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同色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哪些作用?,本文共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不同色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哪些作用?
不同色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哪些作用?
1 暖色系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暖色系的色彩中,波长较长,可见度高,色彩感觉比较跳跃,是一般景观设计中比较常用的色彩,暖色系主要指红、黄、橙三色以及这三色的邻近色。红、黄、橙色在人们心目中象征着热烈、欢快等,在景观设计中多用于一些庆典场面。如广场花坛及主要人口和门厅等环境,给人朝气蓬勃的欢快感。暖色系在高速公路两边及街道的分车带中避免大面积使用,因为红、黄、橙色可见度高,易分散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力,增加事故率。暖色有平衡心理温度的作用,因此宜于在寒冷地区应用。
2 冷色系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冷色的色彩中主要是指青、蓝及其邻近的色彩。由于冷色光波长较短,可见度低,在视觉上有退远的感觉。在景观设计中,对一些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可采用冷色或倾向于冷色的植物,能增加空间的深远感。在面积上冷色有收缩感,同等面积的色块,在视觉上冷色比暖色面积感觉要小,在景观设计中,要使冷色与暖色获得面积同大的感觉,就必须使冷色面积略大于暖色。冷色能给人以宁静和庄严感。例如:南京中山陵的建筑屋面以蓝色为主,从入口拾级而上,远看蓝色与白色构成的建筑,配以两边深绿色的雪松,给人产生一种可敬的肃穆感。在景观设计中,特别是花卉组合方面,冷色也常常与白色和适量的暖色搭配,能产生明朗、欢快的气氛。如在一些较大的广场中有些草坪、花坛等处多有应用。冷色在心理上有降低温度的感觉,在炎热的夏季和气温较高的南方,采用冷色会给人产生凉爽的感觉。
3 黑白色及金银色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金银色、黑白色在景观设计中多应用在建筑环境、景观小品、城市雕塑、护栏、围墙等方面。金银色在色性上讲,金色为暖色、银色为冷色。在传统景观中,金银色一般作为建筑彩绘中一种装饰色彩,其它环境中使用较少。在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应用比较普通,而且多采用的是现代工业材料,如铜、不锈钢、钛金和一些合金材料等。在设计上,选用什么样的色彩,主要取决于小品、雕塑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还有一个客观因素,即小品、雕塑本身所处的周围环境色彩与质感,既要协调,又要有一定的对比关系。一般来说,在现代感较强的环境中设置小品、雕塑多采用银色不锈钢等合金材料。形式以抽象性为主的雕塑也宜于选用不锈钢等银白色材料。黑、白色在色彩中称为极色,在传统景观中多在南方的景观建筑和民用建筑方面应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黑白两色在全国各地应用较多,特别是在护栏、围墙等方面采用,
如很多地方的沿街围墙,局部护栏等均以黑色铸铁的花格图案构成,这些黑色的护栏、围墙与川流不息和五颜六色的环境形成对比,给人以高雅、端庄的稳定感。黑白两色在有些广场、道路铺装的图案组合中也常常应用。例如某些城市广场的游人步道和滨河道路,以白色的大理石铺成,壤着黑色的图案,给游人明快和高雅感。在花卉设计中,常利用白色提高图案的明度,增加层次感,在对比色中利用白色来缓冲对比度等。例如,为满足现代人夜生活活动需要,一般在小游园设计中都要求作“夜花园”处理,提高其观赏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法就是在花园中适量先用一些白色或其它淡雅色调的花木品种再结合一些芳香树种创造出清新幽雅、芬芳宜人的夜间观赏环境。黑白两色在景观环境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 同类色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同类色在色轮表中指的是各色的邻近色,色相差距不大比较接近的色彩。如:红色与橙色、橙色与黄色、黄色与绿色等。同类色也包括同一色相内深浅程度不同的色彩。如:深红与粉红、深绿与浅绿等。这种色彩组合在色相、明度、纯度上都比较接近,因此容易取得协调,在植物组合中,能体现其层次感和空间感,在心理上能产生柔和、宁静的高雅感觉,如有些公园,整个色调以大片的绿地为主,中央碧绿的水面,草地上点缀着造型各异的深绿、浅绿色植物和树木,结合一些景观设施,显得非常的宁静和高雅,与周围喧闹的环境形成对比,给人以休闲感和美的享受。同类色也在一些花坛培植中常有应用,如从花坛中央向外色彩依次变深或变淡,给人一种层次感和舒适的明朗感。
5 对比色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对比色主要是指补色的对比,因为补色对比从色相等方面差别很大,对比效果强烈、醒目,在室外环境设计中使用较多。补色在色轮表中处在相互正对的角度,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对比色在景观设计中,适宜于广场、游园、主要入口和重大的节日场面,利用对比色组成各种图案和花坛、花柱、主体造型等,能显示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欢快、热烈的气氛。例如:建国50 周年庆典大会,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以对比色块组成的大型花坛、立体造型,给人热烈、鼓舞和兴奋。又如西安的钟楼广场,以暗红色的大理石为主,分块嵌着草绿色的草坪,形成不同明度的色相对比,给人一种明快的休闲感。在补色对比中,还有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对比,不同在面积的对比,在景观设计中,特别是植物花卉组合中应用较为广泛。补色对比的运用在景观植物造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人们通常所描绘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景观即是该方式的具体体现。在大面积的绿色空间(绿树群或开阔绿茵草坪)内点缀小体量的红色品种,形成醒目明快,对比强烈的景观效果。
篇2:园林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论文
园林绿化是以工程技术为手段,用于塑造园林艺术形象的作业。近年来,新的设计理念和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丰富了园林工程建设。景观设计和规划作为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工程的整体品味与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优秀的景观设计能在园林工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有效彰显园林艺术效果。
