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季草原防火安全小知识,本文共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冬季草原防火安全小知识
冬季草原防火安全小知识
一、草原火灾预防
草原火灾预防应做到:
(1)不烧荒、不烧秸秆或茬地;
(2)不在草原上吸烟,丢烟头、火种;
(3)不在草原上生火取暖、生火野炊、点火照明;
(4)生产生活取暖,上坟、烧纸、烧香民俗等活动非要用火时准备好扑救工具,上坟烧纸时在坟地周围必须开设30米宽的防火隔离带;
(5)不在草原上放鞭炮;管好痴、呆、精神病患者,禁止小孩玩火、燃放孔明灯;
(6)不要见火不报、不救;
(7)不破坏草原防火宣传牌、瞭望台;
(8)不使用枪械及其它有失火危险的工具;
(9)靠近草原区的居民使用火炉、烟筒的,应当安装防火装置,设置封盖灰坑,避免倒灰带火;
(10)通过草原防火区域的车辆必须安装防火装置,防止漏火、喷火;司乘人员应当对旅客进行草原防火宣传教育,严防旅客丢弃烟头等火种;
(11)在草原上施工的单位应当按照草原防火的要求,建设或配置草原防火设施、设备。
二、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因烧荒、烧茬、烧灰积肥、烧秸秆、烧防火隔离带等,需要生产性用火的,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单位批准。生产性用火经批准的,用火单位应当确定专人负责,事先开好防火隔离带,准备扑火工具,落实防火措施,严防失火。
2、在草原上从事牧业或者副业生产的'人员,需要生活性用火的,应当在指定的安全地点用火,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用火后必须彻底熄灭余火。
3、进入草原防火管制区的人员,必须服从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防火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的防火管制。
三、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作业和通过草原的各种机动车辆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1、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作业和通过草原的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安设防火装置,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漏火、喷火和机动车闸瓦脱落引起火灾。
2、行驶在草原上的旅客列车和公共汽车,司机和乘务人员应当对旅客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严禁旅客随意丢弃火种。
3、在野外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遵守防火安全操作规程,严防失火。
四、草原防火期内,哪些行为将受到处罚?
草原防火期内,以下七种行为将受到处罚:
1、擅自进入草原防火管制区的。
2、在草原上使用枪械狩猎、吸烟、随意用火。
3、违反规定使用机动车辆和机械设备,成为火灾隐患的。
4、有草原火灾隐患,经草原防火主管部门通知仍不清除的。
5、拒绝或者妨碍草原防火主管部门实施防火检查的。
6、损毁防火设施设备的。
7、过失引起草原火灾,尚未造成重大损失的。
有上述行为的责任人,将受到警告或者罚款的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2:冬季防火安全小知识
为什么冬季特别容易发生火灾?
这与冬季火灾季节性特点有关。冬季寒冷干燥,致使物品也特别干燥,含水量降低,遇火容易燃烧;冬季雨雪时,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遇雨水、受潮会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冬季用火、用电、用气增多,又逢烤火取暖时期,起火因素多;冬季生产繁忙,安全易被忽视,而且冬季又是储藏季节,无论是工厂企业,还是居民家庭,物资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篇3:冬季防火安全小知识
1、不乱用电源插头;
2、不要乱丢未熄灭的火柴
3、不躺在床上吸烟;
4、不在家里点蜡烛看书;
5、不焚烧纸或者杂物;
6、不在家里玩烟花爆竹;
7、雷雨天尽量少看电视,不要使用室外天线
8、不擅自使用煤炉、煤油炉等可能发生火灾的器具;
9、要人走灯关、
10、台灯不要靠近枕头和被褥、蚊帐等、
哪些场所易发生火灾?
