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直播现场观后感500字,本文共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感动中国直播现场观后感500字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
在张富清的人生旅途上,他始终坚定信仰、笃定信念,拿起的是责任,放下的是名利,向我们传递着时代的正能量。
最好的学习在于传承。
第一,我们要传承他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初心来自信仰,张富清老先生说,决定胜败的关键往往是信仰和意志。正是因为他始终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他才能一直做到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哪怕现在他95岁高龄也仍然坚持学习,他说人离休了,政治思想上也不能休。如今我们共产党员要反复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我们真正的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刻进心中、融入血脉,学深悟透,学以致用。
第二,我们要传承他不畏艰险、永不言弃的战斗精神。他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了革命军人驰骋疆场、果敢坚毅、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在工作上我们要向老英雄那样,时刻保持冲锋的姿态,把本领练精、把专业练强、把作风练硬,把岗位当战场,把工作当战斗,高标准严要求胜任自己的工作。
第三,我们要传承他胸怀大局、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张富清老先生隐姓埋名不图名利的奉献体现了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我们要把这样的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办公室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服务,我们作为办公室的一份子,要树立超前服务的思想意识,要提高统筹协调、财务保障的能力,认真协调、配置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确保委机关工作运行顺畅、可靠、稳固;要提高担当能力,摆正自己的位置,跳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脚踏实地、勤勉工作,时刻不忘身上所肩负的责任;要细致严谨,力争做到“活经我手无差错”、“事经我手求最好”,在践行高标准中提高办公室“三服务”水平。
篇2:感动中国直播现场观后感500字
“看完张富清先进事迹纪录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为他六十多年深藏功名所震撼;为他作为国家功臣却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所震撼;为他能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所震撼;为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所感动,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愧是时代楷模。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守住初心、牢记使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体育学院学生党支部预备党员马敬涛在观看完《张富清先进事迹》纪录片后发出如此的感慨。
为引导师生党员更好地学习张富清英勇善战立军功、平常心态看军功、深藏功名不居功的英雄事迹,体育学院学生党支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时发起向老英雄张富清学习活动,组织全体师生党员集中收看张富清先进事迹纪录片,围绕“向张富清学什么”“向张富清怎么学”等话题,师生党员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开展交流讨论,不断把主题教育引向深入。
从心得体会中,可以感受到同志们在观看纪录片之后,或是震撼之意直击灵魂,或是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或是感动之情溢于言表……内心深处都受到了鼓舞和激励。大家重温了入党的初心,坚定了使命担当,增强了将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习先进不是一阵风。支部要求,全体师生党员要以榜样为镜,从事迹中见精神,从典型中看自己,变感动为行动,自觉把榜样精神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力量,主动对照先进,检视不足,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篇3:感动中国直播现场观后感500字
实际上,已不是第一次看到张富清老前辈的事迹了,每次看完总觉得心里有不少话要说,脑子里也有无数的镜头和画面在闪烁。思绪杂乱无章,生怕写下的东西触犯了心底的这份敬畏。直到看了《榜样4》节目,再次看到张富清老前辈熟悉的面容后,我知道再也无法推脱了。终于鼓起勇气提起笔,努力理出思绪,写下心中的感想。
人生在世,难以回避“功名”二字。感觉现实社会中不为名不为利的人真的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个人。老英雄张富清深藏功与名,把功名看得很淡,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彰显了初心与使命的伟大力量。他的胸怀就像海水般湛蓝、包容;他的理想就像天空般清澈、博大;他的存在也像空气,每时每刻侵染滋润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脑海里出现最多的画面,就是老人双眼湿润着说:“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很多战友,都为党为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他们为党为人民的功劳都比我高,我有什么资格来标榜自己,我有什么资格再到处炫耀自己。”朴实的话语,却掷地有声,唯有经历过血与火的生死考验,才能在荣誉面前如此云淡风轻。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张富清老人深藏功名63载的缘由,道出了一名老兵最朴素的内心独白,也道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最纯粹的理想信念。老英雄张富清深藏功与名,把功名看得很淡,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彰显了初心与使命的伟大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多么美好、神圣的8个字。这不就是我们握起拳头面向党旗庄重宣誓的那一刻时起的毕生追求吗?可又有多少人在路途中迷失了方向。不是没有航标,而是我们的心被“迷雾”所遮掩。其实你知道哪个能做、哪个不能做,只是你在做了不该做的事后,总是用一些牵强的理由掩饰你的行为。没有居无定所的担忧,没有饥寒交迫的侵蚀,也没有妻离子散的焦虑,更没有生命的危险。醒醒吧,不要忘了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接过先辈们的旗帜继续。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我们的国家才会长久的繁荣昌盛,我们的后代也才会有清晰的航线,砥砺前进!