1.1提升园林工程的品味与魅力
园林工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憩和观赏的场所,丰富、有层次的景观和景色可以增加园林工程的品味与魅力,除了草坪、鲜花和树木这些自然景色的搭配,引入硬质景观如假山、亭子和长廊等也是一种园林景观的塑造模式,丰富的景观搭配能提高园林的趣味性,增加人们对园林的视觉享受。在园林设计中体现人性化设计,能让人们休息放松的同时,体味到园林的人文气息,增加对园林的依赖感
1.2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忙碌的生活背后都急需寻找一个放松休闲的场所,而园林工程的景观就为人们提供了释放压力、愉悦心情的环境。人们到园林公园去欣赏园林风光,观赏丰富的景观,陶冶情操,不断提高对美的品味。一个好的园林工程,具备较高质量的景观内容,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提升人们的精神品味,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2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在园林绿化的建设中,设计人员必须遵循景观设计原则,否则容易弄巧成拙,使园林景观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和作用。以下是几点基本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1点、线、面结合
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是园林设计中最基本的原则。很多景观都是由点和线构成的,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注意景观之间的联系,遵守景观以点连线、线汇成面的规则,让看似分散的景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才能建设出富有美感和层次感的园林景观,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享受。否则,景观与景观之间就会缺乏有效连接,导致景观整体杂乱无章。
2.2利用植物造景,注重色彩和层次
传统的绿化植物材料品种单一,绿化景观单调,已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人们更乐于从园林植物的观赏中享受到美的感受。在植物设计上要注重色彩、气味、形态三个方面,运用多种色相的配合、观赏植物补色对比等应用塑造色彩和谐的植物景观;还要考虑不同空间的景观层次搭配,把握好景观的疏密度,打造出有层次的植物景观,让整个园林景观有机协调起来。另外,景观设计中还应遵循生态效益,促进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园林景观设计的规划设计分析与研究
3.1注重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景观所满足的功能要求是其最基本的设计理念,而景观的表现形式景观功能的体现体,因此,设计人员应满足园林景观的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性,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景观规划。首先应对原有的布局与内容进行分析,在功能的大方向上做好其他景观的搭配,注意与环境的整体协调,提高园林工程的整体观赏性。比如在规划垃圾桶时,应充分考虑园林工程的面积与需求,合理规划垃圾桶的位置与数量,配合整体风格进行设计,不仅要满足观赏需求,还要发挥出垃圾桶的功能。
3.2注重生态效益,协调规划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在进行项目的建设时,生态效益已经成为设计规划的重要指标。具有生态效益的园林工程能为周边居民创造健康舒适的条件,还为国家的生态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设计师进行园林工程的景观规划和建设时,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应加强生态化建设,多运用具体生态环保型的材料,科学地增加绿地面积,对园林中绿地的分布进行特色化布局,将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到一起,满足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实现协调平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3科学进行景观植物的配置
当代社会,人们对高品位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加,园林公园作为公共休闲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区域,高品位的景观设计能增加园林工程的质量,更受广大人群的青睐。在景观设计上,科学进行景观植物的配置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决定着园林的质量与档次。设计人员应合理选择景观植物的种类,需要根据植物的颜色、形状和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还要不断创新植物造景模式,塑造出特色鲜明的景观,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提升人们的生活的品位和档次,这也是高质量园林工程应追求的目标。
4结束语
我国园林建设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园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园林工程的也融入了许多新技术与新元素。园林公园已成为是当代人们休息娱乐的重要生活场所,而景观设计是园林工程的灵魂,因此在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必须遵循基本的设计原则,合理地进行景观植物的配置,打造出丰富、有层次感的园林景观,提升园林工程的档次和品味,还要尊重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原则,注意园林的生态效益,这样才能实现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D].北京林业大学,.
[2]李广有.石材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3]阚洪民,杨振艳,崔志静,韩爱清,孙利垒,蒋青兰,宋淑娟,宋中华.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及作用[J].现代园艺,2014,16:93-95.
[4]程双红.观赏植物的作用及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05:57-59.
[5]燕清波,张鹏.论硬质景观设计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J].现代园艺,,10:115+118.
篇3:园林大门设计在景观设计中有哪些标识作用?
园林大门设计在景观设计中有哪些标识作用?
