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射线的课件小学,本文共13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射线的课件小学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的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3.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
教学重点:体会线段、射线与直线的特征。
教学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学具准备: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过哪些几何图形?我们是生活中后很多地方用到这些几何图形,如线段,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线的知识呢?下面我们就出发,一起到线的王国去看看吧!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线的知识。(板书课题: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2、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请给下面的线归类)
二、确定目标
1、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知道角的含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3、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
三、互动新授
(一)认识线段。
1、看课本38页情境图:“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知道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引导学生认识,这样的线有什么特点。
2、由“一根拉紧的线”引出线段,引导学生认识端点及线段。
像这样的线,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什么线呢?(线段)
3、画一画:教师示范板演一条线段。
教师想把线段画到黑板上,你觉得我应该怎么画呢?为什么?
(画两个端点,一条直直的线,表示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4、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征?(直的,两个端点,两端不能无限延伸。)介绍读法并板书:读作:线段AB(或BA)
5、想一想:教师李的那些东西上藏有线段?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二)认识射线和直线。
1、直观感受射线。
出示教材第38页中的三幅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手电筒或探照灯等射出来的光线是一条直直的线。
教师介绍:像手电筒、探照灯和太阳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做射线。
2、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
(1)认识射线。
教师介绍: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在黑板上先画一条线段,然后一个端点不动,另一个端点随着线段无限延长。
让学生动手画一条射线。
观察射线,说说射线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引导,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射线的特点:直的,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
(2)认识直线。教师介绍: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在黑板上先画一条线段,然后把两端都随着线段无限延长。
让学生动手画一条直线。
观察直线,说说直线有什么特点。
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直线的特点: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
(3)介绍射线、直线的读法并板书:读作射线AB、直线BA或直线L。
(三)比较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先让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完成板书:
图形名称
图形
联系
区别
线段
都是直的。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
直线
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
2、趣味题,猜数学谜语:
有始有终(打一线的名称)
无始无终(打一线的名称)
有始无终 (打一线的名称)
(四)认识角。
1、画一画:根据描述画角。
先画一个点,然后从这一点起画两条射线。
2、看一看。观察画出的图形,说说画出的图形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体会画的这个叫的两条边都是射线,顶点是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
4、在角的图形里面画一段弧线,让学生清楚滴看到角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是两条射线所夹的平面部分,从而使角的概念更清楚。
5、认识角的符号和表示方法。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上图的角可以记作“∠1”。“∠1”读作“角1”
四、巩固与测评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
2、达标测评
(一)判断
(1)我们用直尺可以量直线的长度。( )
(2)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
(3)在一条射线上可以截取3厘米长的线段。( )
(4)射线比直线短。( )
(5)线段有两个端点能量出它的长度。( )
(6)小明画一条长5厘米的直线。( )
3、画一画。
(1)经过点A,画2条射线。
(2)经过点A、B画直线。
五、课堂小结、布置预习
师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什么?
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直线、射线和角。
师:下节课我们要学习“角的度量”。请同学们回去思考:
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有什么关系?
2、下节课每个同学准备一副三角尺和量角器。
篇2:射线
射线
射线shè xiàn[释义]①(名)波长较短的电磁波。速度高、能量大的粒子流也叫射线。
②(名)数学上指从某一固定点向单一方向引出的直线。画一条~。(作宾语)
[构成] 偏正式:射(线篇3:小学课件
关于小学课件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认12个生字,掌握生词;
2.通过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
3.激发学生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多种职业,学习在生活中识字。(重点)
2.通过读词语来巩固会认的生字并积累词语。(重点)
……
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读写“丑、堆、孤、单、洁、越、冷、影”8个生字,认识两点水(冫)。积……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天蓝蓝,海蓝蓝,我家住在大海边。
海边有个月亮湾,湾里有条打鱼船。
船上有位老爷爷,他的故事说不完。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韵律美;
2.能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分析、记忆字形,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篇4:小学课件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2、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公园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如何计算面积?
