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移步观察法
移步观察法也叫移位观察法。就是在观察的时候,不断移动脚步,变换观察的位置,通过或远或近,或上或下,或内或外的移动,尽量把握被观察对象的全貌以及远近、高低、内外的不同特点。
如《参观人民大会堂》就是运用这种观察法获得写作材料的。作者通过脚步的移动,观察位置的变化,按照登上台阶、尽了大门、穿过大厅、从礼堂出来、又参观几个会议厅、走出大门的顺序,把整个大会堂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观察得全面、细致,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的全貌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
又如《草原》,作者按照去草原、快到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内等地点的方位顺序,不但注意了观察脚步移动后的景物变化,而且注意了观察草原的人物变化。
2.范例评析
游长岭公园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我们去游公园。
公园大门口,大理石屏上“长岭公园”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映入眼帘,那是王首道爷爷为我们厂公园题写的名字。两旁的石狮含着微笑迎接参观的人们。
一走进公园大门,一幅大理石浮雕“九龙戏珠”展现在眼前,这九条龙蜿蜒游动,瞪着圆圆的眼睛,在争夺一颗发光的宝珠,像活的一样。阳光洒在重重叠叠的树叶上,金光闪烁。
透过密密层层的或浓或淡的空隙,地面上出现了大大的图儿,抬头往上看,山顶的长风阁若隐若现。
我们穿过竹林,来到了儿童游戏场,这里有电动飞机、电动火箭、滑梯、秋千、跷跷板等玩具。还有一架退役的真飞机,那是空军叔叔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到处充满了欢乐。
登上石级,翻过山坳,我们又来到了水榭台,水榭台上有座石拱桥,桥洞古色古香,桥下是一池春水,分外碧绿。“哦”的一阵叫声从假山旁精致的小屋里传来,一只只大白鹅和一对对鸳鸯被我们的欢乐声惊动了,陆陆续续游了出来。这里仿佛是童话的世界,水中的假山上有一个孔隙,流出的泉水像是一挂珠帘,泉水溅起水珠,雾气腾腾,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一座“八仙过海”的雕像,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从水榭台出来,向上攀登,来到了长风阁。一阵清风吹来,好凉爽啊!站在长风阁里向西眺望,可以看到浩瀚的长江水,向东俯瞰,可以看到一座座炼油塔,一栋栋鳞次栉比的厂房,川流不息的油罐车和向远方伸展的束束管线。南面,连绵起伏的群山浮在云雾中,像奔腾不息的骏马,扬起团团征尘,我们似乎还听到它们雄壮的嘶叫。
二十年前,这里还是片荒山野林,听说还有猛虎出没呢。如今却成了一座石油城,抬头望见楼柱上诗人、书法家史穆撰写的楹联“高阁拥群山塔林迎旭日,长风吹万里湘水缀明珠”,你不由得不发出与诗人同样的感慨:
啊,长岭——雄伟的石油城,国家一级企业单位,不愧是湖畔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评析 本文最突出的是写出了公园里“长风阁”、“儿童游乐场”、“水榭台”等各具特色的景物。对石拱桥的“水、山、鹅”描写细致、生动。“桥下是一池春水,水中假山有一个孔隙,流出的泉水溅起水花,雾气腾腾。”结尾两段,着墨不多,今昔对比,无形中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这样写比有些同学说套话、大话,效果好得多。
文章按参观顺序来写,注意了用词准确。“走进……穿过……登上……翻过……”这些意义不同的动词,用于到达的不同地理位置的记述,别具匠心,可以借鉴。
3.技法指导
运用移步观察法需要注意的是:
(1)要交代好观察点的转移。移步观察实际上是一点一景,点动景变,所以先要交代清楚观察的点。先定点,后绘景,绘景后再交代第二个观察点,然后再绘第二幅景。按点——景——新点——新景的顺序行文。
(2)观察点的转换顺序要合理,不能颠三倒四。在叙述过程中,要注意把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交代清楚,把表示方位、处所的词语写清楚。当空间发生转换时,最好另起一段,这样文章才条理分明。
(3)要紧紧抓住各处景物的内在联系或人物行踪。在一篇文章中描写多处景点的景物时,它们之间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要注意一环扣一环,自然引出下文,使过渡自然而严密。这样文章才会脉脉相通,结构紧凑。