近年来,“冬防”期间,宾馆、酒店、网吧等公共聚集场所易发生火灾。这些场所用电较多、线路老化、人员操作失误等都易造成短路起火。此外,天气寒冷,家庭用火、用电、用气增多,居民家中容易引发火灾。可以说,电气的管理使用不当,是这些场所引发火灾的罪魁祸首。与此同时,进入冬季,庆典活动相对增多,尤其是春节前后,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大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几率。
防范对策
1、选购有质量保障的电器,插头、插座也要选择质量过关的合格产品,注意用电安全,不可超负荷用电,不能在一个插座上同时连接几个大功率电器。
2、在使用取暖电器设备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事项,不能让电器带“病”工作,勿长时间作业。
3、冬季用火不离人,定期开展家庭防火自查。不管是使用天然气、液化气还是煤球、木柴生火取暖,用火时一定要有人在现场,如果无人照看容易引发火灾。
4、日常生活防火意识不可少,严查家用电器线路安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私自乱拉乱接电线;不要在电视机、空调、电脑、电暖器、冰箱等周围放置窗帘、衣物、书籍等可燃物品;要经常查看电器线路有无破损、短路、接触不良等故障,发现问题及时检修。
哪些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老、弱、病、残等一直是火灾伤亡的主要群体,需要重点关注。
防范对策
“冬防”期间,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尤需加强火灾防护。
1、弱势群体的监护人应增强责任心,应尽量不让年龄大、自理能力差的老人独居,不能将小孩反锁在家中,尽量避免老人和孩子独自用火、用电、用气,提醒其不要玩火、不要卧床吸烟。
2、老弱病残要积极学习消防知识,不断提高消防意识,时刻注意日常生活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安全,尤其在取暖、吸烟、生活用火、用电等方面注意防火安全,学会基本的防火、灭火及逃生常识。
3、要针对老弱病残人员特点,定期检查,落实专人负责,实施“一帮一”的看护手段,严防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敬老院、养老院、孤儿院应加强消防安全检查,配备消防安全设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冬季防火七不要
进入冬季,家庭用火、用电取暖增加,火灾危险系数也逐渐增高,加之冬季天干物燥,是家庭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如何预防家庭火灾至关重要。
一不要,生产生活用火不要掉以轻心。进入冬季,家庭日常做饭、照明、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空调、火炉等取暖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
二不要,不要让家用电器带“病”工作。家用电器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维修,千万不要让电器带“病”工作,以免引发火灾。另外,选好插座对避免火灾同样重要。
三不要,不要随意吸烟,注意安全隐患。一些居民吸烟不注意消防安全,如大风天室外吸烟、乱扔烟头、在一些禁火地点吸烟或躺在床上吸烟,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四不要,不要让儿童玩火,做好监护工作。一些家长往往对孩子防火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告诫,加之儿童对引火物很感兴趣,使一些小孩在可燃物较多的地方用明火玩游戏。在可燃物附近燃烧烟花爆竹,用火柴或打火机在住宅内玩火,都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五不要,不要随地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家里经常使用和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是液化气钢瓶、气体打火机等。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定,不要让孩子接触这些危险品。
六不要,不要用电暖器烘烤衣物。有的家庭为了增加室内温度,经常使用电暖器、电炉子等取暖设备,这类设备的用电量很大,温度也很高,有些人习惯用它们来烘烤衣物。事实上,这种做法危险性很大,不仅容易烤坏衣物,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七不要,不要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对阳台和窗户进行密封。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许多市民将阳台和窗户进行了密封,这直接造成了室内空气无法与室外空气交替。一旦出现液化气泄露,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居民在使用液化气时,要确认气体阀门置于关闭位置。如一旦发生液化气泄露,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切勿惊慌失措,不能动用明火。
篇4:草原防火安全知识
草原防火安全知识
一、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因烧荒、烧茬、烧灰积肥、烧秸秆、烧防火隔离带等,需要生产性用火的,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单位批准。生产性用火经批准的,用火单位应当确定专人负责,事先开好防火隔离带,准备扑火工具,落实防火措施,严防失火。
2、在草原上从事牧业或者副业生产的人员,需要生活性用火的,应当在指定的安全地点用火,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用火后必须彻底熄灭余火。
3、进入草原防火管制区的人员,必须服从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防火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的.防火管制。
二、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作业和通过草原的各种机动车辆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1、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作业和通过草原的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安设防火装置,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漏火、喷火和机动车闸瓦脱落引起火灾。
2、行驶在草原上的旅客列车和公共汽车,司机和乘务人员应当对旅客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严禁旅客随意丢弃火种。
3、在野外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遵守防火安全操作规程,严防失火。
三、草原防火期内,哪些行为将受到处罚?