篇4:感动中国直播现场四川森林消防员观后感500字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感动中国》,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中国》,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之一万其珍一家,他们的故事使我感动。
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农民党员万其珍一家,四代坚持在河边为村民义务摆渡,方便了附近两个县市、四个乡数以万计村民的农耕和出行。现年69岁的万其珍是第三代义渡传人,每天在大沙河上来回摆渡数十趟,已经坚持了,并带动儿子、孙子义渡。
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篇5:感动中国直播现场四川森林消防员观后感500字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感动中国》,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中国》,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之一杜富国,他的故事使我感动。
杜富国,27岁,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篇6:感动中国直播现场四川森林消防员观后感500字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感动中国》,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中国》,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之一吴建智,他的故事使我感动。
吴建智和他的哥哥出生在云南昭通老店镇法土南村一户农民家庭,哥哥小时候被电击夺走双臂。此后的十多年里,他与哥哥形影不离,一双手臂两个人用,支撑起二人的生活和梦想。20,两个人同时参加高考,高分的弟弟为了能继续照顾哥哥,放弃了更好的学校,选择和哥哥在一所学校就读。
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篇7: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观后感
感动中国叶连平事迹精神观后感心得<一>
昨晚如约打开电视机,准时收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节目。 与往年一样的结果,在这个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很多已经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动着中国。他们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麻木而又世俗的国度。 我看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催泪弹”,其威力使人在刚刚过去这个喜庆的春节假期里,还获得有一个感受悲情的时
刻。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是永远的痛。一贯擅长煽情的央视就不能厚道点呀,能不能不这样矫情呢?在节目进行中,我一边观看一边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动过呢?由于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
美女教师”张丽莉,还想到了“最美司机”吴彬,还有更多创造了许多“国之第一”纪录的人,尽管我这一票并不能有什么作用,并不能算数! 看完节目后,泪眼婆娑,还有一点遗憾,吴斌师傅为什么没有入选呢?按说吴斌师傅当时的行为其实是全社会都需要践行的基本准则,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大环境下。也许是由于吴师傅的英雄行为只有短短的几十秒钟。张丽莉老师如果凭借着对学生的爱心和工作的认真努力获得此荣誉,那将是多么完美的事情,只可惜她是坐着轮椅上台领奖的。 感动之余,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1、
精神的觉醒 感动中国到昨天就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了,其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与发展迅速的物质水平相对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落后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被西方某些国家称为是“没有信仰的
民族”。但是,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国人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国人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 2、榜样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动中国》,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
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这就是感动中国的力量,是榜样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3、时间的流逝带走感动 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人们选择坐在电
视机前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泪总是停不住,但典礼结束以后,人们又恢复了之前的一切,内心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似乎人们把感动中国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途径,把一年的泪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流干净,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待着下次感动中国。不信的话,可以扪心自问,你能叫出几位曾经感动过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了吧。不管怎样,我希望被遗忘的仅仅是名字,是符号,而不是其背后蕴含的一种精神。
感动中国叶连平事迹精神观后感心得<二>
中国古老的美德,包括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位列第一。为一次生死相托守护战友30年的天山守墓人陈俊贵,所体现的义与信,难道不是基于对战友之爱?农民科学家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两代对油菜改良梦的痴迷和坚守,难道不是因为对科学的爱? 通过观看感
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
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
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我的观看心得是,我们的世界一直是阳光明媚的,只是我们的眼睛有时看到的只是乌云,而在别人眼里,或许我们也是那块乌云,所以,即使我们做不了阳光,也可以试着做一片追随阳光的彩霞,不要总是一团想着遮挡阳光的乌云。只要努力,一定可以的!你说呢?
感动中国叶连平事迹精神观后感心得<三>
“我不需要宣传,我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谁能想到说这句话的是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谁能想到这句话是对着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报道组说的?谁能想到听这句话的人反而被深深感动?
