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唐文宗问工部侍郎柳公权说,近来外界对朝廷的措施,有什么不满意或批评的地方?柳公权说:「朝廷派郭旼做昐宁的县令,有些人认为有问题,并且讲了闲话。」文宗很不悦的说:「郭旼是太皇太后的季父,品德清廉,也没有过失,如今只放他去做一个小县官,难道还有什么问题吗?」柳公权接着说:「以郭旼的才德和贡献,确实足堪此任,但是议论的人说,郭旼曾经将二个女儿进献给宫里,并因而获取官位的…。」文宗于是喟道:「他的女儿是来参见并侍候太后的,又不是来做我的妃子,你们何以大惊小怪…!」柳公权听了以后却说:「像这样瓜田李下的嫌疑,哪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啊!」
柳公权说「瓜田李下」这句话,就是援引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这句诗─「君子防未然,不处瓜李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而来的,引申为君子应当有所「避嫌」之意。另一个例子,唐武后狄仁杰为相时,就曾向其姨妈卢氏表示,欲推荐表弟入朝为官,但却被姨妈加以反对,并说:「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我不愿意让他去服侍女皇上。」狄仁杰听了以后感到非常惭愧。
同样的,朱元璋的元配马皇后,其侄儿在家乡生活难以为继,朱元璋便向马皇后提议要让他出来做官。孰知马皇后竟予反对,并说:「国家的官吏,应当选用贤能,我这侄儿,教书尚可,做官则不行。再者,前朝的外戚亲属,多骄奢腐败,甚至造成国家倾覆,所以臣妾以为,对于国戚仍应从严对待才好…。」朱元璋听完后感动的说:「历代皇后,都不如我朝的马皇后。」
诸如上述史例,不胜枚举,如宋真宗时的宰相王旦,一生即主张儿孙当自立,至死其儿子王素都还没当过官呢!还有,汉明帝的皇后马氏,因其舅马防对明帝有参医用药之功,汉章帝特别想提拔他做官,却遭马氏反对说:「我就是担心后世者的议论,会影响到先帝的声誉,所以才不希望有外戚当官的啊!」我想,这些都是遵行「利益回避」的最佳典范,尤其掌握国家大权者,能率先以身作则,更诚难能可贵。
柳公权说「瓜田李下」这句话,就是援引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这句诗─「君子防未然,不处瓜李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而来的,引申为君子应当有所「避嫌」之意。另一个例子,唐武后狄仁杰为相时,就曾向其姨妈卢氏表示,欲推荐表弟入朝为官,但却被姨妈加以反对,并说:「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我不愿意让他去服侍女皇上。」狄仁杰听了以后感到非常惭愧。
同样的,朱元璋的元配马皇后,其侄儿在家乡生活难以为继,朱元璋便向马皇后提议要让他出来做官。孰知马皇后竟予反对,并说:「国家的官吏,应当选用贤能,我这侄儿,教书尚可,做官则不行。再者,前朝的外戚亲属,多骄奢腐败,甚至造成国家倾覆,所以臣妾以为,对于国戚仍应从严对待才好…。」朱元璋听完后感动的说:「历代皇后,都不如我朝的马皇后。」
诸如上述史例,不胜枚举,如宋真宗时的宰相王旦,一生即主张儿孙当自立,至死其儿子王素都还没当过官呢!还有,汉明帝的皇后马氏,因其舅马防对明帝有参医用药之功,汉章帝特别想提拔他做官,却遭马氏反对说:「我就是担心后世者的议论,会影响到先帝的声誉,所以才不希望有外戚当官的啊!」我想,这些都是遵行「利益回避」的最佳典范,尤其掌握国家大权者,能率先以身作则,更诚难能可贵。
更多推荐
廉政历史小故事——瓜田李下的由来暨做好「利益回避」的几个史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