2。实际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相互看一看,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1)方法一:用数方格的方法。
(2)方法二:平移转化。
3.出示课件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二、合作探索
1、小组活动探索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2、交流方法
3、归纳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4.练一练
第2题:通过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发现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其面积也相等。
三.总结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篇5:小学课件
[教学内容]梯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
运用多种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一个梯形的堤坝的横截面,如何计算面积?
二、合作探索
1、小组活动探索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
(1)数方格。
(2)对拼法。
(3)割补法。
(4)折一折。
2、交流方法
3、归纳计算公式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三、练一练:
第2题:通过计算每个梯形的面积,让学生发现当梯形的底和高相等时,其面积也相等。
第4题:让学生自己尝试,再交流方法。
篇6:小学课件
[教学内容]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单位“1”概念的扩展。
[教学过程]
一、拿铅笔。
1、现场组织活动: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来,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 ,结果两位学生拿得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3枝。
2、思考问题:他们两人都是拿了铅笔的 ,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
3、在班里进行反馈。引导学生发现两盒铅笔的总枝数不同,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
4、师生共同小结:一盒铅笔的 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铅笔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 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了。
二、说一说。
出示书中的情境图:
联系一本书的 ,一块蛋糕的 等实际情境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三、画一画。
一个图形的 是□,请学生画出这个图形。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 都是一个□,但是这个图形的形状可能不同。
四、练一练。
第1题: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选择其中几题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第2题:请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各个分数。学生独立完成。
第3题:请分别画出下列各个图形的 ,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第4题:结合“捐零花钱”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的相对性。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举例说明。
第5题:根据圆木的 的实际长度去推断整根圆木的长度;根据一个圆的 ,去推断一个圆的 。
第6题:通过学生填数、观察,使学生体会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说说有什么发现。
篇7:直线、射线和线段
教学内容:<<现代小学数学>>第七册P92-93
教学目的:
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
2、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3、会度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线,请看。( 引导学生看TV)
师:电线、电话线、电视天线、广播线、电话机的话绳、跳绳的绳子,写字的时候铅笔尖移动会画出各种各样的线。
小结:这些线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的。
1、屏幕显示一组彩色图:(见附页)
(1) 闪烁的线是直的还是弯曲的?
(2) 现在闪烁的线是直的还是弯曲的呢?
2、TV显示:两团毛线中间是一条曲线,能不能把它变成一条直线呢?(把线拉紧,就成一条直线)
3、假设线球的线是无限长的(画面闪动,消失线球),这样就形成一条直线。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它的长度和有关知识。
板书:直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结合TV画面),那么它有没有端点?板书:没有端点
直线没有头无法量,我们就说直线是无限长的。
板书:无限
二、认识线段和射线。
(TV显示) 这是一条直线,在直线上加上两个点(闪动两点)一
点 A一点 B,指出:直线上两点之间闪烁的一段叫线段。板书线段
的概念并齐读一遍。
(1) 观察线段,它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2) 小结:它有头有尾,所以它的长度是有限的。
板书:有限
小结:我们可以用直尺度量出它的长度。
(3) 看TV,如果我们把线段的一端端点去掉,这一端就可怎样?
(TV显示)
这样我们就得到一种新的线,这种只有一个端点的线叫做射线。
板书:射线
(4)仔细观察射线并和线段进行比较后思考:
<1>射线有几个端点?
<2>它的长度是不是固定的?
<3>能否用直尺度量出它的长度?(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射线,谁来举一些例子?
小结:刚才我们和大家一起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 (板书课题齐读一遍) 。打开课本92页仔细阅读课文,并准备回答以下几个思考题。(幻灯显示)
<1>直线有什么特点?
<2>什么叫线段?
<3>射线有什么特点?
<4>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关系?(幻灯显示)
(6) 学习汇报并讲清理由。板书:直线的一部分
(7) 同学们不仅认识了直线、射线和线段,了解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幻灯显示:下面各线中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和射线?
