accrediting authority for medical schools.

译文:在北美,对医科学生确认行医资格的机构是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它要求在学的医生必须熟记大量的材料。

误区三、忽略语境,直接翻译

有的同学认为,考研英语中的翻译部分时间总共才20分钟左右,阅读内容通常难度大,时间就紧迫,不如不看文章,直接翻译句子。其实,但从翻译所处的位置来看,我们就知道,阅读也是翻译部分要考察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如果缺乏对原文大意的把握,译文很可能基调和原文不一样。缺乏对前后相邻句子的理解,对需要翻译的句子的理解很可能就是断章取义。“译文准确”就丧失了其基础。在考研专家们看来,断章取义是犯了翻译的大忌。例如:

【例4】This seems a justification for neglect of those in need,and a rationalization of exploitation,of the superiority of those at the top and the inferiority of those at the bottom.

译文:这种说法似乎为忽视需要帮助的人找到了借口,使剥削合理化,令上层人优越,底层人卑微。

例4的句子结构并不是很复杂。但是后面很多个of介词短语做后置定于让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对文章上文中关于This所指代内容缺乏清楚的了解,就会给本句的带来困难,给翻译过程中this的处理带来困难。

我们提醒2012年的考生们,英语试题里的各个题型的能力培养都是互相牵制的,不要认为听和阅读理解没有关系,读和作文没有关系。翻译题也是一样,平时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训练都可以提高翻译能力。要想英语过线得高分,各方面要均衡发展,“瘸腿”的英语很难跨过初试这个栏。

kaoyan/

更多推荐

考研英语复习误区:靠突击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