草原防火期内,以下七种行为将受到处罚:
1、擅自进入草原防火管制区的。
2、在草原上使用枪械狩猎、吸烟、随意用火。
3、违反规定使用机动车辆和机械设备,成为火灾隐患的。
4、有草原火灾隐患,经草原防火主管部门通知仍不清除的。
5、拒绝或者妨碍草原防火主管部门实施防火检查的。
6、损毁防火设施设备的。
7、过失引起草原火灾,尚未造成重大损失的。
有上述行为的责任人,将受到警告或者罚款的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火场如何开展救护和自救?
1、一氧化碳中毒时的处理:其症状是呼吸紧迫、头痛、胸闷、肌肉无力、心悸、皮肤青紫、神志不清。
处理方法:
(1)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将脸贴近涅土呼吸。
(2)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3)进行人工呼吸。
(4)注射兴奋剂。
2、休克时的处理:因外伤、出血、疼痛、过敏、疲劳过度等原因可能引起休克,其症状是面色苍白、出冷汗、精神萎靡、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处理方法:
(1)将病人移至安全地方,让病人平卧,注意保暖。
(2)如因外伤出血休克应立即止血。
(3)如有骨折要用木板绷带临时固定。
(4)用针刺人中或指压人中,使其清醒。
(5)呼吸困难的进行人工呼吸。
(6)初步稳定后视情送医院治疗。
3、烧伤时的处理:
(1)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地方。
(2)治疗休克。
(3)特别注意不要弄破皮肤和水泡,避免感染。
(4)尽可能迅速转送医院治疗。
4、骨折时的处理:
(1)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地方。
(2)有伤口出血要立即止血。
(3)开放性骨折要先用纱布棉花包扎患处,垫上软物用夹板固定(无夹板可用棍、树枝、竹竿代替),运作要轻,受伤部位不要绑得太紧。
(4)经处理后,尽快转送医院治疗。
5、火场中暑时的处理:因高温高热环境和过度劳累等引发中暑现象,其症状是:发病快、极度虚弱、头痛晕、恶心、面色苍白、大量出汗、皮肤湿冷、呼吸急迫,严重时可发生肌肉湿冷或昏迷。
处理方法:
(1)将病人移至安全地方,让病人平卧阴凉处休息。
(2)给病人饮用食盐水、糖水。
(3)失水过多的可补液。
(4)视情况送医院治疗。
篇5:冬季防火安全知识
冬季防火安全知识
乱扔烟头引起火灾
冬季风多雨少,天寒物燥,特别要警惕吸烟引起火灾,随手乱扔烟头是很多烟民的不良习惯。吸烟者要自觉、自爱、自防,在宿舍内部要积极宣传禁烟。
电器故障引起火灾
要做到用前检查,用后保养,避免因线路老化、年久失修或经常搬运碰破电线而引发火灾事故,宿舍内部不要使用煤油炉,酒精灯易染燃物品。
怎样打火警电话?
(1)火警电话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地址;
(2)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情况;
(3)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
(4)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号码;
(5)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起火地点。发现火警应及时报警,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要力争把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火灾初起阶段火场面积小、温度低,是便于扑救的最有利时机。在此阶段发现火灾,只要不错过时机,可以用很少的人力和灭火器材,甚至一桶水、一只灭火器,就可以扑灭火灾,火灾损失小。因此要注意扑灭初起阶段的火灾。
在逃生时,身上着火怎么办?