(见附页)
三、度量线段的长度并画线段
1、这里有一条线段,要知道它的长度,该怎么测量?(TV显示)结合TV教师讲解:把线段的一个端点 A对准直尺0刻度线,读出另一个端点B所对直尺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TV显示度量的过程并标出3.8CM)
2、会量吗?请一个同学在幻灯下量线段的长度,并说出是怎么量的以及该线段的长度。
3、打开课本93页“练一练”的第一题,量线段的长度把它填在书上。汇报度量结果。
4、同学们已经会度量线段的长度,现在老师要同学画一条3.5CM长的线段,会不会画?你准备怎样画?
(相互讨论一下后交流汇报)
(1)、定点<定位置>画线段
(2)、找点(板书)
(3)、连线
5、结合计算机讲解画线段的方法:
<1>对准直尺的0刻度线上点一点;
<2>根据要画的长度,对准相应的刻度画一点;
<3>沿着直尺的边把两点联结起来。
6、在练习本上画一条4.5CM长的线段,巩固画线段的方法。
四、巩固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而且还会度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下面老师考考大家,看你是否真掌握。
1、判断:(幻灯)
<1>一条直线长12CM。----------( )
<2>直线比射线长。-----------( )
<3>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
<4>两个端点之间可连成一条直线。----( )
2、看屏幕,下面图形有几条线段?哪条线段最长?
哪条线段最短?(见附页)
<1> 学生自由数线段各抒己见。
<2> 教给学生数线段的方法(结合TV闪动变化)。
方法一:以线段的端点为顺序,从左向右观察以A为左端点的
线段有几条?AB、AC、AD一共有三条。以B为左端点
的'线段有几条?BC、BD一共有两条。以C为左端点的
线段有几条?CD一条。一共有几条线段?哪条线段最长?哪条线段最短?(闪AD、BC)
方法二:以基本线段的条数为顺序基本线段有AB、BC、CD三条。
线段上有一个分点的线段有AC、BD共两条。
线段上有两个分点的线段有AD一条。
一共有几条线段? 3+ 2+ 1=6(条)
<3>小结:数线段的方法有多种,同学们应灵活运用。
<4>发展: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两条基本线段的图形就有
(2+1)条线段;有三条基本线段的图形就有(3+2+1)
条线段;那么有四条、五条基本线段的图形又有几条线段呢?课后好好动动脑筋想一想。
五、总结:
同学们刚才都学得非常好,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堂课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学会了哪些本领?(结合板书回答)
六、作业
(1)画一条5.3CM的线段。
(2)点出下面图形有几条线段。
板书设计
篇8:直线、射线和线段
直线 无限 没有端点
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 有限 两个端点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 无限 一个端点
【评析】: 教学环节设计精心。注重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有重点的获取知识。知识传授由浅入深。使学生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区分,由掌握它们联系、区别,直至度量线段,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并通过观察、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认识特点,使学生在意义识记中掌握概念。电教手段充分应用。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自制了幻灯片、投影片、电视录像片,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手段恰当结合、优化组合,展示的信息形象生动、直观,使之既讲清了概念,又发展了思维,优化了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
篇9:射线人生诗歌
射线人生诗歌
人生本就是一条没回头的路的人生本就是一条没回头的`路的射线,
一旦开始只能从原点出发。
停不下,回不去。
一与一百可以相差九十九,
也可以只是咫尺。
人生就是一条射线,
亲情在原点,
一回头就可以看见,
而名誉与金钱在远方,
需要自建造。
因此,
生命这条射线开始出现了弧度
它开始在原点
以名誉为圆心,
以金钱为半径,
做一条封闭的弧
最终构成了圆。
我们在圆内盲目求生,
在朝代的激流中,
飘荡起伏,
作茧自缚。
后来,
我出不去了,
他回不去了。
,
一旦开始只能从原点出发。
停不下,回不去。
一与一百可以相差九十九,
也可以只是咫尺。
人生就是一条射线,
亲情在原点,
一回头就可以看见,
而名誉与金钱在远方,
