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二章,本文共7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真 菌
【考纲要求】
1.真菌及其分类、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及致病性。
2.皮肤癣真菌常见的种类和致病性。
3.白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4.新生(型)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考点纵览】
1.真菌分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两类:形态结构。
2.真菌的培养特性用沙氏培养基培养,有3种菌落类型。
3.真菌主要致病机制包括通过病原性真菌所致的真菌性感染、正常菌群中的真菌引起的条件性感染、真菌所致超敏反应性疾病、真菌中毒及真菌毒素致肿瘤作用等机制致病。
4.皮肤癣菌有三种,引起皮肤癣,侵犯皮肤毛发和甲板。
5.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6.新型隐球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历年考题点津】
1.标本涂片镜检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菌体,革兰染色阳性,从菌体上有芽管伸出,但不与菌体脱离,形成假菌丝;将标本接种至玉米粉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抱子,此微生物可能是
a.葡萄球菌
b. 链球菌
c.白念珠菌
d.放线菌
e.毛癣菌
答案:c
篇2: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厌氧性杆菌
【考纲要求】
1.厌氧芽孢梭菌:(1)破伤风梭菌的形态、染色、抵抗力、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2)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染色、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3)肉毒梭菌形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无芽孢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种类。
【考点纵览】
1.破伤风梭菌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2.防治原则:清创扩创,注射类毒素、抗毒素和抗生素。
3.产气英膜梭菌:(1)产生多种外毒素,其中最重要的是α毒素;(2)可引起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 (3)微生物诊断涂片镜检很重要,经分离培养后还得做动物试验,最终才能确定细菌种类;(4)外科清创,治疗除用抗生素外应早期足量注射多价抗毒素血清,隔离病人,避免医院内传播。
4.肉毒梭菌:芽孢呈网球拍状,产生肉毒毒素,引起肉毒中毒。
5.无芽孢厌氧菌的感染条件和特征。无芽孢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几乎遍及全身各处。
【历年考题点津】
在下述情况中,排除无芽孢厌氧菌的依据是
a.机体多个部位的脓疡
b.血性分泌物,恶臭或有气体
c.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
d.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呈表面生长
e.在血平板中长出微小菌落
答案:d
篇3: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逆转录病毒
来源:考试大
【考纲要求】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形态、结构、复制和变异。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感染过程和致病机制。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
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防治原则。 来源:考试大
来源:考试大
【考点纵览】
1. hiv的形态结构。hiv复制过程。hiv基因组可发生变异。
2. hiv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
3. hiv感染包括原发感染、潜伏感染、有症状感染及典型aids等4个阶段。
4. hiv感染和致病主要是选择性侵犯cd4分子的细胞,引起严重的免疫缺陷。
5. elisa法查hiv抗体初筛阳性者用wb确认。
6.防治原则包括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研制疫苗和对aids的治疗。 来源:考试大
【历年考题点津】 来源:考试大
hiv与感染细胞膜上cd4分子结合的病毒刺突是 来源:考试大
a. gp120
b. gp41来源:考试大
c. p24
d. p17
e. gp160
答案:a
篇4: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来源:考试大
【考纲要求】
1.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1)标本的采集和送检;(2)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3)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2.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及其常用制剂。 来源:考试大
【考点纵览】
1.病毒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原则。
2.病毒可通过动物接种、鸡胚接种和组织培养等7种方法来培养。
3.人工免疫及其常用制剂。
篇5: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衣原体
【考纲要求】
1.衣原体的概念、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
2.沙眼衣原体的亚种和所致疾病。
3.肺炎衣原体所致疾病。
【考点纵览】
1.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革兰染色为阴性。
2.沙眼由沙眼衣原体亚种a、b和c血清型引起。
3.肺炎衣原体经呼吸道传播,可引起衣原体肺炎。
篇6: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章
第八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考纲要求】
1.细菌学诊断:(1)标本的采集原则;(2)检验程序。
2.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3.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4.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常用的免疫制剂。
【考点纵览】
1.细菌感染的诊断包括细菌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
2.人工免疫分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两种:概念和常用制剂。
篇7: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章
第七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考纲要求】
1.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症、医院感染的概念。
2.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3.细菌的致病性:(1)细菌的毒力;(2)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4.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
5.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后果。
6.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
7.细菌感染的来源。
8.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考点纵览】
1.正常菌群有关的概念。
2.条件致病菌在异位寄生、免疫力低下和菌群失调时致病。
3.细菌的毒力是由侵袭力和毒素决定的。
4.侵袭力主要包括细菌的英膜、菌毛等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类。
5.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
6.宿主的非特异免疫力主要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及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微生物因子构成。
7.吞噬分为完全吞噬和不完全吞噬。
8.对于不同类型细菌感染,体液免疫和细菌免疫有所侧重。
9.根据感染的来源分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10.什么叫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历年考题点津】
1.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最主要的诱因是
a.黏膜面损伤
b.抗生素的滥用
c.细菌寄居部位的改变
d.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e.放疗化疗的应用
答案:c
2.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致病因素是
a.外毒素
b.荚膜
c.磷壁酸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答案:a
3.对于细菌内毒素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热
b.白细胞升高c.微循环障碍
d. dic
e.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
答案:e
4.在下列各种外毒素中,属于神经毒素的是
a.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
b.红疹毒素
c.肉毒毒素
d.白喉毒素
e.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答案:c
5.细菌内毒素的特征是
a.只有革兰阴性细菌产生
b.少数革兰阳性细菌产生
c.细菌在生活状态下释放
d.抗原性强
e.不耐热
答案:a
6.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
b.蛋白质
c.脂蛋白
d.核酸
e.脂多糖
答案:e
更多推荐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二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