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渲染(rǎn) 应酬(yìng) 狙击手(jū) 皓首穷年(hào)
  B.道行(háng) 琐屑(xiè) 踅回去(xuě) 挈妇将雏(qiè)
  C.歆享(xīn) 隽永(juàn) 尘芥堆(jiè) 按捺不住(nài)
  D.拓片(tuò) 坍圮(pǐ) 卖身契(qì) 茕茕孑立(jié)
  解析:B项“道行”的“行”读作“héng”;C项“捺”读作“nà”;D项“拓”读为“tà”。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账本 震撼 仓皇失措 隐约其辞
  B.涅槃 舔舐 郑重其事 未雨绸缪
  C.青睐 烦躁 妄自菲薄 梦寐以求
  D.濡养 戏谑 一愁莫展 锱铢必较
  解析:A.帐—账;C.燥—躁;D.愁—筹。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这是一个认认真真为中国观众拍电影的电影艺术家,也是在电影中间非常关注政治,关注现实生活的艺术家。”毛时安评论①无论是《天云山传奇》,《牧马人》②还是《芙蓉镇》,都在反映着真实,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情,鼓励人们追求真理③这就是谢晋具有战斗性的现实主义精神④
A :“ 。”
B ,“ 。”
C :“ ”。
D ,“ ”。
  解析:①处是插说,应该使用逗号、上引号,而不应该是冒号、上引号;②处列举,后面有“还是”,所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③处是对作品评价的结束,所以用句号;④处是句意结束,所以句号在引号里。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教材中的课文被视为精确无误的典范;学生们只有迷信的义务,很少有置疑的权利和实践的机会。
  B.韩国政府内阁成员因“牛肉**”,集体向总统递交辞呈,以此表示对愈演愈烈的“牛肉**”负责。
  C.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对这些流言蜚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D.中国航天立足科技自主创新,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已跻身太空探索的先进国家行列。
  解析:A.用于否定;C.流言蜚语: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D.感情色彩不对。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应俄罗斯总理普京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7日抵达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三次定期会晤。
  B.证监会今天宣布,为加强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问题,不断完善证券交易方式,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将于近期正式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
  C.将传统节日变为法定假日,是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保护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的根脉。
  D.针对湿地保护,敦煌实施了“绿色屏障”,包括“三北”防护林、封滩育林(草)、平原绿化、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
  解析:B.动宾搭配不当,应将“为加强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问题”改为“为加强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C.成分残缺,应为“是对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D.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绿色屏障”后加“工程”。
  答案:A
  6.一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情势有益的加以改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②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
  ③而且还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④建设与农民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
  ⑤消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拔根”感
  A.④②⑤③① B.③①⑤②④
  C.②①③⑤④ D.①⑤③④②
  解析:④承接上文,“建设乡村新文化”是建立在“挖掘、保存”并“改造”“乡村传统文化”基础上的。②⑤讲的是“建设乡村新文化”对农民个体的意义,③①讲的是“建设乡村新文化”对农民群体的意义,并且有“不仅”“而且”的语言提示。
  答案:A
  7.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1)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劝学》)
  (2)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田园居》)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答案:(1)小学而大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唯见江心秋月白 羁鸟恋旧林 (3)迷花倚石忽已暝 气息奄奄 (4)出师未捷身先死 齐彭殇为妄作

更多推荐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练习(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