标识意义的可理解性,人类依靠各种符号进行一定的活动,产生了各种不同文化。大门也是符号的一种,作为一种传递空间意义的标志物,其标志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设计者与受众者的心理上的统一,设计师应遵循大众心理能接受的行式,不可闭门造车,这只会造成大门标志意义的缺失和不被理解,
标志意义的恰当表达。从一定程度上讲,大门在城市中起到了“地标”的作用,这种城市属性,要求大门在与城市接触的界面应具有与城市空间相适应的尺度和形式。另一方面对于所服务的内部空间而言,当人们由内向外进行一定运动时,对该区域属性的转变进行说明和引导作用,合适的尺度与形式渐变是大门对内属性的良好表达。
篇4: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绿化作用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绿化作用论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景观建设已经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园林景观设计范围与原则
(一)设计范围
园林景观设计,从土地的生态规划、流域规划到区域景观规划,从国家的生态保护到国家公园建设,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到城市广场、步行街规划,从城市公园建设到私家花园建设,从局部环境建设到街头城市小品、雕塑设计等都被纳入景观设计体系。
(二)设计原则
坚持社会性、经济性、生态性、地域性、历史性原则,赋予环境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城市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尽量保持现有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做到美观、适用、经济的辩证统一。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绿化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绿化植物,按照观赏器官常见的分类有观花(石榴、樱花)、观叶(银杏、鹅掌楸)、观果(火刺、金橘)、观茎(仙人掌)和观芽(银芽柳)等,按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可分为草本(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花卉)、木本(乔木、灌木、竹类)、水生(湿生植物)和草坪植物(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举例来说,大乔木有榔榆、国槐、毛白杨等,而中乔木有枇杷、红枫、樱花等,而小乔木则有碧桃、红叶李、梅花等;大灌木有榆叶梅、紫玉兰、珊瑚树等,中灌木有贴梗海棠、麻叶绣球等;小灌木有紫叶小檗、金丝桃等;藤本类有金银花、爬山虎、紫藤等;复轴混生竹有箬竹、苦竹等,合轴丛生竹有佛胜竹、凤尾竹等,单轴散生竹有斑竹、毛竹等;水生植物有芦苇、菖蒲、睡莲等。就观赏性来说,又分为观形类、观枝干类、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等。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统一,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的意境美。而植物绿化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点如下:
(一)主次分明,疏落有致
在植物的配置空间上,无论是立面还是平面。都要根据植物的形态,高低、大小、落叶和常绿、色彩、质地等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群体配置要充分发挥其不同的个性特色,分清主次突出主题。充分运用乔、灌、草形成树丛,树群时深时浅并有,若隐若现,虚实相生,开朗中有封闭,封闭中有开朗,以无形之虚造有形之实,体现自然之美。例如,红叶李有着紫红的叶色且在秋季会变红,与观花植物进行组合搭配可以相得益彰且可作为主景置于显要的位置上供人观赏。而常绿的树种其观赏的效果也存在差异,例如,樟子松是浅绿泛黄而云杉则是灰绿色,通过对色度对比较大的树种进行选择搭配会使得观赏效果更佳。
(二)一季突出,季季有景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绿化,应适地适树,近远结合,疏搭配,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要按比例栽植,在色彩搭配上要变化丰富,讲究季相变化,要避免雷同和单调,要体现四季变化即春日繁花似锦而盛夏绿树成荫,秋日叶色多变而寒冬银装素裹,使自然的美能够融入其中并向世人展示。因此,植物绿化要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配置。例如,垂柳在初发叶时由黄绿逐渐变为淡绿,夏秋季为浓绿。春季银杏的叶子为绿色,到了秋季叶子变为黄色,早春的时候配置丁香、山桃等,而晚春的时候配置海棠、玫瑰等;在初夏的时候配置紫薇、野苹果等;在冬季的时候配置云杉、油松等。四季有绿、季季有景,其景观的丰富度会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视角的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生态效益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绿化造景,更要注重借此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最大程度的发挥。对于尘埃含量较高的厂区,可选用滞尘力较强的.树种,如榆树、大叶黄杨等。在噪声较大的广场中可选用隔音效果较好的树种,如雪松、垂柳等。在中小学校、幼儿园中,可多选用一些观赏性较强的树种,如观干、观花、观叶、观果树种以及一些彩色植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带刺的或有分泌有害物质的树种,如红叶小檗、夹竹桃等。园林景观空间弹性的部分就是植物绿化,它是一种视觉的艺术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也是硬质景观的软化剂,是原价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想让景观的效果达到最佳,就必须对植物造价的技术性、经济性、时间性、艺术性、科学性等做到充分考虑和有机结合,保护和利用自然与人文风景景观资源,创造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组织安排良好的游憩环境,使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篇5: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作用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作用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融合了建筑学、园林学、公共环境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知识,园林景观从设计到时间的过程不仅需要实现一定的园林绿化等功能需求,也应当具有一定的视觉传达效果,形成具有视觉冲击的美感。因此,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对园林景观的构成尤为重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科学合理的使用点、线、面等视觉元素既是为了满足园林景观设计的环境功能需求,也是为了达到园林景观的视觉传达设计效果。视觉元素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这两个部分是构成法则和基本元素,两个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视觉传达系统。本文主要从两个基本元素入手,通过基本元素对整个园林设计的视觉效果进行分析,其中基本视觉元素主要指:点、面、色彩、空间、光彩等,这些都是构成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这些基本元素对园林设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正是这些基本元素形成了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
一、视觉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
