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育随笔:基地,我的成长转折点,本文共3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教育随笔:基地,我的成长转折点
教育随笔:基地,我的成长转折点
原创: 罗先锋
,我成了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那时的我凭着亲和力,迅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凭着那股冲劲,用最机械的方法提高学生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届中考中取得好成绩。然而,这样“成功”的经验,让自己迷失:忽视了对专业理论的学习、教学教法的研究、解题方法的总结。
随着职业初期的冲劲、青春的激情等因素的消散不见,我的专业成长进入懈怠期。靠什么走出懈怠期,怎样才能“蜕变成蝶”? 直到,区教研员廖老师的一个电话,让我参入95中初中数学创新基地,看到了成长的希望,燃起了奋斗的动力。
一、基地氛围,思想转折点
第一次参加基地活动,看到工作室墙上95中老师的介绍,心中不由自主的产生了羡慕之情;一堂精彩的研讨课,让我惊讶这位毕业才两年杜琼老师上出了我们无法企及的课堂效果;一场畅所欲言课后研讨,不仅让我领略名师们精准点评,也惊叹热烈的学术研讨氛围。一次、两次、三次……基地活动,让我明白要想专业有发展就必须在学习上下功夫。
从此,我每天留足1到2小时静心阅读:或是《中学数学参考》、《中小学数学》等期刊阅读,或是《读懂课堂》、《华人如何教数学》的整本书阅读。在阅读时,我摘抄好的观点,复印好的文章,我不断吸取别人的教学观念、经验、方法。在教研活动中,我改变以往沉默的状态,也勇于说上几句。在课堂上,我多讲一些数学故事和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基地学习,行动转折点
为了准备重庆市第三期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优质课竞赛(初中数学),我校领导提前派我到95中学习。在半个月里,我看到了梁勇夫妻总是第一个到校工作的教育情怀;看到了杜琼老师,虚心求教、敢于挑担子的进步意识;看到了陈小蓉老师埋头做题,反复修改教学设计的钉子精神;看到了周中华主任耐心指导、反复推敲的专业能力;看到了廖帝学教研员高屋建瓴、画龙点睛的学术能力;还看到了一群人不知疲倦的奋进……
回到岗位上,我改变以前浮于表面的做法,坚持与同事一同探讨怎么上好复习课;编制诊断的考试模拟试卷;一同想尽办法抓学生“双基”。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圆满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教学目标,数学也从班级薄弱学科变为了优势学科。
三、基地赛课,专业转折点
对于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参加市级赛课就是一个虚幻的梦。在市教委“领雁工程”引领下,农村学校的教师终于有了这么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更在95中基地的帮助下,我登上到市级舞台,获得市级二等奖。获奖固然是专业成长的成果,但我更为过程中的点点收获感到高兴和自豪。
(一)赛课团队,共享智慧
此次赛课采用了新的`赛制,难度陡然增大。面对难题,基地教师共商解决办法:一是基地将团队有机分为教学设计组、资源组、信息技术组。以教学设计组为中心,其余两组全力配合,使命必达,保证高效。二是认真分析两堂课的关联(《§5.1相交线》和《§13.1平行四边形性质1》),确定了“异课同构”的教学设计模式,提高效率。
(二)研究课标,突破难点
在对顶角、领补角的概念上,我反复纠缠,解释不清。这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时间,还使得学生越听越糊涂。教研组再次研究课标,根据目标“形象认识”要求,将“教师教”改为“学生学”。这样的退位,使得学生通过阅读勾画概念关键要素,通过判断练习辨析关键要素,从而突破概念理解。
在平行四边形性质探究环节中,我总是感觉过程有些混乱、展示没有层次性。此时,教研组继续研究课标,根据课标中“观察、猜想、测量、验证是发现重要结论的主要手段,但结论是否正确,仍然需要严格演绎推理来证明”关键句进行重新设计。特别在演绎推理中,教师巡视各小组推理情况,收集不同的方法,确定由简到难的顺序展示,然后通过追问将一个个展示串联起来,实现了层层递进,难点突破。
追问1:证明边相等,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追问2:如果没有三角形,我们应当怎么办?