需要自建造。
因此,
生命这条射线开始出现了弧度
它开始在原点
以名誉为圆心,
以金钱为半径,
做一条封闭的弧
最终构成了圆。
我们在圆内盲目求生,
在朝代的激流中,
飘荡起伏,
作茧自缚。
后来,
我出不去了,
他回不去了。
篇10:X射线天文学
X射线天文学
利用天体在0.01~100埃的电磁辐射来研究天文现象的学科。由于地球大气对X-射线的吸收极为严重,因此只能用探空火箭或卫星搭载仪器进行观测。著名的X-射线观测卫星有自由号(1971年发射做全天探测共得340个源),爱因斯坦号(1978年发射,灵敏度和角分辨本领均高了一个量级4809个源),EXOSAT(欧洲X-射线天文台卫星,1983年发射),ROSAT(伦琴号卫星,1990年6月1日发射,工作于0.1-3电子伏特,发现了60,000多个X-射线源,其中25000多个活动星系核,0多个恒星,5000多个星系团)。高级X-射线天体物理设备(AXAF现改名为钱德拉卫星,发射)、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高级卫星(飞鸟号,1993年2月20日发射)以及日本人发射的白鸟号和阳光号卫星等。卫星上搭载的仪器为掠射式望远镜和高能探测器。
早期研究集中于太阳,弄清了它的宁静成分、缓变成分和突变成分三种辐射成分。后来逐步扩大到各类天体。既有点源也有面源;既有X-射线星也有X-射线星系和星云。X-射线星中最重要的一类为激变双星。它的'一个子星为密度极高的恒星僵尸,贪婪地吸积着胖大哥流出等位面的物质并在自身周围形成一个吸积盘。在盘上的某些地方出现热斑并产生热核反应而辐射X-射线。弥漫X-射线星云多为超新星遗迹。X-射线星系多为活动星系核,它们也是吸积过程的产物。星系团也有很强的X-射线辐射。或者源于弥漫星际介质,或者是孤立点源。与团成员的种类和内涵有关。
篇11:射线友谊作文
射线友谊作文
再次遇见她,已是三年后。
那日,看红榜时,不经意间便看见了她。霎时有一种欢喜。而我,却欲言又止。然后便又分离,随着各自的队伍走了。这瞬时的重遇,转眼的离别让我觉得做了一场梦。
在教室门前的名单上寻到自己的名字时,一抬头,不想又望见她,倚在门框上,对我颔首微笑,我以为又一次做梦。然而却是真的。她用手指指教室----她,也在这儿。不知当时是怎样的欢喜,只记得和她手挽手走进教室,坐在最靠门处,东拉西扯的聊着。当时我天真的以为她是上天赐予我的`礼物,让我们分别三年后再续前缘。
然而,幸福却只是一场梦。
调离位置后,她离我而去。不知为什么当时我却有一种永别了的心碎。放学后,我站在门前等她。她出来后,却挽住了门口另外一位别班的同学。看见了我,才向我介绍:“这是我的好朋友。”末了,又添上一句“是玩的很好很好的那种哦”刚开始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加上那一句。继而,我便懂了:我的位置早已被取缔。
也许太过于天真,我总以为时光会永远的停滞,将我俩的情缘冻结,待到重逢时,消融后便有结在了一起。然而最终,她的那根弦已续上了,我的那根却依旧挂在时光的枝丫上,孤零零的垂落。
也许错便错在三年前我的不告而别。可我,有何曾想过那样?况且我泪水朦胧的双眼,她也有瞧见,我又哪是存心的呢?可是她最终还是忘了我。原来我们的相遇却只是一次曲终人散的落幕。
沧海变桑田,物是人却非。曾经的形影不离却成了今日的形同陌路。曾以为我俩的再次相遇是终于相交继而重合的两条直线;然而我还不料,也未曾想过我和她仅是两条交叉,过了洯合点后注定要越走越远的射线:相遇在同一点,却向不同的方向离去,最终渐行渐远,再也不捉不到对方的身影。
曾经的海誓山盟,早已化作泡沫,子虚乌有了。我还能奢求什么呢?奢求老天在给我和她一段洁白的友情?既然命中注定我们会相知,相会再相离,我们各自拥有自己的人生,那便只好祝愿我们的人生安好吧。
只是,曾经的那一段,洁白的友情,将永远藏在心底,让记忆为她按一个家。
作于庚寅年九月
篇12:射线、线段习题
1.快乐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小芳量一条直线的长度是31厘米。
(2)直线比射线长。()
(3)手电筒发出的光是射线。()
(4)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这两个点之间的部分就是一条线段。()
(5)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可以度量长度。()
2.选一选。
(1)一条()长6cm。
A.直线B.射线c.线段
(2)太阳的光线可以看成是()。
A直线B.射线C.线段
(3)直线有()个端点。
A.0B.1C.无数
篇13:植物课件小学
植物课件小学
小学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花的结构。
2.初步学会花的解剖。
3.通过对花结构的探索活动,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解剖、观察花,使学生知道花的构造。
教学难点:
解剖的过程。
教学用具:
花、镊子、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最近你们再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有没有发现周围的景色有什么变化?