人类看待事物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通过视觉体现出来的,视觉也是人们获得信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视觉能够整体的感受外界环境的整体效果,这个效果能够反映到人们的感知器官上,人们通过感知来进行下一步的行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都是从视觉出发的,人们看到的色彩、光线、形状、特征都能够直接的刺激人们的感官器官,然后由感官器官再形成思考抉择,因此视觉是人们感知事物的第一器官,也是感知器官中的主要力量。园林艺术更是一种外观景象,是人们通过视觉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园林艺术中的各种视觉符号如山水、树木、花鸟都是其基本元素,人们在观看的时候能够直接感受到园林艺术的特征。视觉是整个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体现因素,只有通过视觉才能表现出园林设计的特点和方式,视觉也是人们对景观进行感知和体验的一面窗口,通过视觉感知人们能够将景观的所感所知传递到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感知效果,因此视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十分重要。
二、视觉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视觉因素主要由点、面、线等基本元素构成,这些也是园林景观中的基本要素。从整个世界景观来看,所有的景点和物体都可以由这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所有物体也离不开这三个因素。在景观构成中,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通过这三个基本要素来构成一些整体景观,将部分通过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独特的整体,这就是景观设计所需要做到的事情。在市区景观构图中,可以进行空间设计,分为点状空间、面状空间、线状空间,尤其是在道路设计、绿化设计、公园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可以才用。点状空间主要指市区中主要的景点设计,如市区标志性建筑物以及标志性景点的设计;线状空间主要指道路、绿化带、防护林等线状设计;面状空间主要包括景区、厂区、居住区域等面积较大的空间布局。在园林设计以及空间布局中,植物景观能够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心情,能够缓解城市人们心理压力,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城市绿化系统在市场建设中其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点的运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点是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所有景观构图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例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灯、雕塑、山、石、植物等都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点状设计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定,只要是面积较小,形状不大的要素都可以视作点状设计物体。点状设计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和功能,如功能点状设计主要起到功能性作用,例如桥梁、岛屿等设计景观;装饰性点状设计主要是为了视觉上的美观,例如群植物、片植等,这些都是装饰性点状的设计。作为点景的景观小品根据点的聚积性及其焦点特性,可在十字路口中间,在绿地或景观建筑的一角,在道路轴线的起点、尽头,或在广场中央等,成为观众目光的焦点。点状物体在设计的时候也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造型,例如点对称、渐变、虚实结合、重复等方式,由于点的形态较小,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和线、面等形成组合形态。
(二)线的运用
线是由点规则状态下形成的,是点在形同方向相同排列下形成的,也就是说线是点在规则状态下形成的轨迹,当然线也有自己的特点,线有长有短、有直有弯、有粗有细,长度和方向就是线最主要的特征。线在感官上能够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例如线的力度、移动、弹力、速度等形态。线能够引起人们在视觉上的感官,有自己的独特性,线使用得当能够提高其美观度,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景观产生破坏和不和谐。在线条运用中,不同线条在景观组合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园林中有特定的线的景观元素,如灯、围栏、长廊、道路、长桥等。线的直性特征在景观中能够给人一种坚毅、刚正的特征,能够表达景观的严肃性。另外线条还能够彰显园林景观的主体性,如城市中心公园、纪念性公园等都以线性元素为主。线在景观中是较为常见的,线条的搭配也是多种多样,线条的形态、方式、动态都能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三)面的运用
面在园林设计中也是较为常用的元素,面既可以看做是平面,也可以看作是三维立体面,在园林设计中能够通过平面将景观进行切割、分片等状况,体现元素的唯美,在景观设计中通常会将面运用到几何图形设计中,通过不同形状的几何画面制造不同的色彩景观。点、线、面三者在园林设计中是密不可分的,点能够形成线也能够形成面,线是面的集合,面又能够衬托点和线,因此将三个元素很好的融入其中能够呈现景观的美感。
三、其他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一)形体的运用
形体可以理解为由无数个面组成的,是面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在三维空间中,无数个不同方向的面的边沿位置连接在一起就构成的形体,因此,形体是一种直观的立体形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形体的使用也比较多,而园林景观中的形体主要表现为假山、雕塑、建筑、装置等。形体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既可以突破单纯的面带来的枯燥,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也能更好的满足园林景观功能设计要求。因此,形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假山与湖面的组合能够营造出山水相间的效果。部分半形体,例如浮雕,既能生动的展示形象,构造故事,也能与面紧密结合,形成巧妙的过渡。
(二)色彩的运用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中最具典型的一个元素,色彩由于其不同的颜色能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而不同色彩的组合更能带来丰富多彩的形象展示与情感传达,因此,色彩在日常生活东必不可少,而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必不可少。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能够传达不同的形态感情,通过不同色彩的组合能够表达出温度感、运动感、距离感,因此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发挥个性的重要基础。例如,园林景观设计中红、橙、黄等暖色系的运用能够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蓝、蓝绿、蓝紫、白色的色彩作为冷色系在园林景观中会给人带来冰凉的距离感;紫色和绿色作为中性色彩,在园林景观中一般不会给人带来长久的'视觉疲劳,但是红色作为刺激性色彩会带给观赏者一定的视觉疲劳。暖色系与冷色系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具有不同的感觉,暖色系容易吸引观赏者接近景观,而冷色系则显得拒人远之的感觉。另外,同一色彩中,纯度较大的色彩给人感觉容易靠近,纯度较小的色彩则给人感觉不愿意接近。例如,红色、橙色、黄色等作为纯度较高的暖色系,展现了炙热、活泼、明快的感觉,能够带给观赏者的肌肉技能和血液循环加快,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既能给观赏者带来较欢快的视觉效果,又能表现出园林景观所具备的活力、积极、温暖等涵义和精神。