9月30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期间,马鞍山市纪委监委邀请到和县卜陈学校校长居平树,宣讲“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叶连平老人的事迹。作为叶老师的身边人,居平树从小处细节讲述叶老师的故事,以小事小节反映叶老师的崇高大爱,把宣讲现场变成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课堂。在场的纪检监察干部聚精会神地聆听了居平树的宣讲,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不时流出感动的泪水,不时激起由衷的敬佩……
叶连平老人爱孩子,爱教书育人的事业,希望最后一口气能在讲台上呼出,所以他争分夺秒,珍惜每一寸光阴。摄制组耽误了他给孩子上课的时间,即使是中央电视台的,他也不同意。为了适应叶老师的教学安排,不影响他给孩子们上课,摄制组只好调整拍摄计划,把原计划5天的拍摄延长到9天。叶老师每一天满满的工作量,都让摄制组的同志感动。回北京后,摄制组全体人员自己掏钱买了一把按摩椅快递给了老人,希望他能好好地休息休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反映了叶连平老人宽阔的胸怀、仁爱的心灵、崇高的精神、坚定的信仰,使人深受教育。
与会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表示,叶连平老师是马鞍山的骄傲,是我们身边的光辉榜样,我们要学习他对事业的热爱、对原则的坚守,甘于清贫、甘于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市纪委常务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孙烨在宣讲结束后总结道:“叶连平老人身上这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敢于较真、党性原则强的精神,正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需要的。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精神,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感动中国叶连平事迹精神观后感心得<四>
近日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的动人故事,让我热泪盈眶。因为每一个人后面都承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也在内心深处感触着人间最美好的大爱。他们当中的有些事情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但是他们做到了,不是他们有什么超强的能力,而是他们有一颗坚强的心、执着的心!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是那样的普通,不是什么大款,也不是什么高官,但他们用平凡的双
手,高尚的心灵,成就了伟大的事迹,这也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乐于助人,舍小家为大家的优良传统,也正是现代社会越来越缺少的。 我看到胡忠和谢晓君他们夫妇都是城里的老师,本可以在城市里享福的他们,却放弃了城里的安逸生活,而是带上年幼的女儿,毅然来到偏远的山区,当起了志愿者,义务为那里的孤儿们传授知识,一干就是十几年。由于那里海拔高,空气稀薄,谢晓君经常有高原反应。那里物资匮乏,条件艰苦每个月只有300的生活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胡忠和谢晓君夫妇一直坚守在大山上,没有放弃。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
算,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计算。胡忠谢晓君所代表的一类人,为什么能放弃那么好的环境,而到偏远的山区支教?靠的是什么?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态度。为了让自己掌握知识,懂得道理,他们甘当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自己苦点累点没有关系,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成才是他们的追求和梦想。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他们一干十几年无怨无悔,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谁来回报。荣誉,对他而
言只是虚名浮云,毫无疑义。用良心做事,一直是我们每个员工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准则。而这一刻,使我觉得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需要更加用心,更加努力,用更加多的爱来爱这个世界。 我知道,在这一刻,感动了的不仅仅是我,也有你、你们……那么请我们一起关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这个世界,使我们的社会随处都有爱的影踪。
感动中国叶连平事迹精神观后感心得<五>
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带我们观看了20**感动中国,到现在还让我难以忘怀。 首先讲述的是一位磨刀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名叫吴锦泉,他的家住在农村,自己家有一片小菜地,种的菜也就够自己吃,他家境贫寒,自己靠磨刀赚的钱也就是一元一元的硬币,他都积攒下来放在一个袋子里。谁也不知道这位老人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这位老人立刻回到家,取出自己
辛辛苦苦攒了一年多的一千多元钱,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灾区。可能大家会说一千多元钱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这样一位贫穷的老人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数字,更何况这些钱是他省吃俭用省下来的,是他磨了上百甚至上千把刀所攒下来的,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啊!
