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简章,本文共2篇,欢迎阅读!
篇1: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简章
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简章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根据知识创新工程三期战略布局,在中科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中科院航空遥感中心和数字地球实验室的基础上于组建的研究与运行相结合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中心主要开展航天航空对地观测系统的高质量运行和面向政府、行业、地区的数据服务,进行对地观测前沿技术探索和应用示范,研究数字地球科学理论、关键技术和在全球、国家及区域三个层次上的综合应用,建设数字地球科学平台。
对地观测及数字地球正在成为全球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中心侧重研究:地球空间信息探测机理与方法,数字信号获取与地面处理技术,高性能地学计算与网络化数据工程,空间数据同化理论与技术,地球系统空间模型,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及其综合应用等。
中心拥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和航空遥感飞机两个大科学装置,承担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站网和航空遥感系统两个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项目,正在建设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中科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成立了喀什分中心,将要成立三亚分中心。中心科技主体由卫星遥感中心、航空遥感中心、空间数据中心、数字地球实验室组成,近年来在应对国家战略需求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发展天地一体化遥感技术系统、推动数字地球科学发展与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心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机构包括:中加对地观测能力建设中心,中澳空间信息联合研究中心,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据同化联合实验室。挂靠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国际科学理事会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地球观测组织成员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秘书处及《国际数字地球学报》(SCI期刊)编辑部。
中心立足中国科学院“所系结合、全院办校”的广阔平台,奉行“科教结合、寓教于研”的理念,实行在校学习和在所科研二者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科教兴国时代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
中心有300个事业编制,截至底,有高级专业技术岗位90余人,研究生导师40余人,在学研究生175人。目前具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的博士、硕士生培养点,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测绘工程”领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点。预计招收硕士生30余名(含推荐免试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
中心总部位于北京航天城,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充足的信息资料,学术氛围浓厚,人文环境良好。在学硕士生免收学费且享受奖助学金,月均待遇约1500元。毕业生就业率为100%,除继续深造外,去向主要为: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
欢迎具有较好数理基础并具备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学、计算机、信息、光学、大气及地球科学专业基础的有志青年报考。
网址:www.ceode.cas
一、报考条件
学术型硕士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均参加硕士生全国统一考试,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招生考试模式,报考条件相同。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注:(1)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2)已经在读的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在读培养单位同意。
3.同等学力考生须通过中心研究生部审核。注:审核要求请阅中科院研究生院20硕士招生简章。
4.年龄不超过40周岁。
5.身心健康。
二、推荐免试
中心各专业均接收推荐免试生。申请和接收办法通过中心招生网页另行公布。
三、统考报名及初试
2012年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报考。报名及初试办法请阅中科院研究生院2012年硕士招生简章。考生报考前应与中心研究生部联系,以了解导师接收推荐免试生的情况。
考生11月中旬到报考点完成现场确认以后,须在11月底以前向中心研究生部提交以下材料:(1)报名信息表(1份),需本人签字确认。(2)小信封(1个),信封应长22CM、宽11CM,封面需完整填写考生本人收信地址、邮编、姓名、手机或固定电话,以保证成绩单能及时寄达考生本人(不必贴邮票)。提交方式可为邮寄、快递或直接送交等。
中心2012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命题,其考试大纲与样题请登录以下页面(admission.gucas.ac/硕士招生/考试大纲)查询。
四、复试
1.中心采取差额复试,按录取数与参加复试人数1:1.2左右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
2.复试形式、时间、地点、科目、方式及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在复试前确定,并通过中心招生网页公布。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3.复试阶段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予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体格检查
体检由中心组织复试考生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执行。体检结果需符合中心招生培养要求。新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复查。
六、录取
中心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身体健康状况,结合导师意向,确定录取名单。
七、其他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中心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中心不承担责任。
2.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予以严肃处理。
3.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4.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项,以新政策为准。
5.中心不办考研辅导班,不办理参考书的购书业务,不公开往年专业试题。
6.考生可通过中科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admission.gucas.ac及中心网页www.ceode.cas查阅相关招生信息及资料。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联系人:何小伟,路 梅
网址:www.ceode.cas
E-mail:yjsb@ceode.ac
报考咨询QQ群号:34642559
电话:010-82178976
传真:010-8217897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A1018室
邮编:100094
篇2: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为空间中心代招通知
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为空间中心代招通知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简称对地观测中心)2012年为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简称空间应用中心(筹))代招“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专业硕士生若干。关于对地观测中心专业目录中增添的代招内容,及空间应用中心(筹)的`招生简章与目录,请阅附件。
空间应用中心(筹)招生部门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联系人:孔健,王筝
E-mail:yjsjy@csu.ac;wangzheng@csu.ac
电话:010-82178817-17
传真:010-8217881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光电楼702室
邮编:100094
网址:www.csu.cas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单位(院系)代码:80001(中科院研究生院)074(对地观测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邮编:100094 网址:www.ceode.cas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电话:010-82178976 传真:010-82178971 联系人:何小伟,路 梅 E-mail:yjsb@ceode.ac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指导考 试 科 目备注研 究 方 向教师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18综合信息系统技术赵光恒858电子技术 or 859信号与系统 or 860通信原理为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代招 李绪志同上同上 马忠松同上同上 陈蔚薇同上同上 于沛玲同上同上 王平连同上同上 苏建同上同上 张善从同上同上 王建一同上同上 张磊同上同上19卫星测控与通信系统张涛856电子线路 or 859信号与系统 or 864程序设计为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代招 顾逸东同上同上 范建军同上同上 郭丽丽同上同上 阎镇同上同上 黑保琴同上同上 席隆同上同上 刘玉荣同上同上 李盛阳同上同上 顾红静同上同上注:
1、与代招相关的招生人数、导师简况、推免要求等问题,请直接与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联系。
单位名称: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光电楼702室 邮编:100094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电话:010-82178817-17 联系人:孔 健,王 筝 E-mail:yjsjy@csu.ac
更多推荐
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简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