(三)质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质感也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叫做肌理,是物体表面的一种特质,能够通过视觉器官和感官器官去体会。材料表面的质感往往能够给人一种设计的感触,例如物体的光滑度、柔韧度、细微程度等,这些既可以是天然形成的,也可以使自然形成的。在制造视觉效果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师通过不同元素的搭配、不同材质的组合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园林设计中,能够感受到质感的材料比较多,例如大理石、玻璃、木材、石头、塑料、陶瓷等,这些都在形成视觉景观的同时能够给人一种质感体验。
(四)空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空间的范围较为广泛,在园林设计当中,视觉景观不仅是指二维空间、三维空间,而且还有矛盾空间、形式空间等,在进行视觉空间处理的时候,设计师往往通过各种形状的组合变化来形成空间氛围,在空间设计当中,可以通过视觉设计来体现,这些也是制造空间感觉的重要体现,例如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就是空间设计的一种体现,这些在诗词景观描写中处处可见。在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著名文章中,都能够感受到景观布局的奇特以及空间的独特性,这些给人不同的空间感知。因此园林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要善于抓住人们的心理特点,通过视觉上的变换来制造心灵上的震撼。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通过采用瀑布、岩石、竹林、山丘、花海等方式来制造视觉上的震撼,通过层次性、错落感来制造空间效果,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视觉元素的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行业需要在传承中国特色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园林景观设计经验和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借鉴,结合现代视觉元素设计理论的发展进行创新与实践,从而探索出兼具中国传统园林景观思想与现代园林景观理念的中国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在视觉元素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坚持视觉元素配置的原则,争取做到视觉元素各个色调的协调统一,不同视觉元素空间的过渡性,主视觉元素与次视觉元素的有机组合,从而构建和谐美观的视觉元素体系,形成优秀的园林景观,使人们满足园林景观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美感。
参考文献:
[1]孙晓斐.试论我国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弊端和改进措施[J].中国林业产业.(12)
[2]凤秀娟.针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6(11)
[3]郑玉红,王权山.现代工业厂房园林景观设计分析——以广州国际生物岛标准产业单元(二期)园林景观设计为例[J].广州建筑.2016(05)
[4]梁树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1)
[5]缪敢作.初探节约理念影响下的园林景观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
[6]王晶,卢衍煜.浅谈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
[7]钟运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花卉.2016(20)
[8]刘鹏.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探讨[J].信息化建设.2016(01)
[9]朱璟,范媛媛.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应用[J].现代园艺.(24)
[10]秦熙源.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研究现状及其发展[J].大众文艺.2016(03)
[11]陈瑜.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智慧[J].科技资讯.(02)
[12]刘励妍.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J].中国建设信息.2015(07)
篇6:视觉元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论文
视觉元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目前,园林景观设计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进步,视觉元素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越发重要。适当地运用视觉元素,可以使人们身心愉悦、心情放松。本文介绍了视觉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同时也阐述了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旨在为日后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视觉元素;景观设计;运用
当前,在园林建设和城市美化中,园林景观设计领域愈发重要,人们对城市建设和园林设计的欣赏眼光愈来愈高,视觉带给人们的价值也发生变化。园林景观是自然界与人们之间相互依存欣赏而形成的一种能被感知的视觉形态物,是一门既涉及视觉艺术又涉及空间艺术的综合性科学。以眼睛作为视觉器官,通过视觉认识环境,这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本能。对于设计者而言,空间元素在视觉的行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们往往能更好地表达和赏析所能见到的园林景观。这就意味着园林景观的设计在诸如时间、空间、点、线、面等方位及角度上均有直接表达的形象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视觉元素应该如何应用。
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文化也越来越多元化,现代设计发展的趋势是追求个性化,园林景观设计领域也是如此。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不仅给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更能使园林景观蕴藏文化底蕴,风格更显别致。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日益彰显,其中,缺乏特色、抄袭严重等问题最为突出,这些问题与目前社会的需求并不符合。大多园林景观设计者选择出国留学,为的就是紧跟世界潮流,但这么做往往适得其反,这些设计者深受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盲目地将欧陆风和草坪风加入我国的园林设计中,毫无创新地照抄西方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并未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这样设计出来的景观作品毫无特色可言,使国内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受到阻碍[1]。另外,少部分园林景观设计者虽然已经注意到加入中国文化要素的重要性,但却没有采取适宜的方法,盲目照抄,不假思索地将传统文化元素强行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毫无灵魂和个性可言。所以,设计者应重视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并将其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在传承国内传统文化的同时,将国内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发扬光大,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2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视觉是人们获取环境信息的方式,是人体的重要感觉之一。人们通常由视觉获取所处外界环境信息,继而对人们的行为做出指导,并且产生多种行为相关的心情。视觉重要的接收器官便是眼睛。人体对外界环境的认知过程大体是:由触觉有了知觉,由知觉产生感觉,这也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全过程。视网膜作为眼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感受到环境中的色、光、质的刺激,继而把物体的表象投射入人体的大脑中,所以视觉也是人们认知环境的重要工具。视觉是人体对环境事物的第一印象,人体眼睛客观的对环境事物进行扫描,然后将扫描印象投射入大脑中留下印象[2]。园林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组完整无缺园林景观设计应该由岩体、植物、房屋、湖泊组成,独具匠心地对这些视觉符号进行应用,会给人们传递不同的视觉信息。
