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其生存论视界,本文共9篇,欢迎阅读分享。
篇1: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其生存论视界
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其生存论视界
语言学转向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传统,它并非只是现代哲学的特性,早在古代、近代就已成为一个重要内容.但在古代、近代哲人那里,语言学转向主要是转向理性化方面,其生存视界尚晦暗不明.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力意拒斥形上理性,但由于主要是转向于语义或者语形,其固有的生存论视界,仍未得到朗显.直到海德格尔主张哲学应向语用方面转变,强调生存意境的诗意接受,才真正洞见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真谛.
作 者:朱荣英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列部,河南,开封,475001 刊 名:孝感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OGAN UNIVERSITY 年,卷(期): 23(1) 分类号:B08 关键词:西方哲学 语言学转向 生存论视界篇2:危机及其出路--论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危机及其出路--论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本文认为,2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发生的“语言学转向”有其深层的根源--哲学的危机.这种危机非同寻常,因为它意味着西方哲学陷入失去研究对象的困境,同时其存在的必要性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质疑.西方思想家们纷纷寻求出路,英美科学主义与欧陆人本主义不约而同地抓住了“语言”这根救命草,使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学转向”.本文认为,“语言学转向”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西方哲学的危机,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使西方哲学的`危机得到了缓解.“语言学转向”的重要后果之一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日益汇流.
作 者:张今杰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杭州,310028 刊 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年,卷(期): 4(1) 分类号:B085 关键词:危机 数理逻辑 “语言学转向” 汇流篇3:巴克莱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
巴克莱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
在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机械力学对宗教产生冲击的时候,巴克莱为了维护宗教的'地位,又不妨害给资产阶级带来实际利益的自然科学,创建了自己的新哲学.他以主观主义认识论为出发点,以上帝作为万物实在性的最终保证,又驳斥了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从而开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先河.巴克莱哲学客观上为休谟怀疑论的建立和康德哲学的诞生起了启示的作用,从他那里,已显露出了近代哲学由本体论向实证哲学转向的端倪,这一转向最终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完成了.
作 者:秦修业 段方乐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政法系,山东,德州,253023 刊 名: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3(3) 分类号:B561.27 关键词:巴克莱 经验论 宗教 自然科学 哲学转向篇4:论当代西方哲学范式
论当代西方哲学范式
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哲学形态,的更替主要是哲学范式的更替。当代西方哲学不同流派的概念体系与理论表述有时大相径庭,但在基本哲学范式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感觉经验世界本体论。当代西方哲学可以说就是感觉经验世界本体论的哲学。这一哲学范式的确立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从而推动了当代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西方哲学,积极借鉴当代西方哲学的有益成果。
作 者:朱兰芝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刊 名:齐鲁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QILU JOURNAL 年,卷(期): “”(5) 分类号:B505 关键词:范式 当代西方哲学 感觉经验世界 本体论哲学篇5:生存论转向与新世纪的哲学发展
生存论转向与新世纪的哲学发展
当我们思考新世纪的哲学发展时,尤其应该重视它与20世纪哲学的连续性。所谓世纪之交本来只是当代史上的一个普通时段,并没有什么“划时代”的'意义,新世纪与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一样仍然属于当代史,新……
作 者:邹诗鹏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系 刊 名:江海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00 “”(1) 分类号:B0 关键词:篇6:从生存论转向到人本主义转向--马克思的生存论人本主义解读
从生存论转向到人本主义转向--马克思的生存论人本主义解读
生存论与传统哲学的最大区别是对人的现实际遇和生活世界的关怀.传统哲学中的人是抽象化的人,而生存论意义上的人是具体现实的'人、感性活动的人和历史生成的人.所谓生存论转向,其实是人学本体论的转向,是传统人本主义在当代的根本转型.生存论转向的人学意义是从传统抽象人本主义转向生存论人本主义.生存论转向与人本主义转向是一致的.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实现了生存论转向与人本主义转向.马克思的新人本主义也就是生存(实践)论人本主义.