人身上着火后千万不能跑,因为越跑火就越旺。这是因为人一跑反而加快了空气对流而促进燃烧,火势会更加猛烈。跑,不但不能灭火,反而将火种带到别的地方,还有可能扩大火势,这是很危险的。应该:
(1)尽量先把衣服脱掉,浸入水中或用脚踩灭;
(2)如果来不及脱衣服,也可以卧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
(3)可以跳入附近的水池和水塘内灭火,如果烧伤面积大,就不能跳入水中以防感染;
(4)切忌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因为多数灭火器的药剂会引起烧伤的创口产生感染。
篇6:冬季安全防火知识
一、忌家用电器故障引起火灾。使用电炉、电热毯、电熨斗等,要避免因线路老化、经常搬运导致电线受损而引发火灾。
二、忌乱扔烟头引起火灾。“一支香烟,能毁万丈楼”,不能乱扔烟头,尤其像厨房这样易燃物质多的地方要格外注意。
三、忌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燃放烟花、爆竹要掌握正确的燃放方法,燃放后对现场要进行检查清理,消除火险隐患。
四、忌烤火取暖引起火灾。冬季烤火取暖严禁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火炉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品,取暖器材不要用来烘烤衣物。
五、忌燃烧垃圾引起火灾。垃圾里可能有可燃可爆物,如液化气残液、玻璃瓶、鞭炮、废旧液体打火机等,一旦燃烧就有爆炸的可能。
六、忌气体泄漏引起火灾。一旦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气阀和炉具开关并打开门窗,此时不要开关室内任何电器或使用室内电话,发现邻居家燃气泄漏应立刻敲门通知,切勿使用门铃。
七、忌不配备消防器材。每个家庭都应配备小型灭火器等,每位成员都要掌握使用方法。
消防安全“三合一”场所是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该同一建筑空间可以是一独立建筑或一建筑中的一部分,且住宿与其他使用功能之间未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
这类大多可燃物多,住宿场所和加工、生产、仓储、经营等场所没有严格的防火分隔,消防设施不健全,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篇7:冬季安全防火知识
一、冬季防火类
1、冬季历来火灾多发,我们将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值班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消防安全。
2、冬季取暖,切勿在电暖气上烘烤衣物,电暖气与可燃物要保持安全距离,严禁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品引火取暖。
3、一旦着火,切勿贪恋财物,应迅速安全撤离火场。
二、家庭防火类
1、生活中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私拉乱接电线和插座,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2、冬季天气寒冷,取暖请注意安全用火用电,及时清理周围可燃物;出门时请不要忘记关闭电源、燃气开关。
3、使用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等烧水做饭时,要有人看守,不远离厨房。燃气阀门、接头和管路连接要牢固,松动、老化要及时维修、更换。不能用明火查漏,可以用肥皂液查漏。
4、一旦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严禁现场拨打手机、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三、电动车类
1、近期已有多地发生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购买电动自行车一定要认准生产许可证,选择专业维修单位定期进行维修保养。
2、电动自行车不要停放在疏散楼梯、走道和安全出口处;不要在居住内充电和停放,充电时应远离可燃物,充电时间不宜过长。
四、火灾报警和逃生类
1、遇有火情,请及时拨打119报警。
2、遇到火灾时要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3、火灾中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4、走廊、楼梯被烟火封锁时,被困人员要尽量靠近沿街窗口或阳台等容易被人发现的部位,通过呼救、挥舞衣物、用手电筒往向外照射等方法,发出求救信号。
篇8:冬季安全防火知识
1、家中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严禁用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老化的电源线路应及时更换。
2、出门或睡觉前要关好电源、气源、火源,按操作规程使用电气设备。
3、不乱扔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4、不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家中不存放易引发火灾的物品。
5、教育小孩不玩火,不随意燃放烟花爆竹。
6、目前正值天麻等作物采挖季,进山挖天麻时不要带火种,严防森林火灾发生。不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点香烧蜡要有专人看守,要做到人走香灭。
7、不随意倾倒没有熄灭的碳灰、草灰等,烟囱周围不堆放易燃物品。
着火后怎样逃生自救?