追问3:还有不用全等来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方法吗?
追问4:哪你们还能在不添加辅助线下,证明其对角相等吗?
追问5:还有其他做法证明对角相等吗?
(三)微笑面对,鼓励发言
“你的笑容决定了学生活跃度,就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心细的陈老师,统计我每节课的微笑次数和学生回答问题次数得到新结论。这个新结论在比赛时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比赛时前半段,我微笑面对孩子们,他们积极性更高,效果更好;后半段,我低沉下来时,学生情绪就马上急转直下,效果大打折扣。
团队、研究、微笑,是我这次赛课最大的三个收获。回到学校,我发现佛自己渐渐有了些变化。以前在教研活动上,都抱着“佛系”的心态,远远躲在一边;现在,我更加融入团队,勇于参与、乐于接任务、担责任了。以前将学习研究放在一边;现在坚持写教学反思和论文、主动参与数学课题研究;以前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支支吾吾时,我老是着急上火;现在还我特别理解他们,总是鼓励他们慢慢想,慢慢说,这次说不好,下次再努力。
四、基地活动,成长再出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每一次基地活动,都让我有了新的收获,也让我明白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基地和名师的引领与帮助。
基地,我的成长转折点!基地,我再一次成长的出发点。
篇2:我与孩子共成长教育随笔
我与孩子共成长教育随笔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来有出息是每一位家长的理想和愿望。所以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儿子还没上学前,就有很多过来人给我传授经验,告诉我在一年级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为以后打基础,也从网上看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文章,可是遇到实际的问题,却往往做不到书上讲的那样客观,那样心平气和,才感叹到做个合格的好家长真的不容易,其实上学不光是孩子单方面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一个合格的好家长的过程。
记得刚开学时,我在心里想没问题,不就是个习惯吗,多盯着点不就好了吗,可是由于儿子的识字量少,所以在阅读、理解题意方面较弱,注意力也不太集中,还伴随马虎,看到这些我就很容易发火,遇到成绩不佳时,更是训斥加唠叨,结果可想而知,孩子很有压力,也很反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如开学的时候了。听了学校办的知心姐姐讲座,要赏识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孩子,回到家后我开始反思,是不是在开学时自己在心里设了个标准,当孩子没有达到时,就觉得不行,觉的孩子没努力,从而有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孩子和我的心情都很不好。习惯的形成是有过程的,是我太急于求成。静下心来发现孩子的优点还是挺多的:善良、勤劳、正直、不说谎、乐于助人。
记得去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时候,那天咱们油田也能感到明显的震感,下午去幼儿园接出儿子,告诉他刚才发生的是地震,给他讲了一些关于地震的小知识,儿子可能是小的原因并没什么感觉。第二天电视开始报道地震灾区的情况,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无家可归的人们,失去亲人痛哭的人们,很多正在上课的'学生们顷刻间被掩埋在废墟里,当我看儿子时,儿子哭着说:“妈妈,他们好可怜啊,咱们帮帮他们吧。”我摸摸儿子的头说好的,儿子说我不是有个存折吗,取那里边的钱把,我听了心里觉得很高兴,因为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知道去帮助别人。我认为从小培养孩子对弱小事物的同情心、乃至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是很有必要的。
儿子前段时间喜欢上了一款网络游戏“摩尔庄园”,它是一个网上虚拟乐园,以健康、快乐、创造、分享为主题。孩子可以游戏里面自己挣钱买房子、家俱、衣服,挣的钱多了还可以存到银行,可以领养拉姆,并照料它(孩子照料起他的拉姆很细心,挺培养责任心的)。我想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来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和儿子约定,每个星期有一个小时的基本时间玩(在周六的晚上),剩下的时间靠自己挣,比如:拼中田、学习巩固、新学案每得100分加时间5分钟,自己收拾书包加1分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加2分钟……,儿子很兴奋,摩拳擦掌。慢慢的儿子的拼中田常常能得到100分,字也比以前漂亮了许多,我也乘机夸他:“儿子,你的字现在写的真好。”他会不好意思的说:“好吗?我觉得没有同桌李沛耀写的好。”哟,还挺谦虚的,我笑着说:“那就多向他学习吧,不过妈妈觉得你的字比原来漂亮多了。”