生:草绿了,树绿了,花也开了……
师:那为什么呢?
生:春天来了。
师:你认为春天什么事最美丽的。
生:……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植物的花。
(板书课题:植物的花)
(二)新课过程
师:关于花你们想探究些什么问题?
生:……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我们要想研究这些问题,先要从花的构造入手进行研究。
活动一:花的构造一样吗?
师:刚才同学们都已经把自己喜欢的花带来了,你现在想怎么研究它们呢?
小组讨论并交流汇报实验设计。
(出示课件:实验步骤)
师:下面我们就以迎春花为例进行研究。开始实验之前,老师还要补充几点(出示课件):
1、解剖要求:解剖时要按由外到里的顺序撕下各部分,解剖操作中要细心,不要损伤了被解剖部分,要把撕下的各部分分行、分类摆好、摆齐。并且填好表格。
2、镊子的使用方法:用大姆指和食指控制镊子的松紧,要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而不是上部。注意安全,不要被镊子夹着手。
3、花萼————由许多萼片组成,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花冠————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传粉,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雄蕊————由花药(里面有花粉)和花丝(支持着花药)组成。
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小组动手解剖。(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解剖活动中,适时进行指导。)
汇报成果。师将各组的研究结果投影出来,同时加以补充说明。
师生总结。
活动二:根据花的构造给花分类。
师:自然界中花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给这些花来分类,你们认为怎么分好。<小组讨论>
生:按颜色分,
生:按花瓣的数量分,
生:按雄蕊的数量分
生:……
师:老师这里有一种最科学最简单的分类方法(出示课件)
一株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做完全花。
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辨一下,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出示课件)
师补充说明:在不完全花中,只有雄蕊的花叫雌花;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
很高兴同学们掌握了花的构造,并能轻松就分辨出不同种类的花。下面听一首歌曲《茉莉花》,
音乐听完了,同学们你们想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赞美鲜花呢?
(播放音乐)
(三)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花的构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四)课外拓展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非常喜欢鲜花,但是好花不常开,那么怎样做才能把你喜欢的鲜花永久的保留下来做纪念呢?
生:……
师:把花制作成标本,能够长期保存。下课后同学们根据资料卡的提示,制作一种花的标本,下节课我们进行一次作品展评,看看那位同学的标本制作的最漂亮。
板书设计:
植物的花
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
不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花的结构。
2.初步学会花的解剖。
3.通过对花结构的探索活动,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本节课共分为三个环节,课前观察采集活动,学生课前去观察采集各种各样的花朵,感受花的种类繁多,课堂上学生把自己带来的鲜花解剖,认识花各部分的名称,给花分类。学生的课前准备充分,都采集了不同种类的花,课上也 能按照 老师的要求其做实验,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按照小组合作来学习。最终能够掌握花的结构和分类。在这节课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整堂课设计的过程中,实验的部分占用的时间太长,忽略了对学生的评价部分。
更多推荐
射线的课件小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