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鸟》读后感 609班 李佳锐 23号,本文共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青鸟》读后感 609班 李佳锐 23号
《青鸟》读后感 609班 李佳锐 23号
《青鸟》读后感 樵夫的儿子蒂蒂儿和女儿米蒂儿梦见仙姑向他们讨青鸟给孙女治病,他们出门去找青鸟,走遍了记忆国、黑夜之宫、森林和墓地,都空手而归。早晨他们从梦中醒来,邻居来为生病的女儿讨蒂蒂儿最喜欢的那只斑鸠,蒂蒂儿爽快地答应了,这时发现斑鸠正是遍寻不得的青鸟。生病的小姑娘一见青鸟立刻恢复了健康,但不慎让青鸟飞走了。蒂蒂儿走到台前对观众说:如果谁找到了那只青鸟,请他还回来。作品通过寻找青鸟的故事歌颂同情与友爱、探索人类幸福的真谛。 《青鸟》通过两个小孩寻找青鸟的故事反应了作者对穷人生活的同情、对现实和未来的乐观憧憬。剧中运用了意味隽永的各种各样的`象征手法。青鸟包含着几层象征意义,它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幸福的体现者,它又包含着大自然的奥秘,因此它既体现着人类精神的幸福,同时又体现着人类物质上的幸福,它既关系到现实生活,又关系到未来生活。他要说明,人类幸福是存在的,虽然我们总不能发现,以为离我们很远,但经过千难万险最终是可以找到的;即使会得而复失,也能再次找到。这种象征手法似乎比正面的述说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在剧中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物质、各种动植物、各种思想情感、各种社会现象、甚至抽象的概念和未来的事物都拟人化了,给人的启发具体而形象。这些都是《青鸟》一剧成功的所在。 609班 李佳锐 23号篇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09班李佳锐23号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09班李佳锐23号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同学一定会被作者的坚强、奋斗、乐观与勇气深深感动。如果你还不了解作者海伦凯勒,那么就让我来向你作介绍吧。海伦凯勒原来是位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在19个月大时,因一场急病导致失明、失聪和失语,从此小小的海伦凯勒变得暴躁、任性和孤独。直到七岁,她在充满爱心与耐心、曾经接近失明、当时只有20岁的莎莉文老师费尽心思的引导下,走出了黑暗与孤寂,感受到了语言的神秘,领悟出了知识的神奇。从此,海伦凯勒求知若渴,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的学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将仔细端详自己的莎莉文老师、亲人、朋友,还有环视自己生活的环境;到森林进行一次远足,放纵一下自己的眼睛;到博物馆对世界的历史与未来、人类进步的奇观作匆忙一瞥;看看黎明时由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到剧院或电影院享受色彩、优美和动作的完美结合;浏览城市中令人敬畏的建筑艺术;漫步在大街、公园,瞧瞧万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象…“我的眼睛不轻易放过一件小事,它争取密切关注它所看的的每一件事物。”“此后,我摸到每件物品,我的记忆都将鲜明地反应出那件物品是个什么样子。”这三天对于海伦凯勒真的是奢望。而我们已经拥有了三千多天的光明,让我们反省一下,我们是否都充分利用这天赋的五官和四肢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了吗?“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的确,我们太幸运了,我们拥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从今天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609班李佳锐23号
(中国大学网)
更多推荐
《青鸟》读后感 609班 李佳锐 23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