还有一个让我很感动的是张宝艳和秦艳友两个人,他们曾经在一次商场购物时把自己家的孩子给丢了,当时就是他把两个人急哭了,经多方努力,孩子总是在一个月之后找到了,但是这一段经历让他们体会到了丢了孩子家长的心情,于是乎他们自费创办了“宝贝回家”网站。从创办至今,已经有十三万人在这个网站里注册,寻找丢失的孩子,虽然最终找到孩子的家庭只有几千个,但是张宝艳和秦艳友两个人说:
“今后还要继续宣传这个网站,还要让更多的家庭团圆”。 像这样令人感动的故事在感动中国节目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是否也应该从中体悟到什么呢?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一个个小事做起,去帮助别人,关爱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
篇8:感动中国颁奖现场观后感
感动中国,感恩你我。爱的传承,从没有终点,感恩前行,从未停歇。
一年一度的“感恩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举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人物感动着。
非常感谢中央电视台为我们带来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暨颁奖典礼”,这是一档让人们体味感动,仰望崇高,陶冶情操,培植精神,塑造灵魂的好节目。
至今还记得那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还在行进中,我就在感动中写下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之感动”,记录下对于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老师李桂林、陆建芬贤伉丽二人在天娣小学坚持十八年的感动。
正如一位伟人曾经说过的那样:“一个人做的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陪聋哑儿子读书十六年的母亲陶艳波,帮助“发小”三十九年的陇海大院的哥们,默默捐款从不留名的张纪清等,他们都是做好人好事十多年、几十年的人。
我会继续努力地让自己有一颗能够感动的心,有一份能够有一定热度的激情,思考每一天,努力每一天,快乐每一天,享受每一天。
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
篇9: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当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当我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节目中的10个英雄人物,伟大的感人事迹令我的心灵震撼,并为之动容。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深思。其中,有几个人物令我记忆犹新。“春风化雨,秋月生辉,用救赎的力量点燃心灯,用坚强的意志见证奇迹。”这是组委会给孙炎明的颁奖词。
从警28年来,孙炎明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扎根基层,默默耕耘,把全部精力与心血都奉献给了公安事业。7年前得知自己患有脑癌时,乐观向上的他决定只给自己一个小时时间的悲伤,并在手术后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用自己的爱心感化羁押在看守所的失足人员。
对于孙炎明来说,20xx年过得非常充实、幸福、快乐,非常有收获,这让他有强大的信任感,用心去做值得做的事情。他的体会是:如果你想人生有意义,就从本职岗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孙炎明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实的情怀和默默的奉献,一朝爱岗不难,难就难在从业几十年如一日地敬业,孙炎明难能可贵地做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事业与岗位的执着坚守,让他这个平凡的基层监管人民警察不再平凡。说完了爱岗敬业的孙炎明,再来说一说诚信仁义的孙家兄弟。人间有真情,有真爱。“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他们兄弟俩20xx以诚信为本,每年坚持大年三十前将工人们的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每一个农民工手中。20xx年年关,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黄陂,在账本丢失的情况下,按照农民工自己报的账目,给60余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信义兄弟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道德的真义、责任的力量和人格的伟大。
篇10: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昨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了感动中国20__年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首先,科学家于敏为我们国家研究原子弹的决心和时间让我惊叹。研究原子弹,那时,就连欧洲列强也需要五六年,我想:那我们国家就得需要个十年八年才能研制出来吧,谁曾想,我们国家只需要二年零一个月就研发出来了,真伟大!因为于敏年事已高,所以他的儿子来帮他领奖。
第二座奖杯献给了外交官朱敏才和妻子孙丽娜。他们在退休后没有选择在北京享受悠闲的生活,而是去遥远的贵州省支教,教授那里的学生英语知识。他们支教了五所小学,在第五所小学支教时,朱敏才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却染上了重病,卧床不起。他们的举动让我敬仰。
其余的奖杯都给了各个领域的人物,他们是以“炎黄”的名义济贫扶困三十年的张纪清,他的善举,涓滴见沧海。爱子心无尽的陶艳波是与儿子同桌十六年的妈妈。忠诚印寸心的新疆警察木拉提,置生死于不顾,为新疆的平安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一心一意为麻风病人提供治疗的医生肖卿福。精心照顾卧床父亲十三年的诗人朱晓晖等等。 他们虽然事迹都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勇于坚持,无私奉献!
他们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也感动了我。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发扬,去学习,去坚持,我们要成为一个有爱心,有仁孝的好少年!