3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
3.1点的应用
点作为视觉元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构成了其他重要要素。假设身处的环境中只存在一个点,那么目光就会聚集到这个点。设计人员若想设计出独特的园林景观,首先必须充分认知点的特性,并且能够将点置于特定位置,发挥出理想的视觉效果。设计人员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以适当地将点内容比如水池、山石、灯光、植物等放大。另外,点一般分为2个类型:功能点与装饰点,功能点顾名思义,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的功能性,而装饰点则负责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设计人员设计绿色植物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植物类型的差异具体进行设计。因为点元素的形态较小,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将其与面、体、线等其他视觉元素进行适当的结合。
3.2空间的应用
三维立体的二维空间、视觉空间、模式空间构成了园林景观设计空间元素。不同视觉空间的搭配,可以使整个视觉空间更为和谐,创造不同的环境。所以,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设计师为了设计出更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必须知晓不同的空间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3.3形体的应用
形体一般由面构成,空间中,面是可以向不同的方向运动,继而形成形体形态。雕塑、建筑、楼阁、假山等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体元素,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有效利用形体元素达到提高园林景观观赏价值的目的[3]。另外,设计园林景观时,充分考究项目周围的环境,建筑,总体格局后才能应用形体元素。以项目周围环境为基础,适当引入形体元素,增加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
3.4质感的应用
质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非常重要的视觉元素,物体质感的强和弱由人体视觉与触觉进行感知。物体不同,人们对其质感的感知也有所不同,一小部分物体的质感会比较光滑,而大部分会比较坚硬。所以,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充分考究景观特征,认识景观质感,适宜搭配不同质感的物体,以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另外,设计人员还可以分析金属、陶瓷、岩石等质感,将其放置于不同的地方,以提高视觉价值。
3.5面的应用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面有着比线和点都大的视觉效果,大面积的设计肯定会带给人们视觉冲击。面通常由多条线构成,它可将空间分割,继而提升空间的'丰满度。面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创新景观格局,更能增强景观的三维立体感。园林景观的面包括:地面、台面、水面,而这些面又分为实面和虚面。设计人员可以交错或重叠这些面,以增强景观视觉效果。
3.6线的应用
众所周知,线是点的集合,线由点组成。点沿着一致的方向排列便形成了线。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边界、通道等通常会应用线元素。园林景观会因为线元素的应用而千变万化。因为如果空间背景不一样,线条造型也会存在差异。线分曲线、直线2种,曲线会表现出景观的飘逸柔和,直线表现为刚强魄力,2种类型的合理搭配会凸显线的张力[4]。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路灯、曲桥、栏杆等一般为线元素。线元素的应用主要包括直线与曲线对比、线的动势、粗细线混搭、虚实处理等内容。
3.7色彩的应用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注意对所有元素加以利用,其中,形状和色彩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视觉要素。所以,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合理搭配及应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色彩元素与整体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色彩还要根据时间的推移和四季更替进行变化。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须以各种景观植物为基础,合理搭配色彩,旨在使各种色彩更为协调。色彩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充分吸睛的作用。人们的生活因为世界的多彩而更加丰富。所以,色彩元素的搭配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色彩还具有一定的心里暗示作用,比如:红色、黄色与橙色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这些颜色比较适合庆典场景,它们的搭配可以营造温暖的庆典氛围。而蓝色、青色给人以寒冷的感觉,这2种颜色更适合陵墓园林景观设计,它们的搭配会营造出肃穆庄严的氛围。比如,某学校以暗红色为基础色调,如果在操场上设计一块绿色草坪,就能凸显校园生机勃勃的气氛。综上所述,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对比色的合理应用,会塑造出更加丰满的视觉效果,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审美要求。植物因为丰富的形态和色彩,成为了园林景观的主体要素,是整体景观的核心设计内容,是设计规划的重要部分。以合适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对当地的景观进行合理的微观调整,不仅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还能形成一定的地域特色。
4结语
视觉作为人们获取外界环境的重要方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不同的园林设计与视觉元素相结合,能够传递出更具观赏价值的景观信息,从而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但是,为了使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应用更为合理,设计人员应充分考究园林设计中的诸多因素,融入现代化设计元素与理念,旨在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为人们提供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促使我国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斐.试论我国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弊端和改进措施[J].中国林业产业,2016,(12):132-134.
[2]刘鹏.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探讨[J].信息化建设,2016,(01):45-46.
[3]朱璟,范媛媛.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24):265-267.
[4]井炜.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现代园艺,2016,(16):189-191.