移步观察法也叫移位观察法。就是在观察的时候,不断移动脚步,变换观察的位置,通过或远或近,或上或下,或内或外的移动,尽量把握被观察对象的全貌以及远近、高低、内外的不同特点。
如《参观人民大会堂》就是运用这种观察法获得写作材料的。作者通过脚步的移动,观察位置的变化,按照登上台阶、尽了大门、穿过大厅、从礼堂出来、又参观几个会议厅、走出大门的顺序,把整个大会堂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观察得全面、细致,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的全貌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
又如《草原》,作者按照去草原、快到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内等地点的方位顺序,不但注意了观察脚步移动后的景物变化,而且注意了观察草原的人物变化。
2.范例评析
游长岭公园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我们去游公园。
公园大门口,大理石屏上“长岭公园”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映入眼帘,那是王首道爷爷为我们厂公园题写的名字。两旁的石狮含着微笑迎接参观的人们。
一走进公园大门,一幅大理石浮雕“九龙戏珠”展现在眼前,这九条龙蜿蜒游动,瞪着圆圆的眼睛,在争夺一颗发光的宝珠,像活的一样。阳光洒在重重叠叠的树叶上,金光闪烁。
透过密密层层的或浓或淡的空隙,地面上出现了大大的图儿,抬头往上看,山顶的长风阁若隐若现。
我们穿过竹林,来到了儿童游戏场,这里有电动飞机、电动火箭、滑梯、秋千、跷跷板等玩具。还有一架退役的真飞机,那是空军叔叔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到处充满了欢乐。
登上石级,翻过山坳,我们又来到了水榭台,水榭台上有座石拱桥,桥洞古色古香,桥下是一池春水,分外碧绿。“哦”的一阵叫声从假山旁精致的小屋里传来,一只只大白鹅和一对对鸳鸯被我们的欢乐声惊动了,陆陆续续游了出来。这里仿佛是童话的世界,水中的假山上有一个孔隙,流出的泉水像是一挂珠帘,泉水溅起水珠,雾气腾腾,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一座“八仙过海”的雕像,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从水榭台出来,向上攀登,来到了长风阁。一阵清风吹来,好凉爽啊!站在长风阁里向西眺望,可以看到浩瀚的长江水,向东俯瞰,可以看到一座座炼油塔,一栋栋鳞次栉比的厂房,川流不息的油罐车和向远方伸展的束束管线。南面,连绵起伏的群山浮在云雾中,像奔腾不息的骏马,扬起团团征尘,我们似乎还听到它们雄壮的嘶叫。
二十年前,这里还是片荒山野林,听说还有猛虎出没呢。如今却成了一座石油城,抬头望见楼柱上诗人、书法家史穆撰写的楹联“高阁拥群山塔林迎旭日,长风吹万里湘水缀明珠”,你不由得不发出与诗人同样的感慨:
啊,长岭——雄伟的石油城,国家一级企业单位,不愧是湖畔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评析 本文最突出的是写出了公园里“长风阁”、“儿童游乐场”、“水榭台”等各具特色的景物。对石拱桥的“水、山、鹅”描写细致、生动。“桥下是一池春水,水中假山有一个孔隙,流出的泉水溅起水花,雾气腾腾。”结尾两段,着墨不多,今昔对比,无形中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这样写比有些同学说套话、大话,效果好得多。
文章按参观顺序来写,注意了用词准确。“走进……穿过……登上……翻过……”这些意义不同的动词,用于到达的不同地理位置的记述,别具匠心,可以借鉴。
3.技法指导
运用移步观察法需要注意的是:
(1)要交代好观察点的转移。移步观察实际上是一点一景,点动景变,所以先要交代清楚观察的点。先定点,后绘景,绘景后再交代第二个观察点,然后再绘第二幅景。按点——景——新点——新景的顺序行文。
(2)观察点的转换顺序要合理,不能颠三倒四。在叙述过程中,要注意把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交代清楚,把表示方位、处所的词语写清楚。当空间发生转换时,最好另起一段,这样文章才条理分明。
(3)要紧紧抓住各处景物的内在联系或人物行踪。在一篇文章中描写多处景点的景物时,它们之间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要注意一环扣一环,自然引出下文,使过渡自然而严密。这样文章才会脉脉相通,结构紧凑。
更多推荐
小学作文写法——移步观察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