篇11: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500字
有一种感动让我们心潮澎湃,有一种感动让我们为之鼓掌。20__年2月21日,党支部组织观看了《感动中国》之后,我接近了那些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作为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身患绝症的张定宇同志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中,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学习张定宇同志面对疫情冲锋在前、挺身而出的精神,学习他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学习他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
张定宇同志虽患绝症却仍不下火线,也顾不上被感染的妻子,他用因患渐冻症而一瘸一拐的腿,夜以继日地奋力与病毒赛跑着。疫情发生以来,张定宇同志一直坚守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带领全院医护人员连续奋战30多天。他曾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张定宇同志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共产党员、院长、医生,这是张定宇同志的三重身份。他和同事们的身影,总是会出现在重大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现场。张定宇同志曾说:“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我们学习张定宇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是党员的基本政治品格和素质要求。
张定宇同志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张定宇同志在自己身患绝症、妻子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仍坚守抗击疫情最前线30余天,他的感人事迹赢得社会各方人士点赞。当有公益基金人员联系张定宇,表示将向他和他家人捐赠100万救助金时,却被张定宇婉言谢绝。张定宇心中,只有急需帮助的医护人员和病患者,希望把捐助款捐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医务工作者和广大患者。我们要学习张定宇同志作为医护人员的“无我”初心,学习他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平凡岗位。
英雄张定宇竖起了新时代的一面镜子,映照了平凡中的伟大,点燃了新时代奋进的火种,激励着我们前行。他用质朴的心灵创造感动时代的力量,用平凡的故事书写自己传奇的人生。这样的精神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资源,推动着社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更是我们年轻党员同志的榜样。
篇12:《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天路,看到那条细长而又摇摇欲坠的天梯,我马上想到了天路,我从未见识到神奇的天路,所以天路在我的概念里大概就是这样的一段路。
我也大概记不得李桂林那朴实的脸庞了,可我对那条天路仍历历在目,而天路上那个斑驳的.身影也是我无法忘怀的,李桂林的背影。
这条路他走了十八年,而路的尽头是一群赤着脚等待知识浇灌的幼芽们,千百个日日夜夜,这座大山,这条河流,这条天路,见证了李桂林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目睹了李桂林那摇晃而不令信念的生命曙光留下的处处痕迹。
我对几个镜头物别有感触,这条用希望和信念铺成的生命之路,节节梯架上早已是坑坑洼洼,那一层层破开的木皮勾勒出一步步坚定的脚印,在繁华都市的我们,从来都不曾知道,在遥远的地方李桂林每天经历着什么样的考验。大山深处的他与孩子们,似乎也在度过着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的清净生活,他们不知道什么高科技,不懂得所谓的信息时代,城市的生死沉浮与他们无关,可他们却是大自然最亲密的朋友,可以领略到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可以纵观群星璀璨的茫茫星际,更而况,还有李老师用生命谱写的交响乐章,谁说他们没有广大的见识,他们拥有最没有杂质的心灵!
人过留痕,雁过留声,深邃天空上的火红太阳映透过悬崖边的无名野花,那阳光也如清澈脸庞一般明亮,愿你永远照耀在远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篇13: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李桂林、陆建芳,两个普通的名字,两个不普通的人。
人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他们就在这天梯石栈相钩连的小路上,为了彝族的未来,一走就是十八年。
试问人生有几个十八年?又有几个人能将自己的十八年青春年华献给这无尽的大山。每次回家四个小时,没有路、没有人,有的只有无边的植物,无边的石块。90度的天梯上刻着岁月的痕迹,稍不留神就让你粉身碎骨。且不说学校的条件艰苦,单看看这来回的道路,就足以让人惊叹万分。而他们硬是日复一日的攀了十八年!
每个星期一的凌晨,都有两位老师在天梯下等待,每个星期五的晚上,都有一群孩子欢快地回到家中。十八年,149名学生,从这里走出了大山,看到了精彩的世界,看到了广阔的祖国。虽然只是小学生,这149个数字看起来很小,但他们改变了这里的现在和未来,带来了知识的种子。这粒种子在他们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当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时,他们盛装打扮。他们没有出过远门,他们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站在舞台上,他们略显羞涩。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去看看XXXXXX,并且留个影。当主持人问到他们的工资时,陆建芳回答说:“我们刚来的时候才100多元,现在200多元了,我觉得很满足了。”多么朴实的的话语,却震撼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弦。我们或许会问,为了200元的工资,浪费了自己十八年的青春,这值吗?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作了最精彩的诠释。
在中国的大地上,在这偏远的的山区,又有多少个李桂林和陆建芳。他们无私的奉献,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托起了教育的蓝天、民族的未来。
李桂林和陆建芳,了不起!
更多推荐
感动中国直播现场观后感500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