人身上着火后千万不能跑,因为越跑火就越旺。这是因为人一跑反而加快了空气对流而促进燃烧,火势会更加猛烈。跑,不但不能灭火,反而将火种带到别的'地方,还有可能扩大火势,这是很危险的。应该:
(1)尽量先把衣服脱掉,浸入水中或用脚踩灭;
(2)如果来不及脱衣服,也可以卧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
(3)可以跳入附近的水池和水塘内灭火,如果烧伤面积大,就不能跳入水中以防感染;
(4)切忌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因为多数灭火器的药剂会引起烧伤的创口产生感染。
怎样使用湿毛巾防烟?
(1)折叠层数要依毛巾的质地而异,一般毛巾折叠8层为宜,这样烟雾浓度消除率可达60%。
(2)毛巾不必弄湿。
(3)使用时要捂住口和鼻,虑烟的面积尽量增大。
篇9:冬季防火的安全小知识
电暖气
1.高功耗的电暖器须选用带地线的三孔插座,最好使用带有过流保护装置的.插线板。
2.电暖器上不宜覆盖物品,不然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容易造成烧机。
3.电暖器要远离易燃物,背面离墙应有一定距离。
4.一些易爆品,例如打火机、花露水、空气清新剂等更不要离取暖器太近,以免发生爆炸。
5.人员离开时要关闭电源。
空调
1.一般的家用空调寿命在8到10年,使用时间久了,建议及时更新,以免因部件老化而引发安全问题。
2.长时间不用空调,要把插头拔掉。插头插座和空调开关,要定期请专业人士检查,以免因螺丝松动、线路短路等引发火灾。
3.空调电源线不要接得太长,以免接线不专业导致接触不良,出现打火现象。
电热毯
1.不要彻夜使用电热毯!即便是合格的产品,也非常容易引起火灾和漏电。被窝暖和了拔掉电源再睡觉,切忌彻夜使用。
2.儿童睡觉别用电热毯,以防尿床打湿电热毯,引起触电。
3.电热毯要放平,平铺在床单或薄垫子下使用,别折叠,避免损坏电器元件,造成火灾。
4.电热毯安全使用年限为6年,每年使用前要检查,发现损坏别自行拆修,找专业人士更换。
电暖宝
1.电暖宝最怕漏水漏电,在通电前要确定插座干燥。
2.切忌将电暖宝抱在怀中充电,以防触电。
3.待袋身略微胀起,先切断电源再拔下袋上插头。
4.严禁针刺、重压,以防液体漏出,造成漏电。
浴霸
1.浴霸别靠近暖气、自来水、煤气及其它管道,防止因其漏电而引起触电或打出火花而引起火灾。
2.用完浴霸,要关闭开关,拔掉插头,彻底切掉电源,严防电机受潮引起火灾或触电。
3.浴室潮湿,浴霸的取暖灯泡寿命往往低于普通灯泡,属于高功耗的照明设备,最好两三年就更换一次。
煤炭
1.在安置火炉时,尽可能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并安装好排烟装置,在夜间温度较高时,尽可能将炉火关闭,防止有毒气体的排放。
2.尽可能不要在在板房、临时安置房内使用木碳火盆、火炉等取暖用具取暖;
3.使用木碳火盆、火炉等取暖用具取暖时,一定要开窗通风,最好同时打开排风设备。这样会使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能够方便的排出室外;
4.在房间内燃烧的火炉旁边,不要存放纸张、衣服等可燃易燃物,防止烘烤受热引发火灾。
更多推荐
冬季草原防火安全小知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