篇7: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运用各种造型要素进行的一种形象艺术设计。色彩作为审美的重要部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合理搭配运用色彩进行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之一,园林中的色彩设计不象画家选择色块那样自由,也不象室内设计师那样随意决定壁纸、地毯和窗帘的颜色。它是围绕着园林的环境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使园林更具有视觉上的强烈感染力,使游客产生丰富的情感,愉悦游客心情,美化城市景观,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景观的品位和质量。
一、色彩的搭配运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色彩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空间,色彩既可以装点生活,美化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色彩具有很强的心理作用,每一种颜色都具有特殊的心理作用,影响人的温度知觉,给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最容易将人的视觉美感激发起来,最明朗的体现园林景观的特色,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景观的妥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色彩在园林景观中的设计原则
1.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注意色彩主次搭配,遵循统一性原则
每一处园林景观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设计中都有园林自己的主要的整体色彩,其它辅色选什么,以及怎样使主色和辅色统一,都是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统一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环境的整体色调要和园林的整体风格、形式联系在一起,园林景观的整体配色,必须要统一,不能给人以突兀的感觉。园林景观设计中优先考虑大面积主色调的存在,围绕该色彩进行辅色变化,明暗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大小对比,主色辅色相辅相成,在统一中追求变化,在变化中创造统一。
2.在园林设计中要注意具体的设计场所、目的,忌忽视当地环境,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天然的地形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与当地的环境和谐统一。我国的园林设计有古典的园林景观,讲究的是意境,在这样的园林设计中,要采用接近自然色的主体色调;在儿童游乐场,因该采用亮色为主;而在医院、疗养院尽量采用浅色的配置方案,注重疗养的作用与功能;在一些历史风景园林景区,应该融入历史文化,不但要求其形,还要求其神,追求中国园林的风格和个性。因山势,就水形,景自境出。不要把自然一层层削成人工作品。
3.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原则
园林色彩设计中的对比原则就是通过构成园林色彩的色相、色调以及色彩明度等对比来营造丰富的园林景观,在主次分明的对比情况下实现色彩的对比和调和,统一与变化。园林景观的设计不管追求的是怎样的风格,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贯彻对比的原则,满足人眼的视觉平衡要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比和调和同时存在,对色调的调配具有重要作用。
三、色彩的合理搭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设计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色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其他各它各项设计内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色彩的合理运用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比如色彩的象征、联想、表情以及感觉等,可以设计出优美、别具一格的园林景观。让人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促进人类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设计创造良性的人居环境。
结束语
色彩总是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是自然界中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既变化莫测、难以控制,又很容易感受到它的存在。色彩在当今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景也非常可观,色彩可以使园林景物的美得到完全而充分的艺术再现,激发人的视觉美感,具有强列的感染力,能够将人丰富的情感激发出来。色彩是园林设计中最具魅力和生机的组成部分,在具体设计中灵活合理利用园林的中的色彩艺术,提升园林的形象和品质,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创造最佳的园林艺术景观。
篇8: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园林花卉包含的植被种类众多,不同的植被种类在景观设计中具有不同效果的应用,通过合理应用园林花卉有助于实现植被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展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提升城市景观的设计品味,因此在具体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要懂得合理应用园林花卉设计手法。
一、景观设计应用园林花卉的原则
随着城市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园林花卉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通过合理的应用园林花卉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具有积极地作用。科学应用园林花卉必须要掌握园林花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首先要了解花卉的寿命。在园林花卉设计中,关键在于花卉,花卉是具有生命的,如果不能掌握花卉的生长周期那么就难以体现出美学价值。不同的花卉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因此需要在景观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选择不同的花卉种类;其次要了解花卉的特性。花卉特性包括植被的大小、质感以及色彩等等,不同的花卉特性在景观设计上具有不同的效果,例如月季在不同的景观设计上就有不同的效果,因此需要结合设计理念科学的选择相应的花卉植被;最后要侧重均衡与稳定原则。在园林花卉应用上要侧重对花卉关系的平衡与稳定上。不同的花卉则空间上会表现的不一致,因此需要侧重空间完整性,体现出景观的统一性。例如在景观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植被对建筑形体进行重塑。
二、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不同的花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同,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根据景观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花卉:
1、不同尺度花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人的视线高度作为分类依据,可以将花卉植被分为低于30cm、30-150cm以及高于150cm的植被:低于30cm的花卉属于地被植物,一般接近地面,虽然此种花卉不会给景观造成直观的效果,但是其往往起到连接的作用,实现空间的统一。例如在城市公园内通过种植沿阶草可以实现林下空间与台阶的连接,淡化了边界,起到了较少热辐射和扬尘的作用,当然选择此种花卉时需要考虑到开花特性,以此达到美化的作用;30cm-150cm的花卉一般是平均于人的视线高度,因此其一般起到阻隔的作用,其主要是应用到花园的栏杆、篱笆等设计中。以篱笆景观设计为例,由于篱笆属于阻隔作用,因此在选择花卉时需要考虑到生长周期,一般应该选择生命周期长、生长速度较快的花卉,这样可以迅速成为篱笆的植被,当然在花卉的选择上还要具有枝叶繁茂、耐修剪的特点。
2、不同颜色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花卉色彩能够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并且在景观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不同的颜色在景观设计中起着不同的效果,冷暖色的花卉能够衬托出欢快、热烈的氛围,因此其适合在欢快的节日景观设计中应用。例如在城市中心广场上,一般在国庆期间都会通过摆放菊花的方式衬托出节日的喜庆氛围。同时花径也是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单面花径路面较窄,如果要使其具有一定遮荫性,可虬选择一些技T开张、花繁叶茂的花灌木种类,若仅仅为了美观.不需要选到庇荫的效果,可咀选择一些冠幅较小、花团锦簇的植物品种。例如日本的.晚樱在盛开的时节花色迷人。而双面花径需要根据景观设计的目的进行选择合适的植物,例如如果不考虑庇荫因素的话,可以选择杜鹃等花卉,当然如果考虑荫蔽可以选择海棠、紫薇等花卉,在配置时t要考虑这些植物的开花期.并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证它们除花期以外还可以有其它的部位可以欣赏。
3、强调花卉的文化内涵
我国有悠悠50的历史文化,在时代变迁中,历代文人为花卉注入了精神属性,使花卉也带有一种文化情结。花卉表达的意义或廉洁、或富贵、或优雅,比如牡丹带有富贵之气、绿竹带有清廉之意、梅花带有坚强之意。文人将梅兰竹菊比喻成“四君子”,这就是人们对花卉赋予的精神属性。这些拟人化特征使得花卉也成了文化的代表。在构筑园林景观的意境时,可以积极借鉴这些花卉的人文内涵,将其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最佳补充。