作 者:张登巧 ZHANG Deng-Qiao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 刊 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9(5) 分类号:B0-0 关键词:生存论 人本主义 马克思哲学 实践-生存人本主义篇7:民族语言学论纲
民族语言学论纲
近年来,笔者从宏观语言学角度对语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作过某些研究,尤其对语言学与民族学的关系
作了较系统深入的探讨,深感建立一门新的边缘学科―一民族语言学,十分必要。本文对这门新型学科的构
建提出有关分析与设想。
一、学科背景分析
首先将语言学与民族学结合起来研究的是19世纪欧洲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使
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同时又显示出它与其它社会科学和某些自然科学广泛的接缘性,并成为一门影
响其它学科的领先学科。早在18世纪下半叶,德国经典语文学家沃尔夫和布克就将语言定义为“民族的传
记”。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拉斯克和格林也认为语言是了解民族起源及其远古历史和亲缘关
系最重要的工具。格林宣言“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认为语言比骨骼、武器和墓穴更能证明民族的
历史,民族历史文化的'碑铭。拉斯克、格林对于语言历史主义的理解导致了19世纪下半叶以库恩为代表的
语言古生物学的产生。库恩利用语言的历史比较重建原始印欧人的神话和宗教;皮克特则从印欧语的证据中
找到雅利安文化的基本特征;希尔特甚至通过原始印欧语中的同源词推断印欧人的原始故乡及生态环境和社
会生活。以斯坦赫尔为代表的语言民族心理学派主张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民族精神的自
我意识、世界观和逻辑思维。接着以施莱赫尔为代表的自然生物主义学派将达尔文对于物种起源的进化论应
用于语言的发生学研究,创立了语言谱系分类理论,从而为世界民族的分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整个19世
纪,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一直把语言当作使用它的民族及其史前史研究取之不尽的文献资料。
自觉吸收并充分运用语言学理论、观点、方法、材料进行民族研究,是现代民族学的重要特征。摩尔根
在其划时代的民族学巨著《古代社会》中就运用了大量语言学资源。美国民族学之父博厄斯和他的学生萨丕
尔及同时代的马林诺夫斯基,既是著名的人类学家,又是极有造诣的语言学家。法国的列维・斯特劳斯将语
言学家雅可布逊的音位结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民族学研究,从而创立了本世纪中期风靡西欧的民族学结
构主义学派。继之而起的认识人类学仍以雅可布逊的理论为基础,着重于对不同民族语言中色彩词之研究,
使结构主义学派向更科学的方向迈进了一步。而人类学中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更是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
论和雅可布逊的音位结构理论为模式,把一切文化现象作为符号蓝本来理解,使符号论从语言学理论扩大为
适用于一切文化领域的共同理论。至于象征人类学的建立,也主要是移植语言学中象征和隐喻语义分析理论
之结果。
我国从本世纪初引进现代民族学开始,就吸收了国外结合语言研究民族的优良传统。程树德的《说文稽
古篇》,徐松石的《粤江流域人民史》和《泰族僮族越族考》,罗常培的《语言和文化》,都论述了语言与
民族文化、历史、心理、宗教信仰和婚姻制度的关系,以丰富生动的民族语言材料说明了从语言研究民族的
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研究的具体途径,在语言学和民族学之间架起了桥梁。80年代以来,杨kūn@①、
马学良、严学qún@②、戴庆厦、张公瑾等民族学家、语言学家更明确地提出要建立起为民族研究服务的
民族语言学,并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重要的探讨。
列维・斯特劳斯说过:“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各走各的路。但是他们无疑要暂时停下来一下,不时地相
互交流他们的某些发现。”现在,无疑是该“相互交流”的时候了。
二、学科名称和性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民族语言学不是一门凭空臆想出来的学科,它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孕育和形成过程
,具有悠久的学术渊源、厚实的学术背影、客观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人类语言学的延伸和发展
,是语言学与民族学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正如人类语言学也称为语言人类学一样
[1] [2] [3] [4]
篇8:西方哲学感觉论的历程
西方哲学感觉论的历程
感觉论在西方哲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含义,但有一点较为肯定,即都包含“我”及“世界”两大要素,而且从古代到现代,感觉论呈不断聚积,且日益形而上学化的倾向,分析哲学则试图还其本来面目,尤其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活动观更使这样一种努力达到一个较完美的程度.
作 者:陈道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8(3) 分类号:B089 关键词:感觉论 我 世界 分析哲学 语言活动观篇9:西方哲学命题简介(辩证论)
西方哲学命题简介(辩证论)
恩格斯: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关于唯物辩证法对理论自然科学指导作用和意义的命题.恩格斯认为,只有唯物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的方法.自然科学家要复归到辩证的思维,恩格斯认为有两条道路可走,第一,自然科学家通过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自发地达到辩证思维.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石油政工研究 英文刊名:SHI YOU ZHENG GONG YAN JIU 年,卷(期):2002 “”(5) 分类号: 关键词:
更多推荐
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其生存论视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