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学成语故事,本文共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国学成语故事
国学成语故事大全
●.先入为主
汉哀帝的时候,宫里有一个宠臣,名字叫息夫躬,他为争取更大的权势,极力想除掉和他关系紧张的大司马董贤,他想出了一个毒计。
那时匈奴每年都要到汉朝进贡。可是息夫躬派人对匈奴说:“皇帝的事务十分繁忙,你们就不用来朝见了。”匈奴单于听了,觉得息夫躬是汉哀帝身边的近臣,说的话应该可信,也就乐得清闲,没有来朝见。这时,息夫躬又对汉哀帝说:“匈奴今年竟敢不来进贡,如果您不出兵征讨他们的话,那四方小国就会群起效仿,后果会很严重啊。”
汉哀帝赶快召集众大臣,商讨出兵征讨匈奴的事。朝中的丞相王嘉对息夫躬这种恃宠乱政的行为极为愤怒,他很干脆地对汉哀帝说:“现在并没有确实的证据可以证明匈奴人要造反,陛下不可轻信。”接着他又说道,“希望陛下能吸取古代君主的经验教训,反复参考各方意见,而不要先听到谁的意见,就以谁的意见为主。”(原文是:“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朝中以董贤为首的大臣们也纷纷表示同意王嘉的意见,汉哀帝也就接受了,不再提出兵的事。没多久,息夫躬的阴谋大白于天下,汉哀帝大怒,把他关进监狱,后来他就死在狱中。
“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为虎作伥
从前,在某一个地方的山洞里,住着一只凶猛无比的.老虎。有一天,它因为没有食物充饥,觉得非常难受。于是,它走出山洞,到附近的山野里去猎取食物。
正在这时候,老虎看到山腰的不远处有一个人正蹒跚地走来,便猛扑过去,把那个人咬死,把他的肉吃光。但是老虎还不满足,它抓住那个人的鬼魂不放,非让他再找一个人供它享用不可,不然,它就不让那人的鬼魂获得自由。鬼魂居然同意了,他就给老虎当向导,漫山遍野地去找人。终于遇到第二个人了,那个鬼魂为了自己早日得到解脱,竟然帮助老虎行凶。他先过去迷惑新遇到的人,然后把那人的带子解开,衣服脱掉,好让老虎吃起来更方便。
本来,这个人是被老虎害死的,可是他变成鬼以后却心甘情愿地为老虎做帮凶,古时候人们就把这种帮着老虎吃人的鬼魂叫做“伥”。
这本来是一个传说,后来,人们根据这一传说总结出了“为虎作伥”这个成语,指帮助老虎害人的伥鬼;现在多用它来形容那些帮助坏人伤天害理的人,
●.先声夺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的宋国。宋国的司马华费遂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华驱、华多僚和华登。人说多子多福,可惜华费遂这仨儿子,净给他添乱了,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一向不团结。其中华多僚最爱挑事儿,偏偏宋国的国君元公最信任他,华多僚就使劲在元公跟前说自己两个兄弟的坏话。先是华登被迫逃亡到外地,后来华驱也被驱逐。华驱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就跟自己的侍从一起杀了华多僚,又劫持了自己的父亲华费遂,召集逃亡的人一起反叛宋国。
这下宋元公害怕了,他请来了齐国的乌枝鸣来帮忙守卫城池。这年冬天,在外逃亡的华登也带了一支部队来和华驱汇合,兄弟俩打算好好出一口恶气。
面对两兄弟的大军,乌枝鸣有些心怯了。这时,厨邑大夫濮献计说:“兵书上说:'要事先取胜,就要首先夺取敌人的心志;要事后取胜,就必须等待敌人士气衰竭。’(原文是:'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何不趁着他们疲劳和没有安定的时机来进攻呢?如果等到敌人军心安定,我们可后悔也来不及了。”乌枝鸣听从了。结果这次交战果然取胜。后来,华登战死,华驱被赦免了造反之罪,逃到楚国去了。
“先声夺人”这则成语就是由“先人有夺人之心”转化而来的,表示在行动前先造成声势,以破坏敌人的士气。先,抢先。
●.尾大不掉
春秋时期,楚灵王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弟弟公子弃疾。公子弃疾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的军功。为了表彰弃疾建立的功勋,楚灵王把蔡国的大部分土地赐给他,并且封他为蔡公。但是过了不久,楚灵王又感到不太放心,特地派人把大夫申无宇请进宫来请教。
楚灵王问申无宇说:“我把弃疾封为蔡公,你怎么看?”申无宇说:“国君是不应当把亲近的人封在外面的,因为日子一久,他的力量大大发展,就会威胁国家。俗话说:树枝大了一定会折断,尾巴大了就不能摇动,这个道理,您一定是知道的。(原文是:'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申无宇走后,灵王又仔细地想了一下。他认为公子弃疾是自己最宠信的弟弟,一向很忠顺;又屡次为国家建立了功勋,受到特殊的封赏,肯定不会背叛自己,因此,就没有接受申无宇的意见。没过几年,弃疾势力越来越大,果然起兵反叛了楚灵王,楚灵王没有办法,只好上吊自杀了。公子弃疾当上了国君,这就是后来的楚平王。
后来,人们就总结出“尾大不掉”作为成语,用来比喻部下势力非常强大,不听从上级的调动和指挥。现在多用来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掉,摇动。
篇2:国学经典成语故事
孟秋指阴历七月,民间信仰中,七月是诸事不宜的鬼月,七月朔日(初一)要开鬼门,七月十五是中元节(鬼节),七月望日(三十)要关鬼门。古时候,关鬼门时,处处可见超度盛会。
金光寺塔内藏有舍利佛宝,所以寺塔夜放霞光,使得祭赛国被四方敬仰,但是孟秋朔日半夜,天忽然下了一场血雨,舍利佛宝不翼而飞,从此金光寺塔也不放光了,四方也不来朝圣了。
国王冤枉金光寺和尚,把他们囚禁起来,每日里严刑拷打他们。
三年后, 唐僧一行取经经过祭赛国,唐僧同情金光寺和尚的遭遇,沐浴后和孙悟空前去扫塔。在扫塔过程中,孙悟空捉到两个鱼精,经过师徒二人盘问,才知道兴风作怪的是乱石山碧波潭的九头怪。
两三个小和尚提着灯笼引唐僧师徒下塔。一个先跑去报告众人,说:“好了,好了!我们得见青天了!偷宝贝的妖怪捉到了!”
篇3:国学经典成语故事
召虎是周宣王时的一位大臣,人们称他为召伯。他巡行各地时,不要老百姓为他盖房子,都是在路边的甘棠树(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下搭个草棚办公、过夜,连草棚的边也不要人来修剪。
召伯死后,老百姓很怀念他,对甘棠树都不忍伤害,他们唱道:“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伐,召伯搭过草棚。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败,召伯休息过。
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拜,召伯说过的。”
孔子说:“我看见甘棠就像看见宗庙一样肃然起敬。”
更多推荐
国学成语故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