4、花卉在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空间尺度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花卉的应用对景观空间尺度的影响非常大,根据人的视角角度景观空间尺度可以分为触空间、特近空间以及近空间等。一般触空间与人的距离比较近,因此花卉的香气等是景观的设计的关键,以此一般选具有淡香的花卉植被,同时还要侧重花卉的整体效果。远空间则要强调花卉的层次感和整体感。一般远空间的距离为1-10KM,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常见。本文主要是分析触空间。触空间一般距离小,人们只能对其细部景观产生印象,所以植物一般采取孤植和丛植的配置形式,综合使用对立和关联的关系。若是观赏部位是枝、干、根为主的,一般选择垂柳的纸条、小叶榕的气生根、括桐的青色树皮。。如果植物是以观赏花和果实为主的,则要考虑人的尺度,尽量低丁人的身高,可咀考虑选择花灌木.如杜鹃、云南黄素馨、南大竹等。
三、结束语
园林花卉的应用在景观设计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花卉植物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类型及特点的分析探讨,进一步了解了园林花卉的设计及施工方式,同时强调了园林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适用性原则、美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也提出对景观布置要素的选择和确定,并加强景观设计者的专业素质培养,保证景观建设工程质量和环境、美化效益,切实做到景观制作的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宁占堂.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浅述[J]装饰装修天地10期
[2]张妮.沈一.花境在成都市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现状及设计方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期
[3]刘婷婷.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农业与技术年6期
篇9: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一、文化与园林景观之间的联系
园林景观设计是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其功能首先是满足人们对景观的使用,形式、功能和意义是景观的三个要素,而现阶段的园林景观设计多偏重于形式与功能,忽略了最具生命力的景观文化要素。景观的形式是景观外在的表象,景观的功能是景观最根本的要素,而景观的意义则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没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就没有景观的灵魂,就不存在景观的生命力,文化应用于景观是现阶段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景观的文化意义表达要受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制约,同时景观与文化之间存着辩证的关系。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自然与人文的相互融合,能够增添园林景观的意境美,给人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情绪共鸣,让人们意犹未尽。事实上,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即使没有可以的去追求文化表现形式,但是就园林的选址和整体结构塑造而言,都是一种文化的选择。文化与园林景观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首先,文化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得以传播,其是园林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就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通过观赏园林景观,人们能够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感受园林景观设计所体现的民族性、地域性特色。而且我国很多的古典园林,都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艺术品被保留下来,其文化价值不容小觑。其次,园林景观通过文化融合而增加了特色魅力,园林景观的设计和结构塑造都需要通过文化融合来体现其观赏价值。
二、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协调好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既要体现人文气息,又要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大规模的改造,充分地利用原有的自然格局对园林景观进行修饰,塑造出一个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循环系统。
2、景观设计与地域民俗风情相融合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改善生活,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所以,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先选择本土的文化元素,挖掘能体现当地人们生活习惯以及民俗风情的文化传承,并结合地域特色,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民俗风情充分融合起来,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增加园林景观的个性化色彩。
3、山水与艺术相统一性的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就园林结构的塑造以及景观的布局来说,往往讲究“诗情画意”,体现艺术文化特色。我们通常所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就是通过山水与艺术的统一,在山水之间点缀以艺术文化,往往能够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格局美,营造一种独特的意境。在园林景观的布局以及塑造等方面,往往会对诗情画意的格局进行刻意的营造从而产生一个诗情画意的小世界,这也是园林景观中体现文化布局的重要魅力之一。
三、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1、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选择
通常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在地域选择方面与风水学有很大的联系。尽快风水学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因素,但是从风水的起源来说,风水学也是地理文化相关经验的一种延伸。就园林景观整体结构设计而言,依山傍水,依靠自然风光为园林景观的优选地域,而且山水层次分明则更具审美效果,能够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文化氛围,同时还能减少景观结构设计的成本,体现总体布局的自然美。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境塑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境的塑造,需要充分的融合文化,体现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景观与情感的共鸣,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舒缓人们的情绪,营造一种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比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文化长廊,通幽小径以及观景窗等,无一不是文化元素的体现,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实现景外有景、曲径通幽的艺术欣赏价值,不同的观赏位置有不同的观赏效果,营造一种清新自然而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意境。而同样地,通过对比、物象以及联想的方式,也能够塑造出不同的文化意境,不同的文学表达形式,往往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境界,来保证多样性的实现。
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布局
在我国,很多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布局看似曲曲折折,但行走其中却显得结构分明,而且富有层次美感。当然,这些园林景观布局,很多都是受到音乐以及小说结构等文化因素的影响。通常来说,一些大型的园林景观往往设计成一种中心环绕、万物归一的格局,气势宏伟而又充满文化气息,这主要是受文化方面的高起点以及大视角的影响,整体的规划都体现一种脉络清晰的文化纲领和结构特色,中国著名的颐和园就是典型的案例,具体的雕琢装饰等都将文化元素注入园林景观,丰富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在观赏过程中让人们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四、结语综上所述,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将文化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不仅能够体现园林景观的艺术欣赏价值,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丰富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发展进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文化软实力。
更多推荐
不同色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哪些作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