儿子有很强的好奇心,常常问为什么,问题也包罗万象,什么都有,有的问题我能回答,可有的问题我也不太清楚,这时候我们会一起看书或上网寻找答案,去解开困惑他的问题,他从这些答案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儿子常常问:“妈妈,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告诉他:“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儿子困惑的说:“不可能吧,总会有个边吧。”我说也可能宇宙有边,但是以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没办法探测到宇宙究竟有多大,我们这代人也许做不到,不过你们这代人也许可以呢。不过首先要好好学习,掌握老师教的知识,长大才有可能去做研究啊。我想我要继续培育孩子的好奇心, 同时更要激发好他的探知欲望, 使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永远保持探知和学习的热情, 获得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自从儿子上学后,有时感觉教育孩子有点力不从心,觉得应该好好的学习怎样教育孩子。我属于那种易发火的家长,对儿子耐性不够,现在我也经常检讨自己,好在孩子刚上一年级,以后的路还长,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吧。
希望我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快乐!
篇3:初中教育随笔:我与学生共成长
初中教育随笔:我与学生共成长
初中教育随笔:我与学生共成长陕西省定边县白泥井郑国洲中学 叶雄宾
“快来看呀!七年级(3)班的卫生又最差。”“不会吧!仅得了3分。”“99号,100号宿舍又被通报了”……围在宣传栏前的学生议论纷纷。这已经是我们班连续第三周排在最后了。听到这些我如坐针毡,气愤不已,正要训斥班长和卫生委员,不料想,他们却胆怯地说:“叶老师,我管不了他们,我不当了。”我一听,这可如何是好呢?小会、大会不知开了多少次,打扫不干净的组罚了又罚,班长和卫生委员也挨骂不少……
这怎么办呢?上网查找没有现成的答案,问老班主任,他们说“不行就换吧!”可我又舍不得呀!这都是班委会民主选举出来的,他俩个人能力也很强,何况在这时怎能让他们知难而退呢?
思来想去,这不就是由卫生差引起的吗?只要把卫生搞上去不就解决了吗?可怎样才能把卫生搞上去呢?该用的招都用上了,罚也罚过,骂也骂过,就差动手打了。看来我也该反思反思了,是不是罚打扫卫生,学生认为这就是惩罚,这就是脏活、累活,总是带着满腹怨气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今天打扫不好,明天照样打扫。怎样扭转这种局面呢?既能让学生们争着,抢着打扫卫生,又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乐趣,那该有多好呀!恰巧教师节快到了,班委会成员都在商量给老师送什么礼物好。这时,我眼前一亮,我就倡议“不花一分钱,给老师送一件礼物”,大家面面相觑。突然,班长说:“我们给老师送个笔筒,大家每人捡10张废纸,然后共同折一个笔筒。”教师节那天,一个漂亮的笔筒放在了老师的办公桌上,受到各位老师的表扬。于是,我就趁热打铁,说:“我们成立一个‘快速反应部队’变废为宝,将教室、宿舍、环境区捡到的小纸片、塑料袋,做成礼物,看谁做的多做的好。”大家一听都争先恐后的要求参加。从此,教室、宿舍、环境区的小纸片、塑料袋都被“快速反应部队”早早的“消灭”掉了。卫生一天比一天好,大家的桌兜里也多起了各种各样的小礼物。遇到谁过生日,大家也不再为买礼物发愁,而是把自己做的礼物送给他。班集体变得更加团结了,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了。不久,班委会又提出了争当“环保小卫士”的口号。全面进军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校园的绿树、走道添光彩。由于大家在劳动的过程中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从此班长和卫生委员再也没有向我提出辞职的请求,而是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加上智慧,就能产生奇迹。伴着学生成长,我也在成长。
更多推荐
教育随笔:基地,我的成长转折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