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难 nàn 责难 问难 非难 排难解纷
  B.和 hè 附和 掺和 唱和 曲高和寡
  C.哄 hōng 哄动 哄传 哄抬 一哄而散
  D.劲 jìng 干劲 刚劲 强劲 疾风劲草
  解析:“掺和”的“和”读“huo”;“一哄而散”的“哄”读“hòng”;“干劲”的“劲”读“jìn”。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装潢 厮杀 绊脚石 事必恭亲 悬梁刺股
  B.杠鼎 陷阱 乐陶陶 戛然而止 无尚光荣
  C.渔利 经典 势利眼 身体力行 出人头地
  D.记帐 卑膝 大杂烩 招之即来 乐不可知
  解析:A.应为“事必躬亲”;B.应为“扛鼎”、“无上光荣”;D.应为“婢膝”、“乐不可支”。
  答案:C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承继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但那些靠骇人听闻来扬名、谋私的手段,那些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其结果只能败坏学风,误导受众,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历史和典籍当然要走向大众,但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必须坚守。任何媚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地娱乐历史的行为都是要不得的,以沽名钓誉为宗旨的商业炒作更应刹车。面对商品时代复杂多变的大众文化消费,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A. 骇人听闻      B.方兴未艾
  C.沽名钓誉 D.义不容辞
  解析:“骇人听闻”改为“耸人听闻”。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西安市卫生局出台的《医务人员十条禁令》,无疑给医生念了“紧箍咒”,约束了其在上班期间的行为,对避免医疗纠纷的减少有重要作用。
  B.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变所致。
  C.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提出要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倡导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及和谐文化。
  D.中国政府已与美国、意大利、印度、希腊等多个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的双边协议,共同致力于促进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
  解析:A.“避免”与“减少”连用,不合逻辑;B.句式杂糅。“原因……是”与“是……所致”两式杂糅;C.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文化”。
  答案:D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B.“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C.肖邦的19首夜曲为什么能牵动你的心,勾你的魂?就是因为这位多愁善感的钢琴诗人用旋律和音响造出了“甜美的忧郁”这种诗境。
  D.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的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解析:A.最后一个分号改为冒号,表总结上文; C.“钢琴诗人”需要打引号,表特定称谓。D.句号放在引号内。
  答案:B
  6.请将下列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 马克思把科学比作站在“地狱的入口”,他没有吓唬人,这是他的真切体验。
  ② 他们很像是那些潜入最深煤矿底层,在完全没有矿灯照明的黑暗中,摸索着挥镐凿煤的采煤工。
  ③ 眼里没见过“黑”的学者,很难说他摸过科学的边。
  ④ 运送出去的煤炭固然可以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
  ⑤ 科学家正是些背对光明面向黑暗的人。
  ⑥ 这里却有着更多的未知无明,有着更多的误入歧途,也有着更多的陷阱与风险。
  A.⑤②④⑥①③ B.②③⑥④⑤①
  C.③⑥①⑤④② D.②⑥⑤①④③
  解析:⑤为总起,②紧随其后,“他们”指科学家,④⑥与采煤有关,同时④与⑥是转折关系,①用马克思的“地狱的入口”的比喻,形容科学探索的艰难险恶,③句总结该段。该段文字是阐述科学探索的艰难险恶。
  答案:A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
  (1)淇水汤汤,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氓•诗经》
  (2)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逍遥游》)
  (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答案:(1)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2)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3)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更多推荐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练习(五十)